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87:一個月前安安靜靜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水果豬高級進口水果店贊助。
水果豬專營日本進口的高級水果,每天都從日本產地空運直送進來,淵源都覺得頂級水果,並持著嚴格的品質控管、嚴謹的出貨前檢查跟包裝,以及完善的 SOP 來對待每一項頂級新鮮水果。當你在盯盤的時候,覺得煩躁、覺得鬱悶,或是像昨天櫃買莫名其妙在一點的時候突然大倒貨,當你覺得心情低落的時候,就去冰箱拿出水果豬的長野麝香葡萄,一顆吃下去,馬上這個財富自由的感覺在嘴巴裡面爆發出來,重新提醒你到底每天辛苦工作、每天坐在那邊盯盤,目的到底是什麼。它的麝香葡萄整粒放入口中,炸出那個麝香香氣以及特殊的甜味會充滿你的鼻腔,同時皮薄無籽,幸福的滋味馬上療癒你的一整天。我自己還很喜歡用水果豬的寄送服務,就用這個當送禮,他們包裝得都很精巧,同時可以幫你附上小卡片。有趣的是我送給朋友,朋友他們吃了覺得好吃,他們也在送給他們的朋友,最後面居然輪一輪回來,我自己收到人家寄給我的水果豬禮盒這樣。水果豬它的網站各式各樣的水果都可以提供給大家,只是我們這次跟大家主打的是長野麝香葡萄,你可以持續去盯他們的網站。他們這邊放了一個折扣碼給大家「gooayebb」,我說慶祝我當奶爸,所以全館限時到年底都有 88 折,這個是含運費,所以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如果說你要送禮或是要自用,水果豬都是日本頂級水果的第一品牌。
訂貨非常高興,後來也發現說,賣方是自己的聽眾,我買了什麼吉他,賣家也是聽眾,就感覺還在荼毒自己的聽眾這樣。並沒有特別高興,也沒有特別欣慰啥小的,因為他們沒有給我什麼 GOOAYEBB 之類的折扣。再來就是說,以後不敢亂訂東西,他突然訂一個什麼假屌假鮑魚,大家就知道說,哇,股癌買假鮑魚,然後跑到 IG 下面留言說:「今天要幹嘛呢?今天知道你弄假鮑yee!」反正就是從今以後開始不敢亂訂東西,以後可能都要用別人的名字這樣,不然大家都知道說那是我,我覺得有點尷尬。
那其實我拿到吉他的瞬間,才把整個罪惡感給去掉。因為我是一個買東西會有非常強烈罪惡感的人,就是我很不喜歡花錢,講白一點這樣。所以這可能是我一半的客家血統在作祟,雖然蠻有趣的是,我爸那邊是客家的,那我媽那邊是閩南的,所以你想像中,我爸是比較摳門這樣,但剛好相反,我覺得我爸反而比較敢花錢,我媽是很省錢的那種,她就不愛花錢這樣。那所以其實我媽那邊是看起來是沒那麼省這樣,但是搞不好是雙重加成的客家血統,配上一個比較摳門的閩南人,所以變成靠北的摳門之摳這樣。所以像我之前在買電腦的時候,即便電腦是我自己的生財必須品、生財器具,像是炒股,今天這種電腦炒,那打遊戲也都是用電腦,所以我一天花很多時間在電腦上面。一般人去買一件東西,可能就覺得這就是我日常會集中的東西,他就心裡很快就過去了。可是像我買電腦,就是猶豫了超久,即便我一開始就想好我要頂規了,但是我一直在猶「我要不要花這個錢?要不要花九萬、十萬去組一台電腦?」那最後面還是花下去了,因為真的需要用到。
那你回家開始胡思亂想,這個十萬塊組一台電腦,幹這十萬塊等於說在現貨市場裡面有二十萬的購買力,因為當然我們不要亂開槓桿,可是如果你真的要開的話,等於是二十五萬的購買力,那在期貨市場,股期可以開到 7.4 倍,等於是七十幾萬的購買力。你就會覺得,為什麼我要把七十四萬的購買力,可以拿去滾錢的,我要拿來買東西?就會有這樣的,我很奇怪的想法。但當然你電腦拿回家,然後插電開機之後,你就想法過去了這樣。所以客家混合的血液,在我的心理裡面,就是有時候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講到客家人,其實也蠻悲哀的。我前幾天跟朋友去吃飯,那朋友是客家人,兩個都是客家人,應該說不是很純的客家人,就是不太會講客語了,但是家族是客家人這樣。大家就在聊天,其實我們之前認識的時候,後來慢慢聊才發現說,靠北你家也燒過山,幹我家也燒過山,幹你家燒過山,我家也燒過山,發現每個客家人家裡都有他們燒山的經驗。這可能是跟那個掃墓很有關係,我們會講 piak 草,我們掃墓是掃,表達字用閩南人,可能一個禮拜之類的,或者說完兩個禮拜就是 piak 草,我們去掃墓的時候,我們講 piak 草就是 piak 草,就是你會帶工具去割草之類的。但是有時候就會有一些人,就是他們要突發奇想,像我們家那次燒山,還好不是我們直系的,不然我要笑死,好像是我們旁系的,反正一樣也是親戚,那就突然突發奇想,這草這麼多,不然我們把時間省下來,就用燒的好了。幹他媽一燒就整座山燒起來,燒到人家的墳墓去,然後可能要賠錢之類的。但是只要燒過一次,可能大家就不敢了。也讓那個消防隊,辛苦的打火兄弟們,就在那之後,我覺得在旁邊就會擺一個超大的水桶,只要我們家族要去掃墓,水桶先擺,幹這些人,他媽的這些客家人會燒山的,我們先擺水桶在那邊擺著。
但我自己其實本身不是很支持這種掃墓的運動,好,雖然我這樣講,我爸有時候都會唸我這樣,但我心裡想說其實我不是雙標,因為我掛掉我也不會要求兒子說什麼要來拜我,或是說要來燒金紙啥小的。反正我掛掉之後,要求就是兒子一定要拿一個超大的 Boombox,然後到我的那個喪禮上,喪禮也就是從簡,就不要說穿一堆衣服、要搭棚子啥小的,反正就簡單一點,大家坐地上就好。然後就拿一個 Boombox 過去,放那個 Bobby Girl,他唱的 Bobby Girl,他演的 Bobby Girl,這樣就結束了。就大家高高興興地做個結束,就你不用說什麼,又要哭、搭棚子,要拖好幾天。我老婆就吐槽說,幹為什麼你們要把你阿嬤運掛掉,會怎麼把它放在家裡,放在冰箱裡面。然後她就直接跟我講說,因為我就非常恐懼的表情說,我他媽死掉絕對不要被放在冰箱裡面,就把它冰去殯儀館。我就完全認同,其實我對於這個習俗跟文化,我一直都不了解,在家裡先放三天冰箱,然後說拿去燒,然後每年去拜拜,然後之後要燒金紙。講到有些還是因為肺炎掛掉的,幹你因為肺炎掛掉,然後你不覺得這個什麼惡趣味嗎?他是肺炎掛掉,然後你們大家在這邊燒金紙,當人體清淨機,就你們可能也因為肺炎掛掉之類的。
然後我就在思考想說,我們平常一直在講說,什麼歐美人輸出通膨到全世界,透過這個寬鬆的 TV 以及就是 QE 在那邊印鈔,卯起來印鈔,你就輸出通膨到全世界,降低大家購買力什麼的,很自私啊。幹你自己想想,其實華人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你燒金紙,你就是輸出通膨到冥界。你們想過說,你們那些燒金紙的,有些長輩超瘋的,他是帶什麼兩三箱過去燒的。所以你們那邊瘋狂的燒金紙,其實就等於說,冥界那些在幫閻王打工的,幹做個半死、做個半死才賺到錢,就發現說,哇那個人間的又燒一堆錢進來,就開始通貨膨脹,一個麵包本來是他媽一百塊,突然變四百塊,因為燒太多錢過來,幹大家整個傻眼。其實你們在做的事情,就一樣的事情,而且像這種元宇宙盛行,各世界這些互相交互的,你從人間燒錢過去冥界,就是 Metaverse,你燒到另外一個世界去,靠腰你就等於在害他們。反正總之這句話跟大家分享一下,說客家的血液、客家燒山這樣。這個燒山算不是說真的很嚴重那種,什麼把整個保護區燒掉,就是一個墓區,可能這片山都是墳墓,那你燒自己的墳墓,就燒一燒燒到別人的墳墓去,這樣其實也是一個比較不好的事情。所以如果說你們家裡掃墓有在燒山的,在這邊跟大家警惕一下,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事情。
好,那麼今天節目我來跟大家聊一下市況。先,我覺得我們在差不多一個月內的時間,就是前一個月,我們上傳一集叫做第五次沉默循環,你仔細想想不覺得超諷刺的?就是在一個月前,大家已經不怎麼聊股票,Telegram 群組的對話量降到最低,結果在一個月之後,再一次的熱度超級高。所以你會發現,市場很常在極端的恐慌跟極端的樂觀之間擺盪,而且現在的恐慌其實都是很好笑的恐慌。因為我們從 2020 年開始錄節目以來,當然我們錄節目的當下就正在崩盤中,可是從那個崩盤之後到現在,其實我們這四、五次沉默循環都不是真正的崩盤,都沒有牛轉熊,都沒有進入 Bear Market,也就是說大盤並沒有說回落超過 20% 以上,或者說 25%,然後進入一個熊市,都沒有。這不是真正的空頭,也就是說你在修正的時候,假設都可以賠到靠北的話,我跟你保證進入空頭,你一定會畢業,百分之百會畢業。
所以每一次的修正,其實就是給你一個警惕的機會,給你重新做人的機會,就重新思考說你的配置是不是哪裡有問題?你是不是開太多槓桿?你是不是重壓太多的債?比如說單一部位?或者說你是不是沒有去做配置?你是不是沒有用 ETF 壓底?當然這不是必須,只是你要先去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比如說如果你今天遇到修正,你都沒有感覺的,那很好,所以你完全沒問題。但如果說你是遇到修正,你整個心態炸掉,你賠一堆錢什麼的,那代表你的配置一定有問題,你一定要去做一個調整,不然真正狼來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出事情。現在我們遇到的沉默循環,沒有一次是空頭,但如果真的是空頭,不要以為自己閃得掉。如果說連修正你就閃不掉,你憑什麼覺得空頭你閃得掉?甚至你還會想要抄底,然後越抄越低之類的,就可能就一次就畢業了。所以我們其實在做的事情,就是避免那種會一次畢業的東西。
像我們上一集節目跟大家聊到川普的兩支概念股,那我跟大家講說這種東西,你就是看看、玩玩就好,千萬不要認真。因為我拿了川普的例子跟你舉例了,結果最近川普概念股在這幾天,就是我們從上一期節目到現在,就大跌。就他前面有炒過一波,讓很多人想要 Fomo,想要 All in,就想要直接幹進去的,還好你沒有。或是有些你有的,那你有的,你現在應該已經畢業。那如果說你沒有的話,你就會知道其實市場的變化是很快的,前一秒鐘大家還跟你說川普要統一世界、川普要擊敗 Twitter 跟 Facebook、要擊敗 AWS、Azure,要擊敗所有的什麼支付媒體啥小的,就是反正在漲的時候,特別是那種多頭的末端的時候,那故事都是非常的不可思議,都會講到超級誇張的。
那我當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它一定會崩或怎麼樣,或是川普的東西會不會之後再往上噴,這我都不知道。可是你要知道說,因為這個買一買,就算這個股價沒有真的跌到很深、很慘這樣,可是你就想如果說當時你是 All in 進去的,那你遇到一個二、三十趴的回調,一般人一定受不了,你可能就砍,你直接你的血汗錢、辛苦錢就三十趴不見,所以千萬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情。你就不要做任何一個你承擔不起的風險,你要去知道一下每支股票它們所謂的股性。所謂股性就是,你可以用 Beta 值去衡量,就是它相較於大盤,它的表現是怎麼樣。或者說你去看這個每個資產的類別,比如說像 SPAC 跟 IPO,你就一定要期待它波動會很大。
或像最近可能很多人很瘋跑去玩那個 NFT,你就要去期待說這個 NFT 可能九成五到甚至九成七、九成八,最後面都會變殭屍。所謂殭屍就是,比股票的這種殭屍股更慘,因為股票殭屍股就只是沒有流動性,流動性超級低,但是你要賣,你慢慢賣還是賣得掉。可是 NFT 如果今天變成殭屍的話,這個東西就是歸零,因為它就是一個 JPEG 檔。所以最近其實也開始蠻多人來問我 NFT,所以我一直很懶惰,為什麼你不去做 NFT 的投資?我心裡就想說這是很諷刺的事情,他們會跟我說在線下有很多在講財經的,他們可能也去做這樣的事情,我是尊重大家去做這樣的事情,可是我自己心裡面覺得有些東西就很諷刺,就像前面講的那個,就是你家人因為肺炎掛掉,然後你在那邊燒金紙,就是一個很諷刺的事情。
那在財經界,其實前陣子有一個爭論,不知道大概幾年前超瘋的,大家在講說「你是投機、我是投資」,然後另外一個講說「你是投機、我才是投資」,就大家在爭說什麼是投機、什麼是投資。那有些就真的很兇的人,他跑去玩 NFT,你不覺得幹超好笑的?就是,股票市場的東西,它至少是有驗證過的,那至少是有審核過的,它是要會計師去查帳什麼的,就這種東西你就可以講它是投機的話,那我問你 NFT 這種沒有透過驗證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但是也不要誤會我講說 NFT 是一個壞東西或不好的東西,當然如果你今天是買到 Curry 的那個什麼 BAYC,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說你是跟對東西,它是另外一回事。跟那個怎麼講,那個勝率一定是遠低於股票,就相較之下。我們單純講可以期待的報酬,當然絕對是大的,所以才會這麼多人,就是即便他知道說很高的機率會畢業,可是他還是要去做公測,就是希望說在每個計畫的初始階段都可以進去卡個位。但是我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推薦給聽眾,因為我知道這種東西,它就是本質上是資金盤,本質上是一個龐氏騙局。結果如果說你是有 NFT,可以吸到很多的觀眾、很多的關注的話,那其實趁這一波去割人家的韭菜,是很合理的事情。而且有時候是願賭服輸,就你也未必要覺得說這樣是不是不太好什麼的,沒有,因為買進的人也是賭說,他可以用更貴的錢賣給下一手。所以如果你今天覺得是 OK 的,你找個設計師畫個圖,你自己做一個系列,你可以去試看看賣你自己的 NFT 這樣。就如果你是當這個造夢者,我覺得這個市場太棒,這是一個藍海,歡迎大家去嘗試。但如果你要當接盤俠的話,我還是要跟大家提醒,這個東西風險是很高很高的,就是死亡率是很高的。就是你看到發財的案例蠻多的沒錯,但是這種東西相較股市、相較債市、相較創業,我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死掉的機會就是更高的。就是你壓對的話,就算你壓對了,食髓知味再壓下一次,你可以確定你還會有那個什麼兩到三趴、甚至更低的機率會再壓對一次?
所以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要避免畢業。其實在市場存活得久,報酬率未必要很漂亮,但是存活得夠久的話,你就是贏家,最後面就是這樣子。
最近的美股又一次的非常瘋狂,真的是非常瘋狂。昨天我們看到拉高之後又在往下急殺,很多人說怎麼了、怎麼了?每次市況很熱鬧的時候,就開始會有這樣很奇怪的問題,什麼叫怎麼了?股價就是漲漲跌跌,漲的時候你怎麼不問怎麼了?跌的時候馬上問怎麼了?其實就是同一家公司。像特斯拉,它是第二度的破了一千,他們在拆股前已經破過一次一千了,拆股後又破一千。所以從這邊可以知道說這家公司,它市值成長的速度到底是多麼的驚人。它把 1 to 5,一股拆五股,結果又一次的摸一千。它現在成為一兆俱樂部,就是 one-trillion club。當然這不是它第一個達到,就是前面有很多的超過一兆的公司,舉例來說,蘋果還是美國市值最大的公司。像這種兆元以上俱樂部的公司,特斯拉是新加入,它不是第一家,這很重要先跟大家講。可是,它是最快達成這個成就的,就從它上市以來,然後最快去達到一兆俱樂部,它是創了紀錄,所以確實是一個超級、超級大飆股。還記得我們在今年中的節目,就跟大家講說特斯拉運氣像是部位裡面的拖油瓶,但是自己還是抱著特王我王這樣。那時候覺得它是拖油瓶,因為其實它都不會動。結果沒想到,真的是沒有想到,後來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特斯拉可以噴成這樣子。
所以很多東西我們真的都會想像不到,就像當時 Nvidia 在四、五百塊盤整盤很久,真的沒有人想到說它會直接噴,噴到什麼五百、六百,然後之後 Nvidia 也是拆股,1 to 4,就是一股拆四股。現在去摸一千,所以等於說你換算拆股前就是一千塊,然後現在是 250,因為它後來是一拆四這樣。你可以想像我們那時候在講這個 Nvidia 4、500 的時候,然後後來它會摸到一千嗎?也就是短短的一年內的事情。所以其實,我覺得這兩年股票市場之內有超多瘋狂的事情一再的在發生。那美國市場好玩的地方就在於說,你不太需要去在意。舉例來說像聯發科,就是看財報,發哥這一季的財報很不錯,賺了好像 17、18 塊,之後可以挑戰高通什麼的。當然我們就要持續盯,說它挑戰高通之後,會不會在這個天璣 2000,versus S898,會不會有顯著的勝利?效率是不是更好?跑分是不是更高?什麼的,就是供應鏈的東西你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去盯。
那品牌的東西,當然有時候,譬如說特斯拉出貨可能會稍微減緩,稍微怎麼樣之類的,但是你會知道說這個東西是比較長線的,所以兩邊的市場操作起來邏輯比較不一樣。居然說像最近還有一個旺宏開財報,旺宏之前在開財報前,我覺得老闆有放話嗆外資,就是說外資看不懂,亂降評什麼的。當然外資其實本來要主打的是,講說美光,這講 DRAM 市場。其實那種主流的 DRAM 市場,在台灣是沒有什麼人在做。台灣說真的在做 DRAM,可能就是南亞科,但南亞科也不是在做現在可能最先進的 DRAM 這樣。台灣做的是比較利基型,所以我們把它稱為利基型記憶體廠。那以旺宏來說,它做的是 NOR,就是做 Flash 這樣。那老闆就是講說外資看不懂什麼的,那時候大家想說到底是老闆騙人還是外資騙人?之後面發現說,所以搞不好兩個其實都沒有騙人,就是外資是用報價的角度去看,老闆就是用營運的狀況。老闆講話也沒有騙人,因為財報開出來也很好看。就旺宏如果說樂觀一點,搞不好明年就可以真的很賺錢,就照現在這個軌跡去投射的話。
所以怎麼說,就是說你可能看一個東西,第一個你不會看太短,第二個就是股價真的很難說,就是有些公司它營運的狀況確實很好,就真的很賺錢,可是股價就不會動,那你要怎麼解釋它?你只能說市場就是不青睞,法人就是沒有在買或什麼的,我只能用這無法解釋。但是如果說你盯台灣的市場,你可能就要更仔細,在供應鏈部分,你真的要花更多心力。舉例來說像旺宏,它就有嗆一句,他講說這個,不要說我們都沒有在做車用,我們是沒有講話而已。像特斯拉,特斯拉的 Flash 就是跟我們家叫的。我看到這個,我眼睛就亮起來,他說特斯拉的 Flash 跟你家叫的,這有意思這樣。然後馬上動用我自己手邊的人脈去問,我想說我從來沒有聽過這件事情,那我就很好奇,就首先我要知道東西是什麼?第二個就是你出貨給特斯拉的東西是什麼?但是透過誰出貨?因為你是供應鏈嘛,應該不是說你直接供給特斯拉,你是特斯拉可能下面某個車用車廠,品牌廠供應給他,然後你是他的供應鏈,應該是這樣子。我會想知道說你的 Flash 是哪一種?然後再來就是我要知道說你的 ASP 是多少,就是 Average Selling Price 是多少,你一個東西可以賣多少錢嘛。那再來就是我要知道說你的東西在 EV,就是 Electric Vehicle,我在電動車上面,然後跟在這個 Vehicle 就是 FV,然後這兩個比較,傳統油車跟電動車,這用量差別是多少?因為如果說你本來就有在供車用的,舉例來說假設是油車跟車用,你就有在供,那供的東西就是 Average Selling Price,這 ASP 是一樣的,可是等電動車滲透上來的時候,就代表油車滲透會下去吧,所以此消彼長,所以說你可能不一定會賺到錢嘛。所以我要知道說在電動車上面,你的毛利高不高?你賺不賺錢?那再來就是我要知道量大不大?有沒有可能有更多電子元件會採用到 Flash 什麼的?
所以這個就要花很多心力,所以我所有時候會覺得說,台股如果說你沒有資訊源的話,你真的難做。因為這種東西像旺宏這種,我覺得比較偏高調的公司,他對外面講說他已經專訪上啥小的,結果我今天叫人家去問,然後過兩天說都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已經有好幾個研究員、好幾個業內在做車用相關的,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價格是多少。所以等於說,可以先獲得這個消息的人,舉例來說,這個價格其實超爛的,你就先空進去了,就他們就先進去了。或者說價格是超好的,他們就進去就已經先做多了。所以在台股市場,有時候就要憑這種,就是你有沒有辦法比別人更早去獲得一個消息。因為這東西可能是,它炒過一波就結束,搞不好特斯拉就換供應鏈這種的,所以最後面還是要跑。但是跟比方說,我們做多 NVIDIA,或做多特斯拉,那個邏輯就不一樣。就 NVIDIA 除非今天我們遇到 AMD 強勢挑戰,真的在兩、三代顯卡去擊敗 NVIDIA,或者說這個在車用的這個導航晶片上面,有人可以去取代 NVIDIA Orin 這樣,就是把它幹下去,這個東西我們才會開始去思考說,還可以繼續抱。我覺得跟那種可能,怎麼講,就是你供應鏈上游的老闆說要你、不要你,這生殺大權都操在他手上,那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所以你家去玩美股或是玩台股市場,很重要就是你要先分清楚,他們本質上的差距。
那台股當然也是有那種長線的,就是類似品牌的東西,像我覺得台積電就已經是一個,他不只是代工服務,他也是一個品牌。所以如果說今天我們沒有看到他的對手,不要說像三星或像中國的,有顯著的追上,或說市況沒有顯著的改變,其實他也是會維持一個長期的成長軌道。那這樣就跟 NVIDIA 跟特斯拉比較像,所以那個邏輯上你要先把順序釐清出來。
接下來我們簡單來看一下兩家公司的財報。第一家是 Facebook,那 Facebook 這家公司,我覺得從現在開始大家要重新的去定義這家公司,就這樣 Apple 就像重新定義什麼東西,要重新定義 Facebook 這樣。那 Facebook 之前大跌或啥小的,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它類比為微軟,就是他受到 Apple 的隱私權的影響,就是這些隱私權新的規定的影響。那這些東西對於不只是 Facebook,就是其他的社群媒體,也會造成一樣的衝擊。比如說像 Snapchat 開財報之後就跌 22% 這樣,就非常恐怖的跌幅這樣。那我個人覺得臉書會是所有社群媒體裡面受到影響最小的,為什麼?因為他本身生態系夠強,他本身獲取大家的資訊、大家的資料的能力就夠強,所以呢,他可能也是依賴硬體公司最低的公司。所以我覺得臉書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這麼慘,而是一些可能中小型的廣告商,或是說中小型的社群媒體,他們可能才是首當其衝的,這是我自己的看法。
那臉書的部分,就是當然從現在開始,我覺得大家不用花很多時間去盯他的社群媒體相關的東西,除非說他要買新東西,不然其實像什麼臉書、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 這樣,就是屬於臉書軟體的業務群裡面的東西,就是基本上大家就是看看就好。就像是我們去看 Apple 的硬體部分的營收,就看很久,大家可能會想看的是,他可不可以在軟體的高毛利營收部分,那榨出更多的東西。那臉書這邊就是我們會把臉書軟體的部分先打包放旁邊,就當成可能我們每次看財報稍微翻一下就好。但是最主要的是要去盯說這個 Facebook Reality Labs,就是他們的實境實驗室,那他們把它拆成一個事業群出來,裡面是包含說 AR/VR,然後軟體跟內容相關的東西,就是我們講的擴增實境跟虛擬實境,他把它包成一個 package 出來。然後提到說對於這個 FRL 的投資,會讓公司 2021 財年的整體營收利益減少大概 100 億美元。因為臉書現在正在花很多時間在投資 VR、AR 相關的東西,那甚至說他們公司裡面的很高百分比的員工都直接被拉去做這一塊。
那我覺得這是臉書他對於現在這個廣告隱私權的一個解方。因為他本來是依賴人家硬體,那今天你去買一支類手機,他問你說要不要給人家追蹤廣告?大家下意識都會選擇說不要,我不想被追蹤。雖然這東西我有吐槽過,我覺得隱私權真的被過度的高估,就是很多人覺得自己的隱私好像真的值很多錢,然後講白一點,你的姓名、知道、跟電話號碼,那個沒有多少錢。但我知道有些人很執著,他就覺得這個很值錢,我就是我的個資、個資。幹有病欸,個資、個資,在社群媒體上面講你的個資,這個也是一個很諷刺的東西。幹我們這集真的超多諷刺的東西,你整天在講個資,然後你辦社群媒體,幹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這真的是笑話。那你還開小地球,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所以很多人對於這個個資真的是高估到一個我覺得有病的程度,就是要刷自己的存在感。
當然你對於個資的要求很高,OK,所以你不要讓人家去追蹤你的東西,也 OK。但是他要餵廣告給你,所以他會給你一些廢物廣告給你。像我個人是不排斥,如果說你有好的接受,我就會很接受這樣,你如果說可以幫我量身訂做廣告,你丟一些廣告我看得過癮的,然後我知道說這東西是我可以買,你不要丟一堆什麼,像你 YouTube 喜歡丟一些很奇怪的廣告嗎?什麼錢都的,然後還會說什麼賭、賭這個股票大漲什麼的,就是那種很多,你看就是那媽媽把家中在拍的東西這樣。那如果說你推給我一些蠻酷的東西,推給我女生的廣告什麼的,這我覺得很高興的。所以他會用,他會用戶去量身訂做的東西,我覺得這是好事情,就是這樣子。
你知道你去飯店的時候,我知道有些人有一個很極端的,我隱私我東西就不要給人家知道。可是其實那些 VIP 客戶,他們最希望就是我今天進去裡面,我要喝什麼你都知道了,然後我習慣什麼你都知道,你都幫我叫好放好,我已經去什麼東西都有。這不就是犧牲你的隱私嗎?我覺得這東西很難說,就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我相信這些 VIP 客戶他們完全就是不排斥他的隱私被別人知道,我要去哪、我要做什麼、我喜歡什麼你都知道,你都幫安排好了,我喜歡這個,這個叫做量身訂做、tailor-made 的服務。可是在另外一方面,有人他可能覺得說這是不好的東西。所以我自己的看法,就覺得隱私被高估了,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因為他硬體受制於 Apple,或者說受制其他的硬體商,像隱私的需求非常顯著上升,所以他的廣告業務可能因為這樣受到衝擊。所以 Oculus 的時就是一個解方,如果說 Oculus 因為 Oculus 真的賣超級便宜,所以我相信他市占可以推得很快,他也是我目前用過最強的 VR 裝置。當然就不要說可能 Oculus 變成很多 gamer 的標配,變成一些…他的量體一定不會比手機大,因為手機是每個人都有,我不相信 VR 會每個人都有,就一段時間來說不可能每個人都有。但是如果說有個十分之一的人有,那十分之一裡面,假設 Oculus 市占可以拉到很大,他等於自己掌握了硬體,我直接在裡面投廣告,你打殭屍打一打,我給你一個蓋板的廣告,或是做怎麼樣,反而就有方法可以插廣告,那他一樣有大數據什麼的。所以其實我覺得這就是臉書他可以去做轉換的一個點,他可以有一個地方可以再一次走出我覺得現在可能全世界的隱私的議題高漲之下,他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好,那我們現在再來看一下微軟的財報。那在 EPS 的部分是 2.27 versus 2.07,那營收的部分是年增 22% 到 453.2 億美元,versus 439.7 億。所以兩個都擊敗了 Refinitiv 的分析師共識預期。那純益部分是成長了 48 個百分比,年增到 205 億美元,也是單季史上第一次突破 200 億美元。那我們的第一財季的營收年成長是 2018 年以來最快最快的一個增速。那聽起來有點怪怪的,因為講說要不是 Q3 為什麼要公布的是第一財年?因為這個美國的財年計算跟我們一般認知的不太一樣,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個編列方法。那舉例來說像微軟,到 9 月 30 號為止,這個是他們的 2022 的 Q1,就是他們的 Q1 的財年,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
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各部門的表現。那首先是 Intelligent Cloud 這個部門,包含了 Azure 的公有雲、Windows Server、SQL Server,然後跟 GitHub 還有 Visual Studio。那營收部分是年增 31% 到 168.6 億,一樣是擊敗預期。那其中比較令人感到振奮跟厲害的是 Azure 和其他雲端服務相關的營收成長了 50 個百分比,那這個是超越的分析師預期的 47 個百分比,然後這個是 CNBC 的調查,所以超出預期,這個是蠻厲害的。那 Azure 是微軟一個很強大動能。再來就是生產力跟商業流程部,這個部門是包含 Office、LinkedIn 跟 Dynamics。那營收部分成長 22 個百分比到 150.4 億,一樣擊敗預期。再來就是個人部門,個人運算部門。那個人運算部門是微軟最大的一個業務單位,它包含了 Windows、Surface 跟 Xbox,還有他們的搜尋服務。那營收是年增 12 個百分比到 133.1 億美元,那一樣擊敗共識預期的 127.2 億。所以整份財報都是擊敗預期,是一個可圈可點的東西。我當然講這種公司,我覺得不用花太多時間去分析,也不用去追什麼 PC 出貨量會高多少,或者說什麼雲端的成長速度是怎麼樣,反正它就是無腦的在爬。那它也是很適合那種喜歡這個標的是比較牛步,但是在回調的時候,可能也回調得比大盤來得淺,沒有這麼可怕的標的。通常是慢慢地往上爬的人,你在配置裡面塞一點微軟,應該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我覺得比較重要就是我們來看一下 guidance,它對於 2022 的 Q2 的一個財測。那營收是預期落在 501.5 到 510.5 之間,那這個也是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489.2。也就是說對於未來的預期,公司都是屬於比較樂觀的。那同時本季會推出 Surface PC,然後加強關於雲端安全相關的東西,包含了收購了兩個這個雲端安全相關的新創公司 CloudKnox and RiskIQ,也會去漲價 Office 365 的訂閱成本。那挖來了亞馬遜的雲端高層 Charlie Bell 來管網路安全相關的工作。所以會投入更多的金錢跟時間在網路安全相關的部分,就是資安是現在都要關注的重點。當然說像 AWS 也跟 CrowdStrike 合作,那我不知道 CrowdStrike 是不是因為這樣的消息所以激勵它往上漲,但是 CrowdStrike 我們一直跟大家提說,它是一個在網路安全相關、Zero Trust Network 裡面的一個佼佼者。就是說如果說你要看資安的話,看 CrowdStrike 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所以未來的 guidance 跟財報都很好。那 Facebook 呢,可能就是大家對廣告也有一點疑慮或什麼的,但是我覺得那個東西已經漸漸在 price in 了。之後可能就專注於他們跟大家強調的這個 Metaverse 相關的業務。
好,那這一集我們先聊這邊,我們接下來就來回答一下 QA。然後那是 QA 因為有新聽眾有在問,那這是在 Apple Podcast 上面留言,就是去給分,然後你給五星的話,我會來回答你的問題。那不是說歧視其他的平台或啥小的,因為目前就只有 Apple 的可以留言做互動,所以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一個工具這樣。所以如果你有問題想要問我的,歡迎到 Apple Podcast 這邊去留一個五星的評價,我會來回應你。好,當然我就是按順序念下去,所以有些人都會想辦法排在前面一點。那如果說你不急的人,你就可以每個禮拜去刷一次這樣。那如果說真的是有需要我回答的東西,我看到我會回答。
好,下面一位這個我特威武,他說:「癌大會建議一年一次將自己買的個股全數賣掉,只留大盤還是就一直持有?」這種奇怪的問題。你的意思說你個股做得很差的話嗎?如果說是個股做得很差,那當然你賣掉流大盤沒問題。但如果說個股也就好好的,只是你想要轉型去投大盤的話,那你為什麼不現在開始入金的東西去買大盤就好了?就你沒有必要把跑得好好的東西賣掉,所以你再知道看你自己的狀況去選擇。
下面一位 Podcast七例,Podcast離,不知道怎麼念。好,「五星吹捧。想問主委平常說過基本上股票都不會賣,也就是 Buying and Hold,那是在美股大品牌的操作。台股多做供應鏈的,那在台股也會做這種都不賣的嗎?(抱大盤指數 ETF 除外)那如果不是,想問一下最近在台股的週期大概是怎麼樣?那也想問一下主委可否分享一下今年做蘋概股的當下是怎麼思考的?到現在沒反應砍掉,等等的心路歷程是什麼?謝謝。」
這應該是新聽眾,老聽眾應該知道說台股的週期有講過很多次,大概就三個月到半年,有些甚至更短的是一到兩個月。那一到兩個月是做那種催化劑為主的,就是你講看新聞做股票。你聽起來一定想說,幹什麼臭菜雞在看新聞做股票?我跟你講如果世界這麼簡單就好了,如果說看新聞做股票大家一定會跌的話,那你幹嘛不每天新聞看到什麼就去放空就好了?沒有這麼簡單。有些新聞如果說你懂得去解讀的話,你知道這個東西它是一個可能會去帶動股價上升、它是有一個推動的效果的話,你就選擇看著這個新聞去做多,沒問題。當然你對於這家公司基本面本來就理解,只是這東西像是一個點火的訊號。就像當初朋程去放了一個新聞,後來證實說這個新聞不是他們放的,然後就是他們公司有出來澄清這件事情,就說什麼認證通過了,就拉漲停。那即便公司澄清說這個是假消息,還沒有過,那一樣就繼續漲到今天了。所以要怎麼去解釋這樣的事情?就是你看到這個新聞,你就選擇進去買進或什麼的。或者說,它其實不信這個新聞,因為新聞後來證實假的,可是可能因為這樣大家注意到這家公司,所以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今天在看台股公司的時候,我覺得那個週期可能會落在一個月到半年之間,就是我持股比較少會持超過半年,在台股這邊。那美國這邊真的蠻多就是可能好幾年都沒有在賣的,所以整個邏輯上是不一樣的。那再來就是說蘋概股當下怎麼思考?其實就是每年都會做蘋概股,我每一年都會做蘋概股。那每一年都會大概在蘋果在制定規格的時候就會開始做,然後等到蘋果的新機開始出來的時候就開始出。那今年也是用一樣的手法,那在過程之中是有漲過,但是因為你就 hold 嘛,你覺得它可能會漲更高這樣。就最後面發現說這個蘋概股的表現都很差,就把它砍掉了。那我還是看股價在做事情,這有台股做事情的主要依據,就是說股價不是照我設想的,我不會說很狂妄地講說市場是錯的。你知道其實我們很多投資人都會做這樣的事情,然後在股價跌了,然後說市場是錯的,然後之後對了,有時候就漲回去,你講說你看吧市場是錯的。可是怎麼講,在一個像供應鏈這種,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效率市場的地方,就是因為真的有很多人都會比你先知道,所以很多時候都會證明說其實市場不是錯的,市場是對的。所以今天如果你今天發現一個東西表現沒有這麼好,那你選擇把它砍掉,有時候等三個月之後你才知道為什麼。不要說這個蘋果就講說出貨遞延,那可能會拉到明年 Q1 或什麼的,就是這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是有可能就是單純的,這個東西沒有辦法炒了。因為其實過往蘋果出的數量,可能都比這個還來得少,但是為什麼以前蘋概股可以飆?但是現在蘋概股飆不起來?那可能也是因為市場上有太多的主題或什麼的。反正總之就是我在供應鏈的操作上,我除了自己做好很深的研究之外,那我自己花更多心力是去專注說市場股價目前的變化,以及情緒的變化,會甚至搭配一點大盤的情緒做調整這樣。當然聽起來很帥,聽起來好像有邏輯什麼的,可是像蘋概股就賠錢,蘋概股是有今年可能賠比較多的族群,然後整個平均下來應該有個 10-15% 的跌幅,我覺得蘋概股是今年賠比較多的。
下面一位歐眾0924說:「韭菜小醫生,癌大鳥,五星支持要抱。聽您節目半年多第一次留言,首先感謝讓我覺得人生豁然開朗看到希望。雖然投資還是韭菜,帳面是虧損,但心態也比以前穩定多了。受到過去投機觀念的影響,還是想要上來尋求主委態度矯正。AES-KY 這檔股票從半年前 500 左右就聽朋友提到會噴上一千。」好,那朋友蠻有眼光的,因為 500 有機會就是剛上的時候的價格,那這家是新普的子公司。「然後說但是因為自己不了解,也決定不再當跟單仔,於是就一路看他緩漲上 790,直到近日破千,然後再一路衝上一千二。心理上還是很難坦然面對,總覺得悶悶的,想說若是當初有進場,現在帳面早就翻正許多了。能夠給我一些開導嗎?感謝主委,祝福全家健康,愛你。」
不是啦,其實你看到那種車跑掉,就是一定會發生。舉例來說像那個朋程,朋程也是我們在節目有,因為那時候特地開一集跟大家聊市場的怪現象,就是聊朋程。朋程我的成本大概是落在 100,因為已經賣掉的時候可以講,有些東西我自己還有的,我怕講了大概被查水表,然後我自己就等於你在喊盤,所以我會去避開這樣的東西。那朋程我大概是買在 100 多左右,然後後來它漲到了 200 多塊的時候把它賣掉。因為 200 多塊已經是我覺得它 2023 才該有的價格,就是我自己用的估值去算,那我就把它賣掉。但之後就證明我是錯的,因為朋程之後現在不是有第二波在噴上去嗎?就是搞不好市場就真的特別喜歡三代半導體,或是 IGBT、MOSFET、Module 相關的題材,那決定要給他更高的本益比估值什麼的。就是像這種東西我跟你認真說,每一季都遇到,可能有個一兩次,每年都有個好幾次,就是你賣掉的東西,或者說你看到、你也想過要上車的東西,然後你沒有上車,然後最後面就開走。這種東西我只能說你遇多了,你自己就會習慣。那如果說你真的覺得很不甘心,沒關係,你可以有一個方法快速的學會这个課題,就是你直接下一次上去,然後之後如果是漲或是跌,你都會有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你會知道說以後可不可以這樣做,你慢慢就知道了。但是我的經驗談是這種東西,如果你遇到夠多的話,最後面你就會習慣,你就知道這是正常的。就像是你一樣在班上,可能好幾個女同學或是男同學,你就覺得是她媽是可以結婚的,這個是我婆、這個是我公,都可以結婚的。但之後面可能就只能挑一個,就一樣的東西,你就想說你不可能「我全都要」、全部都包到。因為有時候就算你有上車好了,可是可能一個震盪,甚至跟這股票沒關,搞不好是大盤,可能像 5 月多那個歷史最大跌點,大家跟著跌下去,你一樣被砍掉。所以重點也難說,就是你不用覺得說懊悔或什麼的,你多遇幾次你就會習慣了。
好,下面一位這個玩了菜上,他說:「五星吹爆,玩電吉他來打。癌大不能不買一台台灣工程團隊開發,歐美賣爆的 Positive Grid Spark 智慧音箱,它會讓癌大重拾音樂的夢。簡單敗北。癌大有興趣的話,可以幫忙弄一下。」好,再看一下。
下面一位不是噴水的,我可是不吃的。「五星高潮吹捧噴水金魚雞肉飯。癌大您好,我是股市裡的小菜雞,今天聽您會一些思考可玩的,那白話、口語、而提綱挈領的文字,讓我覺得跟您深談了好久,希望癌大可以繼續為我們帶來更多心法內容。那小菜雞提個問,小弟三十歲,曾是旅行業務兼領隊,年薪大概百萬。但因為疫情已經轉行到藥局業務,目前是 60 萬。那又考慮旅遊恢復,回到旅遊業。但是這次疫情也發現旅遊業的脆弱,而很多前輩因為年齡問題轉行也沒有什麼辦法。那很怕回去老了又遇到這種黑天鵝,但旅遊業是目前我工作收入最多的職業了。想問癌大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小弟嗎?那癌大爽朗的聲音確實很令人著迷,謝謝。」
您這問題我覺得還蠻難回答的。對啦,沒錯,就是旅遊業是以後會受到全球環境所影響,像肺炎這種東西就會衝擊到你。那可能 2008 一個 SARS,然後會不會 2028、2038 又再出一個東西,然後再一次影響到你的生計?我覺得有些行業,它就勢必會受到這樣的東西影響。舉例來說像農夫就是嘛,你今天可能就是有颱風把你的農作物都吹爛,那就是你的。所以如果說你是真的很怕風險的,那當然你就可以選擇不要去做這件事情。但是在你的案例上,其實就是一個蠻有趣的討論,因為你說藥廠業務,假設我們覺得他是相對穩定的,那是 600K,但是旅遊業你可以拿到百萬,甚至你可能可以拿到更多,因為現在一大堆人被洗出去了。所以搞不好之後報復性旅遊,你可以接到更多案子。我們就假設搞不好可以拿到 1.5M 甚至是 2M 以上。我們可以拿到 2M、1.5M 以上,那你是有可能有一個蠻不錯的上檔。當然你的下檔就是你搞不好會再一次失業,因為肺炎為什麼的。
就是下一個病毒,大家知道 Taleb 喔,他是跟你講說像肺炎這種東西對我們不是黑天鵝,這個是你可以去期待它會發生的事情。他是這樣講,我覺得他在嘴砲,但是他是這樣講,我就講他的說法。他說因為現在地球的人口,大家都…也不是地球,其實怎麼樣,按照馬斯克的說法,地球超大,人類的集中活在可能幾個百分比的地方,但是地球超大。但是因為人類的…怎麼講,就是說我們的生活型態,就是我們喜歡城市化,就算你不是住在城市裡面,也希望住在市郊,就是不要離城市太遠這樣。所以因為大家開始去集中、住的越來越近,所以可能當間有一個新的瘟疫產生,就會再一次的對大家造成大的破壞。就如果按照他們兩個的說法,我們把它綜合一下,就是那可能這樣東西我們是可以期待它還會發生。但如果有一個東西是有風險的,可是報酬是很 OK 的,那是可以嘗試的,只要風險不是你賠不起的就好了。如果說今天風險是大到會毀滅你的,就像說去賣毒,那這個風險就把你毀掉,這我們不能做。
那如果說下一次的疫情再來的時候可能是十年後,那這個十年後可能我們也更有經驗了。好的狀況是更有經驗的,所以我們可能可以,即便是一樣嚴重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態度去面對他,所以衝擊就更短。那壞的狀況就是搞不好什麼殭屍病毒都出來了,人家要毀滅什麼,這我們都很難去做一個想像。但如果是我的,我的選擇很簡單,我一定會選錢多的那一邊去,只要錢多,然後他下檔的破壞力沒有到很大。舉例來說你這個下檔的破壞力,就是搞不好十年、二十年後會再有一個疫情,那對我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十年、二十年後搞不好已經退休了。所以以我來說,我會去選擇當這個旅遊業的東西,而且現在有一堆人被洗出去了,就是他的空間可能是更大的,我會這樣選。
下面一位,老爸,他說:「請問主委為什麼冰鳥還敢下來?」這個之前就有人問過了,反正就皮嘛,然後就覺得自己不會出事嘛,所以冰鳥就下來,下來就直接把它開剁了,對不對。
下面一位這個林金 Aisha,他說:「五星吹捧蝦,癌大你好,2020 年伴隨疫情四月踏入新工作,並且與股癌相逢,算算也一年半載了。剛加入 Telegram 的時候人口五千,想不到現在也是十萬大軍的熱門群組了。那聽完 EP184 賺三千美,相信主委吃飯的聽眾回饋,決定浮出水面留言。那小弟是在 2014 年十月退伍後,意外踏入美股的小小資族,帶著一股傻勁,匯出當兵省吃儉用存下的 6 萬塊台幣,印象中當時美金匯率約在 1:30.034 左右。」OK,你的印象還可以到小數點後三位,你他媽的,你的印象好厲害。而且你當兵可以存 6 萬也是蠻厲害的。「然後說好,就是匯到美股去 All in 購買了人生第一支股票 AMD。」哇!「自己當時因為工作及資金的限制,DIY 了一台 AMD 的零件為主個人電腦,也因此成為 A 牌的信徒。結果就讓自己的資金躺在地板上近兩年的時間沒有動作,過程中也因為工作忙碌,因此對股市沒有太多時間去了解跟關注。那直到去年踏入新的職場,在通勤中有了閒暇的時間可以聽 Podcast,那意外加入了股癌的大家族,才赫然發現自己深蹲在美股的這支潛力股已經飛上天際。那所幸賣出了一半再重新部署,所以我告訴你…」哇,就是你在 2014 年買 AMD 應該是超級補的。「然後說之後參考癌大的 7:3 美台股配置,其中兩邊也分別以被動 versus 主動 7:3 的投資比例去平衡並 support,那因家庭事業繁忙而無暇時時刻刻盯盤的自己。那績效不錯,且即時在 2020 到 2021 歷經的數次修正,也可以專心且心態穩定的繼續過生活。覺得股癌最棒的地方並不是告訴我應該去買什麼樣的標的,而是讓原本不知道投資為何物的自己,能夠用最適合的方式去享受市場的報酬,或是坦然面對市場波動,並且不影響自己的生活情緒。光是看到自己在這點的轉變,就想讓我請主委吃飯很多次了。那 PS 個人也是很喜歡癌大推薦過的《零規則》這本書(Guaal Netflix 的營運方式),著實讓我顛覆了企業管理上的思維。最後希望癌大一家身體健康,麗莎青春永駐,諾亞平安長大。Guaal 很期待癌大未來能夠持續分享小朋友成長的育兒經驗。秋口一樣,幹你娘。PS 希望在疫苗覆蓋率逐漸提高,讓疫情即將進入尾聲的同時,也能夠讓小弟任職的公司『東稻家居』,東邊的東,稻米的稻,能夠景氣回升,欣欣向榮。公司客群是很適合應屆畢業,剛開始在外面打拼,或是開學不久在外租房子的租屋族,或是房東,價格實惠外型美觀,即使租約到期後不方便將購買的家具帶走也不心痛的高 CP 值家具。同時也是新居裝潢剛落成,懊悔不知道要挑什麼的首選,跟大家做個參考。」這人真的模範生,就沒有忘記幫自己的東西打廣告這樣。
好啦,那他前面講的東西,有蠻多都看了出來,這個人也是蠻有想法的。首先就是他選擇 AMD,然後在 2014 年,這個真的是蠻厲害的。然後再來就是他還記得當時的匯率,然後當兵還可以存下 6 萬塊,就是各個方面看起來都覺得這個人是很穩健的。那同時他也直接去採用了 7:3 的美台股,然後同時被動跟主動 7:3,這個真的是超級穩健的做法。因為我自己可以想到,就假設說我要建議不管是的絕大多數人的話,我會怎麼建議?我就會這樣建議,因為這個東西是最適合大家的。那往更進階的,那個就是個人的造化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盯盤,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花很多時間在投資上面,甚至有些人就是,幹什麼本業賺超多錢的,我神經病才又在花一堆時間去做投資,我只要這個投資是穩健就好,不要讓我賠錢就好,不要讓我有很大的回吐就好。那可能就選擇最基本的股債配,他連看都不用看的,甚至連股債配都不用配了,他直接去買這個 BlackRock 的 ETF,比較不要說,AOA 買下去就這樣,就蓋牌,然後那他可能之後也可以賺到一大堆錢。所以這個都是個人的選擇,非常感謝這位朋友的分享,很精彩。
下面一位安安是大帥哥,他說:「目前正在練習分析產業的大學生,五星好評,股海明燈。想請問癌大,前幾天朋友分享了臉書粉專 Peter 的基本面的貼文,是有關券商報告的。他點出那些研究員要看不同產業跟數量,那如果一般投資人每天研究超過兩個小時,其實就對該產業的深度了解超越那些研究員的。那我想請問,那些券商報告還有參考價值嗎?或是癌大還推薦哪些研究報告?(掛號:已經有訂閱訂閱貓的報告了,但看了有點不習慣,想看其他人的試試看)」
這個就是非常有心向學的人會問的問題。你說 Peter 的基本面,那個文章好像也有看到,他跟你講說好像一個 sell side,他每天在做的事情…沒記錯的話,我看到我的臉書好像有人分享,我就來看了一下。其實我會跟大家講說你去訂報告對你很有幫助,那個都是對菜雞。其實我們節目就是對菜雞向,講白點就這樣,你在 Telegram,因為你才可以看得到,譬如說有時候大家會問我一些比較緊急的,譬如說問一些,舉例來說什麼股期的操作,或是有些人問更濃的,什麼 CBS 要怎麼做,要什麼資格,要專業投資人什麼的。那種東西我不太會在節目講,因為我講的,那個是對舉例來說 100 個人裡面可能就一個人會受惠,但是我講的東西就是 100 個人裡面可能 90 個人可以受惠的東西。所以其實對大多數人,如果說你是完全沒有底子的,你去開券商報告,是真的會幫助你很大。但是如果說你看得夠多,就如同我們之前有一集講說那個,走火入魔的,我講我自己的心路歷程,報告看多了一定會發現有些報告根本也不準,那什麼的。所以你終究一定會發現這件事情,你會發現說其實有些報告是在亂寫,講白點就這樣。所謂亂寫不是真的寫得很爛,就是他基本東西還在寫給你,可是他沒有打到點上,他隔靴搔癢了。
那如果說你真的進展到這部分,我可能就會推薦你像你講的那個訂閱貓。因為訂閱貓是我台股目前就是唯一有訂的東西,因為訂閱貓的報告真的是寫得非常深入這樣。那訂閱貓的東西,當然我現在我自己看,我會覺得沒有任何生字,就是我沒有看不懂的東西,但就是有一個新的思考的管道。可是其實我第一次看訂閱貓的時候,我覺得那個衝擊也是蠻大的,就是哇,原來有人可以分析得這麼深入這樣。所以其實你每次發現就是你看的東西對你來說難度變低,那個就是代表你提升了,就是你變厲害了。然後之後面你一定會面對一個東西,就是你會越來越孤獨,等你發現你自己變強之後,你身邊的朋友一定越來越少,然後你可以去看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到之後就變成你要自己去創作,所以你就會開始去找原生的資料。以前你都是直接看人家報告,他幫你總結,你最後面發現說報告都不行了,你就要這樣,你就要自己去看財報,你自己去看,然後自己做一個結論,甚至你自己去畫一個模型出來,就之後你就會變這樣。這個是你要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就勢必要面對的。那我目前有在訂閱的就訂閱貓,就台股這部分。所以你說還有沒有其他可以推薦給你?我自己目前是就沒有了。如果說你覺得訂閱貓都已經不夠你看的話,那你可以試看看直接去讀一家公司的財報跟年報,然後自己去做分析,甚至自己畫一個這個模組去追蹤,然後自己畫一個模型去追蹤,然後去看說這個東西的成長去什麼套公式進去,然後自己去估 EPS,就等於說你已經在做研究員的事情了。這是如果你覺得有必要的話,但是我自己覺得是沒必要。就是我目前我自己去看在券商報告,然後自己去統整他們的一個 consensus,然後我自己去把每個人都模型,好可用的地方稍微擷取,來自己去做一個評估,我覺得這樣就很夠。就是沒有必要到,就是你自己要當第一線的研究人員。但是如果說你要做到很深,確實之後面就會走向這一步。
好,那這一集節目就聊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