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289:🤡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營養師輕食贊助。
營養師輕食進行全新升級,之前就推薦過他們家的 300 億機能益生菌,不僅是全台第一拿到最嚴格國際 A.A. 100% 無添加認證的益生菌,還是台灣少數連續三年榮獲 SNQ 國家品質標章的益生菌,總之就是品質很好的益生菌。
但是,阿江營養師追求持續進步,今年的升級很猛,他們直接幫益生菌充入了氮氣,這也是目前全台唯一有做活菌充氮的益生菌。因為益生菌很容易死掉,而 300 億機能益生菌就是在每小條益生菌粉包中都填入氮氣,可以降低 75% 的氧化傷害,進而提高 41% 的活菌存活率,這個升級真的很扯。
不過為什麼要做這麼高成本的技術呢?因為大家都知道益生菌要菌數高才會有用,所以 300 億機能益生菌就做到了保證菌數。不僅有氮氣充填,而且每一小條益生菌都有破千億的菌數,確保有效期限兩年內都有 300 億的菌數,而這樣的數字也是目前最高規格的保證。
最後,阿江營養師不僅是品牌負責人,更是產品研發人,所以可以很任性地不計成本,做出最好的益生菌。從今天起到 10 月 21 號的晚間 11:59 分為止,只要輸入「gooaye」,就能直接享有 2500 元現折 150 的優惠。在這邊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我們的連結。
***
好,為了可以去日本玩,就打了第三劑的疫苗,於是現在我講話鼻音非常重。其實我也不確定這個是莫德納第三劑的副作用,還是春秋季節交換的時候導致的過敏,因為我本身就會過敏,所以可能是兩個都有。沒有發燒、沒有感冒,但是就是鼻音非常重,然後有很嚴重的鼻塞,除此之外一切正常。
那現在進去日本,他還是要求你要有三劑的疫苗,跟我國這邊不太一樣。我們之前在義大利、在西班牙都是這樣的狀況,在國外你只要有確診過,基本上就等於是上了 buff,他就不在意你有沒有打疫苗了。我之前自己本身是有兩劑 AZ 外加確診,所以我的防護力應該是強到不行,但是為了去日本,好吧,就只好打下去。
那去日本的費用也不便宜,我們家三個人,兩個大人一個嬰兒,嬰兒是不佔位的,我們三個人機票要五萬多塊,五萬五千還五萬六千多塊。我跟我朋友聊到這件事情,他們就覺得說這個價格資訊也太貴,之前他們飛好像兩個人打商務艙是四萬多塊,所以他們就以為說我是打商務艙,我說不是,我是打經濟艙,兩個大人一個小孩要五萬,所以那個價格是真的蠻貴的。
不過當然是有辦法找到比較便宜的機票,像是可能飛成田的紅眼航班之類的就比較便宜,可是問題是你有帶小朋友,就不太可能去飛紅眼航班,就要飛那個在羽田比較近、不用太舟車勞頓的。所以算下來,差不多就是五萬多塊,是你找到最便宜的價格,我是 11 月中左右去的,所以現在機票的那個價格真的還蠻嚇人的。
那住宿的價格呢,在匯率的幫忙之下其實是還 OK,消費上我相信最主要還是在機票的部分。
前幾天有一位聽眾在 Instagram 私訊,他問我說,為什麼你之前會在節目裡面跟大家講到說,你覺得飛機會下去,那飛機下去是你怎麼樣判斷的?其實我必須說,我們節目跟大家分享的東西,有些會中,有些不會中,分享的東西也不代表每一個我會壓。不過飛機我有壓,所以我就跟你講一下為什麼我會這樣子看,那壓的是我自己的看法。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有各方的見解、各方的博弈,那其實未必是因為我講的一些理由,或者說誰講的一些理由導致這個股價的上漲或下跌,有時候就是單純的歪打正著,所以我只能夠大概跟你講一下我的想法是什麼。
首先在之前跟大家分享航空的時候,有主要的幾個事件。第一個就是,大家在大熱炒航空的時候,我跟大家分享說有特定分點在上面大拉特拉,然後他們還自己發報告。那發了這個報告還引起了國內另外一家券商的注意,那那個券商也很無聊,就跑去 diss 這個民間的人士說,你的報告都亂寫。我第一次看到有券商的報告會去 diss 民間人士,所以覺得非常有趣,在節目跟大家分享。
以復盤的角度來看,那時候的股價位階差不多就是在最高點正負 5% 左右。那當時的想法是認為說,外資他已經把目標價都估出來了,我認為這邊就是上緣,所以你看到很多外資在買,他們一定也要出場的。你看一些投信在買,他們一定也要出場,因為萬般拉抬都只為了出貨,所以總是要出的。
那當時我的想法是認為說,應該會跟著解封拉一波,當時是利多。因為解封是這樣,大家一定會注意到航空股,平常不會注意的這時候都會跑來看,那這時候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拋貨機會,所以我猜解封應該是一個出貨的位置。那只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到什麼?就是當時差不多三、四月的時候這樣說,應該會等到解封就拉,因為那時候覺得解封應該是五、六月了不起,結果沒想到解封是拖到十月才開始放行。所以這個算是自己沒有料到的。
那其實我也不是那時候就進場,我是在後面才進場,就是第二次跟大家聊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才進場。那當時也是在房間有在傳說指揮中心要放行,那其實我覺得一開始有一點類似放消息試水溫,未必是指揮中心放,可能也是民間有心人士去放的。反正一開始有一個消息先丟出來,就說可能要解封了,已經有在跟旅宿相關業者討論了。那當時又第二次跟大家聊到了航空類股,就提到說應該是沒有辦法去支撐這樣的一個價格。
那也去補充了另外一個論述,就是說它的 EPS 的部分,其實很大一環是因為航空附加費賺來的,就跟海運有很大一環是附加費賺來的一樣。那這些附加費可以把它想成,它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解方,它就會跟它的客戶講說,我們現在成本高昂啊、燃油成本,你看油價一直漲,你看我們的人事成本這麼高,在疫情的時候我們裁員了這麼多人,那這些人現在要找也找不回來,你看機場的這些行李工他們全部都回不來了,然後導致什麼行李大亂等等,反正講一堆萬般的理由,都是為了去賺一個附加費,價高者得,誰付比較多錢,我就可以去幫你做。
只是等到供需反轉之後,你也知道,一下供應鏈開始順了,那經濟拉貨潮也已經結束了,所以這個價格是撐不了就下去。那其實航空公司在載人的生意上,它並沒有像在貨運,特別是還有附加費可以撈的狀況下來得好賺。在載人本身,好像那個載動率沒有在什麼七、八成以上,那可能都是賠錢的。航空公司它要載滿才會賺錢,其實大概可以這樣說。那航空公司本身也不是一個非常賺錢的東西,它以前的 EPS 就告訴你了一切的答案,除非你相信這一次不一樣,這是航空公司的一個大變革,可是我不覺得這次不一樣。
那其實之後跟我當年在看海運的狀況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上貨櫃輪。那同樣的故事我們講過很多次,我就不再贅述。反正就是因為你長期看它,然後你不相信說這次不一樣。當然那些相信這次不一樣的,就可以賺到這個上升段,那像我們這種相信說「哪一次不一樣」的,其實我們就可以賺到下去的那一段。
因為你要知道這種機會財股,它就是可能十幾年、二十年發了一個大運,然後賺一個超大的,可是最終它都是要回到原點,最終都要回到原點。因為其實整個世界格局是沒有改變的,我們並沒有因為這樣子突然有什麼嬰兒潮,然後有大量的拉貨,然後有大量的需求產生。那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它就像是把之後的需求拉到現在來實現而已,所以它終究是要回到原點的,只是那個時間跟速率的問題而已。
所以這種機會財股票,我覺得你要去發覺它,並且蹲在上面等它發車,往上的這一段是比較困難的,就你真的要有一些真知灼見,我相信這是很大的挑戰。但是如果它們已經出現了,就是一些看起來供不應求、漲價漲到噴掉,然後現在開始有很多人要擴產、要去做這一塊生意的這些東西,當它已經出現的時候,其實我覺得是比較容易去做它的時候,就是你接下來就是賭它下跌而已,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跌。
那像去賭它下跌的時候,也是有蠻多的 know-how 要去處理。我覺得最重要一點就是說,如果你要去空這一種就是因為百年難得一見的行情噴起來的東西,它也不是說什麼社會的變革導致它未來有新的動能等等的。像是 Data Center 這種東西,我覺得這就是屬於新的變革,它的用量就是變大,所以它比較不太像是一個典型的景氣循環的象徵。當然可能在半導體裡面很多東西來講沒錯,只是說,就只要有這種新的故事產生,這個故事是可以吃久的,就不在這個範疇之內。
但是有些故事可能是你判斷它是沒有辦法吃久的,那你就知道它下去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但是去空這種東西,有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說,因為它是在題材的上面,所以各種新聞的推出,可能都會讓你吃個半根、一根之類的,非常正常,被軋是很正常的。像去空飛機、空船的人,前面一定也被軋爆好幾次。
那要怎麼樣去避免自己被洗下車呢?部位不要比較太大,其實關鍵就是這麼簡單而已。就是你部位不大,當然你可以耐受的幅度就會變小;如果說你部位小,你可以耐受的幅度就會變大,那只是可能賺的時候就沒有這麼爽。所以,我覺得對於一般的新手來講,一開始可以先這樣試,就是你不要每一筆都丟大單,因為大單丟下去,可能最後面變成它考驗的並不是說你方向看對與否,而是你的資金到底夠不夠,那就變成多了一個變數。
你可以弄得比較簡單一點,就是我可能每次看一個東西,不管我是看多它還是看空它,我就是丟 5% 的現金上去。5% 的現金丟上去之後,我就是等個半年、一年,然後等它發酵,之後就可以去驗證說,我每次丟的這個 5%、5%、5%,我有 20 個機會,我 20 個機會我的命中率是多少,那我的賺賠比是多少,其實就可以算得出來。我覺得用這樣子的方式去做它,就比較順一點。
那以我自己來講,因為我的空單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去鎖一些下檔的風險,所以我的多單比例,舉例來說可能是 70%,那我可能空單就會空個 50%、60%,也就是說我上大概一點點的槓桿,這是我去規避下檔風險的一個做法,我在台股部分是這樣子做。所以也因為說是一個配置的形式,所以也蠻耐洗的。前面有被軋到過,那有朋友問說,你有沒有停損?在我們的小群裡面,因為我有丟單跟他分享說我去做這個操作,然後就有人家就問說,你有沒有停損?我說沒有停損,我就放著,然後就放著。
因為怎麼講,如果說你用配置的角度去看它的話,你的心態會比較健康一點。那如果我今天是壓什麼 80%、98%,甚至像是打股期那樣子,有些人開槓桿兩倍三倍,你不要說什麼軋 5%、8%,可能軋 2%、3%,你就動未條,你就馬上砍出去了。所以那個想法就是差很多,如果你用配置的角度,有多有空的配置,可能就會比較好處理一些。
那這邊也稍微再跟大家分享我看到的一個看點,然後昨天凌晨我在股癌的臉書上面有發文,那我覺得這就是下一個機會財要翻轉的東西。只是一樣,所有的考驗都可能會再發生一次,當然說因為它在題材的正上方,所以可能隨時都會有一個軋空的行情出現。那外加可能還是有一些地緣政治的關係,會導致它可以活得比預期的來得久,不過終究我覺得這東西是要下去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那我跟大家提出可以觀察的東西,就是天然氣相關的股票。天然氣的期貨,如果你有在注意歐洲跟美國的報價,都看到說已經做了第二座山,那現在差不多是回到了五塊多、六塊左右的一個位置。那什麼時候回到三塊、四塊?我覺得可能還是要等到戰爭結束才有機會。但是如果戰爭沒有結束的話,應該價格也不會說很快的去產生一個雪崩。但這個是天然氣的報價的部分。
那你要知道說像這種機會財股,一般都會伴隨著一個報價,那報價跟股價是兩回事。一般來說,股價會走在報價的前面,就是你看到股價崩掉,你想說,幹報價還這麼高,可以進去買,然後買到最後面才發現說原來是已經率先反應。就等到報價反轉的時候,來不及了,股價可能已經崩掉一半。大多數的這種機會財跟報價跑的股票,都會呈現這樣子的狀況。
那為什麼這些天然氣類股沒有呈現類似的狀況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因為烏俄戰爭。因為現在就是有戰爭在那邊開打,那所以呢,即便這個天然氣的價格開始不漂亮了,可是它還是由歐洲人拿著大把的銀子,用數以倍計的價格在跟他們買天然氣,在跟這些美國公司買天然氣。像是 Chevron、Cheniere Energy、ExxonMobil,他們都是很大的一個受惠者,那當然還有很多 LNG 船相關的公司,他們都是很大的受惠者。
那也因為歐洲人現在正在付出高昂的溢價在買這些天然氣,所以,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報價即便已經下跌了,不會馬上傳導到這些公司上面。也就是說,如果今天烏俄戰爭是結束的,那當然這些公司馬上就會面臨到歐洲本土的一些供應商的競爭。可是它現在是因為有供應商的停滯產生,就是在歐洲這邊是沒有辦法供氣給歐洲其他國家的,所以導致他們可以坐地起價。
那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目前我們會看到報價跟股價呈現一個脫鉤的原因。那如果說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烏俄戰爭結束跟冬天過去這兩件事情的話,只要你有能力去判斷這兩件事情的話,你應該可以賺到爛掉。那如果說沒有能力去判斷的話,其實慢慢佈局等待它發酵應該也是有機會。就是說除非你覺得這會是一個新的常態,天然氣就是注定要從現在開始一路貴貴到底,那烏俄戰爭將會打 20、30 年,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例外。
那其實判斷所有的機會財股票都是一樣的道理,你要去憑空想到說天然氣會因為這樣子大賺不容易,而且像烏俄戰爭打起來之後,然後開始去封北溪二號的時候,其實你要進去做多有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那個在業內他們早就知道已經把它炒起來了。但是反過來,你要去賭它下去的話,只要這個東西不會是某一個會就此改變整個業界的動力的話,那終究這些公司因他而起、因他而落。所以我覺得這個大家可以放到你的參考清單去參考一下。
那還有另外一支股票也是類似的狀況,就是我剛剛前面提到航運,只是我就跟大家說,像這樣子的公司,他隨時都可能會放一個新聞給你。像航運最新的情況,當然也不是說什麼真的是很秘密,因為其實應該蠻多人都知道,有在看籌碼的或是說你在交易圈有一些消息的應該都知道。我覺得現在有很多的大戶都在上船,再一次的,然後大量的大戶上船。他們上一次上船的時候,也是類似這種跌深的時候,然後進去搶一波。那現在上船的理由,當然就是因為可能之後開財報,那你也知道常用減資,所以要開出來的 EPS 是漂亮的。那這個數字漂亮,其實你有去稍微動一下數字就知道說,廢話幹你減資,然後外加你前面這麼賺。只是你明年要沒這個錢,我們當然知道說明天他就沒有這個錢,只是問題是它還是有辦法成為一個短線的題材,然後進來軋你一波這樣。
所以我自己是覺得說,像最近的台股,因為美股已經連續漲第三天,我剛剛看,現在是下午三點半左右,我剛剛看那個美股的小那斯達克還是上漲的,雖然已經開始在收斂漲幅了,但我們先假設它是上漲,就連續三天了。可是台股其實沒有在跟漲,台股就第一天跟著反彈,然後第二、第三天是壓著。
那我覺得壓著,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結算日。那這也是 Q&A 有一個朋友在問說,到底股票裡面有沒有主力嗎?我說個股是一定有,大盤的部分可能就結算日的時候有。你現在就去看到了,今天的這個盤,你去稍微看一下,那位朋友還有其他好奇說台股到底有沒有主力、有沒有黑手的人,去看一下今天的盤。這個 13000 點,就剛好是未平倉量最大的地方,美股他們大漲了一趴多,照樣把你幹下去,他要直接狂賣台積電把它壓下去,壓爆,讓他收在 13000 以下,就直接去收爆這些大量的未平倉。你就知道說,哇靠其實這些人真的非常厲害,這些官股真的非常非常的厲害這樣子。
那我相信這個壓制,它也只會是一個暫時的現象。也就是說之後,美股假設回檔,我相信你會看到台股的回檔就不會像美股這麼深,因為美股是有一個暴漲。可是在回檔之後假設繼續上漲的話,台股可能就有機會在後面隨後跟上。所以我個人看這一段是一個蠻不錯的補空單的位置,就是我會在這時候去調節一下空單把它補起來。如果說真的還要再額外加空單的話,可能會等到它再一次的往上去摸到一些大的均線才會去做它這樣子。
那其實蠻多的散戶他是反過來,他每次看到行情不好的時候,就開始進入一個非常消極的姿態,然後就整天在一些討論區發文說,哇,無腦空就好了。看你在這種他媽已經崩到乖離這麼大的時候進去空,你真的找死,就是你死亡的機會是比較大的。其實你應該是要反過來,其實在大家可能比較樂觀、大反彈的時候,你開始去補你的空單;那比較悲觀的時候,你要開始去做多才對。其實應該是要這樣看才對。
但其實大多數人沒有辦法,他是沒有辦法去克服他心裡面的那個坎,他就是一定要跟著這個非常極端的情緒在跑動。樂觀的時候就要追追追,那悲觀的時候就開始要問你原來怎麼樣放空,這個都是很容易讓你受傷。所以上一集有提到說那種人性的偏誤,那個是真的要把他校正過來。當你知道你的問題在哪,你已經發現問題在哪,你還改不過來,那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這個要稍微小心一點。
那同時也跟大家提示一下,就是現在海上又充滿了人,這些人會怎麼樣玩我不知道,我沒有參與,所以我就可以跟大家分享。那飛機的部分,為什麼會出來跟大家講?因為已經補掉了,補掉就可以跟你分享。因為我還是會盡量去避免說,我手上持有單,然後我就跟你講某個方向,因為這樣子是比較可能會有爭議的東西。可能有些人要搞你,就說你在喊盤什麼的,你是讓你的聽眾幫你抬轎,或是幫忙你踹某些東西,因為你在放空,我覺得這不好看。所以一般在事後復盤的時候才會跟大家分享,如果有人問到的話,就會跟你講,算是今年有看對的東西之一。
其實今年看錯的東西也蠻多的,像半導體,真的是沒有想到可以跌這麼深,這個就是我最大的一個錯誤。可是我覺得如果拉幾年來看,我未必是錯的,只是在短期上就是錯了。其實這時候就是考驗說,前面有沒有空好。有時候那種局勢大反彈真的發生的時候,其實很多人是已經死了,所以後面不管漲多少,都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重點是你要活下來,活下來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接下來我們快速跟大家聊一下 Netflix 的最新一季財報。Netflix 這家公司,不是往天上飛就是往地下鑽,那只是這一次又再一次的往天上飛,不過距離高點還是非常的遠。那在上一次,我們有注意到 Bill Ackman 的買進 Netflix,當時很多人認為說這個就是價值浮現,因為價值投資者進來了,結果沒想到他三個月就賣出,然後賣出的點還是最低點。所以他賣出之後,就開始一路的起漲至今。
Netflix 算是從它跌到低點開始到現在,它是優於大盤沒有問題,因為它是一路在上漲。不過如果從高點起算的話,他是跌了非常多,從今年的 Year to Date 來看也是這樣子。所以現在它只能夠算是它跌深反彈。
那我對這家公司的整體看法,就是我覺得它未來會變成價值股,就是你沒有辦法再給它成長股的估值了。我想你從現在開始,大家都會用價值股的估值來看它。
現在看它業績的部分,第三季,營收是 79 億 versus 78 億,美國贏。EPS 能 3.1 versus 2.13,我覺得在 EPS 的部分算是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算是非常會賺錢的 Cash-Cow,特別是擺在串流媒體裡面非常的顯眼。這個東西要賺錢其實不容易,要做到全球的作品輸出,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Netflix 在供應鏈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的強大。
那全球的用戶新增 240 萬個,是比 Street 預期多了一倍。它在上半年的時候是衰退,那第三季大家都不看好,結果沒想到是擊敗預期。那第四季的展望也是擊敗預期,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亮點。
不過同時也跟大家說,他們之後就不會再公布這個用戶的數字了。那我覺得這個其實是在美國的交易市場裡面,公司很常見的一個計倆,他不是故意要隱瞞什麼,他就要導正大家,要跟大家講說這個數字其實不是未來的重點,有點像在教育整個市場的感覺。
那我覺得之前就是很多人會去抓這個數字,可是忘記說 Netflix 的 base 是兩億多人,這個不是開玩笑的。就是這兩億多人,他只要在他身上可以一直穩定的榨出更多的錢,那即便這個用戶成長的數量沒有像之前還是成長股這麼暴力,那其實也是一個非常穩健的公司。但相對的,大家可能就會用價值股的角度去看它。
那 Netflix 這家公司,我覺得它也做出了一些取捨。像 Reed Hastings 他在一些訪問,還有甚至在他的著作裡面都已經很明確的表態,就是他不會想要去做廣告這種去毀滅一個串流媒體質感的東西。他認為說反正我們就是應該要做這種訂閱媒體,反正你就是付了錢,那就可以享受到我們最優質的服務。他在工程師的聘請上,在整個這個美國科技圈也是非常有名的高薪,所以他是很用力的在經營這塊,他希望可以經營一個高質感的東西。
只是我覺得現在就是礙於這個成長性開始去受限,所以他妥協了,去開放了這個廣告的訂閱方案。那收費會是 6.99 USD,那目前我們不會在台灣看到,11 月會上,在全球各地會有,只是在台灣可能你還不會看到。
那這個廣告的方案,會讓你在一個小時的觀影體驗裡面會有 4 到 5 分鐘的廣告。聽起來沒有很多,但是其實我覺得是很大的一個……怎麼講,就對於觀影體驗的傷害。但我相信那些對於費用比較斤斤計較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還可以接受吧。我自己就是 YouTube 也是直接開 Premium 的,所以我會覺得無法接受,那只多一點點錢,當然我就直接把你廣告給買掉,類似這樣子。
所以我覺得它可能可以開啟一個我自己想像不到的用戶群吧。因為以我自己或是身邊的人來看,我覺得沒有人會去買這個東西,但可能看起來 Street 對這個東西非常看好,他覺得會有一些對於價格敏感的客人,可能他們要的就是這樣子的內容。
那當然在廣告這邊就可以產生一些很穩定的挹注,據說他們廣告的版位銷售也都是賣得非常的好,是跟微軟合作,那整體的狀況是很讚的。所以之後可能就可以讓大家看到一些他們號稱是比較高質感的廣告,那可能不會像 YouTube 看到一些假球,或者 Facebook 看到一些假的投資粉專之類的,應該不會這麼慘吧。應該是一些,我在想什麼 Xbox 的廣告之類吧,那如果是這樣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我覺得這就是這家公司在展現它一個 pivoting 的能力。就是說我們都知道大企業,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所以他們必須要有很多個飛輪,就是可能下面有很多東西在做,那同時他們如果發現一個東西不對,也要趕快來去轉向。那像臉書就做了一個很大的轉向,只是臉書的轉向我覺得已經是跳脫它本業了。雖然我們說 VR 跟社群還是有一些關係,可是那個轉向是很大。那我上次的評價是說,臉書它是變成一個成長股,那這個成長股就代表說你過去看到那些錢,你都要先假設它不存在,這些社群可以帶進來的穩定的收入都已經假設它不存在,因為它現在是 all in 去做一個很瘋狂的事情。
反過來的 Netflix,我覺得它就是要放棄自己是成長股這件事情,我就是去做一個價值股在做的東西,我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那我是大到不能倒,大到大家都需要我,那同時我也會穩定的去產出一些可信賴的服務。我覺得這個是 Netflix 的方向。
那你說這一季的用戶為什麼會增加這麼多?我覺得還是跟一些大作有關。在亞洲區可能就是這個《禹英禑》,非常律師很多人在看。那在歐美區可能就是 Jeffrey Dahmer,食人魔達默這部。那這部你如果在看 Twitter 或是 TikTok,就是不講牆內版本,牆外版本的抖音,我自己有一次沒事會滑一下,那你就知道它在歐美圈是掀起了很大的反應,大家都在玩這個梗。
所以我相信一些大作確實可以幫他們帶來很多的用戶,那這些用戶配上 Netflix 本身低的 churn rate,所以我覺得它應該都可以非常有效的留下來,那持續的去產生很大量的 lifetime value 這樣。所以我覺得 Netflix 的故事其實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那最主要的一個核心變化就是在這個他們去接受了廣告方案這件事情。這個是創辦人他一直不想要做的事情,可是看來就是時勢所逼,不得不做。
看起來這個就是會符合大家要的東西。我相信他開始不去公布他的那個訂戶數量,就是某種程度的對市場抗議吧,就是這個本來就不是我們一直要追求的東西,所以我乾脆就不要公布了,一種反撲。因為他終究去做了一個他很不想做的事情,然後現在可能就是做出了一個反撲這樣子。我覺得這是我們看到 Netflix 的他的一些調整。
然後再來就是說在今年的年初,其實有一個很常見的說法是這樣,就是說因為美國的升息,那消費緊縮,所以大家就不會去訂 Netflix 了。我覺得這就是去擊退了那樣的一個說法。所以這個說法,其實那時候衍伸了很多的討論,也不是只是在 Netflix,就是說可能美國的消費者會開始減少這邊的消費、那邊的消費,那可能最後才發現說根本沒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很多東西其實都是要等到後面才驗證,其實不可以看得太短。因為當時看 Netflix 跌,這樣的說法很常見,台灣的中文圈,或是歐美圈,也是一堆人在傳這樣子的說法。那最後才看來,你們這些人都是自己來編故事。
所以在這邊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那我覺得最核心的一個 key takeaway 就是說,這個老闆,他為了公司的存續,其實也沒有那麼慘,簡單講就是公司的股價跌爛跟他們公司的經營其實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應該說他也是為了照顧大家的股東權益,因為他是一個很用心在照顧股東權益的人。不然說他一直在糾結這個回購的部分,我之前也在討論這件事情,就知道說他只想要顧好股東權益的。那他為了把這個股東權益的部分照顧好,因為他股價要崩了,所以好,妥協,我去做一個真的非常不想要做的事情。那我們之後再持續觀察 Netflix 會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但我覺得總而言之,就是還是目前我們可以找到的串流媒體裡面最強大的公司,作品最多,那產出的內容最好,效率也是最強的。
當然不是講說最好就是說他有最 top 的作品,因為你知道像 Disney+ 上面就有 Mandalorian《曼達洛人》,我覺得那超讚。就是當然各家都有他厲害的地方,只是 Netflix 他強就是強在,他可以不停的塞出高品質的作品,他的那個機率是最高的,跟他的全球供應鏈的掌控有很大的關係。
***
好,那這集節目就到這邊,我們進入 QA。
第一位 Miko,他說:「滿分只能給五星,我給到六星。癌大你好,小弟在好幾年前也是長打期貨的交易人,長輩朋友說是高頻交易,而當時住家裡沒有什麼開銷。直到兩年前因為結婚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買一間房子,那這兩年因為房貸壓力而努力的拚本業收入。手上必須要有周轉金才可以跟廠商進貨,所以都沒有在關注市場。那近期終於存了一筆會碰不到的錢,想再回去市場交易。但是朋友有分享說,近兩年交易的方式跟以前不太一樣,所以再回去可能還是要繳些學費重新習慣自己的頻率。建議我定期定額大盤,穩定衝本業。請問癌大如果是你有什麼建議?祝癌大諸事順心,賺大錢。」
好,謝謝。首先提到說你之前本身也是有在打期貨,那只是後來跑去結婚、做了一些事業,所以就沒有時間在做交易了。那現在有一筆閒錢要回來。所以你之前有打,那之前有沒有賺錢?如果之前有在賺錢的話,當然,其實我覺得你還是可以繼續做你的投機操作。
那我覺得定期定額這種東西,像我給聽眾建議,你可能多少配個三成的大盤做開局。如果說主動投資做得好,就放大;主動投資做得爛,那就縮小,之後可能就變成說就是被動投資就好。因為好跟不好,有時候其實你主動投資做得好,可是你要花的時間是可能一天五、六個小時以上,那你只贏大盤一點點,那你花這個時間也沒有意義,除非是你的熱情之所在之類的。所以我也給大家一條退路,大概是這樣子。
那如果說你是本身有在打期貨,因為有辦法獲利的話,我覺得回去做不是不行,只要這個 CP 值夠高,它不會影響到你的本業家庭,不會讓你的壓力太大,都是可以做的。
只是確實現在的市場,舉例來說,像今年跟去年前年就差很多。去年前年的特性比較像是海龜交易、動能交易,或是當時很多人講的什麼瘋狗流。瘋狗流就是海龜交易、動能交易,就是同樣的東西換個名字而已,我們當時有跟大家講這件事情,它就是突破的做多策略。那在去年前年是很有效,在今年這樣做你會死掉。那今年就是可能新的跌破的黑 K 策略,就會在今年非常的有效。那可能在 2012、13 的時候,就是那種箱型策略是比較有效。
所以其實每年你要去做期貨都會發現說,短線的策略都會不太一樣,所以繳一些學費是很正常的。就是稍微熟悉一下,那也未必要直接大進大出,去繳學費給人家。可能就是今天用小口數,你本來是一口大台,就打一口小台就好了,先稍微熟悉一下,OK,那再看要不要把它放大。
那如果說會影響到本業什麼有的沒的,那本業的收入其實是很高的,那確實拚本業的收入,那把錢丟進去被動投資也是一個選擇。所以我覺得這個都是要看人,那如同我常說的問題,因為發現很多人要問問題,最後面都獲得不了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每個人的狀況是怎麼樣,那其實真的每個人會做不一樣的選擇。那只是如果你過去是有經驗的,我還是會覺得你可以先試試看,試試看發現說 CP 值不夠,或者說都在賠錢,那就把它轉成是一個這種被動投資會比較適合一點。
***
好,下面一位這個「幾剛高蓋」,他說:「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出意外了,拜託癌大唸完。」好了,特哥、椅子哥、丹利哥、死哥、威爾哥、靈魂收割、多佛朗明哥、豬大哥、蒼藍哥、中華民國國歌、UC 姐、K7 姐、好運姐、冰冰姐、美鳳姐、小燕姐、法律姐、真聖姐、林俊傑、傳奇羅姐、端午節、中秋節、萬聖節、聖誕節、瑞典妙姐、萬姐、夜班保全、寒冰霸權、第一神拳、聖龍拳、獸魂轟拳、流水岩碎拳、男女平權、邊境牧羊犬、靈異犬、搬磚工人、小金人、唐豆人、力量人、蟻調人、內褲超人、空幹人、鋼鐵人、蟻人、神力女超人、進擊的巨人、利益人、壯烈成人、木葉三人、閃電十一人、萬華精神、五十我、喇做你才破口、你全家都破口。
「借貸投資經驗交流,從 21 歲開始借貸投資,借過理財型房貸利率 1.32% 400 萬,股票質押利率 1.8% 100 萬,個人信貸 1.88% 80 萬。經過這波升息,房貸升到 1.89%,信貸 2.41%,但股票質押依然是 1.8%。累積了四年的台股投資經驗,有買過大賺的東鋼、光寶科、合一,也有跌爛的友達、穩懋(以上都還持有中),充分認知到自我選股能力的不足,逐漸將資金跟配息都丟入 00608 跟 0050。如果有強勁的薪資現金流支撐,股票的質押妥善運用是非常好的工具,可以作為資金的續航、調節類現金的部位,在大跌時借貸投入,大漲時股息及現金流優先還款,而且可以只還息不強制還本,但切記要注意維持率。那我把相關訊息放在股版的 a-u-l-a-u 文章內,在這邊提供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所以是股版的朋友來分享這個借貸相關的東西。借貸要扛的東西,不是去算這種利息還有什麼未來的期待獲利,而是你遇到極端狀況的時候,你扛不扛得住。你有借貸的,其實像遇到這樣的修正你非常痛苦。那如果說之後真的還有萬丈深淵,標普真的跌到什麼 1800,雖然我覺得不太可能,但這就是市場上目前喊出來的最低價。可能台股跌到 5、6000,我還是覺得不可能,但沒關係,市場人家喊最低價。你要想,如果你真的遇到這樣子的極端狀況,像你股票質押,你就會被人家 margin call,你就要補錢,你會不會覺得壓力太大?如果不會的話,你就可以做。
但我還是真心建議大家不要借錢投資。但如果說想要借錢投資的,確實你了解工具,那在工具裡面選適合的,那是 OK 的。那他說他的股票質押 1.8%,算不錯,因為股票質押我今天才剛問一個朋友,應該都是要兩趴以上,目前應該都是兩趴以上。
那一個題外話,剛才看到櫃買之家壓了 1000 多張的台積電,老闆要下來了,老闆要校長了。所以股票質押確實是蠻多有錢人的工具,簡單來講,就是他們根本不會花到自己的錢,他把股票拿去壓,然後就有現金可以用,郭台銘也常用這樣的一個工具。
***
下面這位「健身 318 他說的最棒」,推薦 Netflix《Mr. Harrigan's Phone》,希望你會喜歡。
待會兒來看。
***
下面這位「癌大我大哥」,他說:「外幣投資的實際損益計算。癌大你好,以前投資台股的時候都沒有匯率因素,成本損益都一目了然。但投資了美股之後,由於美金都是分很多批買進,加上又是定期定額購買,那這樣就很難計算這檔實際的台幣成本和損益。對於有這種匯率影響的投資,癌大都是怎麼樣計算實際損益?另外癌大有了前世小在主之後,是否有失寵的感覺?會不會想要生個前世小情人?會不會有重女輕男的情況?」
報酬率的計算方式其實非常多,像是 IRR、TWRR (Time-Weighted Rate of Return)、MWRR (Money-Weighted Rate of Return),其實都會有人用。我覺得,以我自己來看,我都是用最直接的淨值變化去做標準。那淨值變化,當然包含入金,淨值會往上墊,可是對我來說其實不重要,反正只要資產持續往上墊就好了,投資加我的其他收入加起來是往上墊,這是我要看到的一個狀況。
當然如果你要更講究一點的話,你會把你實際上丟入的錢,你每一筆定期定額丟進去,其實你都可以算出它理論上就是每一筆的報酬是多少。其實真的不用到那樣的程度,一般人可能追蹤淨值就好了,就你所有的淨資產的 net worth 的變化就好了。如果是一些投資狂人的話,你可以去做到就是可能每一筆的狀況你怎麼樣都會做分析,但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意義。TWRR 跟 IRR 你可以自己稍微去研究一下,挑一個你喜歡的,你想要花時間去研究你的報酬分析,可以這樣做。
以我自己來看,就是直接把美元跟台幣拆成兩個資產,然後去看我的淨資產的變化,我也不會想把它換成台幣。因為今天如果說你把我的美元的部分換成台幣的話,我今年是主攻科技股,負三十幾趴,但如果說換成台幣其實就沒有跌這麼多。所以我覺得這有點自欺欺人,就是美元的錢我也不會換回台幣。
當然這是我。但如果說你未來都會把你所有的錢換回來台幣的話,那把它變成台幣計價,其實我覺得蠻合理的。因為假設,你今天是看到說這個台幣貶,可是如果你今天是丟入另外一個市場,結果那個市場是崩爛的,像什麼南非之類的,或什麼阿根廷、土耳其,那這時候匯率就是一個你絕對要看的東西。所以為什麼我會先會做匯率避險,就是這樣子。
這完全是看個人,那我提供給你的方向可以稍微參考一下。那如果是一般人的話,我覺得看 net worth 就好。大多數去評價一個人的身價什麼也都是用這個淨資產來看,我不太會去做什麼其他的分析。當然如果你要針對投資的部分去做更多了解,那就參照我跟你提到的方法。
再來就是說有了前世小在主之後,會不會有失寵的感覺?不會啊,一直以來我都不是被寵的那一個。就是我們家有了巧可之後,巧可就是我們家的王。那有了兒子之後,兒子跟巧可他們是平起平坐的。那他媽都會講說,這個兒子跟巧可假設有發生什麼事情的話,這個媽媽會活不下去。可是從來不會講說老公發生事情的話,媽媽會活不下去。大概是這樣子,所以我在家裡就是一條狗的地位。
然後再來說有沒有想要生個前世小情人?但如果可以指定的話,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爸爸不想要女兒吧,大家都會想要女兒,女兒比較可愛、比較甜什麼的,刻板印象之類的吧。但是我自己也是有這樣子的一個想法,所以一開始在生兒子的時候,其實我自己想像的是我對兒子應該比較嚴格一點,因為像我們家裡我爸對我比較嚴格,對於我姐跟我妹就是比較疼,她比較疼她的女兒。所以我覺得那個潛移默化就讓我覺得我應該也會這樣子。
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兒子生出來之後,每天就是媽的抱著狂親一頓這樣,他都覺得我很煩,他都一直要把我推走,可是我就是抓起來就是狂親這樣,然後不然就是一直聞他腳之類的,他也覺得我很煩。那所以我覺得,最後面發現說好像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非常寵。雖然家裡講說,你兒子就寵成這樣,那你女兒你完蛋了,這個女兒一定騎到你頭上。不知道,可能我自己要調節一下吧。但目前看起來就是我非常喜歡孩子,所以好像沒有特別的有重女輕男的狀況,雖然之前自己是這樣期待,就是兒子我應該對她會比較嚴格一點,結果沒有發現沒有這樣的事情。
***
好,下面這位「薩奇爾跟我老公」,他說:「現在時間 10 月 17 號,剛開盤不久,納指漲三趴。請問主委真的可以這麼幸福嗎?我有資格接受這突如其來的幸福嗎?真的這麼幸福的話,我用來降低部位短期波動的 SQQQ 是不是可以平倉了?SQQQ 真的是降低部位波動的神器。PS. 如果粉紅巨獸投資印度市場,並被印度股民知曉,其名聲響響印度教,會不會從此多出一名 laivegg 的破壞神與濕婆齊名?」
好,對。那現在很多人會使用 SQQQ 當成是一個不管是做空還是對沖的工具。那我還是不建議大家使用這個商品,因為 SQQQ 它本身經理人在調整、在弄來弄去的時候,你會發現說它一年它不見的淨值是很多的。所以其實你用這個商品,等於是你有一點在讓分的感覺,就它沒有那麼準。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做避險,用 NQ、用期貨是比較好。只要期貨可能是一個更複雜的領域,大家可能看不懂或什麼的。但我就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說你今天是要追求比較專業的做法的話,那用 NQ 它是比較準確的,你用 SQQQ 它是有機會跑掉的,那長期來看它對你是比較不利的。雖然 NQ 它有轉倉差的問題,反正總之我就提供一個方向給大家思考一下。那如果說真的只是用很短期的話,SQQQ 它確實是可以考慮的。
那你說真的可以這麼幸福嗎?我不知道,我現在已經搞到有點像 PTSD,也就是我覺得任何一個反彈都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差不多這樣。
***
下面這位「習近平,我操你媽」,他說:「普丁我幹你娘,你媽死了,全家被狗幹。癌大你好,想請問如果普丁真的射了核彈,演變成為全面核戰,該如何避險或是轉移資產呢?是該買美金還是實體黃金呢?有需要先把阿嬤的金項鍊玉鐲收藏起來嗎?加密貨幣放冷錢包會是一個選項嗎?還是到時候冷錢包唯一的用途只能夠拿來敲椰子呢?現在一邊做多股票一邊撿瓶蓋,應該 How to lose 死了吧?謝謝癌大,下輩子我們在一起操股票。」
真的射了核彈的話,根據冷戰時期的互相毀滅原則,他不可能讓你射了核彈之後就沒事了,他一定要射回去。就最後面一定變成大家互相射來射去。為什麼?因為我今天讓你射了,我沒有動作,就代表說你一定會再繼續的予取予求。所以他們有一個互相毀滅的保證,可以去稍微 Google 一下,在冷戰有這樣的一個東西。就是如果我今天美國丟了一個核彈,直接炸掉了莫斯科、聖彼得堡,一些大城都直接轟掉,他還是有在海外的潛艇跟一些在巡弋的飛機,就會直接核彈丟去美國毀滅對方,那美國也會做一樣的事情。所以那個是一個保證毀滅。
我覺得如果說這樣的事情發生的話,買實體黃金、買美金應該都是沒有什麼鳥用。阿嬤的玉鐲之後應該可以拿來套在屌上。如果說是加密貨幣的冷錢包,對,應該可以拿來敲椰子。就是我覺得如果真的發生核戰的話,那是一個我們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就全面核戰。所以你說該怎麼樣去做避險、怎麼樣調節什麼的,我相信到時候真的值錢的東西是,你在家裡放個幾個什麼戰備背包,裡面有各種用品,那家裡有米、油、水、有一些罐頭,這個應該到時候都是無價之寶。你拿黃金、拿美元、拿什麼藍單、拿什麼迪士尼的股權憑證,應該都是換不到這樣的東西。所以我會覺得,就是在家裡屯一些用品,如果真的發生核戰。
***
下面一個這個「AMI 眼鏡好可愛」,他說:「有人走在路上一直唸 3.14159…」我是不是預料後面被卡掉。
「人生第四次留言,想問癌大,本人很穩定上班族,月薪大概四萬,那最近想要試試貸款 50 萬,利率大概 2% 左右來加碼。預計丟 30% IVV、10% VT、10% VYM。請問有哪裡需要注意的地方嗎?祝您再生個女兒,女兒最讚的,謝謝。」
老問題,這個貸款就是你遇到世界毀滅的狀況,你有辦法扛住?你遇到可能那斯達克腰斬,你有辦法扛住?你要知道其實今年才跌二三十趴,今年跟過去的熊市比起來其實沒有跌很多,雖然我們都說很痛沒錯。只是過去的熊市,你就想像當時的人他們一定痛到靠北,他一定覺得是那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所以現在這種狀況,很多人要死要活,你就要想像說,如果今天是跌到腰斬的話,你有辦法撐住?
那我覺得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你的那個償債能力有沒有。像你的狀況是月薪四萬塊,然後你去貸了五十萬,所以你不吃不喝都要還一年才有辦法還清,我覺得壓力非常大,我自己覺得壓力非常大。好,雖然你跑去買股票的東西,老實講,就是股票它如果都是用現股買,你不會被 margin call,那你只要去把這個利息穩定的付出,看起來是還好。可是老樣子,就是你不要去低估你遇到災難的時候的抗壓性,因為大多數人真的都扛不住。像我們這種每天在裡面搞的,我跟你們講,我們身邊的人都他媽心態爆掉了,真的會有人心態爆掉。所以你說你們這種業餘的,就不是每天在那邊弄,也沒有什麼各式各樣工具的,你說你會扛得住,我真的是不太相信。
所以借錢投資,都是先問自己扛不扛得住,然後再來才去問什麼標的之類的。那標的丟的東西看起來是很 OK,最主要就是丟大盤跟全球配置,然後少量的 VYM,標的本身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重點是你扛不扛得住。
***
下面一位這個「在人生中痛哭的人」,他說:「五星吹上天,感謝癌大的節目陪我們一起度過股市的高峰跟低谷。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一、請問主委有幫諾亞存台指的部位,目前以台指跟半導體期為主,當初有想過存美股的納指或費半?如果有,為何會選擇台指?二、癌大說過『年輕不左沒良心,長大不右沒腦袋』,那想請問主委思想由左轉右的契機是什麼?祝福主委一家平安健康,期待諾亞改天能夠自己帶巧可去司馬庫斯。」
好,那第一點,其實最主要考量的點就是說,因為他目前還是在台灣生活,我也不確定他未來會在哪生活,但是因為他在台灣生活,所以要在台灣是可以直接變現的資產,我覺得是比較好的。那你說富邦投信也可以,只是在我看來就是,那要去海外的券商還是比較好,那海外券商會多一個手續。所以給諾亞的,我覺得就跟台灣的國運綁在一起,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那再來就是說,台灣的指數有這個逆價差存在,所以如果說你今天要我放 NQ 長線的話,我會覺得比較不好,因為 NQ 長線是正價差,正價差要點的是說你是要扣血,然後你是要給他扣血的,這個我就比較不喜歡。然後其實台指如果說你看報酬指數的話,他其實不會輸給美國的指數,所以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可以做長期配置的地方,至少以現在看我們可以預見的未來十、二十年,我覺得都會是這樣的一個狀況。那當然世界是會改變的,如果說中共真的做什麼,那可能都會有一些異動出來這樣子。
然後再來就是說,是怎麼樣思想由左轉右?我覺得很簡單一個道理,就是你年輕的時候,我跟大家分享過吧,就是我根本沒有想過說我有生之日可以在台灣買得起房子。我以前是唸輔大的,然後那時候來台北的時候,因為我是苗栗的小孩,然後來台北的時候,就是在外面租房子,然後租房子的時候一個月是八千還九千多塊,我會忘記。那當時就有去查了一下那個地方的房價,就發現說靠北,連一個套房都要幾百萬。那我們也會在假日時後會跑去什麼信義區的夜店或什麼的,那當時也會看一下旁邊的房子,就覺得說到底是誰有這個能力買這個房子?就算我畢業之後是什麼法官律師好了,那也不容易,那也是要等於說你要省吃儉用,卵蛋要捏死,然後你要存很久的錢才可以有頭款,你要買台北市就這樣。
不過當然是,你稍微年紀大一點之後會知道說,台北市本來就不是給一般人住的,要嘛就是他家裡傳給他的,要嘛就是可能家裡要幫忙很多。你要靠自幹的,可以買到台北市,當然就是有時候要去做一些取捨。就像我自己要去買台北市也可以,只是問題就是說,那個坪數就直接小掉三分之二,看你要不要,我就是不想要。
那其實我當時真的覺得自己是不會有這樣子的機會,所以你會一直覺得說自己是被剝奪的,就是你剛畢業,真的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太不公平了,憑什麼我爸媽那時候的房價是那樣子,然後我現在的房價是這樣子?但你轉念一想,特別是你跟你爸媽聊天過後,你會知道,像我爸會跟我講說他們那時候有什麼跑去忠孝東路上面躺著睡覺,什麼無殼蝸牛族什麼的。
那到現在其實還是一樣,就是你會發現那個資產的價格就是一直在變高。然後當年被大家笑說白痴才會買的內湖,像內湖是這樣。那你就會發現說,在台灣無論何時,你跑去買房地產,你都是盤子,就是你身邊朋友給你的評價都是你是盤子。無論你是你爸的時代,你阿公的時代,還是現在,你去買任何東西,大家都會笑說你是盤子,這麼貴幹嘛買?
我們講說是不是隨時都會被笑盤子,買股票也是。你在大漲的時候買,人家說,幹你買你追高你白癡,你不會讓他掉下來再買。然後他掉下來的時候,你看一下各大討論區講什麼,還會再更低,不要買。永遠你在買資產的時候,大家就會說你是白癡,你不要買。可是為什麼贏家到最後都是資產一組?
所以我自己就是有去想通這件事情,那我就知道說好,我買不起大的,我先買小的。房子買不起,幹嘛?買股票。股票買了,股票滾大了,買一個房子。房子要換就換更大,我在台灣應該是沒有這個需求,我不會再換房子了。
那我的意思是講說,就是你開始去悟到說,你一定要去參與這個資本的遊戲,然後你一定要去把它慢慢的滾大。因為資本主義的社會是一個接力賽,很多有錢的家族,我會笑說富不過三代之類的,可是最後面就發現說,有錢的家族很多,它可以持續有錢是因為,廢話,人家是拿三輩子的努力來跟你家一輩子的比。你爸什麼都沒有傳給你,你要怎麼樣跟人家比?
當然你可以在那邊怨天尤人講說,我爸是廢物,所以呢我下次這樣子,我也是廢物。可是你也可以選擇另外一條,就是你去加入這個遊戲。你可以選擇你不要加入這個遊戲,你去講說世界是不公平的,我要打倒這些有錢的。那如果幸運的話,你身在中國,然後遇到文化大革命、大躍進,超爽的,搶人家錢、搶人家娘子,你要在那樣的社會才有辦法。
可是大多數的社會就不是這樣運作的,你不加入這個遊戲,你就是一輩子窮。那在那邊說什麼社會不公平,為什麼?然後最後面你還能怎麼樣?你不能怎麼樣,就是這樣子過一輩子。可以,譬如說這樣過一輩子不好,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是還是對這種東西是有一個夢想的話,你要做的是先從小開始,然後去持續累積。
那我覺得就是因為看到了這樣子的東西,你知道說資產,就是你隨時買都會被人家當白癡,可是買到最後面的人他都是贏家,而且特別是抱越長的,越長期的那種是最大的贏家。所以,我應該要加入這樣的一個行列,我不應該去講說什麼世界不公平,為什麼?因為那我不可以改變。
你要我講我去行刺大家?我要講我去選總統然後改變這個社會嗎?你要顛覆大家嗎?你要想,你今天要去顛覆的這些有產階級,在台灣是佔大多數,你根本就贏不了。你只能夠在你的同溫層裡面,大家講說我要去打倒這些他媽有產階級,可是實際上你出來選舉你拿不到票。你就知道說,你要去參加這個遊戲,你要去跟社會接軌,而不是一直說這個社會不對,我要去修正這個社會。因為社會就是這樣,你要去符合他,你要去調整。
所以說左跟右有一個我覺得還蠻到位的敘述,這樣子。左就像是木匠,他們都想要打造、想要拆東西;右就是園丁,就是我既有東西我去修剪它。最後面發現其實這個偏右的價值,特別是你開始在努力工作,然後你開始在有所收穫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東西是比較適合大家的一個價值。
然後在你獲得這些東西之後,開始有人會跟你講說「tax the rich」,他講說什麼這些炒股仔都沒有貢獻,他們應該要怎麼樣。你心裡面就要想說,靠北,我繳的證交稅我看你要繳他媽的 20 年、30 年才可以抵我一年。可是沒有辦法,他們都只會在那邊嘴說什麼你都沒有在做事之類的。
那我想到一個很有趣的 memo,我在下一集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我覺得非常帶感。講完之後大家應該可以了解更多關於這種社會價值觀,或是說這種所有權價值的一些看法。
好,大概這樣,那這集節目到這邊,就這樣,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