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542:🤡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本期節目由簡單 JIAN DAN 贊助。

這對合作廠商的印象深刻之處在于,這是一個男生創的牌子,叫做簡單 JIAN DAN。創辦人家裡是小規模的 MIT 保養品代工廠,但後來因為 cost down,很多工廠都移走了,所以他們也從代工轉向品牌。這位老闆非常喜歡狗狗,所以 rapper name 叫作 Young Soul Soul,我不知道他在望啥小。他跟之前那個叫做「喵喵喵」的老闆是同一圈的人,我覺得這圈人腦袋都有點問題,不過做產品真的很認真。

這位老闆就是我以前講的那一種,你不要聽他講話,那個爛人,因為爛人可能會賣你十個產品,有八點五到九點五個在雷你。就是他做一做他也不喜歡,就拿這個爛船存到的三十萬出來創業,結果一個月就全部燒光,夢想豐腴,現實骨感。於是他跟朋友調錢做一做,從 16 年開始,做到 18 年變成一人公司。最後是靠著熟客一個一個回來回購,才成功地把這個品牌給救起來。他也從他的客人裡面撈了一些員工進來,所以算是粉絲變員工的案例,我覺得這樣蠻屌的。

我就問他說為什麼可以有這樣的一個轉折?他說很簡單,就四個字:真材實料。因為一樣的成分其實有分很多等級,那什麼成分呢,他們全部放最好的,就加好加滿加到爆就對了。因為他們自己家也是做代工,所以中間不用被別人賺一手,也沒有實體的櫃位,就減掉很多通路的成本,他就把省下來的錢全部都回饋給消費者,所以成分就是用最好的,也沒有別的花招。

除此之外,瓶罐紙盒都是用 MIT 的,就比中國製的貴了好幾倍,難怪之前搞到快破產。簡單這個牌子我覺得蠻適合包含菜雞的,因為對男生來講其實越方便越好,不然最後一定會放棄。我們設計了兩個方案,讓大家快速上手:

一個是「菜雞嚐鮮組」,包含了洗臉跟化妝水。可以試試看他們家的明星產品「玫瑰青春露」,還有出噴霧版的,洗完臉噴一噴就好了,噴在臉上是很舒服的,我個人覺得你可能用過就回不去了。

比較講究的人,可以試看看「保養老司機組合」,變成三步驟,但是也很簡單就完成,並且不用換季。我覺得這點蠻特別的,像我老婆這種比較敏弱的肌膚其實也可以用。雖然名為講究進階版,但其實非常簡單方便。

這邊提供給大家我的折扣碼「gooaye」,在我的專屬賣場裡面,滿千就可以折 80 元,額外再送一個面膜,還可以累贈,買越多省越多。滿 3800 元再送你這個噴霧,送的東西是蠻舒服的,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

好,我們今天節目一開始,要先幫大家複習一下上一集提到的影集名字,因為我看到蠻多聽眾到 Telegram 群組裡面去問,說那個主委講的影集是什麼。雖然有更多聽眾把它打出來,但是我真的看到蠻多的詢問,所以可能我沒有講得很清楚吧?《American Horror Story》(美國恐怖故事),AHS。它是在 Netflix 上面可以看到的一個影集,有好幾季,每一季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我是從第二季入門的,第二季看完好看,你再看第一季也是好看,所以目前還沒有被雷到。因為這種很多季的影集,其實你不太可以確定每一季的品質最後都會差不多,但是目前第二季、第一季都是好看的。

我覺得這部的特色在於,編劇到底嗑了什麼?是不是他媽的大麻,不然你怎麼有辦法寫出這種……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恐怖片,沒有太多的 jump scare。什麼叫 jump scare?就是你一個轉角看到那個臉上爆青筋的鬼修女,長得像龜頭一樣,突然跑出來嚇你;或者說在下水道,那個小丑爬出來,牙齒超長,然後跑出來砍你之類的。我不太喜歡這種擺明來嚇人的。它當然還是有一點,因為恐怖片一定要有一點 jump scare 元素,可是它結合很多,還有什麼外星人、通靈、死者甦醒,或是一些很奇怪的東西,真的讓你懷疑說,它到底呼了多少,才有辦法寫出這樣的東西。不過非常的紓壓,真的非常的紓壓,所以才會推薦給大家。

再來要介紹一下,上一集節目到現在,我收到了錄節目以來,第一次在某一集之後,收到這麼多的私訊、感謝私訊,或是說什麼分享給朋友、感謝主委啥小的,非常感謝大家都有來跟我互動。這些私訊來自於比方說個人 Instagram、臉書帳號,還有粉專,大概超過三十幾封吧,第一次收到這麼多。

其實對我來說是超意外的,因為上一集是偷懶的結果。一般來說,可能跟你分享市場的東西,我會去看一些新聞,因為每天會閱讀,然後會做一些部位的調整,我才有辦法跟你講這麼多當下市場發生的事情,或是一些很簡單的感受。即便是像之前某一集,單純跟你講說 Don't Panic,不要慌,那一集是台灣有一個紐西蘭機師傳染給本土案例,造成台股大修正,然後我就跟你講說別慌,因為我覺得目前沒有看到什麼太多的問題。那最近也看到台股上萬五了,所以確實,那一集就蠻重要的,對於穩定大家的軍心。這個我覺得是真的要花很多時間跟心力的,是你在市場裡面打滾,才有辦法獲得的一些經驗。

不過像是上一集,就比較屬於純講投資概論的東西,所以其實對我來說,講上一集的東西是超輕鬆的。因為我過年完全都在睡覺,睡到要錄節目前,不知道要講什麼,「那來講投資概論好了」,有點像打發時間,結果沒想到大家超喜歡。這就讓我想到,那種創作者有時候會寫一個東西,可能是來自於他的家庭失和、老婆對他咆哮、他的狗看到他就咬他,在種種憂鬱之下寫出一首歌。這首歌可能用很特別的和弦進行、很特別的拍數,它不是像一般的四四拍,可能是用了像 Radiohead《Paranoid Android》裡面有一段是七拍的,然後突然間接回八拍,或是像《Timing》這種奇怪的拍子,反正就是他花了很多個人特色的東西去做。當然這東西大家是喜歡的,可是直到他有一天,寫了一首所謂的芭樂歌,他自己,李宗盛講的,非常芭樂的歌,可能就是 C-Am-F-G,「原因你說不來,掰了個掰掰」,這樣的東西。寫了這樣的東西之後,獲得一個超級巨大的成功,他還超傻眼,覺得這個東西明明就誰都會寫,為什麼你會喜歡我寫的?

我覺得上一集對我來說,就有一點這樣的感覺。這個東西老實講,你在 Google 或是 YouTube 上面,只要下對關鍵字,一大堆人在跟你講這種投資基本的概念。但可能是因為大家比較喜歡我的表達方式吧,那也從善如流,如果大家喜歡,未來我們就花更多時間。上一集跟你講主被動,下一集可能就跟你講說 ETF 之間的差別是什麼?或者說到底要不要股債配置?股債配置應該要配多少?外面有些人會告訴你說一定要股債配,有些人告訴你說不用,你就發現那我到底能相信誰?然後兩邊在那邊互嘴。但是我會告訴你的答案一定就是「都可以」,就是看你個人的特性,但是我用我的方式分析給你聽。

所以可能在未來,我們就花多一點時間去講這樣的東西。也就說,也不用說投資再生能源要買什麼?丹麥風電要怎麼買?ETF 要選擇 FAN 還是 ICLN?印度是要投資 INDY 還是 INDA?要投資中國、新興市場要買什麼?類似這樣的東西。如果大家對於這種概論的東西,就是我覺得明明 Google 就找得到,可是大家喜歡我幫大家整理出來、我自己消化過的表達方式,大家覺得這個東西好,那我就多講一點。好,大概是這樣,非常感謝每個人的回饋,其實我是非常喜歡大家來挑戰我,或跟我講一些可以更好、或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東西,我真的很喜歡回饋。雖然可能有些人看到我在 Podcast 留言區看到一顆星就直接去給狗幹,可是我覺得那個是不一樣的狀況,因為有些人擺明就在踢館的。你遇到踢館的,你不用客氣,我跟你講,你遇到侵門踏戶的人,就是給他一拳就對了。因為這種很莫名其妙,就像我會看一些實況主,我會看國動,會看 Stanley,也會看法蘭克、侯哥。但是從來就不會在國動那邊留言說:「我覺得你變了。」但是很多人就喜歡這樣,他只要看得不喜歡,就一定要唉個兩聲,這種人就是直接給他一拳,直接去給狗幹就好。好,大概是這樣,所以我還是非常喜歡各種批評跟指教,只是擺明要踢館的,那個是沒有用的。

***

好,那這一集節目想跟大家聊一下最近很夯的海運類股。其實海運類股也不是我們第一次講,應該說我們在過往跟大家聊過蠻多次海運,但是我們聊到的是偏向散裝航運,就是裕民、新興這一種,聊到的對應指數就是 BDI,波羅的海指數。這些都是散裝航運的範疇,因為這是在我的防守圈範圍內,散裝航運其實我做了蠻多次的,所以對我來說,這個是我比較熟悉的。

其實貨櫃輪,我在 11 月、12 月也想講,但是後來選擇在臉書發發幹文就好。像是「你看長榮那樣,我也『長』了」,類似這樣,發一發廢文就好了,沒有刻意地去論述。那是因為我主要是怕有人受傷,雖然我本身也沒有參與到航運股,但是我知道,它就如同所有台股的機會財股票一樣,一定是一波,是一個景氣循環,它不會像是台積電、寶雅這樣走一個長多,或是像美國尖牙股可以走個十年、二十年,不可能。它就是一個短暫機遇造成的現象。

比較近的現象是什麼?就是防疫股。防疫股那時候我覺得我做錯的事情是,還在防疫股爬升的時候,我就出來講了一些東西,那講了這些東西,有點像是我提早幫自己立了一個 flag。因為後來看到防疫股繼續漲,當然我的目標並不是要摸頭或是抄底,告訴你說這就是防疫股的終點,但是我覺得其實可以更好,就是我不要去斷一些人的財路。比方說,當市場真的很瘋的時候,我突然跟你講說要小心,你賣掉,換你沒賺到錢,你一定會討厭我。所以我就選擇要等到下一次遇到一樣的狀況,我不要像當初防疫股一樣提早講,我要等到它媽的已經發生一根的時候才會講。

我今天一開盤就看到,雖然台股摸上了萬五,可是有一個回檔,回檔還蠻兇的。你就看到這個航運股,有些是殺跌停了,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我出場的時候,跟你分享一下,當你遇到這些機會財的股票,當你手上有一些持股,你該怎麼辦比較好。因為其實這個東西已經重複好幾次了,有點像是歷史會重演,但是可能用不一樣的形式,不過終究外觀上、外顯上是差不多的。

反正就是因為缺貨,因為一個短暫的機遇,它漲價了,所以股價表現就變很好。你可能會開始看到,比方說公司也會出來發消息給你說,未來能見度很高什麼的,我跟你講,那都是唬小的,你看看聽聽就好了。我目前身邊也有一些在相關產業的朋友,跟我說他們覺得這個熱潮大概會到農曆年前,農曆年前之後,首先是出貨會稍微減緩一點點,所以需求會稍微降低,那供給應該也會舒緩,所以他們覺得差不多可以燒到農曆年前。

那你要去看,目前航運的報價指數,前面有提到,散裝你可以看波羅的海指數,那貨櫃股你可以看什麼?你可以看 SCFI 跟 CCFI。SCFI 就是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CCFI 就是 China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所以都是中國這邊的指數。這個指數可以告訴你貨櫃的報價,所以還蠻直觀的,可以直接拿來參考目前貨櫃的報價是怎麼樣。

但是在這邊跟大家直接講結論,結論就是你要投資這樣的股票,你千萬不要看財報,因為財報絕對是一個超級落後的指標,後面會跟你舉例為什麼。那營收呢?營收可以看,因為台灣的一個特色就是我們有每月營收,美國他們是沒有這樣的東西的。我覺得每月營收是你可以看的。還有一個東西可以看,就是股票漲到瘋掉的時候,會被證交所列入觀察股,變成三分鐘、五分鐘一盤,這時候他就會強迫公布一個自結的當月 EPS,這也是可以看的,因為它比較即時。那這些數據雖然你可以看,可是你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參考的依據,因為真的會出大事。

這樣子的股票基本上,等到它開始飆漲起來之後,你就可以去設定一些停利點。大家知道我的做法是,我不會去設比方說什麼目標價,因為我們根本不是法人,你也不是拉抬資金,所以你憑什麼覺得股票會漲到哪就停?我的做法是回吐的時候會出掉,之前有教過大家動態停利。或者說,假設動態停利你用起來不太順手,那你很單純地設定一個價位,跌破你就賣掉,也是可以。但這個東西其實沒辦法抱很長。不過我現在不是要跟大家講說,這個航運股派對已經結束了,還沒有結束。因為我剛剛自己講,消息來源說會到二月。可是股價什麼時候會結束?幹,真的不知道。股價會不會再繼續燒?我也不知道。雖然今天還有跌停,搞不好明天又漲回來了。不過我覺得大家在這樣的股票裡面,很大的差距,不同於指數化投資,或是投資一些長多的大公司、大市值的公司,這樣的公司,你要設定一個出場點。因為不然,你沒有設定的話,有時候就是紙上富貴。除非你成本真的很低,你沒差,那不然就是紙上富貴,因為這個發生的案例真的太多了。

反正目前這個貨櫃,為什麼會有這種大量的缺櫃、塞港的現象?其實最主要還是一切,它就是一個疫情造成的短暫現象。缺櫃,就是因為本來這些貨櫃的生產商,他們遇到的狀況是有些跑去休假了,有些是因為防疫的關係關閉了,所以貨櫃的供給就有受到影響。再來還有另外一部分是,我發現中國的黑色系的期貨大漲。什麼叫黑色系呢?黑色系就指說,外觀看起來像黑色的東西,他們把它統稱叫黑色系。比方說動力煤、螺紋鋼、熱軋捲、矽鐵、錳矽、焦煤、焦炭、鐵礦砂、鐵礦石,差不多是這樣,應該我全部都有背到,因為這個我算蠻熟悉的。那這個東西在上漲,所以可能鋼鐵相關的東西也會跟著上漲。當然這些原物料上漲,最後可能也會導致散裝航運的運價跟著上漲,反正都是息息相關的。我覺得這個全部包起來,就是一個泛通膨題材。我覺得泛通膨題材,可能會是 2021 年的一個機會,就是漲價的東西。那對於台股來說,台股最喜歡漲價的東西,很多你做中間財的,比方說今天上游的原物料漲了,可是你手上還有存貨,那你存貨也可以跟著漲,再來就是你之後報出去的價格也可以跟著漲。所以其實台股還蠻吃這種漲價題材的。

現在再回來講航運,因為疫情的管制的關係,所以貨櫃的生產受到影響,或是原物料價格上漲,所以貨櫃的生產受到影響。再來就是塞港,什麼叫塞港?就是貨櫃拉到一個港口去了,比方說現在英國和地中海那邊最嚴重。我把貨櫃送過去之後,我要把裡面的東西清掉,貨櫃要送回去,可是問題是,今天在港口的工作人員是不夠的,這是第一個。再來就是,因為港口工作人員不夠,所以很多貨櫃沒有辦法順利地清掉,但是有一堆新的貨櫃進來怎麼辦?就堆在這個儲存空間,可是儲存空間又堆滿了,那怎麼辦?就是讓船待在海上。所以因為種種的關係,讓這個貨櫃的需求變得非常的緊繃,所以大量的漲價。相信你最近如果朋友在做這種進出口,應該知道貨櫃的報價變得非常的貴。那目前我聽到業界的朋友,幾個是跟我講說,差不多在農曆年前後會緩解。

這種東西,當然我們不確定股價什麼時候會停,但是我告訴你,它最後那個反轉也是很犀利的。所以如果你真的等到,比方說現在你看可能各個論壇都在討論的時候,你要去進場當航海王的,我就建議你……我就建議你回聽一下當初我建議大家防疫股那集。那時候講的時候我是講早了,後來防疫股還要再上漲一波,但是你現在回頭看,我當初講的那個位置,就是相對的高點,那很多防疫股已經回不去了。我覺得其實在航運股也是差不多的狀況,但是我只是學聰明了,我等到它媽的先刷一根,我再講,至少我這樣勝率比較高。

***

OK,其實在過往這樣子案例很多,除了剛才前面提到的,我最喜歡的散裝之外,那像是貨櫃輪,雖然貨櫃輪我覺得其實以前到現在沒有那麼 sexy,它的題材性比較差,因為它的成長也很差。根據一些國際機構的調查,差不多貨櫃輪就是一個已經算是飽和的,然後每年大概成長可能 2% 到 4% 之類的,就是一個我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夢想的產業,它真的很窄小。一個沒有夢想的產業,竟然因為疫情,重新變成一個當紅炸子雞,有時候就是這樣,人生充滿了一些不確定性。

那除了貨櫃輪之外,當然比較熟悉的,像是大家看到比特幣大漲,其實當初在挖比特幣的時候,很多人是選擇用撼訊的卡,那是國外網友發現說撼訊的卡拿來挖礦特別好用,所以那時候撼訊就大飆漲。可是等到撼訊的財報開出來很漂亮的時候,就是你現在想下去回測,在財報最漂亮的時候,它的股價已經跌到一半不值了。

而且這不是第一次,除了撼訊之外,在後來的國巨,2018 年。2018 年那時候是整個被動元件大缺貨。其實,以業界規模來說,最大的是村田製作所,再來是 Samsung,再來是國巨,再來才太陽誘電,二三四名可能會稍微排列組合一下,不過其實最大就是日本的。一般來說最大的就有定價權,價格是他決定的。但那時候其實漲價還是以台灣的國巨、華新科這邊在帶動漲價。因為那時候發生的事情是村田調整它的產品配置,它往車用去布局,所以它減了一些電子產品這邊的布局,那些產線就把它收起來了。同時間發生的狀況是 iPhone,新的 iPhone、新的 Mac Pro、新的 iPad,它們裡面要使用的被動元件數量大幅的上升,那時候是說翻倍不止。所以,包含像是 MLCC,所謂的積層陶瓷電容的需求就大暴增。那日本這邊又在做供應的調整,所以一瞬間需求超大,供給變很小,就變成台灣的這些被動元件廠可以坐地起價。

先補充一下什麼叫被動元件,被動元件就是你在主機的電路板上,有時候會看到有一些小小顆的東西,那個就是被動元件。一般分三大類,電阻,是用來調節電壓大小跟電流的;電感,是拿來過濾雜訊的;電容,是拿來儲存電能的。反正它就是一個小元件,共同點就是毛利沒有很高,以前其實秤斤論兩在賣的。可是有個笑話是這樣,你賣晶片,是一個一個賣嘛,因為晶片是高技術水平的東西;可是你賣被動元件,並不是一個一個賣,你是一袋一袋賣的,是用秤重在賣的。但是你看到它今天遇到一個缺貨的狀況,它還是可以大飛天。即便平常的毛利,可能跟這些 IC 設計,或是說高階晶圓代工是沒辦法比的,但是遇到一個這樣的缺貨狀況,你看像航運股、像是防疫相關股,做口罩是什麼很厲害的東西嗎?也不是。但是因為緊急缺貨,就算我現在要開一個新工廠也來不及。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豬也會飛天。

被動元件當時飛得非常高,國巨在 2018 年的時候,來到 1310 塊,7 月 3 號的時候來到歷史最高點。同時間,他們開出……因為台灣會開上個月營收,在每月的 10 號以前要開上個月營收。當時開出來 6 月營收,歷史新高。所以非常漂亮,股價歷史新高,營收也歷史新高。同時你就看到有很多法人,像國票最經典,他在國巨 1310 的時候,喊說上看 1800。像 JP Morgan Chase,小摩,他們就喊 1600。那群益 1600,統一 1500,反正大家都會一直往上喊。大家都說,盛況空前,這個產業目前供不應求。有沒有覺得很類似?發生在航運股也是這樣,告訴你說,看不到未來需求的終結。在防疫股也是,看不到未來需求的終結。在撼訊那時候也是。反正,我跟你講,在當下你可能會看到很多這樣的消息,你可能就要自己稍微繃緊皮,不一定說派對結束了。有時候新聞出來,比方說像航運股可能在 11 月、12 月,新聞就開始出,可是還是繼續漲。但不代表新聞出來,百分之百等於要出貨,可是你可能就要開始繃緊皮了。

這些目標價都喊出來很漂亮,那之後發生的狀況,就從 7 月 3 號歷史最高點之後,就回不去了,然後就一路往下跌。即便在七月跟八月開出來的營收,也就是說,在八月跟九月開出來的七月跟八月的營收,都是歷史新高,還是不停的 month-on-month 跟 year-on-year 持續上漲,月增跟年增都持續上漲,非常的漂亮。但是等到八月開出來歷史新高的營收時,股價已經剩下 550 塊,從 1310 跌到 550 塊。那時候就發生很多的散戶悲劇。雖然現在國巨要再一次地回去 550 塊左右,但是那是幾年後的事情。

那時候發生的狀況是這樣,很多人就拿著財報、拿著營收說,現在非常便宜,為什麼?因為他最高點的時候 1310,可是營收沒有比現在好。那現在,營收這麼好,股價應該要更貴。聽起來很合理,但其實這個就是我們講的,暈船,跟股票談戀愛。你要想說,那些從 1300 往下殺的人,裡面有一大堆法人,他們比你笨嗎?他的消息來源比你少嗎?你這個營收是每個人都看得到,我媽都會看的東西。所以你拿著一個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然後股價的命運就已經反映給你看了,可是你還是不相信,繼續抱著,那可能一抱就是兩三年。那還很幸運,國巨現在又爬回去五百多塊,所以可能五百多的有解套。但是有一大堆是可能八百、九百就開始在接刀的,我相信要回去可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就要像禾伸堂,在兩千年創了一座山,之後這個山要回去是好久以後的事情。

其實像這樣的東西,任何在做這種中間財,然後搭上機會財風潮的,他們後面進入這個景氣循環裡面,在非常熱潮的時候,他會大量擴產,因為他要去符合大家的供給,因為這個東西要賺。就跟搶種高麗菜差不多的道理,開始狂種、狂開廠。可是等到需求一結束的時候,就馬上要面臨產能過剩這件事情。而且產能過剩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你要去庫存,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可能就會讓這個股價要摔好一陣子才會回來。

所以像這樣案例,在台股真的層出不窮,就現在的航運、之前的防疫、之前的被動元件、老實講之前的挖礦題材,其實到最後就是,他會進入一個循環,這個循環可能等到下一次循環產生的時候可能是好久以後的事情。

不過大家聽完也可以自己有一個題目,就是被動元件的循環,我可以大膽告訴你,它未來就是沒幾年就有一次。所以如果你有搭上車,那就是恭喜你。但是還是要記得,任何這種在賺機會財的,你千萬不要抱著財報在那邊靠槍,因為那個是過往的事情。你要記得過往很漂亮,因為那時候缺貨,是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想要這個東西,所以價格有往上哄抬。但是問題是等到缺貨過掉的時候,你就會回到你本來該有的樣子,甚至會再往下跌,因為你產能過剩了,你的產能比你當初缺貨前更多,但需求是沒有變多的,那就會產生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

好,那這邊就提供給所有你可能有買進類似相關股票的人,當一個借鏡,我不是叫你一定要跑掉什麼,但是你要很清楚這件事情,就是不要跟股票談戀愛,特別是這種賺中間財賺一波的,你可能就會受重傷,假使你死心塌地暈船的話。

***

QA 前這邊,蝦皮有贊助一個廣告,就是他又提供給我們的書單一些優惠折扣。蝦皮其實不是只有二手書,他也有一大堆新書,特別是他們開始做這個蝦皮書城之後。目前我們合作第三次,所以很多人都可以照我書單上面的連結,買到我推薦的書,而且是很實惠的價格。像墊腳石、誠品、讀冊、三民,他們都有在蝦皮上面開店。每天你只要買滿 299 元就免運,同時還有 73 折起的優惠。所以不管你是什麼小菜雞、跟單仔、滿手現金仔的散戶還是專業股民,你都可以在蝦皮上面找到適合你的書。當然你也看我的書單,我的書單在 Facebook 或是 Telegram 的貼文裡面,有個傳送門點進去可以看到書單,裡面都會有一些我推薦給大家的書,都是真心推薦的一些好書。那如果你本身沒有什麼閱讀習慣,你也可以在蝦皮上面閱讀節找到一些可能不一定有用,但是會讓你心情很好的文創小物之類的。

1 月 5 號到 1 月 8 號,閱讀節的期間,你使用股癌的折扣碼下單,確認完成訂單且消費金額最高的兩位消費者,還可以獲得蝦皮書城的購物金 1000 塊,有兩個人可以獲得。另外不限消費金額,再額外抽出三個,贈送可愛的文創小物。一樣,發在連結欄,那書單裡面,書的連結都是蝦皮提供的。

目前有在介紹的幾本書,像一本是這個《零規則》,Netflix 的 Reed Hastings 寫的,這本書我覺得是去年影響我最大的書之一,那我開始有些觀念上的改變。還有一本算是比較舊一點的書,2017、2018 年的,叫《真確》,《真確》是幫你調整你的一些邏輯上、直覺上的一些迷思、錯誤還有偏誤。我覺得這個東西對大家的判斷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還有一本是 Ben Horowitz 的《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這本書我覺得蠻好讀,還蠻有趣的。除了這幾本我新增的書之外,還有一本我真的超喜歡的書,但是它在一月底才會上市。它是一本原文,原文我就把它看完了,我覺得真的超適合大家的。這本書後來在中文版,天下也有出版,等到一月底才會出來,到時候我會放進我的書單裡面。所以如果大家想要跟我一起閱讀,你就可以在這個書單裡面找到對應的書籍。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不管是投資或是人生路上,多看一些這樣的東西,對大家應該是有蠻多幫助的。

***

好,我們來看 QA。

QA 第一個,Fxxk12F8158 說:「大家一起來玩舉重,抓舉、挺舉很帥的。」

我沒有在做舉重,比較像是健美這一種,雖然也沒有很美,也沒有緯度。可是我做的重量差不多是落在,像臥推大概是一百,那做背,三項大概都是一百多,所以沒有像舉重的人可以做超級重、做一兩下,我都是做八下,我比較喜歡的。

他說:「請問主委,買 0050 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接近大盤的表現,那買大小台指期貨的績效是不是也差不多?」

是啊,如果說你用期貨去槓桿的話,確實可以拿來當成是追蹤台股的一個方法。期貨你只要把槓桿去掉,它不是一個不能碰的東西。去槓桿,就是比方說像大台,大台的一點是 200 塊,那像台股是一萬五千點,所以等於說你要有三百萬,你放三百萬的現金在裡面就等於是去槓桿,完全沒有槓桿。如果說你只放三十萬,那就是十倍的槓桿。但是很多人搞不清楚期貨槓桿不可以開太大,因為開太大如果今天遇到一個波動,像 2 月 6 號期貨大屠殺這樣,他自己就把你洗出去,有時候有那種非自願的狀況,他就會自動把你停損掉之類的。所以我個人是建議,期貨畢竟是衍生金融品,但是確實,我知道這是一個方法,你可以使用期貨,然後你去槓桿,來當成是追蹤指數的一個做法,你可以一直這樣做。

***

下一位 Kastellan 說:「主委安安,我已經 high 起來。大概九月開始聽到主委節目,現在一陣子開始分散投資標的,真的可以好好睡覺,睏飽數錢。想請教主委,保險到底該佔總資產的多少?剛出社會想問一下家人之前保的保險,算一算一年要繳十萬多,對剛開始工作的人來說簡直驚為天人。想請問主委的看法。」

我現在講的東西可能比較政治不正確,因為大家一定會告訴你說人就是要保險,但是其實我覺得,看你,你命就是鳥命一條,你也不一定要保險。有人會說你鳥命就是更要保險,我還是強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每個人都不同看法。那我覺得當然,如果你今天有家累了,家裡面已經有小孩、有老婆了,那你可能要去注意一些保險,特別是那種可能會對第三人造成侵害、會造成你要賠一大筆的,那這種保險是很重要的。因為像是那種你去槓桿的感覺,你投入小小的資金,可是得到的保護是巨大的。像是意外險是可以稍微看一下,但是其他那種要讓你繳很多錢的,甚至那種保本型的保險,我覺得那些都是……算了,我也不想斷人家財路,但是你應該知道我這樣講什麼。

***

下一位 15172 說什麼:「五星噴噴,主委唸我。」「先不問主委,主委的講話邏輯、表達能力是受到家人或朋友的影響,還是天份居多?」

好問題,其實我到現在都覺得表達能力沒有很好,比方說有時候會一些贅字,「其實」、「其實」、「然後」、「然後」這樣。可是有時候覺得,如果我沒有講「然後」跟「其實」,反而會像是念稿,就沒那麼順,所以真的不知道到底是怎麼樣。不過我覺得,表達能力跟愛講話是有關係的。雖然我平常是一個蠻孤僻的人,但是,像我媽小時候就被我抓著跟她講話,跟她講故事三小的。那我老婆現在很常被我抓著一直講話,他們就是很習慣聽,也知道我話多。所以其實,在我身邊的人,可能因為很常聽我講話吧,而在講話的過程中,我那個自覺性是蠻強的,就我每次講完一段話,腦中就會開始轉,覺得我剛才講這段話是不是可以更精簡,或者說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式之類的。反而會有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那我覺得跟這應該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但是我爸媽口才很好嗎?我覺得還好,所以應該不是什麼家人或是朋友的影響。

***

下一位 Skyline0958 說:「五星念我,感謝主委,讚嘆主委。」「自從聽了主委之後,覺得看事情的角度都有更多思考空間,有更多不一樣的看法。去年六月開始執行盤後零股操作,買 0050、0056、台積電、創意、奇鋐等,但因為自己放不住,以及心態不夠純正,導致最終只是打平。最後重新調整心態,跟著大盤走,資金分配,一次分配兩成出來做主動,其餘全部跟著台灣大盤。感謝主委讓我對投資跟看事情的方法,有不一樣的想法。然後先知瑪莉的 cheer 超好聽。另外跟主委分享,喜歡第一人稱射擊可以考慮《毀滅戰士:永恆》,動感後搖再加上這個重金屬配樂,只有爽快而已。」

感謝,去找來玩看看。

***

下面一位是 Furry,他說:「主委安安,我先 high 起來。」「今天聽了主委講的,在 170 附近買了一些精材。」

我都不記得我推薦你買精材,只是有聊到。老樣子,拜託大家真的不要聽了節目馬上去買什麼,我會覺得有心理壓力,因為其實我就是跟你聊到,要不要買,記得,那是你自己的判斷。因為其實到最後你會發現,基本上,台股、美股所有的熱門股、大型股,一定都會聊到,觸角都會摸到,所以不是叫你全部都要買,你自己要小心。

他說:「現在小賺,然後想要請問主委,對於這種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的股票,該怎麼判斷要何時出場呢?以前買的股票,都是看他過前高的時候,量能有沒有表態,但是沒有遇過這種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的股票,因此想請教主委的看法。」

我個人是覺得,目前台積電集團整個都超旺的,除了台積電本體、美國的 ADR,旗下的 IP 設計廠創意,還有現在你看到的精材,後段封測的精材,其實表現都非常好。那精材,我之前買的時候均價差不多四五十塊,那時候買一大堆,那個對帳單我一直都還留著,會貼出來給大家笑一下,因為它現在已經大概漲四倍以上,五倍了。我個人覺得,你知道,偶爾就是有這樣錯過的東西。那精材,其實我以前也是看好說,因為他是台積電集團,但是因為蹲很久,它都沒有什麼動作。直到最近台積電突然……莫名其妙,台積電它不是說有什麼大變革,有一個新的變局,所以他決定做了什麼樣的東西,然後導致台積電變成現在這樣,沒有。其實我覺得現在的台積電跟幾個月前的台積電,是一樣的台積電。所以有時候你會發現,股票市場有趣的地方就在這,大家突然對他關注變多了,或是說,一瞬間他的需求可能開始慢慢往上漲了,但是股價會動得更快,股價一定是跑在最前面漲最快的。那台積電集團因為最近很旺,所以你說精材或是創意會不會有歷史新高?當然都非常有機會,反正就是一直漲,目前台積電集團老實講真的太可怕了。那現在才要追的,要小心,但是已經先買的,那沒差。

我覺得,挑戰歷史新高,當然,你要先用基本面去判斷,就是公司未來展望有沒有問題。其實所有的買股核心都還是,你要先對基本面有研究,千萬不要單純就是看線圖當沖,那不可能會贏的。你說你完全都只看線圖當沖,你買一堆垃圾,你買一個垃圾,你買突破,之後一定會倒回來。但是你買到一個未來表現很好的,比方說,中美晶集團的中美晶,你買突破,一樣是買突破,但是這個就會賺錢,因為它是有基本面支撐的。所以,其實我覺得技術面充其量就是輔助,不要太信賴、太仰賴,你可能到最後會發現,那個對跟錯可能就是一半一半,所以沒有什麼絕對的參考價值。至於該什麼時候出場,當然就是基本面有一些轉換是你不喜歡的,那可能就可以出場。再來就是,你可以設定一個動態停利,動態停利已經教過N百次了,反正有很多方法可以出場,可以保住至少說你不會空手而回,那都可以參考看看。

***

好,下面一位 persi10442 說:「感謝主委,上個月聽到主委的 podcast,就覺得主委的聲音,會讓人耳朵懷孕,又很像朋友在靠北的講股票。內容也很充實,就愛上了拉著老婆一起聽。我跟老婆的投資也是大部分被動投資加上一些 ETF 溢價套利,畢竟台股的菜雞多,這樣的操作也算是不錯的獲利。」

很聰明,這是宰菜雞,特別是 ETF 有些剛上市的時候,你發現它溢價超高的,大家也買得很開心,不知道在衝三小。

他說:「也認識了這個朋友是做主動投資的,從財報尋找一些別人沒有發現的消息,超越效率市場假說,這個複利,獲利豐厚。主被動不一定哪一個比較好,重要是看你想花時間在生活還是投資上,還有主動的選股能力夠不夠。的確沒有必要唯我論相輕。很認同這集 podcast 內容,希望還可以講更多自己選股的策略,不知道是看基本面、技術面、題材、動能操作還是全都看?因為主委的選股操作,聽起來是有超越大盤的,謝謝主委分享。」

對,沒錯,因為我剛才前面有提到,未來可能會多講一些這種基本投資概念的東西。

***

下面一位 CatsTap 是一期,他說:「中壢獨特哥,這個鬼 ID。五星吹捧到花式噴水。很認同主委提到改管的看法,心中自卑的中二智障才會想要改管,在半夜吵人家睡覺。哪個立委敢提法案制裁、根除這些人,不管是什麼黨,他就有我的票。很高興主委終於比較完整的講了資產配置、被動指數的投資概念。我自己一直都是從綠角那套做法的使用者,並持續地看相關書籍來強化概念。但有點不認同『小孩才做選擇』這件事情。小弟覺得一般人一開始都沒有選擇,因為資金有限,一開始還是先把大部分資金放在低成本追蹤大盤的 ETF 上,先贏過大多數主動選股仔,同時努力投資自己,增加本業收入,提高可投資金額,手癢再投入部分資金到個股,會比較好吧?」

這個做法也是可以,所以老實講,我覺得這些都可以。因為主動選股做得很厲害的人,我真的也認識很多,有時候就是朋友圈的問題,你當然可以把自己鎖在自己的圈子裡。像綠角,綠角我是還蠻喜歡他寫的東西,可是他有时候講話就是有點像,他把別人都當白痴,就只有他的方法最好,類似這樣,我不覺得是這樣,他的方法是很好,沒錯,但是不是只有你的方法是方法。大概是這樣子。這位 CatsTap 提的做法,確實如果說有些人,他一開始本金……因為他也沒有時間花太多時間,像上一位留言講的,你去財報裡面找到一些端倪,然後你主動選股獲得很棒的績效,可能很多人是根本沒有時間做這件事情,或是他就是辦不到。那你當然就可以直接去採行這個資產配置的方式,反正就先求穩,慢慢地滾出本金之後,再看你要幹嘛。這都可以,所以我覺得大家就是不要太思想僵化,反正我們這邊就是一個很開放,什麼東西、什麼看法都可以討論,那我覺得,真的是,不要有那種唯我論的現象,對大家會有很好的幫助。

***

下面一位大安吳彥祖,他說:「主委求救,我先吹捧主委。想請問主委對於最近虛擬貨幣暴噴的看法?留言當下,比特幣漲 5%,以太幣漲 23%。剛好最近網路上有很多看起來像是唬爛的智能合約 Forsage 的廣告,又認識學長每天都在 PO 自己有幾顆,『想賺錢,歡迎私訊』那種感覺很騙的文。個人是長期看多虛擬貨幣,之後也打算定期定額買以太跟比特幣,對於智能合約 Forsage 想請問主委看法。」

我直接講我對於整個幣圈的看法。因為我現在開了一個加密貨幣群,其實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還蠻開放心胸的人,因為你知道加密貨幣群他們喜歡酸爆傳統金融,就我們這種會投資股票的,就是說我們都不睜開眼看世界。確實有蠻多像我們這種投資股票的,有些,比方說你自己有看一些粉專就知道,他們覺得加密貨幣完全是詐騙。我覺得我是屬於比較有開放心胸的,所以我就開了一個群,看大家討論,我也了解一下。我們先看到一個比較初步的現象是這樣,我相信很多在加密貨幣群的,年紀是比較輕的,因為講話比較嗆。確實也是這樣,因為整個幣圈的人講話真的比較衝一點,我覺得是因為年紀比較低、比較小。再來我相信很多應該是空手仔,嘴巴上跟你講說有很多顆,但實際上不一定有買。當然裡面有很多人是有買,因為我認識他們,可是我知道一定一大堆是空手,然後在嘴巴賣夢的,一定超多這樣子的人。因為其實你看美股群跟台股群就知道,一個下殺大家就會出來講,因為那個是你的錢,你會想要討論。可是加密貨幣群,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長期的訓練,畢竟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所以他們已經習慣了,也不一定。可是我覺得應該相對空手的人是比較多的。

那對於整個幣圈的看法是怎麼樣?其實我有一些幣圈的朋友,最近有比較密切的一些討論,甚至想要做一些白痴的事情,自己發行一個智障的幣,然後大家拿來玩一玩之類的,不知道上什麼交易所割大家,不會割大家,就是覺得,反正大家喜歡玩這個是不是?來啦,我們會發行一個股癌幣三小的。那同時我覺得,整個加密貨幣,它的核心是區塊鏈技術。我個人覺得區塊鏈技術,雖然它講了去中心化,那去中心化,老實講,你會不會發現,不要說像網站,一開始的目的也是去中心化,希望大家都可以去寫這個東西,可是最後面還是回到中心化,就是有像 Google、像 YouTube 這樣,它去決定你要看什麼。我不是說 Facebook,它去決定你要看什麼。那這樣的東西才是可行的,因為它有辦法有一個商業模式,有辦法賺錢的東西,才會辦法持續下去。所以其實,我對於去中心化的概念並不是百分之百認同。但是我相信,這些區塊鏈的技術,比方說像有一個應用,我覺得就蠻有趣的,就應用在病歷上面。因為你可能到每個醫院,都要再去寫一張病歷表,那可能你換醫院,人家也不知道你以前的病歷是怎麼樣,那個資料也很難去整合。如果說假設用在區塊鏈技術上面的話,因為它是一個可能無法用單一電腦去竄改的資料,它是沒有辦法的。那這東西是可以跟著你的,這個東西可能在未來的應用,就有一些事務上是可行的地方。所以我覺得,整體的區塊鏈技術,我不會覺得它是一個詐騙。

但是加密貨幣,我就坦白講,它賣的一大堆都是詐騙,特別是一大堆在做 ICO 的概念,那個幣是有什麼幹用?一點幹用都沒有。現在有資格發幣的,我可能就覺得這個幣會有價值的,第一個當然就是比特幣,因為畢竟它是一個信仰中心。其實,講信仰並不是在貶低它,因為每個貨幣也是一個信仰,人民幣也是一個信仰,各國的貨幣,嚴格來說都是信仰。因為現在已經不是金本位了,已經跟黃金脫鉤了。甚至講黃金也是一種信仰,雖然你講說黃金可以在工業上用或什麼,但是你他媽的黃金都會拿去比方說導電或幹嘛用?黃金也是堆在家裡當裝飾。所以我覺得,各個幣都是一種信仰的呈現。比特幣,畢竟是信仰的中心,所以我覺得它是一個觀察的要點。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跟大家講說,甚至你資產配置裡面,你是一個心臟稍微大一點的,你可以配置一部分去放比特幣,而且那個績效可能會很好。這應該講過好幾集都在講這件事情了。你也會發現,我只講比特幣,我甚至講以太幣都不講,因為我覺得核心就是一個。那未來交易的話,我相信比特幣並不會是一個交易的貨幣,它比較像是一個貴金屬,還有一個價值的定錨的存在,因為畢竟它的波動還是太大,波動太大的東西是沒有辦法當一個主流的貨幣的。那其他的小幣,更不用講,就是完全,對我來說,那個就叫資金盤,那個就叫做是,圈你進去,大家炒一波就走,就像是香港的仙股這樣,飆個好幾倍,然後之後看誰留下來洗碗。所以我個人是建議你,你看到很多那種跟你吹說,自己他媽手上都好幾幣,很屌、跑車這種,都要小心這些人。各種小幣,我直接坦白講,我都是不看好的。我看好整體的區塊鏈的技術,我看好比特幣,它可能就是信仰的中心,但是我是不看好一堆有的沒的、阿撒布魯的小幣的。大概是這樣。

好,那這一集節目就先聊到這邊,感謝大家收聽,ㄅㄅㄅㄅ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