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404:🧈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集節目由覓鴻生醫贊助。

有時候成功並不是完全取決於自己多聰明或多努力,而是加上一些外在的幸運和借力。相信很多聽眾嘗試過比斯提馬卡更高階的激能馬卡粉包,這次重磅回歸,還是眾多聽眾熱烈敲碗的組合:中階版與菁英版雙精氣神組合,他們會是你往成功之路邁進的借力之一。這次主委再加碼,官網下單就可以抽馬卡膠囊版一年份(12盒)一名、半年份(6盒)兩名。有別於司牛黑紅馬卡膠囊版,激能馬卡粉包的劑量整個往上提升六倍,劑量是市面巔峰,新增至 670 毫克。

中階版與菁英版兩者,可以視為是日常保養與急救型保養的區別。若想要溫和打底、以長久性來做內在保養,可以選擇司牛馬卡膠囊;緊急時刻買股賣股,想要專注的你可以選擇激能馬卡粉包,替體力儲存機制的電量。兩款複方成分全面,多種草本精華新增,讓你不只是增強體力,同時還可以溫和的滋補強身、調理身體機能,猶如一匹黑馬,以穩定的步伐穩紮穩打,也有馬卡界的頂奢精品之稱,很適合需要長期消耗體力的你使用。

聽到這邊的你可享專屬股癌獨家優惠,無需輸入折扣碼就可以享限折方案,最高組合可以現省 1980 元。儲備好體力,正面迎擊生活大小事,即時下單還可再參加抽獎活動,詳情請見資訊欄。先不用,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覓鴻生醫是我們這邊長期合作的夥伴,那許多聽眾給他們非常棒的 feedback,我自己本身也是使用者,我覺得他們的產品是全方位 cover 你日常每一天。那這邊有需要的朋友們,都可以參考一下,我們資訊欄參考一下說明跟連結。

那昨天非常感謝 Mini 邀我去參加她的電子報感謝祭,現場來了很多朋友,滿多是我自己的朋友,也順便見面一下。也見到了科技島讀的周欽華,他也跟我打了招呼,因為我之前有上過他的節目,看他現在的整體狀態很不錯。因為很多人看到科技島讀休息了,想說他是不是遇到什麼樣的事情?沒有,就是大家看起來都非常的容光煥發。也非常感謝 Mini 邀我去這次的聚會。

那相信滿多知道 Mini 的人,我不知道我才講一下,他是一個有在寫電子報,然後同時有錄一個 Podcast,找一個 partner 叫 Android 一起在創作,那同時自己本身好像還有在上班,那時間不知道怎麼樣規劃的。那我之前有推薦過 Mini 的東西,那根據 Mini 的說法,就是說讓他的訂閱人數從一千噴到了好像七千多吧,然後之後我再推一次,好像從一萬七、八噴到兩萬多。那我去推他的東西很單純也很簡單,就是他東西真的寫得很好。那最棒的是呢,這個傢伙他有一點點的怪癖,就是他覺得跟別人收錢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而且他是一個很大的 commitment,就如果我今天要跟你收錢的話,我可能要更認真寫。因為他就已經很認真寫,但他就有這樣的一層自我審查。所以我就覺得說,他東西很好,然後又不用錢,所以當然就推薦給我聽眾。

那其實我也跟他結一下這個緣分,因為我本來就有在看他的電子報的東西,然後我自己加入 Podcast 之後呢,你知道其實我們一開始在做創作的時候,其實蠻常會海巡的,就是你會很好奇一下外面的人怎麼講你。當然現在就完全不會,現在你就不會無聊到去查,因為你知道當你可能紅到某個程度之後呢,就一定有人不喜歡你嘛。那有時候你看到人家批評你的話,你媽的腦袋又很賤,你就盯著看,所以就讓你自己也不舒服。所以等到你到某個位置之後,你就開始被攻擊。那我覺得玖壹壹講得很好,就變成說你從默默無名到第二名的時候是最快樂的,正是這樣。然後等你在往上爬之後呢,你就會變成是大家攻擊的物件。就是以前可能大家推薦你都會說:「我跟你講你不要聽那個某某財經節目,你也不要聽某某投資節目,或是你不要聽什麼一些聊天,我跟你講你去聽股癌,股癌全部都有。」就是一開始大家都會這樣推你。那可是等到你可能紅了之後,大家就會說:「我跟你講聽股癌的都是怎麼樣的人。」就是開始會攻擊那個最紅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在各個領域,好像都有這樣一點味道。

那所以呢,就是當你開始有一點流量之後,其實你會盡量避免去海巡,因為你知道海巡呢,你看到喜歡你的你已經很習慣了,可是你看到不喜歡你的,你就會往心裡去。雖然我現在也越來越少,就是也不會往心裡去,但是你也不會無聊去查那些東西。但一開始就真的會每天都查,就是每天查,一天到晚 Google 大家講我什麼、YT 大家講我什麼,或者說在各個論壇大家講我什麼。那我就注意到,就是 Mini 他就很常講說這個股癌節目很好聽,所以我就覺得很榮幸,就是我本身有在看他的東西,然後他又喜歡我的東西,所以我就一直在等機會要幫他推一把。所以我一直都有在 follow 他的東西,然後當我發現他需要人家推一把,所以我就推他一把。

那其實我以同樣的做法去面對像是一些其他對我蠻友善的各路人馬,或是我們自己的聽眾,有些最後面自己就開了一個粉專、或是開了一個 Blogger、或是他可能做一個節目,只要有機會,其實我都會偷偷地幫大家推一下,不管在節目、在 Telegram 或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因為我是還蠻相信那種正向回饋的人,不是一種那種心理的訓練,或是說什麼吸引力法則那種洨,比較偏向的是,就你知道說其實如果你今天很容易用比較負面的角度去看別人的話,對於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最後你一定要明白這件事情,就是盡量都是要是正面的迴圈。你知道每個人可能有你不喜歡的地方,就盡量看你喜歡的地方,那如果說真的都找不到你喜歡的地方,那你就忽略這個人。

不過滿多人一開始在創作的時候,他會掉了一個陷阱,那這個陷阱其實也不是說這個人真的很壞,就是因為你就是知道說這個市面上可能產品沒有辦法滿足到每一個人,你知道可能有更好的做法,所以你才會出來去做競爭嘛,對吧?如果你今天知道說這條路上已經很多很好吃的餐廳了,所以你就知道說我不會他媽無聊跑去這邊開餐廳。或說同樣的領域已經很多人在講,他們講都比我好,你就不會來講。所以你一定是覺得說你可能可以講得更好,或是你可能是可以更公道,所以你才會出來去做你的分享,或者不然你就是真的很喜歡分享。可是大家說人其實是因為他注意到這個地方有個缺口,他才會想要進來。那因為說他有這樣的一個預設心態,就是這個地方有個缺口,所以他會滿常藉由去批評或是去踩別人,就是文章說的,踩 A 捧 B。很多人他沒有辦法好好地跟你推薦說 B 為什麼好,他要藉由踩 A。這個東西會好,因為那個東西大家喜歡,他其實沒有這麼好。像餐廳也是這樣嘛,或是 YouTuber 之間的推薦也是這樣嘛,那個其實沒有這麼好,這個比較好。

那其實這是一個比較不好的事情,因為有些人在海巡,他就會看到,他看到之後可能大家心裡就有一個疙瘩在那邊。那當然也不是說你要去當每個人的朋友,你要去當 people pleaser,不可能,你不能跟每個人當朋友。只是這樣不要在你可能還沒有辦法跟這個人互動,然後成為朋友,或是說去了解他幹嘛之前,你就直接把這條路封死。所以最後面就是比較偏向與人為善,所以只要是為善的人,我都會蠻樂於去推薦,然後他東西好的話,就是大力的幫你推出去。

那 Mini 有幾個分享讓我覺得還蠻有感覺的,首先一個他提到「不要膨脹」。不要膨脹其實是我在過去的幾百集來一直講的一個觀念,就是盡量不要膨脹,不要覺得自己很紅、不要覺得自己很屌、不要覺得自己很有錢。因為最後面你會發現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永遠都是有更強的人,或是說更厲害的東西存在,所以盡量不要太容易的感到自滿。那我提醒自己不要膨脹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我只要開啟我的社群軟體,然後跟一些大哥講話,我就不會膨脹了。所以其實我比較少膨脹,然後有時候可能看起來比較有自信、會去嗆人,是因為當你被嗆的時候,你就想嗆回去,你就發現說一堆猴子,就是那個位置就跟你差很多,可是他以為說你在外面拋頭露臉,他就可以批兩下,他不知道說當我們批迴去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踩在地上。所以有時候遇到這種,就還是想把它踩在地上一下,但是其實下雨有少就這樣,反正你要嘴,那你就換臺聽,就不要跟你吵架。

不過其實我自己讓我自己維持不要膨脹的一個秘訣,就是我盡量去跟非常強的人混在一起。那我覺得這些人很好玩的一點,是他可以真正的實現「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是這樣。就是你們不用天天吃飯,你們不用天天去外面什麼喝酒、還是互動啥小的,其實就是偶爾大家互相分享一下、溝通一下。我發現那種很強的人,他們其實都有這樣的一個素養,就是他們其實也不是特別喜歡社交的人。當然我不排除有那種社交強者,就是剛好可能我們身邊物以類聚,這樣的人就是他本身也不是特別需要要出來社交,就大家聊一聊、當個網友其實就很高興。所以跟他們這樣聊一聊、講話講一講,有時候就會提醒自己說其實這個世界真的很大,還有很多你要小心的地方。或是當你今天可能已經有一個你覺得超棒的想法,你已經理出一套你覺得接下來的策略很屌,那跟他們分享之後,馬上就被人家點出來說這個地方可能有漏洞。所以這些都是去協助自己一直比較我覺得低調,然後一直自己可以繼續加強,不要太容易自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再來 Mini 有提到她的創作方式,她有提到她跟她的 partner 在一些節目上可能需要花到十幾個小時,甚至更多,然後來完成一個節目的創作。那這個和我自己的體驗是完全相反。那也不是說我的節目不需要準備,因為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節目,就是我把我的工作拿到我的節目上面講。所以感覺好像不用為了節目去做準備,我就是麥克風接了,我就講這個禮拜我他媽做了什麼事情、然後我遇到什麼事情、然後我看到什麼樣的新的狀況,或是說哪一個財報我剛好有看,我就順便跟你分享一下。所以你可以講說我的節目是花很多時間準備,因為那就是我的工作。但是你也可以說,就算我今天沒有做這個節目的話,其實我還是要去做那些準備,因為那就是我的工作。所以我只是把我的工作延伸出來,所以在我來看,我會覺得節目是一個完全不會花時間的東西。如果今天節目是需要花到時間,我要去寫一下我的指令碼或什麼的話,那我可能就不做了,因為我真的沒有這麼多時間。就是可能你就要去考慮一下權衡,哪個地方可能比較好賺錢或什麼,你就做重心的分配,就是你有很多東西要去想過。

但現在來說節目我可以一直持續的經營,然後會像是周欽華問我說,你錄了幾集?四百多。我說你會不會累?我可以持續下去?我說沒有,因為就是我還是要工作,所以我的工作延伸出來就是節目,所以我不會覺得我做節目會把我燒掉,或者說把我的腦筋給榨乾的感覺,不像沒有這樣的一個味道,其實就是因為我直接把我的工作延伸到我的節目裡面去。

其實 Mini 的工作也可以這樣,只是說他的目標比較不一樣,因為他希望成為像是 Acquired 的那樣的一個節目,所以他是像是一個深度的說書臺,所以他需要去研究像可能老黃或是說 TSMC 他們以前是怎麼樣起來的、這個 TSMC 的歷史是怎麼樣、老黃的歷史是怎麼樣,那過去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嗎?所以要講可以講三、四個小時。那我們就是比較實務一點,就是我也不太在意你過去的故事,雖然我多少也都知道那些故事,但是我不會想要花心力跟我聽眾介紹那些,我就講說現在到底在幹嘛。就這樣,可能接下來我的節目就會講說,我這個禮拜注意到某些公司他們未來在幹嘛,那我就不會去延伸到他以前是怎麼樣,蘇姿豐以前是在哪裡長大的,然後之後面他念麻省理工,他很快就畢業,然後他出來在哪工作,就我們就不會去講那個。那些東西我相信你要講的話,你真的就要花時間去找資料、然後跟研究,所以可能就是會花很多時間在這一邊。

那也是一種創作或者說經營的方法,但我這邊給大家一個想法,我自己的想法去延伸,然後發現他不是一個倖存者偏差,就是有很多人其實在做一樣的事情,只是自己可能不知道,就是你看得注意到有蠻多的創作者,他們在做的東西、他們在做的分享,其實就是他工作的一個延伸。像是一些醫師的臺、然後像是一些可能動畫或者漫畫從業人員的臺、那或者是一些工程師、一些修繕人員,他就是把他的工作延伸到他的節目上面去呈現。

那其實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說因為你本來就要花這個時間,就算你沒有做這個節目,你要花這個時間。那現在呢,你為了這個節目,你就是把你的工作的內容稍微的點綴一下,然後讓別人可以吞得下去的方式跟大家介紹,可是你可以獲得一個極度廉價並且是超大的槓桿。為什麼說他這個超大的槓桿?因為我自己的案例來講,我本來去做的這些研究,我最多就是拿去跟我的股友交流,好,所以可能就是一個東西換到一個東西。那可是現在呢,我把一些東西包一包,然後放在網路上給大家聽,我可能一次換到的是五十個人跟一百個人他給我的 feedback,他不一定是馬上給我,他可能是之後想到的時候,他只要有好料的,他就會丟給你,因為你之前節目有幫助過我,所以我現在拿什麼資料會給你。那這樣的幫助是真的非常巨大的,是大到我覺得很震撼的,就是其實我整個節目最大的收益來源是在這一邊,就是他幫助我工作的加強。

那這個東西我注意到其實很多人都這樣做,就要說你今天開一個診所,那可能不太方便一直去做廣告為什麼,那你們想過說你就是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些科普的內容,或是一些解決可能父母的痛點,大家在帶小孩的時候都不知道說小孩要怎麼樣睡過夜,剛好這是你的專業,你就去多寫這樣子的文章。大家看一看,看到的時候他去找你,他就會找到你的診所,你的診所就有一些這個額外的收益了。那再來就是,舉例來說你要找人的時候,你發現你看一下他找人超難找,可是很多人他其實就是你的粉,他就是想要去幫你工作,你找人也變好找了。所以你真的會有莫名其妙一堆你想不到的優勢就因為這樣發生。那你做的事情很簡單,你只是把你本來就要做的東西,然後把它錄起來上傳而已,就這樣。

而且現在錄起來上傳超簡單,那如果說你真的覺得有點麻煩,現在那些剪輯人員,或是外包的一些修片,或是說幫忙你去剪一檔,他都超便宜的,超級便宜。比起你去投廣告、做一些形象,這個是超簡單、超暴力的方式。那並且只要成功的給人家撈到的話,他可以造成的效益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近年有注意到說,像過去一段時間的,不管是在網路上還是部落格、YT、Podcast,或是你想得到各式各樣的創作模式,以前可能蠻多是「我對這個東西有興趣,我先找一個主題,那我今天想要開一個 YT,所以我找一個主題,然後我去做研究就分享」。那你現在開始發現說,為什麼競爭變很激烈,所以分享的人本身就是這一行裡面的人,所以他本身就是最專業的人。所以都要來講說,他產出這樣的內容不太簡單的,所以他只需要去讓自己可能變得有趣一點,這個他可能會輸給那些全職的 YouTuber。不過呢,其實有時候你也不一定要做到很精美、然後要很明快的剪輯,因為你會注意到這個世界的分眾越來越明顯。像過去那種爆紅的一個呈現方式,在現在可能不一定 work,而且有些人就是喜歡說聽你慢慢講,而且他就喜歡你講後來卡住,可是他就要聽你那種質樸的感覺。所以你總是會找到你自己的一個出口,然後我覺得是大家不需要想太多的事情。

所以這邊也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創作的槓桿,然後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你只是把你的工作延伸出來,你可以獲得很多意外的收穫。那當然如果說你要走他們這樣的形式的話,就會真的比較辛苦。所以像他這樣的人,我就覺得真的非常厲害,因為我做不來。就是假設我今天有一個正職要上班,我他媽要寫電子報,然後又要做節目,又要跟人家去花幾十個小時去做研究,媽我直接就掛掉了,我是做不來的。所以我儘可能就把自己的生活簡化,然後用所謂的最低阻力、最小的阻力的方式,以及拖延症。就是在 Apple 的分享裡面,有人問說要怎麼樣改善拖延症,然後跟他會想要用最低的能耗然後去完成一件事情,這樣感覺像拖延的行為要怎麼樣改善?我這個人說,看我不知道怎麼樣改善,因為這兩個事情是我非常引以為傲的。我非常引以為傲,我都會走最低阻力的路線,然後外加我把事情拖到最後面來做,因為我一開始做不出來,我要壓力我才做得出來。然後最低阻力就是說,你會去找很多方法來解決,看起來你很爛,可是實際上你是用超級高效率的方式在做事情,然後這個是我非常喜歡的,所以我會去研究這樣子的東西,然後往這樣的方向去前進。

我覺得節目算它不是一個這麼仔細去規劃過的一個結果,它像它是一個意外發展,可是最終面回頭去做一個檢視,會發現說它還是符合我的大原則。就像我節目都是最後一刻當天才錄。然後再來,我的節目的產出就是我工作的延伸,所以我也不去刪稿,然後就算我知道說,你們今天可能會想知道某些東西的科普,我也不會去科普那個東西,因為那個我要花太多時間了。或者說,現在可能外面最紅的東西是什麼,我也不會刻意去研究拿來跟你講,因為那我要花時間。我就很單純的維持在我的防守範圍內,就是我知道什麼東西,我就講什麼東西。然後這樣子其實蠻快樂的,然後也是一個秘訣,就是為什麼可以經營到現在這麼久,然後都不需要去停更?因為它不需要花時間,所以你就不會覺得說它對你有什麼樣的一個壓力,然後外加有很多正向的 feedback,它都是支援你去好好做的一個東西。所以其實這邊算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其實這個天下的創作方法百百種,不過我的方法,這邊也順便跟大家公佈一下,那希望說大家都可以有所幫助。

好,那接下來我們進入市場的話題了。那開頭先來聊一下立端(6245),那為什麼聊這支公司?因為我在前幾集有跟大家稍微提到說,就是我注意到臺股的一些資安相關的硬體公司,像是立端、新漢、其陽、瑞祺電通,就是他們大家一起都在動。那雖然其實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是小股天堂,相信大家有在看盤的都注意到,很多的小型 IC 都直接射到天上去,完全是沒有什麼特別理由的。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有辦法掌握到是有一個族群,它是一起在動的,這個我們一般都會去研究一下,至少法說會去看一下,或是去 call 一下公司,去了解一下是不是有什麼好訊息。因為如果說只有幾支股票在動的話,可能是一個市場情緒的變動導致的,像一段市場情緒變好,一些股票市值比較小,資金他們把水準打一打,打個一兩百萬就可以直接拉個三、五趴之類的,所以有時候會是有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你去看籌碼會發現說可能很多是隔日沖在那邊拉,那就沒有太大的一個參考價值。

那我們會比較聚焦在那一些所謂的整個族群已經一起動起來的,然後會去假設說,因為如果一個東西是巧合的話,那四、五個東西一起動,它們又是同個族群,那說不定就是有一些業界的變化產生,那可能我們不知道的,趕快去 call 一下,或是法說去聽一下。那現在看了一家立端的法說內容,不知道那麼資安在噴三小,真的是看不懂在噴什麼。因為這個法說的內容看起來並沒有特別的有什麼有趣的東西,然後在未來的展望上看起來也是稍微偏保守,中性偏多。就是你很常會看到人家講說「審慎樂觀」,其實審慎樂觀就是講說「應該不會再爛,可是沒有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會變好」,就是所以中性偏多看待。那看起來呢,在工業用的市場,或是說 to B 的市場,有可能要到明年的第二季之後,那可能才會比較健康一點。所以公司提到的,那在未來的五、六個月還會持續的震盪,BB ratio 大概是在一上下變動,不過應該是有開始好轉。BB ratio 就是說客人的下單,然後跟你的出貨的比例值,一般來說這個數字稍微高一點是比較好,但是也不要太高,太高代表說你的產能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數字呢,就是在一,然後再稍微的往上爬一點,但是也不要拉到太高的一個狀態。

那他們提出在網安的部分看起來是成長的,但是呢,ODM 還沒有完全的恢復到成長,所以要明年的下半年我們可能才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狀態變化。然後再來就是說,網安市場裡面呢,現在開始提到了這個 SASE,SASE 其實我們在過去有稍微的點了一下。那這個東西也不是說很新鮮的東西,它是大概在過去三、四年左右啟動了一個新的趨勢,也就是說把防火牆跟資安的防護拉到雲端去做。就不像可能傳統就是說我擺個裝置,連著我們工廠的裝置,所以呢,它就是針對這個工廠的裝置去做防護。現在可能蠻多會選擇直接連到雲端去。那連到雲端去的一個好處就是說,因為今天去做投資的時候,你知道其實臺灣的老闆,或是全世界老闆,滿多應該都是這樣子的,他們只會想要去投資馬上可以換到錢的東西。那像資安的裝置投入,它就比較偏向的是,你投入它是不會幫你賺錢的,它只有在你出事情、你掰掰 Q 的時候,你才會說還好我有這個裝置,但一般你不會想到,你也不會覺得說自己這麼衰小。所以就是類似以前我們安全帽也不一定要戴,反正不一定會撞到。那只有等到可能這個駭客的行徑越來越囂張,大家才會開始去注意到這樣的東西,或者說你真的被人家駭過、你真的被人家釣魚弄過,還是什麼樣之後,你才會開始去做一些資安的防備或是一些人員的資安 SOP。其實你不能夠完全的依賴裝置,因為蠻多其實是透過人員的那個資安漏洞去突破的,它讓你點一些連結什麼,然後就把你們公司的匯款也幹走,這個在臺灣的中小企業,甚至一些上市櫃企業都發生,不一定有見報,但是就是我們知道了這樣的一個狀態。

那它只有提到這樣一個新的趨勢,就是說過去可能就是比較偏向一個裝置去綁一個工廠的裝置,這種在端點式的一個防火牆。那現在開始有蠻多會走訂閱式的雲端式的一個防火牆。那這樣的好處就是說,當這些企業它一開始去介入某個市場去做投資的時候,它不用很快的,我就已經要花錢買一堆東西,要買料要買裝置,那我還要去買一個資安裝置,會不知道怎麼樣估。那如果這個東西後來收掉的話,就變成我一次有一堆東西要停損,那不如我就直接使用訂閱式的方式。所以就是說我可能跟 Fortinet 或是跟 Palo Alto Networks,然後去買一個機臺,這個機臺裡面就是軟體去搭配像這些臺灣公司的硬體,軟硬結合的一個裝置,然後放到你這邊租給你。所以你只要去付一個訂閱的費用,你就可以獲得防護,那等到你不要用的時候,就把裝置還人家就好了。他說這個在未來的成長性是非常不錯的,搭配 SD-WAN 的一個發展,那未來呢可能可以佔公司的營收比是蠻大的。

那這就是一個產業趨勢的剖析,不過裡面其實沒有提到太多可能在短期內會注意到的,一些大利多,就是有一些可能很棒的單什麼。因為我本來假設說整個族群在動,應該是因為有大客戶重新拉貨,這是我的假設,但從法說裡面看不出來。但實際上有沒有這樣?我不知道,有時候要相信市場的力量,當市場可能大家這樣拉的時候,就代表一定有一些故事。不過呢,不知道就是,像如果說以我自己的案例來看,我現在看到這樣子的法說內容,我覺得我沒辦法買單的話,所以後面假設真的有動起來,我就會 pass 掉,因為我覺得認為這不是我可以看得懂的東西。那機會永遠都有,就要去找一個自己可能真的有辦法掌握的東西。

那我們舉另外一個例子,就是說我今天看了這個法說內容,我發現說對,它其實驗證我的想法,那接下來就是我要立刻去找買點介入。所以這是我們去做一些這種所謂的族群式的類股,他們集體齊漲的一個做法。就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狀態,那我們就去研究一下,趕快推敲一下,然後發現可以的話就立刻介入。那如果發現其實不適合的話,那就先稍微 pass 一下,然後試著去找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理由去推動這些中小型類股的一個漲勢,這是我們的一個切入的方式。

那這個禮拜在外資的圈內,然後以及一些投資圈內,應該都有開始在傳一個訊息,就是說某大 CSP,然後在明年針對輝達 H100 的下單,可能會有下修的一個狀態。那講到這個下修的狀態,比較偏向是說,它不是從晶片這邊傳出來的,而是在一些供應鏈可能是機殼、然後可能是一些板子廠商那邊,它有一個訂單的調整。那今天有一個訂單的調整,大家就會開始去猜是為什麼嗎?是不是因為你要遞延?還是是不是因為你要砍單?那如果你是要砍單的話,你知道換給誰?那針對輝達來講,我覺得輝達現在它是不太擔心任何人的砍單,因為它的訂單是超級滿的,所以你今天你不要下單,就是後面會有一堆人排隊。但是它只有可能會被敲出一個破口,這是說我們會一直想要去盯的一個重點,就是我提到我認為在 2024 年的年中,應該就可以非常有效的看到 AI 供應鏈的一個改善,不會一直缺到 2025。因為按照過去的慣例,就這種事情很少這樣子發生,只要大家都知道說瓶頸在這邊,全部人都會全力的去解決它,因為大家都希望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所以有時候擠一擠就完全擠出來了,然後很快的就會產生這個供需平衡,甚至是很快供需就會失衡,從過度缺貨,然後到可能會供過於求,這是我們要非常小心的一個地方。

那傳出來的這個訊息,當然它只是一個 rumor,所以我們是針對一個 rumor 去討論,不是要跟你講說這就是事實發生的事情,我們要在後面再多多的驗證。Rumor 就是說,因為有一些 CSP 他們自己的軟體能力現在越來越強,他們有一些模型調校的能力,然後可以讓他們手上拿到的 GPU,就算他沒有輝達的 CUDA,然後就算他沒有輝達的 NVLink,可是各式各樣的優勢,但是我可以用我既有的 GPU 去達到類似輝達的效果,不可能超過輝達,就類似,然後比他差個可能幾成,但是我價格可能是便宜五成之類的。所以相較之下,他就是一個可能 CP 值滿不錯的選擇,他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他在這個 price wise,就是如果我們用價格的角度來看,他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那這個東西也不是一個很難猜想到的劇本,只是什麼時候會發生?然後如果這個 rumor 為真的話,那他可能就是第一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去特別注意他的地方。那過去也稍微的瞭解到 AMD 在美國的一些比較小型的雲端公司,所以小型就是說他不是那三大巨頭,但是其他的公司。因為這個 rumor,所以我們就不直接講物件是誰,就當然是,就是市場有一些謠言,然後大家都要去猜解這個謠言是真是假。然後就瞭解到 AMD 他有透過極度便宜的價格,然後去搶單,而且是有成功的搶到單,然後那個單量是蠻大的。那他搶單的價格,也是用這種非常便宜的價格。那我覺得這是完全不難猜測的一個 AMD 策略,因為 AMD 就是如果提到他是一個痴漢公司,他會跟在最強的人後面,他就是有辦法去提出一個價效比很好的選項,然後讓你採用他。所以他的市佔可能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拉到很大,可是他就是要讓那個最大的人感覺到有痛苦的感覺,後面有一個痴漢黏著你。

那如果這個 rumor 為真的話,就是代表說有一些提供雲端服務的公司,他是願意去採用 AMD 的裝置。相較於之前我們提到說 AMD 他其實最主要的 MI300,目前我們只有看到美國的國防部,然後跟微軟在拉貨,然後現在竟然有其他的 player 要參加。所以如果有很多的 player 都要參加,然後大家的 RD 都丟進去的話,那可能結果就有點不一樣了。如果大家都願意在他們的平臺上面去做開發,或是跟 AMD 的人員去協助的話,那就我可能會讓它成為一個還不錯的選項,它沒有辦法擊敗第一,但他是一個價效比非常好的一個選項。如果大家要去樽節、要去省錢的話,可能就會選擇稍微用一個沒有這麼好的東西。就類似說你可能會很想跟你的公司靠北說,為什麼我們他媽的健身房的器材,就是不要用那種幾個最頂的牌子,為什麼要用那種國產的牌子?然後老闆就跟你講說,因為沒有錢,所以這個雖然難用一點,但你們就多多擔待我們要省錢。類似這樣子,反正一樣可以開發出那樣的效果,然後可能就是說人員會比較辛苦一點。OK 啦,反正在價格上面,它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那我們就是有注意到說 AMD 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一陣子,特別是 MI300 終於開始要放量了,那說不定你會開始注意到市場上有一些訊息,有一些大的雲端服務提供者或是有一些企業,他們可能會願意去採用 AMD 的東西,然後一起去共同開發。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希望可以把在 AI 伺服器的投入的資本再下降,也就是說去扶植一個 second source。他們不會很輕易的就放掉在輝達這邊的供貨順序,這是絕對的。但他們應該都會希望說,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來試看看,因為試一下是不會傷筋錯骨的,我們就是試看看這個產品有沒有可能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或是說我們在一些可能沒有這麼關鍵的應用上面,說不定可以透過其他家公司的 GPU,不管是 AMD 還是說 Intel 的 Habana 的晶片,然後來達到類似的效果。那重點是我們省下很多錢。

那我覺得這一槍開始有打響,有這樣的味道。就是在過去的半年,我常講說,就是目前真的都沒有聽到 AMD 有什麼樣的好訊息,但是現在聽到,現在聽到,所以我正在驗證這件事情。然後也希望說在驗證之後,然後瞭解到他們到底這個硬體是怎麼樣,就是它是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最佳化 AMD 的 Rocm,然後可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然後運用在哪一些模型。這個如果說我推敲出來再跟大家分享。但因為目前就是還在一個 rumor 的狀態,但一樣,在 rumor 狀態對我們股票投資來講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就是我們是很喜歡這種半夢半醒,然後並且還不太清楚的未來發展會怎麼樣的一個情形,那這樣子一般是股票可能最好賺錢的地方。

所以以我的做法就是接下來我也開始去聚焦一些 AMD 類股,然後外加輝達在上一次的財報開出來之後,它是擊敗預期,那只是像我講的這個預期是下修的。就是如果你看到一些媒體說這個預期被擊敗很好的話,我要告訴你說這個市場是比你想像的邪惡,其實它的這個擊敗預期在我們看來是不夠的。因為像我自己估 18.5,然後我們身邊有朋友是估到 19.5 的,所以在我們看來這是沒有擊敗預期的。對,他算 guidance 給你是 16,可是我們其實早就盼到說它會更好。所以如果它沒有像我們想像這麼好的話,那可能對我們來講它不是好事情。所以接下來輝達還有一個我覺得蠻明確的,就是假設市場上的炒作的話有一個題材,就是它的供貨開始很順的話,說不定這個營收會拉一個大的上去。但除此之外你就要去思考說,那輝達後面還有什麼樣的故事,就是可以推動它上漲的。那如果說沒有的話,它可能就會變得不是說它崩掉或什麼,它可能就會變比較平淡,就是它可能不一定有很好的一個表現。

那反而是那些 underdogs,就是我們本來沒有在特別注意的公司,因為反正它就是躺在地上一段時間的。所以今天有任何一個好訊息,都可能會刺激它把它推上去。這就是接下來我會想要去看的,就是屏除掉輝達以外的一個 AI supply chain。如果說這一次的 CSP 敲門磚真的是給它敲下去,然後發現是有效的話,就是雖然沒有辦法去跟第一名的產品比,但它是有一定的價效比,讓大家願意採用的話,我覺得整個產業會有很多新的變化產生。所以像 AMD 它目前的封裝方式是使用這個 SOIC 的方式去做封裝,然後外加它上面的料,MI300 上面用的料其實都是很好。就是說,它知道它在軟硬的整合上面是跑不贏輝達的,所以它在硬體上面,它是不計成本的去投入了很多 state of the art,那種最高階、然後最好的一個用料。

其實輝達以前是這樣,但是等到輝達的架構開始已經做出優勢,A100 之後,然後 H100、B100 就開始往那個 cost down 的路線去走,他們就開始在 cost down。因為就發現說,反正我就是把大家打爆嘛,就去 cost down。那後追者就是目前他們會選擇的策略是,我給你一個非常好的硬體,那我整個公司的售價 ASP 也是壓到很低,所以相較之下我的毛利真的低很多。但是對它來講,它現在的首要考慮的重點並不是要賺多少錢,而是先搶到市佔。因為搶到市佔之後,就可以有後面很多變現的方法。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對我來講,過去的一個禮拜我非常的興奮,因為就是重新的去爬梳了一下 MI300 相關的 supply chain,然後以及開始去把很多有針對 AMD 去做評論的人,或是一些科技的公司,然後一些軟體的 solution,包含說它可以去進行去彌平 Rocm 然後跟 CUDA 之間的差異的一些軟體公司,每個軟體公司在做這樣的事情,像是那個 MosaicML。那這些公司呢,他們現在正在做什麼、在評論什麼,就是我一直在關注的一個重點。

所以等到之後如果說有更確切的訊息,我再跟大家分享。也要講一下,這個是一個 rumor,然後這是一個 rumor,但是我們就是會去處理 rumor。我知道我以前在節目上跟大家分享的東西,有時候會被人家講說,「啊你看他最後面講錯」。可是你們也不會講說,就是我最後面是講對的,一堆東西其實最後面都是講對的,但他們回去專注說他講某個東西都在這邊講訊息。我之後跟你們講說,就是你會有這種想法的話,代表你就是不適合在這個市場去生活,因為我們隨時都要去處理這樣的事情。就在那說今天有狼狼的,我們就去,我們多跑幾趟沒關係,但是我們要的就是,如果他們真的是狼,老子要打到狼,我要吃到肉。所以,就是可能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都一直有聽到類似的風聲跑出來,但驗證一下沒有。所以可能過去一段時間我在節目都是講說,就是 AMD 都沒有聽到好訊息,但是這次有點不一樣,然後我覺得這次是有點不一樣的。

那同時呢,你知道我們去做了解的時候,我們不會聽一個 rumor,然後隨便去判斷它是真是假,我們一定是要去可能在晶片這邊、在封裝這邊、在板子、然後在模組、再到可能組裝廠,然後可能後面的 Level 10,全部都要去敲一輪。那當我今天發現說,可能符合我的猜想的這個 feedback 是多於六、七成的話,那這東西可能就是真的,它可能就是真的。所以我就會願意去了解它、然後去討論它。所以可能我們有機會會站在一個新的發展的一個轉捩點,那這個在後面幾集是有注意到什麼樣新的現象再跟大家分享。那當然一樣,就如果說我們的聽眾有什麼樣的這個真知灼見,也歡迎來跟我分享。這是我講的拋磚引玉吧,當我今天在我的能力範圍內去做很多的推銷之後呢,你可能能夠掌握的東西都掌握到了,所以你剩下什麼?你剩下可以求神拜佛。所以為什麼很多人他盡了很多努力之後,他會求神拜佛,我就很能理解,因為他什麼都做了,他就只能這樣。但我們還有一個,就是我還可以在節目上面講,講完之後呢,說不定又給他獲得很多新的東西,就不一定要直接進入到求神拜佛那一 part。所以先稍微跟大家分享,就是這個禮拜觀察到的一個新的趨勢。

那再來就講整體的盤勢,稍微點一下,就是在最近幾天其實真的是有注意到蠻多鬼股在那邊亂噴,然後其實老實講都不知道在噴三小。有些東西是我們就算有拿到或是掌握到他實際上可能的故事是什麼,但就覺得這個東西怎麼可能可以被買單。像有一家就蠻有趣的,就是傳出說他可能在臺積電這邊有去開光罩,用 N7 還是 N5,然後開兩、三個案子。首先你去開這個案子超貴,你去開這個案子非常貴。所以在市場裡面,大家如果聽到這樣的訊息,他們會怎樣去解釋?他願意去開這樣的一個案子,開那個光罩,代表說他一定有接到大單,不然他怎麼可能會去開這樣的單?那一個他媽多貴,而且你要產出到某種量之後,可能才會開得賺錢,才會開得大賺,所以你沒有大單,你不可能去做這樣的事情。

可是同時,你去比較一下業界最強的,業界最強的這家公司,跟他們都沒有開這麼多的一個新的光罩,然後去採用。所以,我不知道,就是當你看到這樣東西,然後你看他股價又狂噴,很多人講說市場永遠是對的,我覺得市場其實不一定永遠是對的。因為如果市場永遠是對的話,真的好的公司就完全不會崩嘛,對不對?因為他崩的話代表市場錯了。那如果市場永遠是對的話,那壞的公司也完全不可能會漲。所以應該講說,有些我們在市場裡面常常聽到的一個聽起來像真理的話,有時候都要去想一下,其實都要想一下。其實甚至是有一些看起來是很至高無上的,類似「人多的地方都不要去」,這也不一定,有時候人多的地方搞不好是可以去。像美債,現在人很多,你說美債不能去?我不會覺得美債是一個不能去的地方。只是說就是,看你的心態是怎麼樣,如果說你今天是開大的槓桿去靠期貨的話,我覺得那就是另外一種。但如果你今天只要講說,你就去鎖住這樣的一個利息,然後去配一個美債,我完全不會覺得這是一個不能做的事情,幾個月前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觀點。

所以,就是算一下市場上呈現的樣態,是讓你覺得好像有點那種百家爭鳴,大家都來噴,實際上我老實跟大家說,現在有很多東西說我們真的不知道大家在幹嘛。所以,搞不好這個在後面的幾個月,就會有那種還債的行情產生,是開始會有這樣的一個相信。就是前面在噴的時候,你說噴的一些公司是我們其實都知道他是很不錯的公司,OK 那就還好。然後他開始噴一些小公司,然後就像我提到的,我們開始去理解說是不是有什麼故事,怎麼罵族群他來噴?然後可理解。所以反正說,有點看不懂。那至少退萬步,其實也沒有很貴,所以好這樣噴也還 OK。然後可是開始等到噴一些,就是看你跟我報到這些公司為什麼可以噴的地方的時候,可能就是市場樂觀的一個極限。然後當然我們也不會把話說得太死,我們都要去保持一定程度的彈性,不過就是有時候去維持警覺是還蠻重要的。

好,那接下來我們就來進入 QA 的部分。

第一位,2330 上一千,他說:「懷疑自己是不是 NPC。」

一、經常長時間的發呆。二、建模潦草。三、很容易出 bug。四、生命值很低。五、每天都在同樣的地方做同樣的事。六、對話一直被跳過。七、三分鐘熱度,且意識消失的很快。八、只有在別人觸發的情況下才會對話。九、對故事主線的影響可有可無。十、總是給別人增加經驗值。十一、豐富課金玩家的遊戲體驗。十二、過往總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模糊。

最後,情況一覽,哪裡有抽原味內褲?

這個原味內褲找一個肥宅抽怪怪的。不知道為什麼他這樣講,我覺得我自己好像也是 NPC。就是你想的這個好像,好像每個都有,好像每個自己都有發生。但是,怎麼講,就是說你要往一個很不好的方向去解釋,好像人生就是很虛無,超人這樣說就是可有可無,反正好像自己不是特別重要,然後看看 IG 上面看到別人發一個漂亮的照片,然後想想自己,我們有這麼漂亮,越想越難過。這個我們都有,其實我們都有類似的狀況。只是這樣不要去跟別人比較,好不好?所以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的解放,雖然我也還在學習,我也還在努力,但是我跟你講,我是往這個方向努力,就是我們盡量跟昨天的自己比,就不要去跟別人比,每一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好了。然後其實也很難想像,你可以就是跳脫 NPC 的一個 routine。我們小時候都會希望說自己可以去幹一番大事,然後每天可以做很新鮮的事情。然後長大之後就發現說,其實你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就算可能在別人眼中,你看起來是有很多斜槓的人,又做這個又做那個,那其實本質上就是你都在做通常是很重複。他可能羨慕你,等到他到你的這個位置之後,他做一做他也不會羨慕你,要反而就是這樣子。或是你可能羨慕某個人,你想說看我到某個位置之後,我就會不一樣了。然後等你到那個位置就發現說,媽日子還是一樣過,那可能媽你喜歡的女生還是不喜歡你。我們這樣不要去很消極的看世界,我覺得我們就笑一笑、看一看就好。然後我跟你講,你講的這個 12 條 NPC 的這個特質,我覺得我也都符合,所以其實每個人都這樣。

下一位,A 小夢,他說:「孟爺釣蝦你!」

呵呵嗨到,最近發現「在家做生魚片」的頻道,跟你的節目一樣都有種魔力,會讓人一看再看。尤其在處理三枚切的過程,真的是很療癒,很常直接療癒住,也許某天可以來個跨界合作,愛你。

這個我推薦過很多次,「在家做生魚片」是我愛臺,我因為看了他的臺之後,他媽我居然會殺魚,我真的都講過這個故事,就是我竟然就把魚拿回家,那我就會切,我就知道怎麼樣把那個內臟拿出來。就發現其實在那邊看 YouTube,你以為在浪費生命,但其實沒有,就是看久之後你還真的有一點東西,你知道嗎?就是真的會學到一點東西。然後這一臺就是很樸實、很舒服,對確實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臺。那我記得有一次好像有我們的聽眾去跟他講,然後他就有在他的 YT 的留言那邊講說,祝這個「癌大大的這個股票順利」,所以我們算是有互動過。是,這是一個好臺。

下一位,拉鍊沒有卡到雞,他說:「關於奈米銀觸控的問題,想請教安安。」

想請問一下股癌,對於奈米銀觸控有什麼看法?前陣子有個投顧的朋友跟我狂吹猛吹奈米銀觸控相關類股,因此隨便的 Google 一下相關資料,發現奈米銀主要的應用是電子白板為主,而可撓式顯示器、摺疊式手機是奈米銀希望切入的市場。但目前自己的體感下來,摺疊式手機頂多就是炫炮而已,真的會買的人似乎是不多,因此想請教主委對於這題材的未來發展有什麼樣的看法?

最近就是一直在噴那個,怎麼講,就是軸承,幾個軸承廠商,什麼富智達、兆利,就是嘛,天天漲。所以也不是說沒有人會看這樣子的東西,會看,只是就是到底哪個東西會實際拿到訂單?你知道這個股票真的要漲的話,它就是要實際有訂單,就是基本面非常重要。真的不要聽的人家說什麼基本面不重要,會漲就好,真的可以漲很多的都是基本面好的,是這樣。只是可能基本面在漲的時候,是你根本看不出來,因為一堆人都比你先知道。那也講了這個奈米銀,是那個吧,之前那個郭明錤講到說什麼 TPK 要切入蘋果的什麼摺疊手機講到的,那應該是那幾年前的事情,兩年前、三年前的事情,就是說他有可能會取代三星的一個 solution。那重點就是說,蘋果他媽連摺疊手機最後面都是沒有出來。那甚至現在的說法是說,2025、2026 都還不一定會出來,因為蘋果就是要等到每個東西都發展到非常成熟,他才會出。就是現在的摺疊手機,就是中間還是看到摺痕,你有那個摺痕,蘋果就不會出了,他們是非常小心的。所以,就是應該這樣講,你可能看的題材沒有錯,就是摺疊或者說這個可撓式顯示器,他可能是可以看的東西,但是你可能看錯東西,我會這樣覺得。但如果你有一些真知灼見,然後盡量不要是罵什麼聽朋友直接被胡亂亂講,就是最好是你真的知道說他可能會採用。那當然你要怎麼樣知道這個,就不要問我了,就是你要有辦法知道,或者是你是很明確也瞭解到說這個東西有拿去哪些地方給客戶做測試,那測完是很好,然後開始要放量。那不然其實你現在去看這種所謂的新科技的東西,我覺得很多時候很危險,就是因為隨時隨地都有新科技,也不是每個東西都會被採用,重點就是會不會放量。那等他放量,你看到他已經先漲 50% 了,有時候你也不要怕高你知道嗎?因為如果一個東西可以變成一個新的主流,他後面還很多。所以你等到他媽起漲了,然後確定有單再追都還來得及。就像那一次我們跟前面的案例研討,你發現整個族群在動,你發現可能顯示器整個族群在動,去研究,趕快補票上車,都好過你在那邊等。因為有時候你等他媽等幾年,這個股票投資買錯時間跟買錯基本上是有點像的,就是你有時候一等真的是會等到天荒地老,然後甚至最後面這個技術是沒有被採用,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個到底大廠會採用什麼樣的技術,這個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他絕對不是說什麼你朋友隨便跟你推推,然後你上車你就會贏的。應該講說這個機率很低,就算他這次推對了,他接下來的十次可能應該都會錯,因為這真的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下一位,中鋼郭董林淑腦公啦,他說:「Podcast 只聽股癌。」

主委你好,想請問如果知道哪一家廠商準備包機,或是議運輸價格合約,那這個算領先指標還是落後指標?但付款可能會 60 天後才會認定營收,那應該要什麼時候才開始佈局呢?謝謝癌大解惑,祝主委一家平安健康。

應該這樣講,就任何一個反正你只要覺得他可能是優勢的東西,他都有可能是優勢。那你要怎麼樣去驗證他?很簡單,就是你去觀察一下後面的一些變化。就要說你開始注意到你知道的一些東西,像他提到的這個,你是有辦法可以看到有這個運輸的狀態,然後是領先大家,所以你知道說突然間靠罵這個飛機被訂滿,那可能就是後面這家公司他有什麼大量的出貨,那你都可以試試看。而且確實是有人會看到,像前陣子有一個在臺灣做 DDR4、DDR5 模組的廠商,就是有什麼,有貨上飛機了,那上多少,就有人在傳這個嘛。所以他是可以當成是有可能是一個優勢的。但是我覺得所有你去判斷有可能可以拿來使用的這個東西,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然後確定他有效之後,你才可以開始去下大注。就是你要知道說你掌握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的。因為股票市場真的很難說,就要說說不定你掌握的東西真的都是有用的,可是剛好那幾年就是空頭市場,可能兩年的空頭市場,所以你就覺得你的東西沒用,這個太難講。他需要一段時間去驗證。所以有時候我覺得蠻多人在股票市場可能一輩子就沒有長大的機會,他就是剛好時機一步不好,或是他其實一直都是對的,只是可能現在的環境是不適合他,然後他就掰掉了。所以有時候說那個「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那是真的,就是你只要待過多一點的迴圈,然後你後面會越來越有心得。所以不是任何一個指標都可以馬上告訴你說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效,他都是需要經過一系列驗證。但是我跟你們講說,就是真的有人會看這樣的指標。

下一位,Ston 不是胡麻仔,他說:「上班孤兒仔。」

癌大好,想問最近的難題,小弟目前 30 歲,今年中離開前公司,最近剛進入新公司,進去的第一天就發現公司的流程很混亂,唯一的同事要離職,那上面的人要我三天內交接所有的專案,且沒有完整的教育訓練。那現在就要我正式上線,但資源又提供不全,且上頭會無限的把事情分派下來。想問癌大會怎麼樣做?謝謝。By the way 是家吵很久要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聽起來就是一個屎缺,就是你進去的地方既然只有一個同事,然後那個同事發現你一來他就要直接烙幹,所以立刻東西交接之後就要由你去接手。那上面會直接把東西丟給你,所以又有一點類似那種特助的感覺,反正就是你什麼狗屌都要做,然後你直接要去照顧你上面的人的需求,那又沒有同事可以分擔,聽起來就是一個很屎缺。那如果是我的話,如果我沒有辦法明確知道說這個工作薪水多或是可以為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的話,就是我一定會直接閃。當我發現一個地方狀況不對的時候,我這是很相信直覺的人,所以我一直在訓練自己的直覺。當我感覺不對的時候,我就直接烙幹。那最後面驗證我直覺錯的,那就算了,但是我是相信自己的直覺,就是可能聞到不對的味道、發現不對的氣氛、感覺這個人怪怪的,八九不離十都是正確的。因為有時候是你腦筋,腦筋,腦筋,但其實你的這個反應已經先幫你處理了,他就是給你一個很奇怪的 feedback,所以你要去相信你的那個身體的一個感應,這是我的一個選項。

下一位,李斯特鍾,他說:「謝孟恭鍾很該。」

癌大你好,前幾集你說到科技業處長沒空看盤就買房子,在這說到新開裡,就有耳聞學長跟我說關埔特區已經快摸到七字頭的新開案,他就親眼看到部門主管在臉書廣告下說有興趣,那心中只能夠覺得羨慕,為什麼只是想要有居住的地方,然後好好的生活成本居然這麼高。但這應該就是市場機制所票選出來的結果,也期許自己有天也有選擇的能力。

不是,因為我在跟你們講說處長什麼買房子那邊狂買十間、五間,因為我在唬爛,因為我是憑感覺。或是像你說什麼你的什麼朋友的學長,不是啊,我是親眼知道這些人是誰啊。那我知道他們不是說什麼,我知道去吐槽他們,我就是我很羨慕他們這麼有錢就買房子。然後,你知道我也去企業演講,看過很多什麼處長啊、什麼經理啊,都這樣啦,其實蠻多都這樣子啦,對啊。他就是一個這個,怎麼樣,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果吧。反正在臺灣這邊,持有房地產的成本就是低啊,所以對我來講就是我錢多我就買房。甚至他們不一定有炒房的意圖喔,真的喔。就是他可能不是你看到那種可能會在網路上跟人家筆戰的,那些什麼投資客,什麼自己他媽買一個二手房,他會覺得自己很屌,整天上網在那邊說住哪裡,那種就是那種白痴啊。像這種處長,他也沒空跟人家吵架,他就是買。甚至有些東西他買了當下,還會,他如果上網貼人家會笑他是盤子喔,「你買了那邊買那麼高」,因為他跟我沒差,他就是錢太多,他就找東西買。所以他也不一定有那個意圖說他去炒作房價,沒有,就是媽我錢要找地方放啊,我也知道放現金就是通膨一直被嗑啊,對不對?所以我就拿去買房子啊,因為股票我也不想買,就公司就會配股票。所以他就是,對他就是一個現象。講講就是說,你們在這種一堆科技業工作的地方,你就是要去接受這樣的一個結果。因為這不是臺灣獨有,你看一下什麼灣區,你看那矽谷,你看他那個房價怎麼樣,就一樣啦。因為你們太多高薪仔了,所以你們的環境就會長那樣。那你希望便宜一點,你就住遠一點,然後不然就是你用租的,自己你也不一定要買嘛。那等你到那個位置之後,你可能也會開始一直買。就你現在會覺得說,你看不懂他為什麼要這樣一直買房子,所以你現在還沒有。那等到你有之後你可能會這樣。然後你就會發現說,你把大家想得很壞,你以為說他們都是要炒房子,但其實沒有,他就是不知道怎麼樣花錢。所以很多時候,那我看網上去嘴,你要說什麼炫富的,你有沒有想過說那個就是人家日常生活而已。所以我去跟大家分享這些處長的故事,我不知道去挑撥之間講什麼,我就在講說沒有,那就是人家的日常,房子就是他的日常,對他就是在臉書下面迴文說「有興趣」,然後去看他就買了。那你們現在他是盤子或什麼的,他也沒差,他可能就套三年,他也沒差,他就是買。所以就是整個這個,我覺得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個必然的結果,反正有資源的人就會開始去投入更多資源嘛。那我們要去稍微導正這件事情,還好他們繳稅繳比大家多,所以就是他們也是貢獻大家比較多。就是我們一般是不會去戰這樣子的一個東西。

下一位,千灝侯,他說:「音柱不大創造神話。」

癌大你好看完你推薦的《珍愛熱線》,讓我想到另一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結婚,結婚,待會兒這些視訊我結婚。

這不是我超愛的一個電影,它比,我先把他那個留言唸完。

同樣平淡但又帶點悲傷的氛圍,推薦給大家,也祝癌大一家平安。

對,這部片就是,就要講的,反正就是超棒,我就不用再多說了。但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看不下去,我相信你會吞不下去,因為你從頭看到尾,你心中都悶悶的,有一個石頭壓著的感覺,但我覺得很爽,我覺得極爽。這部片真的是,那個演員的靈魂已經滿出來了,他靈魂不是隻是滿,他是滿出來,是外溢的,你可以感受到你可以,你今天假設有帶一個什麼 X 光晶片在你的腦袋裡面的話,你就可以看到那個靈魂的全部都正在從你的電視螢幕裡面流出來,就是很好的一部片。

下一位,蘇鬱竣,一直留不到言,所以問題越來越多。

主委你好,今天有一次好不容易唸到,結果跑去 Spotify 回 QA,那所以如果再一直沒有辦法被讀到留言,照舊考慮借錢買廣告專門問問題了。

請問:

一、買一集廣告大概要多少錢?

二、推薦的網頁或 App 可以來幫助計算臺美股 ETF 的含息報酬嗎?

三、是否覺得如果人類不再有屬人屬地的先天國籍限制,反而是依著自己的喜好跟能力去選擇自己想要居住、謀生的地方,這樣是不是可以掃掉很多衝突跟戰爭?

謝謝。

第一個,Podcast 的廣告不一定的,價格是動態的,但應該是要準備一個幾十萬以上。

第二個,網頁跟 App 的話,蠻多的,就是你只要用關鍵字去打,就打「含息報酬」,或是你打「還原權值空白走勢圖」,或是你美國的話就打「S&P 500 空白 total return」。你只要找那個 total return,就是含息,所以其實真的有蠻多地方可以找。

再來最後一個問題,我不認為取消國籍或是屬人屬地會更好。應該這樣講,就是說現在的社會,至少就像剛剛前面講的那些處長,就有些人會講說「看他們把房子炒這麼高」。可是要講他們也繳超多的稅,他們其實就是貢獻臺灣納稅已經很大的一部分。所以你在用的福利,你在用的,那我各式各樣,你去那邊嗆別人說,有什麼標案用健保好屌,幹你用你自己的健保,我繳多少?你繳多少稅?你可能也沒有繳多少,那你整天去往上嘴人家,然後這些整天在上班的,那上到新竹看三家 DNA 診所,為什麼?因為媽老婆生了小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我不確定。我問過當地的他們講說,這歲都開一支,因為他們很多到公司太長了,所以是有這個驗 DNA 的需求。不好意思講說,你不能夠只看人家爽的地方。所以這些,隔天前面講到的,我們可能賺很多錢,他也繳超多稅,然後在養大家。

就講如果今天是沒有這樣的一個國家觀唸的限制,那會變怎樣?不知道,就可能有錢他就會全部跑去一些,你可以想像成就象不是有一些我們社群就是裡面都是有錢人,那他們可能就有自己的一個規範吧,他們可能東西就用得特別好為什麼,那他也不需要去 care 那些弱勢的,反正我自己爽就好了,然後我可能每個人都可以請自己的一些保全或什麼的,就過得讓貧富差距更大的生活。我覺得會這樣。

現在至少有一個國家的限制,就是說你就是黏在這個國家裡面,你要繳稅,你有些義務的,你賺多你繳多,那你就去扶到一些可能比較差的人。整個社會只要還是有流動的可能性,就不會有暴動了。只要反正窮鬼可以靠念書,或是靠其他方法翻上去,社會就不會暴動了。所以現在的模式我覺得就很好。但是很多人會去假設一些模式,有沒有可能我們怎麼樣做得更好?不知道,我覺得說像你講的這個模式是反而會更差。就是有些人可能就全部都集中在一起,然後他們就玩自己的東西,但他們可能也會有一些衝突。那窮的人就全部被丟到一個地方,然後大家那邊等死,就是也不會有這種什麼一些社福的資源來養這些人,因為看你們根本就也繳不出那個稅金嘛。

所以現在的模式其實我覺得反而是比較好的。就是不知道你是不是聽太多那種西洋的歌,就是「Imagine there's no…」啥小的,就是那種過得太富足的第二代,或是一些很理想化的人,他們就有這樣的一個想法,覺得說我們這個制度怎麼樣會更好。那你來想,如果那個制度真的這樣會比較好的話,為什麼沒有往這個方向發展?所以很多時候「存在即合理」。為什麼制度是長這樣子?那現在這種國界的制度,其實這個在二戰、一戰之前,它是很淡化的,以前國界沒有像現在劃得這麼清楚,那以前的衝突其實比現在多很多。你感覺現在的世界很亂,或是你感覺現在的可能犯罪率很高,可是你有沒有查過以前的犯罪率跟以前的世界,這個戰爭死亡的人數是多少?其實那個都是逐年慢慢的改善的。所以你要相信,就是我們的體制、人類的集體智慧,所以讓這個世界越來越好。你也只能夠這樣相信,除非你是反人類的人。所以就不要去想一些,那,我們可不可以額外設計一個方法可以怎麼樣,基本上很難。就是那種,動不動,特別很多那種畢業生最喜歡這樣,剛畢業然後就說我要來改革世界,我應該怎麼樣做,奇怪為什麼會按照你的方法去改革?就是一般來講都是行不通的。就是一個地方會有這樣的一個制度,那可能就是當地的人或是當地的一個風俗習慣造成的共識,你甚至有時候可以講,對它是積非成是,可是就是慢慢地往一個更好的方向去修正。那任何想要去大刀闊斧去改變現在既有架構的,有時候就是你會發現說,你改了之後,你可能完成了你要的一個小目標,可是其他東西會一時間全部出問題。類似工程師很喜歡講的,就是一個東西沒有壞,你不要整天去亂改一些 code。然後是你玩到什麼模擬程式,你不要整天想要亂改一些東西,你本來的程式你這樣子慢慢的,看起來亂七八糟,這邊整個疊床架屋,這個程式可以 work,然後你突然間,我這個管線重拉好了,就反而整個程式又爆炸,很多時候是這樣。

好了,那就是我今天的新的朋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