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82:⚾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Ducky 情趣的 Tesla 特斯拉贊助。

對,不是 Elon Musk 的特斯拉,是 Ducky 情趣的 Tesla,特斯拉的「斯」。取名非常靠北,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超級無言,但還是會敬業地把它好好地業配完。

Ducky 情趣透過自家在台灣海量的銷售數據剖析,集結過往台灣最熱門的按摩棒特色跟優點,獨家發行超級信心力作——Tesla 特斯拉磁力脈衝按摩棒,以超靜音磁力脈衝前後撞擊,獨創短身窄頭絕技,再搭配外部聲稱高頻強震,同時引爆女人們的 G、A、C 三點秘技,為女性的幸福帶來全新的篇章。

不只是單身的女性,有女友或老婆的人更要買起來,你一定會感謝我推薦這場人生超值投資。

特別提醒大家,務必認明是 Ducky 情趣獨家出品的「特斯拉」,因為經驗法則,Ducky 情趣所推出來的明星商品,一定會成為市場跟業界的共同焦點,很快就會有其他刻意取名相似的商品出來致敬,買錯影響到各位的權益就不好了。

台灣第一情趣品牌 Ducky 情趣,年度鉅獻、有口皆碑,歡迎成年聽眾把握福利機會。為滿 18 歲的朋友,請勿遊覽,等你長大再來。結帳輸入大寫「GOOAYE」古癌優惠,就有機會打到骨折。你可以在我們的連結找到相關的說明跟連結,以及在連結上面有抽獎的活動,歡迎大家可以來共襄盛舉。

***

昨天跑去樂天桃園開球,非常感謝 Rakuten 的邀請,讓一個肥宅有機會踏上投手丘的前面去參與開球。雖然我在過程之中非常尷尬,主持人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幾乎是講不出話來,因為我沒有想到說棒球場這麼熱鬧、這麼多人、燈光這麼強,所以就是一個尷尬仔的本性直接在鏡頭下面展露無遺。

還好兒子有登場,兒子在那邊換了黃 T,大家應該都在看我兒子,沒有人在看我,所以我就感受到非常的安心,也很慶幸自己沒有暴投。因為在這個賽前有練投過,跟陳宇勳大學長,他教我投球,我們丟了好幾次,那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選手,非常讚。他說我丟的球很穩,就照這樣丟對了,就上去這樣丟沒有問題。

周圍公關講說,你可以錄一個影片給林澤軒,你知道林澤軒是誰嗎?我說我當然知道,就是之前那個滑倒,滑倒之後整個台灣因為他還吵架那一個,我知道他是誰。之後他說他有在聽你的節目,他自己本身對股票有些興趣,可不可以錄個影片給他?所以我就祝他說,早日康復,然後不要再滑倒了,要好好走、好好跑,不要滑倒。

也祝各位棒球選手,因為我聽說是有一些有在聽我節目,不知道是客套地講,但如果是真的的話,就希望你們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棒球選手真的是燃燒自己的生命在把娛樂帶給大家。

那我必須得說,其實跟想像的不太一樣。你知道我們在電視上面看,你以為說投手丘很近,X!投手丘超遠的,投手丘非常遠,然後你要站在那個地方,要丟超快還要丟得準,我相信他每一球都是用生命的力量在轟這樣子。當然反過來,如果你是打擊者,看到這麼快的球過來,他們應該很習慣,但是如果我們一般人上去,你會覺得很震撼,速度也太快了吧,就是一個非常有壓力的運動。

希望大家都可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像我們這種雲玩家,一般對棒球的理解就什麼?就「Jalisco 陳子豪」嘛,每個人都聽過陳子豪,可是沒有人看過陳子豪是誰,大家只看過峮峮,拉拉隊的熟悉度可能比整個球賽的熟悉度還高,就一般雲玩家這樣。像我們這種一日球迷,就是沒有在看棒球賽的,但是我覺得那一天去完之後,有感受到那種自己被改變的感覺,就是棒球場的現場也太 high 了吧,嗨到很扯,就是真的大家超熱鬧,然後都玩得很開心,真的是跟你在電視上看有點不太一樣。

電視上你會覺得說,像 NBA 節奏比較快,棒球感覺就是慢慢的,可是在現場看氣氛非常好。那我最意外的事情之一,是棒球場上也有應援團。我以為只有那種電玩展上面 `Meguru Meguru Fire`,你知道嗎?就那個熱血哥之類的,就是你會看到他們拿螢光棒在那邊跳應援舞,以為說只有在電玩展會出現,結果沒想到在棒球場邊,我靠!那個拉拉隊跳什麼,他們全部都會跳,而且跳得比拉拉隊還大力,那整個氣氛整個感受都是很熱血的。

所以我很推薦大家去看棒球,不是因為說他們找我去開球之後,然後我就講一些好話,是我單純地發現說,哇!棒球這麼 high,之前都不知道。推薦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找你們附近的棒球場,去參與一下氣氛,他是真的還滿提振自己心情的。

***

那說好另外一個大事,就是台灣現在買得到 Model Y 了。Model Y 是特斯拉的休旅車車型的車款,不同於 Model X,它是比較平價入門款的,但其實空間上跟大小並沒有說差很多。Model 3 你就可以想像成是一般的入門款 Sedan,Model S 就是比較進階款的 Sedan,所以在休旅車就是有兩台,然後在轎車也是有兩台。

Model Y 是德國製造的,Model 3 目前台灣拿到的是美國製造的。那你說德國製造的會比美國製造的好嗎?其實我覺得不是產地的問題,是特斯拉本來他就逐年有在慢慢地改善他公差的問題,畢竟他是一個新的車廠,他並不是以造車技術聞名的,可是現在他開始有慢慢的去改善,所以其實逐年看下來,越新的車子,他那個公差狀況其實是越好的,到後面可能已經慢慢地看不出有很大的差距,就跟一般的傳統造車廠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的那個滿意度是蠻高的。

目前產品線算是還蠻完整的,S3XY,S 跟 3 就是 Sedan,X 跟 Y 就是 SUV。那只是我覺得,其實你沒有必要一定要上到高配的,就是 X 跟 S 這兩個 Model,其實 3 跟 Y 就很不錯了。速度上其實一樣都很快,空間上其實也是差不多,就是說整個邊際效應會遞減。其實大多數的這種名貴的品牌,他的頂規跟他的可能入門款,差別就不會太大,因為他的整體品質就是有保證,所以這個頂規可能就是在一些細節上去做加強,價格可能會貴蠻多的。所以對於那些價格敏感度比較低的朋友可能就直上,價格敏感度比較高的,其實買入門款我覺得可以達到差不多九成以上的效果,就已經是非常讚的。

那身為特斯拉的車主,真的覺得他們是很用心地在做車子,然後他的 Full Self-Driving 的功能什麼真的是超讚的。所以像一般的入門款,其實你搭配 FSD 下去,差不多也要 250 萬了,所以我覺得買到這邊就 OK 了。那當然預算比較高的,可以再往上去升,所以這個產品線看起來是很完整。

那之後還會再有一台小車的加入,之前在市場上的 rumor 就說 Model 2。根據我們現在在供應鏈的一些消息傳來,應該是有一個新的車子會叫做 Model Q。那這個 Model Q 會在明年的上半年,或是說可能是年中附近,然後跟著上海的第二廠推出時一起推出。就是說他有一個新的小車,那這小車的售價應該就會比 S3XY 這四台都還要來得更便宜。

那他主打的對象,我自己想應該是歐洲的一些古城或是小鎮吧,就是歐洲的車主,蠻多喜歡選擇小車的。我相信如果說你有去那邊旅遊過,就會注意到跟我們台灣比起來,他們的 SUV 的數量好像比較少一些,他們有很多像是 Fiat 這種的小車子。那這一台特斯拉的 Model Q,應該就是可以非常有效地去打進這樣的一個市場。那或是說對於一些台灣人等等黨,你還想再等更便宜的特斯拉的話,可以等到明年中試看看。只是明年中推出不代表明年中台灣就買得到,那只是在那邊算是放一點這個消息給大家,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在明年中會推出。雖然這個 rumor 其實已經傳了一陣子了,那現在是算是還蠻確定有這樣子的一個消息的可能性,所以在那邊提供給大家,就如果說你想要再等一台更小台、更便宜的特斯拉,之後是有機會等到的。

***

好,之前有跟大家聊到說 FedEx 財報的預報數字,那當時的判斷是覺得說,他應該是公司自己的問題大於整體經濟的問題。就是說整體經濟當然是走下坡,這個已經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但是公司本身的問題應該是再稍微大一點,比方說成本控管,或者說在價格的制定上,可能會開始遇到一些瓶頸。

那我們看他最近開出來的財報,稍微翻了一下,Operating Margin 的部分,Ground Segments 下降了 20 個 basis points,FedEx Freight Segments 上漲 600 個 basis points,Express Segments 下降 360 個 basis points。所以看起來掉最多的是 Express Segments,那裡面又以在 domestic 的 package 裡面,他是下降最多的。就是說他們在美國國內的空運上,有注意到他的貨運量是持續的下降,可是有趣的地方是他的單價是持續的上升。

那為什麼單價可以上升呢?因為 fuel surcharge,他跟大家收一個燃油附加費,所以營收是有撐在那邊,營收是有撐住,是因為這個附加費的關係。這個附加費之後會滅失掉,這個蠻肯定可以跟大家講,這一定會滅失掉的,這跟海運是一樣的道理。你知道嗎?就是說今天供過於求的時候,你這個附加費是不可能可以撐住的。你之所以可以開附加費,就是因為供不應求,大家要搶,所以大家要去付一個更高的附加費來跟你買倉位,但這個東西是不可能會撐住,他一定會下去。

就是你去翻一下那些航空公司,他們在疫情之前在財報上,他一年大概 EPS 賺多少錢,差不多就是那樣子。那為什麼在疫情之後,這個 EPS 可以大幅的飆升呢?其實很多是靠貨運在 carry。所以說像台灣開邊境之後,那你說這個航空的 EPS 會再往上衝一波什麼的,我自己是不太相信這樣子的故事,我不 buy-in 這個故事。所以航空股現在很多都還是在高檔,航空的部分,那海運已經他媽早跌爛了。那航空的部分,我覺得有可能是下一槍,他們有可能會是下一槍要準備下水餃的。只是現在才剛開放國境,所以之後可能會出一些新聞說,這個台灣人瘋狂出國,機票供不應求,可能再炒一波之類的。但我覺得這個頂點就是差不多在這個附近了。

那 FedEx 這個 fuel surcharge,我相信他是沒有辦法一直收下去的。然後外加他現在說,他要在明年漲價,漲 6%~7%,同時去撙節很多的開銷。撙節開銷這絕對是好事,那漲價這件事情,就我還滿懷疑的,就是你真的有辦法去做漲價嗎?因為你並不是有壟斷的地位,在美國的競爭是很激烈的。除非大家都一起漲,那是一回事,但如果說就是你自己漲的特別多,你就準備掉更多單,這個是很現實的事情。

除非你是處於壟斷地位,那你漲價可能別人只能夠吞,像台積電。所以我一直在懷疑台積電有朝一日可能會吃到反壟斷,因為它的地位太強大,大家都要找他下單。所以即便現在可能有一些節點,它明顯的產能是下去了,這公司可能還沒有出來對大家承認,但是後面你一定會看到。那它還是繼續漲價,可能就是因為說,它很有自信,它的像這個成熟製程的部分,因為就是供不應求,這還是確實存在的。那可能在先進製程的部分,目前來說也可能繼續漲價,即便我們知道說有些 node 它可能已經有空出來的狀況產生。但假如說它還是可以繼續漲價,那可能就代表說,他們的品質好、他們東西屌,他接近一個壟斷的地位,所以大家只能夠跟他下單。之後如果說美國要去打一個反托拉斯的話,可能就會打得到台積電身上。我相信可能這是公司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有機會會面臨到的一個問題。

***

接下來我們就稍微跟大家聊一下聯準會 9 月的一些動作,然後我對它的看法。那你知道,強調一下,經濟相關的討論都比較偏向玄學的部分,基本上我們就是去講自己的看法,那看法也不一定會準。因為即便是聯準會 400 個經濟博士,今年以來的預測全部都在 miss。看它們有 400 個經濟博士,他們自己就是莊家,就他們自己講的東西,包括 Powell 的東西,一大堆都馬上 miss。所以其實這種東西預期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

但是為什麼還是要知道一下?因為就放在心裡面做一個參考。就聯準會這些動作,它是可能會對整體經濟造成一些影響,可能會影響到就是你決定要不要在美國的部位加大等等的,所以稍微自己去思考一下,有點底還是不錯的。

目前開出來,9 月是升息了 3 碼,這個 3 碼是完全符合預期。在節目之前有跟大家提到,3 碼就是大家的共識值,所以這個不算是超出預期的部分。你說為什麼股價會大暴跌?我覺得可能跟 dot plot 有一點關係,聯準會的點陣圖,是他們去找這些票委們,然後大家去投票去決定說,在明年的每段時間內,可能我們的目標利率是多少,這點是大家的一個共識值。

之前這個共識值是比較低一點,現在一次直接上升到差不多 4.5%、4.6% 左右,甚至可能會更高,有票委它是把它框在更高的位置。從這個 dot plot 就可以很明確的得知一件事情:如果說是按照這個進程去執行的話,代表說在明年你不會看到降息。這跟在年初的預期就差很多,年初的時候本來是 2023 年的年初就會看到降息,然後後來變成 2023 年的年末可能會看到降息。那在 dot plot 出來之後,等於是直接粉碎掉了機構或是各個總經大師對降息這件事情的預期,降息會在 2024 年才會看到。這個是如果說我們從 dot plot 去做解釋的話,它象徵的意涵是這樣子。

但這個不包含就是,如果說他們在打擊經濟的當下,同時不小心觸發了經濟衰退,那可能要緊急降息的可能性。就是說還是有機會會降息,只是降息的條件可能就是經濟被打壞掉。所以聽到這邊可能很多人就開始矇逼了,就是說一般的政客在選舉的時候,不是都要講說拚經濟、大家都要經濟很好嗎?為什麼美國要一直把自己的經濟打殘呢?你沒有聽錯,他們真的就想把自己的經濟打殘。Powell 已經在演說裡面直接表態了,反正這個對經濟、對美國家庭是會有一定程度的痛苦的,因為這個痛苦是必要的,不然這個通膨是下不去的,我們一定要把通膨打下去。

只最大的這件事情很矛盾的地方,就是在於,有時候你當然知道這通膨不是只是單純的什麼美國人很有錢一直買東西導致通膨。這通膨是因為像中國封城導致供應鏈漲價,像烏俄戰爭導致原物料跟食品或是能源的價格漲價,所以他是環環相扣的。只是當然可能聯準會他們沒有辦法去解決烏俄戰爭,他也沒有辦法去解決中國供應鏈,所以他能夠解決什麼?就是把自己國內的經濟稍微打弱一些,他們要看到就是大家失業,一樣,你沒有聽錯,他們要看到大家失業。如果你今天還一直就業狀況很好的,他就會繼續地打下去。

真的是一個很瘋狂的時代。所以這個其實有點類似我們在 15、16 年在做 A 股,陸股跟滬深股的時候,當時有蠻多人都在做中國股市,那其實當時大家有一個說法是「政策市」,就是這個市場是完全應應政策去做調整的,跟你公司基本面、大小什麼小的,那個沒有很絕對的關係。我覺得現在美國的股市就是來到了政策市,就是這三個字,反正現在就是他莊家喊什麼,那市場就會怎麼做。

甚至很瘋狂的是,當今天股價上漲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很多分析師跑出來跟你講說,聯準會不想看到股價上漲,所以呢,某一個鷹派就會出來放話說什麼「股價繼續上漲代表通膨會更嚴重,所以我們就要更鷹派」,然後股價又被殺下去了。過去兩次的大反彈都是類似的狀況,就是他們出來放話說,他們不想要看到股價上漲。幹,你這不是中國股市嗎?這就是中國股市,我要你跌,全部都是生殺大權在我身上。雖然聽起來非常荒謬,可是這是美國目前他市場上所發生的一個事情。

我突然想到之前 QA 有一個問題還蠻有趣的,我少到了,但他好像沒有抓到留言密碼,所以就沒有唸到他。但因為還蠻有趣的,我覺得這邊稍微跟大家提一下他的這個問題,他說為什麼美國的降息、升息是在收割全世界呢?應該說這個問題更全面的問法是說,為什麼降息 QE,那後面的 QT 跟升息,這個過程是在收割全世界呢?是這樣。

所以降息呢,就是說把這個準備利率往下降嘛,所以就會變成說這個市場上的資金會變多,因為你可能放在這邊的利息是比較少的,所以錢呢就會往外流。你可以把利息想像成是一個地心引力,當利息高的時候,大家就會把錢送回來嘛,所以利息低的時候錢就會往外跑。

那今天如果降息降到底了,但是流動性還是不太夠呢,他們就會使用 QE。QE 就是說美國的聯準會去買進 MBS 跟國債,那同時產生資產之後就會產生負債,這個負債就現金,那現金就會丟進去銀行裡面。那在銀行體系呢,可能就會被大家領出來、借出來用,那就會變成整體的鈔票是變多的。

所以 QE 把鈔票生出來,就在講這件事情。他去買進 MBS 跟國債,那同時呢,電腦輸入打一打,那就產生了鈔票,這個鈔票就會跑進去銀行體系,然後跑到消費者這邊去。那這些消費者拿到錢之後,他們會怎麼樣呢?他們可能就會去投資一些資產,或是說把錢匯去海外去投資別的地方的資產。所以像是可能會去新興市場、回來台灣、會去韓國去投資,那投資就會把價格往上炒。很簡單嘛,因為錢變多了,大家來買了,買家變多,供需法則之下,是不是這個價格就會上升?

那價格上升之後呢,可能就是一路推到大家發現說,像現在通膨的狀況還蠻嚴重的,所以我們要升息,我們要 QT。QT 呢,就是可能把這些美國國債,本來會持續買進的,那現在變成說我就放到它自然到期,所以他其實就是把這個鈔票收回來的意思,就是整個流動性會變少的意思。那升息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今天利息變高,像現在美國的這個利息,短債已經拉到 4% 左右,所以可能很多錢就會塞進去這個地方。雖然你一般消費者目前是拿不到這個利率,然後一般你可能拿定存都還是只有 2% 多一點左右,但可能比之前高,越來越高,就是越來越多人去把錢收回來。

所以在升息的時候呢,那外加這些投資者很多是借錢出來的,他發現這個利率變高了,那現在當然要趕快去把錢還回去,因為利率不像之前這麼低了。所以要在全球去把他那時候買進來的資產給賣掉,然後把這些資產運回去美國。所以美元升值,就換回去美元,美元升值,那當然新興市場就貶值吧?你的東西被往下殺,因為他賣掉,那他又把你的幣賣掉、換成他美元,所以你的幣也被往下殺。所以這就是股匯雙殺的一個由來。

然後之後把錢全部送回去美國之後呢,可能想像中大家會以為說,他應該會去買進美元的資產什麼的吧?結果看起來沒有,就全部都塞進去那個隔夜逆回購裡面,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去把錢丟進去市場裡面。所以就看起來是大量的錢回去美國,可是美國也是在暴跌。不過美元至少他匯率是有賺到的。也就是說像今年,如果說你是有投資美國的,你美國帳上的這個損益呢,其實並沒有這麼的可怕,因為你台幣轉換上你是直接現賺了 15%,就是台幣是直接貶了 15% 左右。所以相對美元來講,台幣弱,那你在美元的資產其實是升值的。所以看起來的整體就長這個樣子,這就是一個我們講收割的過程,它印一堆錢,然後跑進去各個地方炒高資產,然後這邊把錢收回來,把各地的資產賣掉,然後錢拿回來,那他是最大贏家。

那你說為什麼美國可以當這個最大贏家?沒有辦法,因為美元就是大家用的結算貨幣。然後外加現在如果說發生戰爭或是說有什麼樣的突發狀況,你要換什麼幣?除了比特幣之外,你要換什麼幣?美元,大家都知道換美元,所以美元就是有它強勢的地位在,所以也是因為這樣子,它可以去做一些這種收割全世界的動作。

稍微回答一下。那這個是說什麼我們要去了解說美國升息對我們的影響,因為他是會收割到我們的。那理論上,就如果說我們的央行只有與之對抗,那也跟著去升很多息的話,那就會導致我們的幣外流可能就不會這麼的強勢。但當然其實升息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就很多人在看那個房地產不爽,就是說那我們應該就升息,把這些買房子的人全部打死。

其實升息他影響到的當然不是只有買房子,就有時候你會想要打死這些炒房仔,可是實際上你會影響到的是很多人。因為這個息呢,他是隱含的,不然說像是一般企業投資,他的利息也是在這邊算的,你的信貸也在那邊算的。所以你今天把利息大幅提高的時候,就是任何的這種槓桿投資,他們都會受到影響,企業就會受到影響,個人的信貸也會受到影響,房貸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會變怎樣?就大家會減少消費,大家就會不消費,不買東西了。那有些企業就會開始裁員了,他也不擴大支出了,他也不投資了,所以整個經濟就會降溫,就會涼掉。

那這個就是現在聯準會想要做的事情,他其實就是要整個經濟降溫、要涼掉,因為他要把這個通膨的數字壓下去。那只是如果強調,這個通膨數字,他不是只是單純的美國人一直在消費所造成的,他是全球的問題。那當然現在可能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你也沒有辦法說什麼跑進去中國去解決你們供應鏈問題,然後這個清零的習近平,他就是堅持要清零,沒有辦法。

現在台灣跟日本其實也真的很瘋狂,看我們拖到現在才開放,幹都已經十月了。其實如果說當年大家早早就開放的話,跟著美國一起、跟著英國一起,早早就開放的話,現在供應鏈問題就不會這麼大了。這是一個。那再來就是烏俄戰爭,你只能說烏俄戰爭就是這些突發狀況。所以其實也不要說什麼聯準會他預測不準、啥小的,他也算不到這件事情。

那這種烏俄戰爭打下去之後,下一個就是變成這個能源的價格。所以其實普丁現在就打輸,就在那邊耍白痴,他已經輸了,然後他還要硬凹,他已經被反推了,他還要硬凹,他精銳都死光了,他現在在俄羅斯增兵三十萬。那這個三十萬其實本來是要增一百萬的,我們是看當地報紙,當地的反對報紙講說本來是要增一百萬的,但是呢,在他的一些幕僚的建議之下,反正先增三十萬。他三十萬怎樣?就拉那個什麼未滿三十歲的,有些還是學生,反正就直接大家框一框,媽的車子載了就送去前線。那因為他們有這種說法,意味著你還記得三十歲以下,你還記得你的受訓內容,所以我就不再訓練你們了,三十歲以上的做兩個禮拜訓練再去前線。你想他們的精銳部隊都他媽死了差不多了,然後下去找這個三十萬的後備,就是他就是要跟你硬凹,硬要搞到底。所以這其實也是導致就是這種什麼原物料、通膨的狀況會受到影響的一個原因。

當然現在我們可能開始注意到說,市場的機制已經讓這個價格開始回復了,然後像是之前漲爆的那些食品或者說能源的部分,其實都開始回到那種類似戰前的水準。不過就是有很多這種 spikes,那種突發的狀況,會讓這個供應的狀況更緊張,所以通膨的狀況又再更明顯。我們也不排除在這種很瘋狂的時代,會不會後面又再產生一些,像是可能各地的暴亂,或是可能像土耳其附近又要打仗,土耳其跟希臘又有一些衝突或什麼的。然後前陣子話,義大利那邊他們開始上街,然後什麼把手上的電費帳單拿出來燒掉。雖然這個做法是還蠻低能的,就是你燒掉,當然你還是沒有電可以用,只是問題就是說,有些人他已經確實是在那種生活壓力邊緣,特別是歐洲,被帶漲的,不誇張,數倍帶漲的。那當然他們不能夠理解說,這是因為烏俄戰爭、這是因為全球的狀況的改變,他們就單純覺得說,我就要用便宜的電,我就要你補貼我。可是問題就是可能目前經濟狀況也不是這樣的允許的,全球的資本市場表現也不是太好。那這可能就會導致那種 Ray Dalio 之前在他有一本書裡面有寫到,那種全球的動亂,其實就是這樣子產生的,就是一些各種經濟狀況的壞事疊加在一起,那他會變成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所以其實我覺得像是 Elon Musk 跟 Cathie Wood 他們講的是對的,就是說你這樣的升息,你會導致通縮。雖然現在很多人拿 CPI 數字笑他,就說你看還在通膨,你們說什麼通縮。可是大家不覺得感受到自己通縮了嗎?即便你沒有在投資的,我們節目一堆氣氛仔,氣氛仔自己感受一下,是不是現在開始消費會稍微注意一下?就是你知道說現在狀況可能不是太好。那你有在業界工作的,特別是電子零組件的人,你知道台灣就是大多數都是這種電子業嘛,電子業的一定感覺很深,就是你們公司就會開始要小心或什麼的。

所以最後面可能變大家都不敢消費,不敢消費就惡性循環,變成說商家也賺不到錢,又要在裁員,就整個一直滾雪球滾下去。所以我也不會覺得說台灣一定要什麼非常暴力的升息。有時候中油跟台電去坦,當然我覺得這個機制是有一點問題的,他們去坦,所以讓我們的 CPI 數字沒有這麼嚴重,通膨看起來沒這麼可怕,可是最後面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一定會還是從大家身上去收回來的。所以可能從某個地方再去立一個名目去跟大家課稅,那一定都是要解決的。

所以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時局,特別是因為我們身為一般人,像我自己就是一個一般人,並不是什麼政府的達官顯要。然後你看到聯準會這樣搞,當然你會相信說他們都是經濟博士,他們都比你聰明,學歷都比你高,然後在實務的經驗上也比你好。可是問題就是你這樣一路看下來,你就真的覺得說到底這樣做是對的?就是你這樣瘋狂的升,然後你說要去打這個通膨,只是這個通膨的問題真的是你用升息就可以去解決的嗎?像你用升息就可以解決烏俄戰爭那邊的事情嗎?當然不可以。只是說我把國內經濟壓爆,然後壓到這個類似說水面下,然後升滿升的,所以去平均下來,就平均掉這個通膨的衝擊、各地戰爭或是動亂的衝擊。對,可能是這樣子。

但我不知道,我自己覺得思考,這真的是對的事情嗎?但因為我自己不是這種經濟本科,所以我能夠做的就是我多看多閱讀,然後去看一下大家為什麼會這樣做,然後去查一下過去的經濟史,像大家最喜歡講那個什麼 Volcker moment,Volcker 那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做,然後都去了解一下。

可是就是覺得,特別是我看的這個各種原物料的價格,我們拿那個貴金屬來講,Copper and Steel 之前都殺很兇,YTD 是一個負 20%、一個負 30%。那整個金屬上面就剩下 Lithium,它是還是有很強勁的 YTD,也可能是因為電動車發展,所以你說這個是通膨嗎?也不是,就是因為這個需求突然變很大。那其他的貴金屬,像是黃金白銀 YTD 都是衰退的。那再來就是看一些可能 energy 相關的東西,原油的 YTD 只剩下 6.4%,本來是有暴漲,但是因為這個月跌掉了 17%,所以已經回到比較正常的水位上了。那 Natural Gas 呢,這個月是跌了 26%,YTD 是 32%,還是大暴漲,可是就是說這個月的回吐也是還蠻深的。那我們再去注意一些這種農產品相關的東西,像是大豆,大豆是成長了一個 10% 的 YTD,小麥 21%,但小麥其實在過去的修正也是已經蠻大的。那木材的部分呢,像是負 38%。

所以其實我們有開始看到很多的原物料的數字,它相較去年同期,它其實是下降的,而且下降的幅度是還蠻大的。所以其實 Cathie 跟 Elon Musk 所提的這種,就是說聯準會他現在繼續做下去,他可能會導致通縮,那導致後面經濟會出狀況,這個是還蠻有可能性的。特別是我覺得馬斯克是,就如果說我們以預測的角度來講,我們知道說預測長期要準是不太可能,但至少以短期來講,看馬斯克是 hitting spree,他現在超準的。他說這個美國經濟會衰退,然後他說現在再這樣搞的話,可能會有通縮的現象產生。所以馬斯克現在準度是很高的,我也選擇說去聽一下馬斯克說的話。

我覺得看數字來看,他們講的這個東西是還蠻有道理的,就是這些原物料下降其實是有在下修的,然後這個失業數字是遞延的,所以它的那個升息呢,其實也是會遞延的,它不是說什麼升息中馬上就有效果,可能是要三四個月。所以你現在狂升一頓,然後之後可能就會看到那個失業率大幅的跳上來之類。可是這個是說很難說,就是我看了這麼多的文章、文獻、然後報告之後,我就覺得總經的東西真的太難預期了。那可能也是為什麼,像是巴菲特、像是 Peter Lynch,他們都跟你講說不要屌總經,就是你就專注在你的個股就好。你的個股可能會因為總經跟著殺沒錯,可是如果說你把一個個股研究的夠透徹,那你知這家公司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壞事,他都是可以撐下去的。像巴菲特為什麼他一直很喜歡一些傳產,他意思就是說,這個是你生活上就一定會用到的東西嘛。像他說他持有一堆蘋果,我覺得就是類似的概念,就要把這個當成是大家的消費必需品這樣子。

所以如果說你對總經的東西感到很厭煩,那其實在過去的一年之中,你發現說連最大的莊家 Powell 自己都看不準。那其實我們剛剛前面講那個 dot plot,很多時候你回頭看你會發現說,當時的 dot plot 預期是這樣,可是最後面實際開出來也不是那樣子,就是真的有太多這種說不準的東西。所以好像我們專注在 bottom-up 的分析,就是以個股作為一個本體去看,好像是比較好一點的。即便可能在這種大盤狂跌的時候,有時候你的個股也會被摧毀到,可是至少這樣是比較踏實、比較確實,比較知道自己在幹嘛。那可能就是專注在 Buffet 跟 Peter Lynch 給大家的分享,那其實我自己也是比較偏向這樣子。所以每次跟大家聊總經或者經濟相關的,我都會說這種東西,10 個人來講就有 10 種不同的結果,然後可能有些人過去很準,現在不準,有些人現在很準,未來也不會準。所以就是聽聽看看就好,但是企業的東西,至少他可能是比較可以掌握的。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

***

好,那我們先進去 QA。

第一位這個「就進去瞧瞧」,他說:「五星吹吹,特立獨行。癌大你好,想分享特立獨行的故事。國中的我算是特立獨行達人,記得有次班上推選要代表去選全校模範生,可能因為功課在班上是前幾名,加上是學校運動校隊的隊長,班上就想派我當代表。結果老師說重選一次,並且說我們是要選品性優良,不是選讀書又會運動的人。(OS:老師從小不滿意,就硬凹加威脅。)結果班上又把我選出來當代表一次,老師在拗可能怕丟臉,還是派我出去。然後開始擺爛組,每個代表在拜票說政見,就我不能去,只給投票前一天兩個小時去宣傳。結果我還是第一名當選後,從班級模範生變成全校模範生。然後他就繼續攻擊,說其他老師都沒有投給我,你不算模範生什麼的。雖然那時候表面不在意,心裡卻很受傷,覺得是不是要活成老師心中的榜樣才是對的?也好險沒有這麼做,長大才有自己理念跟信念,做事也不會太一板一眼,懂變通。感謝癌大總是鼓勵聽眾要做自己,也希望有在任教的聽眾,要知道特立獨行的學生,都會有他特別潛力,是要去開發他而不是歧視他。」

然後非常感謝分享,這個很有趣的案例。一般來說,很會讀書又很會運動的學生,應該是在學校會比較受歡迎的,我是說以老師的角度來看。那這個滿特別的,就是他是這種我們講風雲人物,學生喜歡他,那又會讀書又會打球,那又會運動什麼的人,結果沒想到老師不喜歡他。我覺得這已經是私人恩怨了。

那我們必須坦白說,就是現在回頭看自己以前在求學期間跟一些老師的衝突,其實你會發現,那真的還是私人恩怨。就是他不是像大家想像的,老師可能他把工作跟私人的這種操守跟喜好分開來,他有些時候他是真的把對於一個學生的私人的觀感,然後把他上綱到教育的層面去,然後希望去拉正你,但其實只是他自己不喜歡你,而不是說什麼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你有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回頭看,真的會發現這樣的狀況,我也希望說教職不要這樣做。

那當然學生我們會盡量的,如果說有辦法把聲音傳到他們那邊,就可能你是爸媽,你傳給自己的兒子,叫他說反正你不要做違法犯紀的事情、不要幫大家製造麻煩、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那其實你要做什麼、你喜歡什麼,應該都是有你選擇空間,而不是老師該幫你決定的。我覺得這很重要的。那也恭喜你有順利長大,其實很多人這樣子被老師影響,到最後可能就會變得怪怪的,我必須得說是這樣子的狀況。

***

下一位這個 `brian1040488`,他說:「IG 去背模式的穿搭首選,五星吹到龍抬頭。主委好,小弟自認半個價投仔,喜歡在低點進場,像是 2020 年 3 月買進滬對半款的中租,那還有 2021 年 5、6 月買元太。基本上是以基本面消息、財報指標、產業趨勢來選擇。(沒有在管技術分析)但有時覺得不太踏實,怕誤判產業趨勢導致買到交易量以及價格越來越差的標的,那請問該如何調適呢?那另外想問主委覺得,圖像 IP 結合地方創生有搞頭嗎?像是苗栗政府推出癌大塗鴉網美牆以及股癌精美周邊來推廣在地旅遊,那同時把部分營收投入在地產業。或是彰化政府推出台通誠誠家倫和相間桌民廠的人像立牌,經典感謝 PS。最後邀請主委體驗黑帝斯跟聖靈之光兩款遊戲。」

非常感謝你。那上面他提到說,他是不看技術面,然後以基本面消息跟財報還有產業趨se來選標的,然後喜歡買在崩跌的地方。因為像 2020 年 3 月那就是個崩跌,2021 年 5、6 月我記得也是一個崩跌。所以這兩個點,他進場就是去撿便宜的意思。那其實在這種急殺的時候跑去撿標的,是很多人都會做的事情,那只是因為今年的修正真的修很久,所以比較特別,但在過往只要有急殺,其實很多老司機都會進去撿標的,因為急殺有時候就是市場情緒所導致的。所以當今天他真的很看好某個東西,他其實是會早期會去布局。

那你說去買這樣子的東西,會怕說之後交易量跟價格越來越差,然後該怎麼樣之類的?應該說只要你怕會犯錯的話,基礎的防呆就會是分散。所以如果說 all-in 一支,然後之後面錯的,你就是 all-in 的曝險會去受害,但如果是只有五分之一,那只有那五分之一會受害。我覺得不用想太多,就是說做好基礎的分散之後,之後就交給大數法則去處理。如果你真的有選股能力的話,你的績效一定不會太差,但是還是要有基礎的分散,有基礎的分散去處理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那交易量這個還好,如果是走價投的,其實不太在意交易量,只要說你自己不會是買標地買到可能之後面你要出貨的時候需要好幾天才可以出掉,只要不是這樣子就沒有問題。那有什麼出貨可以在一天內就倒光的,我覺得那都,就是交易量都不會對你造成太大的問題,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的話。

那再來就是說這個圖像 IP 跟地方創生有搞頭嗎?當然有,可是拜託不要找這些 Podcaster,像什麼股癌跟台通、家倫和也,這都不適合。你就找林襄,好像有專屬應援那個,那天開球林襄,幹那種香香的東西放在那邊,大家就會去拍照。林襄可以賺到錢,地方政府可以帶來一些觀光的收入,就是好事。就是你要找一些比較吸睛的東西,不要找肥宅,你點的這幾個都是肥宅。

***

下一位 `gg666`,他說:「安安,有辦法投資橋水基金嗎?」

我不知道,橋水應該是有辦法去申購吧?這我要研究一下,我真的不知道,沒有研究過。但是之所以沒有研究過,是因為我知道橋水在玩什麼。橋水它最有名的東西就是那個什麼 All-Weather Portfolio,那 All-Weather Portfolio 的配置就是 30、40、15、7.5、7.5,沒記錯的話是這樣子,VTI、TLT、IEI、GLD 跟 GSG (commodity) 的,就是說美國股市、然後 20 年長債、然後 3 到 7 年的這種中期的債券,還有原物料黃金跟這種分散投資的各種商品的類型的 ETF。所以其實就是這五個東西,就可以組成是 Ray Dalio 的 All-Weather Portfolio。那當然裡面可以在做一些變化,你可以把 VTI 換成別的東西,跟大致上的概念是這樣子。

所以真的想要學 Ray Dalio 的東西,你就直接做這個 All-Weather Portfolio 就好,很多校務基金也是直接這樣子做。那如果你要學它的炒股的部分,就是找這個 13F 報告,之前有發現它其實也是大多數以 ETF 為主。所以我覺得 Ray Dalio 的東西不用特別去買它,因為它的那個方法跟做法其實蠻公開的,你可以直接自己去做複製就好。

***

下面這個「溫和小林」,他說:「指數型跟高股息 ETF 的選擇。癌大好,最近在 YouTube 跟 Facebook 上都會看到鼓吹高股息 ETF 的廣告,像是 0056、00878 跟 00713 等等。那目前只知道優點是存夠了固定張數之後,就是靠股息去 cover 日常所需。想請問如果換作是癌大的話,建議兩邊都配置一半一半,還是會建議趁年輕的時候配置在指數型 ETF,然後專注在本業上,還請癌大開示,祝闔家平安。」

你看那個那種配息型的 ETF,它到底有多毒啊?多毒到就是,都已經什麼年代了,然後我已經分享了不知道幾百集了,就都還是會問差不多的問題。當然有些可能是新人,新人建議節目還是多聽幾集之後再來問問題。

那這題其實就是回歸基本觀念:總報酬率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配息只是總報酬裡面的一環。然後絕對來說,之前你們爸爸很多人被騙去投什麼南非幣基金嘛,那種配息超高,行銷這樣跟你講嘛,配息超高,那很多爸爸就跑去認嘛,然後被那種壞壞的理專騙去認。然後認了之後會產生的狀況怎麼樣?就是說,你的那個匯率被殺,那先不講了。然後這個東西本身一直配息給你嘛,只問題是,它那個本金在減損的,它是從你的本金裡面配息給你的,所以這個東西就沒意義啊。

當然我不是說你的 ETF 就是它是從本金配息給你的,ETF 裡面像什麼 0056、00878,這都還算正派的東西。其實那個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你要看它的總報酬率,含息總報酬率。絕對來說你要拿它跟什麼指數型的 ETF 比,你要看含息總報酬率,不會說配息配的高就比較好。配息配的高,可是總報酬率超低,那個是沒有意義的,那一點意義都沒有。重點是看總報酬率,好不好?

我覺得就是確實到這邊,很多人真的是一直卡這個,我覺得也跟市面上有很多在跟大家講說高股息,強調高股息這種廣告有關,其實大多數都是業配,坦白講,大多數都是業配。其實我們節目你不用擔心這樣的事情,因為廣告就是在最前面,我都有接了,我不會說什麼推一個垃圾東西,然後跟你講很好,然後其實是我收人家錢,我不做這樣的事情。

然後基本上你也沒有看過 ETF 的廣告,即便其實超多 ETF 來找,但我就是沒有辦法推薦那種自己不認同的東西。就是有些東西是消費的、日常的,大家吃一吃喝一喝就算了,就算我不是你的大粉絲,我覺得沒有問題。可是金融這種東西,我覺得有些是會害人家一輩子的,他一輩子錢就丟進去。這個不是單純的說什麼,我去收人家廣告費廣告一下,我就沒有任何責任,我覺得這個是不太好的事情。

當然不會說這些 ETF 是真的很壞的什麼,可是我覺得那就是觀念上,因為太多人跟你講這個,因為他們有收到錢,他們去大量的廣告,所以洗腦洗到你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是很少人會跟你強調,總報酬率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最基本的觀念,就是配息它是一個盲點。也不是說什麼你拿一個不配息的東西,所以你就會比較吃虧。你要想他持續上漲,你把他賣一點、賣一點出來,這也是生活費的一環,但你的總值是一樣的,你懂嗎?就是說他是持續上漲,他資本利得非常強,你賣一點出來生活,可是他的總值還是增加的。那你配息的東西,就是他一直配息給你,可是他總值是在減損的,那他是比較差的,就算他配息是配很高。所以那是很簡單的一個邏輯問題。

我相信很多人會鬼打牆,因為他們看到太多這樣的一個,就這樣講什麼 YT、FB 上面的廣告推薦。其實我之前也有推薦,在節目很早期的時候,有推薦一個在講 ETF,那是什麼拆組兄弟嘛,之後我就不推了,因為他們一直在廣告 ETF,我覺得這是不對的事情。

***

下面一位「收下巴」,他說:「懶毛自慰拖鞋一個,羊鞋給我下來,台中吃鵝肉飯,羊鞋這個收下巴,就很趕快下去吃鵝肉飯。」

下面一位「恭喜你因為恭喜發歌」,他說:「恭喜恭喜癌大。你好,五星吹爆我。年近三十,看著身邊一位長輩朋友,那在 2019 到 2021 年股票市場陸續賺了三四間房子,長輩很疼惜照顧我,都會報我時間點賣出跟買入,一直以來都是小小跟單小小賺。目前手上剛有家人給一筆一千萬,如果是癌大會建議整筆跟著長輩的步伐,還是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謝謝癌大。」

好,我會當跟單仔。我覺得如果說長輩很強大的話,跟著他,他可以照顧我,我就是跟著他。只是在跟單的時候,自己會稍微小心一點,因為你還要注意說天有不測風雲。所以像長輩跟你報牌的時候,還是要做一些基礎的分散。就是說他可能前面跟你報了五次都很準,假如說你五次都是 all-in 的話,那五次都很爽,如果第六次他報錯,你也是 all-in 的話,你就準備吃羹。

所以長輩他可能自己不是 all-in,那你自己就不要 all-in。所以他的資金怎麼樣配,可能也要稍微問一下。雖然這樣感覺有點雞婆,有些人可能不願意跟你講這麼多。但是我覺得,如果你問不到的話,那最少自己要做到,就是說他跟你講,你可能就規劃跟個 100 萬、跟個 200 萬,但是不要直接跟你手上的一千萬,就小小跟試看看,然後我會這樣做。

那如果說真的有賺到錢的話,我也把部分的錢移去做這種指數化配置,我也會長期地繼續這樣子。也就是說,基金的部位跟著長輩賺錢,然後自己會同時不停地抽出一部分獲利,當成是我自己長期保底的這種長期持有的部位,我會這樣子做。但是有人可以抱大腿的話,這個當然先抱再說,特別是如果夠強的話,就是跟著做就對了。不過要注意,2019 到 2021 年相對容易,如果說是在更早以前以及像今年都還是相對穩定,沒有賠太多,DD 都還 OK 的話,我覺得跟著無能擔心,應該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

下一位 `Jose Key`,他說:「你不是真正的股癌,因為你是神來的。你上個階段的口頭禪是,雖然想像是這樣。」

對,也只有你一個講對。

***

下面一位「AMD、Nvidia 好可愛」,他說:「有一次帶寶寶去百貨公司吃午餐,他就點了後面被卡掉。人生第三次留言,想問癌大,本人是在發哥工作,那最近因為發哥一直跌,害我以前能夠靠三強,現在只能靠一強就沒力了,請問我應該繼續穩定攤平還是直接斷手離,然後乖乖去吃旺角豆花?祝癌大可以再生一個女兒。」

一樣啦,就是今年的 IC 設計都跌爛嘛,所以你看發哥跌,你要看一下 AMD 跟 Nvidia 跟 Qualcomm 嘛,就都在跌啦。所以其實是今年 IC 設計的整體市況不好,你更不用提一些小家的,他媽直接整個摔到爛掉了。所以,現在要直接說是你們家公司不行,我覺得不對,應該說是整個市況就是不好,整體的一個修正。

那至於你自己本身在發哥工作,你需不需要去攤發哥?我會覺得不要這樣做。就當然如果說公司的認股可以認的就照認,基本上如果你在那個產業做,你的資產應該要放在別的產業,這個是去做一個保險。當然你說科技可能是世界推動的動力或什麼的,可是我們還是要以防萬一啦,就是把你的這個資產要配在一些可能相關性沒有這麼高的地方。你本身在科技業,那可能這個股票就是去配指數或是一些傳產的持股,那不要全部都壓在科技業。不然這樣子可能,就要說你這個產業後來真的有出問題的話,不管你是發哥還是哪一家公司,你的所有東西都壓在上面,那就有點危險,這就是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

***

下面一位這個 `RHI SHICHI`,他說:「刺青,我先吹一下,講到刺青,完全激起我刺青的慾望,已經預約刺青,那對了我是國小老師,就期待刺了,道德魔人出現。」

應該不太會有這種道德魔人,那相對少數,只是剛好浮出來給大家笑而已。那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比較不會去救人家的什麼身材高矮胖瘦、頭髮的顏色,那是不是有什麼翹眉、藍眉,還是有打洞、有刺青,應該已經比較少人去做這樣的評論了。就是你有一些什麼小刺青什麼,那根本就是小事情。除非你是刺到什麼全身都是的話,那當然可能有些人看到你,還對你指點一下。

不過其實就是回到我們那一集開頭聊到的嘛,基本上你只要不是有求於人的,你管他講你什麼,你根本不用在意他。但是有時候就是你可能剛畢業,人家就可以在你身上找毛病挑你,是這樣啦。但如果說你自己已經是有穩定工作的人,其實根本不用在意這樣的東西,因為不在意也沒差。大概這樣。

***

下面一位這個 `J 忘`,他說:「隔壁在看電影的 LX。那首先先給五星頂級好評。癌大好,第三次留言了,原來真的存在留言密碼。我是同樣住在林口的居民,是個拍片人。這行影視圈接案的生活不穩定,只能夠說再次驗證上輩子幹壞事,這輩子做影視這句話。那也因為這個狀況,讓我開始接觸美股,然後開始聽癌大。老實說真的,調整好心態跟觀念進場很重要。身為拍片人,華納跟 Netflix 一定是要關心的。不知道主委對台劇這幾年有什麼心得呢?最後祝癌大的家人們都平安健康快樂成長,祝大家投資有成,祝拍片人案子接不完。」

非常感謝。Netflix 最近好像回神了,當然距離山頂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可是他這種推出廣告方案之後,這個股價是有回神的狀況,他的估值修正好像已經稍微告一個段落了,至少比起很多還在持續破底的美股,他是相對強韌。

再來就說我們去注意到台劇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比較少。應該說這樣,我不是對台劇有任何意見,是單純我在看影片的時候,會看我老婆有辦法看的東西,所以除非台劇有英文字幕或是我說他講英文,不然其實我們大多數是看什麼美劇、德劇這種,就是我們是闔家觀看。但如果說是有台劇要推薦給我的歡迎,我會還蠻想看一些這種可能還不錯的台劇這樣。

***

下一位「奇怪名字都有人用」,他說:「五星吹,癌大你好,小弟是各位不喜歡的理財專員,近期剛從二線銀行跳到一線銀行繼續擔任理專,還是個小理專。近期遇到認識的人,有個機會不錯可以到金融業,但非銷售面任職,薪資據悉還不錯,蠻心動的,畢竟不累。不曉得癌大怎麼看理專?又怎麼看銀行這個產業?是不是已成為夕陽產業?要逃快逃?癌大會建議我去嗎?PS:其實我蠻討厭金融業的,但跟癌大一樣選錢多的。感恩。」

那其實不是我們對理專有什麼樣的意見,也不是說是特別不喜歡理專,只是因為很多理專會浮起來,就是因為我們的聽眾或是說有些新聞上爆出說,他在理專的建議之下買一些東西,然後受傷。但是也不是完全是理專害的,像之前那個什麼非籤物的老闆,然後他怪給理專,那個很明顯就是他自己有問題。所以我們不是說什麼我們都在針對理專亂噴,只是確實是有蠻多人的家長,他跑去銀行晃兩圈,然後之後人家看他存款不錯,人家就開始推他一些東西,然後這東西是不好的,只是因為單純他的這種分潤比較多,他就推這樣的東西。這種就是我們講壞壞理專。但是我們絕對不是去針對就是各位的工作,說你這工作就是壞的,為什麼沒有這樣的事情?還是會希望說就是去推一些真的是對客戶是有幫助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講職業的基礎的操守跟道德這樣子。

只有說你就想說,要賺大錢,你就必須要放下一些道德,那沒辦法,那你就會變成我們口中的壞壞理專。

然後他說,怎麼樣看待銀行這個產業,是不是夕陽產業?他怎麼可能會是夕陽產業?我覺得只要是資本市場存在的一天,銀行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很多人會覺得說銀行是怎麼不是生產,就是放款、吸金鬼混。銀行是在幫助這個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整個資本社會的運作必須要有銀行,必須要有人借貸,必須要有人提供這種方便的金融服務。所以他一定會存在,我不覺得他會消失。

只是可能當然科技的進步之下,就像以前可能畫個插圖需要整個團隊,現在有 Midjourney 之後,搞不好只要一個 Midjourney 再配上兩個畫師之類的。所以可能以前你知道好幾個,現在可能就是一個搭配一個 SaaS 軟體、一個硬體,他可以一個帶好幾個客戶,可能是之前的好幾倍之類的。所以我覺得各行各業都會有這種人力縮編的狀況產生,這是確定的。金融業應該很多人嚮往,所以不用逃啦,就留在這邊。

只是說要不要轉去你講的應該是類似後勤吧?就是你現在是理專,是第一線直接扛業務的嘛。你講的那另外一個工作說,薪水比較多一點,也是金融業,但是不是銷售面,薪資那不錯。我覺得怎麼講,在金融業或是證券相關,你可以待在直接連結到業務的工作是比較好的,我自己是這樣看待啦。當然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說就是要養老,我要找個舒服的地方。可是我會覺得說做這個產業就是要趕快撈更多錢,所以可以直接跟業務掛鉤的東西,他比較有機會。就如果說你是有能力的人的話,你的業績也超好,你會升很快啦。

所以這還是要看人。但如果說你是有那種挑戰的心胸,就像你自己提到的,你要找錢多的,待在業務單位,我覺得他的機會一定會有比較多,我自己想像是這樣。但可能每個業界未必是這樣子。至少我自己看到身邊的朋友,或是我自己投的一些東西,你都可以很明確的看到,只要是業務單位,他一般就是公司的核心。當然研發很多人也會說自己是核心,只是我覺得業務才是可能在整個公司裡面最被捧在手掌心的,因為他們直覺上就是幫公司帶錢進來的人。所以你說沒有研發就沒有他們,對,沒錯,我都理解。就是大家會比較容易注意到業務這一塊,所以業務表現很好,就直接帶很多錢進來的人,他可能會有很多的發展空間。這是我的看法。

***

下面一位「捧肚子過餘生」,他說:「我愛孟恭,感謝主委好幾年,我想問你的看法。我上司就是個說話拐彎抹角的人,開會總是言不及義,浪費時間,也常常說那種『大家都是一家人』的幹話,我要當場嗆他嗎?還是要展現職場成熟度,凡事回覆『OK 好』,為了生活忍下去?」

當然是為了生活忍下去,因為如果你直接嗆他,沒有辦法為你帶來好處的話,你嗆他幹嘛?除非你要離職。

***

下一位「用 Q 打招呼的 N」,他說:「主委我大哥,五星吹捧,問題請教。主委你好,從 2020 年開始聽的新手菜雞,優質節目只能夠五星奉上。小弟母單多年,今年有幸遇到相知相愛的女友,我是在社會上打拚的社畜,年齡小主委兩歲。那女友在南部四大讀書,以後高機率進 GG 等科技大廠。有鑑於未來女友收入比我高可能性極大,且學歷比我高(本人大學畢業),頓時覺得壓力山大。那對方家長有詢問我是否有意願繼續攻碩,本人目前暫時想不出要讀什麼抱負,且考慮在職進修,那又要配得上女友學歷的學校,在南部選擇不多,每週跨縣市讀書花時間又花錢,不確定讀書出來的幫助有多大,想來詢問主委意見,感謝回答,希望全家平安,節目長久陪伴聽眾。」

好,感謝你。那我覺得其實不要當自卑仔,上次我們節目有講這個,你媽生你都沒自卑了,你幹嘛要自卑?你媽都不以有你這個兒子自卑了,你為什麼要覺得自己在別人的面前是比較自卑的?不要這樣子想。

我覺得其實每個人的特長有很多發揮的地方,那女友的學歷很好,不代表你的學歷就一定要很好。你可能就是懶叫比較大條,或是你就是比較會賺錢,或是你就是比較會煮飯,家裡都是你在照顧,你可以從很多地方切入。並不是說什麼你因為學歷好,我學歷就要好。那今天你女友如果很會煮飯的話,你是不是也要去他媽的找新東方學嗎?學滿漢全席、學炒飯?不是這樣。就是說你應該是要去找自己的 edge,你哪邊比較厲害,你就往那邊去攻。

你要知道說,每個人都有她的特長之所在,你的女朋友選你也是有她道理的。如果她真的覺得說,四大碩比較屌,那些可以跟她一樣進去 IC 設計還是繼續上班的人,如果她真的覺得那樣比較厲害,她就跟那樣的人在一起就好,她就不會跟你在一起了。所以她跟你在一起,一定你有你的特長。

那人家家人問,有時候也未必是有惡意,她搞不好只是順手問一下而已,所以也不要覺得說產生壓力或什麼的。你要知道你自己的特長在哪,你就往那個地方去鑽研。你總不會說,覺得說你賺十萬塊,那女朋友後來就業八萬塊,你就跟她講說「你沒有賺到十二萬,你不要跟我交往,趕快去進修」,你也不會這樣做嘛。所以為什麼要去追求一些這種齊頭式的平等呢?不可能。

所以每個人都有她厲害的地方、專精的地方。我覺得如果說你的女友跟她的家人,她只是可能問一下、提一下,她未必是有惡意。但如果說她拿這個來壓你的話,那你自己要去考慮這個感情還有沒有繼續的必要。但是我覺得無論如何都不會是「我覺得我配不上我女友,所以我應該要去進修,然後要找地方去,即便我根本就也沒有很想要讀書或什麼的」,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太辛苦了好不好。

所以重新思考一下,找到自己在這段感情裡面,你覺得你有這種比較強項的地方,然後你去專精它。那你要知道說,我這邊做得很好,那你可能唸書唸得很好,我們各做各的,可能大家在一起很快樂,這樣才是好玩的嘛,對吧?你又不是他媽的學校單位,乾一堆人進去像建中,最後面可能老師就跟老師在一起,那個是有些地方比較特別。當然也有可能是她後面可能就是找另外一個工程師在一起,每天在那邊加班,然後加到後來,感情他媽越來越濃烈什麼的,我覺得那也是命啦。就是你不要因為這樣去調整自己,因為你會讓自己過得不快樂。然後這是我的一些想法,那當然你可能自己還是要思考看看。

那這集就到這邊,ㄅ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