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85:🦿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三五生技贊助。
你是不是想過,體內火氣可能是你痠、色、原兇?保養不做表面功夫,三五生技「小護視葉黃素」是業界第一瓶「調理系葉黃素」,以「內退火、外補給」的全新觀念開發,從源頭保養起,給你有感舒適放鬆。
現代人 3C 產品不離手,忙著盯盤追劇、緊跟著股市上上下下,火氣也跟著來。「小護視葉黃素」內含東方草本決明子、朝鮮薊、葉下珠,能夠對內疏通降火氣;加上西方科學的葉黃素、玉米黃素、黑醋栗,對外效率補給,內外同步一起來,才能有效舒緩、鬆開來,讓你持續地飽水潤澤、晶亮有神。「小護視葉黃素」為草本植萃,純粹安心吃。
另外,針對久坐、久站、看盤看到全身緊繃,時常痠痠卡卡的朋友,使用三五生技「雲朵鬆鬆膏」,能夠讓你快快解除緊繃。只要輕輕一抹,不用推、不用按摩,迅速幫助舒緩放鬆。不含西藥、類固醇、無止痛劑,氣味溫和不殘留,多擦幾次也很安心。
「小護視葉黃素」跟「雲朵鬆鬆膏」兩大舒緩神器,皆由中研院顧問團隊安心把關。即日起到 11 月 5 號,於三五生技官網輸入股癌專屬優惠碼「GOOAYE1」,即可享滿千折 150 的優惠。這邊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連結欄找到相關的購買資訊跟連結。
恭喜各位多軍,在這個禮拜終於迎來了一個像樣的反彈,最後面大盤是走出了一個破底翻。那這種破底翻的行情,一般會滿強勁的。所以只能夠說,就像上禮拜提到的,當你覺得萬念俱灰的時候,有時候市場就給你一個 Surprise, motherfucker。
那大家可能會好奇說,所以你最後面有沒有抄到底?我自己是沒有抄到。期貨的部分,我等到第二天的時候才有進去參與到一下派對,但是第一天那個絕世大反彈的時候是沒有上到車的,手速不夠快,只有打了一些 call 進去,算是還滿可惜的。等於說這一波的抄底策略是沒有執行完成,因為我覺得應該不會破底,但最後面是破底。
那我覺得在這種交易上面,其實有時候犯一些錯是還 OK 的。所謂犯錯就是說,假設以結果論來看,你沒有賺到錢,這等於是犯錯。可是我覺得有些錯,它是必須要犯的。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在取暖或啥小,但是你也知道,我沒有在跟你收錢,我也沒有在跟你報牌或什麼的,我是在檢討自己給大家聽,所以你聽聽看合不合理。
就是有些東西是這樣,你今天如果是凹單的話,你凹過去變破海,那凹不過去就填海。你總不會說,你這次凹單成功,所以之後你每次都凹單吧?因為你早晚會畢業。如果說你這一次明明就是規劃了 A 劇本,你按 A 劇本去執行,後面沒有發生,你就硬凹,然後後面凹成 B 劇本的發生——這個 B 劇本是反而你覺得不太會發生的——那你就說「我成功抄底了,好爽」,但其實這是一種僥倖。也就是說,如果下一次類似的狀況再發生,你就要祈禱你每次都這麼幸運。
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我的策略執行上,沒有讓我虧到什麼錢,雖然沒有做到這個反彈,但還 OK 啦。就是說還是要持續地維持自己的一貫看法,那有時候你會贏,有時候你會輸,但是至少你知道這是可控的,至少你知道自己在幹嘛。那如果說有時候你是用凹的,凹過去之後,這個成功其實反而在未來會對你造成一些傷害。
就像財報狗的 Jeff 大大,在之前航運股狂飆的時候,他有寫一篇文章,他說其實在航運股上面賺到的錢,有些人可能這會是他之後的一個詛咒。當然不是說每個人都這樣,是說部分人,這可能會是他的詛咒。因為他就覺得說,股票就是我可以一直追高嘛,只要漲上去,我就是一路剛上加槓,然後都會賺錢,因為他的經驗是這樣子。可是這個經驗,可能在之後的某一次,對你造成很大的破壞。所以我個人是覺得說,維持自己的紀律超重要,是還 OK 的。
那你說像這樣子的反彈是為什麼?其實也沒有說為什麼,在市場上也沒有特別的消息,那雖然看到全球的央行有些許轉向,但是 Fed 還是沒有看到。那美股開始跟著噴,你說最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應該就是 GG 大買進美元,跟賣出部分的 UPRO 跟 QQQ 吧。其實他有給我看他賣出的 UPRO 跟 QQQ 位置,我他媽真的看到鬼,我沒有看過有人可以這麼準,他就賣在破底的最底部往上大概 0. 幾趴的位置,他直接賣在他媽地板上,然後就開始反彈。
那美元指數最可怕的地方是,他開始做多之後,他去買進美元。其實他不是為了炒作去買美元,他也不是什麼美元定存控,他是單純他要出國玩,所以他就買美元。那他買進美元之後,在這個美元指數上面就樹立了一道牆,那美元指數迎來了近期可能最大的一個崩跌,我記得單日有碰到一趴左右。
那其實這種東方神秘力量,一開始我們大家都是一笑置之,可是就慢慢覺得發現說,有些人的他這種神秘力量,還真的是持續性而且是可驗證的。就一開始可能只有我們自己《股癌》的人在講,我們在 Telegram 群裡面講,後來就變成說他的每個粉專都在講,大家才知道這個人不簡單,他真的不簡單。
他的事蹟太多了,像可能比較近期,就是那時候大家在炒疫苗股的時候,已經沒班車了,那我們群組有個大大就買進了 Novavax,那買的時候就很得意跟大家分享說有賺到錢,這個疫苗股這樣壓是沒有問題的。然後 GG 大看到他這麼開心,就說「那我也來參與一點」,然後 GG 大一買之後,這個東西直接崩盤。那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所以他一買的時候,大家就警告說趕快跑,要趕快跑,是不是有問題。那只是那一位在車上的群友,他不信邪,他覺得可以跟他硬幹,然後後面就直接被扛去睡覺。
那這件事情其實有紅到中國去,就在富途牛牛上面就有人問說,為什麼 Novavax 突然崩跌?然後就有人說「在台灣有一個 LaeVGG 買進」,然後就開始問說「LaeVGG 是誰?」反正這件事滿北爛的。
還有一個事件也很經典,Upstart 事件。它是一個成長股,在做放貸的。那 Upstart 那時候的股東在上面賺了很多的錢,然後就在群組裡面分享說,這支股票應該是連 GG 大都沒有辦法壓下去,這支是美國的交易大神 Mary Meeker 也在車上,然後這個漲勢非常的凌厲,「GG 大你上車,這次你一定會賺錢。」他就跟著上車,然後後來 Upstart……大概查一下股價,到現在已經跌爆,可是他上車至今是跌了七、八成以上。但是他應該只有賣掉,他一直單純的,他也是很懷疑說他是不是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覺得一開始他在抗拒,他在抗拒說「不可能吧?不可能我他媽真的這麼準吧?」然後這邊發現說他真的這麼準。
到現在他已經不會懷疑了,他自己會先出來警告大家說「我現在想要買這個東西,你們自己要做到心理準備」,那最後面就發現說他好像都是對的。像他買進了安聯的基金,安聯的經理人就離職了,安聯最有名的那個科技基金,就是買很多 IP、ABF 的那一支 fund,後來那個經理人,我聽說的江湖消息,有報實際上狀況怎麼樣。反正這個人很屌,他真的績效很強,他選擇把自己的錢都壓在他自己的 fund 裡面,然後賺一波大的之後,把自己退休,非常的帥。那在 GG 大買進安聯的這個 fund 之後,安聯的那個經理人就離開了。
所以就很扯,就是有太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然後搞到本來我們只是小小的同溫層裡面大家知道這個人,然後變成搞到他什麼上新聞,然後大家都知道他。那不知道他就會開始調侃「你們在那邊亂信什麼指標」,可是後來真的看到一兩次之後,就知道說「靠北,這是真的」。當然我還是覺得,看看、聽聽、笑笑就好啦。
那 GG 大他本身的本業也是非常強勁,我也希望說他可以早日解脫。其實他有開始看開,他在選擇說「那我就投入大盤的行列,加一些槓桿」,只是沒有想到他買大盤的時間點,就是今年年初的最高點,剛剛好買在最高點上加槓。那不過也還好,就是有在高人指點之下,他那個槓桿比例其實有算了一下,我覺得他不會遇到任何問題,他只要 long and hold,然後持續這樣做,他應該會是贏家。
那只是比較可惜,就是他第一次進場就進在山頂。那進在山頂這種事情,其實我覺得是難免的,就是你早晚都會遇到。像你可能在肺炎之前,然後買在台股一萬多附近的,你也是買在山頂嘛,那之後面台股就來到萬八嘛。那你在更前面,可能台股買在萬點的,那也是一個山頂。
但是台股有一點就是可能大家比較沒有注意到,就是說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台股報酬,你看加權指數,那個是不太準的,因為台灣市場不同於美國市場,是它配息配得很多,所以我們實際上的報酬你要看另外一個指數,叫「加權報酬指數」,也就是說台股其實是兩萬多、三萬多點。那更有趣的一點就是說,加權報酬指數雖然顯示是兩萬多、三萬多點,但這個東西其實是 2000 多年才開始統計的,也就是說台股的實際報酬率其實更高,台股其實不會輸給美國,坦白說是這樣子。
所以就是說,如果你是在台股有持續持有的人,你是有很多機會的,那它是有很多獲利空間的。它不是只是單純的像你看到說,目前加權指數可能就是,好像過去大家講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就只會在這個地方。但實際上你看起來是一萬、萬一,聽了幾年,可是那個是有配息給你,所以它是有除息點數除掉的,那你把這個配息都再投入進去的話,你那個報酬率其實是一路再墊高。
那這也是一點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說除了你要持續投入之外,那再來就是配息的部分,如果你沒有要花掉的話,你最好是把配息再投入,就是你要讓錢一直進去滾,把複利滾出來。不會說什麼,我今天假設是 100 萬,100 萬配三趴出來,三萬塊都直接花掉,這樣子就比較沒有享受到那完整的複利威力。因為這等於說你是直接把這個配息花掉,如果資本利得有成長,你才會有複利,但如果說資本利得是沒有太大的成長,就假設說台股又再一次的回到可能之後就停在萬三、萬四一段時間,那這個配息如果說你沒有花掉,你把它再投入的話,其實這個配息本身它就可以產生一個複利的效果。
所以你不能夠選擇你的開局,就像我們不能夠選擇我們的出身。有時候你可能剛好進入股票市場的時候,你就剛好在萬八,萬八那時候你說不會上兩萬,其實也不是不可能。老實說你現在回頭看,也不會說不可能,下次可能又是一個事後論,你說我們那時候走到最高點了。就像當時也很多人說,這個台股不可能會什麼攻上萬一,結果台股上萬八,你根本沒有想到,就是那時候的高點,可能是等一下回頭看來的低點。
所以我覺得因為你沒有辦法選擇你的出身,所以當你今天可能你進場是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我像 GG 神這樣,他可能選擇要加入大盤,上了一點槓,那剛好就買在山頂,可是你不要氣餒。因為如果你之後有持續投入的話,那個成本是會平滑化的。就之後面,你拉得夠長的話,就要說如果你是投入了三年的話,那你的成本就會落在三年均線。那如果你是投入了十年的話,那你的成本就會落在十年均線。可即便你的成本是落在十年均線,然後看起來很低的位置,可是其實每一次的大股災,在很多時候都會殺回十年均線,這代表的意思是什麼?代表說可能十年內買進的人,目前全部都是套牢。
所以每次在股災發生的時候,那是很痛苦的一個過程。因為你可能過去五、六年,你買了五、六年,然後看起來你的帳上富貴是有起來,結果後面就是一夕回到解放前,直接被打爆。然後你可能就在這邊就心灰意冷,覺得說「媽的,我都花五、六年了,然後最後面給我的結果竟然這樣,我不要搞了,我不要再做股票了」,然後就直接把所有東西都賣掉。這可能就會像 2020 年那個 3 月股災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是一次殺回好幾年前的低點,所以你在這過程之中投資的大多數人都是直接套牢到爆,可能很多人就心灰意冷就退出,結果那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低點。
所以我覺得這需要有一點信仰存在的部分,就是說要可以賺到這些錢,其實要有一點點的這種信仰支持,不然你很難做好這件事情。其實不是只有股票這樣,我覺得房地產也是這樣。我就拿房地產來說,就是你不管在台灣過去的任何一個時間點買房子,你都會被當白痴。你現在回頭看,你會講說「我爸那時候如果有去買什麼內湖、南港就好」,可是其實你爸那個年代跑去買內湖、南港的,可能就是當時的盤仔,當時的白痴,只有白痴會買在那個都是寸草不生的地方,只有白痴會買在那個什麼台北市這邊都是亮的,那邊都是全黑的地方。但是現在回頭看,你是贏家吧。
那現在去買南港的,可能還是被身邊的朋友當白痴,「那追高,那你只會被套牢」,看到修正,人家很高興,算是笑這些人。然後後面發現說,笑的還是他們。就是說我們當然不要去舉一些個案,有些地方買了當然會跌。房地產這種東西,它不是一個同質化的東西,每一個房地產的格局不一樣、面向不一樣、空間不一樣,所以它的價格可能也都會不一樣,跟股票是有差的。股票是同質化的東西,所以我持有的每一股其實都是一模一樣的,那只是可能成本高低的不同,但其實都是一樣的。房地產的變化比較多,所以可能當然有些人會賠錢,可是整體來看是上升趨勢。
股票一樣的道理,如果說這個每支個股就是不同的公司,好像房地產的每個不一樣的房子,可是我們整體來看,大盤也是在往上墊的,全球市場大多數都是這樣子。當然有人會說,有些市場它是往下走的,就一樣,這信仰的成分,如果你就是不相信的話,那你就不要去做這件事情,只是之後就不要唉說什麼東西為什麼都這麼貴,然後什麼資產都沒有成長,為什麼我的本業薪水都沒有跟上。你自己就拒絕相信、拒絕去加入這個資本的遊戲,你要成為那種左傾的話當然是可以,打倒資本主義,我就不要去買任何資產。或什麼的,只是你就發現說,那些喊要打倒資本主義的,等他真的握到錢跟權的時候,他媽的最喜歡,他就是再也不會跟你喊什麼左派的東西。
所以很多時候會這樣講,就是說你二十幾歲還在做左派 OK,代表說你有點良知;你到了三十幾歲還在做左派,代表你腦袋不夠好,代表你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樣運作的,你就要去參與這個世界的玩法,因為這個就是這個世界的玩法。
好,那我們開頭這邊先承接一下上一集的話題,聊到 Tesla AI Day、Optimus 機器人。在昨天有新的消息傳出說,Tesla 的 Hardware 4.0 Full-Self Driving (FSD) 晶片,會投片在台積電這邊。如果說消息正確的話,應該是獨家供應,媒體有報出來了,我們自己去敲了一下,應該是這樣子沒錯,確定會由台積電供應 FSD 4.0 晶片以及 Dojo D1 晶片,特斯拉整家公司的高階晶片都會在台積電生產。
以前它的 3.0 FSD 晶片是在三星那邊生產,現在呢,棄三星轉台積,跟高通一樣。高通也是把它的高階手機晶片轉到台積電,大家都開始發現說台積電真的比較香,它做出來的這個東西是真的在功耗表現上比較好,也沒有這麼熱。在三星這邊的問題,就是很常被告病說會有過熱的狀況產生,這可能是製程方面的鍋。之前有人會說是 Arm 架構的問題,但就這邊看下來是半斤八兩,Arm 架構可能有一些問題,三星的製程也是有很大的問題。當然我們還是不排除,未來三星假設有改善的話,可能客戶會有流動,但是目前的狀況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大型客戶,選擇把投片交給台積電去執行。
那我覺得這個對台積電來講,當然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也就是說台積電之後可以完整地參與到特斯拉的一個成長。那我昨天在臉書上面有篇文章,就提到說特斯拉有沒有可能會成為第四家的 Cloud Service Provider?這個是一個比較大膽的假設,稍微 Google 一下,也比較少看到這樣子的討論。那在市場上比較樂觀的特斯拉多頭,Ark Invest's Cathie,她最多就是跟你聊到 Robotaxi 的部分,但是我覺得 Robotaxi 它實踐的這個節點,應該會發生在 Cloud Service Provider 這件事情之後。
也就是說如果 Robotaxi 是可以執行的話,那代表特斯拉的 AI 運算已經可以包成一個雲端服務賣給大家了,就是 AI as a Service。我覺得這是特斯拉可能比較被市場忽略的一個看點,但當然也可能是我太樂觀,都有可能。所以我稍微跟大家聊一下我的想法,也算是做一個紀錄,就是自己去做一些猜測,然後後面來驗證看看有沒有猜對,其實這也會增加自己持股的一些信心。當然不管是台積電還是特斯拉,就是你知道他們未來還是有很多可以看的東西,那在持股上、心態上就會稍微健康一點,就是你要知道自己買的東西是什麼樣的東西。
稍微聊一下為什麼我會覺得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 Cloud Service Provider。當然可能大家只會想到是 BAT(百度、阿里、騰訊)跟美國的微軟、亞馬遜和 Google。它可能不會一開始就像他們這樣子面向消費者,就是一般人你可能只要用到一些雲端儲存或是開一些網站,就會用到他們的服務。可能大多數的人在一開始是沒有辦法接觸到特斯拉的這個雲端服務,就算它有提供的話,可能大多數人是不會用到的。
我覺得它會比較偏向是企業端的一個應用。就是你現在如果說你把這個 AI 的訓練模組當成是一個服務的話,那你就可以很明確的看到說這個服務現在有兩個應用:一個應用就是用在四個輪子上,那就變成 Full-Self Driving;那另外一個應用就是用在兩隻腿上,那就變成 Optimus 的電腦。所以既然它可以在自己的產品組合之間跑來跑去,然後變成是一個共用性的大腦的話,那這個大腦是不是有可能會外包給其他人,然後變成一個雲端的訂閱服務來收取一些權利金的可能性?我覺得是有的。
就是說除了這個 Full-Self Driving 以後開放給其他車廠之外,那我覺得這個 AI 的 Service——就是我們不要只看 Full-Self Driving——這個 AI 的 Service,它可能也可以賣給其他公司的機器人或是自動化生產,那這可能都可以在未來為特斯拉帶來一些營收的挹注。也就是說如果你相信 Robotaxi 的未來是會發生的話,那這個東西一定會發生得比 Robotaxi 還要來得快。
那既然這個狀況有可能產生的話,是不是代表說它可能會用到不只是只有一點點的 Dojo?像是 Dojo 是它自用嘛,那如果說它提供給更多人使用的話,它是不是會需要用到更多的 D1 chips?那 D1 chips 25 個組成一個訓練模組,訓練模組好幾個組成可以帶來 Dojo 電腦,可能會用到很多的 Dojo 電腦。所以它本身對供應鏈來說,那伺服器的整條供應鏈也可能因為這樣子受惠。
只是這個我還要強調一下,它是比較偏向一個假想跟本夢比的部分,就是我們知道說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還是要慢慢去驗證,然後看這樣的未來是不是有發生。但是如果有的話,你搶先佈局的,當然你的機會就比較大嘛。所以我覺得 Datacenter 等於是額外多了一個機會再抽用這一塊,就如果說特斯拉可以把車子這件事情變成雲端伺服器化的話,那其實 Datacenter 本身就會產生更多的契機。
不只是對特斯拉,它可以產生一個訂閱服務的收入,那對於其他的伺服器供應鏈來說,這也是有一個很大的機會。那它可能未來會是像 Apple CarPlay 這樣變成某種選配,那可能我可以選擇 Apple CarPlay 或是我自己原廠的一個車內的介面,那同時我可能也可以選特斯拉的自駕,或者是我們自己原廠的自駕。雖然我相信傳統車廠應該不會接受這樣的事情,他們可能會傾向開發自己的系統,但是一些新創車廠可能就會加速去導入這樣子的東西。
說不定未來的車廠會大洗牌也不一定。就是說我覺得電動車跟傳統油車的那個架構其實差蠻多的,說不定你現在看到的一些傳統油車公司,它在轉型成為電動車過程之中,它可能會被一些新創的電動車車廠給淘汰,就像是特斯拉的出現,然後對業界造成一些改變,那我覺得這都是有機會的。
所以目前我們可以去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就是說在特斯拉這邊,我們可以期待說未來它成為一個 Cloud Service Provider,提供 AI 訓練當成一個服務,視覺的 AI 訓練當成它賣給大家的訂閱服務。那這個服務應該會用在企業端,可能部分會用在消費端,這個還沒有辦法去想像到它的可能性,但是我覺得是很有機會的。
那在供應鏈的部分,就是至少我們知道說它 Hardware 4.0 都丟給台積電的話,那特斯拉的車子出產多少台,一台車用到兩個 FSD,稍微算一下可以知道說它可以貢獻大概多少的營收。可能目前看起來還好,但如果說特斯拉以後真的變成是年產量破數百萬台甚至是千萬台的話,當然這個貢獻就會慢慢地拉起來。
像之前台積電的老闆他們是有曾經在訪問裡面有提到,就是說有些車廠來下一個鳥量,然後要我幫他做什麼,可能我幫他做,但是我覺得這個鳥量其實都不能夠忽視。好像特斯拉現在來可能也是一個鳥量,但這個鳥量,像那個 Dojo 晶片這個鳥量,可能未來就會變成一個超大量之類的,如果說它真的可以把這樣的一個願景給實現的話。
目前類似的討論是看到比較少一些,我在臉書上有分享 Lex Fridman 的一個說法,我覺得這個說法是還蠻切近的,大家可以稍微去看一下。我也推薦他的 Podcast,在 YouTube 上面你找得到,他訪問 Jordan Peterson 的幾集我覺得很有趣,訪問馬斯克也很好玩,他是一個 MIT 的科學家,他的內容是很讚的。
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大膽的猜想,至少大家可能知道說在未來可能除了看 Datacenter 跟車用之外,有可能這個就變成那個 Apple Pen Pineapple Pen,就是車用跟 Datacenter,有可能它可以結合在一起變成一個車用的 Datacenter 這樣子。那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那要強調,就是我們跟大家聊一些供應鏈的東西,這個東西都可能會修正,如果有修正,未來在節目裡面會跟大家講。因為有時候我們可能就是獲得一些消息的時候,就在節目跟大家分享。我當然也可以等到所有東西都是有報導出來,公司法說會也講完我才跟你講,可是一般那時候可能就是幾季之後的事情。所以有時候我會跟你講一些比較領先的東西,那如果有被打臉的話,我也很光榮的跟大家說我被打臉了。就是我們做交易就是這樣子,一定會有看錯的時候,所以就是還是請大家海涵。如果說你覺得我講的東西可能會是錯的,也歡迎來跟我指證一下。我就是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像是 Hardware 4.0 FSD 在台積電這邊下單,目前大多數的媒體報導都還沒說是他們拿到,但就我知道應該是台積電拿到,大概是這樣子。
好,那另外一個在市場上大殺市,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大空頭 Morgan Stanley,現在算是轉多了,因為他有發了一份報告,那個報告的首圖超北爛的,就是一片白皚的雪地裡面,然後出了太陽,他覺得這個寒冬要結束了。那我們對 Morgan Stanley 的認識,就是說他之前一直喊記憶體喊空嘛,喊得很久,然後終於給他喊到了。老實講,我覺得去喊盤這種東西,就像我現在喊說半導體會復甦嘛,重點是「when」。然後半導體到高峰的時候,我也講說半導體一定會 overbook 嘛,重點是「when」,你要去喊「when」,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
那這邊先稍微跟大家複習幾個名詞,這個名詞在未來你一定會看到。就像那時候我跟大家講說「股匯雙殺」嘛,講的時候可能離真的股匯雙殺差了一年多,但是我為什麼知道什麼時候會開始股匯雙殺?我只能夠跟大家講說這個就是循環裡面會發生的事情嘛,你要抓那個時間點比較難。所以有時候你也不用求自己一定要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相對高、相對低,這樣可能就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表現了。
現在你會看到幾個字,像「洗大澡」,你應該在之後的幾季會一直看到這個字。「洗大澡」就是一個會計術語,就是說他們開始把一些庫存跟爛帳拿出來打消掉,所以你會看到很狗屎的成績。可是很狗屎的成績就代表著之後不會有更狗屎的成績了,最差就開在這個地方。
那也因為洗大澡的關係,也會產生像是「越爛越噴」跟「無基之彈」兩個說法,你會開始看到報導跟你講這個。「看他的營收,媽的年減減成這樣,為什麼會反彈?難道是越爛越噴嗎?」然後會跟你講說「這個是無基之彈」,沒有基本面的反彈。當你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就是你要更用力買進的時候,這時候是你要抽錢的時候。因為可能就是洗大澡的結果,他把一些爛的成績開在這一季,直接把它開爆,所以之後你會開始看到很漂亮的年增。這個是之後大家會看到的東西。
還有另外一個比較經典的字就是「利空出盡」,當更多的壞消息都沒有辦法把股價往下打,說不定這個地方就是來到一個低點。就是你看到壞消息,你不要只覺得說股價一定要馬上跌,因為有時候這東西可能是已反應。就你往前看,費半已經跌掉五、六成了,所以它還可以再跌什麼?難不成他要跌到九成才夠嗎?對吧,就是公司是以後要死的嗎?還是說他其實就是下來已經進入了恐慌階段?所以之後大家會看到這些字。
就像當時我跟大家預告,你一定會看到 overbooking 跟股匯雙殺,只是我沒有辦法跟你講「when」。然後現在我跟你講這些東西,我也沒有辦法跟你講「when」。我只能猜測,我會站在台灣科技廠的 guidance 去看,他們說 23Q2 會落底,所以我相信可能股價在今年底或是明年初可能就是開始反彈。如果世界沒有變化,如果普丁沒有射核彈,然後如果我們沒有再發生什麼奇怪事情,都按照現在的劇本走的話,會這樣。只是我們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並沒有這麼多的如果,有很多的意外或什麼的。
我們現在事過境遷回頭看,Morgan Stanley 那時候雖然喊得早了一些,但是是喊對,這個就是很厲害,真的就給他喊對。雖然那時候我有吐槽他,我就說幹嘛,就是每天在喊,每次喊,給你喊到有什麼意義。不過就是有喊到,就是他在那個時候任何一個點空,他都會贏,只能夠說他是贏家。就是這樣,就是你做出一個判斷,你就去相應操作,只是你希望在過程中你不要被洗掉。就你那時候會說喊空的時候進去空,可能你先被軋一段,但是如果你有撐住,你就賺到錢。所以時間點很重要,時間點真的非常重要。
那他這個報告裡面,他開頭就直接對一個圖表給大家看,就是從這個高檔回落的趴數。就是我們在看費城半導體指數 SOX 的時候,有注意到它的這個回檔幅度其實都蠻大的,每次 cycle turning 的時候都會有很大的回檔。在 98 年跌了 52%,然後在 .com 泡沫的時候是跌了 84%,很大,然後金融海嘯跌了 69%,這一次跌了 43%,已經算很大了。43% 已經是除了 .com 泡沫跟金融危機之外,最大的一個回吐。就是過去總共有 7 個回吐,扣掉 .com 泡沫跟金融危機,現在就是最大的一個回吐,僅次於前面這兩個大前輩,所以是非常大的回吐。
那在每次回吐之後的下個高點,就是我們說這個庫存修正完之後,下個高點的漲幅是多少呢?很大,真的都非常大,就是至少都有三成以上的大漲幅。像是在肺炎之後的修正,距離下一個高點是漲了兩倍;在貿易戰的修正之後,距離下一個高點是漲了 85%;在往前一個 15 年的人民幣危機的時候,距離下這個高點是漲了 150%。反而都是一個很劇烈的報酬。當前面大暴跌的時候,後面可能就大暴漲,這是金融商品很多不變的一個真理,就是越慘的地方可能是未來越夯的地方。
像今年最慘的地方就是在債市,所以在我相信它有機會。半導體也是很大的重災區,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他媽持股都是半導體,所以半導體可能也是之後反彈最兇的地方。是當然你不要去猜最低點,就你現在買進,可能再往下跌 10%,你就說他們不準,他們亂講。可是一樣,就是有時候你把格局拉大,就這樣你現在回頭看過去的幾次股災,你會在意那時候跌什麼嗎?就你現在回頭看,那全部都是低檔,可能就不在意了,因為你早就忘記那件事情。
就這樣現在可能討論很大,跌大家討論很大,下面沒有人要討論的嘛。一樣的道理,就是可能這個低點發生的時候,當下那個感受是很深刻的,還有在更低,又在往下殺三趴五趴,很快回頭看就發現說,那個就是在低檔的一個震盪。
我猜他們這一次會 call 的很準,我真的覺得這個報告發出來的時間點太巧妙了,很厲害,所以可能這會比較講中,就是雪融了,你要出來了,花要開了,這是比較樂觀的狀況。那我覺得在市場裡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樂觀的事情,特別是現在是很合適的。那之前可能大多頭的時候,會跟你們講說不要太嗨,可是現在大家都沒有信心的時候,就要跟你灌很多信心。即便可能會因為這樣被人家嗆「那個都還沒有落底,他這邊跟人家講說什麼未來會很好」,其實我們聽到這種華西街股神,我頭就很痛了。真的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可以什麼抄底摸頭,你這麼厲害,你就不會在論壇發一堆幹文了,你就不會在那邊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一堆華西街都以為自己比華爾街還厲害。
那我覺得在市場,就是你不要想要去抓一個絕對低點,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佈局。當然你可以去賭,像有些人可能,過去的幾次修正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很多言論這樣:「我要等到台股的 3955 再撿」,為什麼會講 3955?因為 3955 就金融海嘯最低點,你就等啊,你就等了,他媽十幾年都沒有等到,搞不好最終等三十年都不會回去,那這樣怎麼辦?就是一輩子都不投資嗎?三十年內,二十歲變五十歲了,你都不投資嗎?
所以我覺得很難。就像剛剛前面聊到說,那種高檔買的,其實也不要覺得好像真的犯了很大錯,那不是你的問題,因為你進場就在高檔嘛。難不成你就是媽是股神之子嗎?你進場就知道不要買?奇怪,你看新聞巴菲特也在買,巴菲特在買我應該也可以買,你跟他一起買,你當下也套牢,可是在後面可能回頭看你是贏家。是當下是不太舒服的。那有時候有趣的地方就在,不太舒服的操作,往往是在後面讓你很舒服的;讓你買進的時候覺得非常舒服,一買進就漲的,在後面是不太舒服的,這個真的是要自己有體驗過才知道。
那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可能之前一直喊空的 Morgan Stanley,現在開始轉多,而且他喊的標的還滿神奇的,他是喊那些我覺得可能…就是我會選擇把它擺在最後面,像是面板,他覺得這種東西會率先觸底,大家可以參考看看。那記憶體有講,記憶體我覺得這個就是有機會率先觸底。本來大家估到 2023 的 Q4 價格都會下跌,但有可能會提早到上半年。最近的拉貨狀況也開始有改善,其他的部分,相信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會在明年年中做完一個修正。但是當然,隨時都可能有意外,所以我覺得最後面看一堆有的沒的分析,看一堆有的沒有報告,都不如看 GG 大接下來要做什麼。GG 大有新的動作再跟大家更新。
好,那這一集沒有聊這邊,我們就來進入 Q&A 部分。
第一位,接下來進入 Q&A 的部分,他說下面一位。
「想問一下主委,為什麼台灣的投信不像美國市場一樣,發行一個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的 ETF?或是說有,但是管理費很貴。難道說發行這個東西賺不了錢嗎?那又為什麼賺不了錢?0050、0056 或是一些主題式 ETF 都可以賺錢,為什麼純指數 ETF 不會賺錢?還有因為台灣沒有純指數 ETF,而 0050 跟 00608 有將近一半是台積電,想請問假設哪天台積電雖然還是很好,但是市場開始殺,那這兩檔 ETF 雖有汰弱留強的機制,但是台積電先從佔比 50% 跌到剩下 10%,那是不是會先虧爛?謝謝主委。對了,Cyberpunk 2077 主委有破完嗎?主委玩這種遊戲也是直接幹主線,還是支線也會幹完?」
這個問題問得不錯。但其實我研究過 Vanguard 的一個案例,他們在一開始出的時候,就直接把費用壓到很低。所以我相信不是說費用不可以壓,而是這就有一個市場機制,就是現在的這個費用就有人會買單,然後競爭者不夠多,所以可能他就可以維持一個相對美國比較高昂的費用。但還有另外一個也是要老實講,就美國市場真的很大,全球參與的人這麼多,所以說不定因為這樣子,那個壓成本的競爭更強,他們也更有動機去做這樣的事情,就是他的量夠大,所以我的 price 不用太高也可以,這也是有可能。
但目前看起來,在台灣發行一些主題式 ETF 最好賺,大家最好買這個,業配也都廣告這個。所以可能光是賺這個就賺翻了,他也不會想到要去調整,就是可能讓我們比較無聊的指數化投資,然後把費用降低,就可能業者沒有這個動機吧。但我相信當競爭變多是有機會,所以我覺得最重要是要有競爭,要有更多的業者來競爭這一塊,也要有更多的投資人開始去意會到說,其實我去做一些這種指數化配置,比去做一些所謂的 smart beta 來得好,這樣子的話可能就可以讓這個產業更加的蓬勃發展,所以要有賴大家的這種財商去改進。
再來就是說,如果說台積電跌爛,0050、00608 會講,其實也不要說 0050、00608,連大盤都會跌爛,因為那個佔比真的太大。雖然可能在加權裡面,台積電佔 20 幾趴、快 30,現在應該沒有到 30,可能 25 左右。那這個 0050、00608 可能佔比比較大一點,沒錯,所以他影響會比較大。他雖然會汰弱留強,可是那過程是痛苦的,所以你說的是對的,就如果說台積電有朝一日要掛掉的話,這兩支 ETF 一定也會重傷。
可是當台積電這種做專業先進製程、寡佔地位的公司都要掛掉的話,我相信應該是所謂的那種 .com 泡沫的等級吧,就是世界要毀滅了。所以目前來看的話,我覺得台積電的獨特地位,讓我覺得他比較不會有那一種比較誇張的大崩跌,但未來是怎麼樣真的很難說。然後你說台灣有沒有辦法去養另外一個像台積電這樣的大企業?其實我覺得台灣這種人口跟這種面積,可以養出一個台積電,已經是一個奇蹟了,已經非常屌了。那你說再養出另外一個跟他分庭抗禮的東西,有沒有機會?可能在 IC design 之間,我們說聯發科有機會,因為聯發科它在上一代晶片有追上高通,算是很厲害的創舉。但它也跌爛,它現在跌到這個 P/E ratio 不到 10 倍,所以我覺得也是市場的這種資金偏好也會影響吧,或許他發一個 ADR,他估值就可以拉上去,是大膽的猜想。
但反正,台積電目前就是市場裡面的一個超級巨獸,所以只要台積電佔比高的東西,要知道有一日台積電死掉的時候,那他們都會受到重傷,這個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你是有投這種市值型 ETF 的話,就是台積電他越跌,他的那個權重就會自然下降,所以他之後跌到下市的時候,你的東西不會跟著下市,因為他那個權重在過程中就會慢慢地不見。
那再來就是說,我玩 Cyberpunk 是幹主線,還是支線也會幹完?其實會玩很多支線,然後反而主線會有點讓我捨不得破的感覺。
下面一位這個「長客殺小電台」,他已經好幾次都有留言,但是因為他隔一段時間,我們就稍微唸一下。不是啦,我不是講過,留言控制在八行裡面好不好?這個留言這麼長,到底是要怎樣?然後當然是你也叫他說:「你好,我是大學快畢業,回首發現分組報告等於個人報告的傻屌。小弟有個小的請求,我 17 號跟我姐 12 號生日快到了,我們都很愛癌大的酸民聲音,想請你用酸民的聲音祝我們生日快樂。」生日快樂!「另外我想對我姐說幾句話,雖然我們是網路認識的,但是我一直把你當親生姐姐一樣看待,我很愛你,但是我更愛你家的貓,牠叫 Loki。12 號是你的生日,很遺憾我當天人不在台北,如果我當時能夠出現在你的身旁,我一定會親口對你說 Loki 我愛你。」
然後他下面講說:「以下可以不用唸,但希望癌大可以分享您的看法,如果不方便也沒關係。」哪次不方便?他說:「要問癌大,NordVPN 平均不到十集就丟一次廣告,這樣效益會大嗎?沒有想批評的意思,只是單純覺得這樣投廣告的策略跟其他廠商有點不太一樣,讓我很好奇。我是真的很想知道,常常睡前都在想。那其他廣告常客,大概是十多集甚至很久才丟一次,以我的想法來看,這種十多集甚至更久投一次的,應該是想要做到類似促銷的效果,主要就是要一波大的,像是水果豬或是善存。還是說這背後其實沒有什麼邏輯或策略,就只是單純人家 NordVPN 負責投廣告的那個,人家是始終聽眾,單純拿公司的錢來斗內癌大?」
這個問題問得其實很不錯。我要跟你講,其實我們這種資本主義的社會,沒有人真的是笨蛋。大家都喜歡講說那個什麼誰是笨蛋,為什麼囧星人的節目會有人看?那個為什麼他會有廣告?那個東西這麼爛,這麼簡單,他沒有料什麼的。其實廠商的錢是最直接的,所以像 NordVPN,他就是賣得很好,他才會一直來丟,他就是覺得這個效果卓越。你知道我也問過他,我說「你這麼密集,然後這樣丟是有效果嗎?」他都說「很好」。然後像你提到那個善存,也是啊,他一直想試一次,然後後來一賣,賣到整個炸開,然後就成為常客這樣子。
所以我們的聽眾是真的還滿有消費力的。那我為大家爭取到一些福利,然後大家去買它,然後它來給我效果,廣告,其實我真的覺得是一個很幸福的循環。那其實廠商們都不是傻子,他們不可能會白花花的銀子丟到水裡面。就是現在都很講究我可能丟一筆錢,他的報酬率多少,都要算。然後他們也不會只丟一個渠道,他可能有電視的,有什麼各地的曝光,然後他會去算那個渠道哪一個轉換率比較好,他就會丟哪一個。那當然有些是單純的不看轉換率,就是他希望是純推廣,就是可能讓更多人知道我的品牌在這,我來刷一個存在感,這樣的東西是有,可是真的很少見。大多數都是要直接有轉換率的,所以當這個廣告丟得越勤,就代表說他的銷量是很好的,大概這樣子。
下面一位這個「新莊小胖仔」阿赫,他說:「天黑請閉眼,天亮請數錢。癌大唸小弟。先買 ETF 都會先了解十大佔比跟各公司在做什麼,然後看一下總管理費跟被抽多少趴,再來就是看 ETF 特色跟追蹤的指數是什麼。那以上資訊都是 Google 來的,但是我從來沒有像其他 ETF 投資人都會去看什麼密密麻麻的公開說明書做全盤了解,所以我自認活該被宰。那於是後來就買單純的市值排列 00608,簡單暴力。但是有個疑問是,為何台灣的投信不出像台灣全市場、按市值自動淘汰的 ETF,像是美國 VTI 這樣?總管理費比 00608 便宜一點或是好一點也行,代號叫做 005666 或是 008787,這樣根本不用去財經節目做廣告業配,直接碾壓一堆 stupid beta 的 ETF,那應該也是賣爆吧?難道只有我這樣想嗎?下載的啊。」
那好可愛哦,跟那個第一位的問題很像。那其實主要就是這樣的 ETF 不受歡迎,大家喜歡買 Smart Beta 的東西。雖然大家知道 Smart Beta 的東西,大多打不贏市值 ETF,很有趣的,大家就是喜歡買。就像大家喜歡買配息型的東西,即便這個我們看總報酬,就是含息報酬整個算下去,那可能也是打不贏市值型的,可是大家就是喜歡嘛。
老師講,我絕對不能說是投信的錯,因為消費者就喜歡這樣的東西,你有這個需求,我就供給給你嘛,那幹嘛每天都想要去教育消費者呢?你幹嘛要教育消費者說這個東西其實不好?沒有,你喜歡我就賣你。你這麼喜歡配息的最好嗎?我還出一個日日配的,不要說什麼季季配、月配,直接日日配,每天都配息,這樣高興嗎?一定大家會把它買爆。所以這個就是市場的一個特色,大家喜歡這樣子的東西。那沒關係,反正就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其實有些人他即便已經拿很多例證舉例給你說,你這種配息型幹不贏市值型的,他還嘴會跟你講:「至少配息我很心安」。所以那個總報酬再講,我不知道,我要問心安。那你這種你要跟他多說什麼?他就喜歡,他喜歡就好啦。所以我也不會反對人家去買各式各樣商品,只是我該講的還是要講,就是一些有理論依據的、有數據支持的、有回測支持的,我該講就跟你講。那只是你要去做什麼樣的選擇,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說這樣的東西就不需要業配?我覺得這種東西才需要業配。因為如果我今天推一個什麼 AI ETF、什麼智能 ETF,大家聽到名字直接噴水,直接跑去買。我推一個什麼寶島 ETF、全市場 ETF,那個名字聽起來無聊,誰會買那個?就真的沒有人會買這樣子的東西。所以這種東西反而需要有人去教育大家說,他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策略。這種規模市值型排列,真的是一個很強的投資策略,非常強大,而且是有經過很多年的驗證,是證明他是有效的。如果說有投信真的願意出現這樣的東西,我樂見其成,即便他可能沒有來找我廣告,我自己會主動把它推廣。就像我推廣 00608、0050 或是永豐那個全市場,即便我有稍微吐槽一下說永豐那個費用應該再降一點,但我覺得那個就是好東西,好東西我就會跟大家介紹、跟大家講。
下面一位這個「哥該吃飯的」,他說:「孟恭孟恭,一生平安有孟。想請問孟恭對於這波美股下底,怎麼樣看後續呢?最近 PCE 開出來也不太樂觀,假如如此升息還是打不掉通膨,美股會不會迎來多年都無法重返牛市的局面呢?最後麻煩孟恭提醒你的台南小粉絲科漢,開車要注意安全,不要聽得太入迷。嘻嘻。最後祝孟恭一家快樂平安。」
謝謝你。這個問題算是問到很多人的心坎裡吧,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像我現在 30 歲,講說我可以活到 80 歲的話,還有 50 年,我相信 50 年間一定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表示」(bear market),可能金融海嘯 2.0,可能 .com 泡沫 2.0 或 3.0 都出現了。那或是可能有個 20 年的大通膨,就是複製可能 60、70 年代那種狀況,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所以我才會講說,投資這種東西沒有叫做無腦的。那只是現在我們投資可能比較偏向於就是股票市場的投資,跟有些人投資房地地產。可能未來有朝一日,股票市場跟房地產並不是市場中的大熱門。好像可能在之前,人家問我說股債要配置,我都講說你未必要配債,我會這樣講,因為這樣被攻擊過。可是我覺得,是每個人喜好問題,我就不喜歡債,要不要怎樣。像今年債大暴殺之後,我就跟你講說債是機會,所以我現在反而覺得債可以看。
會不會有朝一日去講講,假設說什麼未來的美國股市真的是 20 年沒有東西,那我們轉去投資別的東西?有可能。所以我覺得人就是要有很多的變通。當然其實大方向是兩條,大方向就是說,假設你要投資股票市場,你有本事做主動選股,當然歡迎。就是你去做更多的資訊交流,跟我們節目切磋什麼的,都可以,那去增加你的績效什麼的。如果你沒有時間去做這麼多研究的,你去買大盤,你可以擊敗大多數的投資人跟大多數的 fund。所以這個是說我們投資股權的話是這樣做。
可是會不會有朝一日,投資股權變成是一個不夯的事情?有可能。假設未來是長期的大通膨的話,那其實你要忘記我前面提到說「債是機會」這件事情,如果說通膨狀況是很嚴重並且會持續的話,那債的表現一定不會好。所以,所有東西都會調節的,就是會有變化的,你沒有辦法想到一個無腦的方式建議給大家。
但是像我自己的認知,還是傾向於 bottom up,就是我會去看我們現在身邊的企業們,那他們有沒有可能,像是台灣的大型企業,可能像是台達電、像聯發科、像台積電、鴻海,那像是大立光…算一下有點下去了,但玉晶光大家也會看嘛。那美國的大企業,亞馬遜、Google、微軟、那 Tesla、Apple,那或是一些新創的科技股什麼的。他們只要說可以持續地帶來一些讓我們未來有可能更方便、更有生產力、整個產值會大幅提升的狀況之下,我覺得沒有理由去看空股權投資。
雖然有可能真的有這樣的機會,就是你買進股權,然後你在某一段時間內它是毫無表現的,都有可能。但是我覺得就是,投資有賺有賠。為什麼這句話會成為很多的基金廣告的一個開頭的台詞呢?也不是他們要卸責,他們講的是對的,就投資這種東西真的有賺有賠,並沒有說什麼東西是穩贏的。
那以我自己來講,就是我家投資身邊的東西,我也覺得股票市場真的是最保守的東西。其實很多人聽到股票市場會覺得很危險或什麼的,那我覺得是因為你沒有碰過更危險的東西,就是如果你去投資朋友的生意、一些新創、早期募資什麼的,你就知道幹,那個死亡率超高的。所以我真的要把錢找地方塞的話,像我又沒有在買房子的,那我就是把錢都放股票市場,因為我覺得這個是我看到它現在最好的東西,最好機會在這邊,然後相對安全的。那可能現在看到債,就放了一些新運債。
所以我還是會持續跟大家分享說,就是我看到什麼樣的東西,但是我不排除,就是可能真的有這樣的一天,可能全世界的市場停在原地 20 年不動,有可能。就是我們不要在市場裡面說什麼東西是「never」、「不可能」,就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能夠做到的東西,就是你還是要滾動地去調整自己。就你過去看到這個東西可能是績效非常好,可是不代表未來的績效還會這麼好。那這個問題問得很大也很好,但是總結是沒有辦法回答你這種事情,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
下面一位這個「三代目食派精陳舞」,他說:「說我帥太沉重。那拜託,主委預測一下 11 月跟 12 月,如果 Fed 如預期升五碼,並且維持高利率一整年 2023,台灣年底又只跟半碼,那台股 2023 年走勢會怎麼樣?美股這波熊市預期會走多久?有機會在 2023 Q3 重新回到多頭嗎?跪求開示。那 00692 存到日均量 15% 以上,是否有流動性風險?是否要換成 00608 跟 0050?祝主委一家健康快樂,節目長長久久。」
那個流動性的問題不用太擔心,就除非你今天買的 ETF 是像 ARKG 這種,就是可能它自己本身就是很多股票的大股東,那你有買到變成這個 ETF 的大股東,那你確實有流動性的問題。那只是流動性一般不會用這個日均量來看,特別是 ETF,因為它本身是有造市跟蓄洪池的機制,所以其實那個日均量不準,就是你要拋一定都是有辦法把它拋掉,因為它有造市的機制存在。
那一般會比較擔心造市失靈的是,假設你是買一些沒量的股期,或是遠期的期貨,那真的就要很小心流動性的問題。但一般 ETF 的話,除非你 ETF 像 ARKG 這種,不然我覺得是不用擔心有這樣子的問題。
然後再來就是說,會不會在 2023 Q3 重新回到多頭?如我前面所講的,現在基本面的預測是在 2023 的 Q2 會開始看到打底,所以股價應該會率先反映,搞不好就會提早回到多頭。那這是我們目前看到手邊的資料可以做這樣子的判斷,還是要強調這個資料可能都會改變。可能居然來說,像現在開始市場上有人在喊說,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跟雙十一都不會賣,然後什麼亞馬遜開始在裁掉一些 retail 的人,已經有這樣的說法,就是說消費節都不會有人買東西。假設這樣子發生,那可能修正會再修正更久。所以我們都只能夠用手邊的資料來做一個判斷。
然後再來就是說,如果台灣沒有跟升息的話,走勢會怎麼樣?其實台灣的內資對於升息的反應很還好,最主要就是說外資在利差的驅動之下,確實是看到一直有錢跑出去。老實講,我很難去界定說是因為利差,還是因為台海危機。因為有聽到就是這些國外的主權基金的人,有在問台灣業內的人,然後業內的朋友也有跟我提到這件事情,就是說他們真的很擔心台海的問題,所以有些可能這種主權基金就開始降台股的曝險,是有這樣子的狀況。所以我們很難說,就像他賣出去的錢到底是因為什麼樣的理由而出走。
但無論如何,假設台灣沒有要毀滅的話,外資是狂賣,他沒有辦法把你台股賣到歸零,然後最終就是把你台股賣到很便宜的狀態,那這對於台灣人來講是一個機會。就是之前大家都會靠北說什麼「台積電的錢都被外資賺走」,這件不是最常靠北這種東西?幾年前全部都在講這個。然後今年台積電的股東創新高,大家可以講說「這些韭菜進去還給人家出貨的」,你就不然很有趣,就是以前大家都說台灣人為什麼不買台積電,整天在檢討台灣人,然後台灣人真的要買台積電的時候,就開始來各種嘻笑怒罵,嘲笑你。
那你就講說「廢話,不一樣,你現在買的是追高」。我跟你講,你什麼時候買都是追高。你還記得在 2018 年的時候,台積電那時候 200 多塊,很多人說 100 塊要接,台積電現在都還有 400。就是你現在買在 400 的,說不定你也是被笑說是白癡,像 Joeman 買在 600,「什麼大韭菜」,說不定他是贏家,很難講。那含息報酬拉長一看,說不定人家是贏家。真的不要去嘴人家說什麼散戶在狂買台積電。你想,他不買被罵,他買了被罵,那到底是要他怎麼樣?
所以我沒有辦法跟你講說未來的狀況一定會怎麼樣,但是我們用現在數據看,就剛好前面有跟你聊到,你稍微回聽一下。
下面一位這個「James11 送」,他說:「公司被癌大點名兩次好興奮。癌大五星推,我們公司本來低調的漲,股價默默的漲了八個月,後來因為 online 討論度直線上升,股價卻像見光死崩崩,只能用人來查兩來形容。一個禮拜就腰斬,公司電話被憤怒的股東打爆,真的是很酷。另外小弟跟交往九年的女友要在 10 月 12 號登記結婚了,想請癌大祝福 Peggy 新婚愉快,也祝癌大能夠早日登出鬼島。」
有歷史以來,我不會想要登出鬼島,我還滿喜歡台灣的,我不會覺得台灣是鬼島。祝你的 Peggy 新婚愉快,也祝你們一切順利,要早生貴子,如果要生小孩。如果沒有要生的話就不要生。
然後在就是前面提到這個公司,應該在講那個上櫃南港之心公司。其實不是說見光死,就是說本來貴公司要開獎的時候,就大家都會看。就像可能在禮拜一的時候,也開一家新的公司,在美國 SPAC 上市,beLight,我們都會看。台灣市場真的太小了,只是我在節目不太跟你講小型股票,它真的有大事的時候,我也拿出來跟你討論。
在過程中像生技股,我在節目就只能夠暗示大家講說,最近的錢都在生技股,幾個月前節目就跟你講這個。可是我不會跟你講說大家在買哪一支,我們現在事後可以講了,買最多就藥華藥,之後可能就是要華藥旁邊的一些快樂小朋友,大家一起跟著買,其實實際上就是一個族群的聯動。之後可能是要換別的,像現在新的族群有開始在討論,今天收到很多,就是說這個反聖嬰年會很冷,所以要買羽絨衣什麼的。只是像這樣的標的我就不會在節目講,那我可能拿出來提到的時候,就是它有大事的時候。
那一般有大事的時候,就是很容易翻兩瞪眼,也不是說什麼你拿出來講,然後它就一定會崩,就見光死。其實這個是很多理由,不過他自己找理由就會這樣覺得。講來講去就是,如果真的是拿出來提就一定會崩的話,如果這麼明確的話,那你歡迎大家盡量拿出來問我,因為只要拿出來了你就進去空,你一定會賺錢。可是你就會發現說,其實很多市場上的一些說法,他是不攻自破的,因為你有種就跟著這樣做。
所以也不是說見光死,就是單純因為他前面拉抬拉很大,然後結果後來開出來,可能就是很多人出貨的時間點,他覺得這個時間點就是來到高點,新聞的曝光度最熱,我就把它出貨掉。那其實台灣生技股有滿多都這樣子玩的。所以那些股東也不要說去抱怨或啥小,打爆人家電話,願賭服輸,就是股票市場,難道賺錢都是你厲害,賠錢都是別人害的?沒有這種事情,其實賺賠都是自己要負責。這就是很多這種輸不起的,會要去檢討公司或是檢討什麼別人的制度,我覺得這個是真的要不得。
下面一位這個「汪夢夢」,他說:「好久沒有看到拉鍊卡到雞。那主委好,第二次留言,留言測試密碼中。會想留言是因為最近有一段時間想要聽仔細一點,所以回頭用二分之一的倍速播放,一播下去不得了,主委整個說話語氣變的要死不活,非常療癒。推薦給因為各種原因影響心情的聽眾,聽一聽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那最後希望主委用二分之一的倍速說『你才要死不活,你全家都要死不活』。」
這他媽有病喔。
下面這個「苗栗王」,他說:「投資大師我阿婆。癌大你好,我阿婆說他今年的農會定存和優質儲蓄險屌打大盤,是不是薑還是老的辣?」
沒錯,給她拍拍手、給她放煙火、帶她去郊遊,這個是你要做的事情,那給阿婆開心很重要,不要跟阿婆講道理。但是我還是要跟大家講道理,就是說你的定存跟儲蓄險,如果你放過去的三年、五年,你就屌輸股票。很多人他就是只看一個短期的時間軸,就像我可以隨便拿一個短期的時間軸跟你嘴,前陣子就很流行,俄烏打仗,二戰俄羅斯,你看因為不是制裁俄羅斯嗎?俄股反彈多少?「哈哈,那時候唱衰的,哈哈現在反彈多少?」按下回頭看,俄股媽崩到爛掉。就你不可以拿一個短短的時間軸,然後說自己多屌,「啊我這個月賺了 30%,我屌打巴菲特」,不行,就還要看長一點。
但我覺得怎麼講,就是你不用跟阿婆說太多,阿婆她做這種儲蓄險跟定存很合理。就是說我覺得老人家她不用再去追求什麼資本的增加了,跟年輕人想法不一樣。你年紀變大的時候,槓桿要降到很低很低,然後甚至去配一些這種,怎麼講,就是債的部分拉到很大。
像有些人會檢討說什麼,台灣的一些基金它打輸大盤,所以幹嘛不要買大盤就好?其實這是不太公允的說法,因為他們的配置就不是以去追求報酬作為主軸,而是保本,所以她配比較多的債券,那報酬率比較差一點。像阿婆這種,她都已經這麼老了,她當然不用再追求說什麼她要榮華富貴,她只要這個錢可以守住就好,所以她拿去定存非常合理。所以不要去勸自己的家人,然後年紀不同的做一些事情,因為這個每個人的年紀不同,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下面一位 Patrick,他說:「準備進去蹲的小菜雞。主委你好,先五星吹捧吹到爛。想問個跟市場無關的問題。」沒有,其實有,超歡迎跟市場無關的問題,因為我覺得節目的前面都在講市場相關的東西了,所以跟市場無關的問題非常歡迎,你要問一些市場的問題當然也是可以。他說:「小弟過幾天要進去蹲四個月了,想請問主委屁股要洗乾淨之外,有什麼眉眉角角要注意的嗎?小弟要去嘉義,如果中間對岸打過來,我要先跑。聽朋友說裡頭訓練的時候,連一人一槍都沒辦法做到,雖然四個月夏令營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好像也沒差。最後祝主委一家平安喜樂。」
其實現在四個月的兵,跟我當時是怎麼樣,當然可能沒辦法比。就像我當時一年兵,跟我爸那時候兩年兵,也沒辦法比。當時我們進去,如果你說對於新訓有什麼要建議的話,我覺得第一個就要去買那個排汗衣。但是要強調,因為可能那個年紀不一樣,現在狀況也不一樣,搞不好你們現在就有發排汗衣。因為他會發給我們那種軍綠的 T-shirt,是棉的,那真的超熱的,所以我會建議你去買排汗的衣服,看一下是數位迷彩還是傳統迷彩,先買排汗衣。
再來就是去買痱子粉,痱子粉超級好用,如果說你那個新訓的地方是沒有冷氣的話,又怕熱,特別是現在什麼秋老虎什麼的。所以晚上睡不著的話,就是把自己炸雞排裹粉,痱子粉灑滿,非常的有幫助。再來就是要買個止汗劑 (Deodorant),就是你可以抹在身上,就有些人會把它抹在腋下,我不知道怎麼翻。就 Deodorant,我跟我老婆就叫 Deodorant,就是除味道的東西,我覺得要帶一下。那其實不是只是自己用,你的鄰兵如果很臭的話,你就叫他要噴一下,就是這種止汗劑。因為其實真的很多人很臭,你把這個東西借給他,做個功德,其實是幫助自己。
再來就是帶一些毛巾,因為你的枕頭可能都是發霉的,所以鋪毛巾上去晚上會好睡一點。然後再來就是老前輩建議,但是我自己沒有遇到,就是如果說你今天去洗澡的時候,不要撿肥皂,因為你可能會被肛,就是這個比較誇張,沒有聽到。那過去我們在新訓的時候,好像只有幾次是在洗澡的時候,它要你很快洗出來,所以大家要共用。就是最誇張的時候,三個人洗一間,坦誠相見,然後就會互相比誰的懶叫比較大條之類的。但現在應該比較少,我想現在應該比較人性化一點。
但是幾個大原則就是,白內衣,味道跟臭味,我覺得這個是最嚴重的。它有一個那個鋼盔的海綿,可以自己先去買鋼盔的海綿,因為它有些留在裡面很久的,那都發霉超臭的。所以如果你可以把鋼盔的海綿換掉,你會過得非常開心。這是我給新兵的建議。那今天就先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