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逐字稿 EP80:菸之帥照流出

日期:日期未知

逐字稿內容

歡迎收聽《股癌》,我是謝孟恭。現在時間是 10 月 17 號的下午 2 點 18 分。

本集節目是由 B-FAC 科技保養品精華研發室贊助。B-FAC 是台灣第一家推出真正 30 天滿意保證的肌膚保養品牌。我聽 B-FAC 他們解釋這個滿意保證,我就蠻屌的。像其他保養品他們推出的滿意保證,多半是給你一個小樣品或是試用包,那如果說你不滿意的話,你還是要把未開封的正品給寄回去。但是 B-FAC 沒有這個誤區,他們正貨商品,就算你用到一滴不剩,你只要不滿意上官網點一點,扣掉手續費就退款給你,就像好市多在賣這樣。那如果你不是故意全買全退呢?他們也不太要求消費者會把商品寄回去這樣。每一款適用 30 天滿意保證活動的商品都提供一次的保證退貨服務,所以我相信我們聽眾素質很高,應該不會故意搞他們,點一堆退一堆這樣。反正你就挑你想要的試看看這樣。

那為什麼 B-FAC 會這麼有種敢做這樣子的滿意保證?最主要是因為 B-FAC 的第三代商品,他們全品項都是通過教授級的配方師,還有知名第一線的皮膚科醫師共同開發。首先他們會先確定想要解決的一個肌膚問題,然後把臨床醫學的配方經驗、國際文獻全部拿一拿、絞進去,設計出理論上的最佳配方。但是到這邊其實還是不可以確定說這個配方的功效是不是市場最好的,所以 B-FAC 決定投入 IRB 人體實驗,而且不只是用國際藥廠標準的盲測,還超越標準,把市場最熱銷的產品買回來一起盲測、一起 PK 這樣。必須要把主客觀的數據都贏過對方,才會讓這個產品去上市。

但是 B-FAC 的開發團隊可以坦白講說,他們第一次的人體雙盲實驗基本上很大機率就會輸掉。沒關係,輸了就重來,調整配方重新測試,直到贏過市場的熱銷產品為止。他們有一款商品,光是盲測就做了破千人次。只要每失敗一次就要重新來過,燒個百萬這樣。反正就是用海的海過去就對了。

太太收到他們的第三代商品了,我覺得這次少數她用了之後有在讚美的產品。其實主要是因為她很挑,她非常挑這樣。她說是因為這個產品的成分單純,而且很便宜,因為我今天有在節目提過說,她比我還客家,客家中的客家,很省這樣。她是龜毛的使用者,其實主要是因為她的肌膚是比較敏感的。我陪她去買東西,她就跟我聊成分什麼的。我們之前像是回來台灣的時候,她那時候去買防曬,買了四幾種,便宜到貴的都有,但是最後面好不容易就挑到一個,就是她用了之後,她臉不會覺得很燙,不會整個紅腫起來的。所以她其實算比較挑剔的。B-FAC 她用的是還蠻滿意的。

所以如果說你對 B-FAC 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在連結裡找到我們的專屬賣場連結。這一次我們有這個主委的專屬優惠組:菜雞抗痘組和老司機修護組,多款的組合包。你不知道怎麼選也沒關係,你只要進去產品的組合頁面,它就會按照你自己的狀況有了各種說明,然後你再繼續挑你要的東西就好,很簡單。那組合包是 2760 元,本身 79 折,打完折就省了 500 元。那直接等於在用我們股癌的專屬優惠 GOAY1,就再折 100 元,最高可以直接幫你省 700 元。那如果說你想要買單品商品的,你也可以直接到 B-FAC 官網一樣用這個 GOAY1,滿 500 免運,那滿千就折 100 元。一瓶不到 400,要買好幾瓶,根本就是包養的財富自由。提醒這個主委的優惠包組合包活動是到 10 月底,但是這個優惠碼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那組合包就到 10 月底這樣。但有需要的朋友,你就可以上這個 B-FAC 的連結去看一下。

那首先網路上我現在看到最熱的話題呢,應該就是蠻多匿名的粉專,大部分都是匿名的,然後在戳殺百靈果跟范琪斐,就是因為他們挺拜登陣營、民主黨陣營,看起來是這樣。那其實從一開始我認識他們,我就知道他們是泛民主黨的。我們也在私下的聊天中,有蠻多這個交鋒的,因為大家只有川粉,你知道這家最瘋的是,有些人還會檢討我不夠川。你知道他們在出征他們下面講,下一個是股癌。有些人講說股癌是川粉。不管,反正要出征。所以就是一群社會敗類,下面有長很多社會敗類,然後就趁這個機會,就想要一起,你知道,因為像是搞共產黨的,批鬥跟鬥爭。找出來,你看那個李毅誠、台通,有跟他們拍照,他們都認識。他們有跟呱吉拍照,都認識。都要一起幹。我覺得這些人就老殘,他們在現實中,可能是窩在家裡,還以為人都不懶得看的社會敗類這樣。所以在網路上有一個發聲的機會,很好。

那只是我覺得,當你在攻擊百靈果跟范琪斐,你仔細想像一件事情,他們真的有值得這樣子的攻擊,特別是這個選舉並不是台灣人的選舉,是美國人的選舉。雖然說我支持川普,但是我從來也不會去情緒勒索大家,跟大家講說,假設川普沒有上,世界就會毀滅等等。為什麼?因為其實在 2016 年的時候,如果大家還有印象,2016 年的時候,在論壇跟臉書上等等的你看到的,最主要的主流聲音是支持希拉蕊的,那時候最主要的主流聲音是支持希拉蕊,那時候川粉幹超少的。你現在回測也 OK,你就回去看 2016 年的文章就好了。那只是大家都沒有想到,川普上來之後,Surprise Motherfucker!然後本來大家覺得,川普上來他就是商人個性,他會把台灣賣掉了等等的。可是川普上來之後,他成為我覺得歷屆的總統之中最挺台灣的。那說他最挺台灣,其實我覺得也有點相悖,其實不應該這樣講,應該是說,他是要守護他的 America First,就是他的政見,他有落實他的政見。他讓美國有錢,他讓製造回流,他讓美國再次成為霸權。他要去掙脫掉一些束縛美國的東西,要不然說各個國際組織或是一些環保的團體,他們需要美國可以控制碳排等等的。可是美國其實在很多的組織上面,他們是花最多錢的,但是他的碳排,假設按比例來算,他花錢的比例又不等於他碳排的比例。所以其實美國有點像在 carry 很多世界組織,就是以美國為首。但當然他們也是英雄主義,像比爾蓋茲等等就覺得,這很合理,本來就是要這樣子。可是在川普的角度,他就是有點像是把這個商人的個性給運用進來,就是他要找出一個對美國最好的條件。

那只是他現在這些做法呢,旁支效果剛好讓台灣是在這個風潮上,我覺得是走一個順風局。就不然說對中國的制裁、對中芯、對華為,然後還有說對中國的貿易封鎖,那已經跟習近平談判這些各種一來一往了。他其實最後面這個溢出的效果對台灣是大多是好的。當然還是有一些少部分是壞的,比方說像大立光的成績開出來,就是因為華為被封鎖之後,沒有手機可以做,沒有晶片的,那當然就不需要台灣的大立光的高階鏡頭。那當然台灣的一些供應鏈也因為這樣會受傷。可是我覺得這個是合理的陣痛,在一個國際戰略上是合理的陣痛。那川普的目標並不是說他是為了要讓台灣獨立建國什麼的,我覺得大家都想太多了,可能最後面會倒向這樣,幫忙推進這個進程,可是他的目標絕對不是這樣。他的目標是美國 First,那只是剛好這個溢出的效果對台灣是有利的。所以川普那時候就給大家一個 Surprise Motherfucker,因為本來大家覺得看他對台灣一定不會那麼好,結果現在變成隔了四年之後風向大轉變,變成挺川的是大多數。

其實我相信在台灣的這個網紅、意見領袖或是我在錄節目的,你在談報導的什麼,大多數應該還是以川粉為主,因為其實這個感受對台灣是最直接明確的。對於美國來說,他那選舉會看所謂的一些價值觀,你對移民的態度、你對女權、同性、LGBTQIA+,那或是你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各種他們會去衡量,因為畢竟他們是美國選民。中國在他們的考量絕對是排在很後面的,中國是排在很後面的。可是以台灣來講,中國一定是排在前面的,我們的主權議題一直以來都會是選戰的主軸。所以說當然你站在台灣的角度來看,那支持川普就是一個很合理的事情,非常非常合理。所以我覺得,你知道,到最後再來只要交給美國人去選,所以台灣人不要太瘋,因為你們這樣去,很多人去攻擊。算我這樣講,這個聲音傳播出去,為什麼?因為我相信我們的聽眾多半是比較理智的,也不會說那些人不理智的,你們說我們不理智,出征你這樣。我就只是覺得說,你知道,如果你看懂這個局勢,你就會知道說,本來 2016 年大家也覺得川普一定是不好的,就是主流聲音是這樣,那現在就整個反過來了。你也不知道,比方說拜登上任,因為其實我覺得我的觀察是,美國的朝野共識就是會反中。雖然說可能我相信川普的力道會比較大,可是拜登上任,你說他要去馬上去挺中,我覺得不太對,我覺得不會是這樣的發展。但是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到底為什麼要用這種攻擊、怒罵的方式?

那我剛剛看凱莉的貼文,凱莉貼文講說,他們的聽眾有要去說明一些明明就是被惡意解讀的東西,可是都被人家刪光。所以我覺得這就變成,因為在帶風向。我不喜歡這樣的東西,那我覺得大家理性一點,反正我們就一起看選舉,選出來到底是誰。誰任之後,搞投資的調整投資,搞政治的去調整你的政治策略、布局。但是我們台灣都沒有投票權,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這個事情搞到大家互相殺到這種程度,因為我覺得大家應該也沒有那個自信去講說,比方說川普第二任,他對華為的力道會再更加大。我覺得你知道,其實如果說你不是只是單純一個政治人,然後你有在跟這個經濟議題的話,你就會發現,比如說像最近華為的最後這個 AMD 跟 Intel 的重新出貨,變成台積電等於間接的可以重新供貨,雖然目前只有在 CPU 的部分。只是目前的 5G 大戰已經徹底的打響,蘋果已經開始推出了這個 5G 手機。本來很多在懷疑 5G 風潮的人,我覺得到現在你們該醒,到現在說 5G 是假的、5G 是在操作的。我覺得要嘛你沒有進市場,要嘛你就是注定當個賠錢貨,就是 lag 到爆掉,你就是整個 lag 到爆掉。那當美國的這個政營他們重新站穩之後,你很難保證說,反之,走川普會不會就是對華為就不會殺到底了?因為對他來說,其實最大的美國利益並不是把中國給毀滅。那是站在台灣人的角度,你會這樣看自己,你覺得看最大的利益就是中國趕快共產黨解散,變成民主政權,是對我們最好的。可是問題是在美國的利益上,我覺得他們當然是想要推動改革開放之的一部分,可是其實最大的利益就是你中國人繼續幫我們生產美國人不要生產的東西,然後呢,中國人的內需市場可以繼續的來灌溉我們美國人的市場。這是他們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不覺得你要講說,拜登上任一定會挺共,我覺得不一定。那你說川普一定會打共打到底,我也覺得也不一定。到底誰有把握把話說這麼死? 2020 又把話說死了。所以我覺得大家放寬心,然後不要想太多,那就靜觀其變,把它當成一場戲來看,我就罵完了。

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 Hunter Biden 最近在媒體上沸沸揚揚的事情。雖然這個,其實你現在去看到美國的媒體也有平行時空,不是只有你台灣有,美國也有。Fox News 大篇幅的在講這個東西,你上了 Fox News 的官網,那頭條,然後跟前面那排行的幾個全部都在講拜登跟他的兒子通烏的事情。那但是呢,如果你今天上 CNN,你會發現完全不見,我那時候看的時候完全不見,連續看兩天都不見。那到現在我是還沒有再去看第三天,到底狀況是什麼樣。反正就是媒體選擇性報導,大概狀況是這樣。那其實這件事情在之前就燒過一次了,因為川普呢年初的時候被彈劾,就在講這件事情,因為川普去要求烏克蘭的總統澤倫斯基去調查拜登跟他的兒子到底有沒有在搞什麼弊案。那也因為這樣子,他就被眾議院就去彈劾他,那兩項罪名,兩項罪名最後面是無罪。那他也是美國的第三個總統被彈劾的。所以那時候本來大家以為說看川普被彈劾掉很緊張、很抖這樣。不過最後面川普是無罪,那也因為他無罪,那時候大家覺得說哇這個事情對川普一定是一個大加分等等的。但其實最後面你會發現在支持者的心中,其實相信這件事有的,跟相信這件事沒有的,就完全就分成是兩派。

那這次會主要再燒起來是因為拜登的兒子他去修電腦,然後資料流出。這有沒有超熟悉的?以後,我跟你講,手機跟電腦壞掉,物理摧毀,自己把它砸爛放在家裡就好。就不要拿去什麼送修,因為那裡面有太多的資料了。你知道現在我們的這些電子產品裡面都有太多你私人的東西,那這個如果有遭到,你變得紅了,或者說其實也不一定你要紅或不紅,但是人家可能就是看你的東西,就會去做一些有的沒的。所以其實如果你懂電腦的,跟送修前,就自己先拆硬碟等等,這可能是你要比較注意的。那 Hunter Biden 被流出的東西就包含一些就是比較菸照,就是躺在浴缸裡面抽菸,還有一些沒有穿衣服的照片,就是比較目前有公布出來的就是一些比較裸露的照片,但是我覺得那個尺度也沒有是在到非常嚴重。反而是被公布出來的 E-mail,這 E-mail 就有點像是坐實了川普陣營一直以來的指控,就是這兩父子就是買辦仔,他們就是藉由拜登還是副總統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歐巴馬派他去烏克蘭,然後就從中獲利,擔任能源公司的董事,幫忙敲事情等等的。那在川普這邊的故事,拜登還有親自飛去烏克蘭施壓,因為那時候有一個檢察官要來調查事情。那只是拜登不想要不想要這個檢察官調查出事情,所以就跟烏克蘭的當局講說,如果你不把這個檢察官給罷黜掉的話,我就要斷你的財路跟金援,我就要斷你的援助。那只是在拜登這邊就反過來,拜登這邊的故事就變成說,我飛去是因為這個檢察官調查不利,他沒有很認真的調查,所以我就去警告他們說,你不把他罷黜掉的話,那我就要斷你的金援跟援助。所以其實變成各說各話,變成各說各話。

但是我堅持這一點是,不管是不是各說各話,你都不應該去封鎖訊息,你不應該講說,像拜登這個流出是有一個叫做 New York Post,那他是一個算是小報,那小報爆出來的東西。所以就有些人會講說,小報爆出來的東西,這就是八卦報紙,不要看了。可是我覺得,你只要其實縱觀全球的政治,就連台灣也是有很多的料都是從這些小報爆出來的。所以你不可以因人廢言,就是說他們雖然他們平常的生活是在講八卦,在聊有的沒的,可是有時候是這樣,算這樣講,有一點陰謀論的成分,我不太喜歡陰謀論,可是主流媒體他們是真的有這個力道。因為你現在就看到了,CNN 完全不報這件事情,那 Fox 就可以大力有去報這件事情。所以主流媒體他確實是可以去控制他們要寫什麼的,所以有時候如果說對他們支持的人,或是說背後的金主不利,那他可能就可以選擇不要去報這個東西。那 New York Post 把這些東西報出來,你不能因為說他是小報子你就不看他,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應該要被公開的。那公開之後,當然就是兩邊進來論戰,你們就先吵看看,那吵一吵選民自己就有一個定見。那當然鐵粉還是不會管這些雜音,但是比較偏中間搖擺派的人,那可能就會因為這樣子去左右一個選情。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應該要報出來的。

可是他問題好玩是在說,像是 Twitter 跟 Facebook,那他們都是用他們自己的審查方式,讓這個新聞沒有辦法曝光給大眾。Facebook 做法就是去調降你的演算法,那 Twitter 呢,這個 Jack Dorsey 他的做法更狠,他的更狠的做法是,他不讓這個新聞,你要轉貼這個新聞,你根本就貼不上去 Twitter。其實有很多台灣的網友測試過,你根本沒有辦法去貼這個新聞。那 Facebook 跟 Twitter 的回應,其實當然就是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就是那一套,說我們要去針對這個事情先去做一個事實查核,先去做一個事實查核,然後確定他不是假新聞、假消息,當然我們就會讓他傳等等的。可是我一直都在很好奇一件事,就是說這個事實查核,其實我幾年前,我覺得事實查核是一個好東西,因為那時候看到,你看我們社群媒體這麼多雜亂的假消息跟一些亂傳的東西,所以如果有人做事實查核非常好。但後來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是事實查核,然後幫我自己看到的經驗就這樣,他可以變成是某一個陣營的工具。我今天就去資助去做一個事實查核的基金會或是公司等等的,但是實際上專門去查對面講錯了東西。那除此之外,偶爾為了裝中立,我回去查核一下我自己人,但是我查自己人的東西,我就去查那種很芝麻蒜皮的小事,你知道嗎?就讓大家笑一下就過去了,可是重點是拿來打擊政敵。我發現事實查核也可以變成拿來打擊政敵,所以其實我現在我已經不相信什麼事實查核的東西。那我現在的觀點就是這樣,你就讓所有的資訊都丟出來,那這些資訊可能充滿雜訊,充滿假消息,但是我們就去算從達爾文的演化吧。那些會去相信這種雜訊假消息,沒有判斷力的,可能就是在我們這個新的世代。因為舊的世代是弱肉強食,所以你今天如果說是沒有辦法生存打獵的,那你就會被世代給淘汰。那可能新的世代就是我們沒有弱肉強食,因為現在的人不管是路上什麼殺小的,基本上應該都活著比古代的國王還要好。你有這個馬桶就可以洗屁股,然後吃的餐又有多樣肉菜魚,想要吃什麼都有。你可能現在隨便一個人,都過得比以前的皇帝還要好。那只是我們沒有辦法用這個弱肉強食去篩掉一些人,可是這個新的機制就出現了,就是這些網路雜訊。你會相信這個,比如說這個疫苗是有害的,我不要打疫苗,口罩是有害的,不要帶口罩,就破壞我們呼吸系統。或者說你看到這些新聞,那你受到影響的,你看的就是因為這樣去調整身體的,然後去調整一些做法的。或者說你看了一些投資相關的東西,然後你就他們要的鬼才走、六六行,人前不走,那鬼才走,那你會這樣子把你的錢賠光。而且這可能就是某種新的演化論,就是舊的不適合的掰掰,那可能新的適合的留下來。

那 Jack Dorsey 跟 Facebook 和 Mark Zuckerberg 這樣的審查,我個人是非常非常不可以認同的。我覺得這個新聞就應該要流出來,讓大家去做一個判斷,沒有理由是由你來代大家判斷。所以他們現在幫他們自己贏得了一個聽證會,恭喜發大財,要被抓去說明了。那只是當然有些人覺得好幾說,對他們股價會造成影響,我個人覺得不太會。如果說今天是反過來的話,那我覺得劇本絕對不一樣。因為你知道,其實在美國,在挺民主黨的大多數,然後這些藝人、NBA 球星或是演藝圈的人,他們基本上都是挺民主黨的。就像你看到 Dwayne Johnson,據說他也是跑出來挺拜登跟哈里斯。所以其實我覺得在美國是這樣,挺民主黨的看起來是比較漂亮的。所以如果你今天 Facebook 跟 Twitter 你們敢去幫川普去做審查的話呢,到時候會發生的事情會變怎樣?會變成這個審查一坐下去,馬上你就看到藝人、球星全部跳出來,說要去抵制 Facebook,說要抵制 Twitter。然後跟著廠商就會接著大家這個政治正確的風潮,我就會講說,那我們就一起來,一起來的抵制,我來抽廣告。真的會抽廣告。就像前陣子的疫情,就把我們驗證過一次了,那時候因為 BLM 跟社群媒體有一些衝突,所以呢就決定要抽廣告。但是那時候我在股癌又跟大家分析這件事,我覺得這是一個套路,因為他其實本來因為疫情他就要減少廣告的開支嘛,但是因為這樣可以賺一個名聲,那幹嘛不因為這樣賺一個名聲。可是最後面他們還是得回來,為什麼?因為臉書它就是幫你把用戶都聚集起來,用超讚的演算法。那同樣一樣一筆一百萬,你去路上發傳單,跟你在臉書上面丟廣告,那個效率是他媽天差地遠,你根本找不到第二個像臉書這樣可以丟廣告的地方。很難啦,臉書,我說真的。所以最後一定會回來。而且是因為短線上,反正各取各的利益嘛。這些抗爭者呢,他們就是很高興。那廠商呢,因為去站在這抗爭者這邊,那跟著去把說這個 App 的 logo 給改掉改成黑白的殺小的,然後一起做一些抵制,大家一起撈一波嘛。可是到最後你發現,最後面大家還是會回來繼續用。所以如果今天是反過來,然後如果是幫川普做審查的話,我覺得可能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還不錯的 Dip,那這個 Dip 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機會。但是反過來幫民主黨做審查的話,我倒是覺得就不會了,就不會對這兩家公司在輿論上,或是說會不會遇到抵制這些,我覺得就不會有這樣子的狀況。所以就是一個很明顯的雙重標準,但是這個世道不就這樣嘛?前陣子差不多六月的時候嘛,那臉書不是就說被內部員工也唾棄啊,那被外面的大眾也唾棄啊,因為在這個仇恨言論的審查上不利等等的。反正真的是這樣,反正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是一套話,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套話。那我覺得這就是這個世道目前運行的標準。

那只是當然你可以選擇跟這些人去吵,去搞到自己很生氣或殺小的。但是你也可以選擇站在一個比較局外的角度。就像我算被 Spotify 反應到,那我反而我就直接不加碼你了嘛。那我也懶得去每天破文去罵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被員工綁架。我在有臉書上有寫,但是在 Podcast 上好像沒有跟大家更新這個。最後面講一下,反正就是說 Joe Rogan 最後面自己有在節目裡面,10 月初的節目有跟大家說,其實他並沒有收到任何 Spotify 這邊有去講說,你要去控制你的節目,你要去怎麼樣,有些東西可以講,有些東西不能講,是完全沒有的。那為什麼大家會看到這麼多新聞呢?很簡單嘛,就是因為 Spotify 內部有會議,那有會議裡面的員工就會把這些消息給傳出去。那在 Joe Rogan 角度,他會覺得說,因為你們這些員工年輕人嘛,那當然你會對於一些議題有一些想法,You get woke,你覺醒了。就是國外也有覺醒青年這個說法。你覺醒了嘛,所以你看著對很多議題有興趣,因為我了解我了解。那也沒關係了,所以這些覺醒的人呢,可能就會出來去檢討公司說,你怎麼可以讓這個,他寫了一些讓我覺得不舒服的東西,為什麼可以出來?那我覺得是因為年輕人就太淺。像是要戰年輕人嘛?也不是就是說,很多年輕人因為他們可能剛從學校出來,所以他其實不太知道這個社會的運作是很複雜的,不是說一句話講完就好了。因為說明就變成何不食肉糜這種感覺,你沒有飯吃幹嘛不要吃肉。像那個瑞典的氣候少女,大家都要做綠能。可是問題是,你沒有錢的國家,你要叫他們怎麼做綠能?你要怎麼跟他們講說,你要繼續擁抱貧窮 30 年、50 年、100 年?大家都想跟瑞典一樣有錢。所以你要怎麼樣去要求別人?當然,像這些企業的員工他們也很多就站在這種所謂的政治正確的風潮上,所以他們就會去做很多審查的行為。但其實這個東西從 2016 年一路玩到現在。我之前講過這個政治審查呢,政治正確,其實在 2016 年對川普的選情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大家覺得這個東西很膩、很煩。我在網路上要注意我講什麼東西,因為得罪到人又要被出征了,就很煩。這個東西一路燒到現在,其實當然看懂的人就越來越多了,但是還是會有這種源源不絕的年輕人剛出來。年輕人很多,他們就去接受這樣的價值,他們就覺得說,對於這個社會就是應該要平權,世界就應該是一個家庭,地球就應該是非常美好的。我們的權力追求,其他東西都不要了,最好都不要發展,最好是人跟動物共存,反正就是那些很理想化的東西。但是我不會覺得這樣不好,我覺得其實我們還是要有理想化的東西存在。所以我從來不會去罵什麼左派就是一群怎麼樣的人,但是左膠不好,就是說你完全放棄思考是很不好的。

那最後面就恭喜 Post Malone 他獲得了 2020 的 BBMA,就是 Billboard Music Awards。好像一次拿了九個獎吧?剛好看到那個頒獎典禮超屌,他們推台小推車出來,上面有九個麥克風,就是九個獎杯都是他的。Post Malone 其實我真的超喜歡他的,是我很驚訝的一點是看他才 25 歲。你們去查 Post Malone 的照片,Post Malone,那去查他照片,真的很難想像這個傢伙竟然才 25 歲。可是他創作的音樂真的很讚。大部分的歌曲其實比較像是這種健身房的歌,就是 Hip-hop、嘻哈饒舌這樣。可是有一些歌還蠻特別的,像比方說他新專輯的有一首叫 "Circles",我覺得 "Circles" 就很讚。Circles 還是 Circles,我忘記了反正 Post Malone,Combine "Circles" 應該有找到。而且他那個 MV 的拍攝蠻特別的,就是一般來說這種饒舌歌手臉上刺青刺蠻滿的,他們可能做出來的 MV 就會是一群屁股很大的女生在那邊搖在那邊甩,然後他坐在跑車裡面,畫面要很鮮豔很亮這樣。結果沒有想到他是拍一個中世紀,他自己一個騎士要去救長髮公主,我覺得他真的蠻狂的。然後他的一些訪問其實也很好看,他會有一個叫做 H3 Podcast。那他在裡面就會跟主持人一起去評論一些可能一下大家看到的一些新聞事件等等,或是做一些好玩的東西。我覺得這個人就是非常誠懇、非常有趣。他得了這麼多獎,會感到開心。其實我現在最想要認識的人就是 Post Malone。全世界,我都跟我太太講說,幹我超想認識 Post Malone 的。他的歌大家可以去聽聽看,就從這個 "Circles" 開始入門吧,應該是還不錯。

最後面跟大家做一個總結,就是我跟大家在臉書上面有寫到大立光跟台積電的財報成績。那台積電就不用講,台積電真的太強了,就是 GG 聯邦真的就撐台灣。那台積電真的台灣之光這樣,在現在台幣升值的一個趨勢下的,他的毛利不減反升。那除此之外,營業淨利率、EPS 什麼都是往上飛。但是你目前沒有看到台積電的股價有個慶祝行情,所以應該要把它看成是一個 priced in,就是這個是在分析師的預期內。那其實應該說我看到的一些報告,就是跟台積電他開出來的成績相差不遠。雖然說擊敗大家的預期,可是相差不遠。就是本來大家就是看台積電現在一路的發展。所以你一下子沒有看到股價馬上反應,但是也不代表說這邊就要出貨,就要結束了不一定。因為可能下一季、下下季還是會開出更讚你、更漂亮的成績等等的。那只是沒有馬上的慶祝行情,就代表說這個股價目前是在大家的預期,這樣就 OK 了。所以持續看後續的發展。但是台積股目前還是很可憐,就是垃圾盤,就是他台積電一直在漲,那其他就是漲一漲跌一跌漲一漲跌一跌。那可能我跟大家提到的像 MOSFET,跟這個二線晶圓代工有一些表現。但是其實你看他們表現也沒有像之前多頭市場那樣,就是很強勢,就是瘋狂的漲。漲漲跌跌漲漲跌,但是趨勢上是在往上走。那麼一點台積就這樣。

那大立光的部分,我覺得要關注的就是說,當然他因為華為,他是直接受傷。可是後續就要看有沒有什麼轉機,就不然說川普會不會最後面還是放華為可以繼續做手機。這是有可能的,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那再來就是大立光有提到這個 VR 跟 AR 的部分。因為 VR 跟 AR 是非常看好的,我自己有買 Facebook 的 Quest 2,這一台 VR 機器。那我之前有買 HTC 的 VIVE。那我個人是覺得 VR 跟 AR 在 5G 的快速傳輸之下,可能就可以免除像過往,因為我覺得 VIVE 最大的痛點是,這樣講,就是說很不喜歡它的一點,就是這個 VIVE 他很重,非常的重,又很厚,然後線材,那個銅線超級重。所以掛在身上其實不太舒服。那如果說他可以做成輕型化的無線化,就像是 Ready Player One,之前跟大家聊過這部電影,他可以直接掛在頭上,可以直接帶出去玩,續航力又很不錯的話,那這個東西就有非常地有搞頭。所以我很看好在 5G 之下 VR 跟 AR 的發展,應該會加速。只是目前從大立光的法說會,你可以看出老闆的說法是說,目前這個進展是沒有那麼快。但是也有可能,因為客戶沒有下單給大立光。不過大立光是全球的一個指標鏡頭的一個指標廠,所以相信他的說法還是有一些可以看的東西。那他主要就是說,VR 跟 AR 他們還是以玻璃鏡片為主,而不是像手機鏡頭是以塑膠鏡片為主。但是對他們來說,開發玻璃鏡片其實也沒有特別困難,而且其實這個標準會比手機鏡頭的鏡片還要來得低,就是比較容易去做這樣的東西。但是目前有看到客戶要叫他們去研發這樣的東西,可是並沒有大量的拉貨。所以,我預期的 VR 跟 AR 的發展,就從大立光這個說法,我可能會直接稍微去修正一下。但我會去看更多廠商的說法,可是就會稍微去修正成,可能他的發酵的時間沒那麼快。那沒關係,等我拿到 Quest 2,在群組裡面已經有人拿到了,但等我拿到之後,就可以大概知道一下最新的 VR gadget 已經發展到什麼樣的進化了,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在後面快速的帶一下 Fastly 跟 Cloudflare,就是這兩家 CDN 公司。在我配置裡面,另外一家是 Akamai。我跟大家聊過我是有做配置的。Fastly 那時候就遇到一個下跌,下跌的幅度非常大,我本來帳上是 60%,變成 10%。當然 Net 還是繼續創新高,Cloudflare 還是很強。可是 Fastly 下去了,這個是讓蠻多人很意外的。當然 Fastly 下去之後,就有出一個新聞,就告訴你講說,因為他的最大的客戶的成長不如預期,帶來的營收不如預期,所以他沒下修的財測這樣。可是我覺得奇怪,這個不是老掉重彈,這個話題就吵過了。因為他們之前就是在 TikTok 要被封鎖的時候,Fastly 大跌,因為他的最大的客戶就是 TikTok。所以那時候就已經跌過一次了,就一下怎麼就因為同樣的話題再跌一次。所以其實我也是有點看不懂的狀況。但是應該會持續的走下去,因為我發現群組裡面有蠻多人在買這個東西的。那我也會開始擔心就是說是不是你們聽了我講的,然後去買,就是像我一樣是有做配置。你就單押一隻的話,而且你是買在比我成本高很多的地方,那可能就會受傷,然後我也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我覺得我在這邊還是要稍微再強調一下,就是你聽我講的東西,那你要知道我手上的持股是有很多的,我隨時去做一個調整跟配置。所以盡量不要去隨便就是挑一隻,然後就決定歐印去跟,因為這是比較容易受傷的東西。那拿比較近的例子來看的,就比方說像是大家很喜歡的這個 ARK,ARK 的 Cathie Wood。他在賣掉了他的 Alteryx 之後呢,Alteryx 從 22、23、24,他分三天把他賣光嘛,然後賣掉之後 Alteryx 就大噴 30%。所以 Cathie Wood 也有看錯了。那何況是我?我可能有些東西我也沒有辦法跟解釋到底是為什麼。所以你要去跟牌就要小心。你知道如果你今天是跟她的比方說 ARKW,因為 ARKW (ARK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TF) 裡面就是包了 Alteryx 嘛。可是如果說你是跟一整隻 ETF,你就發現它就還好嘛,反正它就是一個它沒賺到這樣而已,但是它其他的它是大賺的。可是如果說你是單押一隻,就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所以還是在這邊跟大家提醒。

首先第一個就是你不要聽了什麼,然後就馬上去重壓什麼,這是很危險的,不要把這個當成是一個報牌的節目。那再來第二個呢,就是還是要有自己的配置,有一個配置是比較保守的,要有 Portfolio 的觀念。不要想說都重壓一隻,那這樣不是 All-in 就是 Out,這樣也是很奇怪的事情。那再來第三個呢,就是盡可能要跟著節目。然後就如果說你是也是在市場裡面在操作的,像我們家很多聽眾會跟節目。可是有些可能就會慢的,就是比方說,像以台股是最明顯的。因為以美國來講,你看我們就是講了那幾隻標的,它就一直漲就這樣。那可是比方說在台股呢,那我可能會跟大家聊到說,像是那時候跟大家說中芯被制裁,二線晶圓廠跟 MOSFET 可能就會有漲價的題材。那有些人可能就是現在去聽兩個禮拜節目看到,然後就決定我今天去買 MOSFET。但是你可能你的成本又比別人高很多了。所以我還是覺得最核心的原則就是不要把這個當成是一個報牌的節目比較好。就是你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那希望我可以跟大家一起學習,就這樣。

好啦,那接下來我們進入 QA 吧。

第一個,DBBlue Taiwan 說:「五星吹吹吹上天。我是 D 能 DBlue,乖小。聽到主委說不喜歡雞湯文,聽到那就說那是洗腦,覺得某些信仰都是這樣的雞湯式。覺得主委的表述很貼切。菜雞空手聽主委,高手認證陳股神。」感謝。

下面這個三重神雨玲說:「五星吹吹吹到不清醒。自從每天聽主委的節目,知識都提升了。對於 79 集我一個問題要詢問,平常做投資的時候資金調配要怎麼樣避免在修正的時候苦無資金投入呢?因為我蠻常在修正的時候手頭的持股滿檔現金太少,錢偏少。謝謝主委,預祝正好。」

你這個問出了所有人的問題,你要怎麼樣隨時有資金呢?當然就是你要有穩定的本業收入。所以其實我覺得任何一個蠻懂投資的人,應該都會告訴你這件事情,穩定的本業收入很重要,因為你才有源源不絕的銀彈。你不要把投資是想成是一個我賺錢的主力,你可以想成是我賺在錢,我可以藉由投資去放大,這樣想,放多大,或者說放很小,那個是後續的事情。但是主要是我有一個穩定的金錢收入。那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做法就是所謂的部位的調配,就是千萬不要歐印的話,就是你一定要分批投入、分散出去。雖然講到現在已經變成了好像我在講那個法輪大法好一樣。我會跟大家講說分批投入好,大家是整天在聽我講分批投入,跟你們發現就是一堆人做不到。所以常常每次都會有人講說我在哪裡買多少我要怎麼辦。大家就很好奇,就是說那奇怪了,你沒有分批嗎?現在開始群組裡面,有些人也會幫我問出這樣問題,就是說他講說我特斯拉套大概 488,那是這樣。然後三個月前,大家就會問說奇怪了,你這陣子比方說 300 的時候你有撿,你平均下來你根本就是賺的。可是他就沒有子彈可以打了,因為他那時候看到這個市場在飆升的時候就覺得,當然不行,我現在沒進去我就錯過了,我一定要趕快歐印。最後面就變這樣。所以我覺得這個是需要經驗,應該說你追高幾次,受傷過幾次之後,你就會好好的學習,然後並了解到說分批投入的重要性。因為你要知道你自己是可能看錯的,你是沒有辦法去掌握到市場的每一個高峰跟低谷的,這是不可能的。任何告訴你說可以掌握市場高峰跟低谷的,在全世界你找不到。可能在台灣的投顧界你很強,很明顯找得到。我現在也不要直接全部罵投顧,因為最近開始有看到一些還不錯的投顧,就是他們可能未來會有一些新的、新的布局等等的。但是目前台灣投顧界就很常給人家這種氣氛,老實說是可以掌握整個盤勢的。美國的話,跟放在他口袋一樣,明天要漲要跌好直到。我告訴你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東西。

下面會抽他說:「五星推推,不知道怎麼說,可以再看到主委的小夢周報。」小夢周報是之前反正我有去參加一個節目,他會幫我開一個專題,就讓我講一些東西這樣。只是為什麼後來沒有去?因為簡單來講就是錢太少。而且一開始本來跟我講好三千,然後之後面就變成說老闆覺得你很好,可是因為你是新人要一千五。你找得到什麼合理理由會站得住腳的吧?反正台灣不就是很常這樣。然後這邊要改一千五這樣,那時候剛好我要回歐洲了,所以就覺得後來他就在說要不要再回來錄錄就沒有興趣了。因為真的覺得錢太少了。也還好沒有回去,那時候剛好回來生病,所以就開始錄 Podcast。那最後面錄 Podcast 就開啟一個新的旅程。當然這個 Podcast 的旅程可以持續多久我也不知道。可是我這個人其實一直來都對很多東西看很淡,反正一個東西玩一玩,不想玩的,或是玩膩了,那就換下一個嘛。也沒有什麼東西好像不做就一定會天滅地了。所以不要想太多了,那就是專心過生活,快樂過生活最重要。

然後下面一個真的是菜雞說:「五星吹吹。想請主委說看外匯保證金的原理,完全不懂,網路也查不到資料,看朋友也不懂,確實追追追看好可怕。」簡單來講,外匯保證金就是你借錢給他,讓他去槓桿,然後去操作外匯,簡單來講就是這樣。那我知道像有很多在做外匯保證金的,就是跟你保證獲利每年幾趴,很多啦。那這個你自己要小心,自己要小心避開。

好,下面這個 A46 BCE6 WP8 說:「大葉機械校友,DIU 大覽趴。他說玩了近 10 年的台股,重回成功,拉弟弟一起參與這個全台最大的現金版。但弟弟因為聽了股癌,開始研究並投入股市。最近才開始聽了幾集股癌,就被謝老弟吸引。但最主要吸引我的卻不是投資,而是三觀,從經濟、政治、法律到最新一集的獨爛雞湯文,讓我好像在聽自己的內心話一般,找到同溫層。另外分享一下自己的心魔,由於弟弟是股癌的忠實粉絲,也曾經問我為什麼不嘗試玩美股。但在年初,因為靠勢從未在台灣的金融市場吃力,而未做準備就進入了海外期、海外債的市場,跌了一大跤,斷頭輸了 600 多萬,而毅然決然回來做熟悉的台灣市場。重回台股期貨後,卻剛好賺得本次大波段的便宜,到 10 月剛好本金翻了四倍多,到現在持股金額超過八位數。才明白每個金融市場獨特的尿性,不是用同一套方法心態就能賺到錢。可能是台股的尿性比較適合我自己的爛方法,我就爛給大家笑一下當負面教材。」

非常感謝這位大大的分享。因為我覺得這個分享非常地棒,就是他講的這個一看就知道真的有在市場裡面的人。確實其實很多人也會講說,剛在台股做的人,順利在美國不一定做得順,因為尿性不一樣,尿性真的不一樣。在美國的東西我就跟大家講過,在美國的東西從來沒有出清過。而且很多東西我一弄下去就是好幾季,甚至好幾年,根本就不會去動它。可是在台股其實變化很大,台股的變化非常大。像從節目最早、最早的時候我跟大家聊 CCL、PCB,你看我現在聊 CCL、PCB 就沒有,結束了。有跟大家聊三線的,現在也不會聊三線的。然後他最新聊到什麼?最新可能二線晶圓。但是二線晶圓我之後又不會再聊了。因為台股就是這樣,因為反正台股就是漲一波跌一波,漲一波跌一波。所以其實你沒有跟得很近,你沒有貼市場很近,你沒有了解有很多資訊,或說你沒有比別人有資訊。這個廣義上可以講包含內線,或說你研究比別人深等等的。你很難在台股討到便宜。我覺得台股是真的比較困難的一個市場。但是當然,台股也是可以兼納一些,比方說像是很厲害的價值投資人,他還是可以在台股的財富裡面找到很厲害的東西。所以也不要講說,因為台股是淺碟市場,那東西反應很快,所以你看台股一定是落後的指標,也不一定。只是我必須得說,台股的操作起來跟美股的做法會差非常多。像我美股的週期至少是我台股的可能有五到十倍以上。也就是說可能在美股我最基本的持股都會握個三個月。可是在台股呢,可能我只要握個一個月,我覺得它沒有合理的變化,我覺得懷疑是不是我看錯了,或者是不是我的解讀的問題,我就出掉了。那為什麼也有這樣子?我覺得也是因為經驗,就是因為經驗,所以你又去調整你的做法。那這位大大,你看他在美股賠了這麼多錢,然後回來台股竟然翻了這麼多倍,所以很厲害,恭喜他。那只是他講到他是去玩這個海外債跟海外期,然後債可能還好,但是期貨風險真的是偏大。那這位看起來就是他知道自己來幹嘛,那只是其他人呢?你看他這故事,你現在要不要暈船,會不會翻倍,要趕快去?他只是分享他的想法給大家知道。但是我覺得運用在不管是個股或是 ETF,或是在等等的,其實真的就是台灣市場跟美國市場還是有一定的程度的差別。我覺得硬要說最相近的還是比方說這種權值股 ETF。權值股 ETF 在台灣跟美國其實是差不多的,你就是分批投入,然後定期投入,那長期下來的報酬率,其實台灣 50 加這個還原加權的話,他的報酬率並沒有輸美國多少。我覺得他其實也是很不錯的,就是以台灣來講,這可能是你可以直接摸到,那你又不太懂投資,最好的一個做法就是這樣。所以還是有一些差別,就是你不要覺得說,欸好像一招打天下。其實不太可能,不太可能一招打天下,因為大家不是白痴啊。

好,下面這個灑灑的粒粒油說:「股票其實是要請教。主委你好,第一次聽到節目就深深吸引,我剛退我剛接觸台股三個月。想請問你每日大量閱讀財經訊息主要是從什麼網站?我個人偶爾會去誠品閱讀商周或是天下雜誌。」我可以看到那個銀行家尼莫,就是一個一樣在臉書開粉專,他的文章還不錯。銀行家尼莫就有在算說,天下才剛吹捧完大立光,大立光就滾下了山。因為很常會這樣,就是說有些雜誌當然他會搶得先機,但是有時候呢,他會跟你報的時候就是這個公司最好的時候了。所以我覺得我不會想講說每一個雜誌就一定反指標什麼,因為我之前有跟大家聊過,其實你要成為一個指標都很困難,不管是正指標或反指標,只要你是指標,你就是個咖這樣。所以這些雜誌或會延遲的,但是他們永遠都還是可以看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會對於比較說公司,他會告訴你說,比方說大立光什麼 7P、8P、9P 是什麼。你本來不知道,可是你看了你就知道了嘛。那會說良率是大概多少,這些你是可以看的。可是我會比較不建議你看這個東西去買賣股票,然後你可以看這個對於產業了解,然後之後呢,想到一個新的方法,來去買賣股票。可是不要因為看了這個去買股票,這個會是比較危險的。那除此之外,你就多看財經新聞,就看財經新聞就很不錯。財經新聞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獲取知識的來源。但是以一個菜雞來說,一開始會很辛苦。因為財經的這些報導有時候會有錯,而且錯的機率其實也不低。但是如果說你是已經熟悉了之後,你自己就會去分別,這個報錯的我就跳過了這樣。可是有些人有時候,對有時候報錯,其實本來不就這樣嘛?不可能你找到一個媒體是百分之百正確,然後永遠正確的,很困難。所以大量閱讀,然後建立自己的判斷模型,然後之後有辦法有這個判讀力,這就是你要去努力的方向。

最後一位這個廢物阿哲說:「吹爆。用五星棒來打、吹吹。相信會接下來 10 月到年底有沒有推薦相關的概念股可以進場的?敢下來的?」美股我跟大家講,我可能會布局串流,也不是可能已經一直在進行中了,串流遊戲。那台股呢?我覺得台股真的還在看風向,目前現金的所謂已經拉高了。在前面幾集就跟大家講說,台股就是垃圾盤,不是垃圾,就是垃圾、垃圾,台積電。只剩台積電撐在那,其他要漲不漲的。所以我覺得台股可能要等到明年第一季、第二季的時候,電子股可能才會有所表現。但是今年底可能就可以開始去物色一些題材了,不然說,比方說可以去看說 PS5 最後面銷量怎麼樣,或者說臉書的 Quest 2 銷量怎麼樣。當然不是說你也去買它概念股,就是你就可以大概抓到一個新的方向。比方說家機又開始火熱起來了,或許就可以往家機的部分相關的東西去看一下。但是那個是等到要有確定的風向出來,就是眼見為憑之後我們再來做決定。大概是這樣。台股我覺得目前真的是比較,我覺得盤面上真的沒有什麼主流題材,導致因為有很多個股都在下修。所以我知道了幾個專門在搞價值投資者,他們現在就很認真在翻財報,希望跌到便宜的價格都可以買進。但是其實我個人是不太喜歡買下跌的,所以我寧願等到趨勢明朗,然後出現了比方說台股有下一個主流題材的時候再來布局。就是個人的做法不一樣。

那今天節目就到這邊,感謝大家收聽,掰掰。