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79:🌞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國票證券贊助。

今天要幫老朋友國票證券介紹一下他們的 App:國票理財 e 管家,新優化的功能「旺寶錢包」。

很多聽眾朋友常常顧著投資買股,而沒有注意到交割股款餘額到底夠不夠,不小心可能會有違約交割的風險。國票證券所推出的旺寶錢包,結合證券以及銀行交割戶,不僅幫你完整計算交易金額、避免自行計算錯誤,還會主動提醒你帳戶餘額不足,減少違約交割的風險,再也不怕忽然看到訊息跳出、被通知已經違約交割那種背脊發涼感。

在眾多的證券公司 App 當中,國票證券 App 算是介面設計得蠻不錯的一個。像是大多數券商的近三日交割金額,只有一般交易的交割款;國票的 App 優化了帳戶系統,將定期定額、申購款、留置款等所有在交割帳戶交易的款項,都會進行計算跟清楚顯示,避免客戶因為自行計算錯誤而造成違約交割的風險。另外,除了之前提過的 Trading Stop 功能之外,他們有設計像是避免一時腦衝下錯單的「下單保險」功能,還有「餘額不足提醒」,來幫大家大幅降低違約交割的風險。

最近股市上上下下難以捉摸,好用的電子平台絕對可以幫大家整合好投資策略,一起往下一座山頭邁進。國票的吉祥物很可愛,是一隻小柴犬,雖然我們自己養的是大黑狗,但是 App 打開可以看到狗狗,讓同是愛狗人士的我一早打開 App,心情就好了幾分。

分享他們的活動,只要用資訊欄中的連結進行數位開戶,新開戶就送你 500 元的抵用金;完成下單,不多說,加碼 200 塊的全家購物金,還可以享超低的手續費優惠。新、老客戶即日起到年底,下單成交每累積滿 10 萬塊就再抽一次獎,每週抽千元可樂旅遊金,一路抽到年底。另外再加碼抽 6 名 10 萬元可樂旅遊金,讓你躺著抽、坐著抽,怎樣都能抽。反正你本來就要下單投資,更可以考慮使用國票的 App,說不定抽到 10 萬塊,剛好明年解禁可以用來當出國旅遊基金。我就把優惠資訊這些全部都放在連結,在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

跟大家分享一下,秋口在幾天前的中秋節走失。雖然這個走失只花了一個小時就把牠找回來,但這一個小時,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很多東西都重新思考過了一遍。

比方說第一個,就是秋口走失的時候,我心裡是沒有任何情緒的。雖然我真的很喜歡秋口、非常愛秋口,每天都跟牠抱著睡覺,但我完全沒有任何情緒,我真的發現我是有人格缺陷的人,就是怎麼可以沒有情緒。如果說是我老婆的話,她一定就開哭、會難過、會開始各種求援,可是我就覺得我要先把他狗找回來。那如果牠今天死掉的話,我要找哪一家寵物葬儀社?我要把牠買在哪?不知道為什麼,我腦袋就可以在轉這些東西。如果牠這樣子走失亂跑,然後可能有些車子看到牠閃避不及,搞不好因為這樣子出了車禍,那我要怎麼樣去處理?有沒有保險可以做什麼的?我腦袋反而都在想這種東西。雖然我一直在奔跑在找這隻狗,可是我並沒有感受到任何心情上的變化,所以我真的覺得我自己有病。這是第一點。

然後第二點就是,莫非定律再一次用力地敲在我身上,就是任何一個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都會發生。當然我們自己本身做投資的,對於風險就很注意,只是在秋口這個事件發生之後,我自己會把那種……就算它只有一點點風險,風險已經低到不行的,但是它可能就相對於其他的交易,風險比較高的那種策略,都把它剔除掉。真的是嚇到,就是說什麼狗屁事情都有機會發生。

那一天是這樣,我們平常都會帶狗去林口的一個運動公園,那個運動公園在九點、十點之後,很多飼主就會讓狗狗在那邊交朋友,我們大家會聚集在旁邊的一個大草皮區。那狗狗就會在那邊互相聞來聞去,有時候會小跑步一下,但大多數就是待在那邊趴著,你看我、我看你,交個朋友。

那平常都會這樣做,那一天是中秋節,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人會在公園裡面放煙火。我一直以為在大台北地區不可以這樣做,我一直以為只有我們苗栗人會整天在那邊放煙火。反正就有人就決定突發奇想,他有想法,直接在公園裡面放煙火,一定是很大聲那一種。那煙火一炸的瞬間,所有的狗直接開衝,當時在那邊的狗全部都跑,跟逃難一樣,像那種槍聲一響全部開衝。那有些狗比較冷靜的,主人叫就回來了;有些狗呢,是主人飛撲,我就看到有人飛撲,好像明明就下雨,就在地板上濕淋淋的這樣飛撲把牠救回來。

那我的狗比較特別,真的別人都很乖,就牠的最特別,叫也叫不回來,追也追不回來,牠就死命地跑,用非常快的速度在跑。那所以當然連暖身機會都沒有,就直接開跑,直接用那種當兵之後,第一次跑這麼快的速度在追,不過是穿夾腳拖。那所以接下來就是腳皮脫落,腿痛了兩天。平常去健身房練腿,踢 220 公斤回來腿都不會痛,但是這個可能跑到腿痛,所以真的衝非常快。

那沿路上幸運遇到很多善心人士跟我指點方向,除了我自己的 AirTag 大概可以看牠方向在哪之外,他們就跟我說:「往那邊跑了,牠跑超快的,牠都不用停下來。」所以跑到下個 track point,看到有阿伯們在路邊烤肉,他跟我說:「你是不是在找一隻狗?那隻狗已經過馬路了,牠都沒有在看馬路,牠一直跑一直跑。」那沿路上大概五、六個人給我指點方向。

最後面就跑到了一個大概 1.8 公里外的建商的那種展示屋那一邊,看到 AirTag 定位在這裡,發現說牠沒有在這邊,所以我以為說是 AirTag 掉了。但最後面才想到,就是 AirTag 它的技術,是周圍要有 iPhone,所以牠可能跑到那個地方,暫時是沒有 iPhone 在旁邊的,所以我沒有辦法直接看到牠即時的定位,因為它畢竟不是 GPS 定位。你現在也買不到這種 GPS 追蹤器,應該說法規的問題。

反正總之在那邊稍微等了一下之後,才顯示說牠又在往 800 公尺外的地方跑了,跑到那種頭湖國小隔壁去了。那時候覺得應該要找點外援,因為我怕說我看到狗之後,我叫牠牠會繼續衝,那這樣怎麼辦?所以找個朋友來可能比較好。那不敢找我老婆,怕說直接就地死刑,所以找一個一樣是住在林口、我的鄰居朋友。那他很快就來到現場。

這個人呢,我覺得找狗找他是很棒的選擇,因為他是有那種「狗王」的氣質。就是很多狗看到他都會直接趴下來,然後抬頭看他,不然就會直接露肚皮。一般狗狗玩一玩露肚皮,就代表說「我認輸」,所以牠們看到他就會認輸,就是把他當成是狗王的感覺。這個人有那種狗王的氣質,狗狗看到他就會直接露鳥,剛好我覺得超扯的。

反正這個狗王來到現場,可能是因為本人也有養一條狗,所以他就知道說,狗狗應該是在頭湖國小隔壁的這個通道裡面,有一個看起來像是廢墟的通道,應該在這個地方,應該不是在旁邊的公園或什麼的。他就直接騎摩托車進去,那騎進去我就看到一個黑影跳下來,然後就找到秋口了,馬上就找到,這個狗王的厲害,他知道狗會怎麼想。那拎下來之後就終於安心了。

但是從此之後,我覺得很多想法就改變了。會跟我老婆講,就是無論你今天到什麼樣的荒郊野外、多安全的地方,還是說什麼牠有一個好朋友在現場,那你要把牠稍微解開讓牠跟好朋友玩,都不准。從現在開始,就是一路拎到底就對了。我們家狗就是比較特別,別人家狗可能可以把那個牽繩放掉,牠自己是很受控的,我覺得就還好。可是像我們家狗就是牽繩放掉,牠可能真的會出問題,牠會亂跑或什麼的。那嚴重一點搞不好,如果那一天晚上,牠害別人出車禍什麼的,那個問題就超大的。

所以真的是嚇到了。在這邊也算是用我自己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狗呢,盡量還是讓牠們在那種狗公園裡面,完全封閉的地方才讓牠去自由的跑。那在外面,即便牠可能本來是看起來很受控,像是秋口,秋口本來是隻瘋狗,但牠其實長大到一、兩歲的時候,牠已經開始越來越受控,牠不會去像年輕的時候這樣子。牠今天如果說看到有小朋友經過,牠就會想過去聞那個小朋友;有狗狗經過,牠一定會過去聞那隻狗狗。現在已經比較冷靜了。但即便牠看起來很冷靜,可是也可能會因為某種突發狀況,牠就開始亂跑。

就像那天被嚇到的狀況,大多數的狗在煙火突然這樣一炸的瞬間,牠們都會被嚇到。不要說煙火了,可能突然有一台車,管子爆掉了,還是說突然哪裡有什麼巨大的聲響、車禍、救護車開過去之類的,狗狗都可能會失控。所以提醒大家,狗就是把它牽好,真的非常非常的小心,用我自己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那同時我覺得 AirTag 真的是好東西。雖然 Apple 沒有找我業配,它應該也不會找任何人業配,但這個東西我真的是誠心推薦。因為本來我跟大家介紹的時候,一個林口的地方媽媽聽眾,他後來就跟我分享說,謝謝你有介紹這個,因為他狗狗走丟就是靠這個找回來。沒有想到我自己也是靠 AirTag,我才知道說原來狗在那個方向。雖然牠可能跑到比較人煙罕至的地方,沒有辦法即時定位,可是你至少知道在哪個方向,不然牠其實在運動公園那邊,突然往外衝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要往哪邊去找。所以科技的力量真的很強大,大概這樣跟大家分享一下。

好,那我們今天就來講話題。這兩天又是腥風血雨,昨天美國股市道瓊是千點大招待,那斯達克五趴招待,費半直接摔斷腿。隔天早上的台股倒是蠻意外的,因為台幣在昨天 CPI 開出來之後就直接大貶一頓,我記得盤中自己有看到 0.8%,然後就跑去睡覺,所以它是直接大貶一頓。但是台股今天卻沒有大暴跌,本來大家是預期說今天應該會大暴跌,那個匯率殺成這樣子,應該是有很多資金會跑出去,Surprise motherfucker。

但是很多人會講說可能是因為國安基金撐盤什麼的,反正那個都是事後解釋,但台股就是比大家想像中的強一些,至少我們以當天的表現來看。其實像這樣程度的大跌,我覺得在今年,特別是有參與到一整年的,應該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參與到 2020 年再加今年的,應該對於股市的各種風風雨雨都不會再有感受了吧?至少我昨天看到那種千點,我只想笑,就是我沒有任何的特別的感覺。像之前可能第一次看到熔斷潮的時候會緊張,但現在看到這樣的東西,就覺得美國股市正常發揮,全球股市正常發揮,今年不是狂漲就是暴跌,所以沒有那種可以讓你好好休息的一段時間。

我覺得最重要就是資金控管,所以資金控管就是不要有過額的槓桿,不要有融資的部位。其實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你會發現美國從 5 月到現在,在差不多的區間,它只是劇烈地震盪,但區間是差不多的。所以其實如果說你的資金有控好的話,應該是不會有太多的損失才對。就是有些人可能會在看到它上漲就追,然後看到跌又再砍,然後再追又再砍,那過去的四、五個月,可能你就發現你的資金整個大縮水。但如果你就放在那邊的話,其實過去的四、五個月,雖然很多時候會讓你一下高興一下難過,可是其實是停在差不多的位置。那我覺得今年就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讓大家明白這種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那當然昨天的大跌,也可以直接歸因於 CPI 數字不合預期,不合 Street 的預期。所謂的 Street 預期,就是說各家機構他們都會有所謂的首席經濟學家跟分析師,那這些分析師他們大家討論開會就會給出一個 guidance,就是我猜這個數字應該會是多少。那只是在我們過去幾個月的分析,大家應該都發現一件事,就是他們猜得超不準的。當然不是要吐槽他們是廢物,你要記得這些人都是頂尖的經濟學家、頂尖的受薪階級,都是那種最頂最頂的分析師,可是他們都猜不到。

所以其實你看完這個,你要很明確的明白我一直跟大家強調的一個概念,就是如果有人真的可以預測市場的話,他就不會在這邊跟大家講話,他就是比巴菲特更卓越的存在。就是你真的很難去做這種預測。那我們下一集跟大家聊一下 Howard Marks 的 memo,我們這邊稍微節錄他裡面講到一段,他這一次又再跟大家講這個預期是一個沒有太多作用的東西,特別是在講這種 Macroeconomics,這種總經相關的東西,其實預期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因為它的 input 太多了,你有太多的數據可以去影響到你的判斷。當你把這麼多的 input 湊在一起,那你要去整理它、要去處理它,最後面你要輸出。只是在他(Howard Marks)的生涯裡面,他幾乎是沒有看過有人可以去做到,就是把這麼多 input 集合起來輸出,那成為一個可以去輔助投資判斷,然後可以去讓你抓到市場高低點跟節奏的一個工具,不太可能,真的不太可能。就是有些人他可能這次準,可是他明年就不準;有些人可能過去很準,可是他今年就不準。所以最後面就發現說,有時候準、有時候不準。

但不是說總體經濟這個東西是一個你不用看的東西,你還是要知道嘛。如果你知道說美國的總體經濟很差的話,那你神經病才把錢丟進美國市場,對吧?他是增加你的難度。但是你沒有辦法去用所有的總體經濟,然後去預判說什麼地方就是低點。當然如果說你用「年」來看,我覺得機會又高一些,但如果你要把它縮到用「季」、用「月」,然後去猜什麼地方是低點是高點,很難。這個你看多就知道,再屌的分析師應該都很難做到這樣子的事情。

所以像這種 Street 裡面最頂尖的預判,他們都猜錯,幾乎都猜錯,那只有少數是猜對的。那這一次猜對的,可能下一次又會猜錯,所以真的是很困難。像這種通膨的數字,我覺得它已經是相對總體經濟的判斷裡面,相對容易的。因為特別是像這一次,大家都知道說油價的價格下來了,所以既然這個油價下來了,那當然能源這部分就會往下縮。那再來就是大家注意到,供應鏈這邊開始去庫存,那在通路端,很多是要求你東西甚至是不要退貨了,「我用送的給你,你不要再拿回來的倉庫堆了」。那各家賣場都有降價拋售的狀況出現,所以在市場的預期都是覺得這個數字應該要下來,只是沒有想到它沒有下來。

但我們坦白說,這個數字已經就是高原期了,之後就是會下來。只是可能下來之後,那又會再衝上去。就我們根據歷史的經驗來看,有時候就是下來之後,當政府或是大家都覺得沒問題的時候,然後這個通膨野獸又再一次的復活。所以它可能還是會不停地回來騷擾大家,但是可能最高點就是在相對這個地方。就像我覺得其實庫存最高點,就是現在這個地方,因為大家已經有意識去處理這件事情了。

但還是對市場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因為本來的預期是覺得這個數字開出來應該是 7.9、7.8 之類的,就是要往下走,沒有想到不只沒有往下走,也沒有持平,而是還微幅的上漲,這 Core CPI 數字是微幅的上漲。那當然如果我們今天去拆解整個 CPI 的數字就會發現說,能源的部分是已經顯著有改善,比較有問題的地方是在 Real Estate、Housing,還有跟住房。就是這個整體來說,以房屋市場來講,它是目前通膨裡面可能比較有問題的地方。

那其實這個數字,我覺得是一個滯後數字。當然這是我自己的猜測,那一樣這種總體經濟的猜測分享,就是純粹大家聽聽就好。我今天去看這個 Zillow 的數字,還有 Realtor.com 的數字,就知道說其實美國現在的房地產,應該是在一個開始收縮的階段。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有認識在美國的,不管是灣區還是哪裡的,你問一下,就是最近大家買房的氣焰有沒有很囂張?有沒有像去年那樣搶著買?已經沒有了。因為他們的利息太高了,這個美國利息是拉得很兇的,他們在買房子什麼四趴、五趴利息,那個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所以它那個購屋的動力已經有大幅的下降。

那再來就是,租金的部分,我覺得它應該也會開始拉平,但是不好說它會直接下降,但拉平應該是有機會看到的。我知道的是身邊朋友在美國的,都還是提到說他們房租是持續在上漲,而且也是直接漲 10% 這樣,就是來一個大的。台灣可能是兩萬多、三萬的房子漲你一千塊,都會覺得說房東真的是有夠賤的。結果人家美國是拉你 10% 這樣,你不住沒關係,別人要住。但這個我覺得應該就是要等到之後裁員潮,假設有再進一步的發展的話,就有機會可以把房租壓下去。

因為房租這種東西跟房價不太一樣,房價有時候是跟著利率在跑,那房租這種東西就是直接看當地的受薪階級有沒有辦法負擔,它是跟著當地的薪資水平在跑的。所以如果今天開始有人會失業,那這個失業的幅度是擴大的話,房租可能就沒有這麼強大的支撐。反而不管是看房價還是看房租,那根據民間的資料來看,我覺得這個數字應該都是拉平,甚至說會往下走。

所以 Fed 這邊看到的東西可能是比較滯後的。但是當然他們應該還是會按照他們現在看到的數據去出牌,也就是說他會繼續升息,而且會升可能比之前更大力。我們現在看像是 Nomura 跟 Goldman Sachs 都直接上調了他們今年的升息預期,Morgan Stanley 還沒有看到,但是應該也是會跟著上調。也就是說這些投行他們本來預期說通膨數字會在個月直接看得下去,但是沒有看到,雖然他們知道可能下個月、下下個月,終究還是會下去,但是因為有些數字開出來,就特別這種房屋相關的數字不是太好,所以 Fed 總會有這個動機可能去執行更強力的收縮政策。

所以可能會有更強勁的升息狀況出現,這個是目前市場新調出來的一個看法。但一樣,他們可能也會被打臉,就是說不定他們調完之後,之後聯準會不是這樣跑。因為我們在過去的一年就是發現,這種機構的預判其實很多都是不準的。也不是說很笨,他們已經是最頂尖的人,最頂尖的人都猜不到,真的是很難猜的一件事情。

我們看到聯準會這樣去升息之後,當然台灣的央行應該也會跟,特別是看到台幣一下貶的速度超快的,真的是加速在貶。本來想跟大家提醒說如果貶破 30,再持續加速貶,要注意一下我們的權值股可能就比較沒有動力。但像這個我也沒有猜到,我想說比較沒有動力,因為這個錢都出去了,可是沒有想到說內資還真的蠻強的,像今天這種撐盤也是我沒有想像到,就是哇靠,台灣人真的很有錢,就是很有力的力道去把價格撐起來。

那我相信台灣的央行應該也會跟進了,目前市場的共識是半碼、半碼,就是應該會再有 1 碼的出現,在明年中以前,就至少會再看到 1 碼。那 1 碼利息呢,就是 0.25%嘛,就是 25 個 basis point。那影響到大家的房貸,就是等於說總共是 2 碼的一個重擊。所以本來在去年,我們看到的房貸利率是 1.31%,如果說你條件比較好的,你都可以談到 1.31%,像我自己就是談到 1.31%。那這個 1.31% 會往上拉,現在是 1.56%,那之後可能會拉到 1.81%,這個是最保守的看法,應該都會到 1.81%。那如果說聯準會決定要讓利率停在高點一陣子,直到通膨下去的話,那台幣持續軟掉,說不定會再加碼。

所以我覺得大家都應該要先用 1.81% 作為一個基本款,那稍微再抓一個 margin,可能再額外算個兩、三碼的 margin,去估你的房貸支出會比較好一點。我覺得現在是一個要稍微小心一點的時代,那不只是股票做資金控管,其實房地產部分也是要做好你的資金控管。那當然一般我們比較常聽到就是說,房貸的支出大概佔你收入的三成。那其實這個我覺得是,檯面上實際可以這樣看,但如果說今天是有些人可能會被裁員、有些人可能會失業,或者有一些突發狀況,那類似這種秋口,你以為說牠怎麼可能會亂跑,牠已經變得很穩定了,就有些事情就會發生。

你要更保守一些的話,盡量會壓在三分之一以下。那當然如果你今天是一個小家庭,你們是兩夫妻一起賺的話,你們的三分之一額度就稍微高一些。盡量用自己的收入去抓,你房子可以買多少,不要去做一些超額的消費。就是你明明就知道說,這個東西買下去,你要縮衣節食到很誇張的程度,你的房貸是你的收入七成、五成,很多人是這樣。那你這種就等於你完全沒有抗打擊的能力,因為如果說你的房貸是五成、七成的話,代表你幾乎是沒有辦法存到錢。就是說如果你的薪水沒有破了什麼 10 萬以上的話,你應該是很難存到錢。那你都沒有存款的狀況之下,如果你今天遇到了你被裁員或什麼的,未必是你累喔,可能就全球經濟狀況會變化,那你可能就會導致你這個房貸會出問題。

所以給大家建議,還是說盡量要看好自己的資金。資金控管就是你要先去考量各種的風險,你不要只看到說上檔的 upside 多少,你要先看你的 downside 可能是怎麼樣,就是說你撐不住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所以要買房的稍微評估一下,就是先去看一下自己月收入的量,然後去算一下你的三分之一可以買到什麼樣的房子。再強調一次,用「月收入」不要用「年收」去算,因為搞不好你去年拿到這麼大的分紅,今年是拿不到的,那整個景氣的狀況是有改變的。

所以就單純的用月收,先不含 bonus,bonus 拿進來算是加分,算是給自己喘息的空間,有額外的存款跟投資的錢。用一般的月收去算,那三分之一的收入可以拿來付房貸或是你的房租,那剩下的要是可以生活外加存到一些錢的。如果說你是三分之一的錢下去之後,那扣掉你的生活費什麼,你是完全沒有辦法存到錢的話,那你遇到升息,這就是我們講「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明明就只差幾千塊,可是它這個幾千塊加上去,你整個現金流變負的,那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所以在這邊稍微跟大家提醒一下,就是現在我們看到這個通膨數字,本來預計在這個月要下來,但是跌破大家的眼鏡。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數字有可能是滯後的,不過聯準會還是只能夠按照它看到的數據去出牌。那坊間也開始有很多分析師去擔心說,聯準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子反而做過頭了?因為它升息的效果可能要幾個月之後才看得出來,那它現在一直看過往的數據然後瘋狂的升息,就到幾個月之後搞不好會引發一些大爆炸。

我們之前跟大家笑說現在已經不是什麼軟著陸、硬著陸,是「黏著陸」。如果說它再調升升到後面,可能會變「軟腳陸」,直接軟趴趴是把它甩在地上,那真的會痛死。那我們還是要去小心這種各種潛在可能會發生的天災人禍。有時候是天災,只是人為想要去介入、去做一些東西,然後中間變成人禍加強上去。各種最壞的狀況都要做一個考量,盡量把金流抓得稍微寬鬆一點,特別是你還沒有投洗下去的,趕快去做一些調整;那頭已經洗下去的,也就只好趕快想辦法去找到更多的收入吧。就如果說你現在卡得很緊的話,你要知道說這個息應該就會繼續升了。雖然台灣應該不會像美國這麼硬,可是跟個半碼、一碼應該是很有機會,如果說人家一直停在利率的高檔,那你必須要跟,不然台幣會狂貶,那這個也是有機會再去影響到大家。都要去把這個列入考量會比較好一點。

---

那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何主播,他說:「孟公老公我是阿榮啦,呼嚕 pee la see li kua kua ka ka wu ma ma la,被幹出汁了,熊市趕快結束,拜託孟公老公再說一次『聞聞的』。」

好,聞聞的。

下面一位,CH_,他說:「你確定 no looker 的嗎?主委您好,最近各種壞消息,市場感覺也不像過去那樣積極,未來好像也不會有好消息感覺。聯發科只能夠當餐盤,IC 設計只能設計聖誕燈泡一樣。想請教主委,個股期像發哥、GG 個股期轉倉好像已經正價差一段時間了,那如果是想長期持有,主委會 care 這個價差嗎?還是其實長期來看這個價差會收斂?那另外,請問主委要怎麼去評估未來的本益比呢?像發哥可以跟 QCOM 比,Nvidia 稍微可以跟 AMD 簡單比較一下,但 Tesla 這間傳產科技股要跟誰比呢?謝謝主委,祝全家開心。」

那這個觀察是還蠻不錯的,沒錯,聯發科它在除權息那時候,它是正價差好幾點。那現在呢,我沒記錯今天是正價差一點多吧?那有蠻多的個股期都有出現正價差的狀況,所以它確實就讓持有個股期變得沒有那麼有優勢,應該還是有優勢,只是沒有那麼有優勢。

像聯發科那時候在除權息,其實正價差這麼大,是因為很多人要用股期來閃股息的稅,所以這個期貨的需求突然放大,就會呈現有很不錯的正價差。那現在我聯發科跟台積電是透過半導體期持有,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這個指數,我覺得它是還蠻不錯的,唯一的缺點是我不喜歡它把台積電鎖一個上限,但除此之外,這個專注在半導體的持股這件事情還蠻符合我的風格的。那外加那個比例上,台積跟聯發科我記得他們現在比例應該是台積 2、聯發科 1 吧?那再來就是其他的半導體一大群,其實那些東西跟我平常會壓的東西還蠻像的。所以我直接把半導體期買下來去取代我的個股期,那比例上是一模一樣,等於直接換過去那一邊,那邊還是有逆價差可以賺,只是它的造市沒有很積極,所以你在掛單上可能比較麻煩一點。那我是不建議大家去持有這個東西,這比較進階一點,只是我現在是換到那邊去持有,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有注意到這個正價差的狀況,沒有那麼優勢的時候,當然我就換去別的地方持有。

然後再來就是問這個同業要怎麼樣去做對比。聯發科跟 QCOM 比還蠻 OK 的,我覺得他們的 P/E Ratio 是差不多的,產業的結構上也是差不多的,產品組合上有差距,但是大致上來說差不多,就是手機是主體,那開始有去做一些副業,把副業的東西拉大。那 QCOM 的部分就是在車用的部分很大力的在做,那聯發科呢,我覺得就是這個 Smart Home、Smart Edge 的部分很用力的在做。當然其實他們兩家都有互相在做彼此的東西,就像車用聯發科有做,那 QCOM 當然也有做這種 IoT 的東西,就都有啦,所以他們兩個這樣比還 OK,就是這兩家可以這樣比。那 Nvidia 跟 AMD 我覺得已經不太能夠比了,那個特性上就有差了。

那 Tesla 更沒有對象可以比,它比較特別。所以估值有很多方式,你可以用 DCF,你可以用 P/E、P/S。那一般 P/E、P/S 這種,我們都是要去跟市場的同業去做比較,然後看你是中位數還是前段還是後段。前段當然你就要帶來比較好的成長性,然後會去做一個這樣相對的比較估值。那 Tesla 還真的沒有人可以比,所以我覺得 Tesla 真的要去算它的估值的話,用 DCF 會比較好。

可是像特斯拉這種股票,DCF 要估也很難估得準。就是我們連未來幾個月的事情都說不定的,你怎麼可以估到幾年後它一定可以賺多少錢?誰跟你講你一定估得到?雖然有很多用 DCF 用得很順的,我不是要吐槽他們這個 DCF 不行,為什麼?因為我自己本身有用這個估值去看,我等於是吐槽我自己。我覺得跟大家分享說,就是有很多時候是這樣,你看未來幾個月都看不準的,你怎麼會覺得你看未來幾年看得準?過去那些科幻片,他們在拍未來的時候都還是拍得不準的,他們都沒有想到未來的樣子怎麼樣,要嘛就是估得過度先進,要嘛就是過度落後,不然就是那個發展的方向完全猜錯之類的。

所以股票是真的比較多摸不定,那產業的趨勢是明顯的沒錯,只是說你要很明確的就算到它可以賺多少錢,這個我覺得會有挑戰。所以像 Tesla 這家公司,一般我們怎麼樣估?因為我們身邊有蠻多特斯拉狂粉,那我們的做法是這樣,我們會去知道說每家工廠它可以做幾台車,那它的成長速度是多快?它最高可以做到幾台車?一台車的 ASP 是多少?然後去算一下它這樣子可以出幾輛車、外加賺多少錢,然後用這樣去給它一個成長股的估值去調整,一般我們是這樣子做。只是要跟同業比的話,找不到,你現在的車廠沒有辦法拿來跟它比。

下一位,動感超人,他說:「主委安安,主委好,主委棒,想請教主委在操作短線的部分,獲利狀況下,主委用什麼方式操作呢?是屬於移動式停利,讓獲利奔跑,且至少保有保底獲利?還是屬於先平倉部分,確保此單至少不虧,剩餘讓獲利奔跑?還是直接下單後,不理它,止損設好,直到出場條件達到為止?謝謝主委。」

這個問題不錯,但是怎麼講,它的變體還蠻多的。如果今天是在用台指期的話,會直接設一個 stop 位置。比方說我今天買在 14500 好了,如果說拉出去的話,我可能就設 16500 stop,所以到這個地方我就會把部位都出掉。如果說還沒有拉出去的話,會手動去控它,就是你不會在獲利沒有拉出來的狀況之下就跑去睡覺讓電腦處理,我是這樣做。

如果是個股的部分,我覺得就要更耐心一些。就是指數有時候你看錯就是直接出場,因為指數我們就在賭博,坦白一點就這樣。那個股呢,有時候我們會講說自己是「價投」(價值投資),所以就算我現在套 30%、40%,有時候是可以接受的,就是用資金去控它。所以個股的部分比較可以接受說你買進然後直接跌,很正常嘛,就你不可能每次買進都直接漲。但指數一般就是,你買進之後,它如果沒有往你的方向走,你就要直接停掉。所以那個邏輯上我覺得不一樣,當然這是我自己個人這樣做,所以有些人想法可能會跟我不一樣,我就分享我的做法而已。

那個股呢,因為可以接受比較大的回吐,那並且會有分批操作的一個做法,所以會用這種 trailing stop,用趴數去鎖一個移動停利或是做移動停損,會這樣子做。個股用 trailing stop,然後加移動停利、停損。那指數的部分呢,用設定的這種止損或是止盈位置,直接打在那邊,所以如果打到就直接電腦把它出掉,是這樣子。所以大概跟你分享一下。

下面一位,苗栗網,他說:「說好的言論自由。主委你好,你對綠畜打綠班有什麼看法?之前在某個政治論壇留了不同意見,那竟然被圍剿洗版,這實在是太恐怖了。」

今天也不要說什麼打綠班,你跑去鋼鐵韓粉的地盤,或是說柯文哲的地盤,你跑去講他們的大哥怎麼樣,你一定都是被幹。在台灣本來就是政治是比宗教更瘋狂的一個信仰存在,你不覺得嗎?你不覺得台灣人對於政治人物的差距、模糊已經誇張到一個我覺得有點噁爛的程度嗎?

我今天懶得去站什麼陣營,也不要說什麼我是要故意裝中立,因為我真的不在乎。你把誰選上干我屌事?我根本不在意,搞不好之後我就不住台灣。我就坦白講,我真的看多就覺得說很莫名其妙。怎麼講,就是說為什麼你可以今天假設是 B 陣營推出的某個東西,在那邊狂幹,然後之後換你們自己上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沒問題了?所以你完全在看人,你不在看事情。

當然其實有些人會講說,本來政治就是要看人不是看事情,一樣的工具換到別人手上,搞不好別人就惡搞或什麼的。對啊,所以你就會發現這變成一個信仰,就是信者恆信。那很多人就是被傷過之後,像之前狂挺柯文哲的很多,後來最討厭柯文哲。那你當時幹嘛要狂挺人家?我就不懂,你生活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但可能有些人就覺得政治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吧。

我們當然知道說政治跟生活離不開,我們的節目也會講到美國政治、台灣政治,但我覺得那個不是重點。在我自己的觀察上,不要花太多心力去跟他筆戰,因為這等於是信仰了,你戰不住腳的。你會花很多的時間,然後你會讓自己很生氣,搞不好跟人家告來告去,然後之後才發現說自己什麼東西都沒有獲得。所以我覺得稍微看開一點,不用去想要導正別人,這個很困難。你要去導正一個那種鐵頭的,幾乎是不可能,我在那邊直接跟你講不可能。所以就是大家出來投票,然後去決勝負就好。如果說人家選上你很幹,那幹一幹就算了,生活還是要繼續。

就坦白說,你的生活品質的決定,大概八、九成還是在你自己的修為。那政治到底會影響你生活到什麼樣的程度?會有,只是你要全部賴給政治的話,那太辛苦了。最後面你就變成我之前跟大家講的那種,生意不好就怪顧客、什麼事情沒做好就怪政府,或者說什麼東西不順就覺得是老婆害的,還是今天衣服顏色穿錯、內褲沒有穿紅色的,你會變成那種理由伯。所以盡量專心在自己的生活上,跟人家吵政治吵不出來的,我用我的經驗跟你分享。特別是台灣政治有很多是有這種利益輸送的,就是說,怎麼講,你今天某個陣營上去之後,可能他的很多附隨組織都可以拿到他們的標案。那之前當然他出來洗風向,都一定會洗說他們的東西最好的,可是等到他們下去之後,風水輪流轉,就換另外一批人。你如果去沉迷在裡頭,除非你是那些可以賺到錢的,不然我覺得你都是浪費精神而已。

下一位,大小小日月明,他說:「五星推推,小弟在枯燥的傳產工作,近兩年工作時,耳機都聽股癌跟 The Soulfin' Souls,來度過煩悶單調的工作時光。感謝主委持續分享,也推薦這個讚讚的樂團。祝福主委一家和聽眾們都能身體健康。」

待會兒來聽看看。

下面這位,單眼皮眼讚,他說:「我也是有仇必報。主委安安,請問面對職場上的小人,在我離職前,可以怎麼樣處理呢?一、把他的各種小人行為揭露給高層知道。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走了就算了。因為我也是有仇不報不舒服的人,但公司高層瞎了眼,對於小人的卑鄙手段都能夠視若無睹,還有點懷疑自己,難道我才是那個小人嗎?所以既然都要離開了,那就讓小人繼續殘害這間公司,也根本不用管這麼多?請主委開示,祝主委全家平安順心。」

首先第一個,他說直接把人家的小人行為揭露給高層知道。你要先去定義什麼叫做「小人行為」。如果你的小人行為只是在說他用一些不正手段在惡鬥你的話,說不定高層根本不在意。也不是說高層瞎了眼或是很雞掰,就只是單純的,不然你們在那邊吵架到底干我屁事?你們就是群小朋友,我根本不在意,你只要東西有做出來給我就好。高層要看的是这个。

所以你去揭露他的小人行為,除非是比方說,他直接用公司的錢去亂報什麼有的沒的東西,或是說他有公器私用、他有拿回扣,這個是真的,你去揭露他就出事情。如果是他跟你的競爭上,他有點沒道義的話,我相信你的高層一點都不在意。

那我自己是比較建議第二種做法。當然也不是說完全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說就是,如果你今天真的可以送他下山的話,你要有那種關鍵的證據,而且是要很方便。就類似說,他今天要跑出來選舉,那你知道他之前開查某沒有付錢,出來爆料,這種就是直接送他下山,讓他一刀斃命,我覺得這個就是敲在點上,也不會花自己太多時間。可是如果你要去跟他做一些鬥爭的話,你自己也要有心理準備,一定會搞到自己心情差,因為人家一定會報仇。所以就會變成弄完之後,自己超累的。

就是社會上就是有這樣子的人,有時候就閃過去。你要去報仇,說不定最後面你變壞人,因為你報仇的力道沒有拿捏好,他變成比較可憐,你就看起來是比較難看。所以一般這種報仇的東西,都是你可以順手推他一把,就直接送他上西天,類似什麼,他真的有在做一些會出事、有法律問題的東西,然後你去把它揭露出來,沒問題。可是如果你要去挑人家的毛病出來,可能有些東西他也沒有犯法,只是道義上不對,你要跟你主管解釋說為什麼這樣不對,就算了。職場上有時候遇人不淑,沒關係。

再來就是說,高層視若無睹,所以自己是不是小人?這個事情我跟你分享一個東西,就是我之前有參與的一個生意,我在裡面幫忙進行。這個生意我們有要管理的人大概十個人左右,這十個人裡面有兩個屬於那一種比較有意見的人,他很常會跟我講說,覺得「Feddy,那個誰誰誰,我覺得他可以怎麼樣,因為他這樣做的話,我們這個地方才會更好」或什麼的,他們會這樣給我一些建議。

那我之前有一段時間都是把他們河蟹掉,那他們當然之後就有跟我抱怨,因為我跟他們都有當朋友,他就會跟我講說:「反正跟你講也沒有用。」他們常會這樣。那一般講這個就換我生氣,我就講說:「什麼叫做跟我講都沒有用?」就是你的思考範圍是你看一個人不爽,所以你跑來跟我、身為主官的人,你跟我講說你看他不爽,他這樣做是真的會侵害公司的利益或什麼的。可是如果我今天要去導正這個人的時候,我可能會產生一些額外的代價。你知道其實管人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你知道其實像我們那時候來管理的人,其中有一個就是嚴重的玻璃心,他真的是玻璃到不行的,你只要去點他一下,他可能就是明天就辭職他不幹了。可是他真的很會做事情,所以我真的會要求其他人稍微擔待他一下,因為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強,他只是極度玻璃。那到最後甚至直接講開說,他就是一個玻璃,大家讓他一下,可是你看他真的很厲害嘛,做事情做得很強。

所以其實主管他會有很多要考量的東西,不是你單純的覺得說好像你看到的這個問題,這麼明顯,他必須要解決。因為對於主管來說,這可能不是問題。因為他知道說,你管人就是要明白說,這不是在玩什麼以前那種單機便利商店遊戲,什麼每個員工的特質、他的數值條你都看得到,那你可以直接完全地去破解,然後組出一個最強的團隊。不是這樣。

就是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問題。有些員工看起來很好對不對?可是他私下要給你借錢,因為他家裡有問題,所以在主管的眼中,我可能就不會覺得這個人這麼好。即便你跟他說為什麼不是他升主管,因為我知道他有財務上的問題,我升他當主管,他搞不好把錢幹走。當然他很認真沒錯,可是我不會跟你講他的財務上的問題。當然,因為主管看到的東西跟你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未必是主管瞎了眼、他故意不處理。就我的經驗是要告訴你說,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東西是跟大家想不一樣。即便那種工作效率很好、跟人品有問題的人,有時候我們稍微忍他一下;那有些人人品不好、工作效率又不好,這當然最簡單,直接把他 fire 掉。所以他其實比較像是一個綜合評量。老闆有時候不去處理這樣的人,可能是有他的一個考量,所以你就釋懷吧。

下面有一位,無薪發比特勞,這好像已經留言過,跳過。

下面有一位,三代亞股無師拜金城武,他說:「這就是第二隻腳。第三次留言,兩個問題想要請主委解惑。最近因為美國的強硬發言,美股又大幅修正,連帶台股又再一次的跌破萬五。那請問主委也覺得這就是第二隻腳?之後市場會不會慢慢的緩漲?還是這次不一樣,聯準會 9 月、11 月、12 月繼續大幅升息三、二、二,把大家帶向地獄?那最近穩帽忽然漲停,請問主委這就是主力騙炮,還是真愛真的來臨?穩套是否有實質利多翻轉?從三百、兩百、一百七到一百五,一路攤平的小菜雞求開示。」

好,那首先他前面講說這是不是第二隻腳。看起來是啦,就是宏觀上的第二隻腳,那這個腳會不會踩穩也是沒有人知道。我們這邊朋友討論是,大家覺得說應該會去摸到前低附近,但是應該很難繼續往下破。這是我們討論是這樣啦,那當然我們會因為我們討論去做一些策略上的規劃,就看你怎麼樣覺得。

那再來下面他要問穩帽。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穩帽跟 2337 旺宏啊?這兩隻我不是跟大家講說這是「新人殺手東巴」嗎?就是新人很常會被他的廣泛題材給吸引進去,那可是你買了十幾年,一般都不會太好。那這個是有專業人士在玩的,像投信,我看進出還蠻準的,投信買 2337 的準度還不錯,那穩帽也是。穩帽很常會突然來一個,然後你等到三個月之後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是他有很多這種消息人士在玩。

那他的股價最近不好的原因,還是因為 PA 的狀況差,這個在節目有跟大家分享到。那其實穩帽在去年來看,他應該是相較他的同業,就宏捷科,是比較有機會的。只是這個手機的需求翻轉、中國封城等等的影響,他是非常卓越的。像穩帽他的 PA 的庫存量就不是好看的。再來就是三五族公司,我大概在半年前就跟大家提到,他們有開始有無薪假的狀況,所以他的狀況不是太好。那你說現在拉的這一根在拉什麼?我不知道,這種很多時候都要等到幾個月後才知道。

那穩帽確實是好公司,只是在個股的投資上,還是不會建議一般散戶用這種攤平的方式去操作。就是如果你今天買下去的話,你那個部位就好,那你要記得你買進的理由是什麼。如果說你覺得他之後還有機會的話,那更便宜當然你要買更多沒錯,可是還是要去守好你的配置。不要說因為他更便宜你買更多,買到這邊變大股東,然後套牢到變老公,類似這樣,然後你的部位可能 99% 壓在這支股票上面,那這支股票後面不行了,你就死定了。

台股的供應鏈不可以這樣子玩,這個是老生常談。台股的供應鏈,你在那邊跟人家講長期持有的,或是很多人會講說什麼之前那個某隻個股很強,那個誰抱的,然後我現在要買進,不是。因為台股本來就不是讓你這種無腦長期 hold 到底,台股不是每個東西都可以這樣 hold 的。也不是說美股就可以,只是因為台股供應鏈很多時候是,他今年採用你的東西,明年就未必會採用你的東西。所以供應鏈如果你沒有去抓到那個很準確的你現在看的題材是什麼,那你有跟在這個股價趨勢上,其實很難把它做得好。那我覺得像穩帽跟 2337,又是供應鏈股票最難做的股票之一,因為他們的內線仔太多了,所以一般人要去競爭非常困難。你看到那種股價表現,要等到幾個月之後可能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下面這位,習近平最牛,這個好像也留言過。

有很多新的 ID 出現,跟你們講一下,就留言過之後,你下次就等幾個月再留言,就是有問題一次問完,然後讓別人有機會留個言這樣子。除非之後我們沒有人留言的話,大家就歡迎跟那個 Call-in 節目一樣,同一個陳先生一直打進來沒有關係。但一般時候,就是要稍微休息一下。

下面這位,是在哈囉你,他說:「翻譯翻譯,什麼叫做他媽的驚喜?主委您好,請問您覺得擦鞋童理論,還適用這個時代嗎?昨天賣早餐的阿姨聽到我有玩美股,劈頭就問我有沒有買特斯拉。現在 YT 財經頻道有一半也都是在講特斯拉,聽到我實在是有點反胃。主委覺得特斯拉適用於擦鞋童理論嗎?謝謝。」

其實我也開始害怕,因為特斯拉,你知道就是在我們可能早期來講的時候,還會跟人家筆戰,誰跟你說電動車沒有未來,電動車以後一定會取代油車,就會筆戰這樣的東西。可是現在已經變成是大家都認同特斯拉,所以我也真的怕怕的,就是不會再想要去加碼它,真的會怕。因為每個人都有特斯拉。

但是我覺得擦鞋童理論要看,就像美國股市,如果說你今天看 Robinhood 的資料,你就會發現散戶最愛買的東西其實都是那種大型藍籌股,外加一些小型迷因股,但是一般是以大型藍籌股為主。像美國股市可能很多散戶都在買蘋果、買特斯拉好幾年,所以這些散戶都賺錢。所以不是說什麼散戶就是一定賠錢命,他不是這樣看的。大概是散戶有時候去買的一些迷因股,那很多最後面會受重傷。

所以我覺得擦鞋童理論在現代,它可能未必適用。因為以前可能資訊不流通,所以當那些在門口擦鞋子的,他平常根本就沒有電腦也沒有網路、也沒有朋友,那他都知道了,那可能就很大條。可是現在是一個消息出來,可能你獲得的時間是跟機構一樣快,所以你說誰是擦鞋童?很難講。所以我覺得擦鞋童理論沒有像過去那麼的迷人,只是「人多的地方要注意」,這個大原則還是存在的。

所以像特斯拉現在變成大家都認同了,我說會怕,但是你說會不會這樣子就把股票出清?也不會,因為反正也都翻幾倍了,就這樣放著吧。希望他不要跟老黃一樣,媽的真的是抱到最後面回到多年成本,很難啊,特斯拉要回到多年成本應該要跌到七、八成以上。但我覺得怎麼講,就是會用資金調控的方式去,它膨脹我就會把它減碼,然後去布局其他我看好的東西。這可能跟我早期來講特斯拉已經不一樣,早期是壓爆嘛,但我真的近期也感覺怪怪的,就是每個人都覺得他很好,然後他的布局已經越來越明確,這種時候可能是稍微要小心的時候,但還是會去持有他的股票,這沒有問題。

下面一位,小 Main3,他說:「174 公分長 14 公分高。謝謝股癌五星吹吹,常常聽主委分享市場大小事。有個問題想要請主委看法。小弟我在 18 歲的時候開始存儲蓄險(怪我好愚笨存錢),那存到 24 歲的時候大概存下了 80 萬的儲蓄險。那目前是不需要這筆錢(但可能未來四年後成家立業所需),那從去年 1 月聽股癌後,才每月月薪固定投入定期定額 1 萬塊,那 5000 在 0050、5000 在 VT。想詢問主委,如果是您,會解約儲蓄險後分批投入股票市場,還是會先將儲蓄險擱著?那如果有需要用錢的時候再解約儲蓄險?感謝主委解惑。」

好,對,因為有三十幾位都問儲蓄險,那我後來想一想,其實怎麼講,就是我在講的各個東西,他都會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就像你今天是大老闆,要節稅可能就要儲蓄險。所以我其實不會去講每個工具它絕對是壞或什麼,只是,儲蓄險很多拿來賣年輕人,那真的是在害你,那個是沒錯的。

但是你可能是在滿久以前買儲蓄險的,所以你那個儲蓄險的利率說不定不錯,如果有個什麼 2%、3%,放在那邊可能可以。你都繳完了,那可能沒差。那只是很多現在要新買儲蓄險的,你就要去算一下那個 IRR 是多少,這可能是人家不會跟你講的。所以你最後面就變成說,你花八年的錢付給保險公司讓他去炒房,讓你拿一個垃圾利息。這個利息是你可能放在市場裡面輕鬆可以拿到的。當然市場波動一定大,很多人就是承受不了波動,他儲蓄險至少它不會動,就是我感覺是穩穩的。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名目上看起來的穩穩,可是實際上不會幫你賺到錢的東西。

就像台灣人很迷信那種高股息,一樣的道理,就他們去迷信一個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沒有這麼有意義的東西。不是說股息它真的有拿進口袋,不是說它完全是虛幻的,只是說你要看的是總報酬率,股息就是總報酬率的一環。那其實在這個儲蓄險的面對上,我覺得是同樣的道理。就是很多年輕人被騙去買,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個東西實際上的報酬率是很差的,跟他想像的不一樣。但是因為你也認知不夠,所以你就被框了,那也活該。

那只是如果說你是有認知的人,好像這位,我覺得給他不一樣的建議,因為他已經付完了,如果這個利息是不錯的,放在那邊也沒關係,就當成是資產配置的一環。就是我那邊有一筆錢,之後我可能就不會再去買這樣子的東西了。那 5000 元 0050 跟 5000 元 VT 也是一個很穩健的做法,所以目前的做法都非常穩健,那我覺得沒有必要做額外調整,最多就是可能我不會再買進儲蓄險了。以前的儲蓄險就放在那邊不去理它,新的錢我可能就投入市場或是做其他的配置,我會這樣子做。

所以其實怎麼講,還滿感謝這位朋友有來問這個東西,因為有時候回答一個東西,我也怕說我講得太武斷。但其實每個工具在特定的時機、特定的人,可能都有適合的狀況產生。那可能之後有一集也可以再特別聊一下槓桿 ETF,我之前也說這個東西不好,因為我自己可以用期貨去做。但是其實還是有些人用這個工具是可以的,他可能本身沒有這麼大,他沒有辦法用期貨去做這個槓桿,那他可能就會用這樣子的工具。所以都是看人、然後看時機。所以大概這樣子,那這集就先聊到這邊,下集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