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84:🐛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 NordVPN 贊助。

NordVPN 是全球知名的 VPN 品牌,沒有用過 VPN 你一定也聽過 VPN。點一下輕鬆切換 IP 位置,享受更多跨區域追劇、看電影的樂趣。我自己出國都會使用 VPN,部分是因為我的手遊可以連回亞洲區領寶物,再去一些串流媒體鎖區,也都靠 VPN 來解決。

NordVPN 的威脅防護(Threat Protection)功能還可以阻擋惡意軟體、釣魚網站,甚至是討人厭的彈出式廣告。在全球六十幾個國家都擁有伺服器,提供穩定快速的連線品質,透過 VPN 選擇相對應國家的伺服器做連結,一個帳號可以選擇六台裝置來做使用,手機用、電腦用、平板也可以用。

現在搜尋 `NordVPN.com/Gooaye` 或是輸入股癌的優惠碼「GOOAYE」,就可以享受兩年方案再加贈四個月,平均一個月以不到 100 塊的價格取得 VPN 服務。在資訊欄內有所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連結欄找到相關的資訊跟連結。

***

四個字,殺人誅心。

你要徹底地摧毀一個人,並不是傷害他的肉體跟髮膚,而是你去擊潰他的信心,你讓他對於未來不再相信,你讓他對懷疑生命中的美好衝擊,你讓他對於自己的判斷產生疑問,這個就是你要摧毀一個人最好的方法。

這個現象目前就發生在許多的投資人與交易人身上,今年的 Equity 跟 Bond 表現都非常差。那過去幾天堪稱超級地獄週,雖然我在上一次的地獄週跟大家說再也不要這樣做了,每天熬夜到四點,那個半死,然後可能 CP 值也很低。上次還是有贏,這次的超級週算是輸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小停損,偶爾小賺一些,可是打不回停損的錢。

那在昨天的盤前,我就直接先放棄,我跟我們在的戰友講說:「媽的不要玩了,我要去玩 Cyberpunk。」我會打電動,有一些朋友也跟著跳船就不玩了。剩下有一個還蠻勇敢的,就繼續在那邊抄,那最後面就給他抄到,就是昨天的開盤之後,有一個反彈到一趴多,有抄到,然後就在那邊急殺的時候,他又被洗出場,他又被洗出場。到後面跑去睡覺,然後半夜醒來的時候發現說,哇靠,Nasdaq 破底了,它最後面還是確定破底了,它跟在道瓊後面,也跌破了六月多的這個低點。

那在跌破六月多這個低點之後,已經無懸念地進入一個開放空間,就下面是萬丈深淵沒有底。所以接下來講,是還想要去做抄底、或是去賭破底翻的朋友,你要去抓每一根 K 的底部作為一個停損會比較保守一點。如果你是打的資金比較大一點的話,那當然如果說你是小量的,什麼三口、五口,你要長期去凹的,那當然是 OK,這個你沒有停損。

我剛剛講到「凹」這個指數,我們常常跟大家說不要凹單,但是凹單這件事情一般是講個股,因為個股有些是下去就再也回不來的。那指數一般我們是相信說它會回來,只是當然如果你今天槓桿開得比較大的話,就算指數回來你也畢業了。所以如果你是小量小量的,那稍微凹一點、稍微吃些回吐很正常,你不可以說你不期待都不吃回吐,然後可以吃下所有的漲幅,你要賺多少錢,你就會扛下相應多少的一個風險。

那像我們一開始在抄的時候可能是 20 口、30 口,到最後面我只打五口,當然我已經受不了,我就覺得說,幹這什麼鬼行情。我們把它稱為是 Texas Rodeo,它很像是那種德州牛仔騎的那個野牛,你知道嗎?在那邊跳來跳去的,那有時候上、有時候下。那如果說停損抓太緊,就整天被洗掉,所以就命中抓到一個平衡之後,他又去洗掉你可能往下設的停損,然後再往上打一個大的,真的是痛苦。就跟朋友說,不好意思我不要做了,就休息,跑去當快樂肥宅打 Cyberpunk,那獲得非常多的快樂,因為最近 Cyberpunk 的影集也出來了。

雖然 Cyberpunk 對我來說,就是股票賠錢的一個故事,當時 Cyberpunk 出來的時候,我去買它的股票,雖然是買得不多,不過現在回頭看,看到那個跌幅還是覺得蠻驚人的,從我成本是 19、18 塊左右,跌到現在剩下 5、6 塊這樣子。那這也是一個很常跟大家舉的例,就是說個股不要重押,因為你不確定未來會怎麼樣。一個很優秀的公司,遊戲界裡面的良心,也是很會賺錢的公司,可是它的股價是可以這樣子大暴跌的。

那其實今年有很多的東西,都是跌到爛掉,很多都是跌回 10 年的均價以下,所以它確實是一個財富重分配很好的時間點。只是一般很多人等到這種財富重分配的機會出來的時候,要嘛是沒錢的,要嘛是沒有勇氣的。沒有錢的,其實比較麻煩一點,因為一般其實你應該是要有錢的,因為你還是有收入,那會沒有錢的就是那種全職仔。所以全職仔壓力比較大就在這邊,就如果說你知道機會來了,可是你錢不夠,那你還必須要賣股票來當生活費,那你的壓力就會很大。所以一般那種全職仔做起來的,要嘛就是會當二房東,要嘛就會經營一些副業,會做一些投資人正常,因為他們都會希望說還是要有一些現金流,不然等到機會來臨的時候可能就比較尷尬一點,有時候會套在裡面。那在套在裡面的,你知道它會回來,所以你就不會想要把它賣掉,那你要去賣掉它會產生很大的痛苦。所以我希望說有一些金流的輔助。

那如果是一般的上班族,有現金流的,其實這個時候應該是要更勇敢的繼續做下去。除非你決定就再也不要碰股票市場了,不然其實在這種時候,其實是這種機會出現的時候。講股票市場可能未必大家會理解,那但是如果講房地產又知道了吧?房地產就是在台灣一個十幾年都不會修正的東西,在 2014 可能你有看到,那房地合一稅上來之後有修正一下,可是那個其實是飆漲之後的一個拉回,它並不是真正的那種大修正。那可能比較大修正是出現在 SARS,或是飛彈危機那時候,那台灣的房地產其實都沒有看到什麼跌。

所以這種資產,它只要不跌的話,其實年輕人就等於你是沒有機會的。就甚至講說如果世界都一直是很平和的話,那其實資產的價格,最終只會貴到大家都買不起,不管你說股票,不管你說像房地產。那股票是比較活潑一點,它比較歸類在我們常說的風險資產裡面,所以呢,它可能幾年就會來一個修正。但是這種修正呢,其實它最後面都會是大家的機會。每次大家都會跟狼來了一樣鬼哭神號,最後面就發現說每次都是一個機會。那不會買的就是因為都不會買,那如果說看過一兩次修正都待在市場裡面的,他就會把握每一次的修正。雖然很難受,雖然還是會幹譙個幾句,可是他會知道說機會來了,為什麼沒有更多錢可以買。他想法會跟那種沒有看過股災的人不太一樣。

那其實現在美國的房地產是有一個說法是講說可能會修正,特別他們利率拉得這麼高,然後開始了,這個家戶的存款開始往下掉。所以有個說法是當股票資產開始去影響到美國一些人的生活的時候呢,那可能他也會去拋售其他的資產,所以房地產搞不好就會看到有一個還蠻像樣的跌幅,以他們利率拉升的程度來說。只是因為台灣的房地產利率並沒有拉得很高,所以你說台灣會不會跟美國這個劇本不確定,美國有沒有發生我們都還沒看到,可是台灣會不會跟,我更覺得不確定。反正美國有的話大家可以再看一下,台灣有沒有可能有這樣子機會。但目前比較明確的就是,這個股票資產跌得真的很兇。

那破底之後呢,會變得更難做一點,特別是短線的,所以這邊我就不會再做太多評論了。因為我自己是以那時候去抄底作為一個主軸,很簡單啦,就是不太會去做空,因為這個地方已經是乖離很大了,你要空你會等到,像我之前跟大家分享說那個下降的那個月線,很多人都會等到彈到月線空,就是要拉高空啦,你不會去追空。這跟追高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你整天在搞追高的可能很容易受傷,除非有極端行情讓你凹,不然你大多數應該都受傷,它的均值會慢慢地回歸跟收斂。

那以目前崩的幅度來講,其實去做多或是空手是比較合理的,做空比較不合理,除非後面看到一個大反彈。那後面有沒有可能會看到大反彈?是有機會的。因為目前標普是直接跌到了 200 日均線下面的 20%。那在過往的經驗上,跌到 200 日均線以下 20%,其實就是大熊市了嘛。那這個熊市的發生的次數其實蠻多的,可能二十幾次。那在這二十幾次裡面呢,你的勝率大概可以在七成左右,就如果說你壓多方的話,在未來一到三個月可能有七成的勝率。所以這個是用一個統計數據跟你講,可是你要知道說,七成有機會贏代表三成你還是有可能會輸嘛。好像是如果你是遇到了 1931、1937,或是說 2008。2008 你如果就是壓在它已經跌到 200 日均線下面 20%,你壓進去,你接下來的一到三個月還是可以賠掉 15% 左右,非常的痛苦,就是跌深之後還能更深。但如果說你相信機率的話,有這個機率做背書,你就可以調整你下單的比例,然後就符合這個機率,可以去算做怎麼樣的期望值會比較好一點。

所以其實現在壓多方是比較合理,只是壓多方的人,就如同我跟大家分享,看我們壓到後來的覺得說,嘛信心全失,殺人誅心,不玩了,寧願打電動。那可能接下來就會用比較小的口數,就不會像之前這麼積極地去做,大概是這樣子。如果說在接下來還想要去抄底的朋友,我覺得自己要去注意一下說這種極端行情出現的可能性,就算數據上是支撐你這樣做,可是也是有小機率的事件,它是可能會讓你產生更大的破壞,所以我會建議說量力而為。就是說不要去用那種超級高的槓桿跟大口數去打,因為你會很傻眼,我覺得這個行情就真的是 Texas Rodeo 一直在甩,那壓大的可能比較容易受傷一些。

那接下來我們來跟大家聊一下 Tesla AI Day 2022 所推出的這台 Optimus 機器人,要價是兩萬鎂,目前估計是這樣子。那重量呢,可能在 60 公斤左右,可以舉重物不會累,充飽電之後要叫它做什麼事情就可以。那馬斯克也在推特上面說他會出一個貓女機器人,他真的是很明理的人,所以之後面就會出一個這種比較香的機器人,可能人就會很喜歡,你就會放在家裡,讓它幫你端茶倒水啥小的。

那這個機器人其實不太像是產品發表會,因為它正式推出可能要在三、五年之後才會進入大家家庭,這是馬斯克的估計,那我覺自己抓一個 buffer 差不多五到七年,才會開始普及到大家的家裡去。就是說如果它真的有發展起來的話。那目前呢,比較像是我跟大家展示說,你看我只有能力真的把東西做出來。雖然這個機器人看起來是很掉漆啊,因為如果說你有看過 Boston Dynamics 的機器人,就會知道說現在機器人的水準是已經可以做到旋轉跳躍我閉著眼,拿槍、擋槍、躲槍,還是說怎麼樣跳舞,他都可以辦到,很可怕。如果你看了 Boston Dynamics 的機器人,你真的會相信,說有一天如果說機器人他腦袋不對勁,他自我覺察修正,然後決定要像馬斯克提到的要把人類移除掉的話,他完全可以辦到,而且要效率極高,他的準度極高。

那馬斯克今天有提到說 AI 可能是人類終結的一個可能性。為什麼?因為對於這些 AI 來講,其實它並不是跟人類有私人的恩怨,他單純就是,他可能要去執行他所被告知的事情。那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會選一個最有效率的途徑,這個最有效率的途徑可能就是包含了要把人類給除掉。他說這有點類似說,我們今天去造橋鋪路的時候,你在這個路上,你一定會除掉很多什麼螞蟻窩、蟑螂窩還有什麼的,但是你有在意過這些事情?沒有嘛,你的怪手就是他媽的一挖下去了。那一樣的道理,就可能對於這些 AI 來講,我們人類就是螞蟻窩,所以他直接把你除掉,他也不會有任何的感受。除非你可能在他晶片裡面去寫一些東西跟他說不可以這樣做,可是如果他真的有一些自我覺察修正能力的話,說不定他會自己把那些限制給拉掉,那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就變得很可怕了。

如果說你有看過《黑鏡》,Netflix 那個影集,你就會知道說,有一集就是演殺人機器人,他那個機器人就是 Boston Dynamics 的狗,我完全是相信這件事情的,就是如果這些機器人要做壞事的話是非常可怕的。但目前看 Optimus 我覺得很難,Optimus 還是一個傻傻的狀態,所以我覺得他比較像是跟大家展示說我在做這件事情,他要去挖更多的人才進來,而不是說我真的很驕傲地推出了某個商品。他比較像是給大家一個概念,然後現在我們開始要認真去經營它。

可是我覺得,身為人類,我們不可以對這樣的一個東西一笑置之。從 Midjourney 出來、OpenAI 出來、AlphaGo,其實這些東西都讓我感受到很震驚,就是我覺得很可怕了。我覺得像是 Midjourney 出來,很多人說「其實畫的東西還是看得出來是機器人」,不不不,但中國這邊就有人搞笑,他拿一個書法大家的東西,然後跟大家說這個是 Midjourney 畫的,一堆人那邊吐說「畫那麼醜,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不是人畫的」,結果後面,這個是人畫的。然後像在美國的繪畫比賽裡面,就是讓 Midjourney 的繪畫出來的東西得到冠軍,他根本已經分不出來哪個是人畫的、哪個是機器畫的。

假設真的有些很極端的,就硬要扯說機器畫的沒有人畫的這麼精準好了,沒關係。如果說今天是像富樫這種他媽要畫不畫的,他只要負責編排劇情,然後透過 AI 的輔助直接把東西都畫出來,還是一堆人要失業。或說一些可能漫畫轉動畫的,讓 AI 去處理,還是一堆人要失業,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那再來就像是 OpenAI 這種,要可能在邏輯、文字、翻譯,或說寫程式碼上,去做了很多的協助,或說會計的報表等等,像這些東西也會讓很多人失業。所以這些東西其實都是象徵著,就是未來我們的勞動力會過剩,還蠻可怕的。只是可能這個時間點發生不會太快,但我覺得大家有這個心理準備,如果你是二三十歲的人,我相信有生之年會看到這樣子的狀況,就是這些 AI 機器人的介入,它會對人類的文明造成很多的衝擊,它會讓我們的生產力再往上跳一個位階,但是它會讓我們的社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跟矛盾。說不定未來就會上街抗議說,我們不應該讓機器人取代我們的工作,因為人做的還是比較好,或什麼的。就有點類似那個國道收費員抗爭,現在就時代的演變,也不能說他們的錯誤什麼的,就單純你知道就是時代到了嘛,大家開始用 eTag,最早也是有些人抗拒「我就是要拿票,我自己去手動付」,但之後面你還是裝了,科技就是這樣演進的嘛。可能開始有人抗拒,可是之後面你就是只能夠順應它。

所以提早做到準備,提早有這種,特別是你知道你的工作是有些 AI 可以跨到的,要去做一下這樣的可能性,就是如果它真的會來取代你的工作的話,這樣的假設是要先去做好的,以免真的發生的時候,是讓你措手不及的。

那像 Optimus,它會取代一些重複性高的,所謂「無聊的工作」(Boring Jobs),還有一些「危險的工作」(Dangerous Jobs)。那這些東西可能是比較偏向工廠的一些工作,或者是說倉管的工作。那我覺得餐廳的工作其實也很符合,像現在開始有些餐廳就擺那個送餐機器人了嘛,雖然看起來要笨笨的慢慢的,可是就想,我再給它十年的機會,是不是它可能就可以取代大多數的外場?是有機會的。

那如果說我再給 Optimus 十年的機會,或說 Boston Dynamics 也要可以商用的話,那是不是很多這種搬重物的工作,或者說重複性高的,包括送貨的工作,那或者是說咖啡廳的工作。你要講這個機器人,它一個可能可以擋三個內場,它就在那邊弄著,而且它的比例一定都是對的,就是它不會有任何的人為的犯錯,最多可能機器出問題或什麼,可是如果機器是正常運作的狀況之下,它可以做到這種非常持續性、一致性的品質。然後他也不會說因為今天被客人罵,所以決定在裡面加一些口水或啥小,他不會加料。那他可以做的是非常穩定的產出,而且他不會叫累,他可以加班,不用給他加班費。

我相信對於大多數的資方來講,只要我今天發現有任何一個工具人可以取代我現在的真人的話,那我就會用這些 AI 來做取代,非常合理。就身為資方其實非常容易可以理解一件事情,當我今天決定要讓機器人去取代人的時候,其實我對你這個人並沒有任何的惡意或什麼的,就單純的他可以做的比你好,CP 值衡量之下我會這樣子做。

所以 Optimus 的介入會讓很多人失去工作,我覺得我們只能夠去跟大家分享這樣的一個很粗淺的心得。我還沒有辦法明確定義說到底誰會失去工作,在幾年之內會失去,但是我覺得很可怕,就大家要去正視這個件事情。那既然有新的科技,可能就是,我會想,之後可能人類努力的方向,不是我要去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快更好。像你可能看到一些抖音影片,那蓋章蓋超快的,那個就是第一個要失業,因為你再快都不會比他媽的機器很快。所以之後可能就是,你就想如果說大家都可以買得起這一台機器人的話,那可能就是比誰更有創造的力,去想出更多東西,然後任何的勞務工作都交給這個機器人去做。所以勞務會是一個變得非常賤價的東西,那可能值錢的東西就變成是你的思維。但我希望說不要有那一天,因為我們的思維也被機器人取代,那到底人類還可以幹嘛,這就變成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了。

那在機器人,它也會產生一些在供應鏈上的機會。然後雖然如果說,它可能在三、五年之後才可能開始放量,甚至三、五年都抓得有點太樂觀的,它可能放量的時間也會更慢。但其實就是等於已經預約了未來十年會有一個新的題材出現。就如同說在 2017、2018 的時候,大家看到手機,覺得手機已經開始進入紅海了,就沒有想到後面會有 Data Center 的大幅導入。雖然那時候就有,但是後面那個成長速度之快,那變成是一個新的契機。然後在電動車也這個新的契機,我覺得機器人它也會是一個新的契機,就如同 VR 一樣,它一開始的量可能不會大,但是它的成長速度應該會很快。我相信如果說真的有企業開始導入之後,它會是一個非常高速的切入,它那個滲透率應該拉超快。

目前可以知道是這個 Optimus 的 Dojo 運算系統裡面的這個 D1 晶片應該是跟台積電下的,那下的點應該是在 N5 或 N7。所以說像台灣的供應鏈,你看台積電就有吃到。那裡面一定會有什麼 Wi-Fi 晶片、藍牙晶片、各種感測器或什麼的。所以它其實這個東西放量也代表說,在市場裡面,我們可以先預約,就是未來可能 7 到 10 年之後,我有這樣的一個題材。雖然它講這個真的太遠了,但是可以開始去注意。那一樣,只要業界有一個先驅奮勇地去做,然後做得起來的話,就會大家跟上,所以速度可能就會推很快。就像是 VR,VR 現在推的速度就非常快,可能在過去幾年就是只有幾家在那邊耕耘,然後就現在變成是大家都瘋狂地在推出,所以它可能就會開始產生一些額外的機會。

***

好,那下一段話題,我們稍微帶一下記憶體廠。

Kioxia,它在日本這邊的廠房是直接降了三成的產能,它去做減產的。那同時我們有看到美光,它在財報裡面的 guidance 有跟大家說它的資本支出會往下縮 30%,那機台設備的支出會往下縮 50%。所以這兩件事情其實告訴我們一件事,就是說記憶體這邊的落底應該會比想像中的快。我們本來看 TrendForce 的數據是講說可能會在 2023 年的 Q4,那節目分享這個數字,不只 TrendForce 還是還有一些民間分析師,還有自己看數據的結果,其實大概都推得出來,預計會在 23 年的 Q4 以後才落底。

但是因為現在有一些關鍵的玩家選擇減產,然後減少資本支出,所以落底的時間點應該會往前,而且應該會大幅的往前。所以記憶體我覺得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一下。你看這個就變很快,就是我們上次跟大家講記憶體,會說爛到 23 年的 Q4,可是現在突然丟了這個減產、然後減資本支出,其實整個劇本就會改變。所以在市場裡面會一直動態調整。那我覺得記憶體有機會會比本來預估的時間點快好幾季落底。

那落底這件事情其實,它有一個比較 tricky 的地方,就是大家知道說,當你今天看到像營收很好的時候,可能股價已經跌一半,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今天講說營收開到頂點的時候,有時候股價可能已經殺五成了。反過來一樣的道理,如果說這個營收的谷底開出來,那你會發現,那個谷底的地方,就是營收開出來是谷底的地方,可能股價已經在底部反彈三成了,這個是我們蠻常會看到的狀況。

所以我沒有辦法跟你講說,就是記憶體因為減產之後,其實現在就可以跟你推算說它的價格的谷底在哪,但是可以大膽的猜說,它一定會比 23 年的 Q4 來得早,就如果說世界沒有其他毀滅的狀況出現,它會往前拉。那相對的股價的落底也可能會往前拉。那一樣觀察要點我還是會放在美光上面,它已經被我們當 reference point 好幾次了,那前面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就是他開出利空,可是是沒跌的。或者說盤前大跌,然後盤中拉回來。

只是問題是,為什麼它最後面還是持續破底?其實我覺得全球的市況真的太糟了,大家都覺得不好,聯準會一直暴力升息,其實就是各式各樣的壞事一直發生。俄羅斯出完壞事,換英國,英鎊爆炸、英債爆炸。然後後來俄羅斯這邊感覺打不太下去了,應該要有好事的,結果他就去併吞人家烏克蘭的領土,然後現在變成可能戰線會擴大什麼的。反正就是有太多太多的壞事接二連三,然後現在可能美元不下來,新市場有可能會爆炸,怎麼太多這種很可怕的事情,然後帶著這些股價持續的維持疲弱。

不然其實我一直都是相信說,市場它雖然未必有到完全效率,可是其實效率是很快的。就一般它會率先反映,所以當一些我們大家早就都知道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它應該要跌完了,只是沒有想到這一波就是一直一直下去這樣子。那現在美光開了這樣子的東西,它的股價在盤中又拉回來,然後在 Nasdaq 破底去,就是昨天,最後面有跟它下去,可是有守住,是有守住的。所以可以稍微看一下,就是半導體這邊,美光當成一個參考指標,我覺得是還蠻標準的。因為第一個這個記憶體是一個高度紅海的地方,非常競爭。那再來就是記憶體受到消費性產品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呢,把記憶體當成是可能消費電子的一個領頭羊,來當成是景氣觸底來看,我覺得是還 OK 的。

只是整體大環境的估算還是非常的困難。那在美國就是看美光,在台灣,我覺得去看投信怎麼時候會切入記憶體,因為他們買記憶體都很厲害,他們時間也都抓得非常漂亮,所以他們進去的時候,可能就是看得去賭這個打底位置了。只是你未必壓得到底,我覺得很多人會很執著一定要壓到底,跟你講不可能。有時候買進去先套 10%、20%,那很正常,只是相對買在底部就 OK 了。那像我自己這一波進去抄底的現股的部分,抄了三次,今年抄了三次,三次現在回頭看都是套住,都是套住。只是當然在當下抄的時候是蠻高興的,因為後面都有壓到一個反彈這樣子。

那我覺得看你的心態是什麼,有些人會覺得說你這樣子不就等於在凹單嗎?其實要看,如果說我今天跟你講說我是台指期或是 NQ 進去抄,然後槓很大,然後我在那邊凹不補保證金,然後這個就是凹單。但如果自己長投或是投資的角度來看,那當然視野就不一樣。所以像網路上很多人最近都在吵什麼,我看到一些討論就說「凹單啊,你凹單」、「你凹單,我凹單」,在那邊幹你娘鼠來寶,在那邊吵說怎麼到底誰在凹單。不是,那個凹單與否只有自己知道,好不好?

就是如果說你今天是一個做長線投資,你股票都抱五、六年的,然後你逢低一直買,這個不叫凹單。當然如果你今天是在打期貨的,那你就已經被 margin call,你還去補保證金進去搞,這個就叫做凹單。有時候凹過去就變透天,凹不過去就填海。所以凹過去就可以很驕傲的跟你講說我凹過去了,有一些飆股我們私下都知道了,那成為英雄的人,他當年也是凹過去,他就成為英雄了。其實有些人是跟他一樣,然後他凹沒有凹過去,所以他就不是大家所認識的那個股神,很有趣的故事這樣子。

所以先認清一下自己的那個週期。那如果說你只是來做一年的,你根本就還沒有任何經驗的,就不要去放厥詞說什麼你知道自己在幹嘛。因為你沒有找到一個可以穩定執行,它的期望值是好的方法前,其實就代表說你的方法都不是方法,你所有的努力,都不是那種很值得該被驕傲的努力。直到你找到一個方法之後,他才可以去量化出說,到底我這個方法可以為我帶來多少錢。只是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挑戰,好像我自己的方法,我覺得是有效的,但今年還是不太好受。即便可能經歷過了幾個修正,幾個股災,但今年還是不太好受,還是找朋友去 LUL,那就是可能投資必然我們會經歷到的一些事情。

***

接下來我們就進 Q&A 的部分。

第一位溫餐及娃娃,擊敗大盤。他說:「癌大,請教一下,最近這麼空的場心理,台指期正價差,上次第一隻腳的時候逆價差到 400 點左右,是外資大戶股票還沒開跑,所以用期貨避險嗎?」

其實台指期大多數都是處於逆價差。那你說應該是禮拜五吧,禮拜五我記得有看到有變正價差一下,就是說加權的點數是比期貨來得少,那可能是因為大家在搶反彈,所以跑去壓期貨。不然大多數的狀況其實都會是逆價差,然後遠月份會比近月來得更便宜。

那再來就是說,上一次第一隻腳的時候逆價差到 400 點,那時候是因為除權息,因為有很多大股,那殖利率很高,所以那個逆價差拉得很大。那當時其實很多人就覺得說這個逆價差一定會收斂起來,所以他可能就去做多期貨,但是沒有想到是那時候就剛好搭配崩盤一起執行,所以變成最後面是加權跑去追這個期貨。其實未必啊,是有些人會以為說這個一定是加權會去追期貨,未必,有時候是期貨追加權。就是說期貨他本身價格發現,然後有些人說他可能是先行指標,這件事情在台股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他未必是走在前面。

然後他比較像是狗跟主人之間的關係,跑一跑就會群聚。要大多數的狀況之下,期貨會維持一個逆價差。那這個逆價差的來源呢,不外乎說台灣的利率,因為期貨的價格,那個理論價格是用這個利息去推。那再來就是避險的需求,所以在台指期這邊放空也會促使這個逆價差的擴大。那再來呢就是除權息的關係,所以他會預先反應點數。那大多數的狀況都會是逆價差。那如果說你看到有正價差出現,可能就是現貨被大倒賣,可能有恐慌出現斷頭,那或者是在期貨這邊是有人要搶反彈,所以把他買到正價差,都有可能。

下面因為這個陳歪 M,他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股有前高日,房無再低點。主委您好,這一波看到了房地產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想問主委台灣房市真的能夠金身護體,獨善其身不均值回歸嗎?不知所措的無殼蝸牛投資人,重來等到下一次的衰退,央行再寬鬆,房市應該又要再噴一波了,到底投資股市有辦法追得上房市嗎?謝謝主委,祝開車出門永遠沒三寶,謝謝。」

用回測的角度來看,就如果說你一樣是開五倍槓桿,因為房地產大家覺得好賺是因為你只付頭期款,你只付兩百萬,然後你買一個一千萬的房子,那房子漲到一千兩百萬,你就說我賺了一倍,你說我賺了兩百萬,可是實際上,這個如果你是用現金去買的話,你是賺 20%。所以你會覺得你賺了一倍,是因為你開了五倍的槓桿,因為你的本金只有投入兩百萬。所以如果用一樣的角度,就是說股市可以開五倍槓桿的話,那你去看加權報酬指數,未必輸房地產,甚至是屌贏。就是可能部分地方房地產會贏股票,可是整體來說股票會屌贏房地產。

但是只要進過股票市場,你就會知道說你不可能開著五倍槓桿,那他媽一定會被洗到爛掉,一定整天都會停損,然後不然就是被 margin call。所以如果說股票也可以像房地產這樣開槓桿的話,那股票的報酬率是會贏過房地產的,至少以台灣來看是這樣子。那以美國來看,我覺得也是這樣子。我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今天一樣是拿一千萬的現金,沒有在任何的借貸的狀況之下,去壓股票跟房地產,其實股票的表現應該是會比較好。

房地產當然如果你壓到一些特別的地方,怎麼之前的北屯,哪一隻竹北,那你可能會屌贏股票,未必。所以房地產也需要看你壓的地點是哪。那股票的話,就是講是我們一大盤整體來說。所以我們今天講這時候看房地產,也可以看成一個有一個大盤指數的話,其實股票未必會輸,甚至應該表現是更好。而且流動性是更好的,你要賣出就是一點,然後 T+2 就是拿到錢。那房地產你是不可能可以這麼快拿到錢的。所以各有其優劣。

那只是你要很明確知道說,房地產帶來的看起來很暴力的報酬,其實是來自於,因為大家買房地產都是讓它槓桿開爆,開了五倍,所以才會有那樣子的一個報酬的存在。那如果說未來房地產假設崩掉的話,當然可能就會產生一些很嚴重的問題,因為都是帶著大量的槓桿。你就想你今天是帶了像一個三千萬的房子,你可能帶了兩千四百萬在買,那今天這個房地產如果崩到兩千萬的話,請問你還要還這個三千萬的房貸嗎?我不要還的,銀行直接收回去拿去法拍掉,所以可能就會出很大的問題。

那這也是為什麼人家講說台灣的房地產不太可能崩,其實有一個利潤依據就是說,因為大家都在船上。因為你選出來的立委、縣市首長,他們名下都是一堆土地跟房子,然後這裡面有很多都是有貸款在上面。所以就講如果今天真的要出問題,他們已經率先自救,因為他們是有權力可以去立法、調整政策的人,他們一定會先救自己。所以你跟這些達官顯要綁在一起,利益是同條船上,但你們受傷的機會就比較低。是有這個說法。

但一樣回歸我跟他前面講,如果說不開槓桿,其實股票是不會輸給房地產,甚至會贏過。但如果說開槓桿,然後假設這個槓桿一輩子都不會爆,台灣的房地產不會大修正的話,那非要當然這個房地產會大贏,因為五倍的槓桿好舒服,而且這東西是緩步上漲的話。但是台灣的房地產也不是沒有跌過的時候,所以有生之年,我相信一定還會再看到。當時發生的時候,可能受傷的人也會是那些槓最大的。就是現在有很多流行,我一間可能付到一半,我就趕快增貸去買下一間,那我只要拿到年終,我就是一直去貸去買下一間,有些人是這樣子。那可能那種買最大的,他就是有可能會是受傷最大的。

跟股票一樣,其實股票這一波崩下來崩成這樣,就算你滿手 Nasdaq 這種波動最大的東西,你就是付三成多、四成,了不起就是這樣。那會覺得受不了,會開始上網崩潰的,要嘛就是可能很新手、很菜雞,要嘛可能跌三成這件事情是天大的事情。那不然就是那一種可能是槓桿開得大的,就一樣,就是每次死掉的都會是那種可能風險沒有控好的。

那如果說你要等待房地產有這樣的修正機會的話,我是覺得這波有機會賭看看。其實在美國這邊,下殺了六、七趴,有人就說美國房地產會崩嘛,說不定台灣之後也會有一些連鎖反應。就是台灣不得不跟進升息的話,說不定也會,這個有些房地產會受到影響。但我覺得台灣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升息與否,而是持有成本,持有成本真的太低了。所以我今天有二十間房,其實我放在那邊,他媽的我不要租人,我放著也沒差,那房地產要怎麼樣跌。當然如果說可能除了我自己自住之外的,那持有成本往上拉,我相信大家就不會願意扣一堆房地產在手上,應該是這樣子。所以我相信持有成本應該是關鍵,那利息這個未必,利息當然會影響,只是利息有時候就是說你去升的時候它不是只影響到房地產,他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生計,那些一直喊說要升息的,辛苦包的升完之後,你爸媽第一個失業,所以這個都是要注意的。

下面有這個 Pete 數,他說:「我通縮了嗎?最近才剛把今年六月信貸的錢分批投入美股跟台股,沒有想到還有更便宜可以撿。想跟各位分享個通縮的故事。因為每天通勤來回六十公里,所以 Model Y 開賣的十分鐘內躲在公司廁所下訂。回家深思後三天,即使老婆願意幫買,但想想癌大說的,財富自由是取決我們的慾望,所以就取消了訂單,繼續開著才四年的車子。想問癌大,我是想通了還是真的通縮了?」

其實都有。我覺得兩個一定都有,就是現在如果說股票這樣它一直漲的話,你一定不會取消訂單的,你還會把這個選配選滿,沒有,Tesla 其實沒有什麼選配。你可能就會還會買一些什麼很酷的貼膜,然後再來就是會改裝一些東西,只要有錢的時候就會幹一些壞事。那現在就是因為股票可能你看到繼續跌,你就會覺得說,這個錢可能留下來拿去抄底,或者說放在身上讓自己有安全感也更好。所以這個股票跌了,讓你通縮應該是有,這成分是蠻大的。

那想通的部分可能也是有。像我自己就是還蠻清楚說物慾它會影響到財富自由這件事情,而且是非常顯著的影響。接下來講就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時切換財富自由與否。你今天突然他媽決定去什麼歸依佛道,然後去山上住,那其實你現在就財富自由了,你就用不到那些錢了。但是你就是還是有慾望嘛,其實你的慾望高與低,就直接決定了你是否財富自由。你今天開始車子開十年、二十年都不用換,像 Jeff Bezos 他已經成為這個億萬富翁的時候,他還在開他那一台老 Honda,然後被訪問的時候人家還說,怎麼你要開這個 Honda,他說我覺得這台車很好。當然現在不一樣,現在他就是買一堆這種遊艇或什麼的。所以說不定那時候的他覺得自己財富自由了,然後現在覺得自己不自由了,就是你那個物慾的變化其實是真正的關鍵。

很多人都不明白這件事情,但是我覺得其實讓自己生活得很快樂也很重要。就是你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要生活,很多人搞錯了,他的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要退休。當然其實我們本來就是要規劃退休金,只是很多人我覺得那個想法很怪,我現在就是要延遲消費,我都一直都要存下來,因為我要存退休金,然後最後面你可能根本活不到退休,你就死了。哪裡都沒有去到,什麼都沒有玩到,東西都沒有吃到,然後一生就是活得跟苦行僧一樣,那也不好。

所以 Model Y 我覺得反而訂都訂了,來都來了,就直接買下去了吧。可能就是每天雞排少吃一點,那從別的地方縮掉,我覺得比較好啦。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特別是你說每天通勤要有個小時,跟開車你也會很高興,那就還是買下去吧。

好,像因為 TZE 底線蜜,他說:「只能吃自助餐不夾肉的 Buffet 特。常說自己不雞湯的暖心雞湯主委好棒棒。癌大的節目就很雞湯,股市下跌的時候會陪大家一起度過,上漲的時候會不斷提醒大家要注意風險不要太嗨,要大家把錢收好,不要被掃出場,認識這麼多人就你最雞湯了。那想請主委解釋一下,全球貨幣貶值會引發金融海嘯嗎?那這中間的因果關係會是如何呢?」

我之所以說自己不是雞湯,就是我要跟大家講說你不要沉迷你知道嗎?就像有些人可能他今天受到傷害,他就要去找一個像是他媽子宮的地方,然後躲進去,「好溫暖」,然後從此以後開始就繼續做一個錯誤的事情。我會給你當頭棒喝,我覺得你不對就是你就不對,你就要改。那我之所以也會不希望自己的節目像雞湯台,是因為我覺得,就是有些,你那個就是錯的事情,沒有辦法像一些雞湯書跟你講說:「他每個人都是最漂亮的自己,你無論如何都是最好的。」沒有這種事情,你是廢物就是廢物,廢物就是要導正。

只是當然我們還是會在一些壞事發生的時候跟大家講說其實沒有這麼差,因為我們都是過來人,都知道說其實過去也是有這種恐慌、難受,或是說有一些很低端的操作的時候,那種無助的感覺。為什麼可以分享一些東西讓你覺得聽得帶感?因為都是過來人,或是說至少身邊有朋友遇到,所以我們比較可以去意會到那種當下遇到那種很不好事情的時候,那個心態是怎麼樣,然後給你一些舒服的感覺,可能是這樣吧。

那再來就是說全球貨幣的貶值會引發金融海嘯,中間的因果關係會怎麼樣?你應該是在問說像現在這個新興市場可能會有這個債務問題的理由是怎麼辦,我就大概跟大家說明一下。在美國這邊,假設說他發行美債,然後發了一大堆,他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其實不太有後果,因為他可以自己去印美元來還這個美債。所以就像巴菲特講的,因為這個債是你本國幣計價的,所以這個債根本不需要擔心,你可以直接印美元或是印你本國幣來還。那最多就是你的信用搞到壞掉,大家不要相信你國什麼,可是你不會有違約的問題,因為你可以付得出來。

但如果你今天是新興市場,我們拿台灣舉例,雖然台灣沒有這樣的問題,但我們舉個情境,要台灣舉例。假設台灣欠的這個債,不是台幣計價,這是美元計價的債,我們欠了一億元。那這個一億元,換算台幣 27,這是匯率 27,所以我們要拿 27 億出來還這個一億元。但今天台幣貶到哪?今天台幣已經貶到 32,所以我們現在變成我們要拿 32 億出來還,那是不是一來一往就差五億?

那你想有些國家,它貶的幅度是更大的,所以它的債務會瞬間膨脹。因為它需要用本國幣去換成美元還人家錢,所以它那個債務就會變成這個貶值多少,它的債務就會擴張多少。也因為這樣子讓一些國家可能就會有還不出錢的可能性。所以注意一下那個到期日比較大的,可能就會有爆炸的可能性,然後是有機會,所以它那個貨幣是整個貶到爛掉,它真的有可能會還不出來。

那為什麼因為這樣子可能會有金融海嘯?它這一層一層,就是未必說有一個國家違約就一定會有金融海嘯,但是如果說,居然說像是一個供應鏈的關係,你跟你的客戶平常合作都很好,你讓它賒欠一些貨款,反正它都會還你錢這樣。那突然間它跟你說,還不出來,我要等下一季再一起還,然後等了一季還是還不出來,等了半年還是還不出來,然後最後面跟你說,拍謝啦,沒錢了,違約,掰掰。那它爆開,可是變成說這個呆帳就掉你身上,因為它沒有給你錢,是你損失。你這筆錢你可能需要付給其他跟你合作的夥伴,但因為現在卡了這一筆,你也付不出來了,所以你也跟著爆開。這樣一連串粽子拉下去,這個就可能變成一個金融海嘯了。

下面這個留言我要跳過了,我剛剛本來有念完,然後後來所以我又重錄一下,把它跳過。因為我不是說它不好或什麼,只是因為它會跟大家介紹它自己的投資節目。那像這種我沒有辦法跟大家背書推薦,因為我沒有時間去研究一下你到底是不是好人還是怎麼樣。但是總之,我自己平常不會在節目上推薦其他投資節目,並不是說怎麼同業相忌,或是瞧不起別人或什麼的,因為單純是我自己有把握做到說,我不會喊盤,然後不會拿了人家錢,然後去說某個商品很好。我也不去做這種拉抬,或者說鼓勵大家要給我錢、要買課程的事情。但是我不確定是不是大家都可以做到,像我之前幫人家推薦一些東西,就後面,像有些節目就後面開始收一堆我覺得是垃圾 ETF 的廣告,那後來就發現說這一塊我要做好切割啦。所以像一般那種留言,你偷偷塞一下廣告說你在賣什麼吃的,吃的根本不會怎麼樣,我覺得沒差。但是投資的東西,拍謝,我要跳過,做一些順利,但是沒有辦法幫你念出來。

阿里三下自久。他說:「五星吹捧留言,測試流量密碼。癌大您好,上次跟上上次的留言都沒有被您唸到。我朋友很喜歡聽您的節目,9 月 12 號是他的生日,雖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還請癌大幫我祝福 GK11 生日快樂。謝謝癌大。」

祝 GK11 生日快樂,阿里三下自久的祝福。

下面有三重科比,要祝林口科比。自從美股又跌爛,請問癌大目前的損益回吐超過 30% 了嗎?之前六月內好像在 TG 說過損益負 32%,那不知最近有創新低嗎?最大持股還是 Tesla 跟 Nvidia 嗎?那另外想問一下,之前美國降息狂印鈔也一直被靠北,現在升息收鈔也被靠北說收割全世界,請問美國到底怎麼做才對,還是不管怎麼樣他都是贏家?那另外想要問癌大在林口都在哪遛狗,因為本身也是林口人,希望有機會去簽名合照愛的抱抱。謝謝。

其實哪裡都會遛,就林口是一個很多公園、很多人行道的地方,所以走來走去到處都會換來換去。然後再來就是說,目前的損益超過 30%,超過。我大概看目前是 38、39% 左右,美國的部分,負 38、39%。台股的部分負 3%。你就知道說那個多空組合的影響有多大,因為美國是淨多單,所以確實是我的主力持股大回吐,對我的部位就造成很大的傷害。

那我身邊朋友都跟我講說你要看你從 2020 年到現在,對,這樣看就舒服很多。但如果說只看今年的話,部位爆開,因為今年的高點跌下來,像輝達就跌非常多,特斯拉也跌不少,但是相對起來還好。所以對,這兩支還是我的主力持股沒錯,那也是有受到這一波修正的很大的影響。

然後再來就是說,美國是不是不管怎麼樣做都是贏家?目前看起來就是,因為它可能是重要的結算貨幣,然後外加大家對於美元的信賴很強,所以無論如何你都會想要持有美元。所以當然,他在這個怎麼講,印鈔的時候,很有趣的地方是,他狂印可是他的貨幣也沒有貶很多,因為大家都還是想要他的幣,還是會把錢匯去美國買他們家的資產。所以他可以一直印鈔,然後這個價值還可以維持住。然後現在把錢收回去的時候,變成就收割大家,賣出外面的資產,然後拉回去美國,變成美國人是最大贏家。我覺得這就是社會很現實的地方,就是有些人他真的是可以這樣一直爽一直爽。

好,下面這個,來看看是誰。他說什麼,我們來看一下下。

這個留言 ID 出現太多次了,「我先打個手槍」,這什麼怪咖。

下面這個究竟要不簽,他說:「全職投資是結果,又不是目的。覺得癌大上集 QA 這段話足以點醒全部菜雞,這段話的價值遠超過一千萬。非常感謝癌大的重要分享。Piers 跟阿基師學做鐵板燒,不是學炒飯。」

下面這個 A7509,他說:「我已經吹不完癌大。癌大您好,有個問題想要請主委解惑。小弟今年跟老婆同意用房子跟銀行借了 150 萬,打算長期投資 006208。那因為看好台積電、聯發科跟台泥的後市,將其中 40 萬分別陸續加碼投入到這三檔股票,想要做個短期投資。分別為台積電 10 萬,聯發科 22 萬,那台泥 8 萬。起初有小賺幾萬,但因為近期大跌而帳面虧損 8 萬,因而轉念想將短期投入的 40 萬認賠殺出,重新投入 006208,而遭到老婆反對。老婆認為當初小賺時不賣,虧損才在認賠,很不認同我的做法。那覺得放著也是會在漲回來的為何要賣。但是我個人心想,目前市況不佳,繼續放著短期投資資金可能會虧損更多,也無法預測股市會跌到哪才是底部。因此想認賠短期的投資,轉為原本的理念,全部投入 006208,想請股癌開示,此作法是否不妥?」

當然是不妥。就是我有上集還上上集在 QA 有提到嗎?你會問人家要不要買、要不要賣的,你趕快退出股票市場。我是在幫你,不要覺得說我在 diss 或是嗆你。你會需要問別人一個標的要買要賣,趕快退出,因為代表你根本就不知道這要幹嘛,你進來一定被宰爆。特別是我們上一集剛講完,你看很強的、很厲害的人都還是要搞那一線,他有辦法獲得一些優勢。你什麼小都不知道,就想要亂買股票就可以賺錢,不可能,一定會被割爛。

所以你本來說丟 006208,OK,這個已經算是被動參與市場,已經是穩健的做法了。你選擇要去買一些個股,你說你看好他們,你買進之後,結果現在你說因為近期的下殺,你就一定要把它賣掉。你當初為什麼要買進它?所以意思就是說,假設你那時候買進下殺是上漲,你就不會賣它,可是那時候買進下殺的下跌就想要賣它,你在賭大小,這個代表你在賭大小。你跟買一個公司的基本面跟前瞻展望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在賭大小。就剛好你買進之後然後遇到下跌,所以你就一定要砍掉。

那其實不是只有你的心態不對,你老婆心態也是不對的。因為你是在賭大小,其實你就是在壓大小而已。然後你老婆的這個心態說「反正一定會漲回來」,這也是錯的。就是沒有什麼東西叫做一定會漲回來,就是你看一下以前 Nifty 50,或是說以前台股大飆股,時代當時的權值股,國泰兩千多的時候,那時候的股票 Top 10 的市值跟現在是完全大換風。所以不是說每個東西都一定會回來,有些東西下去的時候,它是真的就不會再回來。

那有些東西可能會下市。那再來就是台積電跟聯發科,對,現在看起來都是很穩健的選擇,那車用、長線可能未來的概念什麼都還不錯。但是你要知道,就是當年其實最紅的並不是台積電,是聯電,當年最紅的是聯電,大家覺得聯電是比較好。然後後來因為這個台積電往先進製程佈局,各方面也不能完全說是實力,有些也是機緣,然後最後變成台灣的護國神山。可是如果當時回到那個時候,有一些的轉變,說不定就不會是現在的狀況,說不定現在的大權值可能是聯電或是其他的公司,都有可能。

所以不是說每個東西買了就一定會回來,這一定要有這個認知。那你買這個 006208 好處就是說,有人下去之後,他就會被剔除去,有新的人進來,他就會被補進來。所以他可以幫你做到汰弱留強,他跟主動選股邏輯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買這樣的東西,然後選擇不要花這麼多時間在投資市場上去賺取市場平均報酬,是 OK 的。但是你們兩個的理念其實都是錯的,然後都是有可能會對你們造成一些破壞的,在這邊提醒你一下。

下面為這個歐布勒,他說:「癌大,五星吹捧,第二次留言。最近因為市場不好,美股出現破底跡象。因為工作關係有接觸到債券,因為價格相對便宜,開始建立部位。簡單來說,債券價格是跟著利率的市場預期跑,之後如果沒有出現特殊事件,FOMC 應該會放緩升息速度,甚至可能在明年底看到降息的機會。想請教癌大看法,如果看好的話,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最大化資金槓桿?因為這個東西對我來說風險較小,最近想從這邊找到突破口。另外想問癌大,本身是使用拿幾家海外券商,考量的點分別是什麼?謝謝癌大。」

幾乎,IB 我有拿來做一些期貨還有全球商品。然後主要 CS 是拿來持有美股。Firstrade 有開,但是那就放小部位。所以三家都有開,但最主要目的其實當時也是想試試看,哪一家比較好。我覺得其實差不多,IB 的話介面比較差一點,但是它功能性最強的。CS 我覺得是整體最平衡的,現在把 TD 併進去了,所以說不定之後會有一些改版之類的。

再來就是說這個債券,這個就是我上禮拜提到,我覺得機會會出現在債券上面,就是它可能是還蠻有空間的。對,你講的這些都是正確的。然後只是你說要怎麼樣最大化資金槓桿,有一些方法,當然不推薦,但是還是跟你說一下。你除了直接去買進債券之外,這邊就可以自己做槓桿。你去借貸買債券,這就是有開到槓桿。那再來就是你可以去買一些債券 ETF 的衍生性商品,那這也是一個有槓桿的方式,可是它有一些缺點,就是這個債券它會有一個像是 20 年的 ETF,它會有實現損益,不停的實現損益,所以它可能不會比你直接持有債券來的純,它都是有一些利弊在的。那更極端的話,還有像自然這種利率期貨,它的槓桿就可以開非常大。可是如果你沒有真的抓到低點,一次槓進去非常容易被洗掉,在過程之中直接畢業。所以我覺得雖然債券這種東西是相對穩,但是你使用到像利率期貨的話,還是有可能會直接掰掉。那去借一些錢去買債券,這樣可能就好一些。買債券的 ETF 上槓比較積極一點,利率期貨是最積極,所以自己要量力而為。我覺得只是把這個方法跟你說。

下面因為一星仔,一星仔就是跳過。雖然它看起來是要跟我講一些東西,但我現在稍微看一下,它講的東西看起來是有道理,可是實際上我也是有很多可以 diss 它的地方。既然你是留一星,我就不會花時間跟你討論,這是我們節目的一個默契。當然如果說你五星,你要刻意來 diss,還是有可能會被我跳過。並不是說什麼我不喜歡跟大家討論或是接受批評,這個理由我講過,就是因為好幾集沒有一星仔,我稍微複習一下,可能有新聽眾。主要原因就是我覺得光是回覆可能支持你、喜歡你的人的問題就沒有時間,所以我們大概沒有時間去回覆一些不喜歡你的。你不喜歡去找別的地方,因為每個人的意見都會不太一樣。那如果你意見跟我不一樣,你一定是對的,我覺得是錯的。

下面因為這個 James 8806,他說:「來自綠島的法蘭克艾德華溫森,先幫主委老哥五星吹吹一下。小弟是最新進來的菜雞,想請教主委通常多空策略是怎麼樣的配置?網路上說選擇比較可能會漲的做多,可能會跌的做空,那如果兩個都看錯,我就完全做反了嗎?還有想問一下多空策略跟中性策略的區別。祝福主委好人一家一生平安。」

沒錯,就是說你兩個都看錯的話,就是雙巴,就是你多的也是跌,然後空的是大漲,那就是雙巴。可是一般來說,我們會去做這種 long-short 的多空組合的,那個目的是要去沖掉大盤的風險。什麼叫大盤的風險?就是說像現在這種大盤,那把三不五時就大殺一頓的。那這個大盤的大殺,其實往往未必跟個股的基本面有關係。當然現在是整體的市況可能都不太好,可是有時候這種大盤的大殺是可能俄國射了一個飛彈,但是這個飛彈可能跟台灣本土的公司的影響不大,但是大盤被嚇到,所以整個萬股齊跌。那這樣狀況之下,如果你手上持有一些空單的話,是不是這個空單就可以保護到你的下檔?

所以一般最常見的典型做法是這樣子,就是說我去選一個行業,好像我假設是選顯卡,那我覺得顯卡裡面比較強的公司去做多,然後比較弱的公司去做空。那這樣一來,如果說我是看對的話,整個行業也是成長的話,那多的賺的應該可以去補掉空的賠的。那若是往反方向,就假設說今天是遇到一些崩跌或什麼的,那因為我空的是一個比較弱的公司,所以它崩的幅度可能會比這個基本面強大的公司來的大,所以會形成一個保護的效果,甚至會有倒賺的一個可能性。

那這就是我們一般講那種典型的一個多空的策略。但是也未必一定要找同族群的。那像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是用不同的族群,就是我多的族群是我看好就是在未來一年之後,我覺得可能比較好的,像是什麼 Data Center,或是像是車用,像是以車用為主,那它是我的多單。那我的空的呢,空的就不好說,但是我在節目常常講的,我覺得哪些東西是很明顯會很差的,那那些東西就是我會放在空單的部位。

那一樣不是說什麼,常識或什麼,因為我今年空單他們在跌幾趴,我都跟你講。只是因為講空的東西在台灣真的比較敏感,那可能有些人會因為這樣子不爽或啥小,我又不想得罪別人。反正單純就是,你找一些你覺得不好的東西,那這個不好的東西在未來的一兩年你知道他都會很差,你就會空它。那其實未必要追求說你一定有看對,就是它真的是大幅下跌,不用。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算這個東西它可能是持平,然後你看多的東西可能也是持平,可是就是你遇到這種大盤的崩跌,大盤一直往下殺,那它也會形成一個保護的效果,最近手上有空單它就會形成一個這種幫忙你對沖掉大盤風險的一個效果。

那之大有些更講究的話,他會去看 beta 值,就是每一次股票它在一段期間內它可能會有個 beta 值,就相對於大盤它的幅度是怎麼樣。那像如果是 beta 是 1.5,可能就是他漲的時候會比大盤多 1.5,跌的時候會比大盤多 1.5。那這樣子他可能就多的時候配這個 beta 值是多少,然後空的時候 beta 值是多少,然後把它拉平,就拉到這個 beta 是對沖掉的。但這都是一個理論值。

所以簡單來講就是,不用想說複雜,反正你就找一個對你看好東西多,然後你沒有那麼看好的東西空,它可以保護到在這種震撼行情之下,你比較不會受到傷害。那如果說回到正常的行情,那就是考驗你的選股能力。就理論上你看多的東西應該是要比你看空的東西會漲,可是有時候有些人會被雙巴,那沒辦法,跟你的選股能力沒有那麼好。所以其實像這種多空配置,我覺得是很考驗一個人的選股能力,就是他是真的可以去測出說你這個人有沒有這種很卓越的選股的技巧,這樣子。那如果說純多單的話,就很單純,有時候可能就是行情好,然後那種瘋狗浪上的豬都會飛,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好,那這集節目就到這邊,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