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197:樂透仔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本集節目由 Omai 與《世紀帝國 IV》贊助。

我們很常提到微軟這家公司,因為它的幾個經典服務,像是 Windows、Office,或是說雲端三本家之一的 Azure。但是有點年紀的資深玩家,一定都知道經典即時戰略遊戲《世紀帝國》也是由微軟遊戲部門所推出的。

現在,《世紀帝國 IV》捲土重來了。就在《世紀帝國 II》風靡世界 22 年之後——其實中間有推出一個三代,但是老實講第三代有點差強人意,所以很多人玩完三代就還是跳回去玩第二代——但是它第四代推出是完全不一樣。不然說像我自己跟我朋友,我們家每天都會打《世紀帝國 IV》,那跟第二代的差別呢,我覺得最大的就是它的真實感變得更高了。以前你可能派幾個火槍兵就可以把人家的木牆轟爛,然後進去把它弄死,但現在已經沒有辦法了。舉例來說,像石牆你就一定要用攻城器才有辦法打下來。那再來就是對於控兵的要求,也沒有像以前這麼高,所以呢,即便你不是專業電競選手,你的手沒有這麼快,可是你還是可以靠你的觀念跟你的配備來贏得勝利。所以這一款《世紀帝國 IV》我覺得讓它整個可玩性變得非常高。

這一次,它們帶來了 8 個種族文明,最高可以和 7 個好朋友一起對戰合作、觀戰或是玩單人戰役。同時,制定遊戲的地圖編輯器也會在 2022 年上半年透過更新免費追加推出。

現在你只要透過 Omai 平台購買《世紀帝國 IV》PC Steam 的中文數位下載版,只要 1390 塊,搭配股癌的專屬優惠碼「gooaye1」,還可以再折 40 塊,相當於 Steam 商店的九折價。有興趣的朋友,你可以透過我們連結欄的說明,在這邊你可以找到購買的連結。我覺得這款遊戲真的非常推薦給大家,很好玩,目前我們每天都要玩。如果說你們有四個人的話,組隊起來看要不要挑戰我們這個目前台服最強的四個(自己宣稱的),來一場激烈的碰撞。

剛剛在我的加密貨幣群踢掉了蠻多人,因為他們有在發折扣碼、發連結。那這些人直接犯了紅色的天條,版規上面都有寫,所以就直接把你踢掉。以前在台股群、美股群其實也有一些訂閱的人,早期就很想搞這種激勵行銷,發一個邀請碼給你,有邀請碼的兩邊都可以獲得折扣,聽起來不錯嘛。你私下發沒問題,可是你在我的群組裡面發,就想說幹嘛,大家也要發,每個人都搶著發,那我們還要管群嗎?就不用管了嘛。

實際上,目前加密貨幣裡面的很多計畫都是搞類似的這種激勵行銷,或者說類似的互惠行銷、老鼠會、龐氏騙局,一個拉一個,我上線可以拿到更多錢,那下線你也可以再去拉你的下線,再拿到更多錢。所以你就會看到很多他媽文章裡面寫得洋洋灑灑一大票,然後最後面下面就是放兩個連結,來註冊我拿錢、你也拿錢,然後我還可以抽成。你就想說為什麼我沒有發過這樣的東西?你以為那些大交易所沒有找過嗎?最大的兩家都找過。那不是說我覺得他們交易所不好或什麼的,為什麼我不接呢?其實講白一點就是愛惜羽毛。那愛惜羽毛並不是說我很疼聽眾、我很正義,沒有,也不是。就是我知道這個東西有其風險,那我也知道如果說我真的推下去,有些人做了,然後最後面把錢賠掉,第一個我心裡過不去,第二個,幹,搞不好跑回來罵我,我是因為怕自己被罵。

所以呢,我不會去推這樣的東西,那我都沒推了,你們在推什麼?所以還是請大家稍微去注意一下,這些東西盡量不要做,因為你做了你的帳號就會被 ban 掉。我不敢說我們的討論區是台灣最有值,可是相對有了。因為我們美股、台股都破十萬人,然後在加密貨幣這邊有三萬多人,其實可以維護到這樣,然後讓它每天的熱度都可以在幾千則以上,最主要的關鍵就是我們杜絕一切的廣告。因為廣告就會讓每個人講話變得不真實,我怎麼知道你講這個是為了你自己有利還什麼?所以基本上杜絕一切的廣告,在裡面運作起來才會順利,才會讓大家真的可以獲得很不錯的訊息。雖然裡面有時候會吵架,或有些人會叫我去限制說你不可以在盤中講什麼,這我都懶得管,因為我覺得一個最混亂的地方才可以有最多真正的東西。你強迫大家都要整齊劃一、穿制服,基本上你很難獲得很讚的資訊,所以我讓大家可以自由發揮,可是不代表你可以進來發你的邀請碼或是折扣碼,這個我是非常非常反感跟厭煩的。甚至我覺得有在做這樣事情的網站、計畫,或者說各種 App 都很下幹,就是你在做這種事情,你基本上就是你在做很下幹的事情。雖然以行銷的角度來說,病毒式行銷傳播很快,可是我看了我是覺得很反感,對於這些 foment 還非常的反感,所以請大家稍微幫我注意一下。

好,那我們在上一集節目有跟大家提到說,我自己有開始去降槓桿。之所以會去降槓桿的主因,其實就是避免更大的波動,避免潛在更大的傷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必須先去了解。你知道其實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他今天降了槓桿,然後看到明天上漲,他才開始在那邊後悔說為什麼我昨天要降槓桿?代表你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其實交易的邏輯跟想法,我覺得沒有到很難,只是很多人難以參透的原理是因為你過不了人性那一關,你最後面就是還是想要賭博嘛。我之前有做過一個心理測驗,就是如果你今天賣出去的股票,然後明天是上漲或是下跌,你會感到後悔,你會感到「還好我賣掉」,那就代表說你的心態其實是不太夠健康的。基本上你要去接受的事實,就是股市的上漲跟下跌我們難以確認,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的是,當你開始有一點看不懂的時候,你把部位往下降,這是讓你可以撐過去的一個最主要的關鍵。也就是說你把槓桿降掉,你就不會破產嘛,你有槓桿你就是有機會破產嘛,那你沒有槓桿,破產的機會就直接歸零,對你部位造成很大傷害的機會也直接可能是等比下降。

所以降槓桿並不是去賭說隔天會漲還跌,這個是沒有意義的。你不能說你隔天看到漲就說「幹我後悔」,像禮拜一美股反彈,大家就說禮拜五有減碼的賺到了,我們的沈默循環結束了等等,超樂觀。那禮拜二一跌,全部都完蛋了。你就發現你的情緒一天樂觀、一天悲觀,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所以當你今天選擇去把槓桿降掉,其實是為了保命,而不是讓你去猜隔天是漲還是跌。那個隔天是漲,那也不是你該賺的,因為你已經開始覺得看不懂,外面消息越來越多,然後可能權值股在拉、可是成長股跌很兇,然後你開始不了解目前盤勢的主軸在哪裡的時候,你把部位往下降是保護自己,而不是猜隔天是漲是跌,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那我們要怎麼樣去把部位加回來呢?如果說你是有拉高現金部位,或是你有把槓桿去掉的,你什麼時候要把槓桿加回來?什麼時候要把現金加回來呢?很簡單,就是等到你可能發現局勢又開始明朗了,你知道該怎麼做了,或是說你開始有信心了,或是說市場上真的有更甜的東西出來了,你就去做,就這麼簡單。

所以當你今天把槓桿降掉,你終究我可能會加回來;你把現金部位拉高,你可能後面就會把現金部位降回去,把部位給拉高。那這個調節的關鍵,其實最終就是回歸你自己的內心,聽起來很像幹話,可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因為很多人在你部位買到很高的時候,你可能就睡不著,然後你每天就心神不寧。為什麼會知道?因為以前我就被幹出事來,我以前就是被股票幹出事來,晚上睡不著,眼睜睜的,然後掉頭髮倒是沒有,但是曾經是壓力非常龐大,因為我早期是使用大量的槓桿,我很清楚那個大量的槓桿可能對你身體造成的一個破壞、心理造成的一個破壞。那你把槓桿降掉之後,就無事一身輕,而且你可以很冷靜的去判斷目前的狀況怎麼樣。

因為現在在市場上的消息真的是滿天飛,Omicron 病毒跑出來,一下說他傳染力很強,聽起來可怕,可是傳染科專家又說,其實他的重症率也沒有那麼高,所以是不是就變成可能會有流感化現象呢?然後再來,在病毒出來,有沒有可能聯準會去推遲目前縮表的期程,或是把升息往後延?還是說因為目前通膨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所以像鮑爾昨天出來講的話,基本上確定了更加鷹派的一個作為。所以因為有太多這種目前我們可能很難以掌握的事情在那邊發生,降低部位是一個選擇,那是一個讓自己可能晚上更好睡、讓你更好去調節部位的一個做法。但是它不是一個絕對準則,一定要怎麼做,不過你如果覺得很懊悔說你部位降了它就漲之類的,那就很奇怪。

所以有點像是,你很後悔,他媽的早知道禮拜五就簽那六個號,因為這是頭彩號碼。你有聽過這麼智障的事情嗎?就是「幹,早知道我那時候就簽那六個號」、「早知道我今彩 539 就簽那幾個號」,「我早知道我就這樣做」,這真的很白痴。所以你怎麼可以講說「我早知道今天會反彈,我那時候就不要降部位」?沒有,你那時候降部位是怕萬一,你是怕萬一,就像是狼來了的故事一樣。其實你每次看到狼來了,你就是應該把那些農民、那些 Mario,拿著那些鋤頭的全部叫上來。每次你覺得有問題,就是狼來了之間喊下去就對了,當然不要像那個調皮的在那邊亂喊。你狼來了喊下去,就是說你把部位開始進入一個防守的模式,你開始保守一點看待。每次都這樣做,你想你可能有幾次會放掉一些行情,可是實際上真的遇到破壞的時候,你也很難死掉。因為真的狼來了的時候,你不會說因為你一直都覺得「如果賣掉,他明天又漲怎麼辦」,然後你這次就遇到崩盤了。而且你一定會遇到,2020 年、2018、2015 年,都是,你遇到了那你就是可能就掃地出場,如果說你沒有好好去做調節的話。

其實我跟大家講這個什麼降部位,都是跟一些比較激進的操作者講的。如果你今天是拿什麼 ETF,或是說你配置得宜的,你其實根本不太需要去做太多的變化。但是因為我們這邊有很多還是可能像我這樣子的,舉例來說,我們電玩群的一大堆也是可能部位都有時候會拉到很大,甚至拉超過 100%,就是有使用槓桿或是說有使用一些衍生金融品的。那基本上我們都會很注意去調節,就當今天遇到情形可能開始變得難以捉摸的時候——當然我們不可能有那種真的可以完全掌握的時候——但是相對的,你覺得已經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的時候,你就會先去把部位給降低。

那目前整體市場看起來,看台股今天真的很兇,台股今天真的是大拉,美股小跌它跟在後面。那台股今天接近尾盤的時候這個大拉其實是很嚇人,拉台積電、拉聯發科,只是台積電後來又倒回去。那台積電其實很常就會被拿來當控盤的一個做法,所以台積電你用技術分析去看他有時候很痛苦,要漲就跳上去,要跌就跳下來。那聯發科在修正一陣子之後,又開始往上拉了。那台股這一個強勢尾盤,其實又是一個很關鍵強勢尾盤,就是以全職交易人的角度來說,其實蠻多當你今天盤中看到這個狀況,你就選擇把你的部位再繼續加大。看在一些人的眼裡會覺得很奇怪,你幹嘛前面砍掉後面要加?這個就是可能全職交易人跟一般人難以解釋的地方,就是你本來就是會很活,你會去隨著這個情況去調整。雖然有時候可能會調整錯誤,但是你就是要隨時去調整,你才叫全職交易嘛,因為你盯盤,那你要因為每次的狀況不一樣,你就去做一些修正。

大多數的人可能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的一個程度,那基本上只要你有妥善配置,你也不用太執著說你今天先進一步也一定要拉到多少、要不要去對沖。有蠻多朋友跑來問我講說,現在這個狀況、這個結果,我要不要去對沖?那對沖跟避險,其實因為我在節目有講過,所以最近也開始會有人來問這個。因為想說你之前有教過嘛,所以一下行情開始變得波動變大,是不是我們就要去對沖跟避險?

那其實它沒有這麼單純。像我之前教你是講說,概括來說你今天要去做所謂的避險的話,假設你只有 100 張的台積電,我們先假設說你今天賣出 100 張台積電,你自己會殺到自己,假設流通性沒有這麼好,你賣 100 張可能就直接殺了六七檔,你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你只希望安然地度過這一波,付出一點對沖的成本可能是 OK 的。所以你會怎麼做呢?概括來說你有 100 張,那你可能就買 50 口的台積電的期貨,類似這樣,那就可以達到 Delta Neutral。基本上不管是漲是跌,漲的話,期貨的部分就會賠錢,現貨會賺錢;那跌的就是期貨會賺錢,現貨會賠錢,所以就是直接對沖掉,這個就讓你的風險直接降到最低。

那這個狀況其實是只應用在你部位大到有可能因為你賣股票會導致市場劇烈的動盪的人,你才需要去做對沖跟避險。所以一般的人其實不太需要用到這一招。一般人最好的避險方式是什麼?避險就是去規避風險,要怎麼樣規避風險?你就把部位賣掉就好啦。你把部位降到 50%,是不是你曝險就剩下 50%?所以對於一般的散戶來說,最佳的避險就是減碼。這也是老生常談,最佳避險等於減碼,把這句話記起來,就是你覺得行情看不懂、你覺得波動變大了、你擔心你的部位造成很大的破壞,你就減碼。之後上漲你也不要哭說「為什麼之後上漲?早知道不要賣」,因為你當時會做這樣的選擇,就是你開始覺得危險了。

你去保保險,總不是希望說,幹你娘的,希望說他媽飛機一定要摔一架,不然買保險幹嘛?為什麼要當時要保保險?不是這樣。你做就是因為你知道有可能會有風險,那你減碼部位之後的上漲就是你的風險,可是你相對的你可能就避掉了假設說真的是崩盤的話的風險。所以一般散戶你要去做避險你就直接做減碼。

但如果你今天真的是大資金的話,其實避險也沒有這麼的單純。就要來說,在台股的話,可能很多人就會用台指期去避險,可是有時候你會遇到狀況是,你的現貨部位直直下殺的,可是就像今天這樣,可能拉尾盤最主要是拉大權值股,所以指數是上漲的,可是現貨是下跌。那你本來避險想說,你持有現貨,所以我就放空期貨,結果你期貨被嘎。所以很多人做避險其實到最後就變成雙巴。

再來就是,你去找避險的這個標的,最好就直接找相關性最高的。舉例來說就是你這支標的的期貨,但是可能不一定找得到;或是你這支標的的選擇權,那這可能……舉例來說,當今天波動率變大,所以台股未必這麼划算。在美股這邊可能有些人會選擇去使用 VXX、UVXY 或是 SQQQ 來當成是一個避險的工具,但是一樣,他們都各有其優劣。舉例來說像 VXX,他追蹤的就是 VIX 的期貨,也就是說波動率指数。當今天大家對於未來不確定性變高的時候,那選擇權的 premium 變貴,就會導致波動率指數上升,所以就會導致 VXX 跟著上升。所以現在講,我們把它稱作一個恐慌指數,如果今天大家對於未來是不確定的,這東西就會上漲,所以有些人會用這個去避險,OK。那有些人會選擇用 SQQQ,那可能是因為你的部位是跟 QQQ 是相關性很高的,就會去買這樣的東西。

但是避險也要注意,因為像前陣子就有一個群友,他說他買了現貨好像 5% 的 UVXY,然後去做避險,其實這個我就不建議。因為你避險部位,第一個首先我不知道他資金是多少,如果他資金真的是很小的話,一樣你直接先減碼。但如果他資金真的是很大的話,那你去買現貨避險也未必是一個很好策略。

就是避險這種東西,你就想像它是買保險,所以跟現實生活中的買保險那個邏輯是一樣的,就是你要挑高槓桿的東西。保險就是要買高槓桿的,那不要去買什麼保本的、儲蓄險,或者說一些什麼保證還本的,那種東西其實都是有問題的,對我來說都是有問題的。當然一樣,我不想要 diss 每個人,但是我覺得這東西就是有問題,你相信他你可以去買,那我的意見就是我覺得它有問題。那保險上建議去買高槓桿的險,因為我們要希望的是用小小的錢,然後可以達成最大的保護。

所以在這個股市商品裡面的挑選對象也是一樣,假設一樣是要買 VXX,與其去買現貨,我反而會建議你如果說你是懂選擇權的,你去買 call 會更好,因為你付出的成本是更小的,那保護的效果可能是更好的。那一樣這個你去買 VXX call 的話,因為他相對便宜一點,然後再來就是他的下檔是有限的,因為選擇權的買方你最多最多就是把你的 premium 賠掉,所以就可以想成你付出的時候你就已經知道這個保險的成本是多少。舉例來說 0.5%,它可以去保護的部位,那如果說最後面沒有崩盤,那我這 0.5% 等於是送給他。如果說你有這樣的心態的話,你就可以去操作避險。

可是一樣還是有機會遇到雙巴。舉例來說你的東西跌爛,成長股跌爛,可是大盤實際上沒有跌多少,那 VXX 可能漲的幅度就很小,所以實際上就變雙巴。就是你避險部位賠錢,然後你的現貨部位也賠錢。所以避險跟對沖其實沒有這麼的簡單,如果說你是真的想要去把這件事情做好的話,基本上你要是大資金才有必要花時間去研究。那如果說你是小資金,你直接把你的部位槓桿去掉,現金部位拉高,就是最好的避險。

那講到這邊我就順便講一下,我們上一集之後沒有提到,講說 ARKK 今年被大盤幹出事來,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我覺得跟他部位控管有關係。當然不是為了要開脫,因為他部位控管這件事情是今年做、去年做、前年也在做,他一直也都一樣。那為什麼去年績效特別好,今年績效不好?他績效不好最主要原因,我覺得還是跟市場對於成長股的資金的偏好是降到很低很低。所以基本上你持有成長股就知道,2020 年幹超級賺錢,成長股飆翻掉、SaaS 股飆翻掉。後來遇到那是哪個劇情,先修正,後來又再回來一下。在 2021 年的 2 月成長股大修正,那時候就很多人畢業,那一波真的蠻多人畢業,因為很多在美國 Telegram 的 ID 我再也就沒有看到了。之後在 5 月一個修正,到現在又有一個成長股的修正。所以其實成長股算是一波三折,就遇到很多這樣的一個挫折。

你也發現它成長的幅度、上漲的幅度沒有像去年那樣的劇烈。即便可能很多開出來的 guidance、開出來的財報數字都很漂亮,成長性都很漂亮,你就想問為什麼?為什麼去年可能成長性沒有像今年這麼漂亮,可是為什麼去年可以漲的比今年還多?這個東西可以用市場中最炫的一個東西來解釋,就叫做本益比評價,或者是說 PS ratio,就是各種所謂的我們去評判股價的一個簡單的 rule。這法人也會用 P/B、P/S 或者說 P/E,都是差不多的東西。

簡單來講就是一家公司,明明一樣是賺 20 塊,可是為什麼它居然有 200 塊跟 400 塊,其實都是所謂的合理價?因為它一樣是賺 20 塊,可是這家公司可能給它的 2022 的 P/E ratio 是給它 10 倍,所以目標價就是 200;如果給它 20 倍,那就是 400。那為什麼有些人會給 10 倍,有些人給 20 倍?很簡單,因為有一個經理人可能覺得這個是未來的產業,「我相信你可以賺 20 年的錢」,所以我給你 20 倍的本益比。另外一個覺得,「沒有,這個是暫時現象,我只給你 10 倍」。我覺得航運股為什麼現在的 P/E ratio 可以這麼低?明明就知道說它的獲利很漂亮,就一樣,因為大家覺得這個缺櫃跟塞港,它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而且之後有這麼多新的船要投入。當然一樣,這細節很細,有些人覺得說這是一個新常態,最常聽到的「新常態」,但是我們常常發現很多所謂的新常態,最後面都發現說不是新常態。

就是市場有很多會跟你宣稱說是新的一個契機、新的一個常態,最後面發現沒有,就是沒有新鮮事。很多東西其實就是重複的,缺貨,然後大家大量的投入,之後就變成過剩,去庫存,很多公司倒掉,再一次又變成缺貨,這是不停的這樣去做一個循環。所以因為每個人給的評價不一樣,所以就導致這個股價的 range 可以從 100 變成從 200 變成 400,或是說甚至 800,有些人給更高的評價。

所以這個是市場裡面最炫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很常講說要「尊重市場」,就要講這件事情。當今天市場對於價值股,所謂 value stock,它偏好就是很低,你就想說,幹,每個可能本益比算起來超級便宜,為什麼你不去買這麼貴的成長股?因為那時候可能大家就是喜歡成長股。現在他可能大家就是不喜歡成長股,那你說是因為市場的整體風險偏好變低?我覺得也未必,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基金可能跨進去加密貨幣,那是一個風險更大的地方。所以我只能講說可能市場暫時覺得這個地方已經沒有甜頭了,因為你要去炒作一個東西,就是你要確保之後有人會接。如果說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東西,可能之後接盤的人就越來越少。所以當你今天發現有一個市場是全部人都已經跑進去的時候,你可能要小心,這個地方下一波推進去的人是誰?他有什麼理由要把它推到更高?你就想說,「沒有啊,因為他獲利很好,就是他成長性很好。」對,沒錯,可是這東西你有沒有想過,他有機會已經 price in 了,就是所謂的「已反應」,這是有可能的。

所以其實 ARKK 他整體表現沒那麼好,我覺得跟他的所謂的選股邏輯並沒有說有太大的關聯性。因為我們從他 19 年、20 年到 21 年,你發現他的選股的模式跟他使用的一些方法是差不多的。所以只能夠用市場的角度去解釋,是比較合適的。就是以前這個東西市場願意給他很高的價格,但現在一樣的成長性,可是我可能不願意給你到那樣的價格,所以導致他績效沒那麼好。

但當然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剛剛講的,部位控管。那部位控管是一個怎麼講,在 2020 年你之所以看不出來部位控管的傷害性,是因為他手上最會漲的股票可能就特斯拉嘛,然後一些成長股可能也都很會漲,但是因為大家都很會漲,所以大家的市值共同膨脹,所以就不會說讓他必須要像現在可能有些部位漲到上限之後,他要把他給砍掉。那因為目前他的漲跌互見已經見得非常明顯了,就是有些漲很多,有些跌很多,像特斯拉就漲很多,那跌很多的可能就是那些成長股。那他為了要把這些跌很多的成長股補回來,就變成說他要去砍掉漲很多的特斯拉,然後他去補一個跌很多的東西。可是跌很多東西可能就越來越跌,漲很多的東西可能被他砍一砍之後就越來越漲。所以變成他真正賺錢的東西,他可能沒有達到……就是 Peter Lynch 去講的,「你把鮮花給砍掉,然後你去補雜草」。

那你就想說為什麼他要做這麼低能的事情?其實我覺得這個東西也沒有這麼簡單去界定他,因為他在 2020 年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大家覺得沒有問題。但在 2021 年問題就產生了,因為行情就變化了。所以同樣一個方法,確實很弔詭,但不是你有錯,就是你在這個情況可以用,可是你在另外一個情況就沒辦法用。那機構的缺點就擺在這邊,就是他們有這個限制。雖然說他現在已經把這限制器拔掉,就是他其實不用硬去鎖部位,只是我發現他還是有在做鎖部位這件事情。

那一般散戶你跟機構的差別就是你很靈活。今天機構如果覺得這個東西不好,他也不可以說一天內就全部跑掉,可能殺到自己,所以他分好幾天跑。那散戶不一樣,像我們今天說槓桿要砍掉,我們就直接全部砍掉,一天就砍掉,我就閃掉了,我根本就不用再跟著去承擔之後市場的一個下行風險。那這是我們跟他們最大的差別,他們是沒有辦法去這麼靈活做調整。

然後再來就是,其實他們可能都需要去符合一些法規的要求,或者是因為投資人也會看這個。就舉例來說你今天每次回檔都回檔很多,一大堆人就會去贖回。你看到 ARKK 其實今年到現在,他旗下一些基金甚至已經縮水,AUM 縮水一半以上,幹嘛,就是不得了的大逃殺,趕快跑掉。所以他可能也要避免說下檔回吐有可能會吐太多,所以他必須要去把每個部位鎖在一個可能固定的比例。那當然這個東西也可能就讓外面的一些記者可以做新聞,「你不是講說特斯拉很好,為什麼你一直賣特斯拉?」沒有,因為他風險控管,所以特斯拉上漲他就必須要砍掉,他就必須要把他壓在一定的比例裡面。

你就想如果說他今天沒有這樣的一個限制,他今天可能是一個比較類似像散戶這樣子,他不需要這麼嚴格的控管的話,那他可能他的績效去年更好,然後今年的可能也不會這麼差。因為他光是壓到一個特斯拉,其實基本上他就 carry 他整個部位。應該是說,很多的基金,或者說很厲害的操盤人,你仔細去看他們的 portfolio,你就會發現你真的很難找到那種什麼電影裡面或是小說裡面寫的神奇操盤人,這個 20 支標的全部看對都漲很多,這個很少很少見,這絕對是比那個日立的壓縮機還要少。所以基本上都是極少數的標的,可能是 10% 甚至 5% 以內的標的,然後 carry 整個 portfolio 裡面的表現。

那他是有壓到很厲害的標的,他有壓特斯拉,所以理論上他其實表現應該要很好。但是就是因為有這個部位控管,所以導致他的這個獲利是受限的。然後也因為他要把下跌的東西補回去,他要設定的部位,就是簡單講他在抄底。那抄底就越抄越底,因為可能我們今天看到的狀況就是市場對於成長股的信心已經降到很低了。很多成長股,他即使開出來的成績很好,可是股價就是有一點上不去。那可能上去了,就像可能 2 月都修正,晚上去了,5 月又再下來,然後再上去了,最近又再下去,就很痛苦,就你又覺得成長股沒有什麼動人的感覺。

那我們可以很武斷的說,就是這次成長股的末日?我覺得也很困難,只是你必須要期待,就像是很多價值股的投資人都說價值股會復辟,他們已經喊了好幾年了,這應該是已經喊了五、六年以上了。所以是有一定的機會,就是大家在買這個成長股,在壓成長股,像他這樣壓寶成長股,最後面可能面臨到……你要想最差最差,因為前面一定有價值股復辟那些人在前面示範給你看,就等了好幾年都沒有等到。所以搞不好成長股復辟,有機會,假如說在最差的狀況,也可能會……你要去期待說最差最差,他有可能會等到幾年,幾年之後,然後可能市場再一次的重新對這個東西有興趣,然後把他的估值推到就像可能在 2020 年這樣子,就是 sky's the limit,一直往上推,是有這樣的一個機會。

所以其實,我覺得基本的部位控管,就是你要有一定程度的分散,但是你未必要做到像基金這麼分散。你要用你身為散戶的優勢,就是你沒有法規的限制,所以呢,你可以稍微集中一點,如果你有信心,這是沒有問題的。那稍微集中一點,如果你壓對,當然你的報酬就更大,你不用說真的分散到很多。所以這就是我們跟他們的不同。

然後再來就是說,你不用說有這個投資人贖回的壓力,所以你承擔風險,或是說你承擔回吐的這個空間可能又更大了。那這其實都是散戶可以去運用的一個優勢。然後再來就是,如果你今天真的遇到行情不好的話,散戶是可以直接摸油就跑掉的,那基金可能要跑是跑比較慢的。

所以對於這種基金的部位控管,像之前 Q&A 有一個人問到說,他每個都要鎖幾趴,除非你今天真的資金超級大,或是說你自己本身就是基金,不然呢,我覺得你應該是要用你身為散戶的一個優勢,你是更靈活的,你可以跑在他們前面,所以你沒有必要說學他們去那樣做。因為每次去舉這種部位控管,我覺得部位控管其實還是個好觀念,只是你不用做到這麼極端。

那我覺得舉另外一個反例,就是完全沒有在做部位控管的,李嘉誠的例子。長江實業本來是他的長江集團,是他整個 portfolio 裡面最大的部分,那他可能拿一小小的錢,今天幾趴跑去買了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他很早期就買了。那最後面這個 Zoom 的市值是膨脹到他整個集團的三分之一,就他的總市值三分之一是這家公司。如果說他當時有在那邊設定「這個 Zoom 漲到一趴我就要開始出」,那基本上他永遠就會是一趴,因為你一直漲你一直賣掉,所以你就不會有這種超級暴力的整個部位往上衝的一個可能性嘛。

但是怎麼講,這種東西真的沒有所謂的好跟壞,就是兩個東西都有他的優點跟相對可能會遇到的缺點。像 Cathie 遇到的缺點,就是因為你一直把好的東西砍掉去補爛的東西,就是 Peter Lynch 講的「砍鮮花補雜草」。那這些很多散戶會做的事情,上漲的東西漲一點點趕快砍掉,這個「落袋為安」,大家超喜歡講「落袋為安」,趕快砍掉。然後跌的東西,你可能心裡面就開始在想「100 塊我願意買,80 塊當然買更多」,買 60 塊、50 塊、40 塊 all in。可是如果你看錯怎麼辦?

就是如果說你都沒有做部位控管,其實最怕會遇到的事情就是,你看錯怎麼辦?那實際上過往畢竟更聰明的人,或是說什麼諾貝爾獎得主,那時候這個 LTCM,大家都對自己很有自信,可是你就會發現再有自信的人、再聰明的人,可能都會遇到這種逆風、遇到不對的時候。所以如果說你有做好基本的部位控管,舉例來說就算你真的去低接,可是你可能接到你的資金 30% 極限,即便它有再更便宜,我不能接了,我就只能當成是「好,當時我看錯情勢,我不要買太早」。那這樣的話,就算你最後面真的看錯,可是那個傷害是有鎖住的。所以部位控管的觀念還是要有,但是你可能不用那麼極端到這個基金的管理方式,可能每個要鎖幾趴,然後今天只要稍微漲超過我就要重新再平衡,這個是沒有必要的。

好,那這集我們先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

**Commander_T**

> 五星再五星,您好,上一集提到 ARK 的持股規則是個問題,那準備找一集來討論,就這一集。小弟是美股新兵,剛好有相關問題要請教癌大。每個月都會有一些些美金入帳到美國帳戶,那先前在高點購入 ARKK,果然住了 135 號套房,那目前績效是落在負 20% 大概負 3000 多美。雖然選股是自己的問題,但看到大家一直在 party 還是有點傷心。考慮忍痛殺出換到指數型 ETF,或是換到財務各方面都很健全且有發展性的 NVIDIA 或 Tesla,但 20% 的虧損真的是不太好吃。那或者是可以考慮本多終勝呢?不知道癌大是否可以給一些建議?祝福癌大全家平安。

剛剛前面 ARKK 目前遇到逆風狀況已經跟大家分析,第一個就是我覺得是因為市場對於成長股的偏好降很多,然後第二個就是他的這個部位控管,在去年沒有問題,因為是整個帳戶都會一起在膨脹,所以他不會有很多這種殺高追低的行為。但今年因為漲的跟跌的差距很大,所以他很多這種殺高追低的行為,導致他績效可能更差。

那原因跟你講完了,當然你可以選擇繼續持有,或者說你可以選擇「我就不要做這件事情」。那一樣,換股的標準,因為都是一個機會成本,就是你有更好的選擇,你就換去別的地方。那你說 NVIDIA 跟 Tesla 是財務跟其他地方都健全、發展性也很好,我認同,所以它還是我最大的持股。但是你知道其實像近期要我再去推,我覺得就很困難了,因為現在 NVIDIA 已經來到了當時盤整區的三倍。盤整區那時候大家都在懷疑人生,「幹,你這支股票可不可以抱?」很多人都要問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漲了兩三倍上去,所以你說現在還會建議大家繼續追嗎?我覺得這家公司未來還是很好,可是就一樣,你有可能會遇到像是 ARKK 遇到的問題,就他投資了很多公司,實際上 guidance、展望、電話會議裡面的預期也都是好的,但是市場可能就覺得已經漲到夠了,然後也沒有更多人進來接盤,可能就推不上去,都是有這樣的一個機會。

所以你去做每個投資都是有機會會遇到逆風的。舉例來說,你說在 NVIDIA 上面停損的人少嗎?告訴你這樣超多的人,去看我們群組就好,多少人在上面停損。明明就是一支一直在漲的東西,可是就有些人套了就砍、套了就砍,然後最後面就發現說,實際上一個趨勢是走對的東西,但是你根本沒有在上面賺到錢。

所以像這樣東西我很難給你建議,我只能告訴你說我自己的做法是這樣。當我今天發現我的整個部位裡面有賺錢的東西跟賠錢的東西,一般來說我加碼會去加賺錢的東西。我知道這跟很多人是相反,有些人是看到這個東西下跌「天大的價錢」,我要買,因為它夠便宜,我要買。那我是相反,我會看對我才會加碼。就像是我之前分享我帶我兒子去學才藝一樣,你真的學得會的,我才會加碼讓你去學更多。

那或是我自己很喜歡舉的那個珍珠奶茶店的例子,一樣在南陽街跟苗栗南庄各開一個珍珠奶茶店,那假設南陽街生意很好、苗栗南庄很差,你會在哪邊開分店?我就是這麼簡單。那我相信有點腦袋的都會告訴你說,應該是要開在南陽街,因為生意很好才要開分店。你發現在股市裡面很多人操作是相反,他會開在這個表現不好的地方,他會說因為他價值會浮現,因為搞不好這個南庄這邊只是大家目前還看不懂珍珠奶茶而已,等他們看得懂的時候他就會反彈。有些人心態這樣,但是我不會說他們是錯,因為有時候真的就是市場是錯的、暫時是錯的,然後之後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有價值。只是我個人傾向就是,目前我發現哪個部位的表現比較好,我會去加那一個,這是我自己在資金上的控管。

***

**Lizza Pascari**

> 靠北,我總結了老婆的名字。五星吹捧,先恭喜主委記憶體噴噴,想問一下這次網通的佈局有考慮台揚嗎?

這個記憶體噴噴,其實說到這個就覺得有點悶,因為最噴的我沒有買到。你自己攤開那個記憶體族群,就知道我買了,最噴的沒有買到。那美國的 Micron 有買到,然後台灣的就是最噴的沒買到,但是其他有稍微佈局到。對,謝謝,好,謝謝你的恭eggi。

然後再來就是說,網通有沒有考慮台揚?我是沒有。那台揚我在之前的 Q&A 有提到,然後有跟大家講到說,他其實是一個目前市場上很多大資金、很多交易室,他們在選擇去……講難聽點是炒作,講好聽一點就是他們很看好,所以他們把它買上去。那看你要相信哪一個。

那我自己一般會稍微去避開這樣的東西,就是除非他是基本面極好的,那我對他認識也很高,那很多人要進去炒,我會進去。但如果說我今天還不太確定,就是整個網通族群裡面,我相信他們在大環境上他們有機會受惠,可是我不太確定誰可以拿到最多的前提之下,那很多資金在裡面的東西我可能會稍微避開,這是個人的一個喜好。

***

**張家航**

> 阿孟請教一下,那鄉親們,阿孟你對於 Jesse Livermore 這個人的操作法有什麼見解?那另外想請你講一下,什麼操作在市場上一定是錯誤的?那最後想請你模仿一下統神,謝謝。

Jesse Livermore 的書我覺得還滿好看的。Jesse Livermore 是一個我覺得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然後他是一個真的是股票作手,你看得出來他的操作就是股票作手,他的書跟其他人風格不一樣。很多風格都是告訴你說「買進一個好公司並持有」,就是我們講最政治正確的,因為不管是誰講這句話都是對的。但是 Jesse Livermore 可能就會告訴你,他會觀察市場裡面的一些變化,有時候會跟市場稍微逆勢一下,那有時候會跟著順勢單,怎麼樣敲什麼的,他會告訴你他的一些做法。

那 Jesse Livermore 的這本書是還滿精彩的,可是怎麼講,就有些東西我們看結果吧,最後面結果就是他自殺了。巴菲特、查理·芒格這些所謂的價值大師,可能過著舒服的生活。你就會發現這個方法可能……非常能所為,是還蠻酷的,當成故事看得很炫,可是可能也承擔了很多壓力,然後也承擔了數次的破產,因為用的方法是比較激進的嘛。

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學他嗎?我覺得不會,就是還是走最保險的可能是比較適合大家。我給大家建議就是你一定是先做最保險的,然後發現自己在一些地方有天分,你再慢慢的,就像是去泳池,你不會直接就幹嘛跳下去吧?先腳尖點一下,發現水溫都可以,慢慢再下去,跳自己喜歡的池子。只是一開始我給大家建議一定都是先從比較保險的方法去做。那 Jesse Livermore 個人我覺得非常有魅力,我喜歡他。

再來就是說,有什麼樣的操作在市場上一定是錯誤的?我覺得去買高溢價的產品,這個就算一定是錯的。就是台灣人超喜歡做的,ETF 上來然後溢價超高,跑進去買,這個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定是錯的。當然你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在一些論壇會講說「奇怪,你買溢價 50%,搞不好之後人家用溢價 100% 跟你買」,這就是賭博嘛,這個你去澳門賭大小不就是一樣的道理嘛。所以我不鼓勵這樣的事情,我覺得這個算是一定是錯的。

但是有蠻多東西其實在市場裡面真的沒有對錯,因為怎麼講,就是都是有人可以玩出一些花樣。那以台灣的商品來講,就是期貨、選擇權、現貨,然後可能權證。那像這四個東西,我就覺得權證是一個非常不利於投資人的東西,那只是還是有些權證高手會告訴你這可以賺錢。所以到最後就會發現就是這樣,就是有些東西適合大眾,有些東西不適合。我不會講說哪個東西一定是好或是壞,我只會告訴你講說,這個東西可能十個人進去有九個人會賠錢,所以我就不建議你去玩這個東西。那我建議給大眾的東西,一定是怎麼講,就是相對你在裡面勝率是稍微高一點的,我才建議。

那你說 Jesse Livermore 的玩法,我覺得就會是屬於那種小眾的。就是你今天已經了解了投資跟交易的本質,你要去進化,你去看他的東西我覺得 OK。但是我不會在第一本書就推薦你看這個,第一本書我一定是跟你講說你去看霍華·馬克斯的書,因為是相對保守,那可以幫你建立比較健康的心態。

那最後面模仿統神……你很奇怪欸!

***

**謝孟恭的舔狗**

> 孟恭看我!你看看我!你看看我!孟恭你看到我的五星吹捧吹到自己射,準備二刷的韭菜弟兄留言。身為樂陞、原油正二都參與的成員,放棄主動選股,想將九成資金投入美股大盤的懷抱。想請教癌大,這週去申請 TD Ameritrade,預計每年準備一年份的資金,那每年一次匯過去,再每個月買進一張 VOO 跟一張 QQQM 當存股。那平常不會去看美股,直到台灣媒體鋪天蓋地報導美股崩盤才做加碼。那持續這樣操作 10 到 20 年,資金不出是否會有太大的問題?那謝謝癌大也祝寶寶、麗莎、舔狗全家平安,最後舔狗想跟孟恭說,愛你娘。

OK,那這個人就是很經典的地獄倒楣鬼,就是你遇到樂陞,然後原油正二也參與。這兩個都是很大的事件,都算是很多人重傷的事件,所以他因為這樣子拒絕相信愛情,放棄主動選股,要去投入美股大盤。

你說你每年會匯錢過去,然後之後你每個月買一張……應該說一股吧,一張很多,一張代表你是有實力的,因為一張是一千股。那美國單位我們是講一股。那我們先講說你每月買一股,然後當成是存股,平常不看,如果說崩盤再做加碼。其實這個東西因為在美國市場很多人在探討,所以有人幫你跑過回測了,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只有在大盤下跌 20% 的時候才買進,那跟你每個月都定期買進,哪個績效比較好?然後最後面測出來,其實每個月定期買進的績效會比那種你等到有崩盤才買來的好。這個就是回測的一個結果,當然過去不代表未來,只是過去是可以參考的。

所以我給大家建議還是就是,你使用定期定額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做法了。那你沒有必要做 market timing,你講的這個東西就是 market timing,就是擇時進出,我還是要選一個時間點進去。那一些標的我不敢跟你說,但是大盤真的很多人跑過回測了,所以我覺得可以去相信這個回測數據。所以很多人告訴你講說「過去不代表未來」,可是過去我覺得還是有其參考價值。

***

**User is me**

> 我有買《黑傑克思考》,請念我。癌大你好,我是菜雞,想請教你菜雞問題。阿里巴巴港股跟美股之間有什麼關聯性?以及為什麼股價在不考慮美金或人民幣時,單純數字會差不多?阿里巴巴港股大概是 130,那美股在 132 左右,謝謝癌大。

這部分我沒有研究過,但是一般在美國上市的股票我們把它稱為 ADR,然後在母國上市的股票就是它的本體。就像台積電的本體是 2330,那在美國這邊就是 TSM。那轉換就是先乘上美金匯率再除以五,所以它會有一個轉換的標準。那你可能去查一下,就是阿里巴巴轉換成美國 ADR 它的標準是什麼,所以可能是乘上匯率,然後再除上……舉例來說可能是 1 比 3 或是 1 比 4 之後,然後可能算下來是差不多價格,應該是這樣子。

***

**福利不要停**

> 第三方支付是明日之星還是明日黃花?那五星幫助會推出來,因為第三方支付是王牌還是鬼牌?為什麼我買 PayPal,那股價像條死魚,也像昨晚的前女友,弄也不動。

所以你昨天晚上跑去推前女友的屍體?我覺得這不要了,幫自己找麻煩。然後他說,「難道我只能騙自己說是左側交易大師,越買越跌,先蹲後跳?」

這個也是我們大家前面講的,就是有些人會一直買一支跌的,然後就說服自己在價值投資。但如果說你有做好部位控管,我覺得還好,就是買到三成我就認輸了,我就不再繼續買。我可能買好放到死也沒關係,可是我就是三成,因為就算我真的看錯,我最多就賠掉三層。所以你有這個心態,你要當左側大師我覺得沒有問題。但是因為很多左側大師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就是買到暈船,然後買到最後面百分之百的部位都壓在一個,如果這次你錯,你就死,你一次就死了。所以還是要稍微小心這樣的東西。

當然再來就是說,PayPal 股價像條死魚。我覺得……對啦,PayPal 最近跌很多沒錯,可是實際上 Square 表現也不好。一般來說我們在看美國支付的時候,我們會把這兩支稍微當參考一起看,然後可能會搭配 Affirm 這樣的一個……對,這個很多人跟我講說,你念 Affirm,其實那個發音這種東西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因為像我自己在做飛行訓練的時候,就是我們在 radio 裡面如果說我們今天接到一個,他告訴你說你可以上跑道,之後你會跟他講說 "Affirmative",或是像我教練就講 "Affirm",所以我都會講 "Affirm",這個南非教練教我的一個發音。然後後來有那個 Affirm 公司的員工跟我講說「大大你念錯了,你要念 Affirm」,那感謝,就像最早有人提醒我說你不可以念 Nvidia,你要念 NVIDIA,都非常感謝大家提醒我。

那扯遠了,回到這個地方,你說為什麼他動也不動?那我覺得像這樣的問題都很難去回答,因為股市這種事情就是有太多交互因素在裡面了。那我自己是有看 PayPal 的財報跟他的電話會議,我覺得他最大的問題應該是他的 guidance 給的不好,就對於未來的預期不好。就像是 CRM 最近開出來的 guidance 也不好。其實在美國這邊,你看財報的重要性是低於你看電話會議裡面對於未來預期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未來預期才最重要,因為財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那大家其實對於未來預期反應會比較劇烈。

簡單講就是他對於 2022 的年營收成長是抓 18%,然後這是低於之前的預期,18 還是 19 忘記了,反正就是他開了一個稍微低一點的 guidance。另外一個解釋的方式,而且我覺得稍微更合理的解釋方式應該是說,這些金融支付裡面除了 guidance 面講的這個 Affirm,他可能是今年有贏過大盤,但是其他的全輸,像 Square 也輸,Visa 跟 Mastercard 現在也在做這個 BNPL,就是某種形式的支付,Buy Now Pay Later,那他們的表現也是輸給大盤。所以幾乎所有的支付,很多這個支付商,Global Payments,全部都輸給了大盤。所以我覺得可以想像成是今年市場可能對這個主題偏好是偏低。你說就是全世界的支付行業要死了嗎?我覺得看起來不太像,而是可能市場的偏好是差的,好像可能沒有那麼看好成長股,是差不多道理。那這個是我自己的猜想,實際上到底是不是這樣子,我覺得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標準答案。

***

**象小姐**

> 五星推推,我是原本一個因為生活辛苦,所以扭曲變成一個整天刷臉書,自以為正義然後到處酸人的酸民。但自從被癌大態度矯正之後,我已經改邪歸正,不再每天浪費生命做這種事情了。那目前正在改進在社區群組跟雞掰鄰居吵架的壞習慣,希望可以被癌大罵一下,堅定我改掉壞習慣的意志。

我不會說那個是什麼壞習慣。我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個歷史,這我可能沒有跟大家講過。看我以前在經營一個反共粉專,就像你現在看到很多那些粉專,就是反正每天就是在講共產黨,每天就是批評共產黨怎麼樣,然後我就找新鮮事來罵,我就找中國做什麼事情來罵。你說我現在是認同中國了?為什麼沒有繼續在經營粉專?沒有,就是你發現,幹你做這種事情是沒有意義的。就是心理上,以那時候我是學生,你當學生就要找地方發洩,你就覺得幹這樣超爽的。可是做久了後來就覺得沒有什麼太大意義,所以我就把那個粉專關掉了。雖然應該要留著,就是哪一天人家罵我中共統路的時候,幹你先看我以前把人家幹多兇。而且那時候那個互動率都很不錯,只是後來我就沒有再繼續經營這樣的東西。

那我覺得很單純是,就發現做那件事情是沒意義的。我不會說那個是什麼不好的,或是說需要被改掉的一個壞習慣。舉例來說,如果你認真做這件事情,你感到非常的紓壓,你就去做,你只要小心你不要被告就好了。就是你去做這些事情,你不要被告,那你又有放鬆到,那我覺得都沒有問題,它就是一個可以做的事情。但如果說你做這件事情,你是沒有辦法放鬆,你就可能會被人家告,那你就不要去做這種吵架的事情。

那對於鄰居,我覺得也是怎麼講,就是我媽教我一個觀念,她說不怕死的人是最大的,除非你今天也不怕死。你知道我年輕的時候也不怕死,雖然我現在要 30 歲,所以講過年輕的時候很奇怪。可是我以前真的會想要跟人家輸贏,這些到現在都會,你知道到現在都還有這種想法。就是我哪一天確診,所以確診不是說肺炎,就是說可能癌症末期,我只能夠再活什麼五天十天之類的,我會去找那些就是我在生活中很看不過去的。舉例來說,行人要過馬路,你不讓他過,我就把你抓下來扁一頓。或者是這個……你走在路上,然後一些可能對你態度不好的,會故意碰你肩膀,我就把你抓來扁一頓。反正我在我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前幾天,我會去矯正這些人,即便可能會因此喪失我的生命,但沒關係,反正我本來就要去死了。

我自己會有這種想法,但後來也慢慢的這種想法就消失了。我覺得那是一個過程。就要有些人講說什麼,年輕的時候一定都會很追求社會正義,年輕的時候沒有當過左派代表你沒有良心,但是你可能過了某個階段之後,你去發現那就算了,所以你可以說就與社會妥協,或者說你發現有更重要的事情了,你發現其實生活之中是有很多更值得你花時間的地方,而不是說就只去宣洩你的情緒。但如果你真的有這個必要,我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真的要改掉的壞習慣,只要注意不要被告就好。

***

**Wilson Dan**

> 祝我老婆生日快樂,五星吹捧癌大,12 月 2 號是小弟老婆大人的生日,那可否請大大幫忙祝福一下生日快樂 Gloria(葛莉)?那謝謝癌大祝福,身體健康賺大錢。

為什麼 Gloria 你要翻葛莉?那有更難聽的。那 Gloria,你的老公 Wilson 在那邊要祝你生日快樂。那我祝你們夫妻百年好合,其實幹搞不好以後人都活超過 100 歲,對,千年好合。那怎麼講,就是快樂健康。其實以一個家庭來說,以前我都喜歡祝人家說發大財,但是我會發現,怎麼講,長輩的一個幹話是真的,健康就是一億或是一兆前面那個「1」,你沒有這個「1」,你後面有幾個零都不重要。那我就是講到像老人,可是我覺得這個是很有道理的。就特別是當你可能因為經營家庭,然後身體越來越疲累,或是可能有出一些問題什麼的,你就會去注意到說家庭的健康、大家都健康平安,真的是最重要的,那之後我們再追求其他東西。好,祝你們一切順利。

那這一集就先聊到這邊,就這樣,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