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94:2022 大浪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本集節目由 Nokia 贊助。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Nokia 推出了芬蘭原廠設計的 Nokia 智能抗噪音樂耳機。我自己本身是多個品牌的抗噪耳機用戶,主要是使用情境是在搭飛機或是健身的時候。好一點的艙等他們都會給你抗噪耳機,來抵抗機艙的噪音;那如果去健身房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覺得因為他們的音樂太吵,你戴一般的耳機只能夠開超大聲來跟他對抗,一沒弄好可能你就要去耳鼻喉科報到。所以我自己本身是很喜歡使用抗噪耳機。

那 Nokia 的抗噪耳機讓我很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它有一個很有質感的金屬盒子和很輕的重量。抗噪效果的實測,我個人覺得是屬於所謂的優秀。此外還有 25 小時的超強續航跟支援多種手勢,只要摸摸敲敲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也不需要去把你的手機拿出來。此外,我覺得它的相容性非常的好,在沒有打開說明書的情況之下,我隨便弄弄就設定好然後開聽。藍牙 5.2 晶片讓延遲變成過去式,聽音樂、追劇都不會延遲。

此外,現在廠商出來再放福利給大家。這款耳機的售價是 4,999,預購的優惠只要 2,199,還送你原廠的 5A 閃充傳輸線。這邊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買一台好耳機讓你的生活過得更方便跟舒適,你可以在連結欄這邊找到相關的購買連結跟說明。

***

上次在 Q&A 跟大家提到說,會去宏達電體驗一下他們的 VR 技術,就是他們的 VIVE DAY。VIVE DAY 相關的內容可以在 viveday.com 找到。我覺得它是一言以蔽之,線上策展、線上辦展、辦活動、辦演唱會的一個實驗性的計畫,那結合了 AR、VR、以及元宇宙(Metaverse)。雖然 Metaverse 在蘋果的觀點裡面就等於是 VR,反正總之我覺得三個東西,我們可以先暫時把它拆開來說。

我覺得它的 VIVE DAY 蠻屌的一點,就是它把三個東西合而為一。它同時結合了元宇宙的要素,包含說裡面的一些像是演唱會的道具,你可以買到狗柏(美秀集團的主唱)他自己自製的樂器,你實際上是買得到的。你可以在裡面參與互動、跟玩遊戲,就是你不是只是去參加一個線上演唱會,你的角色是可以在裡面飛天遁地、然後衝來衝去這樣,裡面的場景也做得很特別。VR 就是可以搭配他們的 VR 設備,然後就身歷其境。AR 就是舉例來說,你可以讓虛擬人物在你的桌上唱歌。

所以我覺得整體來說是蠻特別的。那天到了 HTC 的總部,我是邀兩個朋友去,一個就是 Jay,一個就是 Jay 的老婆 Jeny。那我們三個一起去,那滿印象深刻的就是,HTC 小氣到靠北。車子開下去,看到有四個的車位有充電樁,跟他說可不可以充電一下?「先跟主管報備一下。」我想說幹你媽充電是怎樣,你來我家我給你充到飽,我根本覺得沒差。就要跟主管報備,報備一下就不行,然後有打電話給對口,又不行,反正就不給你用充電樁就對了。我覺得他媽衝著這一點,這種小氣公司直接開空。

不過除了這一開始的小插曲之外,上去體驗了他們整個 VIVE 團隊,他們 VIVE 團隊蠻大的,包含有些做設備的,像跟我們接洽的這個是做內容的。做內容的團隊讓我覺得非常印象深刻,就像我們上一集也有跟大家在 QA 回到說,我覺得創業最難就是找人,那我覺得他們這個 VIVE 的內容團隊就是有一群很強的人。我光是看他們做出來的東西,跟他們的願景,以及他們想要做的接下來的計畫,你就知道說裡面是有很活的人在裡面。

就跟大家想像中的宏達電是一個從 1300 多塊,跌到剩下 30 幾塊,然後彈到 80 幾塊,時代的眼淚,這樣的一個畫上一個等號,我覺得就不太對。因為看到這麼新穎的團隊,那做出了這種我覺得讓我感到印象非常深刻的東西,就是其他上市公司可能要達到他們現在的成就,需要跑很長的一段路。不過當然,不是每個都是內容相關的。我知道現在很多公司是想要講自己是元宇宙相關的公司,可是實際上他們可能只是出貨元宇宙所謂的設備,VR 裡面的一小部分,就說自己是元宇宙概念股。那這概念股我也跟大家提醒過,你要非常小心,因為畢竟 VR 的量,以 Oculous 的時代來說,差不多出貨量是 800 到 1000 萬台,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上平板的量是幾億台,那手機的量是幾十億台,所以這個量是超級小的。那也不是說什麼裡面有技術是特別先進,所以毛利特別高什麼,其實也沒有,就用料正常吧,有些用 OLED,有些用 LCD,用 OLED 可能又有 Mura,但是也不是說什麼因為這樣子毛利特別高,所以像這些概念股,我覺得你自己反而是要小心的。

我自己會選擇去關注,如果說 VR 的概念股,會挑內容產業相關的,所以其實宏達電的這個 VIVE 團隊,VIVE 內容團隊我覺得就是符合。假設我要投資會投資這個,不過其實還要去研究一下,就是他們這個團隊的產出,最後面在整個公司的占比是多少,搞不好很小。就像 Disney+,它其實在 Disney 裡面是很小的一個部門,大概營收可能就 10% 左右,所以如果你只想要投資 Disney+,你去買 Disney,變成你的錢好像只有一成是實際上在買這個內容,那九成你還是去買他們實體經濟相關的東西。我是不知道宏達電會不會把這個內容團隊拆出來,如果拆出來應該絕對就是變飆股,這個應該是沒問題的。

那天我的體驗,我覺得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那個全息攝影的技術。現在在國外很多還是走 3D 建模,那 3D 建模其實在版權上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今天他講說我做出來,搞不好這個作者覺得不像,或覺得不好看,那光是來回要去調、要去整理、要去把雙方的意見拉平,其實可能就要花很多時間跟精力,當然也要花很多的錢,這個是需要可能動畫團隊。那他們做的這種全息攝影技術,是直接把人搬進去,就是他不太像是一個卡通版或是一個動畫版的人,他就是把真人給搬進去。所以你戴上這個 VR 眼鏡,你就是看到超級大的美秀集團的團員,就是看到超大的一個狗柏在那邊唱歌,那我覺得很特別。然後你可以給他飛來飛去,我就試著要飛在下面,看人家裙底,然後我就想到你們這些變態,所以每個人都穿褲子。

反正就是超級大的一個人,然後在一個以台灣某個地點作為背景,他把它做成廢墟風格,然後來參加這個演唱會。我覺得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就是你看過很多 NFT 或是很多元宇宙相關的東西,跟你講他的概念跟夢想是什麼,可是實際上還停留在概念跟夢想。可是我個人覺得 VIVE 團隊他們是真的把這個東西給做出來的。雖然你實際去玩的時候,你可能覺得他其實就是遊戲的一種展現,就這樣。就好像是在網路上在炒 NFT 或是元宇宙題材的時候,那個想像是很豐富的,你竟然覺得幹超屌的,以後在我自己的虛擬世界裡面,我有自己的車子、自己的房子,我有兩個人生,聽起來超帥。可是實際上去體驗之後,就其實就這樣,就像是我們講的,曖昧時期最美的,真的實踐之後就這樣子。

不過對於那些喜歡看演唱會的人,就聽團仔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超讚的體驗。所以還是很期待 VIVE 團隊他們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東西。那一樣這個不是業配,如果是業配我就去背書了,而且如果是業配,我前面就不會吐槽說他們停車場的小氣。但是整體來說,我看的是個我覺得很不錯的團隊,我覺得台灣其實還是有一群很強的人,他們一直在做真正切到目前世界最先進題材的一個話題,而且他們實際上真的有把東西做出來。

所以我就順便跟大家補充一下,因為我們這幾集都跟大家提到 NFT 的概念,那我常常吐槽說,那就是把一個 JPEG 檔炒上天,但其實也沒有那麼單純。就本質上沒錯,就是一個圖片,然後在區塊鏈上,那可能就可以炒到很高的一個價格。可是某種程度,他也像是一個高爾夫球證那種感覺。就是如果你今天一樣都是有持有這個 NFT 系列的人,那在實務上的運作,就是你們可以加入一個 Discord 群,那在 Discord 群裡面他們會分享所謂的 Alpha Leak。那什麼叫 Alpha Leak?就像投資人會講說我們 seeking alpha,我們去找超額報酬,Alpha 就超額報酬,那 Alpha Leak 就是內線消息,簡單翻譯就是這樣子。那只是內線消息有些是比較高階的,有些是很爛的。高階的就是可能真的是社群裡面都是很屌的人,他們知道下個計畫在哪裡之類的。那稍微爛一點,就是他們也是拿二手東西,你懂嗎?就是目前他們知道哪裡有空投,可是這個其實你只要稍微去查,你自己也查得到,就等於人家幫你整理起來。

那目前整個圈子我覺得還是很蓬勃發展,就是各式各樣的 NFT 都可以炒,都可以讓很多人用很高的價格買下來,因為他們覺得可以用更高的價格再出給下一手,實際上的運作就是這樣子。但是 HTC 他們把 NFT 這件事情,就是跟美秀集團的合作,我覺得比較屌的就是,他們用一個相對平價的價格然後發給大家,然後當然大家都可以拿到這個 NFT。NFT 實際上就是它是一個憑證,那這個憑證你可以拿來在所謂的虛-擬世界裡面,是一幅畫或是一台車或是一個道具,你是可以拿出來用的。只是可能大多數的 NFT,你實際上沒有後面這一段,就是它沒有一個虛擬世界可以讓人去呈現,大多數可能它就只是要賣一個 JPEG 檔。可是實際上像是 VIVE DAY 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你可以拿這個狗柏的槍在裡面飛來飛去,所以你是真的可以去用它。

就是如果說我們要用這個實現的百分比來說,那前面那些賣夢仔可能是 5%,因為它就畫出一張圖;可能 HTC 的 VIVE 團隊,他們是把它做到 95%,就是你可以在裡面真的把它拿出來用。實際上用的時候又怎麼樣?所以就要蠻有趣的。

因為我目前是對於那些炒的很誇張的 NFT 的整個場域跟環境,我會給大家建議就是你還是要非常非常小心,因為這個很類似於我們在兩三年前看到的 ICO。那時候有很多的這種,我們會講 IPO 是第一次發行股票,ICO 可能就是 Initial Coin Offering,就是他們發行新的幣。那當時也是什麼幣都可以炒,如果說你是比較新的股民,你不知道這一段故事,或是比較新的幣圈的人,可能也不知道這一段故事,因為有很多的老幣民可能後來在那時候就畢業掉了,就整個掰掉了。但當時如果說有 hold 住的,那炒了一大堆有的沒的幣,現在又再一次發財了。

所以市場確實不管是幣圈或是股圈其實都差不多,就它會一直在極度樂觀跟極度悲觀之間擺盪,可能每次的週期會不太一樣。可是實際上當你看到一些很瘋狂事情發生的時候,你當然可以選擇 FOMO 進去參加,那你也可以選擇在旁邊觀望,我覺得這都沒有對錯,你就做自己舒服的事情。你也要記得,你獲得多少的報酬,往往就是你也承擔了相對的風險,沒有那一種什麼你沒有承擔風險,然後你就可以獲得很大的報酬,沒有這種事情。所以還是跟大家提醒一下,去注意這部分相關的投資。

不過我覺得在美秀集團他們發的這個 NFT 裡面,我倒是看到了一個新的應用可能性,我覺得這可能才是未來的主流吧。就當然有一些少部分,像我們講可能類似是高級俱樂部憑證的這種 NFT,那一個高爾夫球證,它是屬於真的最高級的人,他們可以進去裡面獲得 Alpha。那一定會有這樣的東西的產生,可是大多數可能會比較偏向,我覺得就是美秀集團跟 HTC VIVE 團隊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它未必是一個很貴的東西,比較可能就是大量撒出去給大家,那你可以真正的拿這個東西去元宇宙裡面參加,而不是說它像是一個特權。這才是去中心化社群想要講的東西吧。

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我們這個社群講出來的東西會有些是蠻諷刺的。舉例來說他們說,我們之所以要有幣、要有這些鏈,是因為我們目前走傳統金融超貴的,怎麼會被抽很貴?可是你看一下,現在一堆 Gas Fee 也超級高。你說傳統金融的 transaction fee,如果是他交易相關的費用很高,可是你的 Gas Fee,幹,有些其實是更高的。然後你說東西是要去中心化,因為中心化會壞什麼的,但是你會發現說在去中心化的這個場域裡面,舉例來說成立一個 DAO,然後大家用你持有多少幣,就等於說你是股權,可是有時候也會發現,他一樣有 AB 股之類的,就是有些人的幣的幣值比較之前,或者說你實際上你自己有投票權,但是持有最多幣的人還是可以決定事情。就我們講的巨鯨,他可能偶爾會出來亮一下,大多時間都躲起來,但是實際上他就是老大。

所以有很多東西,確實還是處於這種,假設說我們今天是純粹談性的話,我會告訴你說還是有滿多矛盾的地方。但如果說我們是用這個市場的角度去論述的話,其實我不太會跟大家說這個東西是合理或不合理,反正你覺得 OK 就進去,只是你要記得可能在幾年前的 ICO 也是殺了一堆人,所以希望你不要被殺到。

***

然後昨天在盤後的時候觀察到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全世界的被動元件股(Passive Components)全員上漲。在禮拜五的時候全員上漲,美國的 Vishay,那日本的村田、TDK、太陽誘電、丸和,韓國的 SEMCO(三和),中國的風華高科、順絡,台灣的國巨、華新科,昨天全部人都是上漲的。

那當然這不知道跟大家暗示說是不是被動元件也要開啟什麼大行情,因為目前市場上對於被動元件的看法是,在一般品質的部分庫存可能是偏高的。那其實被動元件在今年年初也有一個破行情,應該說所有跟筆電、平板相關的東西,在今年年初都有一波行情,因為 Work from Home 的拉貨潮。那只是後來这个拉貨潮修正的時候,首先我們先看到面板直接跳樓,然後被動元件也是整個跳下去。那跟這個平板筆電相關的網卡廠,其實也是跳下去,最近網卡廠就稍微強起來了。那有些人說是 Work from Home 題材,這個我們覺得不太清楚。我自己有聽到一些消息,就是可能台灣的網卡廠,有些可能要跟一些大廠有什麼樣的合作或什麼的,當然這個我們可能都只是聽說,有時候你在市場上聽到各式各樣的消息。

那被動元件廠也是跳下去修正的一環,然後因為可能一般品的庫存已經拉到滿高了。那在明年其實我們應該是可以期待說 PC、NB 的出貨量,不會像今年這樣的兇猛,因為這種東西你不是每年換一次。之前跟大家提到,就是你可能換最兇的是手機,最瘋的每年換一次,可是 PC 跟 NB 你很少聽到人家一年換一次。所以當大家在 Work from Home 這一波拼命的換之後,可能下一波就要等到一兩年以後了。所以如果是切這個題材比較多的供應鏈或是品牌,你可能就稍微注意一下。那這個其實我們也有跟大家警示過了,就說你要去盯一些通路或是終端廠,他們的營收的狀況、表現以及他們的概念。包含說你還去看惠普,那你去看一些百貨,這有跟大家提醒過。

那只是目前為什麼這些東西會一起動起來?我是還覺得蠻有趣的,就去稍微了解了一下、觀察。那其實最重要我覺得還是看接下來一兩個禮拜有沒有什麼樣的變化。就有時候只有一天,搞不好就是真的是巧合,然後搞不好全部都上漲,那是巧合。那好像稍早之前,就差不多去年的十、十一月,有跟大家提過,化合物半導體集體上漲,就美國、台灣,然後日韓的全部都一起漲,然後之後就有一波的小行情。

那在這一波,被動元件有什麼樣的題材呢?我就在想這些事情。那首先我們可以知道,在 PC、NB 這邊反正已經遇到下手,所以衝擊是還蠻大的。那只是在車用這邊,被動元件或許還蠻有機會的。因為根據 TrendForce 的調查,被動元件的,舉例來說 MLCC 車用部分,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它的年化成長都可以來到二十幾個百分比。那這邊只是講量,還沒有包含價格。就如果說像之前村田減產一般品,然後遇到的供需失衡,2017 年被動元件大飆那一場,那可能是有這個價格供需跑掉的問題,所以導致可能這些公司變成超級賺錢,這個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目前知道的就是說,它的量會增加,不過其實各個被動元件廠他們都是有在做擴產,因為都知道會往車用這個方向去擴充。

那這東西其實讓我想起,差不多在 18、19 年,那時候就是台灣的股市裡面的 5G 元年,並不是現在,可能現在你才看到你的手機有 5G,但是其實那時候是 5G 的股市元年,就是提早就先反映了。因為那時候有基地台的建置,它不只是一個題材,實際上是真的有產生很大的營收。雖然可能很多人在那時候是看不懂的,就覺得他媽的亂漲,很多人講說台股就是營收開了才會漲,其實有時候你應該是三四個月之後才會看到為什麼它會漲。就是當下看到的營收是爛的,自己也是爛的,但其實就是有先進者,台股就是他媽的一大堆先進者,因為他們都比你早知道,所以先買了。你看起來很爛,實際上可能三個月後才開出很好的成績。當然也有反例,就真的是人家在那邊瞎雞巴亂炒。

不過當時的這個 5G 元年,其實最大的一個變革就是基地台的建置,一瞬間蓋了一大堆基地台。那當時其實是分成兩個陣營,在美國這邊是毫米波,在中國這邊是有 Sub-6 GHz 為主的。那很多人是選擇去壓毫米波,壓的時候後來成效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說你當時是選擇去壓中國這邊的基地台擴建,因為他們的滲透是真的最快,他們走在最前面,那時候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在推這一塊,那你可能就搭上了 5G 時代的 PCB 或是銅箔基板(CCL)的相關的類股,那都是翻了好幾倍的。那為什麼會翻這麼多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本來一個基地台的用量可能是一好了,那你換成 5G 的基地台可能會變四,那個板子要到四倍,厚度也要增加,然後裡面的銅箔基板用量也都大幅的增加。也就是說基地台的量可能是差不多的,雖然你之後變毫米波之後會變得更多,基地台可能會翻好幾倍,可是從本來 4G 變成 Sub-6 GHz 5G 的時候,可能量是沒有翻這麼多的,但是每個基地台裡面的個體用量變很多,所以就導致台灣的供應鏈有很大的一個行情。

那我看到那個被動元件的東西,然後了解到 TrendForce 講到 2022、23 的車用的年增率也可以到 20 幾趴以上,那我就做了一個聯想。這聯想是我的猜想,就是我如果真的有看到這樣的趨勢產生的話,我覺得它會是我 2022 可能在台美股布局的一個主軸吧。

因為我突然想到這件事情,就是我們目前都知道電動車的滲透率是持續上升的。而且其實在 2019 年的時候,就是我們剛錄節目那時候,你應該如果說你有回聽的話,你可能會發現,我們那時候會出來吐槽一些人講說什麼電動車是假題材,因為電動車基本上只是把發電從內燃機變成發電廠,所以它沒有比較環保。那時候我們會吐槽這種說法,就是根本就是他媽低能,就是你每個人車上的內燃機,你的效率一定是不會比集中發電來的,第一個環保它一定是更環保,那效率它一定也是更好。只是當時很多人覺得說電動車是一個騙局,但是你到現在 2020 年下旬到 2021 年,你現在去問,還有誰會跟你說是騙局?所以有時候並不是說怎麼樣,就市場上會有很多那種鐵口直斷的人,他每個未必真的有在做股票,但是有些人講話就是很屌,他們就是很屌、非常有自信,然後跟你講說那一定是什麼、那一定是什麼。我就覺得說為什麼有人可以這麼有自信?因為我到現在我覺得我自己一路有在變強,那績效也越來越好、錢也越來越多,可是從來都不會有那種自信,就敢去講說別人說的一定是對、我一定對。如果我真的這麼有自信的話,那我就 all in 了。可是我到現在其實都還不敢 all in,我沒有一個東西真的有自信到,我覺得它百分之百一定會正確,你一定都是罵你們都是蠢蛋,你們才看不懂。

反正總之那時候就是有很多人看不懂電動車,可是你現在發現那個說法是很蠢。就到現在電動車的這個滲透率是持續的上升,那傳統車廠也全部都往電動車去擴張。但是如果我們今天綜觀電動車市場,其實你會發現一個事實,這個事實算是很低能、很簡單,可是一般人可能未必會去思考。就是你從油車轉換到電動車,從 ICEV 變成 EV 的這個過程之中,它其實是一換一。就是你不會因為說我今天從油車時代轉換成電動車時代,我們家裡的車就變三台。就你還是一樣,你可能就是下一台換成電動車,你的油車就不開了。所以它的量其實可能是差不多的,就是汽車的成長率應該會維持在差不多的比例,那只是油車跟電車會做一個迭代,可能電車來取代油車。

所以對於傳統的車廠的投資,我倒也沒有那麼有信心,是因為我覺得你只是從油車變成電車而已,實際上你的毛利會不會更高?這個我們都還不太確定。以及你遇到競爭之後,你的抗打擊率有多強?這我們都不太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一些有競爭性的小車廠,像是特斯拉,你從 1% 的市場開始往上拉,你可以吃掉很多傳統車廠的肉,所以它就變成是一個還不錯的投資標的。但是傳統的車廠,它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嗎?就未必,就是它的市占率是維持一樣好了,那只是它從油車變電車,它就是這邊少一個、那邊多一個,此消彼長,那可能實際上就沒有成長到很多。

所以我們其實會花很多心力去研究跟分析,就是下個世代的東西,哪一個是會產生這種決定性的改變?它會有很多的量產生。像剛剛前面講的 VR,我直接告訴你,預計的量 2022 年可能全年就是賣 1,200 到 1,400 萬台,就這麼少,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投資機會就不在這邊。但是電動車,就是如果你是買品牌的話,你是買傳統的車廠的話,那它可能只是從油車變成電車,它也沒有多少受惠。但是如果說你買特斯拉,那可能是市占,你可以期待它拉到 2%、3%、4%,甚至最後面拉到 10%、20%,那它就有很多空間,所以這個相較之下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

但是如果說我們今天跳脫品牌的迷思,就是我們不要花太多時間去專注於品牌,因為品牌我們已經買了特斯拉。那還有什麼樣的選擇?除了我們可能年初跟大家提到的 IDM,這些功率半導體,就是他們基本上都是一條龍,自己設計、自己生產,像是 NXP、Infineon、Renesas,那這些都是 IDM。IDM 本來就已經在配置裡面,因為你知道功率半導體會成長。只是我們就在想說,那有沒有其他東西是會成長?突然就哇靠,其實被動元件的成長我覺得也是不容易小覷的,因為 20 幾趴的 YoY 也是還蠻精彩的。

外加其實因為車子的變化是這樣,你本來開車,我們在開油車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就算對,後來先進的車子基本上都有很不錯的 ADAS,就是基本的防護跟輔助駕駛的功能都有。但是實際上從一個我們講的純油車、機械式的,就是我開一台機器的這種感覺,它可能會用到電子元件是最少的。然後再來就是進展到的電動車,可能開始會用到比較多的電子元件。那我們再加入輔助駕駛,或者說半自動駕駛 Level 1、2 的東西進去,你會用到更多的電子元件。那最後面進展到全自駕的這種車子的話,那基本上你用到的這種電子元件數量,一定就是之前機械化油車的甚至幾十倍以上,它的量是極大的。

那我們今天知道說品牌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因為我們並沒有說有外星移民進來,導致我們可能人類的用車的需求會高很多,或是車子有做出什麼破壞式創新,那可以讓一些可能相對沒有那麼富有的國家,中國、非洲,大家突然都開得起車,所以車子的滲透率暴增,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裡面的電子元件的數量會增加非常的多。那我才突然想到說,這有沒有機會去複製就是那時候 5G 的那個題材?

就如果說你當時是選擇去買品牌的話,買電信商這就很奇怪,因為電信商它並不會說從 4G 變 5G,然後它就因為這樣賺很多錢,因為 5G 的費率基本上你月租費調高,可能大家連換都不想換。所以基本上費率切過去會是差不多的,所以它毛利也不會因為這樣增長,它也不會因為這樣子有更多的市占,就是可能一樣,就是 4G 轉換成 5G,所以相對來說它就是沒有那麼好的一個生意。

那我們就把這個同個邏輯拿來電動車套的話,就如果你今天是投資車廠,那可能就是像這些電信商一樣,就是你從油車變電車,你可能未必有很多空間。當然如果說你今天是投資那小型的電動車廠,它可能可以吃人家市占,它有很大的空間。換過來就是我們今天如果跳脫這個電信商,我們就去想像,一台電動車它會用到更多的這種電子元件,包含說像剛剛前面提到的這種功率半導體、各式各樣的 MOSFET、IGBT,那或是被動元件。如果說它會用到更大量的被動元件,那是不是這邊就可能會產生一個很不錯的投資機會?因為它用到的量是數以倍計的。

所以可能我在想,就是因為我那時候看到這樣一個現象,然後突然腦中就炸出了這些想法,所以就選擇在這一集分享給大家。那也不要說你聽完之後,然後就跑去買被動元件,然後下跌之後回來問為什麼。我對於這個產業的看法,我覺得是看多,因為基本上它已經有點跳脫了之前那種我們傳統想像的景氣循環股,就是你賺的時候很賺,到賠的時候就跟狗屎一樣。基本上我覺得它進入景氣循環的下修過程之中,它的底也是越墊越高,那之後如果說需求再上來的話,那或許這邊也會有一個還蠻不錯的機會。

像我們上一集有跟大家聊到記憶體的部分,然後後來在禮拜五的時候我們就看到美光直接往上跳了 8%。當然不是跟你邀功什麼的,我知道跟大家強調一個觀念,就是當今天在外面很多人都在唱壞的時候,外資發報告唱壞、大家都在看壞的時候,其實你看到這股價狂跌對不對?但是你未必要就覺得它是一個垃圾,就再也不看它。其實你更應該把這種市場上有熱度的東西,即便它是往下走,你就要想有熱度的東西,你未必要看那些都在往上走的,你也可以看那些都在往下走的,就大家在狂賣的。因為這種狂賣的東西,它多半就會相反於那些大家在狂買的一樣,狂買的東西可能之後修正就很兇;那一樣大家在狂賣的東西之後,可能反彈也會很兇。因為在整個市場上都是壞消息的時候,可能很多人迫不及及待要拿去把自己的股票砍掉。如果說你在市場裡面學會一件事情,就是盡量不要跟大多數人站在同一邊的話,那其實有蠻多東西都會有很多機會。

大概是這樣子,因為我目前在外面也是找不太到任何這種被動元件的好消息,基本上都是屬於壞消息,因為正在修正庫存,就是 overbook,現在在去庫存,這個過程之中它們算是一個蠻嚴重的一個受害者。但是股價也跌很多,所以就好比像是這個記憶體,可能 DRAM 報價不好,所以他們也確實跌了很多。它其實有時候你要把一個事實,或者說你的新聞看到的一些報導,你要跟它股價做一個連結。就是今天如果是股價是在所謂的基期高的位置,然後跟你講說未來可能會有修正,但這個你可能可以稍微尊重一下,因為它畢竟漲多了。但如果說今天已經跌得亂七八糟了,然後外面再跟你講什麼壞消息、狂跟你講,你發現股價有點下不去,反正這個地方可能會是一個可以看得點。大概是這樣。

***

好,那這集節目來到這邊,我們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ET40407,他說五星吹爆,你是謝孟恭,我是吳彥祖。「謝謝股癌分享這麼多股市資訊,萬分感謝,我愛你你愛我嗎?」我愛你老媽。他說:「我也是苗栗人,三灣國泰人壽旁邊那間店錢。那小弟入市以來有個前輩教我,當賣股票的時候,可以留一股做紀錄或是紀念,讓自己知道賣出後是跌是漲,長期下來可以當作自己是否常常砍在阿呆谷,或是賣在相對高點的判準。那畢竟要散戶做交易紀錄,比較像是要了他的命一樣,但這個方法是很實際也有效的,分享給各位。另外小弟受邀癌大的影響,也跟朋友開了一個 Podcast 頻道,叫做《當男人無聊時》,內容是聊聊人生的平庸哲學,推廣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讓大家在這種充滿雜訊的生活中,有一絲平靜。謝謝癌大的,祝大家一家平安順心,秋口繼續幹一瓶。」

這個做交易紀錄這件事情,確實用他的方法也是一種,但是我覺得是沒有那麼複雜,你自己拉個表格自己寫一下,弄個 Excel 稍微追蹤一下,或是說更簡單就是你直接把你的那個對帳單匯出,然後稍微去做一個比較也可以。當然他這種方法是很直觀的,因為它還留在你的庫存裡面,所以你可以直接看到它現在的報酬率是怎麼樣,所以確實這個方法我覺得可以參考。

下面一位小樂事,他說「運癌」,那五星好評。「他說小弟是住在因為住在新竹的驗證設備工程師推薦來聽,那聽了幾個月真的是很有內化的價值,不只是股市專業,更像是股市的心法。所有的事件都不能照一種 SOP 走天下,為了想知道更多的心法,還特地從第一集追起來。那更是覺得主委的心法不只是股市受用,很多事都有用。那主委之前說德州撲克也很像股市,我發現運彩也是一樣。某支強隊在短期的比賽或許不會每場都贏,但一整個賽季下來一定也是熱門奪冠的前幾名。那而對上的明星球員在比賽的前一天是否有跑夜店,都有可能影響到對戰的成績。所以一場比賽也不是很好預測,所以每一場都要均注,不能夠 all in 幹進去。也是要用估值去判斷隊伍的強弱,那長期看來都是有可能的。奪冠熱門內化完後,那要來開個 Podcast:『大家好我是運癌,我是三重謝孟恭』,再一次五星好評。」

OK,那他講的這個東西就是說把我們的心法拿出去用,他拿去用在他的運彩上面。那其實我那天也跟一個工程師聊天,我自己的朋友,他也是我的聽眾,他就跟我講到說,他把這個拿去用在他去買那些炒幣的標的裡面,他覺得非常的好用。就是首先很多人去炒幣就是 all in 幹進去,那你要他不要 all in 跟叫他的命一樣,就好像這個東西明明就很簡單,可是一般人就不會想到,他就是想要 all in。所以他的做法就要把自己當創投,那他可能就一次買了二三十種幣,那每個可能就是均量,都是買差不多的量。那他說實際上七成左右的幣,最後面都會,就你看損益是負 70 到 80%,就整個跌爛就對了。但是三成他撿對的可能就賺很多錢,然後就有 cover 回來。

那同時他也配了一點這種資產配置的想法在裡面,就是他每次賺到的錢他都會拿去做放貸,然後就是在幣圈裡面放貸。他的說法是這樣,因為我認識幣圈人沒有到很多,但是我發現滿多人都有這個共同的說法,就是說真的很有錢的人,極少數是那種很專心在炒幣的,但是真的很有錢的可能是比較偏向在放貸那一邊的。那我覺得跟股票也是很像,就是去追飆股,然後追到變超有錢的人,其實也是屬於相對少,就是碩果僅存的人才有這個辦法。

所以很多股市前輩都會跟人家說要守成,那守成的方法是什麼?就可能你每次大賺之後賺到的錢,你就一部分要拿出去買 ETF,甚至有些股市長輩跟人家說,你就去買房子就對了。你賺到的錢你一定有一部分要拿出來,因為在市場裡面你做這種很激進的行為,或者說你在幣圈,或者說你在運彩裡面,你做這種很激進的行為,你撈到的你就要知道有一天你也可能會賠回去。因為畢竟你可以賺到這麼暴力的報酬,你扛到的那個風險一定超大的,所以你這一次運氣好,不代表下次運氣會好。所以確實我們在裡面分享的一些東西,除了這位聽眾之外,那另外一些朋友,或是我們之前也有滿多聽眾有反應過,說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用,或者說在其他的領域也可以用。那我只能說就是恭喜大家,也非常謝謝大家跟我切磋,因為我也是從大家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下面這位射出人生,他說:「30 公分小韭菜,30 公分一定不是小韭菜,這是大蔥呀。」他說:「股癌大,你先給你五星吹爆,那小韭菜有兩個問題要請教。首先是在股災的時候,剛好儲蓄險到期,投入了 100 萬買了 0050 跟 2885。那目前的獲利大概是 50%,大約賺了 50 萬。然後老婆說快賣要買車,可是後來因為忘了,也沒有一直追蹤,所以就放到現在。想要請教是該持續投入嗎?還是要先賣出再逢低撿回?那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大概 3 萬塊左右可以存,但是都每次想要撿便宜,買跌不買漲,哈哈這樣的觀念對嗎?最後問一個問題,那股票就是資產,隨著價格提高,但是都沒有賣,未實現損益也是資產的增加對嗎?那應該要持續投入本金,讓本金擴大,不知道這樣的觀念對嗎?感謝。」

那先回答你那個要不要高賣低買這件事情,這個是股市裡面最大的謎團。就是大家都可以講得很簡單說股市怎樣,就是買低賣高,這麼簡單。那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是在股票裡面賠錢?就像是我們《賭博默示錄》那一集講的,你研究了半天,你就只在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股票到明天是漲還是跌。可是你會發現就是真的很困難,即便你可能因為發現了一些投資的理論,然後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些大師們,你看他們好像也沒有因為股市真的變得極端的有錢、變成世界首富。就是他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他裡面牽扯東西很複雜。雖然看起來表向上就是,對啊,你不就是看多就買多,那看跌就買空。實際上勝率可能就是 50/50,假設說你扣掉平盤的話。

這麼簡單啊?我覺得你要去什麼高賣低買,你一定有時候會成功,也一定有時候會失敗。有時候你賣的時候它就不回去了,他就是可能一路就往上漲了;有時候你覺得這個地方是低了,你一買,他就一路往下跌了。那都是機率的問題。

那再來就是你說這個要持續投入嗎?那首先 2885 我想是元大金,然後 0050 是 ETF。這兩個東西基本上,2885 不是我會選擇的東西,就一樣了,我覺得你真的要拿來所謂的存的東西、存股的話,我會建議你存指數型大盤 ETF,因為這個東西是汰弱留強。老實講講過 N 百次了,就是賣掉不好的東西,好的東西進來,所以他要拿來存是可以的,因為他自動有這個汰除的過程。可是你去存任何一個單一的標的,像是你講的元大金或什麼金,就是很多當時我們覺得不可能會倒的東西,後面都倒了,這個歷史上太多了,銀行啊、大企業啊,很多都倒掉了。所以我會覺得如果真的要用到這種持續投入去存的話,我不會選標的,我覺得我不會選標的,就算是選標的,也會選一籃子標的,就自己幹一個 ETF 出來。

然後再來就是他說這個「買跌不買漲」這個觀念對嗎?沒有對錯,對於動能派的人來說,他會覺得你很奇怪;可是對於一些價投的來說,他就是買跌不買漲,很少聽到做價值投資的人會去追漲。所以基本上我覺得沒有任何的對錯,就是兩個方法都是可以用的。

那再來就是他說股票就是資產,那未實現損益也是資產的增加。當然是,只是股票的波動比較大,所以可能你在做財力證明,你要拿去給人家認,人家未必會認。像那時候我去辦房貸的時候,我一大堆股票拿去認,那他就覺得股票是這個風險資產,所以他不太算是資產。我說那我今天把它全部賣掉變現金夠了吧?那他也講說:「可是你要在你的帳戶放半年以上。」我說:「乾你娘,就是我的錢,不然你要怎樣?」所以確實,在一些像這種銀行的認證上,他可能會覺得這個算是比較高風險的東西。但畢竟就是你的資產,他就是你有多少錢的一個證明。那就像房地產一樣,房地產你也可以講說我今天買下去,然後它可能當時是買這個 2000 萬的房子,所以你就說你資產有 2000 萬,可是實際上搞不好現在的市價已經往下降了,或者怎麼樣,或者是往上升了。所以資產的價格本身就是浮動的,只是股票的浮動可能會更劇烈而已。你要去看你的淨資產的話,確實就是直接看未實現損益,不管是正的或是負的,那整個算進去就是你的整體的資產總額。所以這樣看是沒問題的,就不是說什麼一定要實現變現金之後才變成資產,並沒有這樣的事情。

如果說你今天說,好,一定要實現的話,所以舉例來說你今天存的這個大盤指數型 ETF,不管是美國的這種 VTI、VOO、IVV、SPY,或是台灣的 0050、006208,然後你有一天把它賣掉了,然後賣掉之後你就說「我實現損益了,這終於變成我的資產了」。然後 10 年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就想 20 年前你的現金一樣是 100 塊,你可以買什麼東西,然後 20 年後今天 100 塊你可以買多少東西?你握著現金,你覺得好像是很實在,它就是現金,可是實際上你發現現金貶值的超快的。可是 20 年前的大盤跟 20 年後的大盤,你稍微比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資產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你就直接用它目前的淨值去認列就好了,然後去認知股票的資產,它的波動會比較大,大概這樣就可以了。

下面一位中壢土狗,他說:「好節目一定要五星吹爆,那也聽了主委的節目一陣子,也覺得投資是一輩子的功課,也想好好學投資。那因為股市新手,所以想問股市初學的話,是要先把基本面學好為主嗎?那有沒有該注意的事項或是建議?謝謝癌大,祝全家平安、小孩乖乖聽話不搗蛋。」然後謝謝這位聽眾。

那他說入門要先學什麼?其實基本面學好,什麼叫學好?我覺得很難去定義這件事情,就是基本面到底它的本質跟範疇是什麼?我個人是覺得,就比較早期進來的人可能一開始會很著重於我要把財報看懂,就是我要知道財報的每一項代表什麼,要把三表看懂,然後最後面就發現,幹,其實你照著財報去買,蠻高機率會烙賽。因為你買一個可能成績很好的票,然後他是一個景氣循環股,或是說這個部分就是他可能獲利的極限了,然後之後他就往下修了。所以你會發現說好像只學一個方法是沒有什麼用的,就是蠻多厲害的人,我覺得最後面就是他一定有很多套的方法。當然台面上你看到的投資大師,一定都會聲稱自己是基本面投資,即便我們可能有時候去觀察他們的 portfolio 的買賣的方式,你會發現他們還是會混一些別的方法,只是他們對外宣稱一定都會講說,就是挑一個好公司,買進並持有,一定都這樣,因為是政治正確。但其實你會發現很多人都不是這樣做,我覺得他會混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或者說其他的,就是增進他資金效率的一個做法。

那從基本面切入當然是一個正軌,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你也不要覺得說你把基本面學好然後就沒問題了,也沒有這麼簡單。那基本面的核心最重要的東西在哪呢?我覺得是一家公司對未來的預期,而不是過去的財報。就是講說相較之下,我會建議你先去學,舉例來說,每家公司,就是你要投資的這些公司們,那他們本質上在做什麼,這就是基本面。那之後可以再深入一點,就去學他們的財務,以及去瞭解一下說他對未來的預期。

但是我覺得基本面並不是要把股市做好的一個最大的核心,其實我覺得最大的核心是什麼呢?應該說控制每一次的損失吧。這可能會比較少聽到人家跟你講這個,可是我覺得這個損害控管,或是說風險控管,其實就是投資裡面超級重要的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就是說你基本面未必到很精準,然後舉例來說,你就只是一個 60 分的基本面投資者,然後另外一個人是所謂的 90 分的基本面投資者,就是他對於產業的瞭解他媽的瞭若指掌、跟鬼一樣。可是你們在資金的控管上,那就如同剛才前面那個運彩仔講的,就是他會知道說,因為就算一個很強的隊伍或是很強的球員,他可能媽的跑去泡夜店,就隔天就打不好。所以你看到很強的隊伍跟很強的球員今天要上,就 all in 買他,買他一定會贏,結果他就輸掉了,你一樣就是把錢賠光。

所以資金的控管就顯得非常非常重要。就如果你是一個平庸的基本面投資者,就是沒有到特別的強,可是稍微有一點認知,那因為你資金控管得宜,所以當然你可能勝率沒有那一個 90% 的人,就是 90 分基本面的瞭解者那麼厲害,可是實際上你也是可以去追求你的資金會慢慢的往上墊,因為你賠的是有限的,可是你賺的就是可能一直賺很多。那反過來,如果是 90 分這個人,他也懂得資金控管的話,那當然可能就很厲害,真的很厲害。可是,有些很有自信的人,其實他就是不會去注重資金控管這種東西。那你就要期待你這輩子完全不會看錯,可是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其實我們生活中,我覺得最大的決定是什麼?就是挑老婆跟老公吧,因為他媽的跟你一輩子的東西。可是我們離婚率是多少?你去看離婚率是多少。就是這種我們覺得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最不應該犯錯的東西,幹他媽一堆人犯錯。所以你是哪來的自信,你覺得你在投資裡面不會犯錯?就算你真的是很強很強,可是如果你把把都 all in 幹進去的話,你只要看錯一次,你一樣是掰掰,因為你是 all in,所以你一次資金就是 100%。所以其實控資金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控損失是很重要的。就是你每一次,你要知道你這一注買下去,然後你的這個最差的狀況是可能會賠多少錢,先不要想你會賺多少,先想你最差會賠多少。那如果說你每次賠都不會把你掃出去,你想那整體來說你只要持續的活在市場裡面,就是永遠都是機會,然後你永遠都有機會會東山再起,或者說你可以有這種下次期待可以抱到一個飆股的機會,反正就是你不要畢業,所有東西都還是有機會的。

所以從基本面入門是 OK,但是更重要的是先學會怎麼樣去控制每一次的風險,這個應該是最最最重要的。然後再來你才去切基本面。然後基本面又分成說,你要先看懂三表嗎?還是說你要先看 guidance?我給你建議是先看未來的預期,就是你要先懂未來的預期這部分,所以你對於產業一定要有基本的認識,可能未必到很強,可是要有基本的認識。然後你看懂公司未來的預期,你懂得去分辨哪些老闆是唬爛仔或什麼的,所以你可以從這邊看下手,然後之後面才開始去回推到,就是可能很多人跟你推薦的,你去研究什麼三表之類的。因為我自己會覺得三表那些是落後指標,什麼現金、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那個是有點落後指標,我自己覺得,所以在學習上,我覺得那個可以稍微排後面一點。

下面一位 MegaCock,他說:「快速篩選機制的討論,如果中了兩億的樂透,可以請主委趴在地上,把屁股翹高高給我幹嗎?」不要。不是,我跟你講,那個快速篩選機制是說,好,假設一樣你也是講投資的好了,然後你的投資績效真的超強,然後或者說你的錢真的很多,那我會覺得就你講什麼我就點頭,因為你一定有你的方法才可以辦到這樣,我就願意聽你講話。但是不代表你他媽中樂透就可以操我屁眼。

下面一位散戶衝浪手,他說:「五星吹捧,感恩主委、讚嘆主委。感謝孟恭主委上次把《藥愛愛》唸完,聽得感動萬分,那特地再次上來感謝主委。身為散戶衝浪手,最近也有一些股市交易上的疑問。我只是個奈米菜雞,股齡一年半左右,原本績效不太穩定,近期的績效進步很多。那想問主委,近期的盤勢是不是太好做了,還是我進步了?那我不太看基本面,只看技術籌碼,使用的策略是型態過頸線、打型態追過高,配合量能籌碼,這樣有什麼缺點?」

這就是動能交易。動能交易在最近確實是活過來,就是我們講盤的連續性變強,就是今天漲,可能明天更高機率就會繼續漲。不像前陣子可能今天漲,然後明天就跌兩根回來,然後當你決定要轉空的時候,他又再漲一根,然後你又再追進去,然後再跌兩根回來。這個是差不多台股八、九月是這樣,然後後來在我們之前節目跟大家提到,說拉尾盤那一天開始,就是說台股可以開始注意是不是要往多單的方向去走。那我們到現在觀察到,我覺得台股真的是很順,所以不管你是打什麼族群,最近應該都是賺錢吧?幾乎都賺錢,因為最近的行情真的是比較好做。

所以我這樣講,我不想打擊你信心,但確實近期是屬於那種就是多頭。你知道很多人在股市認知有一點是錯的,就所謂的八二法則,我們講說八成的人是賠錢的、二成是賺錢的,他並不是用於一個純粹的多頭行情。這個是講長期下來,就可能五年、十年循環下來,可能八成的人最後面在股市是賠錢的。可是在一個大多頭的行情,那舉例來說就是可能近期這樣,或者說在疫情結束那時候,從 2020 年 3 月之後開始的那個行情,基本上就是你只要把錢丟到股市裡面你都會賺錢,因為什麼東西都會漲。所以確實是有那種大家都會賺錢的行情,那我覺得現在就屬於是那個時候。所以如果你是在八月多進來的話,就是那時候台股就相對難,就是那時候到現在然後你可能都還有在賺錢的,那你就是還不錯。但是如果你是近期才開始賺錢的,那可能就是因為行情好,所以你跟著被抬上去了而已。

OK,下面因為這個陳 YM,他說:「YMC,那祝主委多生幾個救國家。」他回:「我從來都不會覺得生小孩是為了救國。」其實我做的很多考量都是單純回歸為了家庭,就是一個最小單位,我們為自己的家庭好。

下面一位夢恭喜發財,他說:「孟恭、孟恭、孟恭,五星吹吹。那想問主委禮拜三說目前布局網通,缺料開始慢慢緩解,想知道這是主委是期貨打短還是抱現貨呢?那最近看中磊、台揚的狀況都不錯,是否是已經反映缺料緩解?那另外想聽主委分享一下 Open-RAN 的一些看法,謝謝。」

這個我在網通部分我是使用現貨,因為網通部分你要打期貨的話沒有太多東西可以打,量很少。基本上我去打一些稍微量大的期貨,那種可能未平倉有四五千口以上的,每次打一打都變成自己在跟造市商對幹一樣,就是可能五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未平倉是我的。我自己有丟到那個 Telegram 裡面,我是不會把這個丟在臉書上面,因為怎麼講,就你丟出來人家可能會覺得說你要操縱市場,所以我就低調的丟到我們這些群組。不然有時候你不丟東西,別人會說你都是嘴砲空氣單,所以有時候會分享一些那樣東西。

那我必須坦白跟大家講,像網通類股,你在台股要打期貨應該是很困難的,因為他的量太少了。你剛剛講的那個什麼中磊、台揚這個都沒有,沒有東西可以打。然後再來就是真的打得到的,可能就啟碁吧,然後智邦吧,那量也超少啊。那啟碁基本上可能那個造市都沒有造得很好,所以沒有辦法用期貨打這個,就是你只能用現貨去走,所以還要看狀況。

那再來就是你說這個對於 Open RAN 的一些看法。等一下,你上面還有講說是不是已經反映缺料緩解?這個未必。因為台揚我知道是有很多地方主力在炒它,這個聽到太多次了,一大堆人在喊要拉多少、拉多少。所以台揚這家公司,當然基本面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可是這很明顯就是有一大堆人要炒它,所以他的這個重心可能是因為就是有很多資金要關注。你知道其實一樣是,我覺得基本面差不多的公司,那為什麼有些人估值就比較高?有時候就是單純,幹,資金就喜歡他,大戶也買這個,法人喜歡造市這個,所以他的估值就會推高,未必他真的比較好。所以就我知道是台揚是很多人在玩。

然後你說 Open RAN 的一些看法,我覺得 Open RAN 是台股之後的一個大題材,應該說他一定是現在進行式。基本上 Open RAN 比那種傳統封閉式的電信網路來說,他就是更開放,然後更低的硬體的建置費用,所以會有大量的小型基地台,或者說網路交換器或什麼的。基本上就一樣,因為量體變大,所以量體變大就對於供應鏈來說就有很多機會。所以對 Open RAN 的看法,我覺得他是一個勢在必行,並且是量大,而且是可以去關注的東西,我自己也會看這樣的東西。

好,那這集節目就聊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