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86:🎂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 Cybex 贊助。
買汽車要參考 Euro NCAP,選兒童安全座椅務必要有 ADAC 認證。最多世界知名人士使用推薦,Cybex 兒童安全座椅是全球唯一敢將每一個椅子都送到公認兒童安全座椅測試最嚴格的權威機構 ADAC 測試,並且以極優秀的評比成績通過的品牌。Cybex 對兒童的行車安全近乎科學,絕不妥協。
Cybex 強調兒童安全座椅分離式使用。0 到 12 歲的孩子身形多不相同,嬰兒到大童的差距從 45 公分到 150 公分、從 3 公斤到 30 公斤,硬要將一個孩子塞在一台用到底的安全座椅中,實在是不科學。先以新生兒提籃式安全座椅,用最保護式的設計保護新生兒脆弱的軀體,並且能夠在不影響他們睡覺的狀況之下,在車子跟推車間平行位移,不僅讓新生兒睡得香甜、長得更好,也絕對是新手爸爸強而有力的育兒神器。再根據孩子的特性選擇不同類型的成長型座椅,有後向、有前向、也有 360 度轉向,更有一台長年歐洲銷售冠軍的成長型汽座,滿足各種家長對於汽座各種不同的需求,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舒適又極度安全的乘坐空間。
Cybex 上車形成的安全座椅更搭載全球獨家專利頭靠調整板設計,孩子上車之後頭靠調整板一鍵往後,確保孩子在行車間睡著的時候,仍然維持在汽座頭靠保護範圍內。除了能夠避免常見的點頭睡姿之外,也能夠將整個頭部跟軀幹確實包覆,避免路上三寶帶來的任何潛在危機。Cybex 安全座椅的哄睡神器名號絕非浪得虛名,保證給孩子最舒適的睡覺環境,也給父母安心寧靜的駕駛 Me-Time。
當然父母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Cybex 安全座椅也許不是最便宜,但絕對是最好的,而安全性絕對不能夠用區區的 CP 值一言以蔽之。Cybex 安全座椅有很多選擇,根據孩子的特性跟家庭生活習慣不同,選擇最合適的型號給予孩子最完整的保護力,就是最完美的好選擇。10 月 1 號起在全台門市同步週年慶活動,Cybex 全系列安全座椅滿萬現折 500 塊,最高折抵無上限。那今天作為週年慶活動,千萬要把握這個好機會。在這邊推薦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你可以在連結欄找到相關的說明跟連結。
---
汽座選擇真的還蠻重要的,以一個爸爸來說,我覺得小孩子坐在後面不要叫、不要該、不要吵,抓起來的時候整個背後都是汗,是很重要的。就是身為爸爸之後會開始對很多事情開始了解,像是在飛機上面,以前我們在搭飛機的時候,聽到小朋友在那邊尖叫,我是不會不爽,但是我會覺得頭很痛,因為我對聲音非常敏感。那自己有小孩子之後,當然我小孩子在叫的時候,我會覺得超拍謝,非常拍謝,然後會希望快點讓他安靜下來,可是你知道這其實不容易。所以讓小朋友安靜下來不容易,當然知道說其實我們可以等到小朋友長大一點再帶大家出國,可是有時候也沒有這麼簡單,像是回娘家這種事情就是還是要出國。所以我就選擇這樣,上次我們就訂商務艙,我想說把他塞在最前面去,這樣子至少應該不會吵到太多人吧?把他塞到最前面去,花多一點錢,希望讓大家舒服一點,類似這樣。
所以當老爸是真的還蠻不容易的,可是整體的感受是很好啦。雖然也開始多一些擔憂,像小孩子就是整天會發燒感冒或什麼的。那其實小孩發燒感冒,在我們家小朋友身上是很輕微,我覺得他厲害的一點,就是他每天燒到 38、38.9 度,活動力還是非常好,可以衝來衝去,他還會微笑,就是他不會看起來有破病,即便他可能講話聲音變了、一直咳嗽什麼,可是看起來就非常的有活力。看到這樣的東西,當然就會覺得很高興、很自豪,我的小孩子身體很健康什麼的。
那現在學校其實也很不錯,我覺得他不會再要求說什麼,小朋友只要有發燒的前兆或什麼樣的狀況,就不可以送學校,就是還是可以送,他們會幫你在裡面做一些安排,反正只要你快篩出來不是確診的就好了。那我覺得這個就是開始去往正常的社會去發展,我們之前真的是不太正常,就是台灣的鎖國方式真的鎖到他媽有點有病。那還好現在開始開放,果然台灣就是跟著日本,日本大哥怎麼樣做,台灣人就跟上,那如果說被罵就說「日本人也這樣做」,其實很多人就是要找一個墊背的,他不敢當第一槍。
可是我覺得其實當第一槍的,那些像什麼英國的 Boris Johnson,其實非常有勇氣的,就他在大家都是在批評說「你怎麼可以這樣開放?你是害死大家!」他自己跟你開放,你又說他可能太衝或怎麼樣,那我就問你那什麼樣才叫做溫和派?那台灣這樣是不是有點太慢?那中國根本就是在搞笑。我在抖音上面看了一個影片很妙,它是在拍攝國外機場的一個影片,大家從出境的地方走出來,那有一些旅客,你就看到中國的機組員跟旅客,很多穿著「大白」,什麼叫大白?就是他們那個防護衣整套,含頭盔跟面罩,整個人白白的,很像《Resident Evil》裡面走出來。那其他的外國旅客就有人拍一支影片,就像在笑這些人跟猴子一樣,所以我們說這個叫做 2022 年的最新漢服。就很多中國人他們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們在保護大家生命安全」,blah blah blah,自己是一低人權。有時候你會發現說,這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取捨,有些人就是覺得說我們應該要高壓的去管理,我們要去要求說大家應該要有一個齊頭式的管理方式,因為這個是「我為了你好」。可是西方人的想法就覺得說,你應該是自己管理好自己,你自己要去為自己的安全負責,而不是政府來對你施壓。因為政府為什麼要對我施壓?我為什麼不可以去做自己的選擇?那我個人是比較偏向這種西方的思維,我相信台灣也會有很多這樣子,就像那種「開放仔」都是這樣。那「清零仔」就是比較偏向中國人那邊的思維。你就發現說,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取捨,就是兩邊都一定可以指責對面為什麼這樣做不好,可是這就是價值觀的取捨。
所以你看一個很有趣的報導,馬斯克在《Financial Times》的訪問上面,提到說他覺得要解決台海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台灣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可能就是比 Hong Kong 跟 Macau 稍微好一點、開放一點,反正就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可能會造成的台海危機或者是全球供應鏈的問題。他提到說台海的問題可能會對全世界經濟造成 30% 以上的影響,其實我自己覺得應該更高。我們光是講台灣,大家最常能想到的台積電,像是蘋果的高階,或者說特斯拉的高階,根據我們上一集所提到的,應該是全部都下在台積電這邊。更別提其他的美國廠商,像是 Intel 的資料中心、AMD、NVIDIA,很多東西都是下在台積電。先不提台積電,還有什麼 EMS,鴻海、和碩,或者是筆電的整個供應鏈,電子五哥;再來 PCB 廠,可能台灣占全世界的產能七成以上;還有一些關鍵零組件,其實台灣都是舉足輕重。這還只是台灣的部分,你很難想像台灣不會反擊,台灣反擊可能去轟一些中國的東西,也對中國的物流造成影響的話,這整體的影響一定超過三成,我覺得可能就是全球經濟的一個浩劫。
所以大家當然都會想要去避免這個浩劫,只是去避免這個浩劫,一般人不會想到說「你就叫中國不要動手就好了,你就叫侵略者不要侵略就好了」,可是他們很多想法就是我們要叫那些比較弱的要吞下去。所以你會發現說這種霸凌文化不是只是在學校裡面,在現實社會之中,大人的世界裡面還是一模一樣,就是大家是沒有那個屌去叫霸凌者「你不要動手」。就像現在發生在烏克蘭跟俄羅斯之間的事情,雖然馬斯克他有去送很多 Starlink 做幫忙,可是他最新的發文就是類似要烏克蘭趕快投降算了,就是他希望一切平靜下來。那可能是因為他 donate 很多東西給烏克蘭,donate 這些衛星,然後發現說他沒有辦法回收錢來怎麼樣,就不知道為什麼他會突然間想到做這樣的發言。
我覺得像是北歐國家的領導人,他們發言就比較正確:「我們要去停止這個戰爭,就是俄羅斯你退軍嘛,你離開就好啦,你離開就結束。」為什麼是要叫烏克蘭投降?為什麼是要叫台灣要成為特別行政區?這個是一個很神奇的事情。那其實現在也開始看到有一些美國的右派分子,就是這些我自己本身會追的,我在 Twitter 上面看的像那個 David Sacks,他就整天是在發文講說美國人應該要停止去幫助烏克蘭,就是有點類似那二戰前的那種味道,孤立主義盛行,「我們要照顧好自己就好,美國人、美國錢、美國武器就留在國內,我們不要送出去,可能可以幫忙一點點,可是我們就是不要去 escalate,我們不要去助長這個情勢,之後面可能會變成一個全球的核武大戰。」那我覺得我的觀念是這樣,癌細胞出現的時候就是直接把它移除掉,你不要想要姑息它,最後面一定大家都會下水餃。這就是那時候珍珠港被炸,你最後面一定會下水餃,你是沒有辦法停下這些人的。那時候如果說沒有去停在烏克蘭這邊的話,大家沒有去制止的話,俄羅斯就是直接把旁邊的幾個東歐國家全部一併拿走,因為摩爾多瓦他們那時候也是要拿,所以我是相信說他們是沒有辦法停下來的。
今天如果說沒有人去制止中國,他真的來攻擊台灣的話,雖然我現在是覺得他一定打不下來,就是全世界第二強的俄羅斯打烏克蘭打成這樣子,那中國,中國是排後面的第三強,要打台灣,台灣是比烏克蘭不知道強幾倍的,你還要渡海,那是一個很困難的挑戰。但發生戰爭不是說什麼「你打不下來我們就是贏」,因為只要戰爭發生,大家都輸家。我們大家都希望要避戰,可是不是用他媽這麼窩囊的方式,為什麼你不是去要求侵略者說「你停手」?
當然也好在馬斯克他本身的政治發言,他一直都是當笑話看待。所以我覺得怎麼講,就只能夠說他太誠實了,就是很多美國的大老闆應該都是有類似的想法,他當然是希望說去鞏固他的利益,當然希望台海不要出問題,供應鏈不要出問題,我繼續做生意,所以我希望你們就是和平,大家可以講開嗎?其實大多數人,我敢講九成九都是這種想法,只有少部分像是 Mark Zuckerberg,中文化被中國趕出來的,他才會講實話。但大多數可能就是,反正我能夠避開評論我就避開評論,那我本質上是希望說你們都是好好的,你們統一沒有問題的話,對我來說是最好。可是實際上當然沒有這麼的單純。
那在台灣的角度,當然會有更多那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可是我覺得這就是國際政治現實的地方,大家都是在看利益。那可能真的要等到打起來之後,大家才會去意會到說這些侵略者他可能對全世界造成的破壞,就像在烏俄戰爭之前,可能挺烏克蘭的聲量並沒有這麼大,真的打了之後發現說他們是在固守自己的家園,這個聲量才開始出來。即便現在開始有很多這種美國的偏右派分子,開始去講說美國利益至上,我們應該要把手收回來。所以有時候你會發現是這樣,就是台灣有很多人在罵什麼左膠左膠,那其實你仔細想一下,這些在挺烏克蘭的很多就是你嘴巴上講的左膠,這些北歐的國家、歐洲的國家、拜登,就比較偏左派光譜。那我覺得他們有時候在這種看起來道義上正確的話題上會比較堅持,就是他不是單純的只看所謂的利益,當然他們也會看,只是說他們會在道義上,至少那個樣子有做出來,該幫你會幫你,該送軍隊、該送物資過去、該送武器過去會做到。所以事實上還是需要各式各樣光譜的人。
那我覺得馬斯克講這樣子的話,就看看就好了。這當然是以一個大企業家來講,他會想要的一個解方,只是沒有想到他會這麼誠實的直接講出來,那其實蠻扣分的,至少在我心裡面我覺得蠻扣分的,講這種白痴話。雖然不意外,就他對烏克蘭講的那個話,你就可以去想像到說他對台灣的意見一定會一樣,就是他會希望說「你們就是不要打起來就好了」,可是事情當然不是他想的這麼簡單。
那如果說試著去剖析他的腦袋的話,我覺得這就是他自己提到的 AI 理論,就是 AI 有朝一日可能會取代人類這件事情,他把人類視成一個障礙物,並不是他對人類有任何的偏見,就只是他要達成他的目標。那其實馬斯克就是他嘴巴裡面講的 AI,他的目標就是去做一個全球最大車廠,他希望去做好這種垂直整合的製造,所以他會需要這些供應鏈的幫忙,他會需要說大家不要有什麼樣的紛爭,對他來說是最好的。所以呢,他也不會在意在路上的這些螞蟻窩,像是台灣人的情感或什麼對他來說就不重要,你台灣的銷量掉三成,可能也比不過中國的銷量增加 3% 之類的,他根本就不在意這樣子的事情。所以只能說失望,但這個真的就是國際政治很寫實的地方。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覺得這些美國的大老闆們其實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思維,只是可能沒有人會像他這樣白目直接把它講出來。那等到真的台海出了問題,情勢上升之後,我相信大家才會歸隊,但是在情勢沒有上升之前,誰會想要去得罪一個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之一呢?道理就這麼簡單。
---
好,那接下來稍微聊一下 AMD 的預告財報,那不意外大爆雷,真的是不意外,只是我意外的是股價還可以崩,這真的就是我意外的地方。為什麼說不意外呢?因為你去聽我們講 Intel 的預告財報那一集,就提到 AMD 一定要砍的,不可能 Intel 這樣子 AMD 沒事,那他一定要砍的。而且有跟大家分享說 AMD 在香港最大的通路上,他發出了一個這種與其訣別書,好像自己要死了一樣,有跟大家講這個故事嘛。所以其實我自己的想像是 AMD 應該股價早就在 pricing 這件事情。但我覺得今年給我帶來一個很大的衝擊就是,過往在我的經驗上,這些早該 pricing 的東西,其實在今年它可以 pricing 特別久。那通常也讓我覺得說,這很像 2021 年的色違版本,就是剛好反過來。2021 年就是不管出什麼樣的消息,反正拉回就是把它趕快追進去,然後只要大漲就是追多就會賺錢。那今年就是反正只要反彈你就是空進去,然後只要有壞消息出來,不管這個壞消息是不是已經露過一萬次了,你一樣就是空進去,你就會賺錢。所以這兩年剛好是一個那種鏡面的感覺,相反過來。
那當然你抱著這樣的情緒去做 2023、2024,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在過往的經驗上就是,我們會講市場是很有效率的,它可能不是完全效率,可是它是很有效率的。很多東西都是我們講「已反應」,只是在今年就是看起來不會已反應,就是已經是很差的東西,我們都已經知道它很差了,那甚至它比我们預想的來得稍微好一點,我們預想是更差,但沒想到它還是可以繼續的往下跌。那我覺得 AMD 就是一個算是很明顯的案例。
那我們看這個 guidance 的部分,是從 6.7 billion 下修到 5.6 billion,真的是說沒有什麼意外,因為看 Intel 這樣調,不覺得市場看到這個數字會有特別的驚喜,那只是還是大跌。只是昨天大跌還是有其他原因,那之後我們後面再補充。那看它的 segments,Data Center、Gaming 跟 Embedded segments 其實都是維持得很不錯,還有在成長,就是 PC、Client segment 這邊下修的特別大。那蘇姿丰也提到說這個是 unexpectedly weaker,就是說他們本來可能已經知道說這個地方會不好,只是沒有想到說會不好成這樣。那 Client 的業務就是 CPU,那這些 CPU 主要還是承襲整體市場 PC、NB 為主,不會是那些 DIY 什麼 CPU,那可能是占比小部分。那從這邊就可以知道說 PC、NB 這整條供應鏈是很糟的。
那只是這個也讓我感覺到非常的意外,因為如果說我們節目的聽眾就會知道說,在去年中甚至更早,就在跟你講說 PC、NB 會有問題。那其實這個東西不難判斷,但是難判斷的地方是,哇靠,PC、NB 那個下行已經一年了,現在已經是 2022 的 10 月,已經快 2023 了,怎麼可以爛成這樣?這個真的是超過我的想像。所以我覺得這兩年真的是那一種懶蛋大的才可以賺到錢,懶蛋大的會賺最多錢,就是在 2021 年就是無腦最多,然後 2022 就是無腦最空,就是那種爛,你就要假設它會一路爛爛到底,會那種極端的爛,然後這種人就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我相信比較難,就是一般其實散戶很單純,只要有賺錢一定對帳單就會發出來,那到現在都還沒有看到那種空方之神出現,代表今年一定是有很多人還是過得不太順。那我真的覺得挑戰性非常高,因為你看連這種 AMD,他們自己在業界的這種研調能力一定是比一般散戶好上好幾倍的,他們都沒有想到可以爛成這樣。那我們這種在場外看的,我們看供應鏈的,我們都已經知道說它爛了,可是真的沒有想到它可以爛這麼久,這是非常非常意外。就像是面板跟 DDI,也是早就說它很爛的,但你說當時可以預料到會爛到他媽現在已經第四季耶,你說第四季還會繼續爛,我真的不相信,沒有這種事情,世界不會毀滅到這種程度。但看起來現在就是真的進入一個滾雪球的階段,就是壞還可以再更壞。
看著 AMD 這樣的成績,就知道說 Intel 之後開出來也不會太好看。那 Intel 的 DCG 部門在 Q2 的時候是 YoY 負 16%,AMD 它還有一個 83% 的 YoY,一個是 QoQ 6%,一個是增長 83%。那在這一季,AMD 還有個 45% 的增長,Q2 還有一個 8% 的增長,所以是很嚇人的。AMD 在 Data Center 這邊是大躍進,非常地強。就是它賺錢的部分,FPGA 跟資料中心的表現能非常好。那我覺得這家公司還是非常好,只是它真的是被殺得跟狗一樣,應該說是半導體相關的公司已經殺到我覺得很難想像。我相信一兩年之後我再回聽我現在這一段,就跟那些時候我們可能之後回聽 2020 年 3 月的節目,就會有特別的感觸,就是那時候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我覺得現在已經進入到就是「我已經不知道他媽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一個階段。
那 Intel 的股東之後要小心一下,就是如果你看到 AMD 這樣,你還不動作,就真的太慢了。你看到 Intel 的財報,你就知道 AMD 會這樣了。所以我那時候 AMD 有進去買,因為我覺得說它已經有在反應了,只是沒有想到超出我的想像,它爛還可以再更爛。那也還好沒有亂開什麼選擇權跟 call 進去買,不然現在一定是非常痛苦。所以殺人誅心盤,大家真的要非常小心。雖然看起來我好像一直以來都在唱衰 Intel,麻煩,它之前的 Foundry Service,還有現在的可能 PC segment,我相信也會表現不好。
等等,但是還是要講它的一些可能有潛在機會的地方,因為它的 Sapphire Rapids 現在是有開始在出貨了,之前是各式各樣的原因在卡,因為沒有載板、因為沒有料、以及有資安問題,這些東西可能未必見報,但是我們有打聽到這樣子的消息。現在是有開始在出貨了,其實台灣的市場真的反應很快,很多那種伺服器供應鏈就跟著馬上就動起來了。那在 Q1 應該可以開始去暢旺出貨了,就是它新的架構、新的伺服器晶片,應該是有機會。所以 DCG 部分可能不會太差,但是個人電腦部分就要稍微去小心一下。
---
好,那剛剛我們前面提到說,AMD 未必是因為這個財報預告導致大跌,因為在禮拜五晚上的時候,是有大量的半導體都直接跳水,費城半導體指數是直接崩爛。我覺得跟美國的 BIS 最新對中禁令有很大的關係。其實這個東西也不能夠說是完全沒有預料到跟充滿意外,因為在老黃的 A100、H100 被制裁的時候,就連一個台灣的小小 Podcast,我們在討論都會講說這一定會擴大,所以我很難想像整個華爾街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只是沒想到就真的出來之後,大家還是可以 surprise motherfucker 大跌。
雖然這個制裁的範圍是真的拉到蠻大的,這可能是意外的地方。就是擴大制裁是大家都知道,只是制裁到什麼樣的程度,這可能大家不知道。那最新的制裁就是說,在 14 跟 16 奈米以下的 FinFET 跟 GAAFET 的邏輯晶片,反正只要它是設備技術是要導到中國那邊去,也都要過審,沒有過審就不准做。我想說這樣台積電南京廠要怎麼搞。那 DRAM 的 Memory Chips,18 奈米以下的,這個也是會受到管理。然後還有 128 層數以上的 NAND Flash,我覺得這一項是針對長江存儲去打的。所以三星、海力士那些在中國的,我相信應該會拿到豁免,只是長江存儲可能就會受到制裁。其實它這些做法我覺得應該都是要針對中國的廠商,就是說它不是單純的要去封殺你台積、封殺你三星、海力士、美光,不是這樣,而是它要去鎖中國。那只是現在看起來大家都會先被卡到,只是這些人應該可以拿到許可,然後中國的那些人可能拿不到許可,這應該是劇本會這樣子演。
那接下來就會還蠻精彩的,台積很幸運的閃掉了崩跌,因為禮拜一我們國慶,這讓我想到一些不好的回憶。你知道在 2018 年的國慶日的時候也是大崩跌,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就是貿易戰的瘋狂大崩,一樣是國慶日,然後隔了四年,好快喔,四年過去好像跟昨天一樣。那現在這個國慶日又出了這種大制裁,一定是貿易戰 2.0 的東西。所以我覺得等到台積 10 月 11 號開盤說可能蠻精彩的。那時候我跟大家警示到,就是老黃的 A100 跟 H100 出事的時候,我們講到台灣的一些 IC 設計、IP,去幫中國投片的可能都會出事情。那現在出了這個 BIS 的東西,我覺得大家應該是非常的抖,特別是跟記憶體相關的這些 IP 跟 IC,還有一些 Foundry Service,可能應該都會感覺到非常的緊張。
所以我看到在禮拜五的時候,已經有一些公司他們發重訊去解釋,去自清。這個美國丟這個東西,我相信對台灣的市場還是會造成一些衝擊,所以真的要小心。因為其實在之前貿易戰還有那個天津飛騰出事情的時候,其實台灣的一些廠商他受到打擊是非常龐大的,因為你跟中國有關,所以他就先通殺你一頓。當然你之後如果可以拿到許可可以怎麼樣,那說不定就是一個大反彈或啥小的,可是這個東西比較難以去預判。那我覺得如果說你碰的東西是跟這些有關的,14、16 奈米以下,FinFET 跟 GAAFET,可能是在講台積南京廠。DRAM 跟 NAND 的,我覺得這才重點,DRAM 跟 NAND 相關的,不管是 Control IC 或是記憶體的晶片什麼的,反正你只要跟中國牽上線的,你可能都會被掃到。那後面的看點就是說,你有沒有辦法拿到 license,你有沒有辦法放行。但是現在可能都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所以我相信這部分可能就是,怎麼講,現在我們看到半導體崩跌的一個最大的核心理由,應該跟這一份 BIS 的制裁對中禁令是有很大的關係。就是說大家開始去了解到,美國政府這次是玩真的,應該說他們一直以來都是玩真的,然後每一拳都打得很穩。那之前在川普時代的時候,我們說他對於中國很用力,我必須得說拜登打得更猛,而且拜登打的方式是那種瘋狗打法,你知道嗎?就是他沒有在跟你他媽五四三,他沒有在跟你什麼我們協調、跳恰恰像川普那樣,可能一下跟你是朋友,一下跟你又不是朋友,然後最後面藉由談判的方式,雖然還是會對你造成傷害,可是有些東西是可以放行、是可以開通的,我只是要封掉你最先進的東西。那像拜登的打法,我覺得是那種瘋狗打法,他真的是要把人家打回解放前的感覺,我真的要去封鎖人家的技術。
那還是會產生一些機會。危機的部分就是對於股民來講,然後你有投資到這些跟中國相關的東西,可能在短期之內會受到很大的拉扯,然後這個是有機會遇到的。但是也不能夠說完全沒有辦法期待,在對老黃做制裁的時候就要想到,或說你有聽我們節目就應該至少有這樣的一個預期。那之後的話呢,就是還是有機會有轉機。就類似說,那時候貿易戰是怎麼樣做結束的?就是說大家本來覺得台灣要完蛋了,當時真的是瀰漫著台灣要完蛋的氛圍,只是後來也沒有想到說有各式各樣的轉單題材,國外的廠商沒有辦法下中國,就下台灣。那在中國這邊,因為他們沒有辦法用美系的東西,他們要半導體自製、要自產,所以他們也會跟台商做一些合作。所以一些台商他專門在吃這個中國生意的,可能也因為這樣產生一些空間。只是現在拜登去針對更多的技術做封鎖,這一點我就開始懷疑了,可能你要去找中國題材的,已經比較難從台商身上找到。可能要從中國本體,就是他們公司裡面有在做這些可能 EDA tool,或者是說有在做器材、做設備的,他們自己的比較有機會。就是他們自己要怎麼樣發展到現在這些先進製程,我覺得要花的那個年數是要非常龐大,就是它一定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只是中國的這個半導體自製進程應該是一個勢在必行的,因為看起來是,不管是美國的紅軍或是美國的藍軍,那都不會放過中國,都是要往死裡打。所以這個會對中國自己額外產生一些機會,雖然短期非常痛。對台灣人來講就是一樣,股民會非常痛苦,可是一般民眾可能覺得看得蠻爽的,就是把中國的半導體整個打殘,覺得蠻爽的。可是股民自己就要小心,就是你的公司業務是有接觸到中國的,就算現在沒有打到,之後可能擴大也會打到。這個還蠻屌的,就可能會形成一個逆全球化的全新趨勢吧,我覺得。就是現在開始美國也希望把很多的東西拉回去自己生產,甚至我看一些商業部的一些 tweet 裡面就有看到說,他們連封測都在抓,就是說美國的一些晶片,他們是在這些中國相關的地方去做封裝測試,他們連這個都要去盯的話,那真的不得了。就是不是只有晶圓製造這種比較高階的東西,就連後端的封裝測試可能都會要去針對的話,我覺得就會形塑一個新的全世界格局出來。然後很多東西可能就是會拉回去美國製造、美國生產。那台灣、東南亞可能就會產生一些新的機會,就是我們可能就是在中國以外的一個生產基地。那這兩個地方的投資都會持續有擴大,那美國本身也會是受惠。大概這樣,就是把中國的肉割下來,然後讓大家去分,這可能是接下來幾年的一個主旋律。
除了台灣的一些東西要注意之外,我覺得美國的部份股票應該也會受到打擊,像是什麼應材、科林、科磊這些在做半導體製程材料設備相關的東西,可能在初期都會被割到,就是它不可以出貨給中國的一些客戶。如果說在中國這邊客戶佔比高的,以及在記憶體部分佔比高的,我覺得這個是優先要注意的。當然它後面又不會拿到許可什麼的,我不知道,只是我現在跟你去分析說,目前我們看到這一份資料衝擊比較直覺的,就可以想到這樣的一個內容。所以在那邊稍微跟大家提醒一下。那一樣,不代表說一定要賣、要空或什麼,因為有時候危機出現的時候就是轉機,就看你相不相信而已。像那時候 2018 年貿易戰的時候,也是一開始真的大家覺得要完蛋,那知名媒體人發出什麼「台積電要回到 100」啥小的,就後來台積電破底一天,然後直接就地V轉,形成了新的一個格局出現。所以有時候很多東西是會很意外的,我們只能就我們有的資料去跟大家做一些分析跟討論,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
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台商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您好,歡迎光臨麥當勞,想跟癌大分享一個故事。前幾天我跑去吃台中一間知名的臭豆腐,這間臭豆腐是 Google 評價 1000 以上的好評,吃下第一口發現豆腐雖然是現炸,但卻濕軟不夠酥脆,於是我就跟老闆反映這個問題。我說:『老闆,你這臭豆腐怎麼這麼軟?』老闆說:『因為你沒認真吃,認真就酥(輸)了。』」欸欸欸欸欸,就微風啦,蛤?沒為我笑,你沒有這種我要的反應。他說:「果然理財有『萬事推不省力』,幫你省口水,非常感謝。主要是想問您心態上的問題,兩年的疫情加持讓我在不碰海運的狀況之下資產成長了 30 倍,後來拿一部分的錢下去玩期貨,想要瘋狂一下,結果今年已經賠那筆錢的一半。這筆錢本身不會對我生活造成影響,但就是會有一種我輸給市場的感覺。認知到自己最近心態已經崩掉了,所以我先出清部位並且出金休息。想問癌大,我這樣先出金是對的嗎?癌大有經歷過這種情況過嗎?想問一下怎麼調適。」
沒有碰海運然後資產增加了 30 倍,還蠻屌的,這代表你應該是用很瘋狂的方式來壓注才會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就是如果說你沒有碰到一些極端的飆股,然後你可以在……當然其實去年前年行情真的不錯,但是 30 倍還是很扯。30 倍代表你一定是大屌壓之類的,然後槓到爆掉。所以相對的,你要知道你的獲利有多大,你那個 drawdown 一般就會有多大。你有 30 倍的獲利,所以你回吐 50% 其實算很不錯。就是如果說你可以用 50% 的回吐去 trade 一個 30 倍,也就是 3000% 的獲利的話,那其實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賺賠比,我自己這樣覺得。只是當然風險還是有點太大,因為 50% 的腰斬它不是開玩笑的。那可以賺這麼多的錢,就代表你有承擔這麼大的一個風險,那只是現在你吃到這個風險,所以我覺得沒有什麼意外的。
你說出金是對的嗎?完全正確。其實在期貨交易,甚至有個說法是這樣:期貨交易盡可能的讓它只有出金。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賺錢就是去出金,那不要一直去入金。只要你發現你的保證金一直在不見,你還一直入金,你一定做錯了什麼事情,代表這個東西是有問題的。那我自己有沒有遇到過?很常遇到。就有時候這個帳號打一打都還賠錢,我就把這個帳號錢都出掉,然後營業員就可以打來,「先生是不做了嗎?」之類的。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講說不是你們問題,是我最近太累了。我只要這個策略做出來有問題,我就先把錢全部撤走,這算是一種防呆機制,就是讓自己跳脫這個地方,不要再繼續沉迷或是執著下去,因為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這就是一種停損機制。所以把錢撤出來是正確的。那要怎麼樣回頭呢?可能就是先放回去一部分,慢慢地打,如果這個筆錢還是一直在消失的話,那打完就不要再打了,就休息。期貨交易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停損,就是你不可以說什麼你一直拿錢去補這個錢坑,只要這個地方會一直幫你漏財的,你就不要一直拿錢進去塞。有在賺錢,然後把錢出出來,這才是正確的做法。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對的。
下面這位,摩斯拉飛高高,特質癌也飛高高,神奇指標:「想五星推爆,雖然主委說如果世界一直都是很平和的話,資產價格最終會貴到大家買不起,年輕人等於是沒有機會的,但是也希望不要再發生伊朗少女遭受迫害以及泰國幼兒園集體槍擊這些事件了。那突然想起主委在節目中提到最神奇的 laivegg 指標,這個傳說中的信仰我絕對是信的,就算 laivegg 決定不做大盤基金美元,而開始要投入房市,我也確信僵固的房市肯定會有微妙的反應。請主委比出手勢喊出明年 laivegg 不會進入房市穩穩的。祝主委永遠家庭美滿、身材更好、投資績效創新高。」
好,非常感謝你。那 laivegg 會不會買房呢?就我所知他不會,他收入是很不錯,他絕對是台灣前段的,然後他意思就是說房地產他買不起。是客氣了,我相信要捏是捏得下去,只是這就是一個取捨。我覺得大家不用很執著說什麼一定要買房或什麼的,就是你把房地產的開銷就當成是支出的一環,也就是說你住宿的話,它就是一筆這種你在生活上必須要花出的錢。所以呢,住宿的錢可能是以租金的形式呈現,也可能是以房地產的房貸的方式去呈現。如果說房貸的數字跟你的租金是差不多的話,那你就可以考慮去把頭款捏出來然後去付掉,這合理。但如果說你的租金是比你的房貸便宜非常多的話,你就繼續租就對了,就是你不要覺得一定要去買一個房子,因為你買這個房子,第一個它可能上漲空間也沒有這麼大,然後第二個就是說它可能讓你的生活品質整個破壞掉,因為你要突然間騰出一大筆錢,那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laivegg 這種收入很強的,他都覺得這個台灣的房地產他買不太下去,所以其實台灣的房地產真的是很變態,我必須這樣說。
就連我自己,我覺得我算蠻強的,我覺得 30 歲裡面最強的人之一,就是也不要說我膨脹或啥小,就是客觀上來看,就至少我一定是我同學裡面最猛的。那我覺得買房子對我來說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就是在林口買,林口買了 3000 萬,然後頭款丟 600,不容易也真的不容易。所以你說什麼跑去台北市買或什麼的人,因為你看一些論壇他們就會跟你洗,說沒有能力的人才被洗出台北市。那所以我也是沒有能力的人,我就覺得台北市我買不起,但硬擠還是有辦法買,只是你要把自己做這樣的交易,你就覺得不值得。
所以我覺得房產在台灣已經變成是部分人士的嘴巴裡面的一塊肥肉,那他不會把它放出來。那很多人很天真在那邊算說,台灣的人口在之後會減少多少,所以房地產一定崩,你一定是誤會了什麼東西。當然可能部分鄉下地方那會崩在沒有什麼意外,可是大城市,這個東西就是一個供需。這供需不是單純的用人頭來算的,因為有些人他是一次名下一堆房子的,那持有成本對他來說也沒有很高,他屯一堆房子那個就是他理財工具一樣了。那房地產他需要錢的時候,就可以把錢貸出來,那利率又超低,這是一個理財工具,對很多人他已經變成這樣一個形式了。所以除了祈禱東方神秘力量幫大家解決這些問題之外,那我覺得第一個自己心態上的改變,所以你要想,為什麼房地產的居高不下?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是覺得「我一定要有房」。可是你看歐美這邊,你去娶一個人,你的首要條件可能不是這個人有沒有車有沒有房,那個是觀念上的問題。可是沒有辦法,這根深蒂固了,就大家都這樣想,那你要怎麼辦?這個房地產便宜下來你又要買,每個人都說要買,那房地產怎麼跌?
這一點。再來就是你選出來的人,像那天我看那個邱威傑發一篇文章說什麼台北市哪邊要蓋公宅,然後周邊的人反對,所以周邊這個地方要撤掉。其實這個我就比較難以理解,就像你說我家,我家住的地方隔壁要蓋公宅,我不會反對,我覺得根本不會想到要去反對這種事情。可是你就知道說很多人因為他去買一個他媽垃圾爛房,他就是在拚一個都更,他就是希望說這個地方房價要上來。對他來講他不是一個住宿的目標了,那個目標是他要賺資本利得,所以他要去擋這些東西。那為什麼還是過?就當地民意啊,你看大家的共識都是房價要漲,你要怎麼樣改變?這個就台灣文化。但是另外一個可以自己去改變的東西就是,你投票的時候就不要投那種一堆房地產的人。你管他跟你講他媽一堆什麼東西,那就是他的利益。沒有人會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好不好?沒有人會當那種不孝子,幹,我自己他媽家族一堆房子,然後我去打擊自己家裡;然後什麼我自己家也是公務員家庭,然後主張說公務員應該要砍薪水。其實這很困難,這人就是不孝子。所以大多數人他不會是不孝子,他一定就是「我自己的利益我就會鞏固,我要選舉的時候他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們大家投票給我」,這才是最重要的。實際上你看他這個人他媽一堆房地產的,他家族背景就是房地產的,他最好在那邊跟你講說年輕人居住正義?幹你講肖話。
所以我給大家建議就是你自己要睜開眼,你要看一下,你不要全部東西就是顏色對了就投下去,然後跟著去什麼造勢晚會,一起按喇叭,跟他媽低能一樣,然後過了三年之後生活還是跟大便一樣。當然還是要強調,就是你選誰與否,其實對你自己生活造成的影響不是最絕對的,就是說你生活上的物質條件或什麼的,其實跟自己的努力關係度可能 95% 到 99%,可是還是有一部分是法規所造成的影響,特別是你自己有遇到過你就會知道。那這些東西可能就是要靠你用選票或是一些你發出聲音的方式去改變。或者是最短的就是你讓 laivegg 去買,可是就我所知,laivegg 並沒有要買房子,因此他選擇直接躺平。
下面這位,東港金城武:「我把前兩年賺的錢都賠光了。癌大哥哥謝謝你,自從我搜尋了您去樂天開球的影片之後,YouTube 開始推薦香香的樂天啦啦隊影片,讓我了解原來世界是多麼的美好,空氣多麼的清新。一直看 YouTube 也沒有時間看個股,少賠了好多錢,雖然持有的 AMD 已經跌入深淵,在此由衷感謝。另外可否推薦一下,除了曾經在排行榜幹掉您的林襄以外的樂天啦啦隊隊員?再次感謝感謝。」
拍謝啦,我真的只認識林襄。
下面這位,DSTRS N TONY:「西裝暴徒,1105 發布。大家都在吹主委的,我來吹就好。求問主委會拉一個 laivegg TG 群?認真說,我大 laivegg 真的神,從此當 laivegg 教徒。請問主委是否也有購買美債?那目前看到美債時間都很長,不知道哪邊可以買到短期的美債?是否能夠分享購買短期美債的方法?祝主委理財秋口小,主委健康順心。」
他比較低調,他應該是不會開一個群,可是他會在我們的 Telegram 裡面不定期的出沒,然後提醒大家要去打手槍。再來就是購買短期美債的方法,你可以去跟你的券商、銀行問,直接去購買美債,這是一個方法。那也有透過美債 ETF 的方式購買的方法。這個後者就比較偏向是你要去抓一個轉折,因為這個債券的 ETF,它本身會不停的到期,然後去維持它那個到期日所要求的這個債券的數量。所以你去買債券的 ETF 的話,有點類似說你要去抓聯準會什麼時候那個利息會升到底,如果說你抓得到的話,你就會發了。當然如果說抓不到的話,你也可以透過慢慢買的方式。那只是你在帳上就會看到說,可能這個東西暫時是跌爆之類的,它跟你去持有一個債券,就是我放到到期,然後我就是穩賺約定好的那個趴數,那個邏輯會有一點點的差別。所以先讓你知道。
下面這位,想要的 ID 被取走了:「我就先推推。想問癌大,現在的市場鬼故事這麼多,尤其是瑞信危機恐引發連鎖效應,想問如果到時又跌破前低,癌大會將多單砍掉全面做空嗎?那另外想問癌大相信主力的存在嗎?因為在社群的主力思維,但我又很疑惑,美股市場這麼大,怎麼可能同時拉的動四大指數?謝謝主委,祝主委繼續發大財。」
我已經講過了,就是我在美國的投資都是以存多單為主,所以當然不會沒事去砍這個東西。我在台股的部分是有配,就是多空的配置,多單跟空單都有。所以如果說真的再繼續往下破的話,當然可能就會去放大一些空單的部位,假設說空單的趨勢很明顯的話。簡單講它跟多單的邏輯很像,就是你看對就加碼,所以今天假設是空單的部分一直有在賺錢,那空單的部分就會持續的加碼,就是這樣子做。只是美股我是全面多單,套牢就是給他套,就這樣子,2018 也套過 50%,所以怎麼講,特別是我的持股以科技股、半導體為主,很多時候就知道說這個就是必須要忍耐的一個痛苦。
再來就是說,相不相信主力的存在?不要說相不相信,主力是確實存在。有時候你自己跑進去一個股票裡面,你是裡面最大的資金,一些什麼小鳥量股,你有個兩三千萬,你可能就有機會當到裡面最大的主力,你基本上可以決定價格走勢,你可以自己去畫那個 K 線。只是問題是你畫了也沒有人跟,那才是重點。所以一般我們講的這種主力,就是說有本事在市場裡面決定方向的人,你可以選擇在今天賣,然後把它賣破,然後之後就觸發一個停損潮;或者說你把它拉漲,然後拉到帶動能派上來追,觸發一個漲勢什麼的。那這種我們把它稱為是所謂的主力。
但是主力這種東西也不是只有一隻,就是很多時候你看到像一個個股多空交戰,那個鎖漲停被敲開或什麼的,很多人都說這個在殺散戶,然後為了要去殺散戶不擇手段什麼的,其實你誤會了。這種狀況一般是兩個大軍在對抗,那他們可能不小心殺到你散戶,根本沒有人在意你散戶那幾張好不好,就是他們可能是幾千張跟幾千張在對抗,那只是你剛好在旁邊被掃到。所以在台股很明顯你可以看到主力的痕跡非常明顯。
那在美股的話,部分持股可以看到主力的存在。像是之前 Archegos 爆倉那幾支,什麼唯品會啊,然後中國的什麼霧芯科技啊,還有什麼 ViacomCBS 啊,這些 Discovery 什麼這種股票,就是他自己在拉嘛。就是那時候你看到這幾支股票不是狂飆,然後最後面直接爆爛嘛。那狂飆的時候大概在猜是誰,然後之後面爆開之後才知道是 Archegos 的 Bill Hwang,那他就是主力,所以他決定這個走勢是怎麼樣。雖然不是只有他一家,可是就是因為他一直在往上做,他的那個 total return swap 一直在壓,所以他把價格做出來,價格上去那很多人跟牌,那他做出一個走勢,就是我們廣義上的主力嘛。所以市場中確實是有主力存在的。
只是你說用大盤的角度來看,有沒有什麼主力?這個我就不太相信。我相信大盤它就是一個綜合平均。那如果你真的要相信大盤有主力的話,可能就是那種傳說中的什麼羅斯柴爾德家族之類的才有可能。但是我不相信單一法人可以去撬動大盤。但是台股可能又是一個不一樣的光景,就我所知是台股的每週三結算的時候,有時候那個點位鎖得異常準,就是剛好拉到某個點位停下來什麼。那我朋友跟我講說,那個是在台灣的這些券商,在美系的什麼 JP Morgan,另外一個名字忘記叫什麼,他就說是這些人做出來,就是台灣就剩下幾家在對幹,所以基本上是他們在互軋,然後決定那個點數的位置會在哪裡。當然這個東西講出來一定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那只能說這種東西比較玄幻一點。但是在個股的主力部分非常明確有。
下面這位,猩猩軍團:「我是謝孟恭不是憲孟恭,癌大好,有個非投資的問題想問癌大,小弟跟女友交往六年多,準備踏入婚姻,最近女友來我們家公司上班(家族企業),所以接觸時間更長,也為了一些小事吵架,她脾氣很牛(比台積電還牛)。」沒有啊,台積電不牛,台積電蠻熊的。「他說甚至還跟我媽爭吵,然後加上她們很迷信,有一次雙方家人已經約好要出遊,但那陣子地震很多,她爸就去卜卦,那筊杯就說直接取消不去了,說她迷信還要被嗆,我超黑人問號。想請癌大在這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幫忙開示,謝謝癌大。」
我只能說婚姻就是互相妥協的藝術,那如果有些東西沒有辦法妥協,不管他是多奇怪的東西,像是很迷信、像是腳臭啊、狐臭啊、吃飯聲音很大聲啊,很多人吃飯跟豬叫一樣,那這種在一些人看來是小事的,只要你覺得不爽,他就是大事。所以婚姻是妥協的藝術,什麼叫妥協?就是我們要先溝通,你就跟他講說「我就是不爽你們卜卦,我們就是他媽該去就應該要去」,那如果說你真的去了,然後外面真的出事情,證明他迷信是有用的,那從下一次開始你就乖乖聽話。那如果說去了最後面證明說你是對的,就我們不要去信這種有的沒的,那就看他要不要配合你。反正他一定是一個要互相配合的東西。那一些受不了的東西,不要害怕說去面對,不要覺得說很可笑、是小事什麼的,任何的小事呢,我覺得都應該要在婚前直接提出來,因為婚後呢可能就是很多時候要被動接受,但是婚前呢盡可能的去當一個那種……怎麼講,跑去跳蚤市場的買方,各種嫌棄、各種挑,能夠有不爽的、該講都應該先講。因為你有了小孩之後呢,會有更多是那種你不得不直接被動接受的東西。好,雖然我們都會講得很帥,什麼不爽就離婚什麼,可是其實真的有一些家庭的時候、有一些小朋友、有一些共同養的狗的時候呢,你那個決定一定會受到這個影響,就不能夠像現在這麼自由了。所以趁現在趕快把事情講開是比較好的。
下面這位,深蹲 180 地方人妻,一登場就餓的啾口可愛:「不是啊,留言不是講說八行結束?」但是因為他可以深蹲 180,所以我特別念一下。他說:「主委你好,我跟老公都是忠實聽眾,從 2021 下半年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台美大盤指數 ETF,雖然帳面上是虧損的,但每天的飯還是吃飽飽睡好好。從主委節目中學到珍貴的事情之一,就是用樂觀且穩健的心態進行長期投資,而且不盲從。這些看似簡單的想法,其實並非一開始就覺得理所當然,很謝謝主委在幾乎每一集節目中,時不時的苦口婆心,才讓我們逐漸建立了這樣的心態。想幫我老公向您請教關於職涯選擇的建議,他在純軟的網路公司擔任工程師,最近收到芳鄰(foundry)的工作機會,待遇約是現在三倍。雖然主委常說工作選錢多的就對了,但因為新公司分工細,domain knowledge 很專一,那其他公司少有類似的需求,一旦做下去可能就很難離開這個產業,所以會擔心未來如果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這段時間累積的資歷會不會無法幫助自己回來找純軟或是區塊鏈領域的工作?我們了解這件事情還是要兩個人討論之後自己做決定,但很想聽聽您的建議,非常謝謝您的耐心。祝您們一家人健康開心,諾亞安穩睡過夜,妹妹乖乖不搶玩具,主委臥推 180。」
非常謝謝。180 媽奶子會變超大的,好爽。然後他講說,收到 foundry 的工作機會,滿怪的,foundry 的工作機會竟然比純軟的網路碼農多三倍,這個是什麼奇怪的事件?一般來說 foundry 的薪水應該是會稍微低一點,我們講普遍上了。那你這個滿神奇的,要嘛就是你的純軟的網路工作薪水太低,那要嘛就是這個 foundry 可能是一個很特別的職缺,所以薪水很高,我相信是後者。因為你說這個 domain knowledge 很專業,所以可能進去之後就很難跳出來,這個是一個要去思考的東西沒錯。
所以我覺得是我的話,那當然我是圈外人,外交我是雲玩家,因為我本身是沒有在幫人家工作,我是在家弄股票、錄錄 Podcast、收收廣告費的人。所以對我來講,我對業界的東西未必熟悉,但是用一些那種,我們講底層邏輯,就是給你分享看看,你聽懂就怎麼樣。那我覺得是,首先我會先定義說,我這份工作的賽道是怎麼樣,我這份工作到什麼時候可以獲得那一份 foundry 工作的薪水?所以我現在待在這個地方,假設說我沒有跳的話,我可能五年內可以達到之類的。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現在這個工作它的格局是更大的,它的空間是更大的,那我當然會選擇這個地方,因為我的選擇是很多的。那我跑去的那個比較單一的工作,就像你擔心的那個東西是很實在的,就是說如果今天這一份專業後來不被需要了,那我可能在其他地方要找到類似的工作是很困難的,那它就會變成一個很大的風險,而且你這段時間的年資可能未必就會對你帶來一些幫助。
所以思考的方式可能會比較偏向說,你先去看一下你現在的工作要達成 foundry 工作的那個標準需要多久。那如果是要非常久,是要什麼 15 年、20 年的話,那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去追求錢多的,它變成一個很合理的考量。但如果它只是需要多花一點點的時間,然後它也可以達到的話,那我覺得不要太短視近利去選擇一個就是可能會封殺你未來一些機會的地方。
但同時換句話說,就是有個說法是這樣子,當一個場域裡面完全可以靠訓練出來的專業,那個專業其實是不值錢的,因為之後面可以訓練出無窮無盡的人來取代你。但是有些東西它是要透過那種 apprentice 制,就是它是一個比較專精的專業,這個專業可能不是你在外面可以看 YouTube 或是看一些論文、看一些數據、看一些雜誌、看一些書所習得的專業,那它必須透過人家傳承給你那種一對一的,你獲得這個東西,其實這個東西是在未來讓你成為一個真的非常難以取代的工作人員的話,那其實这个機會是不錯。所以現在看起來我沒有辦法直接幫你做出一個這樣的判斷,但是我可以給你這樣的一個思考方式,就是這個工作本身它的專業程度到什麼地方,然後它是不是非常的難以取代,如果是的話,在這個地方可以待到老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那可以考慮看看。那如果是你本來的軟體工作,它可以在幾年內就達到現在這一份 foundry 工作的薪水,那只要可能需要再蹲久一點,不過你不會因為這樣喪失你的自主性的話,那當然就是選擇你本來的工作會是比較好的。所以雖然在大多數的狀況之下是選錢多的沒錯,只是還是要去思考一些,因為我說那種錢多是一個暫時的現象你知道嗎,就是長期來看這個地方可能錢不多,那它也會是一個問題。
下面這位 SML:「追加一顆星,因為評分只能夠給五星。今天想推歌和祝朋友生日快樂,推幾個最近在聽的獨立樂團和他們的歌:先知瑪莉〈Cheer〉、傷心欲絕〈台北流浪指南〉(已經在癌大的歌單裡)、美秀集團的新歌〈戀人〉,北流專場真的超屌,美秀現場大於專輯。海豚刑警〈半眠〉、恐龍的皮〈Jurassic Ride〉,唱電子英文歌,有只會講英文的暴龍和只會講中文的三角龍組成,超鏘。都推薦給大家聽眾。然後想要祝即將去南科 18 廠地獄工作的狗狗 10 月 13 號生日快樂,祝你能夠遇到好上司和學到新技能,收穫滿滿。希望主委可以唱生日快樂歌送給……等等,我有個更好的想法,請主委用明明說要彈吉他給聽眾聽,卻一直 fuck in the air 的吉他,彈一段生日快樂歌送給我朋友狗狗和所有 10 月生日的聽眾。」
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