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95:台非友好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本集節目由 RhinoShield 犀牛盾贊助。

犀牛盾全新 Clear 透明手機殼系列,此次首波推出在最新上市的 iPhone 13 系列手機款式上,以一體成型的極致工藝打造而成,乾淨無瑕的透明外觀,完整呈現手機真實的樣貌。在產品性能上則延續 RhinoShield 犀牛盾「為了守護智慧科技而生」以及「實踐守護地球環境、展現個人風格」的品牌願景。

本系列產品擁有五大特色:

1. 延續品牌著名的防摔技術,擁有超越軍規等級的耐衝擊性。

2. 經過 SGS 檢測不含雙酚 A,並且擁有抗黃化設計,解決透明手機殼最為困擾的黃化問題。

3. 本次總共推出了 8 色的鏡頭框以及 26 個按鍵鈕、還有 6 色掛繩,你可以自由選擇搭配,來增添日常穿搭的豐富性及多樣性。

4. 同步推出了全新的掛繩配件,你可以自由切換穿戴的模式,來因應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解放雙手的同時也擁抱科技。

5. 最後,掛繩的材料是使用了寶特瓶以及紡織品的回收紗線,調節扣和繩頭扣則是用 RhinoShield 犀牛盾回收的塑膠背板製成,在展現個人風格同時,也為地球環境永續盡了一份心力。

Clear 手機殼及 iPhone 13 相關的配件都已經在犀牛盾台灣官方網站隆重登場,更多相關的消息請關注 RhinoShield 犀牛盾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Instagram 還有他們的 YouTube 頻道。

這邊我就把連結跟他們的折扣碼放在我們的連結欄,提供給需要的朋友。這次的折扣碼是「股癌」,你到網站上直接去選購你需要的配件。

這集節目來跟大家討論一下配息,我用「討論」配息,不是講說什麼配息的迷思,是因為我學聰明了。其實從以前到現在,錄節目錄了一年,我覺得我自己最大的一個轉變,就像是國動,他好像最近的影片裡面有提到那一段,我覺得國動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講的一些道理真的不太像是一般我們講的弱弱電玩肥宅會講的東西。我自己本身是電玩肥宅,我們電玩肥宅一般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只會打電動,可是國動有時候真的會不小心在他的影片裡面除了露奶之外,也會抖出一些我覺得真的很有智慧的東西。他就提到說,你知道很多實況主會紅,其實紅了之後,他可能講話就變得比較保守一點了,他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你可能要養家,你可能有更多的理由,你可能接觸的人也變多,所以你稜稜角角就會被磨掉。你可以看到他影片,反正我覺得他的說法是還蠻有說服力的,因為我自己的體感感受也是這樣。

就是從我自己本來是自己關起來做股票,錄了一個節目,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節目錄了一年之後,就發現自己也是有很多類似的轉變。就從以前講話可能是很鐵口直斷的,直接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然後直接告訴你哪些人是騙徒、哪些人不是。可是之後面就發現,舉例來說,像我之前會歧視說,你這麼厲害,你幹嘛要開課?很多人在外面開課收費,你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要在市場賺?你在市場賺最快。你發現很多討論區下面還是有這種論調,但我已經不太會去講這樣的東西。因為你後來繞一輪,看了一些人就發現說,你這樣講是不對的,因為有些人他出來教大家,他真的也很強,可是你總不可以要求說很強的人出來跟大家分享,他都要做功德,都要教免費的。他跟你收錢就很合理,知識本身是有價的。所以你看過這樣的人之後,你就會知道說,原來我之前可能接觸到的都是騙人的。你知道那些會丟廣告出來,然後跟你講說他怎樣,就是你常常在 YouTube,或是在一些粉絲專頁上面會看到,跟你宣稱說自己怎麼樣暴賺的,很多這種是騙人的沒錯,但是你不能否認的是,有些是真本事的,那他只是出來教學相長,他也想認識一些朋友,那收點合理的費用,是很正常。

所以從此之後你就不會再講說,所有的開課就是騙人的,類似這樣。或者是像我之前會講說,媽的理專就是他媽一群垃圾、賣你垃圾產品,然後後來才發現,第一個我自己朋友就理專,再來就是,其實當我之前在批評那些理專在賣垃圾東西的時候,事實上是有很多理專私訊給我,加起來也是有五六個以上,就講說他們非常認同,那其實他們也不太能理解,或者說就算理解但很難接受,就是上級就是要他賣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的業績綁在那邊,所以他也是得賣。實際上他也希望早點脫離這個職位,又不是說什麼辭職就辭職這麼簡單,他可能是想要往上爬,只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所以他必須去做一些他不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後來就發現,有些理專他還是有試著去抵抗,並且去推他真的覺得是好東西的產品;那有些就是他在這邊還是去賣那個所謂的垃圾,但是因為他就不得不去做這樣的事情。我是可以去同情理解這些人,雖然我之後有 PO 篇文出來,然後就有理專出來留言,就是類似我那種講理專產品的東西,我忘記有寫什麼,然後那時候就有人在下面去 diss 那個理專,就說你真的這麼有想法的話,你就直接辭職就好。可是我覺得這種東西其實不能這樣說,你是大學生的時候,你可能想法就很單純很天真、很理想化,然後你會覺得你不喜歡就不要做就好。可是後來發現就沒有這麼簡單,有時候你扛了房貸、或是你家人有人生病,或是說你很希望成為一個銀行的經理或什麼的,可是你要從基層幹起之類的,所以有些東西你就是不得不做。就是一個工作可能你看到的光鮮亮麗,他實際上只佔這工作的 5%、3%,97% 時間就在挑糞,大多數的工作都這樣。你不會看到辛酸的地方,你只會看到光鮮亮麗的地方。所以你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酸。

所以從那之後,我就再也不會講說理專都是去賣垃圾東西的人,我也會講「壞壞理專」,因為真的有人就是很壞,在推垃圾然後賣給我們的長輩。可是還是有些就是有點道德良知的,或是說他至少有去試著在他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量的去介紹一些比較好的東西。雖然其實講白一點,他們會推的東西,一定就是對他們自己來說利潤是比較高的,那也是為什麼我自己要講這個東西的原因。因為我覺得散戶真的在獲取資訊的能力上,不是說你笨或是你沒有用心,是你會被騙,因為有人就是他擺明就是要來騙你、要覆蓋你的資訊。

像那一天就轉貼了這個多拉王的文章,他的粉專叫做 Ffaarr,那我把它分享到我的《股癌》的粉專上面。那為什麼叫他多拉王呢?因為多拉王算是他的另外一個代稱,在 PTT 上面很有名,因為你只要去寫什麼什麼,大雄在哪幾集有含過小叮噹的屌之類的,然後他就可以直接把它全部列出來,哪一集有含過,就可以全部列出來,場景是什麼。他腦中就像是一個哆啦A夢的百科全書這種感覺,所以大家叫他多拉王。另外一個天賦就是他對於指數投資是非常的熟練,他有很多的想法。那我覺得這個人很特別的地方,他不像是我看過很多那種指數投資的基本教義派,就很瘋狂的那一群。其實各個族群都有那種基本教義派,就超鐵的,就像是韓粉鐵到底就是一群低能的嗎?其實講白一點綠粉很鐵的那一群也都是一群低能的,就很可怕。在粉專上看到很多那種很鐵的,就很可怕,基本教-義派都會變成很可怕的。

那指數投資的這些基本教義派,就是他們是很堅信市場上是沒有 Alpha 的,你是找不到所謂的超額報酬的,超額報酬是不存在的,市場是絕對效率的,所以呢沒有人可以打贏市場,只有 ETF 是正道。有些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就是很瘋狂。那多拉王就是屬於,我覺得他是兼容並蓄,他同時也有在做這個加密貨幣的投資,所以我還蠻喜歡看他的東西,因為我覺得這種兼容並蓄的人,而且是比較謙虛的人,我都相信就是真的強者是屬於這種,就不會是那麼有自信的。因為很有自信,就代表你還沒有被磨練過,因為我不相信有人可以不被磨練。那你被磨練過之後,你就不會這麼有自信,所以他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反正就是我分享了他的這一篇文章,是在評論一個要新上市的這個高配息的 ETF。那 PO 出去之後,當然就開始有很多的討論,那大多數的都是跟我們想法一致的,因為這是臉書的演算法必然的機制,就是你會去按讚、你會去互動那些粉專,才會去推類似的東西給你,所以其實到最後就會變成一個同溫層。那本來只是大家在那邊調侃一下、笑一笑就好了,因為我分享的內容也不是直接出來罵這個商品,因為我講嘛,我已經過那個階段,我已經過了鐵口直斷的階段了。所以我是直接用比較調侃的方式,反正有人喜歡高股息的,你就做一個高股息的東西賣他嘛,大家開心就好了,就用這種方式去切入。

只是沒有想到,可能是我們粉專比較大支,所以這應該就是業者,反正就是來我這邊洗那個口碑文,就突然看到有好幾個留言,大概有六七個留言,然後就寫說什麼他們好期待這個商品,這個商品怎麼樣怎麼樣,「哎,真的,就是有人要他才會推」,「很期待」、「很興奮」,殺小雞巴毛,然後你點進去就發現,這些留言的人,哇,現在的這個機器人粉專做得真好,他們平常都會去轉貼一些文章,然後都會去發文,平常就會發文,然後也會互動,互相按讚、互按愛心。因為你點進去一個按讚數比較多的文章,就發現剛好就是那一整排到這邊洗口碑的,幹你們就是一群機器帳號。那我也懶得去追究說,為什麼這個業者要用這一招這麼 low 的方式,然後來吸引大家的注意或什麼的。

基本上我覺得金融商品的東西應該是要很單純的。我覺得我們怎麼樣去評估金融商品,其實高配息的東西不代表它是一個垃圾,只是有很多打著是高配息,它可能就變成一個垃圾。那我當然不知道說這個 ETF 它就是一個垃圾,我們還不知道它是不是,只是他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選股方式。那我給大家一個很快的建議,這建議是萬用的,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你不要去相信任何的殖利率。

因為殖利率在發生的當下,不管你是不是殖利率的基本教義派、股息族的基本教義派,你都會先認同一個觀念,這個觀念就是在配息的那個瞬間當下,開盤的瞬間,基本上你就是左手換右手。因為你 100 塊的股價,我配了 5 塊的股息給你,我股價剩下 95,5 塊的現金退到你的帳戶裡面,所以變成就是 95 加 5,實際上等於 100。就當下價值是一樣的,這個 95 是除息參考價。之後在這一天的盤中,它有可能是上漲,可能是下跌。那一般講它上漲漲到 100,我們就講說是「填息」,就是實際上你把這個股息賺進來;那如果說往下跌,我們就說是「貼息」,就是說你其實是沒有賺到這一段的。

那這個後面這個論述就有很多的爭議,因為有些人始終相信,他會覺得反正配息就是有配,那沒配的公司就是爛公司,這種人你也無法去說服他,反正就是始終相信。但是我剛剛講的共識就是,在配的當下其實就是左手換右手。那其實如果說你對於金字塔騙局,就我會講 Pyramid scheme 或者說龐氏騙局,夠熟悉的話,你就是知道它的運作方式是:我今天先去圈錢進來,然後我圈了一筆錢之後,居然說我圈你的 100 萬,然後我就每個月給你 5 萬塊,所以你就覺得看超爽,每個月配息 5 萬塊,超級爽,每個月 5%。那你真的有拿到,所以你就去找親朋好友,就跟他們講說這個東西有在配息,真的可以買,因為我真的有拿到。然後大家就開始把錢丟進去,丟到什麼程度呢?就丟到金字塔頂端的人覺得夠了,我就來割韭菜,那我就 rug pull,就像現在幣圈講的這個「抽地毯」。我覺得這個用詞形容超精準的,就等大家都站到地毯上之後,我就把地毯抽走,你們全部就跌個四腳朝天,等於我這些割韭菜割一波。現在很多的幣圈在玩這樣的東西,我覺得這個龐氏騙局、金字塔騙局,或是這個幣圈騙局,基本上本質上就是這個 Ponzi scheme,就是一個龐氏騙局,一樣的道理,所以就用抽地毯來講是很合適的。

他會把地毯抽掉,所以實際上你可能賺到了四、五期的配息、月配息,很高興,我每個月拿到 5%,可是本金 100 萬就被吃掉了。所以你可能拿回來了四個月的配息 20 萬,你被吃掉 80 萬。當然這是很極端的案例,市場上,應該說我們金管會不會允許這樣的一個產品的產生,所以我們不會看到這麼極端的案例。可是你會看到很多類似的案例,舉例來說,就是台灣人很喜歡買南非幣,我們會講到,理專超喜歡賣你南非幣的。買南非幣就是一樣的狀況,就是很多人去買南非幣是因為他喜歡南非嗎?幹不是,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只知道南非在非洲的最南邊,這是他的極限,他不知道南非國情是什麼,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南非配息配很多,這是誰跟他講的?就理專跟他講的。所以他覺得配息配很多,讚,我就買。可是你買的時候,對,配息配很多,可是實際上南非幣對台幣,拜託,南非幣貶值貶掉多少?你去拉一下,你去打那個 TWD/ZAR,你就可以找到台幣對南非幣的匯率,你就會發現說南非幣貶的速度之快,配息配再多都是補不回來的,就你賺了這個息,可是你賠掉你的本。

其實有很多的這種所謂的高配息的標的,或是 ETF,他也會產生一樣的問題。雖然他沒有像那些龐氏騙局這麼赤裸,就是直接把你的本金幹走,然後給你一點息,就把你給打發掉,沒有那麼的赤裸,可是本質上是差不多的。就是你只有機會會拿到所謂的股息,而且拿到蠻多的股息,用百分比來說是蠻多的,然後之後面發現說你的本金其實下跌的速度是遠大於你的息的。

那我們如果要避免这个狀況的話,其實最快的方式就一招,你就把這招記起來就好。就是以後有人要拿什麼高股息產品或什麼來找你,要先記得,他未必是要騙你,高股息的東西未必是垃圾,只是很多垃圾打著高股息的名義,這個要先記得。你就記得一招,這一招叫做報酬率,我看報酬率就好了。就像是一些保險的商品,跟你宣稱說你可以賺多少、你可以保本拿什麼,你給我看 IRR,我看 IRR 我就知道了,就實際上你的這個內部報酬率多少,我一推我就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那一樣各種投資商品,你就是直接看報酬率,等於說你是把股息也當成報酬率的一環,你可以幫我把這個含息的報酬率給算出來,我們來對一下。我們來對一下這個含息的報酬率 versus 看你的 benchmark 是什麼,一般我們會對大盤,就是我們對大盤,然後看一下這個報酬的狀況怎麼樣,真的有贏過,這東西可能就可以看。

所以重點根本就不是他配息配多跟少,而是實際上他的報酬率是多少。簡單來講,如果你今天一樣是投入 100 塊好了,然後一邊是有在配息的公司,一邊這個公司是沒有在配息的。那若干年之後,20 年之後,我們要怎麼樣去衡量哪家公司是比較成功的?其實當然很簡單,你就直接看報酬率。報酬率的來源可能是配息,那可能是資本利得,反正總之就是把這兩個直接參在一起對。你直接看到最後期末,如果你今天要把這個東西結算掉的話,你含息的報酬是多少。一邊就是你連的股息都要全部加進去,然後再加資本利得或者資本利損,合在一起看是什麼樣。那另外一邊都沒有配息的,那直接看資本利得是多少。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我直接看報酬率,我就可以知道商品的優劣,就這麼簡單。

反正從此之後,你只要記得,給我看報酬率,給我看 IRR,你就解決了所有這樣的問題。就是跟你宣稱說他配息配多少的東西,如果說他最後面本金是保不住的,他資本利得是負的,甚至是資本利損的話,那配息配再多都是枉然,都是騙你的。

在這個前提之下,你就可以更理性的去看很多在台灣賣的一些商品,什麼跟你講說高收益債,現在金管會已經不准你講說是高收益債,反正這種東西就是垃圾債,講白一點它就垃圾債,就是你包裝起來變成高收益債,就是一些信用條件沒有那麼好的公司,那他要去吸引資金,就是要讓他可以借到錢,但是他就給你比較高的利息。簡單講就是如果今天是一個大老闆,這大老闆的經商的狀況非常良好、信用狀況非常良好,大家都搶著借他錢,所以他的利息一定很低,這是一個供需的法則。那如果說今天是狀況沒那麼好的人,你要去借,你可能就只能借高利貸,所以你的利息比較高。只是他就把這些高利貸就包裝成一個高收益債。高收益債對,沒錯,你的收益可能是高的,它的好處就是在它的清償的順序是優於股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它是有它的好處。可是重點是,這些公司他如果今天遇到一個逆勢的話,就是說如果今天遇到空頭市場的話,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公司,他是非常高機率會遇到所謂的違約的。

所以我覺得金管會這是做的這種,看起來很形式上的東西,但確實是必要的,就是把高收益債改名稱為「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這個就對了。就是你本來講說什麼高收益債券基金,大家聽起來就覺得高收益,你直接的連結就是他是好東西。當然你有聽我們節目,就直接跟人講,高收益債等於垃圾債,這是他的別名,可是很多地方媽媽可能就不知道,地方阿伯、地方阿公、地方婆婆,他們不清楚的。那剛好又有點存款的,跑去銀行,理專跟他說買這高收益債,聽到高收益,他高潮噴水,然後覺得,幹這東西真的可以買。然後之後面就我們講的可能就血本無歸,你就想你這麼老了,然後你去買一個垃圾產品,然後你遇到了一個不好的事情,那最後面就導致你的人生從彩色變回暗的。所以在買這種投資商品的時候都還是要很小心,所以我覺得金管會的這個作為是對的。雖然有些人會覺得是形式上,就改名而已,但是這個是必要的,我覺得是必要的,因為真的台灣人太多在迷信這樣的東西。你知道台灣人買南非幣,買到他媽的台灣是排在南非幣好像第二還第三個國家,持有最多南非幣的,因為一大堆人在買南非幣,然後覺得這個東西是高收益的。

所以任何有在跟你掛高收益的東西,我覺得你都要聽看聽,就是沒有那麼單純。再強調一次,我不是講說他一定是壞的,但是他絕對沒有那麼單純,你先去比他的報酬率。就像如果你今天要拿 0056 跟 0050 比,我知道其實台灣人也很多很喜歡存 0056。那一樣,我不會去批評說你做這樣是對還是錯,只是有些迷思要來跟你講。舉例來說,有些人講說因為 0056 有配息,0050 沒有。其實如果你真的需要錢的話,你也可以 0050 就賣一點出去,這個就是一種……而且 0050 其實本身他也是有配息,只是可能不像 0056 是以鎖定這種,就是他們去內部去判斷說哪些配息可能配比較高,我去買這個東西,就是兩邊的策略是不一樣的。

但是在退休的規劃上,很多人有迷思,就覺得說有配息的比較安心,然後沒有配息的……奇怪你賺資本利得,你要花錢,你不就是賣一點點出來,那一樣就是花錢。只是有些人就過不去心中那關,他就覺得說這樣好像就是,我好像要把東西賣掉,我的權益數就變少了。但是其實他不是這樣看,那個就是完全你自己心裡面糾結過不去了。那我們要怎麼樣去比較 0050 跟 0056 的績效呢?很簡單,就是剛剛講的含息報酬率,你直接拿他們兩個還原之後的報酬率去比,你就可以知道說誰優誰劣,就這麼簡單。

但是在投資裡面還有一件事情很複雜,就是為什麼我們都不敢把話說太死的原因就是這樣,因為大多數的東西,就是你要去比績效的時候,等於你是比一個過去的事情。其實我們都知道過去不代表未來,會不會有一天 0056,他就是選到的東西最後面表現就是贏過 0050?所以雖然之前看起來含息報酬率是輸給 0050,可是在未來的五年是贏的?是有機會,只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去做這樣預測。我們能做的就是好,我們盡量去找歷史上的一些數據,然後算一算,你就至少知道要怎麼樣去期望這件事情。就是大多數的所謂的高收益的商品都比不過它的 benchmark,就是可能另外一個比較單純的市值型的 ETF,一般都是比不贏的,大多數的狀況都是比不贏的,就是含息報酬率是輸的。

所以我還是要跟大家強調一下,我並不是說這個東西是不好或是不行,只是你要用更理性以及比較聰明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你至少要先知道怎麼樣聰明的去比較。不是說你就單純靠感覺,好像有拿到配息比較安心,因為這種安心感很多都是假的,很多都是你自己心理上的一個,就是眼睛業障重,擋住你的,你看不清楚。你真的要去比較它的話,拿含息報酬率去比,那你就可以很快的知道說商品的優劣。但是大絕招真的就是那個,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所以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告訴你說未來怎麼樣,只是就是用過去的經驗告訴你,大多數的狀況是這樣而已。

那再來就是其實有很多這種 ETF,或者說一些投資組合,他在發行的時候,他都會拿出一個過往的績效比較,然後告訴你說他是怎麼樣屌幹大盤或什麼的,這個其實裡面有很多 tricky 的地方,有些業者是基本上直接作弊。簡單來講就是他可能比的 benchmark 根本不是他該比的東西,你在美國市場抓了一狗票的科技股,然後你比的 benchmark 是道瓊,根本就是騙不懂的人而已,就是你不可以這樣比。你要比就是比 QQQ,或者 VGT,應該是要比這兩個,比這兩個才是等於說,我在科技股的選股是不是有贏過所謂的科技股的大盤。雖然其實嚴格上來說 QQQ 不太算是一個很正規的指數投資的標的,但是你可以相對這樣比。那除了 QQQ,其實比 VOO 也可以,但是你去比道瓊就非常的奇怪,因為兩個東西本質上是差很多的。

那還有一些更無良的是,他可能會拿含息報酬去比未含息報酬,所以當然這個就是直接就屌打了。那只是大多數我看到的狀況是這樣,就是他會跟你比績效,實際上你就想,因為你已經知道過去的績效是怎麼樣,所以其實我們電腦程式跑一跑,我一定可以找到一些鬼 trick,就是我可以算出來說,舉例來說我加一些參數之後,然後他過去的整體績效就會贏過大盤,你一定找得出來,因為這個是開後照鏡,你直接開上帝視角來看,你一定知道怎麼樣調會贏。可是問題是你調出了這個參數之後,不代表这个參數未來會贏。

所以其實講到最後面,你就會發現這個投資的變化是太多了。就像我剛剛前面講的,我可能一開始在錄節目的時候比較鐵口直斷,但最後面你就會發現,真的也沒有鐵口直斷的必要,因為很多東西都很難說。像我們年初的時候講那個 GME 跟 AMC,大家說炒股,我去 BATS 來亂,可是實際上到現在都還存在這個價格,就是很多令我們很意外的東西都可能會發生。那我覺得比較公允的去評論這些事情的做法,就是你至少第一個,你要有一點財商,你要知道說首先我要怎麼樣去衡量它才是比較公允的。然後第二個就是你要知道 benchmark 是什麼,就是它比較的對象是什麼。因為投資的績效它已經是一個相對的,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是一個市況都很不好的狀況之下,你當然不會期待說有一個產品它一定要特別屌。可是如果今天市況是穩健向上的,你總不會希望你買到一個很爛的東西吧?

所以這兩個概念都把它融會貫通之後,然後你就做了任何一個選擇,其實我都不會說你是對或者是錯,是笨或者是傻,就沒有這樣的東西。你要買大盤市值型 ETF,你要買這種策略性 ETF,還是說你要主動選股,還是說你要做股債配,其實我覺得都沒有問題。但是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就是你連要怎麼樣比較都還不知道,那這樣子你就非常高機率真的會去買了一個,你可能實際上就是如果跟你講清楚說你會發現你根本不會買這樣的東西的。那如果當然是你已經很熟悉所有的相關的規則,那你也知道怎麼樣比較,你還是決定要買這個,那其實我覺得那都是沒有什麼問題。就像是有些人要去買價值股,有些人要去買成長股,而且本質上差距非常大。有些人覺得價值股投資人很無聊,有些人覺得成長股投資人是尋求風險、偏好特別高的瘋子,那沒有誰對誰錯嘛。所以你要買高股息、你要買市值型,什麼其實都沒有問題,只要你可以衡量,在這個工具的使用上,你知道要怎麼樣去比較它,那我覺得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好,那們這一集前面先聊到這邊。其實最主要就是,因為我覺得業者會去業配、會去廣告這些東西,那業配有些也不揭露了,他也不會告訴你說這個是廣告,所以實際上他就是搞得像他真的很推崇這樣的一個東西。當然他要把自己的專業踐踏在地上,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只是我今天看到這種透過口碑行銷的方式,來拐人家進去買,其實我覺得是不太好,我自己看了是覺得這樣做事情應該是不對的。

好,那我們接下來就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Ken Laker,他說:「主委你好,廢話不多說,想請問主委目前對於 PLTR 的看法,祝全家身體健康,感謝。」

這個 PLTR 就是 Palantir,就是每一個我覺得人手一股的東西,幾乎大家都有買。那只是當然你是買在 IPO 附近,你就是十塊附近。我記得那時候節目我還有跟大家提到說要先小心,因為他才剛上 IPO 他就破發,那時候我是真的有擔心過一下下。我知道其實很多人很有自信,覺得這檔說是穩的,因為背後的老闆是 Peter Thiel,產品線其實充滿想像力或什麼的,所以其實很多人很有自信。但你就知道我不是一個對自己太有自信的人,所以當今天他破發之後,我就會開始去思考說,幹嘛為什麼那時候會破發。那一轉眼呢,他也是一個翻倍股,即便他可能在二十幾塊這邊待很久。

那最大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因為今天 WallStreetBets 炒過它,所以炒上去之後後來就有一大堆套牢冤魂。我在美股群都有跟大家講這件事情,就差不多在 25、26 塊附近,有超級大的一個成交量卡在那邊,也就是說有一大堆套牢在那邊。散戶套牢會怎樣,就是一摸到就想要砍股票。所以其實那個關卡卡了滿久,就一直停在 20 塊上下。

那如果你說公司的基本面的部分,我覺得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他已經公布了第三季的財報,我記得是在 11 月 8 號還 9 號,反正就是差不多十幾天前。印象中,我跟你講我印象中,因為我那時候看,我覺得財報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就持續抱著。只是我知道很多人因為追很高,其實投資的關鍵還是在你的成本,成本低的人就可以給他洗,成本高的人就很難受。就會說是不是這個公司出了什麼問題?實際上財報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他的這個營收的成長跟獲利都是 beat,就是擊敗了分析師跟市場的預期。那 guide,就美股最重要的未來預期的財測,他的成長性,我記得是抓 30% 還 40% 一個百分比,也是符合本來的預期,就是他沒有下修,他沒有說什麼未來是保守看待,他還是一樣的。然後再來就是商用訂單的成長是加速的。所以其實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是一份好看的財報。

那你說為什麼股價會跌?這就是老問題,其實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知道股價會怎麼樣。我跟你講怎麼樣正確的認知《股癌》這個節目,就是我跟你講的所有標的,你要怎麼樣檢驗我?你可以檢驗我的方式我覺得是,你去看他的營收跟獲利有沒有拉起來。就是我跟你講說我看好的一些東西,那我會說我看好就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有機會的。我舉例來說,我跟你講了一些台股或是美股標的,你去看營收,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才是比較公平的。我說對任何一個標的來說,這才是公平的。因為實際上,他如果真的是看對的話,他的營收跟獲利就會起來,所以代表說你是真的看對,你的判斷是對的。

但是股價很賤的地方,就是不是說營收跟獲利起來,或者說虧損縮減,就會導致股價一定上漲,未必,因為有太多複雜的因素在裡面。那以比較近期的案例就是 Zoom、昨天跌得很狗屎。那其實 Zoom 跟 Peloton,我大概在我覺得應該是半年前,就跟大家示警這件事情,但我那時候不知道他會跌成這樣,我當然絕對是不知道的。可是我就有拿我自己台股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就是說當一個東西題材性超強的時候,這裡面的資金的堆疊可能是,基本面投資者會進來嘛、技術面投資者會進來嘛,因為他一直在漲,然後可能疫情面的投資者會進來。就是這一兩年比較特別的,什麼叫疫情面?其實因為很多人看到說什麼疫情受害股、疫情受惠股,受惠股趕快買進去,然後受害股可能就是等到解封之後,就趕快把資金換到那。所以因為有這些資金堆進來,所以你就想,如果今天疫情受惠的這個條件不見,那是不是這個資金可能就會抽出來去別的地方?他進來就不是為了你的基本面進來的,他其實就只是單純因為資金都要一直……因為他只有這個族群可以炒。所以你看到 Zoom 開出來的財報,我覺得那個數字是,就是他在疫情之後一路下跌到現在的財報,並沒有說真的出現一個令我看到,會覺得說「哇靠,這家公司發生什麼事情,這是股價該跌」,其實沒有看到這樣的東西。那我覺得很單純,就是一個估值的調整,因為在疫情的時候他被推得很高,所以他的股價可能就很好。可是實際上,你在疫情之後,雖然他也是持續成長,可是因為堆進去的錢沒那麼多了。

你要記得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這個基本面跟股價未必是連動的,他可能是一個相對的,就是如果基本面越來越好,你基本上可以期待股價也會越來越好。可是不是說什麼財報開好,他就一定會上漲,因為我們真的看過很多這樣反過來走的例子。那最近其實我覺得你也不用對成長股有太多的……你很拘泥,然後一直去想這件事情,因為基本上當你發現整個市場上的成長股都在跌的時候,其實搞不好未必是你的選股有問題,就是單純市場可能對於成長股的偏好就暫時的跑掉。我這時候一直是幹,就跟你講「暫時」,我不想跟你講都「永久」跑掉,因為像之前二月多成長股也是有這樣的修正,非常的兇狠,有些修到什麼六七十趴。那時候也是有很多分析師跑出來講說價值股復辟,像那個 Ark Invest 的 Cathie Wood,我在幾集前的 QA 有跟大家提到,然後我們在更早以前都有提到這個人,那他那時候就是 call 說一些成長股的……一些價值股的 ETF,他會是未來的 Ark。實際上周邊沒有發生,但是其實很多人都在期待這件事情,因為成長股在市場中確實獲得很高的評價。

那為什麼它可以獲得這麼高的評價呢?他的理由是什麼?是因為他的成長性真的很高嗎?還是說就是因為他的夢真的很大嗎?其實我們可以講更單純,也就是資金喜歡他。我覺得其實就是資金喜歡他。所以我回答你的問題,講的話很繞、很懸,因為我覺得 Palantir 的相關資料其實在網路上太多,因為太多人都在關注這個標的,所以其實你對他的業務什麼 Foundry、Gotham,答案應該都已經很熟悉,我們就不用浪費時間去講那個。我就單純跟你講,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資金面的問題,而且資金面的東西,雖然有時候你會講說市場笨、市場沒看懂,有些人會很鐵口直斷這樣,告訴你市場不懂這個東西的價值,可是你最終是要跟市場對答案的,就是你買股票就期待股票上漲。所以就算市場不懂,可是如果市場真的就是覺得這是一支爛東西,你還是賠錢。所以我會跟你講說你要尊重股價的趨勢也是這樣子。就是說,以 Palantir 的角度來講,我覺得他目前是還沒有看到一個超大的問題,因為基本上他就是停在二十幾塊在那邊盤整,那基本面、成長性什麼都在,所以我唯一想得到合理的解釋,就是資金的偏好,大概是這樣子。

好,下面「好用的使用者」他說:「停損時機,五星給癌大,癌大真的大。那請問癌大停損的時機,要在盤中還是盤後比較好呢?那因為我常常以均線做停損指標,技術面來看的支撐其實很常盤中跌破,但但是收盤有撐住,因此常常出現跌破支撐我就停損,結果收盤在均線之上的結果。謝謝癌大,祝闔家平安。」

這個其實是超多技術面使用者會遇到的問題,那你說要盤中還是盤後比較好呢?這個非常難說。因為如果說今天最後面收跌停的話,你一定會巴不得你盤中就出掉嘛。那只是有時候就很賤,你盤中一停損,然後之後他盤後就拉回來,他等於好像只是把你殺破之後,他就彈回去了。那我自己那位朋友,就是我送去給傑哥當徒弟的那一個,那我跟他聊到這件事情,就我跟他講說,其實停損你就不要抓太嚴格。你知道嗎?就是大家就會很明顯去抓,可能過去兩個月的股價的那個下緣,就 high 這個下緣已經打到三、四次了嘛,所以呢你就抓這個下緣,講說這就是一個底,這個底不可以破。那之後這個底就隨便破給你看,我跟他每次都會遇到這樣狀況,他就是破完之後,然後就有一個急拉,太多這樣的一個案例了。像我之前在節目剛錄的時候跟大家聊到,那時候買那個藥華藥,就先跌破然後再拉上去。那 Tesla 在財報公布前好像 1400、1500 的時候也是這樣,就先跌破一個,就大家那時候看絕對,這個支撐不給破,先跌破然後再拉上去。

那你說這個到底是不是有些人想說是主力壓盤或什麼的?我覺得我們不用去講那種很玄、很幻想的東西,我覺得只是很單純,在某些位置呢,就是市場上猴子都看得出來這個位置要停損,所以一堆人就會去停損。那停損之後會遇到的狀況是什麼樣?當然就是會有一個賣壓,所以就會先往下殺、殺破。那殺破之後,你就想,籌碼就瞬間變超乾淨的,因為想要跑的人都跑光了,所以可能因為這樣之後就變得很好拉。因為這個東西,其實目前來的眾說紛紜,就是為什麼會有那種大家一看就會想到停損的位置,然後都不會有人去防守,所以明天就真的就把它殺下去了?到底是換手?我是比較相信換手說,就是我不覺得有人會無聊自己把自己的股票往下殺,因為如果你自己資金夠大,你就知道,你殺下去你要再拉回來,其實你一直增加自己的挑戰而已。那我比較相信就是可能有一群人停損之後,就換下一群人,可能他接手之後,然後因為要停損的都走掉,所以賣壓不見,就拉上去了。

但是這次比較偏技術面的論述跟討論,所以不懂技術面的人未必要去鑽研這個東西,這個就是回答給這位朋友。那我給他的建議,就是盤中跟盤後都 OK,那只是這個有點結果論。比如說你盤中假設說你沒有停,後來跌停,你就會覺得幹我應該早就要停了。這個太難捉摸了,但是我給我那個朋友的建議,就是你要把停損稍微設寬一點。就是你都進來做主動選股,你那懶趴就大一點,你要敢承擔風險,你不要說什麼都已經進來玩的,然後之後你差這一兩趴你就要停損,你沒有必要,你就設寬一點,你往下再設個 3%、4%。應該有很多老手會跟你講這個,就是停損稍微抓寬一點。你要停損,還是要停損,不可以不停,可是停損稍微抓寬一點,然後千萬不要去抓那種就是猴子都看得出來要停損的地方,什麼這個均線的下緣、五日線什麼,就一大堆人都在看這個,這整個市場,你去什麼 CMoney 的討論區,每個人都在看這個,什麼十日線要停損,就大家都在看這個東西。你就仔細想想,這麼簡單,就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那這個東西真的可以這樣用?所以稍微反過來想。當然有時候你也中,也沒問題,因為你知道這個地方殺破一定有很多人停損。

所以其實在市場上還有另外一派就是,我就順著這個心思去做事情。我知道殺破這邊你們會停損,所以我怎樣?那我直接大單灌下去,然後我在下面回補。這個是我知道有些大戶他真的就在台股這樣玩,他會去灌破那種,比如說你看掛單就是什麼下面三檔有突然掛到一千多張,那個就是一個底,大家看這邊是底,是支撐位置掛一大堆,他就先把這部分刷一破,刷一破再往下灌個一檔,你們一堆人就開始大逃殺,然後就在下面再回補。那當然這個有時候會失敗,就是他剛灌下去可能馬上會被拉回來,可是這個勝率其實還蠻高的,就是我知道有些資金他的策略就是這樣子打。或者說他在上緣,就是一些股價已經盤整盤整,他上緣有時候會掛超多單,他就是負責把這個單敲破,然後敲破之後你們大家看到,哇這個勢不可擋,突破了,追!他就知道你們會追,你們追的時候再倒給你。所以我覺得如果說你是做這種技術分析、短線交易的人,其實你要花更多心思去了解,在市場中其實有一些技法,那他其實是順著人性去做的,因為就知道大家會看這個東西。

下面一位「三居哥」他說:「央行戰戰戰,五星優質好節目,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留言一直消失。請問癌大,你在 EP19 裡面幹央行,也提到全世界沒有國家像央行一樣賺這麼多錢,也認同不應該一昧的扶植出口產業,應該適時汰弱留強。但是前幾集 Q&A 有提到央行升息的話,你卻覺得不應該大砲打小鳥亂升息,這中間巨大的差別,是因為癌大今年買房了嗎?感謝回答,祝全家平安。」

這個問題其實是兩件事情。首先從最後面回答回去,因為你一直說是不是因為我自己買房,所以我態度就改變。其實不是,因為認真說,雖然我不想要這樣直接講,可是實際上我是可以直接拿現金買房的人,所以對我來說你升不升息,影響不大,真的影響不大。那你說我覺得台灣房地產貴不貴?當然我覺得超貴,那個房子花了三千多萬,就超扯的。同樣的一筆錢,我可以在,舉例來說可以在西班牙或是義大利,就老婆家那邊,她老家蓋一個超級大、跟皇宮一樣,然後在羅馬市中心隔壁,價格就比我的房地產再稍微貴一點而已。我當然覺得我可以去那邊買,可是為什麼就買台灣?真的就是因為有兒子,想說買一個,然後之後我們可以住。那順便想說試看看多元資產配置。但其實認真講,你今天要把房子賣掉,變成重新去租屋,我覺得一點感覺都沒有,認真說,我真的覺得一點感覺都沒有。

所以升息對我的影響是怎麼樣?沒有感覺,真的是沒有感覺。所以我不會因為說我自己的身份的轉變,或是資產配置的轉變,然後就去,舉例來說,支持或是說反對政府的這些決策。因為其實我超討厭跟政府對作的,就是我是那種,怎麼講,就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我跟你講,其實政府在決定很多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是考慮民意,所以民意有時候也未必是大眾,就可能金主或什麼的,反正就看狀況。你就發現說每次選舉的時候,就開始去討論一些很民生的東西,為什麼?因為選舉的時候他需要最多人投他,所以就去討論真的超民生,不管哪個黨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可是選完之後為什麼都會很關注財團的議題?廢話,因為他們是抖內的人。所以在不同的時間點,他們就是做不一樣的事情。

我是什麼時候看穿這件事情?其實我大概在大二、大三就看穿的。所以其實有些人會講說什麼,像之前抹什麼柯粉,然後後來抹是中共統路人,然後可能到近期就是蔡英文送我那個乖嘛,有人講說是不是你被政府收服了。我跟你講,其實你們的思維都還沒有跳脫那個框架,那個框架是完全在外面的。我的想法就是今天蔡英文、馬英九、陳水扁、還是韓國瑜、還是什麼柯文哲,你們要去橫著蓋,你們都可以去橫著蓋,我一點都不在意,我根本就不在意你們在幹嘛。而且我講白一點,就是政府他要做什麼事情,他根本不是,舉例來說他會跑來問你股癌說,怎麼樣讓你生活更舒服嗎?他不會嘛。他一定就是做一個當下因為這樣子,他可以獲得更多的選票,或是說因為這樣子是符合大多數人期待的利益。有時候即便這個事情可能看起來很奇怪,舉例來說,我覺得台灣鎖國這件事就很奇怪,全世界就台灣跟中國這樣鎖。當然你實際上看到,對啊,我們確診數上很少,很多人高興,在那邊笑國外嘛,國外確診數飆上來。可是在我想法就覺得,其實你就是太監在笑人家沒有懶叫一樣,因為我沒有家人在國外的,我們就知道,生活就正常,我覺得他那樣才對的。對啊,有人確診就像流感,每年就有人死掉,但是你會說因為這樣子我們就都禁止出門嗎?你看流感疫苗多少人去打?一堆人不去打。所以在我來說,這個就是一個完全不符合我自己認識的事情。可是你看,我從頭到尾都不會想要跟政府對著幹,我覺得你們要這樣就這樣。

所以實際上認真說,就是今天到底要不要升息、要不要降息、房地產要不要繼續炒,以我的角度來說,我真的覺得沒差。就像我買這個房子,我覺得他超貴,但實際上我也可以不買,就是認真說,有時候會覺得想法一轉變,我搞不好就移民了。就我自己也去國外,因為老婆也叫我去國外,我確實也是想過好幾次,說要不要乾脆去直接辦。就他很想要去他的西班牙老家那邊,所以我們確實是很高機率就會直接搬過去。所以現在買一個房子,搞不好很快就賣掉,我給你的課了那個稅也沒差,反正我賠售都沒差,就是我真的是覺得沒差的人。

所以你說是不是因為我自己的利益,才去改變我的說法?我從來都不是這樣,而且從頭到尾,我就一直在講說升息是大砲打小鳥,我一直都是這個說法,在買房前、然後到現在都是這樣說,因為他真的不是這麼單純的一件事情。然後一樣就是前面什麼央行在賺錢、一昧的扶植出口產業,這個我都沒有改變。我還是覺得為什麼央行要把賺錢當成義務?我覺得幹超扯的,就大家期待央行賺錢,這個是很扯的事情。然後再來就是這個一昧的扶植出口產業,所以這樣就是阻升不阻貶,就是你看到那個央行的線圖,就是我不是有貼給大家看,那個台幣對美金的走勢,每天都有那個柳枝,就是狂拉、狂拉尾盤,就是他要去控匯率。那這件事情我還是不認同,因為我覺得像現在台幣這麼強勢,實際上確實你就可以汰除一些公司,因為匯損的衝擊,所以他可能就沒那麼賺錢。那對我來說我真的覺得沒差,就一樣,就很多人會覺得,怎麼講,他要去介入所有的社會議題,然後什麼選舉什麼都要介入,我真的是覺得沒差的。因為我今天就是,就講難聽一點,台灣待不下去,我就待別的地方。一個股票買了之後發現說,他吃到匯損我就把它砍掉,去買別的。我已經過了那個,就是我會想要出來跟大家抗爭,講說我們應該保護這些出口產業。沒有,我覺得就是你該被淘汰你就被淘汰,就這樣,就這麼現實。即便這個東西可能是我自己的產業,舉例來說,旅宿業就是這波疫情被衝擊到,你看我有出來可能像館長那樣,然後那邊跟你幹政府?我就覺得,衝擊到就代表這個是一個不好的投資,我沒有辦法去抗打擊,我就認了,那我們就去做別的東西,就這樣。

所以其實我不會因為我自己的利益,然後就去要求政府要幹嘛。因為不是因為說什麼我多怎麼樣,是個好人啊或怎麼樣,不是,就是很單純,我知道這件事情是沒有力氣的。就是我為了我自己的利益要去跟政府對幹,你就是搞到自己很累而已,我是沒有那個力氣去搞抗爭的。就我寧願就是,好,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我就直接換個地方。所以其實不會因為說我自己的這個資產配置的改變,因為有一個房地產,所以就改變我的一些說法,因為我真的是不太在意這樣的東西。

下面一位 Jucsing,他說:「網通股智邦要如何處理?但你要我的 20 張智邦是除權之前買的,那近一個月上測兩次 120 都沒過,有點失去耐性了,該全數出脫轉往其他族群嗎?」

不是,我的標的我都會只會跟你講說,All in 幹進去。你說智邦,智邦我記得近期也是爬得蠻兇的,只是如果你嫌他長得慢,你沒有耐性,你就砍了。其實砍股票與否,就是四個字:機會成本。除非你今天是,我做完這一票,我要回去跟青梅竹馬結婚,我要結帳了,那是例外。但大多數的狀況就是,你砍了,你得找下一支標的嘛。所以如果說你有下一支更香的標的,你就砍。如果說沒有,你就留著,我自己都這樣。

下面一位這個 naked24,他說:「iPhone 同同吹出自己的灰階思考,癌大你好,想慎重請您聽我的 podcast『同同愛看書』的第 20 集,關於灰階思考的讀後感。那最近聽股癌發現很多人都在請癌大推薦 podcast,那同同這邊有個建議,原來剛剛那不是同同,那是同同。他是 iPhone 同同,OK。然後是否節目有一分鐘來闡述癌大對於某個節目的感想?畢竟癌大已經算前輩,如果有的話,請同同我當第一集,謝謝。」

沒空。

然後說:「另外關於 STR 大暴升,小弟已經建倉一段時間,他還是這個……歷史的 18 元買到變 8 元,那會一直加碼的原因是因為跟謝孟恭先生看法一致,加上他的經營團隊扎實和目標是以低成本商用為主,那我覺得他就是太空界的 Tesla,想請問主委會想上船嗎?那最後祝癌大睡眠充足,來坐愛心。」好,謝謝。

那低成本的商用,聽起來就很有問題。因為基本上任何一個產業在發展的時候,幾乎都會從很貴開始,為什麼?因為零件貴、東西貴、新技術、新電子技術,什麼東西是貴的。所以商用飛行,我這樣說,如果說今天 Jeff Bezos 的公司、Elon Musk 的公司,他都還沒有辦法把商用飛行的價格降下來,然後你說其他人可以直接彎道超車,我覺得幹你全部都在唬爛。但是如果你去買這種成長股,就是有夢最美,基本上就是反正你相信有、市場夠相信,他就會推上去,實際上營收跟獲利一定是看不到。

下面「床上的波紐」,波紐終於來了,他說:「我買營座鑽石,老婆送我金燦鑽。主委大大好,這次留言前特別回聽上次,金句大概講了一分鐘,哈哈。為了保護癌大避免被找去喝咖啡,這次就不要寫龍澤科了。但如果我喊的個股跑出注意警示:投資理財節目異常推介,那感覺也是達成了另外一個成就。那另外最近求婚成功,老婆很喜歡營座鑽石的戒台,真的是連鑽石都賣得動的男人。期待寶寶類商品業配,廠商們,這台聽眾手骨都很粗的,買給小孩可是不會手軟的。」

不是就這樣?所以這次波紐沒有講標的,也幹,這不是波紐,這他媽盜版的。波紐講完環球晶之後,環球晶直接噴。他之前講新唐,新唐也噴。那環球晶這個其實就是,我那時候在臉書上面寫的,就是說我在盤中聽到一個漲價的消息,然後股價就先拉了。現在可以開牌了,因為已經公布了。實際上我是不太喜歡這樣去喊盤,所以我講說我也沒有直接跟大家講,那我實際上也沒有在群組跟大家講,反正我就說我聽到消息,我看到這樣。那你就發現,幹嘛台股的內線真多。我不是說這個波紐是內線,只能說波紐洞燭先機,他提早就發現了。反正總之就是合金,那台勝科,還有環球晶,基本上對於明年的晶圓展望都是很好,那有漲價的狀況發生,所以台勝科、環球晶、合金都大漲。那今天台勝科跟合金甚至有直接鎖到漲停。那其實就是,反正那時候盤中就聽到講說這個東西可能會漲價,結果這個股價就動起來了。但其實也不是新聞,認真說大概在一兩個月前就有人在講說有這個可能性,而且甚至是還蠻確定的。所以我只能說波紐,他其實你不要覺得他都在喊盤或什麼的,他其實看下來就是他對於基本面一定也有很深的理解,所以他可以在對的時間點喊到對的標的,就是他不只對基本面理解,他也對於這個技術面的掌握也做得很好。只能可惜這次沒有跟大家分享說他現在在看什麼東西。

最後這個林修去,他說:「新竹東區韭菜雞雞大,那五星吹捧了。我就是想賺錢的投機仔,今天來吹捧癌大說過的名言:『運氣迎來的一定會用實力輸回去。』幹你老師真的如此。曾經好運重壓過台產一筆錢,然後後來就用真實力將獎金的 50% 慢慢還給了台產,所以現在把剩下的都拿來乖乖買 0050 跟 608。那謝謝癌大讓我還剩 50%。」

對,就是要有這個挺損的念頭。好像這也是一種停損的念頭,就你知道說就已經幹不贏台產了,所以你就算了,你就把錢拿出來。就一樣,如果說你都有停損的念頭,應該說任何一個人,如果你都有停損的觀念的話,你很難真的搞到自己爆掉。就是你沒有在開槓桿的前提,然後你又有停損的觀念,真的很難遇到那種,就是你可能在新聞或是長輩口中之間講的那種什麼,因為股票傾家蕩產,所以賠到整個人生毀掉的。你只要有這兩個觀念,你就不會遇到,所以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