股癌逐字稿 EP179:停電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犀牛盾贊助。
隨著 Apple 新機 iPhone 13 的發布,RhinoShield 犀牛盾也搶先推出了適用於新機種的 SolidSuit 防摔背蓋手機殼、Mod NX 防摔邊框背蓋兩用殼,和 3D 壯撞貼,讓你新手機從外殼、螢幕到鏡頭都有全面的防護。完整一系列的周邊配件,讓你一站購足。
一體成型的 SolidSuit 防摔殼,或是飾條、背板可以拆換的 Mod NX,都可以完整包覆手機,加上高鏡頭框的設計細節,讓你不用擔心放手機時,鏡頭會高於接觸面而磨損。RhinoShield 犀牛盾保護殼也根據這次 iPhone 13 系列的機型,強化按鍵回饋,達到更貼近新機種的使用需求。
滿版設計的 3D 壯撞貼,曲面設計貼合機身,包覆更完整,除了可以避免手機螢幕刮傷,獨家的塑料材質更能吸收衝擊力道,降低螢幕碎裂的風險。
Mod NX 防摔邊框背蓋兩用殼提供 10 種以上的邊框顏色、超過 20 種以上的飾條以及按鍵顏色可以做選擇,你可以自己組出最帥的 iPhone,無論你的機身是哪一種顏色,都可以搭出屬於自己的款式。擁有超越美國軍規落摔測試標準的 SolidSuit,也同樣擁有多色背蓋以及素白款、聯名與獨家設計圖款。
不僅如此,RhinoShield 犀牛盾還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你只要到官網上面去選擇版型或上傳圖片,就可以製作出獨一無二的手機殼。無論是用個性文字寫下想說的話,或是使用名牌燙印服務,不需要美編技能也可以輕鬆完成有自己所創造的獨家圖款。歡迎大家立刻加入預購,你可以在資訊欄這邊找到犀牛盾的官方網站連結,輸入我們折扣碼「gooaye」,在第一時間保護新手機。除了 iPhone 手機殼之外,RhinoShield 也提供各式各樣的配件,包含 AirPods 保護殼、手機保護貼、Apple Watch 保護殼邊框以及線材等商品,都歡迎大家去選購。
最近很多人的感受應該都是被幹成狗,簡直是連操三天,兩隻腳都廢了,躺在那邊只能側著睡,連趴都趴不上去。孫子在旁邊戳你的腳也沒感覺,吃了兩顆普拿疼還是只能用爬的。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不管你在台股、美股、加密貨幣,應該都磨損了,是類似的狀況。
當然下跌的時候,有些策略可以開始考慮。有些人會選擇看到下跌就開始減碼,像我自己就是這樣,我會承受第一波的獲利回吐,然後開始減碼。畢竟我們不是第一天抱股票,2020 年、2021 年抱到現在,基本上就是看你什麼時候要殺而已。這是一種做法,就是你開始做減碼,來讓你自己確保假設下跌繼續的話,你有錢可以加碼;那假設下跌沒有繼續的話,你可能就少賺一點,但至少你手上握有現金,可以做其他的配置。
另外一個做法是,你今天本業非常強勁,基本上你更有資格去當鑽石手(Diamond Hand),你可以勇敢地去接股票,只是你可能要注意不要太快把子彈打完。就繼續抱著,在美股這邊可以這樣做;在台股部分,可能就去追蹤明年有什麼樣的供應鏈會有新的故事跟題材,繼續做配置。
但是永遠都要記得,下跌往往不會只有一天。就像我們過去經歷過這麼多次的循環,雖然我們節目剛開台時,那時候 3 月的股災下殺,那一次真的持續比較久,之後的其實就是一陣子一陣子。美股今年 2 月的成長股修正到 5 月,那個稍微久一點,但是其實大家都沒有真的經歷過那種很長期的空頭。如果你真的經歷過那樣的事情,你就知道修正可能不會是一兩天的事情,甚至不是幾週、幾個月,大概會給到半年,所以子彈就要控得很好。
然後記得不要用槓桿去接,很多人會選擇用槓桿接股票,但是就回聽我們那時候 2、3 月的節目,有一個中國的 YouTuber 用槓桿接到整個爆掉。所以如果你不是用槓桿接的話,了不起就套在山上,可怕的是有一天會回來;但是你用槓桿接,非常高機率你就會被 margin call,你就會斷頭,你就會掰了。所以千萬不要用槓桿去接股票。
這個想法是要反過來的,很多人都以為下跌的時候可以大膽地使用槓桿,因為東西便宜了;那上漲的時候其實不應該使用槓桿。但我個人覺得反而是相反,你可以在上漲的時候去擴大自己的優勢,可是你今天只要看到反轉,你馬上就要收手,就像是打撲克牌一樣。你今天開始加碼,加碼後你發現狀況不對了,你不可以硬跟他拚,其實你應該就是要趕快收手,這一次就當成自己運氣不好,因為你買進的時候就遇到崩跌,所以你要去收手,這應該是比較健康的做法。
可是很多人會反過來,他會覺得在下跌的時候,我應該可以用槓桿去接,但是用槓桿接股票其實是比較危險的事情,因為如果今天下跌趨勢成立的話,有時候他會持續好一段時間。比較近的例子就是 2 月成長股修正三個月的時間,那可能比較久遠一點的例子,也沒有多遠,就是 2020 年 3 月的那個股災,你接了之後,你以為這邊是低點,下面可能還可以再繼續往下 30%、40%,那你早就被斷頭掉了。
所以還是要跟大家提醒一下,在下跌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槓桿去接股票,千萬不要。下跌是給你去槓桿的,上漲的時候你稍微加一點槓桿,弄到 120% OK,可是下跌的時候千萬不要去使用槓桿。
我昨天在這個群組裡面還有看到一些比較可愛的發言,說下跌了,那他知道這個是暫時的現象,所以他也打算去加碼,可是有什麼方法可以去減緩自己淨值的下降?那當然就是減碼,或者是你去使用避險。可是其實避險在這時候用,我自己覺得稍微慢了一點,不太適合了。
我們在好幾期前的節目跟大家提到,有些人會選擇去做多 VXX、UVXY 或是 SQQQ,那要直接買 VIX 或是使用選擇權 Call,來當成是一個保險的部位。你就把它想成這個東西你要付出一個保費,那在昇平時期的時候,保費怎麼樣?它一定是相對便宜,因為波動率低,所以你要付出的選擇權 premium 是比較低的。可是現在已經正式地開始出事情了,雖然強調我們不知道事情會出到什麼時候,可是一般這時候 premium 已經開始漲價了。
這其實跟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是一樣的,比如說你今天去保險,你是健康的人,你的保費一定是比較低;你今天已經他媽的開始生病了,你癌症才去保保險,人家不一定要保你,就算要給你保,你的保費一定比別人高。就是你有出過車禍,你有自撞,那你有跟人家有糾紛什麼的,你下一次要去保保險,你的東西一定比別人貴。這道理是一模一樣的,當今天你已經看到波動產生的時候,你才要進去買保險,你的保費一定比別人貴,所以你會付出更高的避險成本。
而且如果說這個崩跌是沒有繼續的話,或者說之後變成盤跌、緩跌的話,那你去持有像是 VXX 或是 UVXY 的 Call,基本上因為你是買在波動率高的地方,所以就算他是持續下跌,你這東西未必會賺錢,可能你是賠錢的。
所以還是要跟大家提醒一下,買保險這種東西是在我們可能幾集前跟大家講說,最近有觀察到天有異象,在美國這邊我們看到 VXX、UVXY 的 Call,那個量突然變超大的,我們在節目跟大家提到。但是當時我也是很坦白跟大家講,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先知還是韭菜,搞不好他們只是進來賭看看會崩盤。我們也在過往的例子有看過,突然量增,就好像一堆人進來賭崩盤,可是後面沒有發生崩盤。那這一次看起來是有給他們賭到,就是他們使用這個 Call 去買 VXX 或是 UVXY,有給他賭到一個波動率上升,或者說買 SQQQ 有給他賭到大盤大跌。
所以看起來這些人是獲利賺錢,但他們是誰我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市場上,你可以觀察到在某些位置有異常大量的選擇權部位,那也未必他們一定是先知或什麼的,那有可能就是他要去賭一個崩盤,可是未必他會是對的。因為你要想,在某個位置有人這樣買,就代表有人賣給他,賣給他的就是跟他對賭,大家就是在那邊賭一個「你賭行情會放大,我賭行情不會」,大概是這樣的狀況。
所以如果你今天已經慢了半拍了,你才要進去買保險,你自己要去注意一下這個 IV(隱含波動率)的部分,他可能會影響到你的選擇權價格。那當價格過高的時候,你這樣買進去,你就只是造成自己雙巴的危險。所以總之,散戶最好的避險就是減碼,就不要去想有的沒的,不要想要去對沖、怎麼樣的鎖價差、套利,那個一般人是做不來的。
但是如果說你要前進到進階,你就參考我前面跟大家講的,如果你今天是在一個隱含波動率高的地方才去買保險,那這個對沖效果就更難去抓到。那你要怎麼樣去做到這個 Delta Neutral,其實也沒有那麼容易,有時候會變成你的避險部位假設是往反向做,這個賠錢,那你做多的部位也往下跌,兩個都賠錢。這是我看到大多數散戶嘗試要去玩避險,然後最後沒能發生的一個狀況,所以這邊還是要跟大家提醒一下。
接下來我們進入市場,我們最近發生的大事情。當然大事情其實我就會直接更新在我們的臉書上面,因為我們節目是週三跟週六更新,除非今天真的世界要毀滅了,那我們就開一個特別急速,不然其實就一樣是維持更新的頻率。只是在臉書上面跟 Telegram 上面有一些比較即時的東西,我也會丟出來。
恆大事件還是如同我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除非它真的爆掉了,在你看到它爆掉之前,不用去做太多的想像,因為它也不會說什麼爆掉那一天,股市就歸零,然後大家就去死。如果說它真的爆掉,那是一連串的危機,是之後可能幾個月的行情,我們再去處理,你真的看到再來處理。因為你事前去做很多假設,其實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
因為你在上個禮拜,假設是恆大害你的股票跌,那在前幾天,你可能會講說那是美國聯準會害我跌,因為要轉鷹了、要 Taper 什麼的,然後現在就變成大家講說是中國限電害大家跌。所以你到最後就會發現說,你就是在找一個浮木而已,你就在幫你股票下跌找一個安慰,可重點不是找安慰,重點是怎麼辦。
所以這東西我看你報,恆大事件我一直覺得還好,就是因為最後面金管會跟你講,實際上的曝險可能就幾十億吧,然後一些你有買到的新興市場在你可能會踩到雷,那個多跟少自己要去參考一下。以及就是中信銀跟上海商銀,他們總共曝險五億,那五億是多少?就超級迷你小錢,所以基本上就沒有直接受到衝擊。
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是中信銀或是上海商銀的股東,你要去看股票,你要把這個當成是股市下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恆大導致你手上的中國信託股票或是上海商銀的股票下跌,那你要把東西砍掉,我覺得還算合理,即便我已經告訴你影響很小了。但沒關係,你會怕就可以砍,就是你要正確地去歸因事情,你不可以瞎扯。
但是之後發生的這個限電,我覺得它就真的是一個比較大條的事情。而且除了目前可能大家看到它對於一些台商會造成很直接衝擊之外,它對於中國自己的廠商、A 股的公司,以及它對於全球的供應鏈,我覺得會造成很大的衝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貢獻了好幾篇的篇幅在講這個限電這件事情。
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東西、比較有趣的標的,我才會拿出來講。我沒有那麼閒去到處介紹各式各樣的東西,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是交易者跟投資人,所以我只會專注在我覺得真的會對我手上的東西造成影響,以及我會因為這樣去調整的東西,來跟大家講。
那目前中國這個限電的事件,我大概跟大家講一下發生什麼事情。你不要去屌那個網路上智障小粉紅在那邊寫說,什麼這個是一個「下一盤大棋」,這個在下棋,就是美中博弈,我們要去把美國的通膨給逼出來。那個都唬小的,就在那邊寫故事。今天我們也看到這個中國央視出來闢謠,就想說你們就在寫故事,其實就是單純的能源問題、價格問題、供需問題。
我認同中國央視的說法,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你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直接去查到,比方說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商所),你可以找到動力煤的報價,去看它動力煤的報價,其實它一路都在上漲,從 2020 年 3 月到現在都是在上漲。只是它本來的上漲算是一個溫和的,就是現在是一個什麼東西都在漲的時代,很多的原物料都在上漲,很多股票都在上漲,所以大家可能並沒有很認真在看待這件事情。可是直到近期在 9 月多的時候,開始直接井噴。
那為什麼會突然井噴?有時候就是東西踩到一個臨界點就會噴,各式各樣的壞消息剛好兜在一起、連成一條線的時候就會爆炸。其實我覺得比較早的因素,是因為澳大利亞(澳洲)他們去指控中國,就是有可能是散播武漢肺炎的一個核心的地方。現在大家都有這個猜想,就是你們中國放出來的,可是不能講,如果說你拿出來講的話,中國就會制裁你,所以他就跑去制裁了澳大利亞,停止跟他進口煤炭。
可是這個動作本身是一個七傷拳,因為中國自己很依賴澳大利亞的煤炭。應該是這樣講,其實中國自己的煤炭,他們自產自銷是很夠的,但是因為他們現在開始去走環保的路線,以及他們發生了好幾個礦難,像在貴州、山西、新疆、湖北都有。簡單來講,就是因為他們開始要去走環保路線,大家之前都會看到中國這邊有什麼霧霾、空氣糟到爆,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也希望去做產業轉型,所以他們其實同時就是一直在去限制火力的發展,包含他們的銀行也開始不太去對這些火力發電商做放貸的行為。
在各種限制之下,政府也不鼓勵,可是同時產生一個狀況,就是因為沒有新的礦去開採,所以舊的礦他基本上有點像是可以坐地起價。他也希望趕快去加強自己的產能,因為目前報價漂亮,所以趕快去挖,有時候就沒有顧及到公安的問題,所以就死人了。所以好幾個礦坑出了問題之後,中國共產黨就花更多的心力去管制這些礦坑。
所以第一個,澳洲進口的礦被擋掉;第二個,自己自產的礦也開始被阻,是因為礦難以及污染的問題;再來,新的礦開不出來;以及在蒙古這邊,因為疫情的關係,本來也是一個很大的進口國,那蒙古的礦進不來。雖然在 8 月的時候開始有去環節,8 月 31 號還是 9 月 1 號吧,有開始環節,可是還是緩不濟急,就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導致目前我們看到的狀況是,動力煤的價格直接井噴到天上去了。
那中國發電,在他們大力想要去降低火力依賴的前提之下,他們還是可能有六七成的電力主要是靠火力。所以當今天煤礦的價格,動力煤(steam coal)就是可以拿來發電的這種煤,價格大幅上升,其實會產生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發電的成本劇增,也導致有很多的電廠拒絕發電。但他們不可能光明正大地拒絕,因為中國這邊是有在管控電價的,他不像那時候德州冰風暴,當下就直接動態去調整電價,電價可能就漲了好幾倍。
這是在一個民主國家,這種電業是民間企業可以去協調、處理、調動的狀況之下,他可以去調整價格,來因應目前的狀況,去確保供需正常。可是在中國這邊產生的狀況是,因為政府是強制去管控這件事情,所以基本上他們有時候就會裝死,就是他知道今天發一度電就是賠一度電,所以他就直接開始去報歲修。所以在中國這邊又看到很多的電廠,他們去報歲修,就是我們的機組要修啊,有問題什麼的,實際上就是不想要發電,因為沒得發,發一度電就是賠一度電。
那除了這個高度依賴煤礦,那煤礦的價格大幅上升之外,雪上加霜的東西就是天然氣。天然氣主要也是中國發電的一個很大的來源,大概佔了 20%。在天然氣的價格部分,大家也看到了它是持續在上漲,這其實也是跟目前中國這邊天然氣的報價好,那全世界的這些天然氣商都急著去把液態天然氣送去中國這邊,去做發電,因為目前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正在大力運行,產出可能大家用的 Chromebook、iPhone 各式各樣的東西,所以這個天然氣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我覺得有機會再釀成一個更大的風暴,就是冬天快來了。如果等到冬天來的時候,搞不好天然氣的價格就繼續往上拉,如果冬天煤的價格不下去的話,我覺得這個限電事情它是有機會,真的有機會可以成為週末鬼故事。所有的週末鬼故事,如果你 2018 年就在市場的,應該是很清楚這段歷史,就是那時候川普他跟中國的習近平以及劉鶴在那邊跳恰恰的時候,每個週末如果你手上是有留倉的,都覺得很可怕,因為你隨時不知道誰會被制裁或什麼的。
當然有些人講說你就不要投資就好,可是對我們這種人來講,怎麼可能不投資?我頂多就是滿倉、減碼或是持股一點點,可是我不可能完全離開,所以我們都還是會留東西在市場裡面。所以可能覺得說那時候的每個週末都非常的難熬。我覺得這次的限電事件,就有可能會成為新的週末鬼故事。
也就是就算之後我們看到冬天煤的價格下來,天然氣的價格下來,發電的成本已經回到正常了,可是因為中國還是要去做「能耗雙控」這件事情,他們還是要去轉型到更乾淨的能源,以及他們希望去把一些所謂的高污染、比較沒有這麼有產值的東西給汰除掉,因為像他們當時講說要去「去掉低端人口」,也想要去去掉所謂的「低端產業」、高污染產業。
所以隨時隨地,我個人覺得都有機會,如果說你是在中國,特別是幾個特別被盯到的大點,像是江蘇、廣東、浙江以及福建,這幾個大點有很多都是台商在那邊的,我個人是認為有機會隨時都會跟你來一齣說讓你停電的狀況。停電當然最直接就影響到你的產能,就影響到你賺的錢。
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說你的持股裡面,你去看一下你主要的產能是落在這幾個省份的,你自己要特別特別的小心,因為真的非常高機率之後會被影響。
我既有幫大家稍微整理一下,其實最主要在中國這邊的台商,直接吃到這一波的應該是以 PCB 跟 CCL 為主。PCB 就是印刷電路板,就是任何一個電子產品都幾乎要用到,不管是軟板、硬板、軟硬結合板,其實 PCB 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電子元件。再來就是 CCL,CCL 算是 PCB 的上游,銅箔基板。銅箔基板是拿來做 PCB 的一個關鍵原料。其實銅箔基板在我們上兩集節目跟大家提到,應該是上兩集還是上一集,忘記了,反正就講那個台燿、台光電還有聯茂這三支股票,其實那時候台股下跌的時候最強勢的股票,因為今年 CCL 的狀況其實本來是很好,本來大家都已經滿心期待說第四季搞不好炒一波銅箔基板,炒一波伺服器板或什麼的,結果就半路殺出了一個程咬金——限電。
所以你去做主動投資,你本來就應該要隨時待在市場裡面。當然你不用搞到說可能像我們這種全職,甚至有時候去盯盤,你不需要這樣,可是新聞真的要跟緊一點,因為隨時都會有新的狀況產生。
目前銅箔基板他們遇到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耗電量大,所以第一個受到衝擊。其實最初最初被打到就是台光電,這一家最早新聞放出來就是台光電直接被停產了。那我目前知道有受到影響的,包含像金像電、瀚宇博德、健鼎、敬鵬、臻鼎、台虹、台郡以及嘉聯益,CCL 三雄,以及 ABF 的欣興、景碩、南電,其實都有被打到。那目前當然是跟他們講說到 9 月 30 號,可是我自己是覺得在 9 月 30 號之後,首先第一個,先去盯能源的報價,如果說這個動力煤跟天然氣的價格就是高居不下的話,那可能這個東西會繼續延遲。那就算是價格有跌回來,可是礙於這個環保政策,他們現在要加速環保,所以還是可能隨時隨地都來跟你玩一出現電。
那除了剛剛講的 PCB、CCL 以外,網通的部分像是中磊、啟碁、智易也都有踩到。那線材廠的貿聯,以及工具機的亞德客、連接器的嘉澤跟優群。嘉澤就是做這個 CPU Socket。那以及其他的像是虹志、華宏、天羽、信立、舟橋這些,可能大家就比較不知道,也沒有那麼重要的小標的。那再來就是這個電源供應器,像是光寶科、台達電,他們是講說沒有收到通知,國巨也說他們沒有收到通知,因為國巨的廠算也是在震央核心,可是是另外一個地方叫蘇州新區,那個地方好像並沒有這麼嚴格限電。可是一樣,就是你隨時要去做好他們可能也會被抓去打的準備。
同時,我自己藉由朋友這邊交叉確認到的一些東西,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說大家講的這些在做電子零組件的很多被打到,可是有些東西他們有去避開,比較像是 OEM 或是 EMS,就是所謂的專業代工。專業代工像是鴻海,鴻海集團據我所知是受到影響是比較低的。那再來就是像是晶圓代工的聯電以及台積電南京廠,像這種也都是比較不需要擔心的。也就是說他們自己很聰明,他們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碰,哪些東西不能碰。
這是我目前得知到的東西。但是像是比較也是屬於比較大咖的,像日月光,它還是被動了,所以哪天會不會真的也動到,據我所知大家講的鴻海集團或是聯電、台積電,真的很難說,因為最近共產黨的做法,我覺得他們已經沒有在理性思考,像是到處在揮拳。所以可能如果說你持股這些東西,你自己稍微去注意一下。那日月光他雖然比較大尾,他可以喬,可是他其實只是延後一天,就是趕快把他產線上的東西做完,不要造成浪費的狀況,那之後還是要去配合限電。
所以我們之後都要去盯這個,我覺得算是會對於台灣的這些供應鏈造成很大影響的一個事件,以及對於美國我覺得也會。因為你貨出不去,本來是講說可能在第四季或是明年都還是會有很強勁的拉貨潮,那對於美國的一些消費電子產品什麼的,大家可能都是很看多。可是現在遇到這種,舉例來說,供應鏈東西就做不出來,因為被限電了,那可能他們也會連帶的受到一些影響。
所以說我才會覺得這個有週末鬼故事的等級,就是真的有週末鬼故事的等級。因為那時候貿易戰,可能很多人還沒進市場,我稍微講一下那時候的狀況,就是美國隨時會去制裁中國的東西,中國隨時也去反制裁美國的東西。舉例來說,今天就是制裁說你技術成分含量高於一定比例的東西,不可以輸出給中國,所以那時候聯發科直接就跳樓。你只要被打到你就是跳樓。所以今天如果說有哪一個關鍵的供應鏈,突然又被限電了,停產的東西出不去的話,那我覺得它造成的破壞其實是一樣大的。
所以相較於恆大事件,這個事件我會建議大家,因為它對於大家的標的是直接可歸因的,他們是有因果關係的,所以你可能真的要比較去注意一下。
除了那些直接被限電的,以及他們的可能客戶,像是美國這些公司會受到影響之外,一些就算它可能是在台灣的,但是舉例來說,我今天要組一台 PC 出來,我要組一個 NB、一個手機,那就算有些供應鏈它全部廠都在台灣或者說在海外好了,可是一些關鍵的東西、關鍵的零件做不出來,因為在中國這邊被限電了,那也會影響到台灣這邊的出貨。所以我個人覺得這真的是一個稍微比較大條的事情,大家應該要繼續地去觀察它。
不過當然,每一次有人受害,一定會有人受惠。那受惠的可能就去注意一下,就是第一個,它廠不在中國境內的。不過也要去注意說,會不會有些關鍵零組件在中國這邊出不來,導致它也跟著不能出貨,這比較大條。以及另外一個比較線性思考可以想到的,就是因為中國現在要去停止這些所謂的高污染,煉鋼、煉鐵,甚至一些紡織或者是石化產業,反正各種會污染、會耗電的東西我都要去擋。所以最近可以去看一下,比方說台灣或是美國的能源股、石化股,這些可能會成為一個資金的避風港。但當然我覺得這個東西的題材對我來說強度是不夠的,我自己還是比較喜歡電子股,有聽我節目應該要知道我自己比較喜歡電子股。所以像這樣的東西,我不會再繼續跟大家 update,如果說你是覺得你想要去做這樣的東西,就是各種什麼原物料、能源,中國這邊跌倒、別人會吃飽的,你自己要去做這些報價的追蹤,以及繼續關注中國這邊受到限制的產業,他們之後有沒有做出什麼變革,這可能是大家要看的。
好,那我們進入 QA。第一位,三隻青蛙說:「五星吹上天,主委怎麼樣寫交易紀錄?有沒有推薦的工具?多久會回顧一次?初學的話會推薦怎麼檢討?祝大全家好眠,一覺到天亮。」
交易紀錄,當然比較基本的、比較土炮的就是直接拿一個筆記本出來,抄每天的淨值跟你的交易決策。比較進階的就是把它弄成 Excel,拉一個表格。如果說你要再更進階一點,或是我覺得更聰明一點,就是你去抓一個 App,其實有很多 App,我不是在這邊做推薦,那種記帳 App,找那種可以把每個帳戶單獨都列出走勢圖,以及合併的走勢圖。像我在我的臉書上,那一天跟大家分享我一個獲利回吐的那個帳戶的淨值變化,那個 App 就是我自己在用的,我覺得非常好用。
他可以去記錄你多個帳戶分別的淨值是多少,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你一開始剛進來的時候你會想說,不就一個帳戶而已嗎?或是我有三個帳戶,我自己有多少錢,我自己要知道。可是你弄久了,你真的會開始有可能會怠惰、有可能會疏忽,所以你就忘記說,比方說你這個策略已經一直在賠錢,你自己都沒有注意到。聽起來很白癡對不對?可是是真的會發生。就像是你今天如果只是管自己的錢,沒什麼問題,可是你今天開一個公司,就算是你自己的公司,可是因為你業務多了,你可能後面你的記帳沒有做好的話,你可能會莫名其妙多花很多錢,或是說你沒有追到很多金流,然後會產生問題。
這是類似的道理,如果說你有用這個記帳 App 去做記帳,或是你用 Excel 去跑一個淨值圖的話,你就會知道說「我已經連續兩個月都沒在賺錢了」,所以我是不是方法有問題?還是說今天就是單純市場不好?什麼的,你至少就會開始去研究說是不是哪裡有什麼樣的狀況,然後你就去排除掉這個狀況。所以寫交易紀錄真的非常重要,那你要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我是推薦 App,那如果說你找不到 App 的話,你用 Excel 其實也是一個很多人都還在使用的方法。
下面一位 Megaco8888:「最近主委提到的 ASML 有在車上,但是準備第二次投入,車就會一直往前開。上週看到一股價格 888.88,想說已經是神跌落的徵兆,立馬就下了一單,那 888.88 想說妥當了,沒想到兩天之後就一巴掌巴在我的臉上,直接跌了 5% 回去,覺得很好笑。那現在就來到像這種開很快的高鐵列車,分批投入策略一般都是怎麼抓?上一單是買在 543,像我這種一個月才看一次的是否策略訂好,觸價單 Key Key 就比較不管它來的更合適呢?」
OK,那其實 ASML 剛好我在 Telegram 美股群有跟大家分享,就是因為那時候第一天下跌,大家都要抄,然後我看到很多人講說什麼「便宜喔,趕快買」,我就跟大家講說,其實你知道有時候下跌不會只有一天,搞不好明天更便宜,所以你不要在第一天就把子彈打掉。然後我就拉了那個 ASML 的長期走勢給大家看,其實在一些點位,勝率是相對高的,比方說 Moving Average 60,就是 60 天的移動平均線。你會發現每次打到這個地方,就很像是《魔戒》羅翰的聖盔谷一樣,每次獸人來犯,或任何的敵人來犯,那羅翰的人就會躲進去聖盔谷,他們就得救了。
那這個 60 日移動均線,其實在 ASML 的案例上是還滿不錯的,其實應該在很多美股大股都是這樣,你會發現如果你今天把 Moving Average 60 抓出來,很多時候就打到這邊,然後就繼續往上彈。所以當然這邊就可以當成是策略的加碼位置,當然你就可以把單鎖在這邊。如果說你是一個月看一次的,你可能就設觸價單在差不多 Moving Average 60 的地方,那如果說跌下來有撿到你就撿到,沒有撿到就算了。
那如果說你是比較積極一點的,你可能就在這附近。因為有時候是這樣子,你價格掛在那,可是不一定會打到,然後下一次回來搞不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我意思是說,下一次再打到移動均線 60,搞不好已經比現在高很多了,然後你就等於沒有加碼到。所以有時候也不要太計較,你知道嗎?就是你知道他在這附近,他差不多就可以買了。因為如果你真的是看對的話,你長期之後回頭看就會發現那個價格都是一樣的。就像我們現在回頭看財報狗的特斯拉,你買在 1300 跟 1400 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就是當時你會覺得我買貴了 100 塊,可是你現在回頭看,那就是一樣的東西。
所以如果你今天是看對的,重點就是你還是要看對,然後你重點是你的錢要打進去。就是你規劃好這筆單要加碼,那你等到加碼的時間到了,你就去選一個位置去接、去加碼。不管是你要像我這樣子用股價去分析,還是說你就單純用估值去抓一個區間都可以,那只是你要確保這一單要打進去。就是有時候不要太小氣,你知道嗎?「這個我要設定 770 才要接」,結果他跌到 771 我沒接到,然後車就開走了,這種你真的會想把自己的懶趴整個捏壞掉,你會想要整個把它掐爆。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基本上跌到差不多的位置,你就可以主動去用市價單買進去都沒有問題,大概是這樣。
下面會這個 FANK 他說:「投資加密貨幣,那五星吹爆主委。請問主委未來有投資加密貨幣的計畫,或是推出自己的 NFT?」
之前很多人說可以把我畫那個醜狗圖拿去做 NFT,那我自己就試了一下,後來覺得太麻煩我就不做了。但因為這樣子就有買了一批以太幣。那我自己手上是有比特幣跟以太幣,可是我不會把它當成投資,也沒有把它當成是很認真的資產規劃,反正我就買了大概 100 萬吧,我就放在那邊,就放著,我也沒有想像說它是一個投資或什麼,就只是自在參加的味道。
那你說我自己會不會更認真去投資它?我自己覺得目前還是不會。我看整個加密貨幣圈,我知道現在最紅的就是 NFT,然後買很多各式各樣的頭像什麼的,看其實我覺得超好笑。我就這樣跑去買 NFT 的 Top Shot,然後我覺得超好笑。當然我覺得你這個臭股癌,就是我覺得我已經可以接受很多東西,我覺得比特幣、以太幣我可以接受,可是你去買那個圖檔,我真的覺得太屌了,真的太屌了。
當然有些人講說他靠那個賺到錢,好,尊重。我們在投資就是互相尊重,只是我畢竟是有節目,我是面對大家的,我不能夠建議大家去買這樣的東西。因為我覺得,我們統計數據來看,吃屎的機率是太高太高了,所以我非常不建議大家說你把這件事情當成是所謂的投資。
但如果說你是想成是資產配置,然後你想要配一點比特幣的話,我一直都覺得可以這樣做。只是以我自己來講,就算我真的很認真要做這件事情,那個 portfolio 占比可能最多一兩趴,我不可能把它拉成很大的部位。那其實跟我自己對於這個產業的了解度以及信仰度是有關的,就是我還是比較喜歡一個已經有做出實際上的東西。
我一直都很期待比特幣它可以被所謂的主流社會給接受。有逛我節目就知道說我對這個東西是沒有什麼意見的,那我覺得如果說今天一些網站可以去接受,那一些實體的通路,不像特斯拉可以用之前,或是以後亞馬遜可以接受什麼的,這都是好事情。那如果等到它的應用開始變廣,你要我把它納入配置,我覺得可以。
大家有些人講說,等到那時候它的價格一定就不是這樣了。當然你有夢,你就可以做這樣的東西,只是每個人就有自己的一個方向。就像我現在絕對不會去買 SPAC 或 IPO,那以我自己來講,SPAC 跟 IPO 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沒問題。就是加密貨幣,有的可以買,可是我不會願意把它買多。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對於你的部位的控制是什麼樣的,以及你的風險耐受度,這是很重要的。
下面因為 Skick it up,他說:「威力旺卡,我心脆脆。上禮拜六聽到主委學瑪利歐,OK,再學一次。」
「It's-a me, Mario!」,好,下面一位。
這個畫面比例太誇張說:「主委 always right。那請問主委,如果手邊有一筆現金,然後追求準備 2000 萬,預計退休使用,不追求總成長,只追求股息的殖利率。請問有推薦的 ETF 配置嗎?比如全買 0056,或是分散風險也配置美國的 ETF?」
當然如果你今天只知道追求配息,對啊,0056 可以看,你也可以看 REITs,就是這個房地產的信託基金,那你也可以去買就是美國的這種所謂的 Dividend ETF,就是有在配息的 ETF。
那只是,我個人給你的建議是,其實直接買大盤市值型 ETF 就好了。還是很多人過不去心中那一關,他就覺得一定要配息才是有賺到錢,但是不是這樣子的。你今天要看報酬的時候,你第一個要先看資本利得,第二個去看配息。那如果說把這兩個相加起來,就是我們的總報酬的話,你會發現大多數以全球來看,幾乎都是這樣的狀況:市值型的 ETF,真的是樸實無華且枯燥,就這麼簡單的一招。
那它屌打你那種找一堆人去選股,去選今年的殖利率怎麼樣,誰明年可能比較高,把它拉進來,成分股調整什麼的,管理費又更高,然後就打不贏完完全全就是靠這種市值在成長的東西。那基本上你去投資這種大盤市值型 ETF,它本身也是會配息,所以你要去比較報酬的時候,你是要把那種還原後的報酬拿出來比較。就是說今天假設都完全沒有配息的話,那實際上兩個的報酬怎麼樣,去拉一下就知道了。
順便給你一個想法而已,也就是說你要去投資這種所謂的股息型的,還是沒有問題,因為那都是個人的選擇。只是我給你一個思考方向,就是你拿去跟這種所謂的美國或是台灣的大盤市值型 ETF,像台灣就是 0050、006208,那美國就是 VOO、VTI、IVV、SPY,像這樣的東西去比較一下,應該就可以懂我的意思。
下面為這個鍋一輩,他說:「這麼說來,書其實是最值得的訂閱。」
我覺得是因為書這種東西也很親密,也就是說你今天去看一本書,如果他不是隨便亂寫的,或者說那很單純的工具書,所謂工具書就是他直接告訴你方法,他沒有任何的個人論述,也沒有任何的情感之類的那他就是一本工具書。可是如果是任何一個作者有認真在寫的東西,有點像是你就是在跟這個人交朋友。所以你花一個兩三百塊,然後可以去吸收這個人。你知道每個人寫書,除了少部分覺得要藏招之外,大多數人應該就是我想到什麼,真的覺得很重要的,就寫給你。所以這可能是每一個作者幾十年的生命精華,然後他把它寫在這裡面。所以確實你花了兩三百塊去買人家生命精華,就是超級超級值得的事情,所以看書是一個很棒的投資,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下面為現在做什麼,他說:「五星吹爆,從第一集就開始聽主委節目,覺得很不錯,可以從不同的面向看股票,即使不是很常進出股票市場的用戶,還是可以隨時在了解市場的動向。By the way,最近自己也開始做 Podcast 節目,叫做《建事場面》,主要是從建築的觀點跟設計來看不同的面向跟領域,希望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啟發跟共鳴。」
感謝分享。
下面為這個 ChocoBot 他說:「雖然瑪利歐的設定是義大利人,但是遊戲中的配音一直都是美籍法裔的後代,現年 66 歲的 Charles Martinet 老爺子,他本人是一名演員跟聲優,自從接下瑪利歐的配音後,就成為他生命比本人更有名的職涯,那也拿下了金氏世界紀錄幫同一個角色配音最多次的紀錄。」
非常感謝這個 ChocoBot 的冷知識。
下面為這個韭菜阿富,他說:「五星吹爆吹吹,那主委之前有講 sell put 的做法,想問主委有沒有其他常做的 option 策略?那如果都做中長期一兩年的 LEAP Call,不知道 20% 這種槓桿常委會不會太多?(頂多吃龜苓膏,也不會睡不好)。P.S. 身邊一群朋友包含美股群的人,聽得主委上次介紹,也一直在問怎麼做 option,那主委好像無意間的養大了一群韭菜。」
不是,所以我就講說,你知道大家會跟我講說「你可不可以講一點這個、講一點那個」,可是有一些東西我覺得講了就會害人。因為這種進階的工具,雖然大家都很會講「錯的不是工具,錯的都是人」,可是有些工具你知道,就是大家去用,死掉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選擇權的部分我覺得就是,但是當然有一些策略它的確實是很適合大家的。舉例來說像 sell put,就是如果你有,再次強調,如果你有準備好 100 股的錢在那,你本來就要買的,打折買股票不好嗎?所以有些策略它本身是可以用的,只是你要知道它在幹嘛。有些人就是不知道亂玩,那你媽媽的不殺你殺誰?
那你講說你使用這個 LEAP Call 一兩年的,然後 20% 槓桿常委會不會太多?我覺得還好。但是選擇 LEAP Call 的時候,我自己會建議你可能要買在價內一點,就是不要去賭人品。你知道嗎?今天如果就是買在價平的 LEAP Call,那如果說之後時間到了,它就是剛好很衰小盤整了兩年之類的,你等於你 20% 的資金……你剛說你要拿 20% 的部位去做,那等於說你 20% 的這些龜苓膏是超大條的。但是如果說你是買深度價內的,那可能是好一點,就是它是某種程度的可以去放大槓桿的一個做法。
但是其實放大槓桿還有很多做法,你不一定要使用 LEAP Call,你也可以去使用就是一般券商裡面的 margin 也可以,只要那利率談得夠低就好了。那你使用 LEAP Call 其實某種程度也可以當成是一種槓桿的做法,那它的槓桿是可以算出來的,你把公式套一套你就可以知道說這個槓桿是幾倍、利率是多少,然後跟你目前券商提供給你的利率,或者是你身邊找到資金利率去稍微比較一下,那再決定你要使用的工具是什麼,大概這樣子。
好像沒有試用昂語陪伴,讚讚啦,OK。然後下面會使工務員說:「選我選我,主委好,恐龍來留言了,那不知道會不會被沉積。請問主委上商法課的時候,會不會有那種沒買過股票,在那邊講保護小股東的感覺?那接觸股市後,越來越覺得公司法、證交法就是一堆沒在交易或沒賣就不賠的人在研究的,那正如當初聽到研究員朋友 call 公司,就覺得這不是證交法 157-1 嗎?那想聽聽主委的看法,謝謝。」
當然有時候人家會講說「學術人員活在象牙塔」,就會講這件事情,就是你沒有在實務交易的人,然後你去講這個很實務面向的東西,有時候就會顯得好像兩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交集,或是訂出一些很奇怪的東西。可是我相信法規都是可以調的,像比方說大同條款,就是最後面都會有所修正。所以我對這件事情,我發覺學術界的人就會做他們專精的研究,我也不會覺得說學術人都是象牙塔,不會這樣想。我覺得他們就是用這種所謂的理論方面去做很多研究,然後最後面跟實務面的去做一個撮合之後,我相信最後面都會做出好東西。
下面會付 Panda is shit,不是你不要取這個 ID,害我那個 foodpanda 還是可以找我廣告,因為我用的覺得很好用。foodpanda is shit 是他個人的立場。他說:「五星吹捧主委吹一吹,那高通跟發科後面被卡掉。那想問主委手上持有聯發科佔本金六成,近期一直走一個盤跌的趨勢,我歸因為整體大盤趨勢走弱。但我當初買進的理由是因為要走一個持有到 2023、2024 當作存股。那存股的理由是因為營收跟股息配發都不錯,個人估計 dividend rate 有 7.5%,且公司派保證到 2024 年每年的固定現金股利 16 塊。我該解讀公司對前景相當看好嗎?還是單純手上 cash 太多?另外,想問主委,去年因為中美貿易戰,Qualcomm 的手機晶片讓給聯發科,不過隨著第三、第四季聽說 Qualcomm 會加大(力道),勢必把聯發科打回原形,謝謝。就算高通真的搶回手機晶片龍頭,但我想 5G 發展相關應用晶片還沒有到頂峰,加上聯發科多元化的發展,不斷併購其他 IC 設計公司,發科還有肉嗎?」
OK,當然這個個股部分一定是我個人意見,不要聽了我跑去買,這個很重要的先跟大家講。那首先最前面那個說公司保證股息,我不知道他有沒有保證,但如果他有保證的話,你一樣聽聽就好,這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再來就是第二個,中美貿易戰,你說 Qualcomm 把手機晶片讓給聯發科,也不是說讓,其實就是聯發科用這個「芯海戰術」,就是狂出晶片的戰術,那他席捲了中低階手機的市場,所以他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 Chip vendor,就是最大的手機晶片的供應商,目前是這樣子。那在高端的部分,可能很多還是在使用驍龍 888,就是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888 這個晶片。那聯發科在年底也會出一個天璣 2000(Dimensity 2000)這個晶片,那也是鎖定高端,使用台積電的製程。那在高通這邊,他們也會有一個最新的頂尖晶片,是用三星的製程做出來的 Snapdragon 898。
所以應該是 898 會對上天璣 2000,SD898 vs. T2000,就是這兩個晶片的戰爭。那目前我在市場上看到的風向是講說,可能高通因為畢竟他們的技術還是比較先進、比較強,所以這一個晶片有機會還是會效能更好。但是因為他們前一代的 888 有發熱的問題,那聯發科它的天璣 2000 還是透過台積電的製程,所以很多人覺得搞不好製程會幫聯發科加很多的分數。
不過有趣的地方來了,就是高通之後在 2022 年開始,他又會有回到台積電去投產的部分。所以很多人其實他在討論就講說,會不會其實高通開始被聯發科掠奪,除了當然是聯發科的價格 CP 值比較高之外,那很大一部分的幫忙是因為聯發科有台積電這個很強的助手在,也不能講助手,應該說夥伴,就是很強的夥伴在背後。可是如果今天高通回去找台積電投片的話,那會不會就是把聯發科打回原形?是有這樣的一個說法。
不過以目前的估值來看,聯發科的價格其實是以 IC 設計公司來講,也很便宜。如果你去推 2022 的 EPS 來回算的話,就直接先算明年賺的錢、今年賺的錢、明年賺的錢去回算,差不多應該落在 15 倍左右,那算 IC 設計裡面我覺得就是便宜實惠。但會不會更便宜,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不過高通也是差不多落在這樣的一個估值,就是如果你一樣是抓明後年的獲利拿來算現在的估值的話,幾乎是跟聯發科一樣。所以聯發科基本上現在是跟高通就落在同一個估值條件裡面。但是我覺得他們年底出的那個晶片,誰打贏的話,就有機會再繼續往上推一波,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看法。不過把聯發科來當存股,我覺得是蠻屌的,就是很少人有這樣的想法。
OK,那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節目,就這樣,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