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307:🌨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本集節目由 Ovo 電視訂閱制贊助。

家裡用了 10 年的電視用都用不壞嗎?畫質普通,無法觀看影音串流,YouTube 看起來又有夠小台。除了裝電視盒之外,你有一種新的選擇,那就是 Ovo 電視訂閱制。Ovo 電視訂閱制以服務代替製造,超低月付、持續服務、期滿轉換、循環經濟。55 吋 QLED 4K 電視,超低月付原價 NT$799,早鳥價更是只要 NT$499,訂閱週期 24 個月,免押金、免預繳。還有 65 吋電視、影音內容、加值軟體一站訂閱,早鳥優惠到 12 月 30 號為止。

Ovo QLED 4K 百變電視,QLED 超廣色域,色彩鮮豔飽滿,畫質比一般電視更接近真實的色彩。開機自動打開 App,你想看的串流影音,無論是 YouTube、Netflix、Disney+ 或是 Friday 影音等,都可以透過一鍵開機自動打開 App。除了開機可以是影音 App、串流電視頻道,就連 MOD、第四台機上盒或是切換 Switch,都可以設定為首頁,由你自己做主。

Ovo 電視訂閱制,訂閱的不只是硬體,更是一整套完整的硬體加軟體加服務。訂閱期間持續提供硬體保障、軟體更新跟加值服務,訂閱後就享有免費基本安裝、7 日內可以退訂、原廠客服保固、專業到府維修。兩年期滿可以自由選擇續訂、取消或是升級新機,原機再續一年,電視就是你的。

我覺得有蠻多人都很適合這樣子的方案,像是換屋租屋族,或是喜歡看串流影音的年輕朋友,都可以嘗試看看。現在訂閱就送四季線上 30 天、Friday 影音 30 天。年底前輸入主委折扣碼「GOOAYE」,再贈送純銅精煉暖魔器,冬天給你溫暖熱敷,深層釋放疲憊。有興趣的聽眾千萬不要錯過這次機會,這邊利用資訊欄連結給所有需要的朋友,都可以參考 Ovo 電視訂閱制。

這裡有兩個非常典型的「出外靠朋友」的事件,稍微分享一下。

第一個就是在禮拜天的時候,跑去看了桃園永豐雲豹,南部交易室的朋友拿到票,然後就找我一起去看,非常榮幸。現在都不方便直接說是誰,其實以前我比較喜歡直接講說他的單位在哪、他是誰,可能大概會直接點到。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我看一堆影片,每次都看一些 YouTuber,你就知道「很多人都問我」、「每個人都問我」,其實根本沒有人問你,根本就沒有人問你,你自己在那邊瞎掰,一看就是你在瞎掰,這就是你想要講的東西,你想要吊書袋,然後講說「很多人問我」。我沒有人問你,所以我就覺得說我要自己講出來是誰,只是我講出來之後就會讓那些人變得比較麻煩。「原來你有空吃飯」、「原來你什麼時候有空」,然後後來你也不好意思找他,就比較尷尬,所以我現在就不太敢說是誰。反正總之,我會化名處理,但絕對不是說要刻意隱藏,所以我這一段必須要這樣子做。

那就跑去看球,其實我們去看球要看誰?Dwyane Howard,講白一點,大家都去看 Dwyane Howard。回來跟我老婆講這件事情,我老婆就說:「你們這樣其實不太好,其實球賽是很多人在打的,他是有十個人在打的,你們就只看 Dwyane Howard,那這樣其他人怎麼樣感受?」我說我沒有辦法想那麼多,那個就是社會現實,球星嘛,就像每個人都要看梅西,其他人我喊不出名字,梅西跟他的快樂好朋友。LeBron James 跟他的快樂好朋友,誰知道魔術隊裡面到底有誰?

那比較可惜就是說沒有看到 Dwyane Howard,但是有因為這樣子覺得不爽嗎?其實還好,因為我自己本身是一日球迷,所以我知道 Dwyane Howard 很有名,我知道他曾經跟 Shaquille O'Neal 或是 Kobe Bryant 打過球,他是一個很有名的人,所以我要看他。沒有看到就算了,反正在髮香區還是跟他靠很近,看他在那邊帶氣氛其實也覺得蠻好玩的。

一日球迷分兩種,一種就是那種他真的會很投入的,他覺得是一種儀式感,會跑去買梅西跟 C 羅衣服的,那個就是很屌的一日球迷,你會心生尊重,就是說他根本就沒有在看這個東西,可是時候到他也會投資進去,這種人你要給 respect,他會願意花錢的。像我這種人就是廢物中的廢物,我是那一種世界盃要打了,打到已經快要季軍賽了,然後才跑去訂,要訂阿根廷還是訂法國,看看還會看到睡著。季軍賽、冠軍賽都看到睡著,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可以看到睡著,我自己覺得這是一種天分,就是真的很廢物的天分。其實我坦白講,我就是有少數幾件事做得好,其他事都做得非常的差。所以像我上集跟大家聊如廁,然後蠻好玩的,就是有一些聽眾入戲很深,有些站在我老婆那邊噴我,有些站在我這邊噴我老婆,而且我們兩個知道這件事,我們覺得超好笑的。但是我必須得說,噴我的你們覺得都是對的,跟那種平常面對……就那種很像很嘴邱的那種說:「你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那種態度其實不一樣,是我誠摯地認為你們都是對的,因為我真的是一個廢物,我他媽真的是一個超級廢物,所以你們講的都是對的,我完全接受你們的批評,我老婆是神,她做的什麼都是對的,我真的是這樣子的人。因為我知道我很多都沒做好,連看球都可以看成這樣子。

不過在現場我覺得我真的完全都被娛樂到,雖然說他沒有上場,可是他很熱衷在這場比賽,他在裡面帶動氣氛,如果說裁判吹了一個他不喜歡的,他會開嘴裁判,所以一開始那個氣氛真的非常的好,大家也都很高興。我知道他不會上場,因為他就在旁邊,但我也沒有其他的感受,可是你可以開始聞到一些 BBQ 的味道,就是說有些觀眾很明顯開始不爽,所以他們就一直叫 Howard、Howard。就覺得有點尷尬,因為他應該已經擺明知道自己不會上場,他也不能夠說什麼,還是坐在那邊,或者站起來跟大家揮手一下,摸一下小朋友的頭,就覺得有點尷尬。

大家叫一叫,發現說 Howard 今天不會上場之後,你覺得開始感受到觀眾席裡面產生一些奇妙的變化。其實我覺得會有這樣奇妙的變化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他們就是擺明來看 Howard,所以你 Howard 不上場我就不爽。另外一個我覺得其實是關鍵,就是應該很多人是開車來的,有些是從高雄開車來的,我看到最屌的是網路上有一個說從金門坐飛機來的,來看 Howard 然後沒有看到,幹意一定超深的。但那種開車來的,我跟大家確認,就是說你要去看桃園永豐的比賽,千萬不要開車,那個地方設計有問題。應該這樣說,可能不是設計有問題,是他們沒有想過這邊會出一個巨星。所以就有點類似說,今天在鄉下的小學裡面辦婚禮,然後去租一下活動中心這種感覺,然後他沒有想到說周杰倫跑來唱歌,然後一堆人會跑過來看,那種感覺。所以他沒有想過說這個地方可能會有破萬個球迷來,所以塞到爛掉。我一個朋友,他前面的某一場就有來過,他說媽的,第二節才進來,這次要早一點過去,然後這次還是第二節才進來,所以是真的會非常賭爛,因為你根本沒有地方可以停車,所以千萬不要開車。

所以我想說可能就是雙重怨,一個沒有看到 Howard,另外一個他停車停到氣得要死,好不容易進來然後發現 Howard 沒有打,他真的會火大。所以我才說空氣中瀰漫著烤肉的味道,就那種 BBQ 味道,直接折了一下上到腦門去。那星星之火的起點,就是說在中場的時候,那個 DJ 還滿有趣的,他要說:「這個中場休息,那我們稍後回來,在一起幫高……」不是,他在講高雄海神,他可能心裡面想說他支持高雄海神,他口誤,他把他講出來,「高……不是!」那大家就聽到這個,然後他可能突然想到說:「對,為什麼我們不要幫高雄加油?」

然後後來就有那個 Kiss Cam,就是拍到你要親親或是你要做個動作,就是他可能拍到你,然後下面會放一個球員的照片,你要學他的動作。前面幾個都乖乖學,然後拍到兩個,那兩個應該是性情中人,把中指伸出來狂比一頓。那在比中指的時候,我想攝影大哥可能覺得說他會比愛心之類的,想說愛心那放大一點點,稍微照一下他大概比什麼,然後他發現說比中指,趕快把它切掉。

那我覺得那個就是點火的關鍵,前面那個 DJ 先講錯話,然後再來就是這兩個人,真的很厲害,那種氣氛大師。然後之後後來就在下半場,就直接反正只要是桃園永豐拿到球,我看就被噓。那那個 DJ 也很屌,他真的是打死不退,前面已經講錯話,是我就會選擇先低調,然後現在可能……可能跑到旁邊去裝個水,喝個芬達之類的,做一個散步裝傻,反正就低調,結果他還出來跟大家講說:「你們是不是噓錯隊?」那這就是我們講股票裡面的催化劑(Catalyst),他這個一講下去不得了,全部就開始狂噓,噓到爆。

那Howard 也很尷尬,想說到底在幹嘛。那我覺得高雄海神也很厲害,就是說他們開始發現說主場被噓之後,他們開始帶氣氛,就是他們就把那邊當成是他的主場,所以最後面全部人都在幫高雄海神加油。所以那個氣氛的轉變,真的讓我覺得說如果每次進來看球,Howard 不用打,就是每次進來看球都可以有 DJ 在那邊放火,然後有一些很悲憤的觀眾在那邊比中指,然後再來就是會有這種很戲劇化的變化、什麼有的沒的,這根本就是籃球界的 WWE。所以如果說每次進來看球都會這樣的話,我帽子也買、季票也買,他說什麼季票第一排 18 萬,我也買,如果說每場都可以這樣子的話,我一定直接買票。因為那個真的是完全極致的一個娛樂,就真的覺得看得非常開心,我看到大家在那邊開始幫對手加油,然後火燒本陣的時候,我真的覺得是非常的紓壓,就是好久沒有這麼紓壓的感覺。那我覺得這個體驗是很好,不過還是推薦大家去看球,那盡量還是要幫主場加油,沒有理由都來到主場了,球員你都不幫他加油,他們應該蠻難過的。

另外一個事件我們就稍微提一下就好,因為開頭講說要講兩個事件,可是現在已經快十分鐘了,那也幫我們就是開頭稍微暖場一下而已,所以就稍微提一下。那一個做股票的朋友找我去吃飯,這位朋友他本身很厲害,之前節目有提過他,就是他是一個醫師,然後他有診所,診所做一做之後發現股票做得更順,就專心做股票這樣。所以之前有一些人在問什麼全職交易的時候,我記得有一集有提到這個,就是全職交易它是一個終點,它並不是一個選擇,就是說你做得順了,你自然而然就待在家裡了。你還是有一些本業的收入會進來,那很好,就讓你有錢可以投資,所以其實我看到蠻多都是這樣,他不是說一開始就選定說我要全職交易,其實你只是不想上班,其實很多人他只是不想上班,然後他就說「我的目標只要全職交易」,這不太對。

好,反正這個醫師朋友非常厲害,那他找我去吃飯,吃一個叫阿鑫小料理的,這個之前我一個朋友找我去吃過,當時我以為是熱炒店,這個名字很熱炒店,所以就想說還要跑去吃熱炒店,就已經要帶小孩什麼的就算了,不要了,就跟他說謝謝你,我沒有要去。然後他打卡,超後悔,是一個很精緻的日式料理。那這次終於有機會再去一次,當然就是馬上,二話不說跟上,直接就去。那也很榮幸,就是老闆說他的女朋友都是聽我節目睡覺,我不知道真的有這樣子的人,是腦袋撞到還是怎樣,就是說要聽才可以睡著,是因為聲線催眠還是講話無聊?希望不是講話無聊,但我猜應該是講話無聊,就是你聽不懂的東西,所以就很催眠之類,應該有很多人他真的抱著這個心態在聽這樣,就我們節目的七、八成是氣氛仔,氣氛仔裡面應該蠻大一部分是這樣子的人。

那兩個學徒也是聽眾,所以非常的榮幸,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餐廳。那在飯局裡面,就有一種很強烈的 Impostor Syndrome,冒牌者症候群。這個症頭是我看到 Manny 寫文章寫到這樣的東西,我才發現說,幹這個就是我。那當然他在 Wikipedia 上面的頁面描述是說,這是成功人士會有的一些毛病,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成功都是偶然、都是靠賽、什麼的,覺得說自己其實根本沒有很厲害。我覺得把那個「成功人士」劃掉,就是我,我不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

那我就覺得其實我做的很多東西,都有別人做的比我好,所以為什麼是我?然後在那邊,就是師傅什麼兩個學徒跟我拍照,然後還有現場有一個算傳奇人物,那也是開導了很多短線仔的一個大導師,那我從小就看他的東西長大,不誇張。我上次跟張學友講:「我從小看你的東西長大。」他有點鐵青,張學友臉色鐵青,你現在說我很老的意思嗎?那這位大大,我也是從小看他的文章長大,他最早在聚財網上面寫,然後後來跑去臉書上面寫,那內容是很深刻的,因為他曾經重摔跌倒過。

現在其實不會像當時,就是很希望可以成為他 2.0,因為你看過太多跟他一樣的故事,可是沒有站起來的。所以他真的是有那種鋼鐵般的意志,非常地卓越,才有辦法達成他後來達成的事情。那有他在現場,就人家是要找我拍照,我覺得超傻眼的。我跟他們講說:「你們真的找錯人了,你們知道要找隔壁這個,這個才是鬼。」然後就連他的老婆,拿電話過來跟我講說:「朋友是聽眾,可不可以跟他打個招呼?」我不會把他簽書,要我幫他簽東西,超傻眼的。我說:「應該是要找你老公吧?幹什麼會找我?」整個就是很莫名其妙,隔壁坐一個鬼,然後你們竟然是要找我拍照、跟你寫東西,很常有這樣子的感覺,就覺得為什麼是我?就是比我強的人真的他媽太多了,也不是謙虛,就是這是事實。

不過就是有這樣子的壓力也好啦,就久了之後就會開始了解到說,因為世界真的太大了,所以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分享自己的一些變化跟心得,那同時希望可以幫一些剛入門的,或者說遇到困難的人,紓解排解一下。大家都知道世界很大了,所以真的是每天都要學習很多新的東西。

那其實以前我會覺得說,像隔壁這位大哥,如果我有機會見到他的話,我一定要問他很多問題。結果昨天看到他,我完全只想跟他講幹話,跟他講一些有的沒的、五四三的、很好笑的東西,其實跟我自己當初想得很不一樣。我覺得這也是我這幾年來的變化,就是說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舒適點在哪裡。就是說從一開始可能是很無知的,就覺得自己非常厲害;然後到開始發現說,其實我蠻多時候是靠賽的;然後在到下個階段,是開始注意到說,靠北我已經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了,這筆為什麼會賺、這筆為什麼會賠我都不知道。然後在到更後面,就是你開始可以理解,為什麼我現在會賺錢、為什麼我現在會賠錢、然後為什麼我會犯那個錯、那個錯為什麼不能犯。就是其實在不停的檢討之中,你已經大概知道,哪種方式其實是比較適合自己的。就是說方法真的很多,只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不容易,有些方法是真的大道至簡,可是當我跟可能一些人講,他們覺得這個太無聊,所以就是看人,這真的是非常看人的東西。

我覺得也是因為自己開始摸出方向,所以看到他反而沒有問題要問他,就只想要跟他講幹話,其實我已經想弄這樣的一個單元之類的,有朝一日假設《股癌》不想錄了,然後要去玩別的媒體的東西的話,假設有這樣子的機會,會想要找一些很正經的人講不正經的東西。因為他們講正經的東西,大家大家都知道了,可是其實我想知道就是你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我不想要聽你講你的專業項目,我想要聽說你日常怎麼樣,對你老婆、跟你家的狗,還是說你去外面吃飯都吃怎麼樣?你都去哪玩?你平常打發時間都是怎麼樣?我想知道這些東西,然後去理解說為什麼你會做出那些專業上的判斷,或者是為什麼會有那樣子的一個成就,對我來說這是比較有趣的。所以這也是我的變化,就是可能以前我想要巴著他狂問問題,那實際上見到他,只想跟他講些幹話。也算是交了一個朋友,加到 LINE 還蠻好玩的。

所以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說你找到他是誰,可以鑽研一下他的東西,但我得說他是一個很卓越、很稀有的存在,所以你看他的東西,你可能也是受傷跌倒過,你覺得你要跟他一樣爬拼回來,但要跟他一樣拼回來的人太少了,這個比例應該是少之又少。

好,那接下來我們進入我們今天節目的主題,今天跟大家聊一下 Howard Marks 的最新備忘錄《Sea Change》。這個是我覺得他近年兩三年以來,寫得最讚的一個 memo,非常喜歡,前面的 memo 不是說不好,就是很多重複的東西,所以我們也只會節錄一些拿出來跟大家分享。那這篇要怎麼樣翻譯呢?Sea Change,如果今天在中國的電影院上映,直譯上是叫《海變》,如果在台灣上,《Sea Change》就會把它翻譯成為《神鬼變化》。那如果我自己把它翻譯的話,我就把它稱為「巨大的變化」,樸實無華,但我覺得這是他要講的一個東西。

那在這個 memo 裡面,他提到說他在投資生涯裡面見識過三個 Sea Change,最大的那種變化,其中一個就發生在現在。那前面他見過的兩個大變化,第一個是發生在他剛入行附近,就是 1970 年代左右。那他剛進來的時候,之前有跟大家聊過,當時在他入行的時候,其實市場上最紅的東西是 Nifty 50,漂亮五十,你可以想像成就是當時的尖牙股。大家都覺得這是大到不能倒,非常厲害的東西,每個人都要投資這樣子的東西,手上如果沒有持有一些 IBM 或是沒有持有一些漂亮五十裡面的那些公司,像什麼柯達之類的人,就是視為你可能也不太會投資吧?你怎麼沒有買到這樣的東西?

那這些東西呢,最後面就是大多數進棺材了,有些現在還是有,或者還是站起來了,不過當時是他們的一個 go-to moment,就是說黃金時刻。那後來很多就不見了,然後變成下次尖牙股嘛,所以現在這些尖牙股跟 SMART 股,SMART 股應該也蠻多也都掛掉了。那在尖牙股上面很多去做估值修正,我們不確定這是終點,可是你說五十年、一百年之後,他們還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嗎?這個我也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那因為他進來的這個時間點,股權投資遇到了很大的逆風,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加入了債券的投資,那到現在都是一個不良債券的厲害投資人。所以跟他進來的那個時空背景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他也在之前有一個 memo 寫到,他說他的兒子出生的時間點跟他想法不一樣,所以他兒子也跑去買什麼比特幣那些嘛,那他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值得去理解一下,因為這個是新的時代的東西,類似這樣子。那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 open mind,一個很開放心胸的人,所以我覺得他的 memo 是非常值得了解的。

所以我們家回頭看就知道他是一個債券跟不良債券的大師,可是其實當時他剛進市場的時候,他遇到的挑戰也是非常大的,因為首先 Nifty 50 的狀況不好,所以股權投資在當時可能是比較沒落一點的。債券的投資也跟現在五花八門一堆工具有很大的差別,現在我們對於高收益債、優質公司債、國債,什麼大家都很熟悉嘛。可是其實在當時,高收益債,也就俗稱的垃圾債,他其實並不是這麼好的一個投資工具,甚至大家覺得不要碰這樣子的東西。

高收益債為什麼稱為垃圾債呢?因為就是有些公司他的條件沒有這麼好,他可能沒有在賺錢,他的信用狀況不是太好,他也需要募資嘛,所以他必須要給出比較高的利率。簡單想的說,今天一個很有信用、很會賺錢的人在跟你借錢,你一定會給他比較低的利率嘛,因為他到哪裡都借得到錢,所以你想要有這樣的一個優質客戶,就給他比較低的利率,就像可能蘋果、台積電發的債。那如果今天是一個新創公司,他當然要給你比較高的利息,因為你的風險是比較大的,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子。

所以說高收益債雖然把它稱為垃圾債,但他不完全是一個垃圾,他就只是說在景氣好的時候,可能他表現得特別好,但是在景氣不好、資金緊縮、銀行雨天收傘的時候,這些高收益債就是有機會會爆掉,因為他們本來狀況就不太好,而且這個利率太高了,那他可能就沒有辦法去做到償還這件事情,就會變成 default,就是會有違約的狀況。

那以前這種東西是不能碰的,在當時那個年代,如果說被評比為 B 以下的話,你等於就是 "failing to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desirable investment"(你並沒有持有一個優質投資的條件),你就是一個不太能投資的東西,現在來講就是這樣子。但是這個東西後來就產生一些改變,大家開始發現說其實如果這個債券給的利息是夠 cover 違約風險,但違約是很大條的事情,如果說我把它包成一包、我做一些組合、我做一些 DD(盡職調查),我發現這東西是還 OK,我包一包可能那個風險就變低了。所以其實這些非投資等級的債券他是可以投資的,他就是有風險,其實他也是有更高的一個賺頭,就如果你會玩的話。那這個就是 Howard Marks 做的事情,Oaktree 就是在做這樣的一個事情。

那這是他看到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從一個本來不能投資的東西,變成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投資的。那他也說明到,他覺得這樣子的改變,其實跟產品本身,就是高收益債券,或者說因為這樣的一個心態變化所產生的一個行業,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投資人他們產生的一個新的想法,就是「風險未必是要全部把它規避掉的」。如果說一個風險有不錯的報酬的話,那我們可以明智地去承擔這樣子的風險。

股票可能未必大家聽得懂,但如果講現實生活,你去創業是不是就是風險?你今天不幹公務員直接離職,跑去做一個私家公司的,這也是一個風險。但這個風險如果可以讓你有一個可預期且機率不低的上檔,我可能薪資會翻兩倍,那機率不低,那我是不是就可以去試看看?類似這樣子。如果說風險是還 OK 的話,我就可以去嘗試看看,有沒有辦法吃到這樣的一個上檔。所以就類似說可能在股票市場裡面,有些人會覺得小量的加一些槓桿是 OK 的,或者說去買進一個跌很深的東西,那雖然看起來一切都很糟,可是我知道它最差最差,清算掉下檔是多少,可是如果未來業績變好,它上檔是多少。所以這個風險是可以承擔的。

因為說投資人的想法也改變了,產生的就是我們開始有高收益債,俗稱的垃圾債,或者說私募股權的行業越來越多。那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說你可以用一個比較小的公司,藉由大量的發債之後去吃下一個比較大的公司,其實像這樣子的一個模式都是在那時候開始改變的,那是他看過的第一個變化。

那再來其實時間跟得很緊湊,在 1973、74 年的時候,OPEC 他們禁運了石油,所以石油的價格不到一年的時間從 24 塊翻到 65 塊,引發了一個通膨。那當時在美國,工會的力量是比較強大的,所以這種集體談判協議,就是很容易把大家的薪資水平跟著生活成本一起往上拉。所以通膨上升,工資上漲,那又再加劇了通膨,那工資又進一步上漲,就是我們講那種 spiral 效應,它造成的非常強的一個通膨預期,所以通膨的數字是下不來的,它就會自我實現的。

當時消費者物價指數在 1972 年從 3.2% 噴到 1974 年 11%,然後就一直在高位附近震盪,一路到了 1979 年。那最後面就任命了聯準會的主席 Paul Volcker,在 1980 年直接把利率拉到 20%,那直接把通膨打到爆炸,1983 年底通膨回到了 3.2%。那這段故事可能大家就比較熟悉,因為現在的主席 Jerome Powell 就會提過去這段故事,覺得通膨如果你不把它掐死的話,它就會一直不停地回來鬧,所以我必須要直接把通膨預期打下去。

怎麼樣打下去呢?就它現在在做的事情,瘋狂地升息,維持高位一段時間,讓大家覺得未來經濟都不好,甚至有些人直接失業,這其實也是聯準會要的,它就是要你失業,它就是要一些人開始感受到自己沒有錢,因為這是他認為可以把通膨打下來的一個方法。算這個還有爭議,不過我就是講一下說當時的環境跟現在是有一點類似的。

那他成功地把通膨打下來之後,就產生了一些神奇的效益。Howard Marks 是認為說,就是因為 Volcker 這個動作,帶來一個持續 40 年的利率下降環境。也就是說過去的 40 年在債券上面,你可以注意到它是一個大多頭,直到今年,今年是美國開國以來最大的債券熊市,直接崩到爛掉,那也是一個歷史事件的產生。那過去這 40 年利率不停地下降,債券的價格不斷地往上升,那同時也伴隨了股票表現也非常好。標普指數從 1982 年到 2022 年,它的年複合報酬率是 10.3%。10.3% 我知道在很多少年股神看起來覺得這哪有什麼,可這個叫年複合報酬,這個就是說不管好、不管壞,反正拉出來最後面還有年化的報酬就是這樣,這其實是很驚人的數字。

你拿 100 萬在 1982 年投入,你就試試看看,拿計算機出來打 100 萬,然後乘以這個 110.3%,那你用那個等號一直瘋狂,那按一次就等於是一年,你就按 40 年,你看那個數字會變多少。等於說當時你把錢丟進去市場,那你知道還會持續投入嗎?你只把錢丟進去標普就這樣,那你的這個部位可能是翻了 50 倍左右,所以就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數字。

那認為說在過去的 40 年,你有參與到這樣的一個成功呢,是很幸運的。因為它伴隨了美國的經濟增長、還有美國的卓越地位、以及公司們的表現難以置信、還有技術生產力、管理技巧的進步以及全球化的好處。那可是要認為,雖然有上述這些東西,但是如果沒有 40 年的利率下降,那應該不會這麼的厲害,就是說如果這個 40 年的利率下降沒有發揮其中最大的一個功效的話,他會覺得非常驚訝。

他當時在 1970 年去跟芝加哥銀行貸款,這個貸款利率多少呢?是 22%。那現在呢,你可以用 2.2% 的錢借到一個 10 年的固定利率,其實這代表下降了 2000 個 basis point,就很嚇人。就以前的利息是 20 幾趴,然後現在是 2.2%,那利率下降會造成的變化我們講過很多次了,所以我這邊就稍微提一下。

反正現在講就是說,利率就是資金的成本,所以當今天成本下降的時候,大家就會擴大投資、擴大借貸,可能借錢去套利,或是說借錢去做一些消費,這都會很常見。那借錢出來去買一些資產,你就會推升房地產、推升股票,那隨著股票跟房地產的推升,大家就會產生一個財富效應,覺得自己真的變有錢了,所以你消費也會開始變得更加的擴張,那更加的促進經濟,所以一切都是欣欣向榮。

那再來就是企業的違約狀況也會變得很低很低,因為要錢都隨時借得到。再來在可能過去最瘋狂的時候,也就是 2020、21 的時候,當時一些幣圈的公司,他只要拿出一張 A4 的紙,當時在節目我跟大家講,我覺得超級不可思議的,就是有幣圈的朋友有來找募資,然後我跟他講說我希望你多給我一些資料,他跟我講說,基本上現在我們只要拿一張紙,到上面去印我們的 roadmap,幾百萬都是一定拿得到的。因為資金的成本太低了,外面一堆熱錢,大家都產生一個 FOMO 的情緒,認為說我今天如果不投的話,那價格很快就會被推升上去,所以我必須要趕快搶著進去。

那也導致一些像是在矽谷的創投,你可以看得出來,就連他們都在 FOMO。今天如果說我已經有人 DD 過一家公司,我沒時間再跑去做盡職調查了,我就直接上車,因為反正已經有人查過了,那可以上車趕快上車,不然沒有搶到位置之後就很尷尬。所以過去 FOMO 算是主導了整個市場,變成市場大多數人的主要情緒,就是害怕會錯過。然後再來就是一些比較低報酬的東西,類似說像債券,可能就是不會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力。

但是這樣的一個好日子已經開始要扭轉了,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的,聯準會去實施了史上最陡的一個升息曲線,他直接調升息,那這個就是他認為的第三個劇變。

所以稍微複習一下,第一個劇變就是本來一些大家覺得不能投資的東西,一些垃圾債,那在後來大家投資觀念的進步之下,認為適量的風險是 OK 的,他們變成是可以投資的,那也創造了很多機會,包括他自己就是一個很大的受惠者。

那在第二個變化就是 Paul Volcker 的 20% 暴力升息,那把通膨打下去之後,啟動了一個威脅 40 年的降息循環,那這個降息循環帶來了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還有外加全球化的效應。其實中國就是在輸出通縮了,所以才會在這麼瘋狂的經濟擴展之下,我們沒有看到可能很可怕的通膨數字,因為中國的生產力一直很驚人的。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已經開始去中國化了,所以未來會怎麼樣,很難說,供應鏈還在遷移中,那我們不確定最後面的狀況會怎麼樣,但是跟過去的條件一定是不太一樣的。所以第二個劇變就是 Volcker 所觸發的。

那第三個劇變就是現在,所以甚至可以講說就是 J-POW 的,美國的聯準會的 Chairman,他所觸發的一個新的改變。那在這個改變之下的一些影響,我相信大家都是很切身的感受到,可能過去一兩年我們做科技股有多噴到爛掉,每天數錢,真的是有題材就上去,就賺錢。然後在今年,其實已經用比較保守的心態去面對它,都是有配置、也沒有 all in、也沒有重壓、也沒有槓桿,可是回吐的幅度還是非常的大。像我自己就是在第四季,本來覺得有機會可以拉回來一些,沒有回答的回升了,可是第四季買 Twitter,為什麼要買 Twitter?反正就是因為他這樣一搞,所以基本上我今年的績效我已經是沒救了。如果拉 19 年到現在還 OK,還是在賺錢,可是如果說是拉今年來看,真的就是賠錢,那就賠蠻大的。那過去的兩年翻倍翻倍,覺得很舒服,沒錯,可是你就知道了,就是如果說你是長期投資者,你會面臨各式各樣的一個挑戰,那同時還是要繼續去汰弱留強。這題外話,反正總之就是你要記得,像 Howard Marks 也跟你講,過去的 Nifty 50 其實很多現在是不見的,所以我們現在覺得很好的公司,未來可能也會不見,所以我們盡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這個是我自己的哲學。當然有些大師像巴菲特跟你講,我們就是集中持有;Druckenmiller 就跟你講說,雞蛋應該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仔細看好就好。但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就如同我前面遇到傳奇前輩一樣,就是他的選擇跟我選擇不一樣,那真的是個性,就是你要我那樣做,我反而覺得我做不來。

那在接下來我們還會面對什麼樣的東西呢?我覺得就是看聯準會他會不會再繼續升息,那他的參考依據可能就是通膨的指標跟數字。那我自己是採比較樂觀的方向,就是說他應該不會再繼續往那邊升了,而反而現在市場要聚焦的東西其實是衰退。過去衰退有時候會被當成是喜辦,我們在前面幾集有提到這樣的一個人很白癡的現象,就是大家根本就在瞎猜,一副分析的好像有什麼道理,可是你根本就在瞎猜,是喪事喜辦還是喜辦喪事,這個都在亂猜。可是在上一次開的數據之後,就發現是喪事加上喪辦,我覺得這個其實是好事,就是這個還是我們看得懂的,不然你做預期是沒意義的,就是你預期預期的到,你是準的,你判斷是對的,可是問題是市場往相反的方向走,那等於是我要預判你的預判,多了一個變數,那真的就變得很難猜。

那在未來的狀況,Howard Marks 稍微給了一些指引,他說未來的 12 個月到 18 個月,經濟衰退基本上已經算是經濟學家跟投資者的一個定論。沒錯,就是我們在身邊的所有的報告、memo,大家都說會衰退,幾乎全面看衰退。然後在第二點,經濟衰退可能會跟企業引力跟投資者心理惡化同時發生,這個也是現在進行式,所以他講的這兩個都是你早該知道的,應該說你在市場裡面你早就已經感受到這個是正在發生中,只是我們不知道它會發生到多深遠的一個狀況。

那前面可能是在修這個估值的部分,因為要決定利率會升到哪,那現在利率可能已經差不多到這個地方,後面就是來看說 earning 會衰退多少,但是我相信這個 earning 的部分其實已經有提早在修正了,只是會修正到什麼時候,不知道。最近看的一些資料,本來我說在台灣這邊供應鏈的一些數字,我們推測是 2023 年的 Q2 會開始復甦,那我現在新看到的一些數字,我認為是有可能會再晚一些,有可能到 2023 年的 Q3,有可能。但這個一樣會滾動修正,我們要知道開始說中國新年賣怎麼樣,因為還是有好消息,像顯卡的去化狀況非常好,已經開始回到正常,可是同時 Data Center 是開始下修,所以很難講,真的很難講。但是目前可以推測的是會落在第二季、第三季,然後我開始傾向往第三季去看,就是一些從被動元件那邊獲得的資料看起來是有可能要到第三季,有可能。不過這個我們就持續跟大家追蹤。

那再來就是說,新融資、新貸市場似乎不太可能會變得像近年一樣子的寬鬆,這也是已經發生的東西,所以它這有點像是把已經發生的東西又拿出來講一次。利率變高,所以當然你要融資也變得更難融資,一些美國的這種新創的導師們都開始跟大家講說,要注意,接下來的兩年可能要抱持著根本就募不到資的狀況去經營,然後盡可能的防守經營,不要去擴張,不然你會死掉,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做好防守這件事情。

然後再來就是說,未來的違約率可能會上升到哪,或是保持多長,他認為是沒有人可以預測的。但是在 1978 到 2009 年,高收益債的年違約率大概是 3.6%,然後在 2010 到 19,在這 10 年之下呢,大概是 2.1%,這個是異常低的數字。我覺得他就要暗示說,應該至少要回到過往的區間附近吧,就 3.6% 以上,所以違約率的數字應該要上來。那當然這個其實隱含的就代表說,他去投這個東西,他是有一些甜頭可以賺的。

聽起來有點反直覺,就是說他有可能會違約,為什麼他還有機會賺錢?因為過去的價格對他來說反而是賺不到錢的,現在這種上檔已經變大,當然風險可能也開始產生的時候,像這種會挑的,反而是很有機會的。所以他說在 2009 到 2021 年,我們從一個低回報的世界,然後變成一個全回報的世界,我們從一個 "Low-Return World" 變到一個 "Full-Return World"。那這樣的世界對於兩種人是非常有利的,一個就是 lender,一個是 bargain hunter。Oaktree 就是 lender,他也是 bargain hunter,所以他意思,這一篇我看起來,他就是跟大家講說可以投資我們、可以找我們,我們會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找到很多機會。過去我們其實是逆風,然後過去這種貸款市場的表現沒有這麼好的狀況之下,我們都可以繳出這樣的報酬,那現在其實我們會更有機會。我看起來他的潛台詞是這樣子,當然也可能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實他規模很大,他其實也不需要太多廣告什麼,但是我看起來就是這個機會就在他身上。

那其實你自己本身也可以去試著站在他的角度,你也可以去當一個 lender,你去買一些債券;你也可以去當 bargain hunter,就是在殺下來之後去撿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在之後幾年,假設說經濟沒有毀滅的話,那可能他們會帶來一個非常顯著的報酬。你在過去 21 年、在 20 年買、在 19 年買的時候,可能看起來這個報酬的空間是比較小的,因為資產價格被墊到很高了,可是現在真的殺下來的時候,其實那個上檔空間是變大的。只是可能像現在大家都覺得下面還可能會更低,所以我不要買現在,我要之後再買,那就是看大家怎麼樣去做布局。

好,那這就是 Howard Marks 所分享的三個劇變,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可以有所體會。

那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請問我是好癌寶嗎?他說:「可不可以有錢再投資股票,我每天推推每週三六,都會在沐浴淨身後全裸跪拜,以示身心潔淨,虔誠的收聽主委節目。這幾天天氣冷,都邊聽邊發抖。」幹,是不是有病?是不是有病?他說:「想請教台股有機會實施 T+0 帳戶有錢才交易嗎?常常 T+2 早上打電話提醒要趕快存錢,客戶還是嘰嘰歪歪。台灣人是不是都不太在意自己的信用?可以請主委宣導一下提早存錢、準時交割的好習慣嗎?拜託。另外電玩三大經典車、槍、球,主委最喜歡哪一個?競技的時候會不會像國動一樣邊電、邊噴隊友跟對手?」

對啦,就是我知道有蠻多人都是習慣拖到營業員催了,他才把錢補進去。像我自己是只要買完了,當天就直接把錢補進去,這個習慣真的要有,不要搞到說人家去催你或什麼的,甚至有些人會違約交割,那個是對自己的未來會影響非常重大的,信用狀況不好以後要做什麼都麻煩,你要買房什麼也都麻煩。

那槍、車、球最喜歡哪一個?現在可能是比較喜歡槍吧,以前有一段時間很喜歡開車。再來就是說會不會邊電、邊噴隊手跟隊友?以前會玩到生氣,現在越來越不會了,就現在真的都是要去尋求一種醍醐,就跟我去看球賽一樣,其實我只要看大家出事情,我只要看有人生氣,那才是真正的娛樂,什麼英雄啊、贏了一個比賽啊、拿了幾顆頭、KDA 多少,那已經不重要了。

下面這位,人生就像一場夢,他說:「指數投資一場空。癌大安安,現在台灣被動投資市場看起來分成兩派,相信未來一切美好的指數派、先入袋為安的高股息派。有看過財經網紅分析指數派的缺點,並以投資日經指數為例,1991 年最高點 26000 多之後一路低迷,直到 29 年後的 2020 才重返 26000 多。投資了近 30 年,不僅沒有步步高升,還回到原點,還不如以高股息為主,先拿到錢再投入有複利的效果,不用賭一個不確定的指數未來。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那如果說台灣股市出現像日本一樣的失落 30 年,指數派是不是就真的沒有未來?」

「另外先前有聽眾反應祝福留言的問題,其實能夠被癌大念到祝福,就像是日本壓縮機一樣稀少,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癌大對哪一種留言比較反感一些?」其實不太會,基本上不是來嘴我、噴我的,我都不會感受到反感。那我是真的不太喜歡被罵,應該說沒有人會喜歡被罵,那我是會反應比較激動一點,所以我被罵我會很不開心。那我後來演變出來的解決方案,就是完全不去看罵我的人。因為我覺得真的喜歡我的,那真的對我有意見的人,他們好好跟我講,其實我都是會聽,都是會改進的。就像那些幫我老婆噴我的人,他們好好地噴,五星噴,來留言給你個讚聲之後,然後開始噴你,像這種我就是覺得,我聽你講話我就舒服,我覺得自己人。如果就是擺明來踩你的,當然覺得浪費時間回你幹嘛?我又沒有跟大家收錢,我又沒有管你,你不爽聽就滾去旁邊就好了。所以會比較不喜歡那種有攻擊性的東西,但現在也越來越看得開,就覺得反正就忽略就好了。

然後再來就是講前面,對,日本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大家會拿出來說指數投資會失敗的一個案例。可是同時你要換個角度說,就是如果你今天不是做指數投資的話呢,如果說你是跟那個誰,孫正義一樣,就是日本軟銀的老闆,在那個最高點買,他只當首富當幾天而已,你到現在你還是賠到爛掉,至少指數你又回來的一天,你懂我意思嗎?就是說,指數你可以把它想成就是市場的一個平均報酬,你就是拿一個平均值,你不去做太多的努力,你就拿一個平均的數字。這個平均不是說什麼以人數來算,而是以資金的量來算,是這樣子。其實大多數人是連指數都打不贏,這個是很現實的事情,可能有些人會贏個一兩年,但是後面就是輸到爆掉。所以一般我們講說你打贏指數是講幾年,你不要說贏,因為一年那個是隨機的一個現象,隨便設計一支,我今年也可能會贏過指數,你懂我意思嗎?那是一個長期來看才是準的。

然後再來就是說,你講的這個就是說我是直接買在一個最高點,然後就放置 play,其實這樣的一個舉例是不公平的。因為你任何一支股票,你也可以說你媽特斯拉直接買在 300 多,買在一個最高點;要不然就你直接買在台股前的那個什麼幾千塊,買在一個頂點;然後台積電直接買在 600 多,買一個頂點。你不可以舉這種天選之人的天選數字,就是你這樣子變成是選擇性去採樣的感覺。

一般投資,我會把它視為一個無限賽局,就跟人生一樣。就直到你進棺材以前,直到你從市場離開之前,就是可能已經沒力投資了,或是說你已經掛掉了之前,你都是要繼續投資下去的。所以你的方法是要長期有效的才是一個好方法,你長期就算你的年化不漂亮,怎麼只有 5% 好了,可是你算起來你還是很賺錢。那些可能報酬率看起來很好的,可是它只要一個大翻船,它搞不好 30 年的努力就直接付諸東流。所以很難講,我們真的不要去拿一些極端的案例來舉例。你也可以講說,你不要只是買在最高點,你一路也都有買,你一路都有買,那你下次是不是也都是賺錢?

你比較對象也不是說什麼直接拿指數去這樣子做類比,因為當然我也可以找到一些指数是表現非常好的,就像你可以找到一個指數是表現沒那麼好的。所以更保守的做法,就是有些人他會選擇,乾脆我連國家都不選,我不只不選個股,連國家都不選,我直接買 VT,就是一個全世界的配置,也是 OK 啦。當然我是覺得不用去舉一些極端的案例,因為人生而在,你做什麼事情都是有風險,坦白說是這樣子。

所以投資呢,我覺得不管你是要買指數還是買高股息,也是一樣的東西,就各取所需、愛其所愛。雖然我們已經講過 N 次,就是高股息的東西,拉還原權息的報酬幾乎,幾乎在全世界都是輸給指數型的 ETF,這個是一個很現實的東西。那其實你講的東西,在高股息的 ETF 也可能會發生,就是你預期它會配一個很漂亮的息,然後它沒有配出來,或者說它真的是配給你很漂亮的息,可是它都不會填息,所以你還是要看還原權息的報酬。就讓你比台灣的 0050 跟 0056,你要比的是還原權息的報酬,不是直接拉線圖,拉線圖是不準的,你要假設把息都再投入回去,這樣看才會準。然後也不能只看一年,一般要看長期一點。那當然拉長期來看,有些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長期嘛,可能五年是 A 贏,七年變成 B 贏,那如果說拉到十年又變回是 A 贏。所以我到最後我就講,投資是一種信仰,其實真的就是你舒服就這樣做就好,因為那個勉強不來。就像我也可以跟你講說你的生活該是怎麼樣的形態,只是你有辦法學我這樣過生活嗎?你可能也沒有辦法。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想到怎麼樣就怎麼樣吧。那當然基本的知識我還是要跟你講,你知道之後你還是要做這樣的選擇,你覺得拿到股息我比較心安,那當然你就去拿高股息的東西。有些人他可能就是我不要股息,他繳稅要繳到靠北的,像我這種拿股息就很虧嘛,所以他不要股息的東西,那你就會變成是個人的選擇。

下面位這個三重謝孟恭,他自己還上面寫說:「上次留言 EP275,這樣可以。」他說:「本來想要問 RPG 的問題,那只好下次再問。這次是想要回應上集 JAMO7878,我上次留言也是祝賀文,讓你好友 AZI 賭爛,我感到很抱歉。每當聽到生日或是新婚祝賀文,都能感受到 Love and Peace 的溫暖,很喜歡大家也願意分享愛跟歡樂。所以想建議 JAMO7878 下次可以幫 AZI 祝賀文,或許可以改變想法,未來還有千千萬萬個祝賀,一直賭爛也太辛苦。PS. 癌大前幾天有幫海神加油嗎?OK, bye。」

這個三重謝孟恭講的東西,我覺得蠻認同的,就是直接幫他打開一個新的世界,直接幫你的男朋友開後門,然後讓他發現說其實男男也不錯之類的。有時候是你自己沒有體驗過,你不知道一直罵,就像我以前跟你們講,幹嘛去迪士尼,我去的時候我現在每天都想回迪士尼。你有沒有幫海神加油?有,我看到大家那邊氣氛出來,就跟著喊一下。

下面有這個熱帶小雨林,他說:「波波,波呸,主委安安您好,小弟的朋友陳大頭是沒有朋友的可憐蟲,只有聽您的節目才可以感受到快樂。希望您用酸民的聲音祝福他生日快樂,那頭髮我現在也不愁,生日快樂。對於素蘭嬌的聲音,還是要有請神功護體大師來詮釋,才會正氣。EP305 的模仿還差一點點,素蘭嬌的聲音應該是……」波波,波呸,我現在才看懂他的標題。他說:「感謝祝福大家生日快樂,就算沒有人在乎,還是可以聽到主委親口念出就是舒爽。祝全家平安健康,繼續探吉探吉。」謝謝。

下面有這個羅傑老師,他說:「來問問 ChatGPT 最重要的問題。問 ChatGPT,真的對目前為止的 AI 感到驚艷,但想到一個問題,如果使用者問的問題被政府或是有些人是掌握,是否就能知道使用者最近可能的行為,也許能預防什麼,也或者能夠操控什麼。人類到底因為 AI 更偉大還是被毀滅?最後祝福癌大全家早就住進陶朱隱園。」那不是只有一戶買而已嗎?買到現在只有一戶在買,我也沒錢買。然後再來就是說,是不是有可能被拿來幹壞事情?我老實講,科技的發展每一個都可能被拿來做壞事,從手機的誕生、GPS 的誕生、電腦的誕生、網路的誕生、一些暗網的東西、追蹤器,然後到現在的 AI,其實每個你都可以做壞事,坦白說是這樣。所以我覺得就是法規要跟上,我們不能夠阻礙人類的進步,而且這也是不自然的,就是人類就是不停地進步,所以只能夠希望從法規上做一些對於大家的隱私或是生活安全的保障,那其他就順其自然,他一定會繼續發展的,那確實他有很多的玩法,我自己也思考過了,他真的可以做一些蠻特別的東西。

下面一位這個新手爸爸,我親自吹捧,他說:「新手爸爸,我親自吹捧。癌大安,當然要來個我親自吹捧。剛晉升為老爸,兒子 9 月出生,聽力檢查兩耳都沒有通過。那經檢查左耳 40 分貝、右耳 60 分貝,醫生說現在科技還沒有辦法治癒耳朵,只可以靠助聽器幫忙。為了不讓老婆哭少一點,都在老婆面前表現悶的那一面,自己偷哭,然後再去面對。還好有癌大的陪伴,也試著讓兒子聽聽您的聲音,但不確定可以聽到多少。現在心情算是比較平復,也要開始準備佩戴助聽器。想謝謝雅文基金會和聽損社團正面面對的爸爸媽媽,希望提醒大家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聽力狀況。祝主委一家平安。」

不是,我一直念這個,我真的覺得越念越難過,因為其實當爸之後,你會可以理解到,就是有一個那種身體健康的小朋友,真的是太幸運了。就是他只要健康長大,然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即便不是什麼樣的大事情,但就是對社會有用,然後健康長大、快樂長大,真的是每個爸媽的希望。也祝福這位朋友的小朋友,未來的科技一定會進步,什麼 Neuralink,那直接插到頭裡面,靠北耳朵就好了之類的。就是我們對未來還是要保持樂觀,那也希望你們在復健之路上可以走得很順利。

下面這位 OWE77N,他說:「主委您好,謳歌最高。我一直以來都跟老婆說不用買房,把資源集中給狗狗跟未來可能會有的小朋友。那在幾個月前,就記得您重複提醒此時不建議擴大信用,然而我的內心的矛盾越來越深。今年七月,我們家最可愛的 OweGale,他叫做 ODOGAY,意外墜樓離世。試管療程也在八月結果出爐是失敗的,生活頓時重新,不知道努力賺錢要幹嘛。加上每次晚上回家都會忍不住看著角落,並想起在出事那晚,我接獲房東電話後一路狂奔在公寓門口看見狗狗離開的畫面,常常在夜晚崩潰流淚,於是衝動買下了房。因為再待在這裡會忍不住一直想像發生意外的那天晚上,把骨灰放在床頭陪伴入眠,昨天終於夢到他跑得好快、抱起來好暖。希望可以聽到祝福我們買房順利,ODOGAY 投胎到老婆的肚子裡,祝福健康平安幸福。」

當然是祝這個 ODOGAY 順利的投胎,投胎成功。那現在就要注意說房貸的利率就是往上升,對大家來說一定會有一些生活上的壓力,然後不要去做太樂觀的想像,就是你要去假設它還是會去往上升,所以緊急預備金一定要拉高。對我給大家建議就是說,你的信用不要去擴大,然後再來就是可能要拉高一點緊急預備金,然後等到我們開始看得懂的局面出來的時候,再放膽的下去做一些嘗試,現在都還是屬於看不懂的。

那也……為什麼今天的留言都是這種會講到我自己都有一點想哭的東西?媽的,現在這種哭點真的越來越低,我覺得當父親是讓自己脆弱的一個開始。有在想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不知道,很難去詮釋,就是蠻喜歡自己很冷酷的那一面,可是同時就覺得現在生活變得比較多彩多姿,就是所謂的比較麻煩的生活。那麻煩其實換句話說,也是另外一種快樂,不然你本來的生活真的生可悲。我本來的生活是那一種,你把我丟到一個房間,有冷氣、有電腦、有網路就可以了,我根本不需要其他的東西。大家下一集會有一些華人會講什麼甜蜜快樂的負擔,我覺得講這個一點怪怪的,不過好像這裡有點這樣的味道,就是它是一個負擔,可是這個負ทาน是好的。我還是不希望把小朋友想像成是負擔,或者說狗狗,它就是一個不只是說你養大他,然後好像他欠你,就是說他也是你的朋友,其實你是有點像是養個子狗來陪自己,然後生一個小孩希望他可以來陪自己玩,這種感覺。我的心態比較偏向是這樣子,也希望你們一家平安健康順遂。

下面這位,歐美哥瞬間 30。他說:「業務劃分。股癌大大說每次拜拜的時候,都要把請求範圍分得很清楚,這樣才知道是哪個神明靈驗。想請癌大建議,拜兩家以上月老廟的時候,要如何劃分業務範圍呢?感謝癌大無私分享,每週都很期待 Q&A,癌大聖誕快樂。」

我覺得就是怎麼講,因為月老的話,除非你是一個變態,就是你一次許好幾個對象,這個其實要去做 AB 測試就很容易。就哪一個本來你密他都講說:「我媽叫我去洗澡」,然後突然你一下密他,他想說:「靠北我們出去吃個宵夜」,這個就是月老在做事情的。如果是不同的對象就很好測,如果是同個對象,我覺得可能就要用一些情境來測試,不然就用時間,就跟他劃分,就是我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我都會定期定額地把每天晚上都密這個女的,如果是 7 到 9 月成功,就是你;如果是 9 到 11 月成功,就是他。就是你把那個日期劃出來,然後才可以去檢驗這些月老到底有沒有在做事情,是我可能會選擇這樣做。

下面這位中和羅志祥,他說:「AI 會滅人類。最近看到 AI 越來越行,各種應用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突然想到未來的應用之一,將會取代目前的高頻交易戰場,改為 AI 交易戰場。各大投行紛紛加入,讓人工智慧進行更高層次的交易競賽。對於看到高頻交易已經像是神仙打架的我們這些韭菜們而言,到時將會是一個更難交易的世界。我可以想像到,萬一這些人工智慧有 bug 存在,被有心人士操控後,將會發生類似 Luna 的死亡螺旋,各大投行互相毀滅,最終造成人類金融系統崩壞。以上單純想像,很感謝癌大唸完,祝您好人一生平安發大財。」

其實這個講得很正確,就是我完全想不出來要吐槽什麼,你再問一下這個 AI,其實它本身就已經在高頻世界被應用了。現在想就是說它會自己有經驗吸收,調整出於一個更好的做法,這就是一個 AI 的 training model,其實本身就已經有了。那重點就是說,資本市場還是錢跟錢打架的地方,如果說 A 投行是把所有的資產都丟給 AI 管,那 BlackRock 也把所有的資產都給 AI 管,那這樣子可能就會有那種戰爭的發生,就是一些像你講的電腦產生一些意識、做的一些壞事。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還是沒有像你想像這麼容易,就是基本上資本市場就是靠錢互砸,所以它就算是 AI,可是它規模不夠大,它可能也沒有辦法,最多拿一些小股票去玩,然後把人家玩到爆開之類的,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說是大型的指數,全面的崩壞,比較困難,一些小型的市場有可能,就像你講的像 Luna 這種,幣圈畢竟相較於股票市場,它是一個很小的市場,這種地方可能真的會變成各種 AI 的一個試煉場,就大家都做出一些有的沒的東西,然後全面互搏,這個是很有機會看到的。

這個最後一個,稍微講一下,阿呆,他說:「心腸好,不會為賺錢包裝內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 YouTuber。」非常謝謝,謝謝癌大,那之前沒有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