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80:🌮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Noir VPN 贊助。
Noir VPN 是全球知名的 VPN 品牌,沒有用過 VPN,你一定也聽過 VPN。點一下輕鬆切換 IP 位置,享受更多跨區域追劇、看電影的樂趣。那我自己在歐洲都會使用 VPN,一部分是因為手遊可以連回亞洲區領寶物,再來就是一些串流媒體鎖區,也都是靠 VPN 解決。
我自己覺得 Noir VPN 在使用上非常方便,像電腦裝置只要把它打開來、按一下,就直接啟動 VPN 的服務。Noir VPN 的威脅防護(Threat Protection)功能可以阻絕惡意軟體、釣魚網站,甚至是討人厭的彈出式廣告。在全球六十個國家都擁有伺服器,提供穩定快速的連線品質。透過 VPN 選擇相對應國家的伺服器做連結,一個帳號可以提供六台裝置使用,手機、電腦、平板都可以用。
現在搜尋 `nordvpn.com/gooaye` 或是輸入我們《股癌》的優惠碼「gooaye」,就可以享受兩年方案加贈四個月,平均一個月不到一百塊的價格,就可以取得 VPN 的服務。這邊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連結欄找到相關的資訊跟連結。
好,那剛才上班就看到一個滿震撼的新聞,Nvidia 的一個顯示卡品牌廠 EVGA,他們公司的正式名稱叫 EVGA,只是玩家圈很多叫它 FGA,那這家公司宣布說,之後也不會跟 Nvidia 合作顯示卡相關的業務了,算是一個震撼彈。
先大概介紹一下 EVGA,或我們把它稱為 FGA 這家公司。它是一家 AIB 廠,所謂的 AIB 廠就是他們去跟上游的 AMD 或 Nvidia 購買顯示卡晶片,然後自己去做 PCB、散熱、PSU(Power Supply Unit),組一組變成一張顯示卡的板子。那這種顯示卡的板子,其實各家品牌都有在出,像台灣知名的就是「華碩、微星、技嘉」,他們有自己的顯示卡板子。所以這種顯示卡的板子,就會有點像是說,我今天 Nvidia 出了一個 3080Ti 的晶片,那這個 3080Ti 的晶片,可能在各家的板子上會有不一樣的設計、不一樣的風扇數量、不一樣的效能表現等等的。
EVGA 在所有的這些顯示卡 AIB/AIC 裡面算是非常優秀,它獲得很多好評,在台灣的電玩圈,大家甚至把它稱為是「大哥」,這家公司是佛心公司,總是提供很好的產品,以及它有很棒的售後服務。這家公司目前在美國的市占有差不多 40% 以上,那宣布不要再去做 Nvidia 的產品,其實算是一個很大的震撼彈。
我們就大概來聊一下這件事情。首先要釐清一個很基本的概念,就是市場的報酬是一個定值。所謂的定值,不是說我們在年初就可以知道到今年底市場的報酬會多少,而是說如果我們今天用覆盤的方式,今年已經過完,那我們回頭看一下今年的市場報酬是多少,這個市場報酬就會由市場裡面的參與者,有些人賠錢、有些人賺錢,它是一個定值。所以它是一個類似零和市場,如果說你用短線的角度來看,它可能會是一個零和市場,有些人賠的錢就是有些人賺的錢。市場可以提供的獲利就這麼多,扣掉券商的手續費跟交易稅費等等的,這個錢總額其實是變少的,然後從一些輸家的手上,分到一些贏家的手上。這個是我們在看市場報酬的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個觀念。
那其實在貨物的市場上,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簡單來講,在一個市場,好比說美國市場,它的顯卡的獲利值可能是一個定值。這個定值當然會穩定上升,因為可能越來越多人使用顯卡之類的,但它就是一個定值。所以這個定值會由大家去分,這些「大家」就指說可能 A、B、C 家廠商,那 A、B、C 家廠商他們也有各自的上、中、下游,大家去瓜分這一個利潤。所以除了說橫向的競爭之外,垂直的競爭也會產生。
這個我們在蘋果就看到很明確的跡象,就是說蘋果的毛利為什麼這麼漂亮?就是因為它下游的供應廠……你知道蘋果的供應鏈就是會不停地被壓榨,到最後大家做蘋果的東西,有時候甚至是不賺錢的,可是就是賭一個夢想,之後可能它有下一代東西,我們可以卡到 Tier 1 的一個供應。所以大家也是使命地做下去,即便跟蘋果是瘋狂地在殺價。蘋果的毛利來源,其實就是它下游供應鏈殺出來的。除了它可能對消費者的漲價是一環,對下游的殺價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在顯卡市場,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根據 JPR 的數據,從 2000 年到現在,其實 AIB 跟 AIC 的毛利是持續下滑的。如果說你有在追顯示卡公司,應該也可以注意到這個跡象。只有時候可能你未必看得出來,是因為像在去年,為什麼毛利會大暴衝?為什麼台灣的「華碩、微星、技嘉」毛利會大暴衝?他們的毛利大暴衝原因,就是因為在去年,有很多 AIB 跟 AIC 他們是擅自在漲價,上游的 MSRP(製造商建議零售價)是沒有調整的,但他們知道說挖礦潮,所以他們就自己把價格往上調。大家都想要卡,那我就賣貴一點,甚至把那些同捆包,所以就做出了很漂亮的毛利。這個毛利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長期來看這個毛利是持續在下滑的。所以去年算是一個幾十年一見的大潮,剛好給大家撈一筆,可是整體來說,它是持續下降的。
那回歸獲利是有限的這個背景條件,就很明白知道說,這些 AIB 跟 AIC 失去的毛利,當然就是被上游的 Nvidia 給拿回去了。Nvidia 在 2005 年的毛利是 30%,到了 2022 年,預計它毛利還是可以到 60 幾趴,也就是說它的毛利數字是翻了一倍。那這一倍就是從下游的供應鏈裡面榨出來的。你不能夠說他很壞,只能夠說他很高明、他很強大。在企業的世界裡面、在商場的世界裡面,我們不會隨便講說一個企業非常的壞,他可以有這麼強的議價能力,就代表說他有很強的本領,因為如果你不做,別人也會做,所以你的毛利才會這麼低。
毛利的數字其實就代表說你的可取代性,當你的毛利數字越高,代表你的可取代性是越低的。這個是很基礎的概念,大家在買供應鏈股票的時候,也稍微看一下毛利。當毛利數字低,代表這個東西可能是誰都可以做,所以毛利數字才上不去。對於蘋果、對於 Nvidia 來講,他們可以有這麼強勁的毛利數字,就代表公司本身的研發能力、獨創性,或者說它在市場中的代表性,都是非常強大,才可以有這麼強的議價能力。
當然對於下游來講,就不是這麼舒服。所以下游可能就會覺得說,蘋果是貪婪的、或是 Nvidia 是貪婪的。但沒有辦法,商場如同戰場,每家公司都要為了自己的股東,去努力地把更多的利潤抓下來。Nvidia 也不是說它坐擁高毛利跟獲利,就沒有在做事情,它的 R&D 費用也是逐年地持續往上開。只是當然,這些費用都扣掉之後,它還是越來越賺錢。那沒有辦法,就是一個企業他做到最後面,可能就可以變成一個類似壟斷的地位存在,所以才會有反壟斷法的出現。因為一個企業如果說他就是好好經營,也沒有在雷的話,他是真的可以把所有東西都吃下來,他有規模化的優勢,也可以把你同捆包,所以就很難被擊敗。我們目前看到的 Nvidia 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即便他今年股價跌爛,但它在 AI 的領域上、在顯示卡領域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老大,非常非常的強大。
EVGA 選擇要退出 Nvidia 的顯示卡業務,當然就很快地會讓大家產生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說,那你們公司的人力要怎麼樣去做調整?這比較像是八卦的部分,因為反正你在公開市場是買不到這家公司,所以大家只是純粹的好奇,280 個人,七成的人是在做 VGA 相關的業務。那在前陣子,台灣的部門已經裁掉很多人了,現在可能會進一步的裁員吧,不然你這個 70% 的員工,想不到要怎麼樣分配,他們都是在做顯示卡相關業務的。那其他的產品線可能都還不錯,毛利可能表現也比 VGA 的好,但是問題就是營收的量沒有這麼大,所以公司會怎麼樣調整,是大家會好奇的。
那延伸到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你這個 70% 的人力,如果不做老黃(黃仁勳)的顯卡,你可以做蘇媽(蘇姿丰)的顯卡,你可以做 Pat Gelsinger 的顯卡,你可以做 AMD 或是 Intel 的業務。只是根據公司釋出的消息,在短期內,他們應該是不會去做 AMD 跟 Intel 相關的東西。只能夠說 Andrew Han(韓泰生)有情有義吧,可能不希望太快去幫助 Nvidia 的對手,也有可能是有談什麼協議之類的,這我們當然不清楚。因為他是在 4 月的時候就跟老黃講這件事情,只是新聞今天才出來。那我們身邊所有的消息線也都是今天看報紙才知道,就是我們一般會期待自己要有不錯的消息,你至少要比一般散戶快個一陣子,但這件事情真的是大家都是今天才知道,所以大家才在討論說它會怎麼樣發展。我們也不知道 Andrew Han 會怎麼樣做。
那你聽到 Andrew Han(韓泰生)想說他是不是華裔?沒錯,他是華裔,他住在新店。只是我不確定他是不是常住在這,但是他有一個家在新店,他是有朋友的鄰居。其實在台灣的大老闆不是只有他,還有像之前跟大家分享到的,Ubiquiti 的 Robert Pera,也是曼菲斯灰熊的老闆,Robert Pera 就住在信義區的豪宅。這中心點其實你稍微 Google 應該也都自己找得到,這個可能在圈內的人都可以知道這樣的消息,就是有些他是住在台灣的。當然是一個花絮邊的訊息分享給大家。
那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說,那既然你沒有要去做 AMD 跟 Intel 相關的業務,你只是單純的放掉你的 Nvidia 業務,那你放掉的 Nvidia 業務是多大呢?他在歐洲跟美國都有不錯的市占,特別是在北美區,他是有 40% 的 market share。所以他今天退出北美市場,代表這 40% 的 market share 會被大家分走。所以很直覺就是他對於其他的 AIB/AIC 或是對於 Nvidia 本身,是一個大利多,因為他清除了一個空間。
這個是很直覺、第一層思考去想,但問題是,現在顯示卡是在一個供過於求的狀況。所以我覺 EVGA 的退出,並不會為大家帶來太多的刺激,他可能是後續才會慢慢地發酵,就是他的市占被大家分走這件事情。但就現在立刻來說,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一個刺激。所以像有些人可能直覺想到,他這個市占抽掉了,那我當然直接去買「華碩、微星、技嘉」,麻壓、爆幹買,禮拜一這些漲停,可能有些人會想要用這個題材去炒股票。但以目前的供需狀況來講,我不覺得他會直接受惠,可能長期有機會,但是初期未必。
再來就是,其實北美市場,我根據在供應鏈的朋友跟我分享的是說,他覺得是一個燙手山芋。就是你做北美市場,你必須要接受消費者買進之後,三個月內可以無條件退貨,所以在管理上會比較困難、成本上也會比較高。再來就是,你還要去支付一些 marketing fee(行銷費用),這個費用占比也是不低的,所以北美市場其實是蠻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市場。我不知道,可是可能以目前的成本結構,對於這業界人士來講,他們會這樣去看待。當然也很難說,就像大家都知道幫蘋果做事,很高機率會搞到自己,可是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就是它一定還是有一些潛在的機會跟可能性。
那除了這些 AIC/AIB 公司,台灣的「華碩、微星、技嘉」會受惠之外,Nvidia 本身可能也是受惠者,因為他們自己有在做直銷顯示卡的業務,可能就直接推給 Best Buy、推給一些通路,他們直接賣給他。再來就是可能之後也會花更多心力去做自己品牌的一個顯示卡,就除了做晶片之外,可能自己的卡會花更多時間去著墨,這個是之後可以去期待的。
所以我們就稍微跟大家 update 一下顯示卡的相關消息,因為我們上一次跟大家提到,可能是幾個月前說,之後你會看到便宜的顯卡。那當時提出的幾個理由,現在也都發生了,像是 PoW 轉 PoS。當時還是一個 rumor,說可能會在第二、第三季左右轉,現在就是證實了,已經確定是轉了。轉完之後也不像當時可能跟大家分享說,有些礦工講說反正我今天不能挖以太幣,我可以挖其他東西,沒有想到的是,之後發生礦難。所以當時說可以去挖其他東西的這些礦工,他們也都錯估了情勢。對未來的預期真的是很困難的。
那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去更新這個狀況呢?就是說既然已經發生了一些當時假想上的情境,難道說顯卡這邊就是地板嗎?其實覺得不是,顯卡應該還可以再往下走一段,因為需求真的在蠻薄弱的,那可能可以在 Q4 跟明年 Q1 都還繼續撿到便宜的顯卡。雖然我們這邊目前收到的消息,是 Nvidia 他們是有信心可以在 Q4 把整個庫存給打掉。
庫存打掉的方式有幾個:第一個就是他便宜算去打庫存,這個我們在財報裡面有看到;第二個就是去降價求售,這個就是消費者有看到;那第三個就是含在眼睛裡面,眼淚不敢流下來,這些在 AIB/AIC 裡面他們自己才知道,收了一大堆的庫存。EVGA 的狀況也是翻出來給大家看到,就是說老黃會丟一堆庫存給你,這個庫存丟給你,該怎麼辦呢?自己想辦法。這個就是通路上跟代理商的一個悲歌,當上游要丟東西給你,你不能不收,你不收之後的產品可能就沒有機會發給你,所以他們現在可能是把很多的庫存都轉嫁給下游去了,所以自己的身上庫存不會這麼多,自己可能可以在 Q4,或是晚一點在明年 Q1 可以去化完,但在下游的通路還是卡住的。
當然我相信老黃為了自身利益,也不會讓下游卡一堆東西,然後後面上到自己,他還是會去做一些協同的處理。但是我們總之可以期待說,可能在 2023 年 Q1 以前可以把這個庫存去掉。就說在「便宜的顯卡」這件事情上面,可能還有幾個月的機會,如果說大家想要去採購自己的顯卡的話。那目前是聽說 40 系列的需求可能不會太強,整體的消費情緒還是在很差的狀況之下。今年的修正就是一個自證式預言,很多東西真的是連企業本身他們可能當時都看不清楚,真的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才知道說,景氣還是這麼糟糕的一件事情。所以顯卡價格還有機會繼續看到便宜。
那長期來看呢,我覺得顯示卡它的用量應該會慢慢的下降,我想的是消費性的用量。在企業端,像 Nvidia 他可能自己就會有一堆顯卡,因為他會提供 GFN 的服務,就是 GeForce NOW 線上玩遊戲的服務。像這種線上串流遊戲,我覺得它在之後的市占只會越來越大,所以相對的在消費端這邊,大家實際去買顯卡的需求就會越來越低。也就是說長期來看,我覺得 AIB 跟 AIC 的業務,這種販售顯卡的業務會持續的疲弱,就是說越來越爛。當然還是有可能有一些狀況會讓它 spike(衝起來),可是大趨勢我認為是向下,如果說雲端遊戲推得起來的話,實體卡需求就不會這麼大,它是一個互相對沖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長期來看,Nvidia 是站在一個利多面,那 AIB 跟 AIC 呢,我覺得是站在一個比較偏利空的層面上。所以開始去淡出這個業務,然後去擴展其他業務,像台灣的這些「華碩、微星、技嘉」廠,他們其實也是有在往橫向的業務去發展,就不是單純的去賣人家顯卡,因為發現這塊的毛利不漂亮、越來越難做,還有我提到的這種雲端遊戲對他們可能會造成的衝擊。所以他們可能都慢慢地降低這一塊的鋪險,然後去加大其他業務。那看起來 EVGA 的退出,就是敲響喪鐘的第一步,其實大家都開始注意到這塊沒有那麼好做。被上游壓著,這也是很多 AIB 跟 AIC 的經驗,那現在終於有一個大咖直接說「老子不幹了,我退出」,所以可能也會讓整個業界產生一些新的動盪。一樣,就在動盪之中,我們隨時去找尋一些機會。在那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顯示卡圈內的一個狀況。
接下來跟大家聊一個最近的大新聞,FedEx 聯邦快遞,他們取消了全年的財測,啟動樽節,並且開出一個不如預期的 EPS 跟營收,也看到它的股價是崩了 20 幾趴,崩跌的幅度是幾十年來之最。其實像 FedEx 這種穩健的公司,都可以看到這麼大的一個下殺,所以是讓很多人開始擔心說,景氣應該是真的不行的。許多媒體的報導也是下說「景氣風向球示警」,那把 FedEx 當成景氣風向球,我覺得是 OK 的,因為本身物流公司的好壞、物流的暢旺與否,其實就代表了目前全球的經濟狀況是怎麼樣。
只是可能還是要細部去拆解一下,就是有時候你看到可能物流公司的營收開得很漂亮,未必是目前的需求很強勁,可能是卡住了。好像之前海運卡住或是說貨櫃車卡住,導致它的報價是上升,可是實際上運輸的量並沒有上升。所以我們主要是看這個量的部分,價的部分本來就是在海運跟一些陸運、空運上,我都是期待它會下降,那很合理,因為之前是收了一堆的附加費。所以當這些附加費被抽走之後,就代表說它額外的毛利不見了,這東西是本來收不到的。等於運的量可能還是跟原本差不多,只是你加入了附加費,因為你要搶這個倉位。所以如果說它只是單純的這種附加費不見,或者說一些漲價的紅利不見的話,那可能還好。
所以我覺得去評估整個世界上的景氣怎麼樣,透過物流公司去切,你就要注意說它價的變化之外,毛利的變化,還有實際上目前運量的變化會比較準一點。所以除了看 FedEx 之外,我覺得可以看一下 UPS、USPS、Amazon Prime。你沒有聽錯,Amazon Prime 像是一個超大的物流公司,所以 Amazon Prime 要列入一個考量,然後還有馬士基,因為馬士基不是只有在做海運,它也開始在做空運承攬相關的業務。所以大家的狀況都把它拼湊進來,就可以用物流端去切,所以目前經濟狀況是怎麼樣。
但其實我覺得也未必要做到這種複雜,那個是比較理性的做法。那感性上跟直覺看,就是現在經濟狀況就是不好,很明顯吧,就是跟去年比起來就是不好,它就是進入一個衰退期。這個衰退期,目前大家預期可能會在明年的第二季打底,然後到後年會衝回一個年增率的增長。像台灣的一些 IC 設計公司跟大廠,也是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那一樣,這些預期都是根據現在的狀況去推演說,到那個地方應該就會解決。可是實際上,世界上同時動態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只要任何一個東西有變數,可能整個又會改變掉。所以在預期上,我覺得大家放心裡面參考就好了。
那對 FedEx 這個劣於預期的數字,我自己的猜測會比較偏向於,它可能是這家公司的問題占六到七成,然後全世界的經濟占三成。就是說,當然全球的衰退期是我們看到的,只是要直接全部都歸咎於一個全球的衰recession,我覺得未必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那為什麼會這樣想呢?因為我看到它開出來的數字是 3.44 的 EPS 跟 232 億美元的營收。那 FactSet 的預期是 5.14 跟 236 億美元,所以看起來營收的部分並沒有差太多,而是 EPS 的部分掉很多。營收還是有收進來,可是為什麼毛利跟 EPS 的狀況會差這麼多呢?我覺得很大的原因就是在,第一個可能附加費那邊有一點狀況,再來就是說他們在整併的過程之中,在歐洲的供應鏈管理上,以及在亞洲區可能遇到封城等等的這些狀況,看起來就是在成本的管控上出了問題。所以營收並沒有掉很大,但是 EPS 掉很大。那請問成本的管控上出很大的問題,是全球的問題還是公司的問題?當然全球的問題一定有,可是我覺得公司的問題可能占比是比較大的。
那當然這個是我們目前用它的初步財報去做的猜測,可能等到下個禮拜開出來之後,再跟大家更新說這個財測有沒有猜對。我覺得還是要等待其他的貨運商的成績出來,以及他們的說法出來,我們比較好去判斷說到底這個全球的景氣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會落底。所以只看 FedEx 一家,我覺得目前是不太夠。但是它確實對市場來說是一個夠給力的鬼故事了,就是物流的一個巨頭出現了狀況,所以是不是全球的經濟要爆開了?
這邊就要稍微補充一下,就是我們習慣稱 FedEx 是巨頭,但是其實 FedEx 它並不是最大的那顆頭,它的 Market Cap 大概是 40B(十億)左右,那跟 DHL 它的母公司 Deutsche Post 是差不多,就落在 40B,接下來是順豐,大概有個 35B 左右。那最大的是 UPS,150B,也就是說 FedEx 大概比 UPS 小了四分之三,差不多是這樣的一個數字,它並不是真正最大顆的那個頭。如果說我們要看整體狀況的話,是需要多家的綜合評量,或是看 UPS 可能會稍微好一點。當然他們各家都有各自的強項,以及可能比較厲害的市場,所以要綜合評量會是更準的,只看一家可能沒有辦法看得非常準。
那只看 FedEx 就要判斷說美國現在的內需不強,可以嗎?其實也不行。因為在美國的包裹運量上,市占最大的是 USPS,差不多接近四成,那 UPS 大概是兩成五,FedEx 大概是一成五、一成六左右。亞馬遜很快,亞馬遜現在大概有個兩成的一個市占,那剩不到 3% 的市場才是其他人去瓜分。這個數字有趣的地方是在於說,USPS 很穩健,都一直落在 35% 到 40% 的 market share,可是 UPS 跟 FedEx 實際上是在逐年下降,他們的 market share 是一直在掉的。那他們掉的 market share 是被誰撿走?很明顯就是 Amazon,被亞馬遜的 Prime 跟它的 Logistic Service 給拉走。
所以亞馬遜的 Prime,它可能可以反映美國的實體內需經濟需求是有多大,就是你要看一下亞馬遜,你要看一下 USPS,那 UPS 跟 FedEx 可以稍微參考,可是因為他們逐年本身市占就是在掉,所以他的包裹數量就沒有這麼準確。當然亞馬遜因為它市占爬得很快,所以亞馬遜的成長性很好,也不代表美國的內需很強,因為它本身是隱含了亞馬遜的成長性在裡面。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更多的綜合條件判斷。
但看起來這個故事是非常有效的,市場整個嚇到屁滾尿流。那現在市場已經開始去往上一集有跟大家聊到說,跟朋友討論是覺得這次有機會摸前低的這個劇本去前進。那就稍微講一下,如果摸前低會怎麼樣做。在摸前低的時候,應該會先打一個多單試看看,試看看有沒有搶到短底。那如果說搶失敗破底的話,就會進入無底深淵,非常的可怕。破底這種東西,對於我們會稍微看一下技術線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關鍵。也就是說,美股雖然從五月到現在是停在差不多的區間盤整,但這一波如果繼續往下衝,然後衝破底的話,代表來到一個新的區間,那可能就是有「春江水暖鴨先知」,有人先知道,所以不計代價去拋售,股價或市場就此進入一個非常大的恐慌,或者說,其實真的這個衰退的狀況是比大家想的還要嚴重的,那就有機會就進入下一個區間。如果說我們用這個 technical chart 做一個分析的話,那這樣的狀況產生,可能在實務上的操作上,就是會塞一些 put,可能會塞一些 put 來做一些保護,就當然是買保險。
那只是如果說你的部位沒有很大的,沒有必要這樣做;如果你是持續購買的,就繼續買沒有關係,便宜下來了,難得的好機會,不然難道是股價貴的時候才會買嗎?當然你可能會覺得說,便宜下來,可是如果之後更便宜怎麼辦?那你可以選擇去扣一些現金。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覺得其實還要去考量你個人的條件。現金流穩健的人就持續地去扣,現金流沒有這麼強的,可能就是你可以選一個你覺得最舒服的點,只是要去抄到真正的底很難,我必須跟你說這件事情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說是部位比較大一點的,可能有些人就會決定說要塞一些避險的部位。只是避險部位你要知道,那就是一個成本,如果說真的崩掉,等於說你這個保險就是賠掉,本金沒賺到錢。如果這邊沒有崩掉,你避險的成本就等於是丟到水裡面去。所以避險的成本也要抓好,要去找那種跟我們實務上買保險的狀況很像,你支付的錢是少的,可是它的槓桿是很大,它可以形成很大的保護,像是意外險這樣子。所以使用 put 去做一個保險的部位是蠻多人會做的,因為 put 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價格,去保護到一個比較大的部位。
那如果說你今天 put 買很大,好比說你買到部位的三成、四成,那當然你可以保護的量其實是超大的,甚至你往下崩,你會賺錢。但你付出這麼大的一個保費,也代表著如果最後面沒有崩的話,你這個保費是有機會歸零的。因為 put 如果說它最後面是沒有摸到它的 strike price,它是會歸零的。所以在保險跟對沖的條件之下,其實大家要最注意的就是,要保護的部位是多少、要投入的保險成本是多少。如果說你不會算,我就建議大家不要去做這種所謂的對沖跟避險,因為你弄下去會變成多空雙巴。
那只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說今天摸到前低,可能大家會想試一下搶短。那搶短失敗,如果破底,有些人就會塞 put 進去,這是我們自己操作上會這樣做。
好,那這一集就聊到這邊,我們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 Phil Wicked,他說:「轟底與綠綠與綠。我的小兒快一歲了,應該跟癌大的小孩也差不多。最近聽癌大分享育兒經,真的很有感觸。送了托嬰一個月得到最大的收穫,不是減輕照顧小孩的負擔,而是老婆的抱怨大幅的減少。那雖然一個月要一萬塊左右,但是實在是太太太值得了。先前聽癌大在投資股票,大多是以 334 的方式往上買,那想請問癌大每份投入的狀況,是利用時間來分,或是漲的趴數來分呢?祝癌大育兒順利,家庭美滿。」
這個 Phil Wicked 一看就是過來人,真的,送托嬰其實最大的幫助是家庭關係的和諧,而不是說你的疲勞度的減緩。疲勞度的減緩是有,家庭關係的和諧是幫助最大的。所以我就說那些托嬰中心的、幼兒園的老師,真的都是他媽天使。
那再來就是說這個加碼的部分,其實很多人來我節目都會希望問一個標準答案,我必須跟你講說,真的都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每個標的的玩法都不太一樣,每個時間上的做法處理都不太一樣。就是因為這樣子,所以投資才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你就想如果說每個東西都可以 SOP 的話,那就全部讓程式交易就好了,我們就不需要人的介入了。
我稍微跟你講一下,簡單來講,我大致上會以趴數來分,時間上未必。時間上可能會是以那種,假設是買美股,我看好的標的,按照我的資產配置丟進去,那個就是用時間上來分,就是我不會刻意去抓一些買點或什麼的。但是如果是做個股,特別是供應鏈的小型股這種的話,我覺得趴數跟型態很重要。就是除了趴數之外,型態我也看,所以型態就是說,我本來喜歡買在突破的位置,或說接近突破的位置去賭一個突破。
那一般突破的位置,我不會在當天追。突破什麼一天三、四趴的,那個都是最緊張的位置,就是你突破上去,你追進去,那有時候隔天直接殺一根大的下來。如果你部位沒有控好,你直接 all in 進去,很多人受不了,就會變成追高殺低,他追一個突破,然後隔天直接看光光,那我覺得這個就很傷神。所以我比較喜歡買那種在盤整末端,然後去賭看看它會突破,我會這樣做。那這時候先丟第一單,突破之後拉出去,可能就會小量小量加,但是就不會像什麼三三四,可能就是三,然後之後什麼 0.5、0.5、0.5,反正就是只買一張一張慢慢加上去。
那如果說看到它有下一個盤整,如果一個股票真的會走一個長期的大波段,它不會是一波帶走。那種飆股才是,像合一這種就是一波上山、一波下山。可是如果這種長多的標的,比方來說像是嘉澤 3533 這種,它長多的標的,過程之中會有很多休息,這樣會盤整。那一般就是這種盤整的時候,我也會選擇把第二批資金丟進去。那只是有時候你等到下個盤整,可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所以也未必,就是有時候就會慢慢地沿路就加,然後有時候會等到下個盤整。這真的要看,你要看你那個標的屬性。
那如果說你今天是賭一個事件,好,舉例來說,這個 EVGA 的事件你有內線,那當然你要一次就把資金打光,因為就是拚一個事件交易。事件交易就是你要很快的把資金快進快出,所以這個邏輯上就會跟你去長期持有一些標的、加減碼會不太一樣。但大致上來說,我會講說是看型態跟看趴數。所以先拉出我的成本之後,會上第二個部位,那第二個部位上去之後,第一個部位就千萬不要再讓它賠錢了。這個是加減碼的最基本原則,就是說你只要部位有進入到加碼的過程之中,如果你是弄短線的,你第一個部位就不要讓它賠錢了。你第一個部位買 10 塊,然後第二個部位買 15 塊,所以你的均價是 12.5,那你在 12.7、12.8 就必須要停利出場,如果說回檔回到這個程度的話。這是我啦,只是有些人會選擇說,反正我家碼之後再套一點沒關係,但是我不喜歡。所以我必須說這種東西都是非常看人的,那我只能夠大概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下面這位,薩基謝孟恭我老公,他說:「Lab GG and Libert GG. Lab 孟公 GG and Fuggen Tally ReGG。請問癌大會不會抱著秋口,然後臉埋進他的毛裡狂吸?小弟自認對毛茸茸的生物很沒有抵抗力,在附近的公園遇到很親我的狗狗,有時候我會把頭埋進去毛裡狂吸。就在昨天,我把 YouTube Shorts 上一個龍貓做沙浴的短片傳給我姐後,然後就有以下對話。姐說『真的蠻可愛的,好想要捧起來』。我說『我也是,捧起來,靠近臉上吸』。最後她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很像痴漢大叔。想請教癌大,這樣的行為真的很像痴漢?」
不會啊,這個就是那種巷子內的才會懂。狗的話,我覺得是要聞他的前腳,前腳他的腳掌裡面會有一個……不知道怎麼形容,一點那種起司的味道,外加以前那種小被被的味道,非常療癒。那貓的話就是聞他的身體跟他的頭,但是狗如果說聞肚子的話,我覺得沒有什麼味道,就只有狗味而已。所以比較懂一點的、比較內行一點的,會選狗狗的前腳,那如果是貓咪就會選他的頭跟他的身體,大概這樣子。我覺得這不是變態,只要不是跑去聞你的同事應該都還好。
好,下面這位「殺小電台」說:「台指期錯了嗎?」然後因為這個就是老朋友,那我看他也是很久以前才留言,所以就來唸一下。「癌大您好,我是那位在大一《理財規劃》這堂課期末報告時,提倡用台指期代替 0050,然後差點被當掉的傻屌。自從您上次說要 skip 我 20 次之後,我便自主管理了 20 次(應該有 20 次了吧?)。想知道癌大對於保本、不保本保險的看法,以及那些西北有錢的人會不會很愛買儲蓄險?我的保險業務都跟我說,很多億來億去的有錢人有多愛買他推的那些保險,不知道是不是在給我畫虎爛?」
然後下面一個超長的留言,超長的留言我就回答你上面的。對,這個自主管理做得很不錯,就是稍微跳過一下,讓大家有留言的機會,謝謝你。下面他講說保險的看法,保險一定就是買不保本的。我覺得保險會想要買保本都很奇怪,就是他把保險跟儲蓄、外加投資混在一起。一個產品如果混太多東西,它就變四不像了。就像是我跟大家提倡說,那個恐懼貪婪指數,其實它裡面的每個指標都很有用,可是如果說你把它混在一起變成恐懼貪婪指數,那個指標是沒有屌用的,你把它拉出來回測就知道,它都是過於極端,你看那個根本不可能做股票,那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這個保險就是保險,投資就是投資,儲蓄就是儲蓄。那我覺得保險本身就是要買那種高槓桿的保險:意外險、醫療險,這種是我覺得你該買的保險。那保本型的,很多都是追求說什麼最後面他可以還你錢或什麼的,那個你算一下就會發現根本就是不划算的。再來就是說,億來億去的有錢人喜歡買他推的保險,那這個是真的,就是有很多有錢人確實就要買保險。像我上一集提到說你現在不應該去買一堆儲蓄險,可是有錢人他去買儲蓄險作為他的資產跟稅務上的一個規劃,又還蠻合理的。就是說每個工具都有其可能可以用的人,那工具本身當然也會有好的工具跟比較不好的工具,可是我必須得說,在一些狀況之下,都一定有他可以用的人。大多數的人,我覺得要避開保本型的保險。
那再來就是說他說用台指期代替 0050,然後差點被當掉。台指期可不可以代替 0050?可以,只是它的特性上不一樣,說不定就是這樣子,教授才會把你當掉。0050 有一個 0050 期貨,只是它的流動性不好。那如果說你用 0050 期貨去代替 0050,這個就是絕配,所以絕對是用它代替是最好的,只是它的流動性要沒有問題的話是這樣子。那如果用台指期代替 0050,那本質上就不太一樣。就舉例來說,台積電在 0050 可能是四成,在台指期只有兩成多一點,所以就不一樣了。它的選股邏輯也不一樣,0050 是最強大的 50 家公司,按市值排列去給他一個趴數;那台指期是上市的 900 多家公司去排列。所以雖然可能走勢上是大同小異,可是本質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教授要當你的話,如果是用這個理由就還 OK。
好,那下面一位這位莉亞姐,他說:「兩岸危機要帶什麼資產逃?癌大您好,逃難的時候,你的台股跟台幣會怎麼樣帶走?銀行會被擠兌?股票來得及便宜匯款出去美國證券戶嗎?你會買黃金還是準備加密貨幣的冷錢包?癌大好常講一些財經的英文專有名詞,在地的台妹聽不懂了,可以講英文順便翻譯中文教學嗎?瞬間變成財經英文教學好節目。癌大九全家一身平安。」
謝謝這位莉亞姐。好,那這個問題是在蠻有趣的,我們就來認真的回答一下。假設你今天要逃出台灣的話,首先第一步就是人先出去,人先出去最重要,你錢出去人沒有出去都是多談的。人出去的話,你身上一定就可以帶相當部位的歐元、美元、黃金,跟你的珠寶,全身都可以把它穿戴起來。你要知道如果你今天是放在盒子裡面,price tag 還在的話,這可能會被人家課稅,所以東西要穿在自己的身上。現金的部分要注意說不要帶到人家的上限,到時候被沒收那就比較尷尬一點。
所以人先出去。那再來就是你的股票把它賣掉之後,T+2 它會到你的帳戶裡面。只是如果你要搶快的話,現在可以 T+0,等於說你跟券商申請,他提早撥款給你,那你付兩天的利息給他,這個是最快速可以把你股票的錢提出來的方式。那如果你是使用期貨交易的話,你直接賣掉當天保證金就退款,所以期貨的資金是更快的,快兩天。
這個錢退你的帳戶之後,你就直接用銀行的 App 把它換成你要用的幣別,像是美元或是歐元。那換完之後,你可以直接透過網銀把它轉帳出去,一天的上限是 50 萬(台幣)。那如果說你今天有申請開通上限的話,它可以轉更高的一個額度。那全年的外匯購買額度是 500 萬美金,自然人的話是 500 萬美金,就是說你一年內只能夠買 500 萬美金。一天是 50 萬台幣,只是這個 50 萬台幣的上限可以改,可是那個 500 萬美金就我所知是不可以改的。所以如果你是超過 500 萬美金想要把它匯出去的話,我會建議你就要提早做佈局,不可以等到出事才匯,那應該會整個卡住。
那再來就是說這個錢匯去國外之後,要怎麼樣把它提出來?就是你可能有海外的券商提款卡,那就可以透過……它基本上是沒有手續費的方式,把錢領出來,那可以持續的生活。所以如果是逃難要出去的話,整體的規劃是長這樣。只是當然會建議你說,真的要有這樣的規劃的話,應該是要提早去做準備。你如果等到大家都在慌張的時候才去弄的話,就會遇到你講的事情,像是銀行擠兌。
只是幸運的地方是你的錢都是在銀行裡面轉來轉去,所以你可能比較不會遇到這種 ATM 排到爆掉、沒有現金可以領的窘境。但是你還是會遇到匯率崩掉的窘境,假如說真的有災難發生的話。所以這種東西都是建議你提早去做準備。那如果說你沒有提早做準備,你當下要去處理的話,你大概需要兩個工作天,就可以把你的錢初步的丟去海外。那如果說你要把所有的錢都丟出去的話,那可能就要提早先去做一些申請,好像這個 50 萬的上限要去把它調高之類的,不然你就是一天只能夠丟 50 萬。所以大概是這樣跟你分享一下。
當然只是說,大家要逃還是不逃,那是各自的選擇。我跟你分享這個,並不是說什麼鼓勵大家都要逃什麼的,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規劃。有些人覺得說,我的根就在這,我要留在這。或者說,如果說這邊真的發生災難的話,其實很多人是磨刀霍霍的,我跟你講,就是台灣真的發生災難的話,他們準備要用全力去抄底房地產跟股票資產的。所以只能夠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那逃出國外的,可能當下看起來是比較安全的,可是之後看起來搞不好是覺得戰爭都沒有打起來,或是其實是沒事情的,然後你跑去國外又再跑回來,你增加了一堆成本,你反而是沒有贏過那些留在國內的。只能夠說每個選擇都有可能有其代價或好處,就是選擇之後就做承擔。我就跟你分享一些如果說我真的要去想的話,可以怎麼樣做的一些方法。
下面這位摩斯拉飛高高、特斯拉也飛高高:「請教指數配置。我先推薦聽到 EP272 四分二十五秒去城隍廟安太歲,狂念名字那個,怕嘴角失守,真的是太爆笑、太歡樂的節目了。那感謝主委 carry 我這個小菜雞進入股海,目前美股配置除了 10% 到 20% 的放在 Nvidia、Tesla 等等大權值股,那其他都是 VTI、VOO。在這個市況低迷的期間都還睡得著。隨著年紀增長,想要配置一些更穩健的指數,可以 60% VOO 或 VTI,30% VXUS 跟 10% BND 的組合嗎?另外使用台灣券商的定期定額投資,綜合衡量 00608 跟 0050 的收盤溢價狀況與總費用率,00608 還是較佳的選擇嗎?最後祝主委闔家美滿、身材更好、投資績效創新高。」
謝謝這個摩斯拉飛高高、特斯拉也飛高高。好,那他的第一個問題,他說 60% VOO 或 VTI、30% VXUS 跟 10% BND,這等於是 60% 美國市場、30% 海外市場、10% 債券,這個就是很標準的組合。基本上這就等於是 VT,因為 VT 裡面有 60% 左右就是美國市場。所以這個就是很標準的全球配置,沒有任何的問題,就是全球配置加股債配。
再來就是下面說台股的定期定額投資,綜合衡量哪一個比較好。00608 比 0050 好。00608 雖然會有一些溢價的狀況產生,但是 00608 的費用比 0050 顯著的低。然後其實那個溢價的狀況,你把它長期攤下來之後會發現說差不多,就有時候可能是溢價、有時候折價,整個攤下來你會發現那個差距是不大的。所以 00608 應該是大於 0050,雖然他們是一樣的東西,他們追蹤的東西都是台灣五十指數。
那只是我會覺得,台灣應該要有那種全市場的 ETF,它會更適合這種長期的指數投資。像是台灣有個指數叫做「寶島股價指數」嗎?那個就是上市加上櫃總和。如果說有券商可以出一個追蹤寶島股價指數,這個我在節目就會大力的推廣,只是要便宜啦。好像那個永豐就有推一個追蹤上市全市場的,雖然它不是完全追蹤,它是買了 200 多支股票去複製上市全市場,但其實差不多啦。那這個東西的缺點就在於說它費用超高,一趴多,一趴多的指數投資是很差的。指數投資這個費用要壓很低,像美國是壓到 0.1% 以下,那台灣還在一趴,這個就是還有改進的空間。只是以目前的狀況來看,00608 應該是比 0050 好,然後也比 006203、006204 就是永豐全市場,也比那個好,因為那個費用太高了。大概這樣。
下面有位「竹科新手村金城武」,他說:「結婚當學謝孟恭,生女當生黃雷夢。單押!大家好,我老公是癌大忠實粉,每個週末我們會往返新竹到台北,就會在車上聽您的節目。我覺得我老公根本就是股癌大大的狂粉,整天看著我對我說『這不是股癌!這不是股癌!』傻眼。癌大可以幫幫我請新竹關新路彭于晏清醒吧,不要再做夢了。不過到底要怎麼樣才跟癌大一樣當個好老公呢?苦惱。」
這個,其實我不是什麼好老公啦,我很常跟大家分享我很爛的地方,就是脾氣不好、比較焦躁、比較急性子,外加什麼都不太屌,其實那都是缺點。我覺得身為我老婆,那些都會是缺點,所以還是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
然後下面他說:「身為好味粉,必須嚴正的說,好味小姐 Podcast 已經開了兩年,只望癌大幾個月而已。前陣子好味小姐在第一名的時候,已經播出了一年半以上,而且好味一週一更,更新後單集第一通常是好味,絕對不是靠新節目才衝上第一。推薦癌大也可以去看好味小姐腦波弱,真的超紓壓,雷夢好可愛。那最新一集好味小姐的 Podcast EP12 是對育兒苦惱有很好的見解,推薦給癌大。」
好,感謝分享,我知道好味很厲害。好味它是那個單集的榜單上很常會衝上來的,就是單集榜單,我覺得硬要說跟我有競爭關係的就是《呱吉》跟《好味小姐》,就是他們是可以把我暫時踩下去的,所以他們算是蠻厲害的對手,大概是這樣。那你說什麼是不是有靠新節目才衝上第一,我沒有這樣講它。我之前跟大家分享就是說,有很多節目他開新節目之後,他可以衝第一,這也不在吐槽大家,就是說這是一個事實,就是你開新節目,你真的有比較有機會上第一。所以那個新節目推出,只要把握你的流量紅利,就是 Apple 給你的紅利,要趕快跟親友推薦,大家一波來收聽,那你就有機會衝上第一,是這樣。
下面這位他說:「Hi 癌大您好,聽您說您美股大概每一季入金一次,想問一下您是多久換匯一次,還是說到時候一次才把錢換完?因為最近美金很強,怕一次卡在高點,所以想問問您換匯的技巧。那還有最近要畢業了,有點焦慮,不知道您當初畢業前有沒有規劃好自己要做什麼工作?或是有沒有什麼規劃?還是主委有什麼因緣際會,會接觸到那麼多職業,像是顧問這類型的?畢竟我記得主委是法律系畢業的,有點佩服,想聽您分享這些故事。感謝孟恭哥。」
那個換匯只能夠慢慢換,這個匯率市場真的不是一般可以說預測就預測的。當然如果說美元指數繼續轉強的話,可以期待台幣還是會貶,只能說會貶到什麼時候,那個都沒有人說得準。所以就是慢慢換,我好像從頭到尾都這樣做。
再來就是說是怎麼樣接觸到這些工作?其實就是多方嘗試。我那時候在大學的時候,因為我在大學就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念法律系,只是又沒有那個膽子去轉系或是重考,所以就是當個學費小偷,爸媽的學費小偷,就把它念到畢業這樣。那只是在過程之中,大二大三就是有持續的去做各式各樣的工作的嘗試,像有跑去一個網路行銷公司做過,然後又有去無償的演講公司工作過,雖然他們兩天就把我 fire 掉,然後又有去夜店當放歌的,然後又有去做過各式各樣我覺得好玩的事情。這大概時間都不長,因為那就是一個打工。所以當時其實也是覺得不確定自己未來要幹嘛,所以就想說多方試試看。
那畢業出來之後,也有去面試過幾個工作,我應該要跟大家分享過,我去面試過那個海尼根的儲備幹部,那我過到最後一關,到後面還是被刷掉了。也有去面試培訓機師,三家都有投,最後面試華航線上就直接先去,因為覺得這種機會難得,就是不要賭,如果說華航報到沒有去,那時候在等長榮的結果,如果長榮沒上,那不是很尷尬?所以後來就直接當機師。那只是機師之前有海尼根,然後也有去一個在台灣做 DRAM 相關公司去面試過,然後在那邊被人家嘴,我在節目應該有講過,就是人家在那邊講說「你薪水開多少?你要四萬塊?你看裡面那一個,在裡面角落那一個,你看一下它,它薪水四萬五,台大畢業碩班,它的多益分數還比你高二十分,你憑什麼跟我說你的薪水要比它高?」
然後聽到這邊我就明白了,人家就講說你是廢物。我說:「好,不好意思,可能不是我要的,祝你們公司順利。」什麼的,我就離開了。然後他說:「我送你下去。」送我下去的時候,那 HR 就跟我講說:「要不要試看看?還是要不要做看看?我先從多少錢開始,我們還可以再談。」之類的,我就不做了。反正就覺得被人家嗆,被人家嗆大概就不要做了。然後機師就上了,就跑去當機師。那時候就覺得說應該一輩子就這樣了,甚至已經開始跟朋友一起看什麼桃園要住哪裡,就挑離機場近的,就覺得說這輩子應該就穩了。
只是沒有想到說,後來我們幹機師,幹一年之後就倒掉了,公司倒掉,那同事都是繼續飛,我就覺得先出來看一下好了。所以那時候就是到台北,我朋友接應我,到他家住,我們就每天打 PS4。那同時我丟了特斯拉的履歷,那時候我丟特斯拉,就是特斯拉剛進來台灣,2016、2017 的時候。那當時就單純覺得,幹,這公司真的有夠屌的。那時候對特斯拉研究當然沒有像現在這麼深,但是那時候就已經知道,這輩子可以看,然後我覺得馬斯克一定會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雖然那時候也沒有什麼錢可以做股票投資,就是一點點,那時候就是一點點一點點在買,就是那時候已經進市場,2016 已經投資了大概幾年有了,但是跟現在的規模大概沒得比,就是一個讓我消遣、花小錢,玩一點點、玩一點點。
那投了特斯拉之後,後來朋友問我說:「欸,要不要一起弄旅館?」我就答應他,我們就弄旅館,我就完全忘記有特斯拉這件事情。然後每天都在打 PS4,每天打、狂打,那時候朋友就在感情上遇到一些問題什麼的,所以就是很常陪他聊天,然後每天就是抽菸喝酒。雖然我現在基本上已經是戒菸的,然後酒也沒有很常在喝,反正那時候就過一個很頹靡的生活,當然蠻爽的。
然後有一天早上,就是我們還是按照往常,打電動打到天亮,然後早上就是他會載我去吃東西,我們吃一吃,玩一玩又回去繼續打電動。然後突然看到簡訊說今天要面試,然後才去看 email 發現說,幹,其實他已經早就通知我說今天要面試,幾天前又跟我講,只是我完全忘記這件事情。那我當下是怎樣?我當下就穿著拖鞋,然後穿著一個 T-shirt、棉褲,就是一副超像流浪漢的樣子。然後時間剩下好像一個多小時就要面試了,就已經沒有時間。我們那時候已經從內湖跑到台北市,我朋友家住內湖,我們已經跑到台北市了。我剛剛想說,你直接在我去,那時候是在東華北路那附近面試,你直接載我過去,已經沒有時間。他說:「你要這樣子過去?」我說:「只能夠過去,來不及了。」他說:「再幫我們先去買個鞋子吧,至少穿個鞋子吧。」可是看時間,那早上九點,根本就沒有店開啊,哪裡買鞋子?沒有辦法買鞋子,也沒有時間,直接就再去面試。
所以我就躲在大家後面,就有點希望面試官不要看到我,不要看到我穿的那副鳥樣,穿拖鞋跟棉褲跑去面試。可是最後面好像也是有被看到。那個面試的印象也蠻深刻的,反正進來,那個主管就在那邊吹自己,它是什麼 car guy,它就是很懂車子,然後就問我們說「假設你要賣特斯拉給大家,你會怎麼樣賣?」然後就一個一個問我們面試者的意見。大家就很高興,那種背書背很久的,特斯拉它的馬力多少、電池怎麼樣多屌、顏色有幾種、車廂多大、空間怎麼樣、後座怎麼樣,反正每個人都是精銳盡出,背出自己知道的東西。
那這個面試我印象深刻,就是他後來就打斷大家,他跟大家說:「你們每個都不可以當業務。你要當業務的話,最重要一點就是,你們沒有人問我是誰。我有幾個小孩?我有小孩的話,我會在意車子可以飆很快嗎?那如果說我是沒有小孩的話,我會在意說空間很舒服嗎?我當然是要快,我要把妹啊!所以我是誰很重要,客人是誰很重要。你們沒有人問我是誰,然後就想要把車子賣給我。」這段我印象深刻。反正之後又問了一些問題,然後就結束。
結束之後,後來有沒有進第二關什麼都不知道,因為那時候就還是每天過著很頹廢、打電動的生活。然後後來就跟朋友弄旅館,弄旅館之後就開始去嘗試各式各樣的副業,也是因為這樣子才開始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我只能夠說,那是有點像一個拉一個,就是你做了一個事情之後,你就會啟動另外一個契機,但是你沒有做之前,你都不知道,會跟你想像的不一樣。所以我都很常推廣大家說,不要做一堆紙上談兵的事情,浪費生命,你先做,你做下去之後,很多機會就會產生。
因為這個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對於那一次那種拉種子的感覺,一個接一個。那時候就是初期來做股票賺到一點錢,所以就會開始去投資一些東西,然後也開始去接觸一些人,那就一個拉一個,然後到現在這樣子。所以其實當時也沒有想到說,就是我在那邊弄股票,那平常有時候跟我爸媽討論股票,要被我媽羞辱,我媽就很喜歡嘴我,然後我爸就是,覺得說股票會害人家破人亡那一種,反正就是他們會各種嘴。但那時候也沒有想過說,我一個小興趣竟然可以發展到現在,媽的,下個禮拜六要去天母開球,根本沒有想過有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一個一個,那很多東西是超乎想像的。所以我覺得你先找你有興趣的東西去試看看,如果說有興趣的東西可以成為你的工作,這很幸福。如果沒有辦法,我給大家意見是你找錢多的東西,因為錢一多,錢累積下來,錢就可以開啟很多的可能性。好,這邊跟你分享一下。
下面這個 WGN 他說:「請癌大要聊天。帥癌大好,請問癌大求學過程有被老師丟過作業嗎?還是被老闆丟過文件嗎?如果諾亞被老師將作業往身上砸,癌大會如何處理呢?」
好,因為我們節目大部分都是三、四十歲的人,只是學生也蠻多的,學生大概有個一成左右吧。那這些學生,我是說滿多,他們滿多會來留言,三、四十歲的可能就不會留言,就是默默當聽眾。那學生很多來留言,所以我跟現在十幾歲、二十歲的人講,就是你們無法想像當年……好,雖然我才三十歲,沒有那麼老,可是比我更年長的那些聽眾,他們的感受應該更深。我覺得我這屆是一個差不多斷層之所在,就類似說我的下一屆就不用當兵了,那個感覺就不太一樣。我們還是最後幾年的一年兵,那其實在體罰上也是在我後面幾屆應該就比較沒有在體罰,但以前我們都是被打大的,而且以前都是被羞辱、羞辱大的。
除了被你打之外,拿熱熔膠、藤條,還有把你撐在地上抽你之外,還會做一些人格上的侮辱。像是說叫你去外面,然後水桶掛在你的手上半蹲,或者是叫你去做特別座。我相信現在應該不敢叫你做特別座,以前我都坐特別座長大的,就是講桌隔壁,那兩個 AB 位,那個就是班上最牛的人。或是說也不一定是最牛,就老師就是不喜歡你,像我就覺得我自己沒有很牛很皮,雖然可能老師不認同,但我覺得我自己真的還好,我現在回頭看我也覺得還好。但老師就叫我坐特別座,因為我很常會問問題,老師不喜歡只會問問題的學生,所以我就坐到最前面去。
那我其實有時候也很想調查說,當年坐特別座的朋友們,現在你們怎麼樣?就是當年在教室裡面被認為是異類的人,現在大家怎麼樣?以後我一定要做這個專題。那當年我就是特別座的,其實當時在特別座的很多同學,我覺得後面的發展都還蠻不錯的,就是可能那個想法都比較跳脫一點,比較不會說老師教你幹嘛就幹嘛。那被打很正常,被丟粉筆很正常,那有時候在課堂上偷吃口香糖,老師發現趕快吞下去,老師還是他媽的手就粉筆,他就把手指伸進你嘴巴裡面,要把你的口香糖挖出來。反正就是會做這種各式各樣的事情,所以丟東西、幹嘛那個太常見的,所以說自己是被丟長大的,被丟不會太介意。
但是我覺得還是會去溝通一下,就是希望說不要再這樣做了。因為如果你問那些曾經被扁過、被打過、被威脅過的,大家一定都記得,很深刻。你國小被扁過、被打過,國中你一定都記得。那老師對你好、對你壞,我們其實都記得,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去在小孩子身上留下一些陰影。因為你用溝通、你用講,其實他們是聽得懂的。只是可能當下叛逆期,他會跟你頂嘴或什麼,但其實是有聽進去的,因為長大的時候都還記得。我覺得其實小朋友你用一些方法就可以約束他,你沒有必要用抽打、體罰他的方式。
至於在工作被老闆丟文件,這個當然就是,離職加開告,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工作上大家都成年人了,拜託互相體諒一下。我們不會去在節目跟大家講說什麼慣老闆,很多節目都是喜歡跟你強調慣老闆,很多社群媒體都是跟你強調慣老闆。可是我很常跟大家講,就是說資方有他的看法。所以在我的看法是,覺得資方跟勞方他們雖然利益會衝突,可是不應該是對立的,也不應該說誰是比較屌的。勞工就覺得說沒有我就沒有你,不是這樣子的,因為沒有老闆拿他的錢去承擔風險,也沒有你們這些勞工。那勞工也有很多他的優勢,老闆當然也有他在獲利上的一些優勢,可是大家是互相去經營這個企業的。
所以我覺得在教育上,老師對學生稍微兇一點,我可以接受,教育上我就可以接受。可是工作上,上司對下屬百般羞辱,除非是他給你的錢很好,外加這個 deal 真的是很讚,有很棒的分紅,你可以吞,那不然其實最不該吞的就是這種工作上的霸凌。這是我的一些意見。那這集節目到這邊,就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