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EP2 _( _・ω・)╰✄-╯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線上節目第二集,我是謝孟恭。現在時間是2月29號的凌晨5點鐘。我們昨天推出了第一集的線上節目,那在 Facebook 上面獲得很多人的好評。在 YouTube 上面呢,我們一天內獲得了260幾個 Subscriber,那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數字,所以感謝大家的支持。
那在留言裡面呢,有很多人講說我滿喜歡我的觀點還有看法,那也有人講說這個聲音很好聽。這有點歪樓的,但是還是感謝大家。私訊也收到了很多問題,其實本來就收到很多問題,那自從開始錄節目之後,也有開始有很多人給我建議說,看我們可不可以討論一些,比如說是個股或者是市場的走向。他們給我一些建議,那也有問一些,比如說我是用什麼樣的軟體。
這個我先回答好了。軟體的部分呢,我看很多國外的我是用 TradingView,那國內的話我覺得鉅亨網的不錯,可是它的資料有時候會 delay。如果說是要即時看盤的話,有一個叫做 SXQ。SXQ 的軟體還不錯,那因為我有 Mac,又有一般的 PC,所以 SXQ 它的問題就是在 Mac 上面不能用,所以你要用的話,你要用 Boot Camp 或是 Parallels,就裝雙系統才有辦法使用。它主要是支援 Windows。那這個 SXQ 的功能之前在貼文裡面有介紹過,就是它其實很不錯,它可以看到個股的主力的位置,那券商的評等、營收財報什麼基本資料,一定都看得到。那它有一些即時選股的功能,很適合那種瘋狗流。它可以比如說一些即時的選股通知,它就是一堆股票會一直瘋狂地跳出來。比如說假設選多頭的話,出現大量、出現五日新高、二十日新高,或是各式各樣的指標。它只要是符合它的多頭的設定,它就一直跳出來。所以在那種喜歡短線上超沖、會不猶豫的這種操作者,或者是說,比如說很多人它其實已經看好一個股票,看好,但是它在等待買點出現的。那用這個軟體都還不錯,那它是免費的,進階的功能才需要用付費的。
那我昨天跟舊同事、前同事去聚餐,那就符合我之前講的,目前消費緊縮的問題是真的有的。本來是講自己的觀察,國際大機場,還有回來桃園機場的感覺,好像是有史來看過最少人的一次。那昨天這個同事有分享說,飛日本只載了兩個人,回來好像也是只載了各位數個人。那一對班機都有這樣子的狀況,等於說你越飛越賠錢,可是你不得不飛。同時還有很多人在放無薪假,以及飛時是比平常少了一半。所以狀況是全球的狀況目前是不好。
那這個道瓊的部分、美股的部分,昨天吃飯的時候看是又跌了1000多點,就是又是一個千點照跌。最近好像沒有千點照跌不罷休,而且我們每天都一定要來一個千點。連續五天的下跌,跌了四五千點,這個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跌點了。所以等於說我們大家見證了一個場金融海嘯。昨天錄節目的時候說,那之後的 K 線,它是收了一個長長的下影線。可是在節目裡面請大家不要誤會,長長的下影線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什麼打底或是要反彈的訊號。它只能代表說,被賣下去之後有人把它買回來就這樣。判斷還是要看後續的走勢,才能做一個比較完整的判斷,也就是說這個準度才會比較高。一般人不要肖想,你可以抄到底或是摸到頭,太困難了。你回溯過後就發現,下影線或是上影線,不管你多長量多大,比如說下影線之後繼續跌,上影線之後繼續漲,這個例子都太多了。所以抄底是非常不建議。
那今天呢,跟昨天的差別是昨天這個下影線之後,後來稍晚就跌回去了,等於是幾乎收最低,跌了一千多點。那今天的例子是目前看起來是,就是確定會收一個長長的下影線,而且量能的部分也非常的大。當然很多人會期待是反彈,那會在今天抄底嗎?不太適合。因為現在很多人想問的問題就是說,我到底哪時候可以進場?可是這個問題就反映出來人性的缺點。大家平常很會講說要順勢操作,可是好玩的是,現在趨勢至少短線,其實趨勢明顯向下。當然說有些人會期待 V轉或什麼的,可是目前至少以這個禮拜來講,是很明顯的跌勢。可是所有的媒體都在告訴你哪時候抄底。從禮拜二開始,就有一些媒體講說可以抄底,到禮拜三有某雜誌社的社長就是說這個台股持續很強可以抄底,那禮拜四、禮拜五大家都沒有想到它會繼續地大跌下去。
當然說禮拜一台股會不會跟著跌?多少開低點應該是可以期待的,因為台積電的 ADR 還是有在二月二十七號有一些小跌這樣子。但是呢,差那一點點數、差那一點位置,沒有什麼意義。我只是建議說不要太急,因為平常說順勢操作,可是這時候其實每個人都想要逆勢地去抄底。除非你的資金的量體夠大,你可以分批進場,當然沒問題。但如果你資金就沒有多少的,然後你可能還要更趕的人,抄底就會變成很危險的動作。就二月二十七號的例子來講,你看到長長的下影線就已經抄底,就當天就繼續跌回去,或是甚至是隔天就跌回去,都是有可能的。最好還是等至少比較清楚的底部出來。這是我還是認為是下策,但至少等底部出來的這個,已經優於根本還沒看到底部就直接去買。最好的狀況當然是等均線重新穩定之後,等市場重新穩定之後來。當然這時候你可能就慢了一點,你沒有強到反彈,可是是比較保險的做法。當然還是看每個人的操作方式會有所不一樣。
那至於個股的部分,很多人會講說有沒有被錯殺的股?其實這邊講一個我的看法,我認為沒有什麼叫做錯殺了。沒有什麼股叫做錯殺。雖然現在市場上很流行,大家在講誰是被錯殺的。錯殺這有點像事後論,你之後有彈回來的,你就會講說「對吧,你看它被錯殺」。那可是它如果一直都沒有彈回來,它如果一直都沒有彈回來,它如果一直都沒有,它也是有賺錢的公司,它的營收也是不錯,這個例子一大堆。
因為其實市場上的殺手鐧,我覺得真的最猛的殺手鐧,不管你看了多少的營收資料、財報資料,還有公司的法人報告,或者是說明會,或者技術線圖。不管你看了多少,真正的一招殺手鐧,都是所謂的本益比評價,也就是這支股到底該根據它的 EPS 給它幾倍的本益比。EPS 根據它產業的未來,或是說老闆是誰,各種說法都有。我就講比如說今天假設某家公司它賺十塊錢好了,那在市場正熱的大多頭的時候,可能大家願意給它五十倍的評價。這時候你看到新聞講說它可以給它五十倍,因為它的技術真的是領先大家,它的布局已經佈到三十年之後了,或者說它的毛利還是高到靠北,就是各種好消息,告訴你說它可以本益比到五十倍。所以用它的 EPS 十塊去算它的股價就是五百塊,目標價五百元。好的時候,就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可是不好的時候,你多的是看到本益比給你到六倍,所以你雖然你賺十塊,它給你六倍的本益比,它只要是跌到六倍,那股價就是六十元,就差非常的多。
但是這個本益比評價是誰說的算?其實沒有,真的沒有誰說的算。這就是如果說你玩個股,可是你很…很多人會一直講說他是價值投資嘛,因為它算出來是怎麼樣。可是問題是說,誰告訴你你算的跟法人算的、跟照市者算的、跟大戶算的是不是一樣?大家的看法是不是一樣?這也是我認為說很多時候你還是要看著大盤或是其他的個股,去看現在的狀況來論定。你不能夠太相信自己,譬如說撿到便宜了。因為你會看到的故事就是它撿到便宜,然後有漲回去的,他就講說你看這個我發掘潛力價值股。但如果沒有漲回去的,他那更多啦,這是不會寫出來而已。
所以說這個本益比評價呢,剛才有提到,它一般來說就是會看,譬如說同樣的產業裡面大家拿的是多少。以面板來講,面板之前大家的本益比評價一定都是慘的,因為這個東西大家就說是產業在中國大量補助之後,台灣的面板業被打到起不來。這個產業看不到前景。之前,現在大家很多人,兩週面板業已經不再是昔日模樣,開始轉型了什麼樣,中國開始停止補助了。那個消息是這樣子。可以持續觀察後續的走勢。但是以當時的狀況來講,面板業它的本益比就給不高。
那如果說是 IC 設計業或者是矽智財、IP 設計的,他們的本益比給高,所以它的毛利也非常高。有些甚至是一百,等於說它根本沒有在花錢,就是花人事部的錢而已。那人事就是這些 IP 廠,他們最大的成本。所以說他們的東西預計都可以賺好幾年,因為他是搞這個智慧財產的嘛。那因為可以賺好幾年的緣故,所以大家認為它在市場上尤其有優勢性,所以可能就願意給它很高的本益比評價。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 IP 廠,譬如創意或是 M31,它會拿到比較高的股價,就算沒有多賺錢。這也是大家給出來的。
如果今天市場反轉、進入大空頭的時候,我本來給你50倍,我今天給你20倍怎麼樣?你就夠痛了。50倍到20倍,以10塊的 EPS 來說,就是從500跌到200,腰斬。所以到底要說什麼叫做撿便宜?我覺得不是這樣子敲敲數字就可以解決了。很多學院派的做法拿到市場上會被洗臉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個人認為有比較實際一點的講法,就是我們還是以產業的未來,而不是去算什麼、什麼數字,它應該要多少錢。這個來看,就是說我們還是聚焦於什麼樣的題材在未來可能會暴紅,可能會讓大家願意去關注,以這樣的股票來當成是可能是短期內被錯殺。雖然我不太喜歡錯殺這個詞,就是知道它被殺了,可是可能是可以關注、可以撿的時間點。
現在以我自己的,提到 TESLA 來講,我覺得我個人認為它就不會是一個被錯殺的股。雖然我買,可是我不會說它是被錯殺的。我從200多開始佈局,到300。300的時候開始在《股癌》的臉書上面寫,一路寫到後來900、800都在更新,後來就沒有更新。因為其實會怕說都那麼高的更新,就能夠看到一堆好消息,分析師喊說特斯拉上七千,大家就衝進去,還是不像這樣,就只是分享了。所以像 TESLA 的修正了,以我自己來說,我就直接買。修正之後,比如說在某個地方停下來反彈,會不會再進了?不會。如果短期內跌的,就不會再買回來了。
因為其實大家講就是很多時候一堆人根本搞不清楚為什麼他買跟賣,為什麼你會買跟賣?如果說你一開始就不會想到持有,你根本就不應該持有。那當然是說,即便你也看好的股票,如果你今天發現它從本來慢慢漲變成長很快的話,那你就要出很快。這算是一個口訣,漲快的股票你動作要快,漲慢的股票你就動作要慢。因為像這種巨幅的拉抬,就是我們就標準的機率來講,它是比較少見的。拉抬之後它的修正的時候,你要期待它就再有一個更大的拉抬,機率上來說是比較少見的。所以外加拉高的個股,在這種修正的時候,往往是會跌得算比較重的。特斯拉看來是還算可憐,沒有跌的時候是特別重。但是因為我自己的操作邏輯,所以我就有把特斯拉減碼,我也講會不會再買回來?那等之後再說。
因為其實以道瓊,道瓊指數的這個道瓊,它有一個道氏理論。聽起來,聽起來很北七,但是這個道氏理論也是受用無窮。一般來講,會用在大型股。大型股的走勢它認為說會有所謂的短期、中期、長期趨勢。那短期趨勢可能會說好假設長期趨勢就是它終究是要漲到1000塊好了,但是它股市是不會讓你一路漲到1000塊,很少。因為早期買進的人總會賣吧?買多的人賣的時候就會造成一個回檔。所以短期的趨勢可能就是比如說10塊到50,跌回30,再到70,再跌回40,就這樣上去。
那你切換成中期的趨勢,看起來就是可能一波真正像樣的回檔,是等到比如說10塊到100之間,這個其實都小回檔。那在100可能就會回一個大的,就是一次回到40,一次砍了一半。那可是終究是繼續往上漲。那你最長期的趨勢來看呢,就是很多飆股,如果你用日線來看,你就看到很多的回檔的位置,就很多人講的做頭、要崩了。但是如果你今天開週線的話,那些頭根本不存在。就是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講,這次股票如果可以走一個長線趨勢的話,所謂的短線上的波動那都是暫時的啦。
所以以特斯拉的角度來講,我會不會看它未來有長線的發展?我認為是會的。雖然特斯拉還是我個人有對它有一些問題,因為我試乘過,也看過這個特斯拉,它是它的組裝上還是比較比較潦草一點。當然是一個非常快的車子,科技感很好,這是沒錯啦。那其實它本身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軟體公司來看,它是一個發展自動駕駛的軟體公司。那這個自動駕駛因為它第一個在市場上它的銷量也不錯,所以它獲得數據量什麼的都是走在業界的最前面。那可能後來會不會有公司只要藉由它的資料來發展或什麼的都不知道。但是以目前美國媒體的報導來看,特斯拉的科技是領先其他的汽車廠大概六七年,新聞是這樣寫。當然我自己看比較保守一點,我認為傳統的車廠如果它們全力要發展的話,它們也是可以追很快的。反正市場就是不停的競爭。
那特斯拉長期我認為還是不錯的。但是因為剛剛講它是軟體廠,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用股價來來看就好了,因為你自己的觀點不重要,大家的觀點比較重要。這樣特斯拉在漲的時候很多人就要問特斯拉概念股嘛?那我就從善如流,為提了特斯拉概念股。就是台灣就是比如說貿聯、和大,還有這個做特斯拉車燈的聯嘉。其實它們的營收什麼財報都資料都不錯。那當然它們沒有跟著漲一堆人就會開始幫它找藉口,是不是因為什麼它的這個營收其實沒有多少看,或什麼的?我覺得不是這樣看。我反而認為其實就是很單純的說,因為特斯拉跑去上海設廠了,那它可能在上海會找到供應鏈,就取代台廠了。那或者是說其實特斯拉目前漲勢大家就是看好它的軟體的部分。好,所以說在台灣外資就沒有去青睞這些硬體的供應商。因為最近大家也開始發現了,就是我們已經開始進入一個軟體的時代了。大家在關注的都是軟體,或是說我們講的這種訂閱式的經濟。那硬體的部分呢取代性高,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台灣的特斯拉供應鏈至今沒有什麼動作跟反應的主因之一。不過當然老謝也有寫說台灣特斯拉準備跟台灣特斯拉過一段準備一起吃肉。但是我是覺得,直到它看到它開始真的有跟著上漲的時候,就是 Seeing is believing。我一定要看到,我才會,譬如說我才進場。我不會買了之後在裡面等,然後猜它會進場、猜它、猜主力會進場、猜法人會進場、投信會進場。不會,我會等看到之後,好確定有了,我在開始嘗試。我的做法是這樣。
好,那講完特斯拉就說到底現在有沒有我認為算被低估的個股?有的。我看的話,我會認為是 Disney,就是華特迪士尼,好,這邊看一下,它的代號是 DIS。為什麼會看 Disney 這家公司呢?首先我們還是先用它的技術面。好,我們還是先用技術面來來看一下。在它的比較明顯的漲勢是從2011年開始,從29塊一路噴到120塊。這個是它比較明顯的漲勢。但是從2015年的120塊,其實到現在2019年,最高也才到150幾。所以等於說15年到現在這個大多頭呢,Disney 沒有跟著漲到。但是這個還要先講一下警語。
因為很多人會講說我他們買一個股的時候他們都漲高了,我去買沒有漲的。其實很多時候沒有漲的就是它就是不會漲的,它有它的原因,不是說沒有漲就一定要補漲了,沒有這樣的道理。以 Disney 的例子來講說,我們先剛才講說,先用技術面對,至少15年到現在它是沒有什麼在漲的,這是第一點。那未階的部分,就代表說可能跟其他的美國股相較,它不是太高。
那第二點來說,為什麼看好它?其實 Disney 看好的原因是因為它的 Disney Plus。Disney Plus 是串流服務,也是一種訂閱經濟。它其實就跟 Netflix 一樣,Netflix 在最近的大跌表現也不錯,它都一直穩在那邊,也算根本沒有跌到什麼。Netflix 目前根據2019年底的資料,它的用戶有一億六千多萬人,它應該是目前的世界最大的。那我我自己也是 Netflix 的愛好者,我會看《Narcos 毒梟》,還有什麼?最近看的那個《Witcher 獵魔士》,男主角蠻帥的。還有,還有對有的沒有的。反正 Netflix 我蠻建議大家訂閱的。我不知道現在可不可以像以前是說你買一個帳號兩三百塊,然後四個人去分一個月才50塊。我聽說 Netflix 要取消這樣,它知道大家都會搞這一招。可是即便是,一個月花三百其實很值得。你買了 Netflix,基本上不太需要上電影院的。你在 Netflix 上面就可以看到很多的影集跟電影。所以基本上整個就宅在上面,我很看好這個東西。和 YouTube 串流的跟,跟這種線上影片平台,他們會徹底的取代有線電視、DVD Player,全部就是變成時代的眼淚。
Netflix 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在美國大家都戲稱它為這個約砲軟體。為什麼說?台灣來講,很多人要…因為你不能直接問說「被寫有沒有感覺懂?」,你會被抓去派出所。所以你要用比較隱晦的方式去探求對方的意圖。在台灣就是很常聽玩家就是在笑,我就講說「我來我家看兔子,要不要我家玩貓?」靠,我家玩貓就沒有玩有的沒有東西。在美國的說法就是說「要不要來我家 Netflix and chill?要不要來我家看 Netflix 放鬆?」那一般如果人家回「願意」的話,就是就是有意圖啦。所以代表說你已經中一半了,當然你還是要小心。不過至少可能當天大家兩個都是一起 Happy 的。大家講 Netflix 約砲軟體的這樣。
那 Disney 給人家一種比較合家歡樂的印象,然後它就是那個大耳老鼠 Mickey Mouse 還有什麼唐老鴨,這樣的東西。但是其實在它的 CEO,CEO 目前在2月25號已經離職了。大家猜是什麼原因啊?說「剛剛是被趕出去的」。我是說可能是健康因素什麼的,我認為健康因素的可能性比較高。因為它的 CEO Bob Iger,它算是一個傳奇人物。它帶領著 Disney 大量的進行收購的動作。在早期,是先好像是05年買了 Pixar。那之後,就在09年買了 Marvel,也就是大家最喜歡看的超級英雄片的公司。後來又買了 Lucasfilm。Lucasfilm 裡面比較有名的就是《星際大戰》。台灣感覺粉絲沒有那麼多,可是國際的粉絲是多到一個靠北。所以它目前它橫跨的這個年齡層,原創影集的話,它它真的是從小朋友一路到老人家,全部都是它的市場。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很多大人會看《復仇者聯盟》,因為你小朋友看,你要跟著看。那是媽媽的部分,爸爸的部分就是《復仇者聯盟》,大家都很清楚。小孩子不選,爸爸就是看《復仇者聯盟》。那以 Disney Plus 來說,小朋友可能要看卡通,不錯,比較討喜。小朋友「我要看那個」,大人想說「乾脆去 Disney Plus」。反正那邊有東西可以看。這個是可能滲透率很高的。根據這個2020年的第一季的資料,Disney Plus 目前有2500萬的用戶。我是認為因為串流看好,它是全球的趨勢。所以說天花板不會是 Netflix 的一億六千萬。Disney 的用戶是可能,會超過,或者跟著 Netflix 一起繼續攻佔全球的市場。這個人數是越來越高,拉到兩億三億都是有可能的。
以定價來說,Netflix 在美國定價是十幾塊美金,四五塊左右。那在台灣的,不是在台灣,所以說 Disney Plus 在美國定價大概七塊錢美金。所以 Disney Plus 的定價是比較低的。那在它搶到市場之後,它還有一個漲價的空間。可能到最後就變成大家一起漲價了,市場有了就大家一起漲價。那這個東西是按月收費的,代表說每個月會有穩定的現金流。因為未來的電視就是這個。就跟大家以前是付給有線,現在已經沒有。至少以我,我自己的家人六十幾歲,沒有在付什麼有線電視,都看 YouTube,因為 YouTube 就看得到新聞台什麼的。還有 AppleTV 看 YouTube。那未來串流真的進入每個人家裡說,我想說更多人會跟我爸媽現在還有很多可能傳統的家庭沒有這樣。但是未來大家可能就不用再看有線,就全部都是用這種機上盒的方式。那都會訂閱這樣的服務,我認為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說再考量 Disney 的位階,它在這一波大多頭沒有漲多少。當然它現在大跌是首當其衝,是絕對的。它的 Disney 樂園在武漢肺炎,我們一直強調的消費緊縮裡面,絕對是第一個中槍的嘛。那本來就沒有漲到多少了,又在大跌。所以或許就可以關注,或許會不會有不錯的買點,至少我會去注意啦。
好,那我們最後面來講一下說,因為大家應該都,我發現說黃金,大家以為說「哎,現在出狀況,避險了,黃金跑,黃金應該要大漲!」就黃金也出現了13年以後的最大跌點。靠腰!甚至什麼都會在跌。其實講真正的通貨緊縮跟金融危機,什麼東西都會跌啦。我個人一直在《股癌》的粉專上面就是強調說,沒有什麼叫避險。對於散戶沒有什麼叫避險。避險就是賣出去喔,不要耍白痴。那避險跑去買什麼反向商品,例如說0050反向或什麼的。那會跑去買黃金、不買反向商品?所以反向商品你要先搞清楚,它很多會自動扣血,它的經理費、管理費,它會讓這個產品,你即便東西是在盤整,目標的、目標的標的是在盤整,可是它的價值會一直往下跌。那所以你本來就在損血了。那這種像 VIX 這種恐慌的產品,我我也不太建議。因為 VIX 簡單來講,以市場的長期來看,你把市場長期的線圖拉出來看,其實因為是恐慌的日子多還是就是一般走勢的日子多?當然跟你講說現在要開始進入大恐慌時代,如果你是這樣看法,那例外。可是我們如果就是鑑古知今,一直以來市場都是平穩的日子多,恐慌的或是有大波動你的 VIX 追蹤,追蹤因為波動而漲或跌的,那大波動的日子是比較少的。所以說 VIX 其實也是買了一個會持續放血的東西。除非你可以押對,就是剛好在準備大跌前那進場,那是例外。
不過就這樣子的分析來看,我才會建議說,真的如果你覺得危險,你就賣出去,你就拿到現金就好。你如果去買什麼避險商品,很像你等下叫你避險商品,但其實黃金跟股災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我不知道那些人怎麼看出來說有關係的。我個人認為根本就是沒有關係。而且在通縮或是大蕭條的時候,你黃金也是下去。特別是黃金,現在它自從比特幣出現,雖然比特幣很多人也講他是笑話,但其實比特幣就內行的人還是知道說,至少它在中國你要把錢運出來,它本來是一個非常好的管道。因為中國外匯管制,你錢出不來,很多人用比特幣出來,所以比特幣才可以漲。它不是很多人,因為你不知道它你就說它是垃圾。所以現在可以去放錢的管道很多,不代表一定就要放到你黃金。因為這次就讓你知道了,黃金你以為它會大漲,恐慌的環境下大漲,就大跌。就一樣新聞就幫你找藉口了,「因為這個大型機構要賣黃金去救股票」。好吧,你如果相信的話也 OK 啦。反正真的是每個人都不同的判斷方式。
那我們這一期的節目就先大概講到這邊。因為發現說剛才表現的 Netflix 跟這個迪士尼就講蠻多的。但我現在看到很多的留言跟私訊在建議我們,其實未來也會考慮開直播,大家一起晚上睡不著一起討論都 OK。那有問題的留言我們都會可能應該再下一期就拿出來 QA 一下,回答一下大家的問題。那就歡迎繼續持續的參與、訂閱跟這個加入討論。就這樣,下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