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78:🛰️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連月建設贊助。
近兩年臺中海線唯一的市辦重劃區開發火熱,也就是臺中港特定區市鎮中心,整體的規劃相當完整。重劃區也因為離岸風電,大量廠商進駐,為當地創造相當的人口紅利。另外,五大工業區及兩大科技園區的包圍,產業聚落為區域帶來磁吸效應,吸引大批購屋族的目光。相較於台中市環線內動輒破 5 字頭的單價,海線重劃區的價格相當的親民。這邊商業土地均為商四,也吸引了眾多重量級的建商紛紛進行買地卡位,先有遠雄集團來造鎮,擁有大型商場實績的潤泰集團、勤美集團,以及引進股王長虹集團,也還未收手,持續在買地。麗寶機構在今年已經累積了 10 塊土地準備開發,國建在今年 5 月標到了一塊 70 年地上權,只能夠說整體市場相當的活絡。
在海線崛起的指標建商連月建設,將在臺中港特區推出第四代作品「連月・隈」,這是連月攜手蔦屋書店在社區旁,規劃打造全台最大的路面旗艦店,一植帶冠山的蔦屋街廓氛圍,這次要讓世界看見連月。「連月・隈」特別邀請了國際級的知名建築大師團紀彥,以建築改變文化的國際級藝術家——國際級精品合作藝術家范承宗,為社區量身打造專屬社區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連月・隈」還擁有 650 坪的懸浮空中花園,以自然森林為主軸,結合六感泳池,如史詩般的規劃,第一次就典藏國際級藝術。9 月 15 號連月建設會跟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攜手舉辦全台簽約記者會,9 月 17 號盛大公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資訊欄的連結,那邊可以點擊王子去報名。聽《股癌》的聽眾,他們說會放福利給大家。
這邊聽說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好,上一星期有跟大家聊到說,我把一個女富豪 fire 掉,之前幫她打工,後來因為她狂打電話弄到我暴氣。應該是這樣子說,她一直以來都會狂打電話,我大概是忍了幾個月了,後來有一次是在五分鐘內打了快十通電話,最後一次是打來五秒鐘就掛掉。反正她就打來,然後跟你講她想到的東西,然後就「喔,好,掰掰」。那我就受不了直接暴氣,那時候就覺得說反正工作不要就算了。因為簡單來講,有時候你被弄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是你什麼都可以放棄的時候,所以什麼話都會嗆得出來。那這次是前面忍太久,一直覺得說媽的壓力很大,而且老實講,雖然現在回頭看你覺得拿她錢不錯,拜託,但是我的貢獻也是絕對值這個價格,所以覺得說你幹嘛這樣搞我?那當然噴完她之後有道歉。
所以在那個 YouTube 上面,有一個聽眾留言說,你不要這樣對那個女富豪,因為一般這種女富豪應該就是很孤單,她沒有朋友,然後她也沒有人可以分享,所以就只好跟你講。那如果說你不要對她這麼壞的話,說不定後面會有什麼機會之類的。其實我早期會有這樣子的想法,我最早的時候,其實我會很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幫富豪們打工,因為你就覺得說,只要你可以踏入不同的圈子,你應該就有機會變成他們的其中一員,或是說你至少有機會可以加速。然後最後發現,其實跟我相得不太一樣。
好,先拉回來這個女富豪的狀況。總之就是,她確實是單身,那她沒有什麼朋友。簡單來講,因為當你有錢到某個程度之後,你不太會一直出去交朋友,因為你的朋友很多都只會想要利用你,他只會想要你的錢或什麼的。所以其實到最後,那種富豪之所以會越來越孤僻是有道理的,因為他認識的每個人之後,都想從他身上撈好處,所以就會變成好像沒有可以相信的人。那其實我一直以來都還是跟她是朋友,就是那時候噴完她,有跟她道歉,就說「好啦不哭了,眼淚是珍珠,再哭是神豬」,然後她就開始笑。有些人想說,你一定是會逗她笑才可以幫她工作,其實不是像大家想的,說我是什麼人型跳蛋。雖然我真的是很想當人型跳蛋,你知道我最羨慕那一種,就是有一對大奶,或是說長得很帥的男生,因為我老實講,你身材好、你的臉好,你在這個社會就是比較有空間,你比較有發展的機會,大家不要自欺欺人了。長得漂亮的、身材好的、身高高的、體型漂亮的,這一定就是比較有機會,這個就是我們非常 superficial 的社會,我不覺得這是壞事。所以大家就是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你如果說沒有什麼本事的話,把自己打扮好,也是一個加分,就是至少看起來像一個人。那當然像我們這種穿得像流浪漢的,就是已經知道說,其實我在這個社會上我不需要大家的東西了,所以可以自在一點。但把自己弄好,本身還蠻重要的。
那我當然不是那一種什麼漂亮的小狼狗,所以可以逗老闆笑,老闆就找我工作。像我這種就比較可憐,我就是還是要出力的、還是要出實力的、還是要提供一些服務,才可以換到錢的,不像那種可能長得漂亮,養在身邊當小狼狗的,所以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那我跟她還是朋友,那那一天講完那一集之後,想說她最近在幹嘛,關心一下,因為她前幾天有密我,那之後都不太會回她,一般就回幾個字。那問她現在在哪,她說她現在在 KL,就是吉隆坡,馬來西亞的首都。那我就說很好啊,好玩嗎?她說「你現在過來這邊,請你吃飯,招待你這樣,來這邊住的什麼都算我的」,她這樣跟我講。我跟他說,我還要賺錢,等我賺夠之後再去找你玩。
其實她那時候我在幫她工作的時候,就有跟我提到說:「小孟你喜歡做股票對不對?但是我跟你講,從你開始做房地產之後,你就再也不會想要做股票了。」那當然她講這個可能是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就如我跟大家提到,很多人對於社會的認識都是基於他的經驗,並不是說什麼他真的會去宏觀的回測一下一百年的歷史,還是什麼全球各地的狀況,不是,反正就是我靠什麼賺錢,我就跟你說這個東西很賺錢。但是當然她跟你講的時候,可能未必那個東西還可以賺錢。那她其實也明白這一點,她說:「現在台北市的房地產就沒什麼機會了,你要的話你要往東南亞,你要往泰國、你要往馬來西亞去,你去那邊把地都買起來。你做股票賺錢這樣,你一年幾趴?30%、40%?30%、40% 而已。像我們這種做房地產的,一個土地框起來,我可能會擺著一段時間,看起來都沒有獲利,可是我一賺的時候,等我在上面蓋大樓的時候,或是說我自己把它蓋起來收租金的時候,那個獲利都是用噴的。」她就跟我講說,你一定要做房地產,你不要再做股票,股票是沒有辦法賺大錢的,她那時候跟我講這個東西。看起來是跑去馬來西亞弄她的房地產了。
那大概來講跟大家分享一下,並沒有說什麼真的在欺負她或什麼的,有時候那種受不了就是有原因的,所以你才會講一些評話。那之後大家講得開,可以溝通就還是朋友;沒有辦法講開的,緣分就到此,其實也沒有什麼對錯的事情。
那跟前面有講到說,想要幫富豪打工看有沒有什麼快速加速的機會。在幫這個女富豪打工之後,我算是一個紅人,她會幫我介紹給其他人,那我也開始有幫其他人做類似的這種顧問服務工作,那後來弄一弄之後就全部都停掉了。那為什麼會停掉呢?最重要是我開始發現一些事情,有給你錢的富豪算是不錯的,大多數富豪他們會有個心態,我這邊算是講給剛畢業的年輕人聽,因為很多年輕人一定會有這種想法,或是有些人剛出來工作的,他心裡面就會想說:「我要混進去富人圈,我要混進去獅子會,就算我沒有辦法加入的話,我至少要認識那邊的人,因為那邊都是富豪,所以他可能會給我一些機會。」你錯了。
當然,很少見的機會有時候會發生在你身上,但是基本上那都是一個利益交換。沒有人會想要浪費時間在一個基本上你要從我身上挖東西走的人,你沒有辦法給我任何東西,都是你在我身上挖資源,沒有人會給這種人機會。如果說你的家世條件,或是你的本身資產背景不夠的話,除非你跟我一樣幸運,就是有人他看上你的腦袋,那腦袋可以幫忙到他,他給你錢。不然其實大多數都是等價交換。他發現說你就是一個年輕人,他很常會跟你講一句話,我想說很多人一定有共鳴,你有幫過大老闆工作過,他們最喜歡講這種東西:「小孟你跟我講的話,就是在為你的人生的未來做鋪路了。你可以跟我講到的話,我可以教你一些智慧,這個是超過百萬千萬以上的價值。」超愛講這樣的東西,每一個都這樣。我可能不敢說我的樣本數有多多,可是五個以上有,五個以上這種破億的富豪。那當時因為我老闆很有錢,所以他的朋友都是那樣的人,他不用去銀行的,他沒有在跑銀行的,他要幹嘛都是銀行的人自己要來他家,就是這種等級。
那在我認識這些人之後,我就發現一件事情,自己還是要先好好努力。因為你沒有任何的條件,對他們來說,他們就看你是一個小弟弟,小弟弟有時候賞一些錢,這錢就要能夠做一些小事情。我覺得「我再幫忙年輕人」,他們最喜歡講說「幫忙年輕人、幫忙年輕人」,實際上也沒有真的給你多少錢,反正給你錢,你還在幫他工作,還在幫他做事。他並不是像你想像的,像我自己覺得說,假設我真的發現一個很屌的年輕人,我還真的會給他一堆東西,就像黃仁勳那時候給他的助理黃勝勳一堆東西一樣。我覺得我比較偏向那樣個性的人,就當我今天發現一個人,他是不會只想要從我身上挖東西,然後他是真的有心要跟我學東西,當我找到這樣子的人,我一定就會大量資源灌給他,我認識的人全部都丟給你認識。
但是其實怎麼講,像我這樣的想法的人可能比較少一點。我相信年輕人也可能會有,就特別是你被搞過之後,你就會產生這種想法,就是「之前人家長輩都這樣對我,那我不能這樣子對我的後輩」,類似這樣的一個看法。反正總之就是你覺得說,什麼可以踏入富豪的圈子,拿到一個入場門票,那你的生活就會不一樣,想太多,我真的是想太多。可能有那樣的機會吧,那那個機會是很渺茫的。那我是建議大家不用花太多時間去做那樣的事情。
但是環境真的很重要,可是這個環境不是說,去把自己丟到一個跟自己非常懸殊的場域裡面,然後你就會變聰明,其實不是這樣。就是說你盡量跟聰明人混在一起,這很重要。不要跟那種整天只會靠北靠母,然後整天什麼都會只會怪別人的人。股票賠錢都是別人害的,都不知道自己的錯;那工作沒做好都是老闆機掰,都不知道自己的錯;然後生意沒做好都是客人不懂得欣賞,都不知道自己的錯。不要跟這種人在一起。跟那種聰明一點的、有腦的,那同時是那種打不死、那磨不平的人在一起,這種人你跟他們混在一起,你會非常有效的感受到自己變強。這個環境的重要性我相信不用我贅述了,那大多數人只要有體驗過,一定都可以跟你講一樣的道理,環境非常重要,但是不是那一種你刻意把自己放進去跟自己距離太遠的那種環境,因為有時候,它只會對你產生更多的心理壓力,那你以為那些人會幫你,其實對他們來說,他們以為他們在做慈善,他們不是真的跟你交朋友,大概這樣子。
然後昨天訂了一支 iPhone,最頂規上一 TB,五萬多塊。那在下單的時候,看是 9 月 16 號到貨,算最早那一批,結果因為我忘記密碼,密碼重設了一下,幹,直接變 9 月 26 號,直接 delay 10 天。那有些朋友下單下得晚的,應該都是要 10 月底,甚至 11 月才可以拿到了。然後它那個時間就是按照你下單的順序去排出貨,蘋果在庫存的管理上非常厲害,所以他會算好,他不會讓自己有太多的庫存在那邊。所以你第一批沒有搶到的,可能第二批就會再等一下下,大概是長這樣子。那根據一些有趣的線報跟我提示,說 iPhone 要買第一批,這次會建議買第一批,我就不要說太多,反正之後可能一些災情會出現吧,他說可能不會太多,但是第一批的狀況表現應該比較好,跟良率的代工有關係,所以如果說你買到第一批的話,可能比較不會踩到機王,機率上,但未必,搞不好人家是有辦法做出來。反正這個是供應鏈裡面的朋友提到的。
那我覺得那個密碼重設真的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有朝一日哪一家公司可以出來統一江湖,然後讓大家用一個可能某種 unified password 之類的,我可以直接連上我的銀行、我的手機、那我的電腦或什麼的,反正全部都是用一個密碼就可以過關,我覺得這個是很棒的事情。現在密碼真的太多了,而且每家要求都不一樣,有些要你輸入驚嘆號,有些人要你輸入一個問號,或是又要大小寫,然後一定要有數字,還要幾碼以上,所以搞到每一家密碼基本上都是分開來的。那我的所有密碼等於都存在我的手機上面,今天我手機如果某個 APP 被我刪掉的話,那個密碼就等於我要重辦。像 Spotify 我覺得最誇張,我大概至少重辦了十幾次以上,就是那個密碼一直忘記,然後每次忘記之後,它就是要你不能夠輸入你之前輸入過的密碼,所以已經用到那種山窮水盡,你知道嗎?你已經不知道他媽的密碼要用什麼。所以之後哪一家公司,我相信可不可以就是 Apple,它可以統一大家的密碼,反正可能是用某種生物辨識。所以生物辨識是我,我的指紋、我的視網膜,它就可以直接讓我進入我所有的密碼資料庫裡面,那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事情。
很多人說那如果說什麼被盜用或什麼的,我覺得那都想太多。就像網路世界的個資,我覺得是一個被嚴重膨脹的東西,一般會跟你扯網路世界個資的,那些人他們都是個資最不重要的人,就坦白說是這樣。那種明星什麼的都不會跟你講這個,多少個資不重要的,會一直跟你強調說什麼他的個資很重要,幹你媽你一個個資就是五塊錢、十塊錢就買得到,那根本沒什麼。所以怎麼樣,我們為了更方便的生活,你勢必會犧牲掉一點個資。就像是你去高級飯店,他知道你的喜好,他幫你都弄好,這個我們叫做 VIP treatment,這個叫做 VIP 服務。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手機上給你一個客製化的廣告,讓你省下更多時間,不用看一堆廢物垃圾廣告,你現在想要買什麼東西,它跳什麼廣告給你,像這種東西就被大家認為是侵害你的隱私。我覺得那種隱私狂人也是蠻可怕的。我是希望說有一天可能蘋果可以統一大家的密碼。
那我覺得 Apple 手機看一下,它真的是慢慢的往那個方向去前進。就是你在幾年前,可能沒有辦法想像到說,你一支手機基本上可以囊括你的生活中的種種所有,幾乎你只要靠一支手機就可以行騙天下。像我自己的 iPhone 就是我車子的鑰匙,特斯拉就是用手機鑰匙,所以你根本不用拿特斯拉的什麼鑰匙卡之類的,你就是手機放在身上,你過去車門打開,車就可以開走了,這個手機就是鑰匙。那手機也是遙控器,像我家的電視就可以用 iPhone 手機去做開關,現在新的電視應該都可以辦到這樣子的功能,那 AirPlay 可以直接推到電視上之類的。所以它同時也是一個遙控器,那儲存你所有的密碼,同時也是你的記事本、你的行事曆、聽音樂、看電影,什麼全部都可以用手機去舉行,拍照、錄影、剪片,都可以使用手機。所以我覺得手機真的已經進展到某種程度上的,我們以前看外星電影,他們可能會有一個類似那種 PDA 裝置,這個裝置它可以控制它的飛船什麼的,然後說什麼東西都給這個裝置上去解決。你不覺得手機現在就是那個裝置嗎?它只是可能還沒有那麼先進,但是你看那個演進,從 2010 年代的手機、2015 的手機到現在 2020 年代的手機,你會發現說演進的速度是非常變態、很可怕的。
所以雖然在供應鏈這端,我們今天講說手機已經進入一個紅海市場,就是說它已經發展到某種極限了,這個確實你看 Apple 的硬體你就看得出來,那個硬體已經沒有辦法再給你很多像當年你看到他們發表會那一種「One More Thing」或是一些特別的服務,會讓你嚇到說「哇靠,原來手機可以這樣子」。就現在就是更新,更大、更厲害、更快,就這樣,可是不會有什麼特別創新的東西。然後可能就是每年像 A15 晶片升級到 A16,然後從這個五奈米變到四奈米,就這樣,它是變得更新、更快、更強大,可是你在外觀上沒有什麼太多的差別。當然我還是覺得說這個進展是對的,就是說我們在做的很多事情,不然說人類的科技產品或什麼的,其實大多數都是遠超過人類實際上會用到的需求。就像是你現在的手機是以前人家送太空人上月球的電腦的好幾百幾千倍,甚至萬倍以上的算力。那到底要幹嘛?就是我們可能到 2025 年的時候,那個手機的算力是現在的好幾倍以上,可是實際上我們可能已經用不到那麼多算力了。但我覺得這就是類似說基礎建設把它鋪起來,即便現在你找不到殺手級應用,可是我們還是會不停的前進,即便之後可能 6G 再更快或什麼的,那有朝一日可能就有東西補上來,讓這個基礎建設發揮它的價值,這可能是我們在之後會看到的。
那今年發表會之後也不意外,就是有很多攻擊的聲音,開始出現一些攻擊的文章,反正每年都這樣,iPhone 出的東西就會被罵,然後之後面就照樣會賣到爆掉。那我覺得現在類比上,很多人會產生一些偏誤,簡單來說就是 Android 的整個系統是比較開放的,所以今天不同的 Android 品牌手機,像是華碩的、像是三星的、像 Sony 的,他們可能都可以在他們自己的中階、高階上去做不一樣的發揮,所以都會有各自的特色。這個我是認同,就 Android 在很多技術上,它確實是時常領先 iPhone,因為他們可以各家針對自己的強項去做一個更多的加強。就像當初的華為,可能是在鏡頭部分是超級厲害的,它在攝影的部分是最強的,類似這樣子。可是很多人會產生的盲點,就是他會拿 Android 作為一個整體,然後去對比 iOS,所以就說你現在有的東西,這個是 Sony 有的,這個是華為有的,這個是什麼,可能是華碩手機有的,這樣比不對。等於是拿每家的特長去打一家,它可能是整個綜合評鑑上是最好、最舒服的,當然在價格上可能也是最高的。所以這樣比是不太對。所以我覺得很多針對 iPhone 的批評,其實就是有這個盲點,他就去抓各家強的東西,然後去打 iPhone,那這樣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我今天也可以抓馬斯克出來,馬斯克不是就是有錢而已,那個誰身高比他高,那個誰頭比他小,那個誰身材比他好,那個誰懶叫比較大隻,你這樣比不對,然後這樣說什麼馬斯克就是一個魯蛇,不太對,這樣比真的不太對。
那我們上次有跟大家提到說,現在 Apple 占台積電的營收應該是三成多左右,這是我自己去估的。因為我們在財報上可以看到說,A 客戶,這個 A 客戶指的就是蘋果,它的占比是兩成六、兩成七。可是實際上,應該還要把一些像是高通的數據晶片、一些 RF 晶片、一些 CIS 晶片,這些最後面是輸出給蘋果的,都算進去。這樣加起來大概是三成多左右,我自己估是這樣。只是之後有供應鏈的朋友跟我提到說,應該是有摸到四成的,所以比我想像中來得多。這還沒有把 Apple Car 的考慮進去,如果說 Apple Car 之後再拉起來,那個數字應該是更嚇人的。雖然現在這些營收裡面,有部分應該就是 Apple Car,就是它會拉去用,就類似說 Apple 的 VR,它的 VR 根據我們現在,當然這還是 rumor,就是我們自己的調查,它可能會用到兩個晶片,一個是 A 系列晶片,一個就是 M 系列晶片,筆電的那個晶片,然後跟手機的晶片各用一顆。所以你現在可能沒有辦法去單純抓,說這個哪個東西是用在手機上,或是哪個是用在筆電,或是哪個是用在 VR,或是用在車用。它有些可能是用既有的晶片去做,它未必是直接拉一個獨立的產品線出來。所以等於說這些東西都還有潛在成長的機會,它說不定之後會拉過四五成以上,假如說其他人就是比較軟掉一點,然後就蘋果一家獨強的話。所以蘋果持續的健康、持續的發展,對台積電來說是一個好事。所以我還是覺得說,那當然批評是一定會有的,只是很多時候那種批評就是沒有在動腦,他就覺得好像罵一罵蘋果,就類似說今天講說「憑什麼周杰倫可以紅?」「憑什麼五月天會紅?」很多那種獨立樂團的,不知道為什麼,都把五月天當眼中釘,然後太主流了不喜歡,那道理有點像,「iPhone 就是盤子才會買」。我覺得不能這樣子去看待它。
那今年在供應鏈上的看點,我覺得就是 Globalstar,GSAT。這家公司它的股價,如我跟大家提到的,很多時候在發表會之後就是利多出盡,廢話,前面那個消息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像 GSAT 這個也不用我講,那根本不是秘密。那在一年前,大家都知道是 GSAT 會提供給新的 iPhone 那個衛星救人的服務,他們那個衛星能夠 cover 到的量,然後八成九成都是賣給了蘋果,所以可能還會不夠用,所以蘋果可能會幫忙 GSAT 去做一個擴產。那只是現在馬斯克自己有跳出來說,他有跟蘋果的人通電話,所以當然那個 GSAT 下跌,可能是因為第一個利多出盡,就是這個好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嘛,趁發表會拉高一波直接倒給大家。那第二個可能是因為 Elon Musk 的公司,就是 Starlink 可能會進入,然後最後面變成 Starlink 的衛星是蘋果的合作夥伴,就是變成它是有兩個 source。按照蘋果的過往對待供應鏈的方式,我可以給予肯定,絕對是這樣做,他不會只讓單一一家可以對他喊價,就像是當時的大立光。那其實是它的眼中釘,你的價格很漂亮,然後最後面是怎樣,還好就華為死掉,華為死掉之後,它已經沒有那個動力繼續去,然後每年都去跟華為比這個鏡頭的軍備競賽,什麼 8P、9P 一路往上拉,我們現在停在 7P、6P、7P。好,那停在這邊就讓二線廠,像玉晶光有機會上來,你本來在前面一直在衝的時候,大立光要怎麼喊價都可以嘛。那現在就變成說玉晶光上來了,那它就形成一個很強大的 second source,所以他可以用這兩家去練蠱,互相去比,然後去殺價。當然可能比較之下,大立光的狀況是比較好一點,因為畢竟它的東西比較先進,所以它的那個設備的折舊可能都已經折掉了,那它出來的毛利也比較漂亮,看起來會比較好。可是你要知道它一定會被玉晶光給非常有效的去收斂,所以大立光應該是很難回到前面的那種很光輝的時候。
那大立光以前是大概在五、六年前,就是我們那個時代的長榮的感覺,或是元太的感覺。元太跟長榮,長榮已經是老梗,它現在已經沒有人看它,因為跌爛了。但現在跟大家看元太就有點類似,就是它是一個時代的標股,當時大家就會問說:「你有沒有買到大立光?沒有買到你遜。」就這樣子,「你有沒有買到長榮?沒有買到你遜」,差不多的道理。只是這種在供應鏈裡面,你維持強勁到某個程度之後,蘋果不會讓你繼續這樣下去,因為犧牲到的是它,所以它一定會把你的價格給往下壓,藉由這方式是什麼?就是 second source。所以 Globalstar 高點出現之後,可能後面要再進攻,就不會像之前這麼的凌厲,因為它一定會去扶植 second source。second source 有很多,像是 OneWeb,像是 Elon Musk 的 SpaceX Starlink,這些都是可能的一個潛在 second source。
一樣在這樣的機會之下,就是我們未必要去壓品牌廠。第一個當然 SpaceX 的股票你是買不到的,那 Starlink 你也買不到,他可能會把 Starlink 自己拉出來上市,或是 SpaceX 拉出來上市,這都不知道。反正總之就是你買不到這樣的公司嘛,GSAT 你買得到,可是你沒有在一年前買很奇怪,因為這個消息早就大家都知道了。那現在可以看什麼?我覺得就是衛星的載板,衛星的 PCB,那個 ASP 是滿漂亮的,那良率部分,據說也是拉到八成五到九成以上,也就是說開始在賺錢。那有在做這個板子的公司,就是 2367 耀華跟華通 2313,他們有在做這樣的公司。所以在 PCB 上面,我相信是會獲利,因為在蘋果採用之後,這個東西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標配,之後你會看到一些安卓系手機也會有這樣子的東西出現。那我用到這個衛星的量就是持續增加,那本來衛星就是在一個很大的大趨勢上面,所以衛星相關的射頻 IC,那或是這些 PCB 板,那地面基站什麼都可以看。如果說比較不講究的,連組裝都可以看,這個我是比較不喜歡,就是地面機台的組裝 EMS,這個我是不喜歡,我就喜歡看一些高價的零件。所以衛星可能在蘋果這一波出來之後,它是一個大加分,因為它確定有推出這個東西,之前是 rumor,然後現在確定有推,那並且去扶植 second source。所以對我們來說,投資品牌廠就不是一個太好的選項,因為它可能會再扶植一個第三供應鏈之類的。但是無論如何,整體的用量就是變高,所以對你做零組件的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加分。
那鏡頭的部分,我覺得我們知道說玉晶光有上來了。那再來就是在 AR 跟 VR 的這部分,蘋果可能是把它稱為 XR,就是它是一個混合式的。那 XR 裡面用到的這個鏡頭呢,它雖然是沒有這麼先進的,可是比較大顆,所以它的整體的單價是比手機的鏡頭再貴個十倍以上。它是等於說量雖然比較少,VR 我們知道它的量比較少,可是 VR 的單價是高的,那這可能也可以幫鏡頭廠帶一些機會。再來 VR 可能也可以看一些板子的廠,因為我們聽到是說有使用 A 系列晶片跟一個 M 系列晶片,當然這還是 rumor,我再強調一下。那如果按這樣去推論的話,ABF 載板的用量也會增加。我覺得在 VR 裝置上,應該會用到 ABF 載板,然後外加一些軟板,可能在設計上,因為 VR 可能是有些地方要轉彎的,這樣子可能會用到一些軟板。所以直接想到可能就是軟板公司跟 ABF 公司。
就是 ABF 公司,現在 HPC 掉落的速度太快了,那砍單速度是很嚇人的,那預期的前瞻性也沒那麼好,所以 ABF 是我自己的話,可能會選擇暫時避開。但是它還是一個長線大趨勢,也就是說在現今的這種高速運算要求上,ABF 載板它的用量只會越來越大。只是當然它可能就沒有辦法像之前是大飆股的時候,去撐起那麼高的一個估值。好,如果我昨天在我們的那個美股 Telegram 跟大家聊天的時候,又講到這件事情,我覺得他們問我說薑麻股,台積電、聯發科這種有沒有機會回到前面的高點。我是跟他講說我自己是覺得機率是偏小,那不回去前面高點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垃圾公司,就只是說你知道,有時候那些高點出來的時候是可能當下對它的評價是非常好的,那估值就是嚇到很高很高。那你要知道其實每家公司它只要開始拿到很高估值的時候,就等於它的容錯率是降到一個低點。也就是說它今天只要成長性是 miss guidance,或是說甚至不小心有衰退出現,即便暫時的,市場就直接調殺一頓。這個是老生常談,只是我真的沒有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薑麻股這種大型市值的公司上面,這我還真的沒有想過。所以即便是自己非常喜歡的,像特斯拉、Nvidia,以前我會壓到三四成,節目初期我跟大家分享過,只是以後我就不敢。因為看過了,真的是很多東西是你看過之後你才會學會。你就知道說特斯拉以後可能還是很好,只是它就是有競爭的出來,所以它的估值就是沒有辦法給到那麼高,它會給你一半的估值。還是貴、還是好、還是有成長,只是它估值一殺,你看到的狀況就是會很慘烈。
那我相信 ABF 就會有點類似這樣子,它確實是在一個大趨勢上面,只是那個估值可能就沒有辦法像之前這樣是給你什麼三年之後,然後再乘上一個 25 倍,那種超高的一個 forward P/E ratio,應該是沒有辦法這樣給,我自己的猜測。那目前看起來,我覺得鎖定的要點就是在那些可能前面沒有去拉抬炒作過的東西,那現在有新的題材產生,那這些東西可能可以稍微看一下。主要還是會聚焦在 VR/AR、衛星上面,我覺得這個是在台股的話會看這樣的一個東西。只是這個東西就比較不屬於我很喜歡的那種超大型題材,像車用、HPC,這種你知道一定會走好幾年的。那像 VR 跟這一種衛星的,它的那個成長性可能是很漂亮,可是它的量很少,所以我覺得這種東西我只會把它當一個次題材來看待。也就是說在資金的分配上去壓這樣的東西,會規劃的小一點,那大題材的東西可能錢會壓多一點,大概這樣。就是你會用自己的資金去控管一下潛在的期望值,跟假設看錯我會賠多少錢。那只是那種趨勢上的東西可能可以壓多一點,那趨勢上可是它的規模比較小的東西,一般我會縮一點,就是還是會用資金去做一些調配。大概這樣子。
那自己因為講到比較多標的,這些點到名字,所以自己要買賣還是要自己去規劃。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跟那種 baby sitter 一樣要講這種東西,其實我們身邊朋友我們在互相傳遞一些東西的時候,根本不用去講這個,就大家知道說你要買進自己要去看好,一定要去做研究。只是因為我們對的是不特定多數人,那真的有蠻多那種,簡單來講就是廢物,以前我還會想要幫他們美言幾句,現在就覺得就是廢物。這種人在股票會失敗,在現實生活中一定也是失敗。就是他可能聽到我講的東西,然後說他賠錢,他就跑回來怪我,然後賺錢都不會說謝謝,就賠錢都是我害的,他自己沒有錯,下單是他,可是不是他的錯,是我逼他下單的。我沒有跟他收錢,我也沒有喊盤,我也沒有在節目裡面吹捧說你看我講什麼都會上漲,我從來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可是我要去承擔這樣子的責任,我覺得很莫名其妙。所以請大家自己還是要保重,就是如果說你聽到什麼樣的東西,你發現什麼樣的機會,你要去買,那個下單權在你手上。那我這邊只是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跟觀察。
好,那這集我們今天到這邊,我們今天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主委的忠實聽眾**,他說:「孩子的事情要時間來等。主委您好,目前大兒子七歲,小女兒快滿兩歲。遙想起當年第一胎育兒的夜晚,真的是驚嚇連連。諾亞的狀況其實我也遇到過,每天晚上就是一定會醒來爆哭二到三次,好運的話一分鐘拍拍他的屁股就可以結束,不好運的話可以用小時計。令我這位當年的新手媽媽恐懼不已,一到要入夜時就開始恐慌,他今天會不會又醒來了?變得害怕睡覺。各位網友推薦的收驚,在我們身上也是不奏效的,不知道是不是不幸者恆不幸,所以就無效用了,或許我們沒有福緣吧。那就這樣忍著忍著,有一天他忽然就不哭了,也就長到現在七歲,什麼問題都沒有。只是他有個狀況,就是他真的很不愛睡覺,一到要睡覺的時間就是各種拖延,無論白天讓他做多高強度的運動,他都不願意午睡。那好處是晚上睡著,就睡著了也不容易被吵醒。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睡覺,只是諾亞太小了,他不會表達只能用哭的,他不想閉上眼睛,或跟爸媽分開這麼久的時間,他會很傷心。希望此想法可以帶給主委跟 Lisa 一點安慰,還有女兒真的超棒的,祝主委第二胎能夠生個女兒。」
非常感謝這位地方媽媽的分享,她講的所有東西,每個段落都完全地敲到我的腦袋,就是完全發生在我們身上。那其實在後面想想,真的覺得說就是忍過去就好了。就是有些什麼不管是正規的方式,還是所謂的偏方,試一試沒有用就算了,要看開了。其實這個心理上的壓力很多是產生在,因為你一直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有時候想想就覺得反正這個問題也不能解決,你就放推。那可能可以睡覺的時候,就好好把握機會去睡覺。如果沒有被吵醒的時候,就盡量的繼續保持微笑吧,我繼續就這樣子。感謝你的分享。
下面一位,他說:「**主委最帥**。一個困擾很久的問題,請問主委,我在跟老公吵架的時候跟他說:『主委說過跟老婆吵架就閉嘴就好。』老公回嗆:『可是你又不是 Lisa。』那請問我該回什麼?」
其實老公嗆得是對的。當然不是說什麼因為 Lisa 怎麼樣、還是怎樣,所以因為是 Lisa 可以忍,我覺得不是這樣。是一是說每個家庭的互動就一定會不一樣。像我在國動的節目上分享的,老婆會看謎片,這個是在很多人眼中會覺得根本就小題大作或是很誇張的事情,可是在我看來我覺得還好,因為他的其他東西不會讓我感受到不爽,所以這件事情雖然有一點不方便,但可以接受,類似這樣。
我自己的感受是,之所以面對老婆都是閉嘴,是因為我發現閉嘴之後,我的人生過得更快樂了。你又想說你這個是鴕鳥心態,幹,不是,真的不是鴕鳥心態。是如果我今天回去跟他吵架,然後我真的吵贏了,可是問題是,接下來三天,他都不會給我好臉色看,然後接下來三天,我要叫她幫我拿五本,她都不會幫我拿,所以苦到的是我。所以就選擇說我閉嘴,因為我閉嘴的話,我當下覺得委屈,可是接下來三天我是過得很舒服。所以這個是真的要看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選擇會不一樣。那照這樣看來呢,我的建議就是,閉嘴之後會有更多的機會。只是當然有些老公可能是,他今天嘴你嘴完之後,你還會幫他拿五本,那當然就是媽的你嘴爆啊。所以還是要看每個人家庭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選項。
下面一位,**SKIRR2**,他說:「主委您好,我是小兒科大三的學生。這三年聽你的節目一路乘風破浪,也累積了將近 70 萬的資金,感謝你們分享一些不同的觀點跟心法。那目前的問題是,沒有打工,生活費也是從家裡出,因為負現金流的投資對我來說壓力太大了,但也討厭跟家裡拿錢,對未來還很緊張。會建議去打一些用時間賺錢的工,或是考慮創副業嗎?還是乖乖跟家裡拿錢,讀書打砲,慢慢做投資就好?」
看個人。像我在大學的時候,我就是很急著出去工作,因為還是對未來會有恐慌,也知道說自己唸的系根本不是自己要做的,又沒有那個膽子休學或轉系,所以就趕快去做工嘗試。那大學那時候的想法,其實比較不像是出社會,出社會我的想法很純,我只要錢,因為想通了就知道錢。那可是大學的時候,是希望可以真的找到一些方向,所以去做工嘗試。
那如果說你是投資做得不錯的,在現在來講我覺得 OK。像那時候在去年前年,跟我說不錯要全職交易的,我都會勸退你,我就說拜託,這大牛市,大牛市你要全職交易,真的想太多。但像今年這種已經進入熊市,而且是可能在過去的十、二十年來最大的熊市之一,雖然可能還沒有跌完,但他確實已經是修正很兇了。那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還是有辦法累積到資金的人,或許你真的就是還算適合做投資。只是你知道你要做全職投資,你的壓力就會比較大,因為你的錢必須要從市場提款。那如果今天是牛市的時候,很容易,反正我賺錢我就賣一點、賣一點,那是在平衡,可能我今天股票部位假設是 80%,往上漲我就再平衡到現金嘛,所以我就一直有錢可以花用嘛。可是如果今天是下跌的時候,那就很難受了,下跌的時候即便你知道後面會回來,即便你的心性可以承受,可是你就是現實上必須要把錢領出來用嘛,所以你就必須要把一些東西砍在你明知道這個東西現在是被低估的狀況之下,那就很痛苦了。
所以有一點金流是不錯的,然後這個金流的來源可能是像你經營一些副業嘛,我也是這樣子,就是經營副業,副業就是我可能生活費的來源。那這是其中一環。那再來呢,可能就是去打工,這裡是其中一環,這個打工可能不會耗掉你太多時間,雖然這個錢不多,但錢可以 cover 你的生活費,你就可以變得更自在。那或是你講的,繼續跟家裡拿錢。如果你家裡要給你錢,你家裡也覺得給你錢沒有問題的話,我不覺得跟家裡拿錢是一個不好的事情。好,雖然當然以我的角度來說會覺得很羨慕,就是如果家裡可以一直給你錢,那除了這個生活費之外,甚至可以額外給你投資的錢,我是感到非常羨慕。就是我家裡在大學的時候是可以給我的生活費,但是沒有辦法給我所謂的投資的錢。那因為這樣子我會跟你講說,所以你就不應該拿家裡錢?不會,我會跟你講說家裡有優勢,你就要直接用它,不要害羞。你不要被一些家裡沒有優勢的人酸,他跟你講說他是白手起家,什麼小都沒有,從零開始,那他是這樣子,所以你拿錢都很遜。我覺得因為每個人家裡的條件都不一樣,像我就是會直接大方承認說我就是靠爸。我如何靠爸?我爸沒有給我錢,但是我爸讓我念完大學,不用繳學貸,然後他雖然沒有給我額外的什麼創業基金、投資基金,買房也沒有辦法出一毛,可是我覺得這個就是靠爸,他就在幫你。有些人的爸爸就是連大學學費都沒有辦法幫他出。所以如果說家裡可以出,並且也不是對家裡負擔太大,你拿一點家裡的,我覺得還好啦。反正如果說你真的是有心的孩子的話,以後你賺到錢記得回饋就好。
下面一位,**Pianist918**,他說:「我也不相信宗教,除了靠隨機留言有沒有機會被念到。聽完主委分享岳母的故事,我還是不相信,如果真的那麼神,能不能夠處理一下我們頂樓惡鄰居?雖然我沒有特別相信宗教,但我相信宇宙之大什麼都有可能,我選擇相信隨遇而安,生命自有出路。還是希望主委全家平安健康,諾亞夜夜好眠。」
感謝 Pianist918,那你的想法跟我很像。我就很常跟我岳母說,你那些宮廟的,他們很多都是過著那種水下的生活,就是他也沒有因為說什麼真的很準,所以他生活過得特別好,那看起來條件不錯了什麼的。就如果他真的這麼厲害的話,那為什麼他會這樣子?當然有些會講說這些通天機的人,他就是受苦,他可能眼睛瞎掉,他可能就是物質條件不好,所以取而代之,老天給他某種能力可以去預測別人的未來,可是他自己就是沒有辦法去享受那個福報,啥小,你講的話一邊信者恆信。
所以我自己假設是這樣,就是去找算命的人可能就是常態分佈。100 個人過去,可能 95 個人就是算完之後,有可能有變好,也可能沒有變好,就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改變,所以他們也未必會回來怪你,或是覺得你不準或什麼的,就覺得可能心理上獲得一些安慰吧。所以這些人會比較偏向正向的給你肯定。那這分佈裡面一定也會有極端的差的,然後那極端差的兩個人,可能因為你跟他講話的時候,跟他提醒說你還是要注意一些風險。你知道有時候,美國投資圈一些大師他們有個說法,他們說算命仙跟股票分析師就是一樣的。就股票分析師很多都是他不會把話說死,像我就直接坦白跟你講,幹,現在就大多頭了,所以只是什麼時候做大多、什麼時候做小多。也就是我多年來的經驗我看到是這樣,那如果我是錯的話,那沒關係,有時候有一些部位會被洗出股票市場,可是我就是壓多方,這個就是我在股票市場的認知。可是有些人就是他不想讓你覺得說他有壓某個方向,所以不管開什麼方向,他會想要收割,「我們今天可以謹慎中作多」,你在公啥小?這意思是說跌的時候,我跟你講要謹慎,那漲的時候,我跟你講要作多。就是有些話是你怎麼講,他都是兩面都是對的。所以那個算命講的東西,有時候也是兩面都是對的。所以那些也可能不好的,就會說好像要只是暫時在面臨一個考驗,不知道。那最好的那兩個人,可能就會回來吹捧你說「感謝師傅,就你讓我真的過得非常順」。所以最後面看起來就是,對他會正面評價的其實比較多的。那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大多數人需要的是一個心靈上的支持。這是我自己對可能算命或是那些鐵口直斷的一個想像。
如果說真的有知道,就有這麼神的人,就像我那時候公開跟大家講,就是有些人跟我講說什麼他那個報酬率很穩,每個高點每個低點都抓到,我就講五百萬給你,給我看你的過去的成績,五百萬給你之外,從下週開始我跟著丟個兩千萬給你操盤,那我給你抽個 20% 我都可以辦到。只要你可以跟我講說你真的有辦法這樣做到,可是就是不可能,就是沒有這樣子的人。所以其實真的是很多東西都是,怎麼講,我覺得要祛魅,在這世界上有很多都是丟一些說法給你,然後讓你看下去相信,可是之後你把神秘面紗掀掉之後,就會發現說其實一切都是泡影,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子。跟他媽魔術破解一樣,講破的時候就不值錢了;沒有講破之前,你真的會覺得說「幹,你也太神了吧」。就像我們在看一些股票市場的故事,你沒有去真的把他的東西拆解出來看之前,你就覺得說「幹,也太神了吧」。可是很多東西真的拆解出來看之後,就會發現不就是這樣,你就是承擔了很大的槓桿風險,你不就是有在代操,所以你才有這麼多本金,你不就是怎麼樣才怎麼樣。就是很多東西我們今天把地圖打開之後,就會發現說神秘感全部都不見,那是因為都是包裝出來的。所以我跟你講認知是比較像,但我確實也是同意你講的,我覺得宇宙這麼大、世界這麼大,一定有很多東西是我們還不知道的,只是盡量不要去沉迷這樣子的東西。因為很多時候那種沉迷宗教或是什麼沉迷算命的,下場都不是太好了。你沒有這些東西的人,其實你還是可以過得不錯。是這樣說,就是說有了之後,可能心靈上的寄託,但是可能有些人會因為這樣走偏掉,如果說都是沒有的話,其實生活就還是這樣過。好,大概講。
下面一位,**做骨神經痛,天天聽股癌,我有健康的骨孩**,那感謝主委長期來無償提供市場的科普知識。本人家在高中任教,這學期應學校的要求開了一堂投資理財的課程,想請問主委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您應優先傳授給高中生的基本知識是什麼呢?那先感謝您的回答,祝福諾亞天天睡過夜,爸媽好好睡。
謝謝高中老師。那我覺得對於高中生,或是對於出社會五年以內的人,我會想要跟他們講最重要的事情是存錢吧。存錢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事情,因為你沒有本金,你就很難去把投資做好。你現在的本金特別是越早,起初本金是越重要的,因為假設說你可以長期就活在市場裡面,最早的那個本金,他最後面滾出來效果是最大的嘛。
所以我覺得年輕人其實最重要的是存錢。那要怎麼樣辦到存錢呢?第一個不要浪費錢,先去這個節流。節流是最重要的,因為開源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但是節流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就是你不要去有一些鋪張的花費,那你不要去迷信各種什麼高級的品牌,那你也不要為了在你的同儕間有面子,所以手機要換最好的、車子要改最屌的。那當然你也不要為了去,像很多人為了學好投資,就這邊買一門課、那邊買一門課,然後這邊訂閱一個東西、那邊訂閱一個,那媒體就是可能三大報都去訂他的這個每個月的訂閱服務,想說資訊越多對我來說優勢越大,錯,我真的覺得這是錯的。
就是說你年輕一點的時候,你沒有錢的時候,你沒有資格去訂這麼多東西,你應該是要把這個錢存下來當你的本金。那在資訊的獲取上,你可能要像苦行僧這樣子,就是你要更用力的自己去從免費的資訊挖,因為其實免費的資訊就可以挖到很多東西,只是它要花時間。那只是進展到某個階段的時候,就要像我自己就是很願意付錢讓人家幫我整理資訊,因為我覺得說我付個什麼一兩百塊給你訂閱,然後你幫我把這些新聞都整理好,我最喜歡看的是那種你不要給我你個人意見的,因為你真的這麼短,你就不用在那邊跟我講有的沒的,我不要你的個人意見,你幫我把重點都整理下來,所以我自己去做判斷,因為我要的是我自己的判斷,然後跟資訊容易取得。所以我用錢去買你的時間。但是在初期的時候,你不應該這樣做,除非你已經有點本金的人才可以這樣做。你沒有本金的時候,其實本金的累積是最重要的。
所以其實有很多這種什麼大學剛畢業的,然後被人家騙去買儲蓄險,然後去訂閱一堆有的沒的東西。像最近就是開了一堆什麼投資的課程,那即便,就如果上一集吐槽,我現在已經過了那個去直接像我早期一樣,說什麼投資裡面的妖魔鬼怪去吐人家,因為我已經懶得去吐,懶得去跟他筆戰、懶得去殺價。後來覺得說反正可以救的我就救,不能救的,我也不要去硬要跟你說「別人在騙你」,反正你要被騙,你自己活該去死。但是我的想法就是覺得,我還要跟大家強調,很多東西就是人家包裝出來變成一個商品來賣,但是你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你是不需要的。你之所以會覺得你需要,是因為你有某種程度上的資訊焦慮跟恐懼,你覺得說我沒有獲取這個資訊,我真的會受傷。可是很簡單的一個祛魅方式,就是你今天試試看,一個 portfolio 你自己做,然後你去訂了很多有的沒的東西嘛,對不對?然後你就看一看,然後你去做你的 portfolio;另外一個你去買該市場的對照 benchmark,你投美股你買一個標普,你投台股你買一個 00850、0050,或是台灣的什麼永豐全市場之類的,你買一個東西然後去做一個對照。當然不要看太短,可能看個幾年,一兩年、兩三年稍微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說,你根本就沒有比那種大盤被動表現來的好,那你看這一堆東西的意義在哪?你懂我意思嗎?
所以年輕人因為你的這個本金非常重要,存錢絕對是第一要務,先去節流,然後盡量的去試試看有沒有開源的機會。然後再來就是,每一筆錢都要 spot on,都要花在點上,然後不要去有鋪張的消費。等到你開始有錢之後,然後才開始去做一些規劃,然後有些錢可以拿去做享樂,我覺得這沒有問題。跟初期過的苦一點,其實是我給年輕人的建議,我覺得是必要的,因為那個錢太重要了。不要每個月都一大堆那種被動的支出把你的錢花光,又訂什麼 Disney+、又訂 Netflix,然後錢一直出去,你根本都沒有存到錢。你沒有存到錢你就很難在投資裡面立足,這個事情沒有人會跟你講的。然後因為在市場裡面,大家都會跟你強調說「小本金快速翻倍」、「無本當沖」,不用本金也可以翻幾百倍,假洨,我看你沒有本金,你就是很難贏了。所以本金的累積非常重要。所以我覺得理財課的第一門,先教如何去把本金給累積起來。然後第二個就開始去破除一些,我覺得年輕人最常被騙的儲蓄險,這真的是很惡毒的東西,去避免這些可能會把你錢噴掉,其實這也是儲蓄的一環,就是不要去把錢噴掉。那再來我們再來談說,怎麼樣去配置自己的資產,我覺得這是排在第三。就是說投資是擺在後面,存錢是擺在前面。大概這樣。
下面一位,**哈哈三豆雞**,他說:「五星時間夠幫我吹。最近覺得一台 25 年的老車要換掉,要買油車好,還是純電車好?純電車真的在我們這一代人有生之年會完全替代油車嗎?歐洲能源都已經開始走回頭路了。」
他講到一個重點,就是我覺得電車取代油車是一個勢在必行,沒錯,但是因為最近發生一些神奇的事情,告訴我們說,像在英國這邊的數據顯示說,現在你去買電車的人,你那個充電成本可能開始跟油車的黃金交叉的感覺。就是油車以前是我們講比較貴,電車比較省,但因為他們現在這個天然氣的成本、能源成本全部都在大爆升,所以反而油車可能變得是相對划算。雖然電車還是比較省,只是你不知道說如果這個油的供貨繼續去很緊的話,會不會它會呈現一個,就是可能在某段時間,油車真的是比電車省,有機會。但我覺得它短期的現象,我覺得電車還是一個勢在必行的一個趨勢,這應該是不會改變的。那其實在歐盟或說在台灣或說在其他地方,都是有這種電車強制上路的一個年限。雖然我不鼓勵這樣訂年限,我覺得應該就是讓他自然的去做變化。我是拒絕相信任何政府的管制跟要求會對我們商業發展實際上有幫助的,我覺得很難。就是業者自己會找出路,當這個東西真的比較賺錢、真的比較省電、真的比較好賣,那業者自然會去做,他自己會形成平衡,不用政府來規定。因為你政府是誰?你又不是那種聘請最聰明的人,你政府裡面的人又不是……我這樣講,我相信民間、商界的人才是最聰明的,比如說怎麼政府都會存在,那我覺得最聰明的人就是他都出來做生意,所以他不需要你們這些坐在辦公室的人,他媽的,出來規劃人家該怎麼做,他不需要你們這樣做,應該讓他自己去發展。
所以我覺得這個電車取代油車是在必行,只是在短期間有機會看到,就是可能像你提到的,油車有機會會比電車稍微便宜一些,有可能,就是整個成本攤下來,有機會看到這樣子的狀況。不過這個純電車的未來是確定存在的。那再來就是換車還是要考慮說家裡能不能充電,如果說家裡不能夠充電,你現在換電車很麻煩,我真的覺得很麻煩,就不要換電車,除非家裡可以裝這個充電樁,很重要。
下面一位,**中壢韭菜**:「希望被念到,五星吹捧。想請問主委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公司老闆的形象或是私德會影響選擇嗎?祝全家平安幸福,謝謝主委。」
以我自己目前的案例來看,我覺得還好,還好。就是我目前去丟的一些公司,當然這邊可能就不方便講是哪些,可是長期聽我們節目就知道我會吐的那幾個老闆,很會玩股票的老闆,但我就很喜歡買他們家裡的股票,因為我覺得他們家股票很會動。就是老闆他怎麼講,他今天有好消息的時候,他會放的比一般人還大聲十倍以上,然後這種東西有時候就會吸引到市場的注意,有時候就會吸引到一些外資法人的 cover,所以股價真的就會動起來。我還滿喜歡這種有投機味道的老闆。當然這是我用投機味道去看這件事情,因為我在打短線,所以我他媽管你公司長期怎樣,跟我屁事。但是如果我今天可能是變成說,覺得說有五家公司來找我私募好了,然後我的錢是要鎖在裡面五年之類的,像上述的那種比較調皮的老闆,你要我錢鎖在裡面我就不敢丟。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還真的會在意說公司老闆私德怎麼樣。可是在一般的狀況之下,就是我在次級市場可以自由進出,我反而很喜歡那些比較高調的老闆。所以老闆的個人特質、個人形象很鮮明,這很重要。
但有些老闆他就是很明顯有病,然後這個就要避開。像台灣某電動車公司,這間號稱是台灣版特斯拉,我沒有說哪家,我怕會被告,這個會告人的,人家嘴他都會告你。但這個就是很明顯,他媽的老闆就是有問題,他的公司就是有問題。像這種連買都不會買。就我自己會買那種公司,所以私德的問題,就有些人會覺得這個老闆都在炒股,幾個比較有名的,台灣的幾個大名,大家應該都知道,做股票一段時間都會知道,買他們的東西我不介意,因為他還是在經營公司,他只是喜歡炒話題。如果是買那種很明顯就是幹,你要怎麼講,就是他是一個騙人精的,這個大家自己要小心。所以我覺得私德這種東西也是看人,在我來看我覺得會炒作股票這件事情還好,但是如果連公司都經營不好的話,這個就是很大的問題。就像男明星、女明星抽菸,很多人覺得這個叫私德有問題,我不覺得這是有問題。他會去亂約砲,我不覺得這是有問題,但他會去騙砲,這可能就有問題。所以那個每個人的標準可能不太一樣,我覺得找自己舒服的東西投資是很重要的。
下面一位,**粉絲專頁 454**,一堆 emoji。他說:「五星吹捧安安。主委大大好棒棒,每天聽你的幹話就是我開車的樂趣,就算當個菜雞小韭韭也很開心,心靈獨雞湯實在太棒了,拜託多來一點。」然後一堆 emoji。
謝謝你。
最後一位,**AKFBDKX**:「每天都想聽你聲音的男人。主委你好,最近想買一些美國 ETF,最近在看 VT 跟 VTI,想請問大大比較推薦哪一個呢?第一次留言,最棒的投資標的,每天漲停板。」還有一個愛心的 emoji。
謝謝你。VT 跟 VTI 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個 VTI 可能在相關係數上跟 VOO、IVV、SPY 這種比較高,就是美國的標普比較高。那 VTI 是美國的全市場,它囊括的標的數量又比標普 500 多了好幾倍,但是整體的表現基本上算是差不多的。那 VT 呢,它是全球市場的一個市場排列,所以 VTI,然後跟我大家前面提到的 VOO、IVV、SPY,這都是美國市場。那 VT 呢是全球市場。所以如果說你相信美國市場會 outperform 全球市場的話,你就選 VTI。如果你不想去做選擇,反正全世界誰比較強,那按照市值排列,它自動會往上提升,那我都要撈到的話,我全都要的話,我就是買 VT。那只是在過往的表現上,因為美國市場是絕對領先全球市場,好在過往的幾年都是這樣嘛,所以可能大家就不會去選擇到 VT。但搞不好有朝一日,就來說歐洲市場、日本市場、中國市場表現比美國好,美國進入一個什麼 20 年的靜默期,那這時候其實大家就會希望自己手上的是 VT。
所以再來要看個人的選擇。一般來說 VT 是一個風險更低的東西,但他的報酬然後跟他波動程度可能就會不會有 VTI 這麼精彩。但這是以過往的角度來看,就是假設未來美國真的不好的話,說不定 VT 會贏過 VTI。再來要看你的投資的信仰,其實投資就是有點信仰的成分。你壓台灣的東西,全部資產都壓台灣,這就是一個信仰;如果你不相信台灣,全部壓美國,這不也是一個信仰嗎?如果說你覺得壓美國、壓台灣都不安全,你是壓全球,這也是一種信仰。你能夠說誰對誰錯?其實不能夠。就怎麼講,擇其所愛,愛其所擇。
好,那這節目就到這邊,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